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债券

搜索文档
科兴制药: 第二届监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15 11:17
募集资金使用安排 - 公司使用部分募集资金向全资子公司深圳科兴药业提供无息借款以实施募投项目 符合募集资金使用计划且不存在变相改变资金用途的情形 [1] - 该举措基于募投项目建设的实际需要 旨在促进募投项目的顺利实施 [1] 外汇风险管理 - 公司及合并报表范围内子公司获准开展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 总额度不超过7,500万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 [2] - 开展该业务主要目的为应对汇率波动风险 防范外汇波动对利润和股东权益的不利影响 增强财务稳健性 [2] 关联交易管理 - 公司签署关联交易协议补充协议 符合《公司章程》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等法规要求 [2] - 该协议不会对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独立性产生不利影响 亦不影响公司持续经营能力 [2] 融资活动安排 - 公司拟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该决策符合公司及全体股东的整体利益 [3] - 债券发行不存在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况 [3] 公司治理 - 第二届监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25年8月14日以现场方式召开 全体3名监事均出席会议 [1] - 会议审议的四项议案均获得全票通过(3票同意 0票反对 0票弃权) [1][2][3]
创新转型获认可!复星医药率先成功发行10亿元中长期科技创新债券
新浪证券· 2025-08-15 01:52
债券发行情况 - 成功发行全国首单民营医药行业中长期科技创新债券 规模10亿元人民币 期限2年 票面利率2.70% [1] - 招商银行担任牵头主承销商兼簿记管理人 北京银行和浦发银行担任联席承销商 [1] - 获得银行理财、保险、外资银行、公募基金、券商自营等各类型金融机构踊跃认购 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也参与认购 [1] 政策背景 - 2025年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公告 交易商协会同日发布构建债市"科技板"通知 [2] - 今年2月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 3月交易商协会发布《银行间债券市场进一步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1] - 五部门联合召开金融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强调解决民企融资难题 [1] 资金用途与战略意义 - 募集资金为关键科技创新领域布局提供资金保障 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与落地 [1] - 引导债券市场低成本资金流向生物医药科技前沿领域 大幅降低融资成本并优化债务结构 [2] - 巩固公司在国内创新医药企业的领先地位 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 公司创新成果 - 2019年以来累计获批12款自主研发、许可引进的创新药和生物类似药 获得8款创新药物的中国境内商业化权益 [3] - 2025年1月至5月已有4款产品5项适应症在中国及欧盟等多地获批 包括自研小分子创新药复迈宁®和抗PD-1单抗斯鲁利单抗注射液 [3] - 抗PD-1单抗成为欧盟首个获批用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治疗的PD-1单抗 国际化布局取得重要进展 [3] 行业定位与发展 -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 [1] - 公司始终以创新为核心发展驱动力 涵盖实体瘤、血液瘤、免疫炎症等核心治疗领域 [3] - 未来将继续深化创新转型 为患者提供更优质可及的产品和服务 为股东创造可持续价值回报 [3]
A股总市值破100万亿,两融时隔十年重返2万亿,沪指创近三年新高
搜狐财经· 2025-08-15 00:13
资本市场稳定机制建设 - A股总市值6月底突破100万亿元关键节点 [3] - 两融余额时隔十年重返2万亿元水平 [3] - 沪深北三市全天成交额再超2万亿元 [3] - 沪指盘中站上3700点创2021年12月以来新高 [3] - 社保、保险、年金等机构资金累计净买入A股超过2000亿元 [3] 政策制度创新 - 新"国九条"和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持续落地见效 [3] - 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并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第五套标准上市 [4] - 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 [4] - 监管部门支持上市公司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并购重组 [4] 上市公司回报与融资 - 2024年度沪深A股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总额达2.4万亿元较2023年度增加9% [4] - 9家上市公司现金分红金额超过500亿元 33家公司分红超过100亿元 [4] - 全市场累计发行科技创新债684只发行规模达8806亿元 [4] 市场功能提升 - 资本市场风险共担机制为研发活动提供持续资金支持 [4] - 科技创新债吸引资金精准投向科创重点领域 [4] - 并购重组市场支持上市公司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转型升级 [4]
