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技术

搜索文档
滴滴二季度GTV破千亿大关 国际业务增速近28%创新高
凤凰网· 2025-08-28 10:27
财务表现 - 核心平台交易总额(GTV)达到1096亿元 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15.9% [1] - 中国出行业务GTV为825亿元 同比上涨12.2% [1] - 国际业务GTV达271亿元 固定汇率下同比激增27.7% [1] - 二季度经调整净利润为31亿元 [3] 业务规模 - 核心平台二季度完成订单44.64亿单 同比增长15.2% [1] - 国内出行服务订单量33.76亿单 日均订单达3710万单 [1] - 海外市场贡献订单10.88亿单 日均订单量1196万单 [1] - 连续第10个季度实现订单量同比双位数增长 [1] 战略转型 - 从单一出行服务向综合生活服务平台转型 [1] - 会员体系进行重大升级 与希尔顿、亚朵、华住会、海底捞等知名品牌建立会员权益互通机制 [1] - 业务范畴从"行"扩展至"吃、住、行"全场景覆盖 [1] 国际市场拓展 - 国际业务覆盖拉美、亚太、非洲三大区域的14个国家 [3] - 巴西市场用户规模突破5500万 [2] - 99外卖业务在戈亚尼亚市上线45天完成100万订单 [2] - 圣保罗市场已吸引2万家餐厅入驻 5万名摩托车骑手参与配送 [2] - 99平台在巴西拥有70万摩托车骑手资源 [2] - 99外卖业务计划2026年年中扩展至巴西100个城市 [2] - 墨西哥市场覆盖70多个城市 服务用户超过3000万 [2] 业务协同 - 巴西市场骑手可同时承担客运和货运配送任务 形成供给侧协同效应 [2] - 国际业务以出行服务为核心 同时探索外卖、金融等本地化多元服务模式 [3] - 墨西哥业务线从出行延伸至金融和外卖领域 超级应用生态雏形初现 [2] 技术投入 - 持续聚焦AI应用和自动驾驶技术发展方面的投入 [3] - 注重用户体验和司机生态建设 [3]
马斯克旗下公司在拉斯维加斯隧道测试特斯拉FSD
搜狐财经· 2025-08-28 02:41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8月28日消息,据海外科技媒体TechCrunch报道,埃隆·马斯克旗下的The Boring Company,近日开始在拉斯维加斯会展中心与周边部分酒店相连的隧道内,对特斯拉研发的FSD 展开测试,引发行业关注。 据悉,此次用于测试的隧道已投入运营约四年。尽管无聊公司此前计划将隧道网络扩展至拉斯维加斯全 城,但从目前情况来看,这些隧道仅服务于会展中心地下及周边的小范围区域,覆盖范围仍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近期在得克萨斯州奥斯汀推出了小规模、仅邀请制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在旧 金山也推出了类似的小型打车服务,马斯克本人亦多次公开夸赞相关自动驾驶技术的性能优势。但从实 际测试情况来看,技术落地仍面临挑战——希尔指出,在拉斯维加斯隧道的测试过程中,安全驾驶员仍 需"时不时"介入,接管车辆控制权,这意味着系统尚未能完全实现自主运行。 从技术原理而言,在结构相对简单的隧道内行驶,本应是自动驾驶软件较易完成的任务。但此次测试 中,无聊公司隧道内的特殊环境给系统带来了不小难题:隧道内的彩色灯光以及半平整的岩壁,导致车 辆"遇到难以识别的区域",系统需要不断适应这些复杂环境因素,而如何在多个地下 ...
