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技术

搜索文档
萝卜快跑无人驾驶汽车将接入Uber全球出行网络,包括美国
南方都市报· 2025-07-16 01:07
战略合作拓展 - 萝卜快跑与Uber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无人驾驶出行服务拓展至美国和中国内地以外的全球多个市场[1] - 数千辆萝卜快跑无人驾驶汽车将接入Uber全球出行网络,今年年底前率先在亚洲和中东地区部署第六代无人驾驶汽车[1] - 乘客可通过Uber App呼叫萝卜快跑无人驾驶车辆[1] 公司高层表态 -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表示与Uber合作是萝卜快跑全球部署无人驾驶汽车的重要里程碑[3] - Uber首席执行官达拉·科斯罗萨西称这是两家科技公司强强联合定义未来出行[3] - Uber作为全球最大移动出行平台,可将萝卜快跑无人驾驶技术快速推向全球市场[3] 区域市场进展 - 萝卜快跑在香港东涌指定路段和时段获批开展测试,扩大自动驾驶应用场景[3] - 3月与迪拜道路交通局签署协议,计划部署超过1000台全无人驾驶汽车[4] - 3月与阿联酋Autogo公司合作,为阿布扎比提供无人驾驶出行服务[4] 市场竞争格局 - 美国Robotaxi市场呈现特斯拉、Waymo和Zoox三足鼎立局面[4] - Waymo自动驾驶出租车每周订单量超15万单,较2025年1个月增长3倍[5]
易控智驾港股IPO:近50%的市占率仍难堵“财务窟窿” 严重依赖大客户但大客户变动频繁
新浪证券· 2025-07-11 08:53
公司概况 - 易控智驾是全球矿区无人驾驶龙头企业,按2024年收入计在全球L4级无人驾驶公司中排名第一,国内市场份额达49.2% [1][3] - 公司主要业务为矿区无人驾驶解决方案,2024年收入9.7亿元 [3] - 公司商业模式包括重资产的TaaS(持车模式)和轻资产的ATaaS(不持车模式),2024年ATaaS模式收入占比提升至46% [11]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0.6亿元、2.71亿元、9.86亿元,2023和2024年增速分别达352.15%、264.04% [4]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16亿元、-3.34亿元、-3.9亿元,三年累计亏损9.4亿元 [4] - 2022-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0.75亿元、-2.51亿元、-7.13亿元 [4] - 2024年末应收账款达6.2亿元,增速436.95%超过营收增速 [5] - 2024年资产负债率86.14%,有息负债合计11.24亿元,现金储备仅0.46亿元 [5][6] 客户结构 - 2022-2024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99.9%、94.4%、83.7%,第一大客户占比分别为51.8%、41.7%、54.5% [7] - 大客户变动频繁,2022年第一大客户A、2023年F、2024年H,三年三易其主 [8][9] - 2024年前五大客户中,第二大客户J、第三大客户K、第四大客户L均为当年新合作客户 [8] 行业前景 - 2024年中国矿区无人驾驶市场规模20亿元,预计2030年达301亿元,复合增长率57.4% [3] - 无人矿卡销量预计从2025年4000辆增至2030年16340辆,复合增长率32.5% [3] - 矿区无人驾驶需求主要来自人力成本高(单台车年人力成本几十万元)和偏远地区招聘难 [3] 战略调整 - 商业模式从TaaS向ATaaS转型,2024年ATaaS毛利率14%高于TaaS的1.4% [11] - 完成4亿元D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宁德时代旗下溥泉资本等 [12] - IPO募资计划聚焦研发投入、全球业务扩张和客户获取 [12]
“余程冬”被“骁米苏柒”挖走,汽车上路30秒自燃?热播短剧引质疑
中国青年报· 2025-07-10 06:56
