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对等关税
icon
搜索文档
跪了也没有用,美国反手就是一巴掌,特朗普:对欧盟加征30%关税
搜狐财经· 2025-07-14 12:12
欧盟由27个国家组成,其中包括德国、法国和意大利这三大G7成员国,赋予了其相当强劲的经济实力。理论上说,欧盟有能力与美国展开经济博弈,然而 现阶段的欧盟似乎更多地表现出了一种"顺从"的姿态。即便如此,似乎欧盟的妥协并没有带来预期的好处,反而迎来美国的直接回击。最近,欧盟在数字税 问题上已对美国做出了让步,然而美国对于欧盟并未表现出任何温情,外界了解到日前,特朗普总统通过社交媒体发文,宣布将对欧盟加征高达30%的关 税。这一举动再次展示了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强硬态度,尽管欧盟在某些方面已经让步,但美国看来并没有改变其原有的立场。 欧盟长期以来面对美国采取了一种屈从姿态,结果使美国对其不断施加压力。在美国发起关税战之际,曾多次威胁要对欧盟实施制裁,包括对进口汽车和钢 铁制品加征关税。如今美国再次宣布将加征30%的关税,法国总统马克龙对此表示强烈不满,而欧盟委员会负责人冯德莱恩也明确表态,欧盟保留实施反制 措施的权利。通过欧盟的回应,可以看出他们仍希望通过谈判来解决关税问题。然而从美国与日本的谈判情况来看,美国对于让步并不情愿,即便经历了七 轮谈判,最终也仅给予日本25%的关税待遇。 在现阶段的关税安排中,英国似乎成 ...
出口增速为何再上升?——6月外贸数据解读【陈兴团队•财通宏观】
陈兴宏观研究· 2025-07-14 11:40
关税政策调整 - 对等关税暂缓期延长至8月初,中国对应的关税暂缓则在8月上旬到期[1] - 新一轮关税标准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加征30%以上,巴西由10%提升至50%,欧盟由20%提升至30%,日韩加征25%,其他国家地区在25%-40%不等[1] - 美国进口平均关税较4月初版本增加5.6个百分点,达到28.9%的水平,巴西、加拿大和墨西哥分别上调关税40%、35%和30%[3] 出口影响分析 - 美国进口关税整体上行可能导致进口"总蛋糕"缩小,但若其他国家加征关税相对更高,中国实际进口份额或反而回升[4] - 家用电器、轻工制造和电力设备行业受益最多,因前期博弈叠加稀土反制,中国或仅加征10%基础性关税[7][9] - 6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速录得5.8%,较5月上升1个百分点,对美出口显著回升,手机和汽车表现较好[10][11][18] 出口数据解读 - 6月出口增速回升主因中美贸易缓和,对等关税大幅回落,抢转口同步转为直接对美出口[10][11] - 数量拉动作用上升,价格拖累有所扩大,仅劳动密集产品价格由拖累转为拉动[13] - 对美国出口增速回升超15个百分点,美国对中国出口拉动上升近3个百分点[14][17] 进口数据表现 - 6月进口同比增速为1.1%,相较5月回升超4个百分点,东盟、日韩、一带一路和RCEP上行均超5个百分点[21] - 数量拉动明显上行,价格拖累略有收窄,能源和工业原材料对进口拉动较上月上升超1个百分点[21][23] - 进口飞机显著回升,上升近90个百分点,贸易顺差继续扩大至1147.7亿美元[23][24][25]
热点洞察:延长关税豁免期后,东盟将会如何应对?