无人小巴开进罗湖,深圳开通首条L4级自动驾驶公交运营专线
南方都市报· 2025-08-27 00:58
项目概况 - 文远知行与深圳巴士集团联合推出深圳首条L4级自动驾驶公交运营专线B888 于8月26日正式开通 [2] - 线路串联罗湖口岸和万象食家 覆盖国贸大厦 地王大厦 深圳大剧院 万象城等核心地标 [4] - 上行路线5.7公里 下行路线4.6公里 全程耗时25至30分钟 [4] 技术实现 - 车辆集成激光雷达 高清摄像头等20余个传感器 构建360度无死角感知网络 探测范围达200米 [6] - 系统可处理红绿灯遮挡 频闪 新增信号灯等特殊场景 并能预测障碍物运动轨迹 [6] - 采用传感器 计算单元 线控底盘 算法等关键环节冗余设计 保障极端情况下的行车安全 [6] - 支持无保护左转 动态规划行驶路线 并基于站点位置智能调整停靠位置 [6] 运营特点 - 首条在深圳CBD高密度交通环境运营的自动驾驶线路 面临密集机动车流 非机动车和行人等复杂路况 [6] - 通过"深巴出行"小程序提供免费预约乘车服务 [4] - 罗湖口岸作为起点便于海内外旅客体验L4级自动驾驶技术 [6] 战略意义 - 项目作为深圳落实"20+8"产业集群战略和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关键项目 [7] - 标志着自动驾驶技术从封闭测试场走向城市核心通勤场景 [4] - 为深圳智慧交通建设提供可复制实践样本 [7] 全球布局 - 文远小巴已在全球近30个城市开展测试与运营 包括北京 广州 新加坡 阿布扎比 利雅得 巴黎 苏黎世等 [7] - 公司计划在核心城区 居民区 旅游景点等更多场景推动自动驾驶小巴常态化应用 [7]
元戎启行发布DeepRoute IO 2.0平台及VLA模型 突破传统端到端模型局限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11:22
产品发布与技术突破 - 元戎启行发布全新一代辅助驾驶平台DeepRoute IO2 0 搭载自研VLA模型 融合视觉感知 语义理解与动作决策三大核心能力 对比传统端到端模型在复杂路况安全性 舒适性方面呈现断代式突破 [1] - VLA模型融合语言模型 具备强大思维链能力 摆脱传统端到端模型黑盒难题 能串联分析信息并推理因果关系 天然集成海量知识库 泛化能力更强 更好适应复杂多变真实道路环境 [1] - 平台以多模态+多芯片+多车型适配为核心设计理念 支持激光雷达与纯视觉版本 可面向多种主流乘用车平台开展定制化部署 [1] 核心功能特性 - VLA模型具备四大功能:空间语义理解可在动态或静态盲区环境感知潜在风险并主动预判 异形障碍物识别能应对施工锥桶 超载小货车等非结构化障碍 文字类引导牌理解可解析潮汐车道 公交专用道等文字信息 记忆语音控车支持自然语言指令交互并学习用户偏好 [1][2] - 空间语义理解作为最大亮点 在公交车遮挡 复杂路口 桥洞等盲区环境中实现预防性预判 系统可在风险出现前提前减速 具备高度拟人化防御性驾驶策略 [2] - 功能将根据实际部署节奏逐步释放 带来更安心 个性化与拟人化的驾驶体验 [1][2] 商业化进展与市场成果 - 基于DeepRoute IO2 0平台已达成5个定点合作项目 首批量产车即将进入市场 [1] - 公司获得超过10款车型定点合作 实现近10万辆具备城市领航辅助系统的量产车型交付 涵盖SUV MPV 越野车等多个车型 [2] - 10万辆交付量成为起点 高阶辅助驾驶市场加速打开 为核心技术公司带来更大市场空间 [2] 未来战略规划 - 公司将围绕VLA模型持续拓展应用边界 在乘用车市场加速量产部署同时 推进基于量产车平台的Robotaxi业务 [3] - 在更广阔Road AGI体系中 VLA模型将向更多可移动智能体延展复用 逐步实现从单点功能到通用智能体的系统演进 [3]
拒赔6000万和解金 特斯拉(TSLA.US)被判2.43亿美元天价罚单
智通财经· 2025-08-26 09:15
诉讼案件 - 特斯拉拒绝6000万美元和解方案 导致迈阿密陪审团作出2.43亿美元赔偿裁决[1] - 事故源于2019年4月佛罗里达州一辆搭载自动驾驶系统的Model S撞击人员[1] - 陪审团认定特斯拉需承担1.29亿美元补偿性损害赔偿中的33%即4260万美元 以及全部2亿美元惩罚性损害赔偿[1] 技术争议 - 原告指控自动驾驶系统未能充分发挥效能 且公司夸大系统能力导致驾驶员滥用功能[1] - 特斯拉否认存在不当行为 称裁决阻碍汽车安全发展并危及行业拯救生命技术的开发努力[1] 行业影响 - 事件凸显自动驾驶技术面临更广泛的行业及监管风险[1] - 驾驶员被认定需承担67%的补偿性赔偿责任 但非本案被告[1]
小马智行(PONY.US):中国自动驾驶技术领先全球,成本不是商业化障碍
智通财经网· 2025-08-26 08:48
财务表现 - Q2总营收达1.54亿元人民币(2150万美元) 同比增长75.9% 环比增长53.5% [1] - Robotaxi业务收入达1090万元人民币(150万美元) 同比增长157.8% [2] - Robotaxi乘客车费收入同比激增超300% [1][2] 业务运营 - 成为国内唯一在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提供全无人Robotaxi收费运营服务的公司 [2] - 一线城市运营总面积超2000平方公里 [2] - Robotaxi注册用户同比激增136% [2] - 在北京 韩国首尔开展7×24小时自动驾驶测试 在广州 深圳上线24小时Robotaxi服务 [2] 资本市场认可 - 美国银行给予21美元目标价 高盛给予26美元目标价 [1] - ARK Invest斥资1290万美元买入公司股票 占当日主动基金买入总额的36.3% [1] - 成为ARK Invest持仓中仅有的6支中概股之一 [1] 技术发展 - 中国自动驾驶玩家去年已达到"百台车的量级"落地阶段 [3] - 智能驾驶需在99分体验下追求极致性价比 核心是降本增效 [3] - 传感器性能可超越人类感官 传感系统方案首要考虑安全 [3] - 成本并非商业化障碍 三年内市场将验证技术优势 [3]