短剧内容分析 - 短剧《被裁员后女总裁上司后悔了》因剧情和人设名称与华为及小米高度相似引发关注[1] - 男主角余程冬与华为余承东名字高度相似[10] - 剧中骁米集团与小米集团名称高度相似[11] - 骁米集团董事长苏柒与小米SU7车型发音相同[11] - 故事背景设定在无人驾驶/智能驾驶行业[11] 剧情细节 - 男主角余程冬在腾远集团开发无人驾驶系统 因系统存在漏洞被开除[4] - 无人驾驶系统存在致命缺陷 车辆上路30秒后会导致系统崩溃并爆炸[6] - 腾远集团竞争对手骁米集团研发无人驾驶技术五年未果 最终以49%股份和高薪挖走余程冬[6] 平台处理与公众反应 - 短剧发布账号"美光-恋爱剧场"目前已不可见[12] - 网友评论提及"太会整活了""幸好女主不是叫雷军"等调侃内容[12] - 短剧播放量已超过80万次 传播范围较广[12] 法律风险分析 - 剧中名称采用谐音梗可能构成"影射型行为"[12] - 可能涉嫌侵犯商标等知识产权[12] - 若对现实企业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可能侵犯名誉权[12] - 情节严重可能构成损害商业信誉罪[12] 行业规范建议 - 影视剧制作应取得原型人物授权并签订协议[14] - 需及时说明虚构情节[14] - 影视行业应坚守合法合规底线 平衡艺术创作与人格尊严保护[14]
有短剧疑似碰瓷华为、小米:“余程冬”被“骁米集团董事长苏柒”挖走,汽车上路30秒自燃
第一财经· 2025-07-09 13:13
短剧内容分析 - 短剧《裁员后我的美女总裁求我复职》于2025年6月在抖音平台上线 共32集 免费播放 截至发稿已有80 4万次播放量 [1][11] - 剧情围绕无人驾驶技术展开 男主角余程冬原在腾远集团开发无人驾驶系统 因系统存在致命漏洞(汽车上路30秒会失控爆炸)被开除 后加入竞争对手骁米集团 [3][4][6] - 骁米集团以49%股份和高薪挖走余程冬 因其能突破无人驾驶技术壁垒 而骁米研发五年未果 [6] 现实企业映射 - 男主角名字"余程冬"与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高度相似 骁米集团名称与小米集团(01810 HK)相似 董事长"苏柒"与小米SU7车型同音 [9] - 剧情设定与华为 小米业务重合 包括终端业务(华为终端BG) 智能驾驶行业布局(小米汽车)等 [1][9] - 剧中无人驾驶系统故障导致汽车自燃爆炸的情节 引发观众对现实技术安全性的联想 [10] 平台与观众反馈 - 短剧由未实名认证账号"美光-恋爱剧场"发布 备案号为(抖音)网微剧备字(2024)第18200号 [12] - 抖音客服回应称需通过举报流程判定内容违规 无法直接处理 [13] - 网友评论直指现实企业关联 如"幸好女主不是叫雷军""他们俩不会要联姻吧"等 [12]
文远知行上涨2.2%,报8.319美元/股,总市值23.67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7-07 14:23
股价及财务表现 - 7月7日公司盘中上涨2 2% 报8 319美元/股 成交980 49万美元 总市值23 67亿美元 [1] - 截至2025年03月31日 公司收入7243 7万人民币 同比增长1 77% 归母净利润-3 85亿人民币 同比减亏17 73% [1] - 预计8月20日披露2025财年中报 [1] 公司背景与业务布局 - 公司注册于开曼群岛 境内实体为文远知行 2017年成立 业务覆盖全球7国30城 运营超1600天 [1] - 唯一同时拥有中国 美国 阿联酋 新加坡自动驾驶牌照的企业 在12个城市设立办公室 [1] - 产品矩阵包括Robotaxi Robobus Robovan Robosweeper及高阶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覆盖出行 货运 环卫场景 [2] - 商业营收规模全球同类企业第一 服务涵盖网约车 随需公交 同城货运等 [2] 行业地位与合作 - 2023年入选《财富》改变世界公司榜单第8名 唯一进入前十的中国企业 [2] - 与雷诺日产三菱联盟 宇通 广汽 博世等全球顶级主机厂及供应商达成战略合作 [2]
小马智行20250703
2025-07-03 15:28
纪要涉及的公司 小马智行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业务规划** - 计划 2025 年底将无人驾驶车队规模扩大至 1000 台,预计 2025 年生产七八百台新车,提升网络效应,缩短乘客等待时间,提高订单量和每公里收费价格,利于收入增长[2][4] - 计划先切入四五六线城市,逐步渗透二线城市,关注海外市场,但中美之外国家缺严密规章制度,目前主要是测试和研发[3][17] - 未来几年重点扩大现有城市和区域内车辆数量,2026 年扩展到更多一线城市区,暂不进入二线城市[25] - **技术与车型** - 第七代车型成本大幅降至几十万人民币,得益于算法技术和软件进步,采用英伟达 Orin X 芯片和更高效算法,降低对高性能激光雷达依赖,为大规模推广奠定基础[2][5] - 