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化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从“起步” 到“领跑”--哈电锅炉用实干实绩推动中国电力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公司业绩与历史成就 - 2025年各项规模指标实现同比16%以上增长,利润总额高水平达成奋斗目标,经济运行质量达到十年来最好水平且呈现强劲增长态势 [1] - 1954年创建新中国第一个现代化电站锅炉制造厂,成功试制国产首台35t/h、75t/h、130t/h中压锅炉,结束我国不能制造电站锅炉的历史 [2] - 1986年成功制造国内首台平圩电厂600MW亚临界锅炉,荣获国务院重大技术装备一等奖 [2] - 2016年凭借"燃用准东煤超(超)临界锅炉研制及工程应用示范项目"获中国工业大奖 [3] 技术创新与行业地位 - 2024年以超临界(超超临界)电站锅炉产品荣膺"第八批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成为行业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 [5] - 2024年11月自主研制世界首台660MW超超临界、超低能耗、超低排放燃用低热值煤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投入商业运行,每年可清洁转化低热值燃料约200万吨 [5] - 参与建设世界首台650℃百万千瓦级高效超超临界燃煤示范机组,锅炉设备蒸汽参数为世界之最 [5] - 2024年完成国家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项目国能盘山改造项目,升级改造后主设备具备延寿30年能力 [6] 新能源与低碳转型 - 2022年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成功应用于5MWe发电机组,解决可再生能源深度调峰难题 [8] - 2023年研制国内首台全流程显热回收气化炉,每年可节约用煤近50万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近100万吨 [8] - 在光热领域实现吸热、换热、储热核心设备业绩全覆盖,研制世界首台10万千瓦双塔一机"光热储能+"吸热器 [9] - 2025年研制全球最大规模35万千瓦盐穴压缩空气储能项目换热器设备 [9] 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制造 - 2025年1月建成我国锅炉行业蛇形管部件流程完整度最高、功能最齐全的数智化生产车间 [10] - 2025年4月"计划联动平台与项目关键节点数字化协同平台创新应用"项目获评电力行业特级案例 [10] 企业管理与改革 - 2018年启动实施精益管理工作,在产能提升、项目计划联动、设计标准化和产品质量提升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13] - 开展"党建+精益管理"工作,以党建赋能管理升级 [13] - 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工作完成率超过国资委任务目标 [12][13]
苏美达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上海证券报· 2025-06-11 20:30
核心观点 - 公司制定2025年"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旨在提升经营质效、创新驱动发展、完善公司治理、强化合规风险控制、提升投资者回报及加强投资者沟通 [1] 聚焦主责主业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71.74亿元,归母净利润11.48亿元同比增长11.69%,三年复合增长率14.4%,进出口总额129.3亿美元同比增长5% [2] - 2025年将坚持"产业链+供应链"双轮驱动,聚焦重点区域和核心竞争力,实施"优客户"战略 [3] - 加快海外新兴市场拓展,加强海外产业链供应链布局,提升供应链效率与韧性 [4] 创新驱动发展 - 2024年船舶制造业务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开发AI视觉导航四驱动力割草机器人 [5] - 2025年将加快数智化转型,按照《数字化转型专项规划(2023-2025)》布局管理信息化和运营智能化 [7] - 加大研发投入,完善科技创新人才管理体系,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8] 公司治理 - 2024年入选"2024年上市公司董事会最佳实践案例",获"最佳董事会奖" [9] - 2025年将推进公司章程修订,完善独立董事履职支撑,优化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权责边界 [10] - 强化董事会建设,开展"独立董事大讲堂"等活动 [11] - 践行ESG理念,建立健全ESG管理体系 [12] 投资者回报 - 自2016年以来累计分红23.05亿元,超过重组募集资金金额 [17] - 2025年承诺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归母净利润的40% [19] - 积极探索市值管理制度,丰富市值管理"工具箱" [18] 投资者沟通 - 2024年第四次获得上交所信息披露A级评价 [20] - 2025年将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召开业绩说明会,采用可视化方式解读公告 [21] - 构建多元沟通平台,通过投资者开放日等活动增进投资者认同 [22]