银河证券· 2025-07-14 11:09
美国关税政策及意图 - 7月7日美国宣布将关税豁免期延长至8月1日,推出针对14个经济体的新一轮关税方案,其中东盟经济体近半,包括老挝(40%)、缅甸(40%)、柬埔寨(36%)、泰国(36%)等[9][14] - 延长豁免期目的是为贸易谈判争取空间,以缓解长期贸易逆差并推动“美国制造”回归,同时稳定市场情绪[14][15] - 继续锚定东盟国家,试图阻断中国转口路径、修复贸易逆差、引导制造业回流[7][13] 原90天豁免期内东盟表现 - 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出现“出口抢跑”,越南同比增速48.3%,泰国和马来西亚分别达40.2%和36.86%,电子器件活跃[27] - 东盟国家加快与美谈判节奏,多数国家分三阶段推进,目前仅越南与美国达成协议但存不确定性,柬埔寨即将达成协议[40][42] 美国谈判诉求实现可能性 - 关税壁垒难挡全球产业链深度融合趋势,中国制造业融入全球价值链,中美贸易互补,美国进口与中国产业链高度相关[47][50][62] - 美国贸易失衡源于“特里芬困境”,加征关税难以根治,长期难以解决经济内部失衡症结[63][64] 加征关税后区域经贸格局变化 - 东盟新豁免期内将保持“出口抢跑”,协定税率预计20%左右,转口贸易受冲击,区域合作与新兴产业有增长潜力[67] - 中企出海与消费驱动型出口仍具发展空间,中国与东盟可推动产业链融合、转型,共同塑造新型地区领导力并拓展多边合作[68][69] 风险提示 - 存在政策理解不到位、国内政策落实不及预期、国外政策落实不及预期的风险[70]
外贸半年报出炉:“对等关税”影响下,二季度为何增长更快?
新京报· 2025-07-14 09:48
外贸总体规模与趋势 - 上半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1.7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1] - 进出口规模已连续9个季度保持在10万亿元以上[1] - 二季度进出口同比增长4.5%,增速较一季度加快3.2个百分点,连续7个季度保持同比增长[1] - 6月份进出口、出口、进口三项指标同比全部实现正增长,且增速均在回升[1] 出口表现与结构 - 上半年出口13万亿元,同比增长7.2%,历史同期首次突破13万亿元[2] - 民营企业出口增长8.3%,增速快于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2] - 对东盟、中亚、非洲等新兴市场出口增速达到两位数[2] - 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9.2%,连续9个月保持增长,自主品牌比重达32.4%,较去年同期提升1.2个百分点[2] - 工业机器人出口增长61.5%,去年出口市场份额跃居全球第二[5] - 前4个月玩偶和动物玩具出口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33.1亿元,增幅9.6%[2][6] 进口表现与驱动因素 - 上半年进口8.79万亿元,同比下降2.7%[3] - 进口负增长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影响,原油、铁矿砂、大豆进口均价同比跌幅均超一成,拉低整体进口增速2.7个百分点[3] - 二季度进口已转为正增长,主要依靠数量增长拉动[3] - 制造业PMI连续两个月回升,带动二季度高端机床、电子元件进口增速较一季度分别加快13.9和7.7个百分点[3] 主要贸易伙伴表现 - 上半年对美国进出口总值2.08万亿元,同比下降9.3%,其中出口下降9.9%,进口下降7.7%[4] - 受“对等关税”影响,中美贸易由第一季度同比增长转为第二季度同比下降,降幅达20.8%[4] - 6月份中美进出口值从5月份不到3000亿元回升至超过3500亿元,同比降幅明显收窄[4] - 上半年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4.7%,占进出口总值一半以上[5] - 对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实现增长,贸易规模超500亿元的伙伴数量达61个,同比增加5个[5] 外贸多元化与高质量发展 - 外贸“朋友圈”更加多元,在传统市场增长同时,非洲、中亚等新兴市场贡献更多增量[5] - 外贸“含新量”提升,在全球绿色转型中角色愈发重要[5] - 海关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上半年共查扣侵权嫌疑货物1.1万批次、3867.5万件,包括山寨“Labubu”[7]
印度和金砖“划清界限”,美国也对其让步,不仅降税,还要给特权
搜狐财经· 2025-07-14 08:57
值得一提的是,越南与美国达成的初步协议关税为11%,但最终公布时却提升至20%。而菲律宾由于未与美国展开谈判,面临的关税直接便是20%。因此, 特朗普愿意为印度提供低于20%的关税,显然是一次巨大的妥协。 除此之外,有知情人士透露,此次临时协议中还给予了印度一个独一无二的特权,即在谈判过程中留出充足的时间,无需在8月1日之前完成协议,这使得印 度有更多的时间来解决其他问题,并计划在秋季时达成更为全面的协议。 尽管印度这个国家常常成为其他国家议论的对象,甚至受到一定程度的嘲笑,但不可否认的是,莫迪总理在外交事务上确实展现出了卓越的才能。他通过一 系列"借势击球"和"以退为进"的策略,成功促使美国在关税政策上做出了让步,甚至为印度赢得了一些其他国家无法获得的特权。 最近,金砖国家峰会在巴西如期举行。在这次峰会上,莫迪的立场与过去截然不同,展现出一种全新的外交姿态。曾几何时,印度对金砖集团推动"去美元 化"完全不置可否,而如今却表现出了积极支持的态度。这一转变让人感到惊讶。然而,峰会结束后的第二天,巴西便收到了来自美国的公开信,警告如果 巴西未能在8月1日之前与美国达成协议,将面临高达50%的关税。 在这一事件发生 ...