通过算法进步去除车规级半固态或固态激光雷达成像噪点,降低对昂贵高性能激光雷达依赖,减少算力需求,降低成本[9] - 技术达到普通人类驾驶安全性的十倍以上,可在各种天气条件下 24 小时安全运行,在北上广深四个城市进行无人化运营,覆盖 2000 多平方公里[2][9] - **盈利与运营** - 认为单车盈利模型是规模化运营关键,预计第七代车型投入运营后很快实现单车盈利,吸引租赁公司承接 robotaxi 资产[2][6] - 车辆数增加提升网络效应,提高接单速度和每公里收费价格,对收入有利[7] - 第七代车每公里成本显著低于人类司机运营出租车或网约车成本,是人类司机每公里成本的几分之一[19] - **服务与安全** - 无人驾驶汽车提供一致舒适乘坐体验,无异味、更具隐私性,提供安全可靠小孩接送服务,依靠自身算法和传感器硬件操作,确保信号稳定性和安全性[10] - 认为遥控驾驶不可取,存在信号不稳定和黑客入侵风险,无人驾驶汽车应完全依靠自身算法和传感器硬件操作[11] - **市场与牌照** - 中国网约车市场规模至少达 1 万亿元,一线城市司机每天至少产生 500 元收入才能维持生计,每辆车每年需产生约 18 万元收入[16] - 已获得北京、广州和深圳的无人驾驶收费牌照,上海的无人驾驶免费开放牌照,预计很快取得上海无人驾驶收费牌照,通过量化指标证明技术和运营符合规定[2][2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与竞品对比** - 与特斯拉 RoboTaxi 相比,有运营城市多、用户无限制、覆盖区域广、适应天气多、无安全员和遥控设备等六大优势[12][14] - 认为特斯拉 L4 robotaxi 未达真正 L4 标准,其在技术上有多项限制,类似国内辅助驾驶公司效果[13] - **牌照申请** - 无人驾驶牌照申请分测试、不收费运营、收费运营三个阶段,各阶段又分四个子阶段,共 12 个步骤[20] - 政府通过 OBU 仪器收集数据,以量化指标判断事故率决定发放牌照[21] - **海外市场情况** - 全球无人驾驶技术发展参差不齐,中国和美国有完善体系,能实现完全无人驾驶、收费且规模化运营,其他国家多处于测试验证阶段,车辆需配安全员[23] - 在中东、欧洲、东亚和东南亚开展测试项目,通过与当地打车或网约车公司合作获收入支持测试,推动政府开放高级牌照政策[18][24]
雷军距离马斯克有多远?
搜狐财经· 2025-07-01 08:13
小米YU7与特斯拉Model Y的竞争 - 小米YU7对标特斯拉Model Y,起售价25.35万,比Model Y便宜1万元 [3][4] - YU7开售3分钟大定突破20万台,18小时锁单量达24万台,相当于特斯拉Model Y 2024年内地总销量48万台的一半 [4] - 美国媒体The Verge将YU7称为"中国版苹果汽车"和"特斯拉Model Y的直接竞争对手",引发美国读者复杂情绪 [3] 特斯拉自动驾驶技术进展与挑战 - 特斯拉完成首辆全自动驾驶汽车从工厂到客户的交付过程,全程无人介入 [4] - 特斯拉Robotaxi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小规模运营,每次费用4.2美元,但配备安全员 [6] - 外媒The Verge批评Robotaxi存在驶入错误车道、突然刹车等问题,质疑其安全性 [6] - 特斯拉在北美和欧洲市场销量下滑,部分原因是中国竞争对手加剧 [6] 小米汽车的发展规划 - 小米汽车计划2027年出海,当前主要任务是在中国市场稳住阵脚 [15] - 2027年小米汽车三大主力产品将成型:SU7、YU7和增程SUV(代号昆仑) [15] - 增程SUV将进入问界和理想汽车的舒适区 [15] 特斯拉的全球市场表现 - 特斯拉全球前三大市场为中国、美国和欧洲,中国市场销量占比近一半 [16] - 2023年一季度特斯拉全球销量同比下滑13%,5月欧洲市场销量下滑27.9% [16] - 中国车企在欧洲市场总销量同比增长85%,市场占有率达5.4% [16] 特斯拉的应对策略 - 特斯拉可能推出低价版Model Y(代号E80),售价或降至15万元 [18] - 花旗银行建议特斯拉在中国市场免费提供FSD软件并提供更多优惠 [18] - 分析师预测若无产能限制,小米YU7成熟阶段月销量可达6-8万辆 [18] 自动驾驶安全与声誉管理 - 小米SU7曾发生碰撞爆燃事故,导致行业对智能辅助驾驶宣传降温 [7] - 特斯拉2016年因两起死亡事故将"自动驾驶"改为"自动辅助驾驶" [9] - 2021年特斯拉在近400起自动辅助驾驶系统事故中占据273起 [12] - Waymo无人出租车出行次数突破1000万次,未发生严重事故 [13] 产能与交付挑战 - 小米YU7 Max版本交付周期需7个月以上,标准版需12个月 [14] - 社交媒体出现大量用户要求退款和转单,主要因等待时间过长 [14] - 特斯拉Model 3曾因产能问题导致20%预定者要求退款 [8]