研判2025!中国粮食加工行业政策汇总、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企业业绩承压,行业未来将朝着多元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05 01:23
粮食加工行业概述 - 粮食加工是连接农业生产与消费的关键环节,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方法提升粮食的食用品质、营养价值和储存稳定性 [3] - 主要加工类型包括稻谷碾米、小麦制粉、玉米及杂粮加工、植物油脂提取、淀粉加工等 [4] - 行业在2019-2024年营业收入从8.8万亿元增长至10.8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4.15%,2025年Q1达2.6万亿元 [1][16] 政策支持 - 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部署实施意见》提出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 [6][7] - 2024年《国家全谷物行动计划》鼓励主产区企业升级技术装备,建立原料供应基地 [6][7] - 2024年《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推动粮油适度加工标准化,减少加工损失 [7] 市场驱动因素 - 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20年32189元增至2024年41314元,消费支出从21210元增至28227元,推动高品质食品需求 [8] - 2024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119319.1千公顷,其中稻谷29006.9千公顷(+0.20%),玉米44740.7千公顷(+1.18%) [12] - 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024年营收18万亿元(+2.21%),2025年Q1达4.27万亿元(+26%) [14] 细分领域表现 - 小麦加工市场规模从2019年3653.28亿元增至2024年3964.4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65% [18] - 金健米业2024年大米加工产能22.8万吨,实际产量14.6万吨(利用率64%),粮油食品营收27.77亿元(-6.66%) [23] - 北大荒2025年Q1营收9.56亿元(-0.05%),净利润5.39亿元(-2.9%) [21] 竞争格局 - 主要竞争者包括大型粮油企业(如中粮、金龙鱼)、地方性企业和外资企业,形成多元化格局 [20] - 代表企业:北大荒(商品粮生产基地)、隆平高科(种子与农业技术)、中粮科工(粮油冷链技术服务) [20][21] - 企业通过技术升级(如智能化生产线)和全渠道营销体系提升竞争力 [15][23] 未来趋势 - 技术创新:物联网、大数据、AI技术应用实现智能化生产与供应链管理 [25] - 绿色化发展:采用环保工艺减少污染排放,推动循环经济 [26][27] - 产品多元化:研发健康营养新品满足个性化需求,加强品牌建设 [28]
助力徐州打造“工程机械之都”——专访徐工集团董事长杨东升
上海证券报· 2025-06-04 19:18
公司业绩与战略 - 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 2%至59 76亿元 毛利率和净利率连续提升 经营性现金大幅增长 境外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研发投入强度超过6% [2] - 公司提出"一边开飞机 一边换发动机"的改革理念 追求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进入全新赛道 [3] - 2024年是"智改数转网联"一号工程的突破之年 目标实现研发与营销数字化 制造自动化与精益化 管理信息化与智慧化 [4] - 公司计划到2030年在现有千亿规模基础上再翻一番 国际化收入占比达60%以上 推动从全球布局向全球整合运营转型 [8] 产品与技术创新 - 公司在工程机械绿色化赛道率先布局 组建新能源研究院 研发纯电 混动 氢能技术 推出全球最大吨位纯电装载机 无人驾驶刚性矿车等领先产品 [3] - 新能源动力车与混合动力车占比逐步提高 部分设备已实现L4级无人驾驶 应用于矿山 油面摊铺等高危场景 [4] - 公司提出未来产品将是"无所不能的具身智能工程机器人" 实现从单机智能化到群体智能化的跃升 [8] 全球化布局与市场拓展 - 公司产品已覆盖19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典型案例包括几内亚西芒杜铁矿 沙特未来城 欧洲风电场 印尼矿山等项目 [6] - 第七届国际客户节达成意向订单8亿美元 向乌兹别克斯坦交付XCA900L8_1全地面起重机 向沙特交付XCA600L8_1全地面起重机 [5][6] - 公司与澳大利亚合作伙伴获"2025年矿业脱碳大奖"中的"物料运输脱碳创新奖" 拓展绿色低碳海外市场 [6] 产业链整合与协同 - 2024年4月公司以8 21亿元收购徐工重型车辆51%股权 将宽体车业务纳入合并报表 形成露天矿山机械挖 装 运成套化解决方案 [8] - 整合矿山机械相关产业资源 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实现协同价值最大化 [8] 行业地位与品牌影响 - 徐工国际客户节已升华为中国制造与世界对话的文化盛事 折射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崛起 [2] - 公司成为徐州"中国工程机械之都"的金名片 带动区域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 [7]
