光伏发电系统

搜索文档
福森药业拟7300万元剥离光伏业务 聚焦医药核心主业
犀牛财经· 2025-09-28 06:09
交易概况 - 福森药业拟以7300万元人民币出售全资子公司河南福森智慧节能科技100%股权 [1] - 交易对方为河南淅胜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1] 交易方背景 - 河南淅胜由南阳产业投资集团持股51%与淅川县财政局持股49%共同控股 [3] - 河南淅胜主营业务包括物业租赁、设备租赁及海外工程承包 [3] 标的资产情况 - 福森智慧节能拥有三套光伏发电系统 装机容量分别为6.09兆瓦、6.38兆瓦和14.89兆瓦 [3] - 光伏系统总装机容量达27.36兆瓦 [3] 战略调整 - 公司核心业务为药品制造与销售 光伏业务原为支援内部电力需求并对外创收 [3] - 此次出售符合精简营运和精进业务重点的长远战略 [3] - 交易不会对日常药品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3]
福森药业拟7300万元出售全资子公司100%股权 剥离光伏发电业务
犀牛财经· 2025-09-24 05:35
公司资产出售 - 福森药业以7300万元人民币出售全资子公司福森智慧节能100%股权给河南淅胜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1][4] - 标的公司成立于2023年2月,注册资本5000万元,主营光伏发电系统安装运营,拥有三套装机容量分别为6.089兆瓦、6.387兆瓦和14.886兆瓦的光伏系统 [4] - 收购方河南淅胜由南阳产业投资集团持股51%、淅川县财政局持股49%,主要从事物业租赁管理、设备租赁及工程承包等业务 [4] 交易背景与战略调整 - 光伏业务被定义为非核心业务,出售旨在整合资源、提升运营效率,并将管理财务重点重新聚焦核心制药业务 [4] - 交易预计产生130万元收益,所得款项净额约7280万元将用于一般营运资金及支持制药业务发展 [4] - 公司自2022年起持续亏损,2022-2024年归母净亏损分别为3461万元、3628万元和1.89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1.11亿元(同比降43.3%),亏损2314万元 [5] 核心业务进展与市场反应 - 9月15日公司研发的二甲双胍恩格列净片(I)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改善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血糖控制,生物等效性试验显示与原研药一致 [5] - 药品获批消息使9月16日股价单日暴涨超400%,创2023年以来新高 [5] - 该药品为仿制药,国内已有多家企业获批,但批准仍强化了公司对核心制药业务的信心,成为剥离非核心资产的驱动因素之一 [5]
福森药业拟7300万元出售光伏发电系统公司100%股权 聚焦制药主业
格隆汇· 2025-09-22 14:48
交易概述 - 福森药业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河南福森药业有限公司以总代价人民币7300万元出售目标公司河南福森智慧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给河南淅胜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1] - 交易须按及受限于该协议的条款 [1] 目标公司业务 - 目标公司主要从事安装及运作光伏发电系统 主要用于发电以支援集团制药业务的内部需要及对外销售 [2] - 目标公司拥有及运作三套光伏发电系统 装机容量分别约为6.089兆瓦 6.387兆瓦及14.886兆瓦 [2] - 6.089兆瓦及6.387兆瓦系统分别于2023年6月及8月完成及投产 14.886兆瓦系统于2025年6月开始投入运作 [2] - 目标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000万元 并已缴足股款 [2] - 目标公司业务规模较小 且附属于集团在医药业的核心业务 [2] 交易背景与战略意义 - 光伏业务并非集团的核心重点 出售是为配合集团精简营运及精进业务重点的长远策略 [3] - 出售事项是一项策略性行动 旨在整合资源 提高营运效率 并将管理及财务重点重新分配至集团的核心制药业务 [3] - 通过重整业务组合及退出边缘行业 集团旨在巩固竞争地位及提升把握制药业新增长机会的能力 [3] - 出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将即时提供现金流入 拟用作集团的一般营运资金 包括拨付营运开支及支持核心制药业务的持续发展 [3]
福森药业附属拟7300万元出售河南福森智慧节能科技全部股权
智通财经· 2025-09-21 22:18