新能源行业出清进行时 又一只主题基金“退场”
证券时报· 2025-06-25 22:11
新能源主题基金清盘情况 - 年内已有4只名称含"新能源"的发起式基金清盘 均因成立三年后规模低于2亿元触发合同条款 [1][2] - 宝盈新能源产业混合型发起式基金于2024年5月28日进入清算程序 6月23日完成清算 成立以来跌幅超54% [1] - 该基金重仓宁德时代、阳光电源、盛弘股份等个股 在同期中证新能源指数跌50%背景下 去年9月曾反弹37%但难改整体颓势 [1] - 当前45只名称含"新能源"的主动权益基金中 22只成立以来业绩为正 信澳新能源产业(2015年成立)以277%回报领先 [2] - 多只2021年高位成立的新能源主题基金跌幅超40% 湘财新能源量化选股等3只产品一季度末规模不足1000万元 [2] 新能源行业现状分析 - 新能源产业周期进入新阶段 价格从单边下跌转为底部震荡 行业已见底但企业仍处业绩阵痛期 [2] - 基金经理指出当前是落后产能出清阶段 行业竞争格局面临重塑 [2] 固态电池投资机遇 - 工信部4月出台动力电池新国标 政策面推动固态电池成为资金关注重点 [3] - EV Tank预计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达614.1GWh 渗透率约10% 市场规模超2500亿元 [3] - 锂电需求扩展至储能、机器人、低空经济等领域 固态电池被视作锂电池最优升级路线 或2025年开始商业化落地 [3]
文远知行上涨2.4%,报7.69美元/股,总市值21.88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6-23 13:53
股价表现 - 6月23日盘中上涨2.4%至7.69美元/股,成交额995.48万美元,总市值21.88亿美元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03月31日,收入总额7243.7万人民币,同比增长1.77% [1] - 归母净利润-3.85亿人民币,亏损同比收窄17.73% [1] 公司概况 - 注册于开曼群岛,主要运营实体在中国境内 [1] - 成立于2017年,业务覆盖全球7个国家30个城市 [1] - 拥有中国、美国、阿联酋、新加坡四地自动驾驶牌照 [1] - 在12个国内外城市设立办公室 [1] 业务布局 - 形成五大产品矩阵:Robotaxi、Robobus、Robovan、Robosweeper、Advanced Driving Solution [2] - 应用场景覆盖智慧出行、智慧货运和智慧环卫 [2] - 已进入商业化运营阶段,商业营收居全球同类企业之首 [2] 行业地位 - 2023年《财富》改变世界的公司榜单排名第八,唯一进入前十的中国公司 [2] - 运营天数超1600天 [1] - 与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宇通集团、广汽集团、博世等建立战略合作 [2]
特斯拉Robotaxi上路接单,邀请制内测、“一口价”4.2美元、配安全员
北京商报· 2025-06-23 07:54
多次爽约的特斯拉Robotaxi终于上线。当地时间6月22日,特斯拉在得州奥斯汀市正式推出无人驾驶出 租车Robotaxi服务,约10辆焕新Model Y作为首批无人驾驶出租车投入使用,并开始接送首批乘客。特 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这是大家十年来辛勤工作的成就,特斯拉人工智能芯片和软 件团队是在特斯拉内部从零开始创立的。" 据了解,此次特斯拉Robotaxi首批用户试乘采用邀请制,受邀用户可通过"Tesla Robotaxi"App呼叫 Robotaxi,如果用户拥有特斯拉账户,在上车前Robotaxi将自动同步用户的车辆设置,如支付信息、媒 体、娱乐、应用等,提供个性化的体验。 在收费方面,目前使用特斯拉Robotaxi的单次费用采用"一口价"模式,固定为4.2美元(约合30元人民 币),服务覆盖得州奥斯汀市南部区域,运行时间为早6时至晚12时。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此前特斯拉 方面曾承诺Robotaxi将实现完全无人驾驶,但根据特斯拉投资人索耶·梅里特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一段约 13分钟的特斯拉Robotaxi体验视频,车辆驾驶位为无人状态,但前排乘客座位上配备安全员。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