美国财长本周访问日本,陷入僵局的日美关税谈判能否被激活
第一财经· 2025-07-14 08:33
美日关税谈判进展 - 美国财长贝森特将于本周访问日本 这是其上任后首次访日 期间将出席7月19日大阪世博会"美国国家日"活动 [2] - 日美已进行7轮关税谈判但收效甚微 特朗普7日公布最新对等关税信函 宣布自2025年8月1日起对所有日本产品征收25%关税 较4月公布的24%略有提高 [2] - 日本贸易代表赤泽亮正8日与美国商务部长通话40分钟 强调汽车关税是谈判核心议题 25%关税给日本企业造成巨大日常损失 [3] 日本政府立场与国内政治因素 - 日本政府坚持将对等关税与汽车关税 钢铝关税捆绑谈判 要求美方全面取消不合理关税 [2] - 日本首相石破茂近期展现强硬姿态 称这是"国家利益的斗争 不能容忍被轻视" [3] - 7月20日日本参议院改选前 政府不太可能展现妥协姿态 实质性谈判或需等到改选后 但距8月1日关税大限时间紧迫 [1][3] 谈判前景分析 - 专家认为类似"90天关税停战"多为战术性暂停 若关键领域未达成协议 市场将剧烈反应 跨国企业可能推迟扩张计划 [5] - 最坏情形是冲突升级引发市场波动 最好情形是局部缓解紧张局势 结果取决于能否实现可执行的实质性让步 [5] - 对日美谈判持审慎乐观态度 认为未来可能出现"有管控的竞争"格局 通过部分贸易协定维持相对稳定 [5] 关税政策影响 - 对等关税政策可能推高美国物价并扰乱企业规划 部分美国本土企业或中短期获利 但多数行业出现投资与就业意愿下降 [6] - 贸易政策长期不确定性将持续抑制美国经济活力 [6]
再折腾也就剩四年,十二年沥血呕心,他甘心美国伟大在别人手里?
搜狐财经· 2025-07-14 08:22
特朗普再次掀起全球政坛风暴,令各国政客压力骤增。短短一天内,白宫先后向包括韩国、日本、南非在内的14个国家发出关税威胁信,消息传出立刻引爆 国际紧张气氛。紧接着,他又迅速签署行政令,将"对等关税"的暂缓期限延长至8月1日,令局势更加扑朔迷离。 前言 2025年1月,特朗普再度踏入白宫大门,第一时间便以破纪录的速度签署了40多项行政命令,目标非常明确——彻底推翻拜登任内近80项政策遗产,彻底抹 去上一届政府的影响。文件堆积如山,旧秩序轰然崩塌。 随后,6月美国最高法院作出关键判决,宣布联邦地区法官无权发布全国性禁令,此判决堪称为特朗普量身定制,大幅拓宽了他的行政权力。 他的这套反复无常的操作手法已娴熟到让全球媒体都懒得惊讶,"不确定性"几乎成了这位总统的代名词。 这场由特朗普自编自导的政治大戏,已如连续剧般演绎了近十年。自2016年首次当选起,他一共主导了一个四年总统任期、经历过四年在野生活,如今新一 届四年任期又正式开始。 于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眼前:耗费十二年青春、用尽政治资本的特朗普,真的愿意眼看"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宏愿,最终由接班人甚至竞争对手来实现 吗? 显然,如果他想亲手达成这个目标,剩下的四年依 ...