交易概述 - 福森药业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河南福森药业有限公司出售河南福森智慧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全部股权予河南淅胜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总代价为人民币7300万元 交易于2025年9月19日联交所交易时段后通过协议完成 [1] 业务背景 - 集团主营业务为药品制造及销售 目标公司主要从事光伏发电系统安装及运作 最初成立目的为支援集团内部电力需求并配合药品生产 同时对外销售电力产生收入 [1] - 光伏业务被明确界定为非核心业务 出售决策基于集团精简营运及聚焦核心制药业务的长远策略 [1] 战略动机 - 出售是策略性行动 旨在整合资源并提高营运效率 将管理及财务重点重新分配至核心制药业务 [1] - 通过重整业务组合及退出边缘行业 集团计划巩固竞争地位并提升把握制药业新增长机会的能力 [1] 资金用途 - 出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将立即提供现金流入 拟用作集团一般营运资金 包括但不限于拨付营运开支及支持核心制药业务的持续发展 [1] 董事会评估 - 董事会认为出售事项条款公平合理 且符合公司及其股东整体利益 [1]
印尼官员称碳达峰时间可能延迟至2035年
新华财经· 2025-09-12 00:44
印尼能源转型挑战与目标 - 印尼碳达峰时间可能从2030年推迟至2035年 若未来5年减排力度不足将导致净零排放目标从2060年延后至2070年 [1] - 当前能源结构高度依赖煤炭发电和石油运输 2024年电动汽车市场份额不足6% [1] - 可再生能源供应占比已达16% 创历史最高水平 [1] 光伏发展规划与实施障碍 - 政府计划5年内建设100吉瓦光伏系统 包括80吉瓦分布式光伏和20吉瓦集中式光伏 [1] - 太阳能开发严重不足 仅占全国总装机容量不足1% [1] - 发展面临四大障碍:政策法规缺位、电网基础设施薄弱、融资渠道不足、技术工人短缺 [1] 能源转型推进建议 - 需构建技术、制造、市场、政策协同体系以推动可再生能源高效并网 [1] - 印尼太阳能潜力巨大但开发程度低 亟需加快能源转型进程 [1]
国网莆田供电公司:践行“两山”理念 绘就绿色发展新图景
中国能源网· 2025-08-19 00:15
清洁能源发展 - 截至2024年底莆田市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632.9万千瓦占比68.1% 清洁能源发电量126.6亿千瓦时 新能源装机占比36.9%居全省第2位 [1] - 湄洲岛建成23个光伏发电项目包括红树林"近零碳"排放建筑光伏 总装机容量约1300千瓦 [7] - 百威雪津啤酒厂房屋顶分布式光伏系统总面积15万平方米 年均发电量1500万千瓦时 年节约标准煤4800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万吨 [10] - 福建海峡纺织科技光伏项目年发电量580万千瓦时 年减少碳排放约5000吨 [10] - 兴化湾南岸海上滩涂渔光互补项目面积超111.4公顷 年产出绿色电能9亿千瓦时 相当于节约27.54万吨标准煤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5.72万吨 [10][13] 电网建设与技术创新 - 220千伏上庄—天云线路工程采用钢栈桥和钢护筒施工方式 钢护筒直径1.8米 从根源降低海域污染风险 [2][4] - 多端互联低压柔性微电网项目将5台变压器改造为交直流混合系统 新能源传输损耗降至原本的56% [7] - 在全国率先投用海岛级光纤差动自愈配电网 故障自愈时间从秒级缩短至毫秒级 [8] - 湄洲岛全场景绿电示范案例荣获国家电网新型电力系统示范标杆 [8] - 清中110千伏变电站工程获电力行业绿色建造三星级示范工程 为国网福建电力首个110千伏电压等级该奖项项目 [5] 生态保护实践 - 应用"三联植被修复技术"实现快速复绿 采用节水型施工工艺循环利用施工用水 2024年竣工工程环保验收率100% [5] - 通过钢护筒形成封闭施工空间 钻孔泥浆经专用管道抽运至陆域处理 全程无海域外溢 [4] - 坚持电网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 全面提升环保管理工作质效 [1][5] 企业服务与园区合作 - 主动服务莆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园区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 绿色供应链1家 能效领跑者1家 水效领跑者1家 [9][10] - 为百威雪津等企业提供能效评估与用能优化建议 促进节能减排 [9][13] - 优化光伏客户办电流程 安排专人全过程跟踪指导 加快审批时效助推项目进度 [11] - 莆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入选第二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名单 为福建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开发区 [10]