上下五千年,这座城市从未令一把手失望过
前瞻网· 2025-06-04 01:59
总书记考察与制造业发展 - 习总书记在河南洛阳和郑州考察调研,强调坚持发展实业和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重要性,认为从依赖进口到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这条路走对了" [1] - 洛阳作为中部老工业城市代表,成功实现产业新旧动能转换提速,新质生产力快速孵化,成为产业转型升级典范 [1] - 总书记在洛阳轴承智能工厂考察时指出要继续把制造业搞好 [1] 洛阳产业发展现状与规划 - 2024年洛阳确定"四新一装备"为重点发展风口,细化为5大先进制造业集群17条优势产业链,17条产业链营收突破4600亿元,带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7%,为近5年最高 [3] - 现代农机装备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实现全省"零"突破 [3] - 宁德时代洛阳基地一期部分产线提前投产,百万吨乙烯项目基础设计获批,累计带动66个配套项目落地建设,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加速崛起 [3] - 新型耐火材料入选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光电元器件、绿色建材入选省级特色产业集群,铝基新材料产业规模迈上千亿级,人工智能、机器人、生物医药等未来产业营收两位数增长 [3] 新质生产力发展 - 洛阳大力推进新老企业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2024年全市数字化转型指数达29.44,高于全省13.5% [3] - 1.8万家企业实现"上云",5个平台入选工信部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 [3] - 建成省级以上绿色工厂(园区)96家,实现数量翻倍 [3] - 全市3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已实施关键共性技术研发26项,发布前沿技术产品11项 [3] - 全市23家科技产业社区已进驻企业超千家,营收突破90亿元 [3] 经济表现与历史背景 - 2024年一季度洛阳GDP总量1355.4亿元,同比增长5.9%,7个季度以来首次追上全省平均水平 [5] - 2022年洛阳重工业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增加值、营业收入占比分别达到77.3%、85.4%、93.3% [5] - 2022年洛阳规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4858.2亿元,相较10年前下降近1/4 [7] - 洛阳曾连续7个月GDP增速落后于全省均值,被榆林、鄂尔多斯、襄阳、宜昌赶超 [7] 产业转型措施 - 洛阳围绕5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17条优势产业链,连续出台多项专项政策 [8] - 前瞻产业研究院为洛阳系统梳理产业风口,完成多份专项规划报告,涵盖产业发展路径、政策扶持方向等内容 [8] - 洛阳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推行"科技贷""成长贷""知识产权质押贷"等创新科创金融体制机制 [12] - 搭建中西部地区首个工业互联网标识体系,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科技产业社区 [12] 新能源产业发展 - 前瞻产业研究院为洛阳新能源产业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帮助明晰电池、储能、氢能等细分领域技术前沿与市场潜力 [12] - 协助洛阳精准对接优质技术资源与创新项目,加速新能源技术成果落地转化 [15] - 设立100亿元产业引导基金,以市场机制引导产业链关键环节发展 [15] - 成立"洛阳智慧岛(深圳)科技创新中心",借由深圳发展自身创新力量 [15] 招商引资与产业链发展 - 实现宁德时代项目对接签约100天、落地100天、一期厂房9个月封顶的"洛阳速度" [15] - 引进百万吨乙烯、中航光电基础器件产业园等龙头项目 [15] - 锚定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十大产业集群,精准开展以商招商、龙头企业招商、配套产业招商 [16] - 前瞻产业研究院主办"深·洛"协同创新路演活动,牵头成立"新能源产业供应链联盟" [16] 未来发展规划 - 2024年洛阳经济出现显著复苏态势,经济增速从一季度1.5%上升至全年4.9% [18] - 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7%、5.2%、6.2%,均高于全国 [18]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高于规上工业58.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首次过半达55.8% [18] - 2025年计划重点布局"四新一装备"领域,力争17条产业链营收增长10%以上 [18] - 通过"三化改造"专项行动,实施300个以上重大技改项目,培育数字化转型示范与绿色制造标杆 [18]
ETO MARKETS:食材供应链的稳健开局能否持续引领消费市场繁荣?