复星医药(02196)成功发行10亿元中长期科技创新债券 创新转型引领行业发展
智通财经网· 2025-08-14 10:47
债券发行情况 - 公司成功发行全国首单民营医药行业中长期科技创新债券 规模10亿元人民币 期限2年 票面利率2.70% [1] - 招商银行担任牵头主承销商兼簿记管理人 北京银行和浦发银行担任联席承销商 [1] - 债券获得银行理财、保险、外资银行、公募基金、券商自营等各类金融机构踊跃认购 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也参与认购 [1] 政策背景支持 - 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于2025年5月7日联合发布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的公告 [2] - 交易商协会同步发布《关于推出科技创新债券,构建债市"科技板"的通知》 提出多项配套支持机制 [2] - 2025年3月交易商协会发布《银行间债券市场进一步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优化民营企业债券融资环境 [1] 资金用途与战略意义 - 募集资金将为公司在关键科技创新领域的布局提供资金保障 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与落地 [1] - 通过债券市场引导低成本资金投向生物医药科技前沿领域 大幅降低公司融资成本并优化债务结构 [2] - 此次发行进一步巩固公司在国内创新医药企业的领先地位 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 公司创新研发进展 - 自2019年以来累计获批12款自主研发及许可引进的创新药和生物类似药 获得8款创新药物的中国境内商业化权益 [3] - 2025年1月至5月期间有4款产品5项适应症在中国及欧盟获批 包括自研小分子创新药复迈宁®(芦沃美替尼片)上市 [3] - 抗PD-1单抗斯鲁利单抗注射液成为欧盟首个获批用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治疗的PD-1单抗 国际化布局取得重要进展 [3] 行业定位与发展方向 - 公司始终以创新为核心发展驱动力 涵盖实体瘤、血液瘤、免疫炎症等核心治疗领域 [3] -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 [1] - 公司未来将继续深化创新转型 致力于提供更优质可及的产品和服务 为股东创造可持续价值回报 [3]
弘信电子拟发行不超5亿元科创债
证券时报· 2025-08-13 05:51
融资计划 - 公司拟申请注册发行2025年度第一期科技创新债券 发行规模最高不超过5亿元 发行期限不超过3年 [1] - 若成功发行将拓宽融资渠道 改善现金流状况 提升流动性管理能力 降低综合融资成本 提供中长期资金支持 [1] - 公司正在推进非公开发行事项 拟向实控人李强定增募资3亿元至6亿元 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3] 行业政策环境 - 多部门打出组合拳支持科创债发行 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支持科技创新债券公告 [1] - 沪深北交易所同步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服务新质生产力的通知》 [1] - 自5月份政策落地以来全市场已发行419只科创债 发行规模超6200亿元 [1] 业务转型与业绩表现 - 公司起步于FPC业务 2023年开始涉足AI算力服务器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及算力资源服务 [2] - 2024年完成对北京安联通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收购 布局国产算力芯片与英伟达算力芯片资源 [2]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8.75亿元 同比增长68.91% 净利润5681.57万元 同比扭亏为盈 [2] - 传统FPC与背光模组销售收入38亿元 同比增长12.6% 算力业务营收19.88亿元 同比增长53倍 营收占比从1.06%提升至33.84% [2] - 今年一季度算力业务收入7.2亿元 环比提升 毛利率环比下降1.62个百分点 因业务结构从单一服务器销售延伸至算力资源和技术服务 [2]
科创债3个月发行超8800亿元 中小机构、民企加速进场
证券时报· 2025-08-10 17:37
科创债新政实施效果 - 科创债新政落地3个月新发规模达8831.59亿元(含拟发行金额),较上年同期2081.08亿元增长324% [1] - 金融机构发行规模占比36%达3142.65亿元,其中银行发行2303亿元涉及32家银行 [2] - 证券公司发行541亿元,招商证券以120亿元居首,中信证券70亿元次之 [2] 发行主体结构变化 - 央国企发行203只,地方国企369只,民企94只,外资1只 [3] - 中小机构参与度提升,九江银行、成都农商行等区域金融机构加入发行 [2] - 民营股权投资机构通过增信工具成功发行科创债 [2] 债券条款特征 - 平均票面利率1.9282%,AAA级科创债利率显著低于同等级非科创债 [3] - 76.23%新发债券期限超3年,其中12家发行15年期以上债券 [3] - 银行系发行主体中,交行、建行等8家银行单笔发行规模均超百亿元 [2] 市场发展趋势 - 华泰证券预测下半年科创债供给将进一步增加 [1] - 政策支持下全市场公募形式新发700只科创债,较上年同期197只增长255% [1] - 股权投资机构中北京国资公司以50亿元发行规模领先 [2]
九安医疗: 关于中期票据和超短期融资券获准注册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08 09:19