锻造绿色新优势 零碳园区建设加速推进
金融时报· 2025-08-08 07:59
零碳园区概念与定义 - 零碳园区通过设计、技术、管理和商业化方式使园区内生产生活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降至近零水平并具备净零条件 [3] - 工业园区在核算周期内通过清洁技术支持、碳回收等方式减少抵消或清除碳排放实现碳排放与吸收平衡使碳排放总量归零 [3] - 零碳工厂指工厂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综合为零状态 [3] 政策支持与顶层设计 -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建立一批零碳园区工业和信息化部要求建设零碳工厂和零碳工业园区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加快建立零碳园区 [2] -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扎实开展国家碳达峰第二批试点建立零碳园区和零碳工厂 [2] - 2009年原环境保护部将发展低碳经济纳入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内容2013年工信部和发改委联合推进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建设 [5] - 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建设一批零碳工厂 [5] 建设进展与地方实践 - 贵州省首个零碳园区通过绿色转型改造光伏发电系统与数字运维平台实现年碳排放250.08吨完全抵消并形成负52.9吨碳盈余 [1] - 全国工业园区数量超1.5万个其中国家级和省级园区超2500家贡献全国工业产值50%以上碳排放占全国总量30%以上 [1] - 2024年多个省市发布零碳园区建设方案山东出台近零碳城市园区社区示范创建实施方案安徽发布零碳产业园区建设方案并公布首批名单 [6] - 北京对获得市级认定的零碳工厂等荣誉企业最高支持50万元国家级认定最高支持100万元江苏常熟市提供一次性50万元奖励 [6] - 2025年21个省份将零碳园区写入地方政府工作报告福建探索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路径湖北发布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实施方案云南首批5个零碳园区启动建设 [7] 建设模式与类型 - 零碳园区建设类型聚焦外向出口型企业集中园区绿色高载能园区绿色产业园区当地优势产业园区 [7] - 大部分省份重视绿电直连模式在零碳园区场景下的应用 [7] - 预计2027年至2030年将有一大批零碳园区建成验收 [7] 挑战与解决方案 - 零碳园区建设面临标准不统一技术需突破资金不足等挑战尚未形成统一建设标准和金融标准体系需在能源存储与转换碳回收智能能源管理等领域取得关键技术突破 [8] - 绿色金融市场资金供给难以满足零碳园区建设需求园区转型难度大市场机制有待健全 [8] - 需完善零碳金融标准和评价体系强化零碳财政金融协同机制完善商业盈利模式构建政府规划引导金融机构资金支持企业技术实施科研机构创新支撑的四维协同机制强化资金支持力度 [8] 金融与技术创新 - 围绕零碳园区建设场景将涌现更多金融创新产品与服务金融机构支持园区绿电直供系统建设迎来发展机遇 [9] - 金融机构可联合科技企业开发碳数据管理平台推动碳核算认证与国际接轨构建零碳园区生态圈 [9] - 推进典型园区先行先试一园一策制定零碳技术路径量化关键行动的技术经济与环境综合效益加强能源清洁化生产清洁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绿色供应链低碳基础设施等关键支撑应用 [9]
拓日新能股价微跌0.54% 光伏设备企业受关注
金融界· 2025-08-04 20:22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4日收盘,拓日新能股价报3.67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02元,跌幅0.54% [1] - 当日成交量为459351手,成交金额达1.67亿元 [1] 公司业务 - 公司专注于光伏设备制造,主营业务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光伏发电系统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光伏电站、分布式发电等领域 [1] 资金流向 - 8月4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162.96万元 [1] - 近五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出3278.58万元 [1] 市值情况 - 当前公司总市值为51.86亿元 [1] - 流通市值为51.10亿元 [1]