加州车主集体起诉特斯拉 称其自动驾驶涉及虚假宣传
犀牛财经· 2025-08-25 13:14
法律诉讼事件 - 加州多名特斯拉车主联合发起诉讼 指控公司过去8年通过夸大自动驾驶技术能力误导消费者 [2] - 诉讼时间跨度从2017年5月至2024年7月 涉及成千上万名购买全自动驾驶服务的用户 [3] - 特斯拉辩称无证据表明所有消费者都看过宣传内容 但法官认为其辩解不成立 [2] 宣传行为与事实差异 - 公司自2016年起通过官网 博客 季度财报会议等渠道持续宣传车辆具备全自动驾驶硬件 [2] - 实际交付车辆技术与宣传不符 暗示功能即将落地但未实现 [2] - 公司通过OTA升级迭代辅助驾驶功能 但距离真正全自动驾驶仍有差距 [2] 行业影响与安全隐患 - 过度宣传自动驾驶技术导致用户误判技术能力并存在安全隐患 [2] - 特斯拉自动驾驶系统已发生多起事故 驾驶员过度依赖系统未及时接管是主因之一 [2] - 公司因一起自动驾驶车祸致1死1伤被判处赔偿2.43亿美元 [2] 案件进展与行业警示 - 案件仍在审理中 法院尚未作出最终判决 [3] - 事件为科技行业敲响警钟 企业需在创新同时保持信息透明准确 [3] - 面临法律风险与品牌形象损害的双重挑战 [3]
大行评级|古根海姆:重申特斯拉“卖出”评级及目标价175美元 实现自动驾驶将是一场“持久战”
格隆汇· 2025-08-25 09:36
公司评级与目标价 - 古根海姆重申特斯拉卖出评级 目标价为175美元 [1] 自动驾驶技术挑战 - Robotaxi推出存在时间长、成本高、风险高等问题 将带来巨大现金消耗、技术障碍和监管风险 [1] - 当前Robotaxi试点计划仍需车内人员监管 与完全无人监督的自动驾驶愿景存在落差 [1] - 自动驾驶技术实现将是持久战 过程漫长可能增加下行风险 [1] 估值与市场预期 - 特斯拉当前本益比高达192倍 主要受完全无人监督自动驾驶愿景支撑 [1]
Robotaxi开进美国“最糟糕”的城市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8-24 23:05
纽约自动驾驶测试许可 - 纽约市政府向Waymo发出全市首张自动驾驶车辆测试许可 允许在曼哈顿与布鲁克林市中心部分区域进行测试[4][5] - 测试阶段限制为上路不超过8辆车 每车需配备受训安全专员随时接管 禁止提供付费网约车服务[6] - 测试许可持续至9月下旬并可申请延长 基于纽约市去年制定的全国最严格安全规则[6][9] Waymo技术验证与运营现状 - 公司累计完成超1000万次乘车服务 自动驾驶里程突破1亿英里[15][18][19] - 当前车队规模约1500辆 覆盖旧金山 凤凰城 奥斯汀等5个主要城市[18] - 通过Uber等平台合作扩展客群 付费周订单已超过25万单[19][20] 行业竞争格局 - 特斯拉在得州奥斯汀启动有限Robotaxi试运营 约10辆车且仅面向受邀用户[27][28] - Zoox在加州建设年产超1万辆的Robotaxi工厂 采用无方向盘对向座舱的差异化设计[30] - Cruise因2023年事故撤出加州 转向亚利桑那和得州进行有人类安全员的测试[31][32] 技术挑战与场景拓展 - Waymo在洛杉矶曾遭遇车辆被焚毁极端事件 凸显公众信任临界点问题[22][23] - 公司重点突破机场和核心商圈等高价值场景 在凤凰城已实现机场接驳服务[23] - 纽约测试被视为高压试验场 考验高密度人车混行环境下的连续稳定性[33][34]
蔚来上涨5.05%,报5.82美元/股,总市值131.80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22 13:52
股价表现 - 8月22日开盘上涨5.05%至5.82美元/股,成交额达5439.78万美元,总市值131.8亿美元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收入总额120.3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1.46% [1] - 同期归母净利润亏损68.91亿人民币,同比亏损幅度扩大31.06% [1]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是高端智慧电动汽车市场的先驱及领跑者,致力于通过智能电动汽车构建用户社区 [2] - 技术优势体现在换电技术、电池租用服务(BaaS)、自动驾驶技术及订阅服务(ADaaS) [2] 产品线发展 - 2017年12月推出七座旗舰SUV ES8,2018年6月开始交付 [2] - 2018年12月推出高性能全能SUV ES6,2019年6月交付 [2] - 2019年12月推出轿跑SUV EC6,2020年9月交付 [2] - 2021年1月推出旗舰轿车ET7,同年12月推出中型轿跑ET5 [2] 未来事项 - 预计9月2日(美东时间)盘前披露2025财年中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