融资计划 - 公司拟注册发行总额不超过35亿元人民币中期票据及5亿元人民币超短期融资券 [1] - 中期票据注册额度35亿元有效期2年 超短期融资券注册额度5亿元有效期2年 [2] - 债券由天津银行与渤海银行担任联席主承销商 [2] 注册进展 - 交易商协会已接受公司科技创新债券注册申请 [2] - 中期票据注册通知书编号中市协注〔2025〕MTN749号 [2] - 超短期融资券注册通知书编号中市协注〔2025〕SCP207号 [2] 发行安排 - 在注册有效期内可分期发行 发行前需向交易商协会备案 [2] - 将根据资金需求和市场情况择机发行 [2] - 发行完成后需通过认可途径披露发行结果 [2] 信息披露 - 公司承诺严格按照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相关规则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2] - 发行管理将按照有权机构决议及相关管理要求执行 [2] - 公告内容保证真实准确完整 无虚假记载和重大遗漏 [1]
南京银行杭州分行:聚生态之力 助民企展新枝
新华网· 2025-08-08 08:43
核心观点 - 金融机构在浙江民营经济中扮演超越传统输血者的角色 成为民营企业成长的陪伴者与共建者 [1] - 南京银行杭州分行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 精准支持民营科创企业和制造业企业 解决融资难题并推动产业升级 [2][3][4][5] - 该分行通过构建开放协同的生态圈 整合产业链资源 从资金提供者转变为资源整合者和发展合伙人 [6][7] 对民营科创企业的金融支持 - 南京银行杭州分行为地卫二空间技术公司早期发放超千万元贷款 支持其技术研发 目前该企业已成为国内完成智能卫星及配套产业链出口的民营企业之一 [2] - 分行针对机器人、低空经济、新材料、新能源等十大细分行业 组建专业团队穿透财务数据表象 为民营科创企业未来价值定价 [3] - 截至2025年7月末 累计为超2500户科创企业提供融资支持超650亿元 科技贷款余额超90亿元 贷款户数近1200户 推动近百家科技企业上市进程 [3] 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 - 5月12日成功发行全行首单民营企业科创债 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承销2025年度第三期科创债 系全国首批落地项目之一 [5] - 截至7月底累计投资浙江区域民营企业发行债券8只 合计承销规模22.5亿元 [5] - 2024年初通过省鑫贷产品为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发放21笔贷款共计3000余万元 满足高频小额支付需求 [5] 生态圈建设与资源整合 - 自主打造鑫思享平台 聚合政府、园区、投资机构、券商等资源 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精准对接 [7] - 为量安科技引荐本土电厂企业并促成800万元订单合作 超越单纯信贷支持 [6] - 入选2024年度万家民企评银行活动民营企业最满意银行市级机构 系唯一入选异地城商行 [6]
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期科技创新债券已完成登记注册,债券期限3年
金融界· 2025-08-08 07:23
债券基本信息 - 债券名称为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期科技创新债券 债券简称为25上海银行科创债01 [1] - 债券代码为2520012 发行总额为50亿元人民币 [1] - 债券期限为3年 票面年利率为1.67% [1] - 计息方式为附息式固定利率 付息频率为12个月/次 [1] 发行与交易安排 - 发行日为2025年5月16日 起息日为2025年5月20日 [1] - 债权债务登记日为2025年5月20日 结算服务起始日为2025年5月21日 [1] - 交易流通终止日为2028年5月19日 兑付日为2028年5月20日 [1] - 面值为100元人民币 发行价格为100元/每元面值 [1]
资本市场力挺科创企业拓宽融资渠道
中国证券报· 2025-08-07 21:11
资本市场支持科创企业发展 - 资本市场将通过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债券发行"绿色通道"支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 [1] - 引入长期资金和发展耐心资本是政策重点方向 [1] - 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商业航天、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 [2] 制度包容性提升 - 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持续提升 近期蓝箭航天、江苏屹信等商业航天公司启动上市辅导 [1] - 建议完善差异化上市标准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引导长期资本进入市场 [1] - 提高科技型企业并购重组估值包容性 支持采用适应新质生产力特征的多元化估值方法 [2] 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 - 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功能覆盖科创企业不同生命周期 [2] - 需优化不同板块上市条件 满足不同发展阶段企业需求 推动科创板、创业板发展 [2] - 海南省加快构建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相匹配的金融服务体系 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2] 区域股权市场支持 - 北京股权交易中心依托北交所、新三板北京服务基地 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挂牌上市辅导 [3] - 通过新三板"绿色通道"和"公示审核"机制提高效率 降低优质民营企业上市成本 [3] 长期资金引入 - 加大科技创新债券投资承销力度 运用REITs、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拓宽资金来源 [3] - 建议以债券市场"科技板"为抓手深化机制改革 提高对科创企业融资支持的灵活性 [3] - REITs底层资产将覆盖人工智能算力中心、绿色数据中心等新兴领域 释放万亿级存量价值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