搜狐财经· 2025-05-22 10:59
行业规模与增长 - 一季度食材消费市场规模达2.74万亿元,同比增长2.98% [1] - 食材流通规模达1.76万亿元,同比增长3.17% [1] - 经济回升与政策红利支撑行业活力与韧性 [1] 消费端表现 - 预制菜和生鲜电商等新兴领域增长显著,推动消费规模扩大 [3] - 预制菜满足快节奏生活需求,生鲜电商提升消费体验 [3] - 消费需求有望随经济回暖进一步释放 [3] 流通端效率提升 - 冷链物流技术进步(车辆数量增加、仓储设施完善)保障食材品质 [3] - 智慧物流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优化配送路线并降低成本 [3] - 食材流通高效透明,同比增长3.17% [3] 行业挑战 - 食品安全问题需加强质量管控和追溯体系建设 [4] - 环保趋势要求绿色化发展(包装、运输、仓储环节) [4] - 供应链持续优化是行业繁荣的关键 [4]
打造联通全球的盛会
上海证券报· 2025-05-20 19:14
展会概况 - 第四届长沙工程机械展汇聚全球1806家参展企业,包含35家全球工程机械50强企业,展览面积达30万平方米,吸引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30万人次专业观众 [1] - 展会已成为全球工程机械行业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盛会之一 [1] - 第五届长沙工程机械展将于2027年5月举办,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1] 长沙工程机械产业地位 - 长沙是世界第三大工程机械产业集聚地,仅次于美国伊利诺伊州和日本东京 [2] - 长沙产业集群规模企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集聚近千家行业企业 [2] - 长沙拥有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铁建重工、星邦智能等5家全球工程机械50强企业 [2] 中国工程机械国际化进程 - 2004年德国宝马展上,中国参展企业规模较小,整体气势不及韩国企业 [2] - 2024年三一重工国际主营业务收入达485.13亿元,同比增长12.15%,海外收入占比63.98% [3] - 中国工程机械龙头企业海外销售占比普遍接近或超过50% [3] 展会定位与产业协同 - 长沙工程机械展定位全球性、世界级平台,比肩德国宝马展、美国拉斯维加斯展和法国巴黎展 [3] - 展会促进产业了解与信任,中联重科客户实地考察后下单或追单比例较高 [3] - 湖南将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工程机械再制造等新业态,推动产业链协同 [3]
推动石油化工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中国经济网· 2025-05-14 09:23
行业地位与历史基础 - 石油化工产业是甘肃省工业第一支柱 占全省工业比重稳定在三分之一[1] - 甘肃是新中国石油化工产业摇篮 创造第一个工业油田玉门油田 第一座现代化大型炼厂兰州炼油厂 第一套乙烯裂解装置兰州化工厂等多项"新中国第一"[2] - 全省已认定化工园区18个 园区内企业数较2017年增长510% 兰州市西固化工园区和兰州新区化工园区进入全国百强名单[3] 产业发展现状 - 石油化工产业保持6%左右增速 为工业经济稳步提升奠定坚实基础[3] - 兰州石化公司航煤年销售量突破100万吨 成为企业增加效益的关键突破[7] - 兰州新区化工园区引进医药 农药 助剂试剂及高纯化学品等项目200余个 总投资额超过600亿元 落地化工产品1000余种[8] 转型升级战略 - 推动"减油增化""减油增特""减碳增绿"转型 通过炼化一体化实现规模效益双提升[5] - 三大炼厂改造升级方向:兰州石化打造千亿级炼化一体化生产基地 庆阳石化增加烯烃芳烃产量并探索氢能应用 玉门油田开展绿醇绿氨绿色航煤研究[6] - 着力提高原油加工适应性 有序增产航煤 高端润滑油 特种工业用油等中高端油品[7] 产业链延伸方向 - 推动原料向材料转化 从大宗化学品向终端应用品拓展 重点发展树脂橡胶涂料等优势材料[7] - 加强炼化企业与精细化工企业协同耦合 补足缺失链条直至形成完整产业链[8] - 培育精细化工细分领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产品品种已超过10万种[8] 绿色低碳发展 - 以清洁生产无害利用低碳循环为主攻方向 推进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建设[9] - 加大对石油焦等副产品的利用研究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9] - 推动废水废气固废回收 实现资源价值从一次性榨取转向多层级再生[9] 创新与智能化建设 - 构建产业协同创新体系 支持甘肃省化工新材料创新联合体 特种油品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建设[10] - 实施揭榜挂帅项目 布局共性技术研发中心和中试基地[10] - 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 鼓励创建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 应用工业机器人智能传感等智能设备[11] 政策与区域协同 - 深化地企协作 兰州市庆阳市酒泉市与三大炼厂共同研究产业布局[13] - 兰州市围绕兰州石化转型升级乙烯改造项目谋实产业链下游项目[13] - 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年行动 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14]