拥抱零碳未来 第十六届“绿色发展 低碳生活”主题对话在京举办
经济观察网· 2025-06-30 12:03
绿色发展现状与政策 - 中国已构建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贡献全球四分之一新增绿色面积 [3] - 中国风电光伏总装机容量和森林蓄积量已提前实现2030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60%以上 [9] - 国家发改委构建了系统完备的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实现全球最快新能源汽车普及 [7]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首个系统性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文件《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通用实施规则(试行)》,同步推出中国产品碳足迹标识 [12] 零碳技术与产业实践 - 2024年中国新增光伏装机2.8亿千瓦,新增风光装机3.6亿千瓦,发电5100亿千瓦时,相当于1.16亿火电装机 [19] - 北京绿色交易所完成2600余家单位开户申请,首批新登记CCER累计交易量215万吨,交易额超1.8亿元 [21] - 中国石油通过《绿色低碳发展行动计划3.0》推动新旧能源融合,万米钻探技术跻身世界前列,昆仑大模型使油气勘探效率提升超10倍 [25] - 中国石化预测全球能源消费将在2045年达峰约267.1亿吨标煤,2060年回落至252.5亿吨标煤,可再生能源占比将达51.8% [25] 企业低碳转型案例 - 台达集团大陆厂区可再生电力使用率达96%,2025年将达100%,推动"可持续AI"解决方案 [26] - 正泰集团温州仪表园区项目使生产用电平均电价从1元降至0.67元,实现"源网荷储"高效协同 [26] - 新奥泛能网预测能源转型将达千万亿级市场,未来火电占比有望降至10%以下 [27] - 京东物流部署光伏发电系统,使用新能源物流车,推出循环冷链箱,开启红树林生态修复计划 [29] 区域低碳发展成果 - 北京市万元GDP碳排放量在省级地区保持最优水平,全国81个低碳城市试点评估排名第一 [15] - 深圳市福田区202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约6000亿元,水土保持率99.29%居深圳第一,建设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 [23] 青年低碳实践趋势 - 《2025青年低碳实践报告》显示年轻人通过日常小事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变革,关注绿色标识和碳足迹 [30] - 报告发布2025年度低碳案例包括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京东、正泰集团等18家企业 [32]
供电服务优 乡村发展有奔头
中国能源网· 2025-06-11 07:18
新能源微电网建设 - 段村建成"源-网-荷-储"村级微网,整合屋顶光伏、储能、充换电设施,实现100%绿电供应和终端"零碳"用能 [1] - 国网山西电力投资1642万元改造直流微电网,安装1.2兆瓦屋顶光伏并配套储能系统,形成"光储直柔"供电体系 [3] - 光伏项目每年为村集体增收60余万元,被纳入全球环境基金"中国零碳村镇促进项目"试点 [1][3] 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 - 利用废旧窑洞建设标准化养殖基地,投资760万元打造"黄土高原窑洞式肉羊养殖示范区",实现"牧光互补"模式 [5] - 投资500万元建设10座智能化蔬菜大棚,配备自动卷帘、通风、补光及补水系统 [5] - 发展庭院经济,134户村民通过种植果蔬、养殖土鸡实现增收 [5] 基础设施现代化 - 完成11.2千米污水处理管网改造,141户采用"煤改电"清洁取暖,自来水与5G网络全覆盖 [8] - 新建3座公共厕所,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100%,部分厕所加装电采暖设备 [7][8] - 全村主路安装12个电子眼,道路全硬化绿化,配套廉政公园、气象监测站等公共设施 [8] 民生服务改善 - 建成公共浴室、理发室、洗衣房及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提供便捷社区服务 [8] - 村民通过电商直播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如羊肉馆结合直播带货实现家庭收入增长 [3] - 电力升级支撑家电普及,空气能取暖、电热水器等设备提升生活质量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