小摩:日元弱势格局料持续 年底美元兑日元目标维持140
智通财经网· 2025-07-14 07:05
日元汇率走势分析 - 自4月2日美国宣布对等关税后,日元对美元小幅升值但对其他G10货币普遍走弱,名义有效汇率(NEER)呈下降趋势 [1] - 日元走弱的主要原因是市场对日元多头头寸的逐步平仓以及多重经济与政治因素的共同作用 [1] 推动日元多头平仓的因素 - 全球股市上涨改善风险情绪,标普500指数和东证指数均回升至关税前水平 [3] - 市场对日本央行加息的预期降温 [3] - 日本国内政治不确定性引发财政担忧 [3] - 美日货币协议预期减弱以及日本"去美元化"进程停滞 [3] - 4月下旬至6月下旬期间,股市上涨与日元贬值呈现相关性 [3] 日元未来走势预测 - 摩根大通认为日元大幅升值的可能性较低,多头头寸将继续逐步平仓 [3] - 即便所有国际货币市场(IMM)日元多头头寸平仓,日元名义有效汇率跌幅也相对有限,预计在-1.6%至-1.4%之间 [3] - 公司维持2025年底美元兑日元140、2026年6月底139的预期,但强调日元的反弹可能更多源于美元走弱而非日元自身走强 [5] 对等关税的影响分析 - 25%对等关税对日本经济、央行货币政策及日元汇率的直接影响有限 [5] - 关税可能通过股市波动间接作用于汇率,若日本企业盈利下滑(东证指数每股收益或减少9%),股市下跌可能短期推升日元避险需求 [5] - 市场普遍预期最终关税税率可能低于25%,因此实际影响或较为温和 [5]
美威胁对加墨分别征收35%和30%关税,如何影响美墨加产业链?|特朗普关税风云第二季
第一财经· 2025-07-14 06:27
特朗普对加墨关税政策 - 特朗普宣布自8月1日起对墨西哥进口商品征收30%关税,对加拿大进口商品征收35%关税,理由为两国在芬太尼管控和毒品走私问题上行动不力 [1] - 此次加税涉及24个国家及欧盟,但多数经济体税率未调整,仅日本、马来西亚、文莱税率上升1个百分点,欧盟和加拿大上升10个百分点,墨西哥上调5个百分点,巴西增加40个百分点 [2][3] - 特朗普威胁加墨两国不得采取报复措施,并鼓励企业迁入美国以规避关税,同时暗示若配合可能调整税率 [1][6] 加税的实际影响范围 - 美墨加协定(USMCA)框架内符合规则的产品不受影响,实际影响有限,美国从加墨进口的工业品(如机械、汽车零部件等)和消费品(如食品、服装)多数享受免税或低于1%的税率 [4][13] - 若全面加税,美国从加墨的进口占GDP的3.3%,直接推高价格水平0.8%,叠加间接影响总涨幅或达1.2%,但政治风险集中于高知名度商品(如汽油、鳄梨)的价格激增 [5] 加墨两国的应对策略 - 加拿大总理卡尼强调捍卫本国利益,墨西哥称关税为"不公平交易",但双方均倾向于通过谈判解决,墨西哥已成立工作组与美国协商 [9][10] - 加墨对美国市场依赖度高:加拿大75%以上出口流向美国,墨西哥92%农产品出口依赖美国,因此两国更倾向展示芬太尼管控进展以换取税率调整,而非直接报复 [12] 政策背后的经济意图 - 特朗普试图通过关税迫使加墨在乳制品、钢铝关税等核心议题让步,并提升美国汽车零部件国产化率,但专家认为仅靠关税难以推动再工业化 [3][7] - 牛津经济研究院指出,当前制造业投资受《通胀削减法案》等补贴驱动,特朗普削减补贴后,关税政策对产能扩张的刺激作用有限 [7]
海外宏观周报:美国贸易政策风险再升-20250714
平安证券· 2025-07-14 05:41
海外经济政策 - 特朗普宣布系列关税政策,7月7日对14国产品征25%-40%关税,9日对8国产品征20%-50%关税、对进口铜征50%关税,10日对加拿大商品加征35%关税[1][5] - 美国7月5日当周首申失业救济人数降至22.7万人,二季度GDP环比折年率预测为2.6%,7月降息25BP概率升至6.7%,2025年末政策利率加权平均预期提至3.75%[1][5] - 英国5月GDP环比下滑0.1%,经济连续两月萎缩,低于预期的0.1%正增长[1][5] 全球大类资产 - 美股下跌,标普500、道指和纳指分别跌0.3%、1.0%和0.1%,非美股市部分收涨,欧股STOXX600涨1.1%,日经225跌0.6%[1][9][12] - 美债承压,2年期美债利率上行2BP至3.90%,10年美债收益率上行8BP至4.43%[1][16] - 黄金、原油上涨,布油和WTI原油分别涨3.0%和2.9%,黄金现货价涨0.6%[1][9][18] - 美元指数上涨0.91%至97.87,欧元、英镑、日元兑美元分别跌0.7%、1.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