丽臣实业:5月8日召开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参与
证券之星· 2025-05-08 10:41
公司产能与生产布局 - 公司拥有长沙、上海、东莞三大生产基地,表面活性剂年产能约55万吨,洗涤用品年产能约25万吨 [2] - 在建的年产5.75万吨新型绿色表面活性剂项目已于2025年2月下旬和4月上旬进入试生产阶段 [2] 客户与市场优势 - 公司与宝洁、蓝月亮、纳爱斯、和黄白猫、益海嘉里、高露洁、安利等知名日化企业形成长期战略合作,表面活性剂产品在业内知名度高 [2] - 表面活性剂产品2024年产销量行业排名全国前二 [2] 产品应用领域 - 表面活性剂产品包括ES、LS、K12、铵盐、OS、烷醇酰胺、氨基酸型等系列,主要应用于日用洗涤剂、化妆品、个人护理用品、农药助剂、建筑材料等领域 [2] 产业链优势 - 洗涤用品业务年产能约25万吨,与表面活性剂业务形成上下游联动,提升产品质量稳定性及经济性,增强客户黏性 [2] - 产业链优势帮助公司获得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2] 行业发展趋势 - 全民对个人清洁卫生关注度提高,洗涤用品使用量增加,绿色和智能化产品需求上升 [2] - 中国日用化学品行业受益于巨大的刚性消费群体 [2] 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费用增加67%,主要集中在液体氨基酸表活工艺质量优化、低凝固点脂肪醇醚硫酸盐的开发、固体氨基酸表活生产工艺研究等项目 [2] 环保与绿色化举措 - 公司通过ISO16064温室气体排放核查和ISO14067产品碳足迹核查,应用绿色清洁能源 [2][3] - 丽臣奥威、上海奥威、广东奥威被认定为"国家绿色工厂" [3]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36.49亿元,同比增长12.31%,主要因表面活性剂产能及产销量增加,原材料价格上涨带动产品价格上涨 [3] - 2025年一季度主营收入10.55亿元,同比上升25.83%,归母净利润2765.65万元,同比下降14.9%,毛利率9.84% [5] 未来发展规划 - 未来三年计划增产拓销表面活性剂产品,提升上海基地产能,将广东奥威建设成智能化灯塔工厂,上海奥威建设成科创型示范基地 [4] - 长沙基地将建设成中部地区重要洗涤用品制造基地和绿色低碳供应链工厂 [4] - 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及市场布局,拓展高端日化、生物医药原料应用领域,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 [4]
新农股份(002942) - 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网上业绩说明会
2025-05-08 09:10
经营业绩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6,226.68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72.76万元,每股收益0.38元,同比扭亏为盈 [2] - 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308.98万元,同比增长9.4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71.94万元,同比增长40.13% [2] 业务发展 - 制剂业务持续推进渠道和品牌建设的深化和优化,提升技术营销实力;工业品业务聚焦战略客户,加强市场调研与分析,挖掘客户需求,强化成本管控 [2] - 公司坚持聚焦差异化、以制剂为龙头,创仿结合、化学与生物农药协同发展的一体化发展模式,工业品业务推进“性价比”战略 [3] - 微生物菌剂研发项目和纳米系列新产品研发项目目前均处于中试阶段 [3] 战略规划 - 未来将根据战略发展规划,聚焦主业、持续开拓市场,在合适时机寻求对外投资、并购重组等机会 [3] - 未来5年以成为中国最具创新实力,最具品牌价值,受人尊重的植保科技领先企业为愿景,坚持一体化发展模式 [4] 运营管理 - 公司持续加强采购专业化体系建设,定价联动和交付联动机制愈加成熟,形成经营分析机制 [3] - 公司高度重视环保投入,配备完备环保治理设施,依法缴纳环保税 [4] - 目前在浙江和江苏的三个生产基地运营成熟,暂无布局海外新产能的计划 [4] 投资者保护与分红 - 公司通过做好经营、完善制度、重视投资者关系管理等举措保护投资者,独立董事通过实地走访等方式履职 [5][6] - 上市以来公司已累计现金分红2.6亿元,2024年拟定以总股本155,857,93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含税)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