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品牌高端化
icon
搜索文档
海信全球化战略再添里程碑:海信坦桑尼亚品牌旗舰店落成
环球网· 2025-08-08 09:38
公司市场拓展 - 海信品牌旗舰店于8月1日在坦桑尼亚东非商贸物流中心正式开业 [1] - 公司在中东非已落成近150家品牌旗舰店 为当地消费者提供全品类高端场景化体验 [3] - 公司未来将持续加大在坦桑尼亚的投入 通过本地化制造与服务体系满足当地需求 [5] 公司市场地位 - 海信冰箱、空调、洗衣机产品市场份额高居坦桑尼亚市场榜首 [3] - 海信大尺寸电视稳居坦桑尼亚当地市场第一 [3] - 中国已连续9年稳居坦桑尼亚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 [3] 产品与技术 - 公司在坦桑尼亚推出全球首款116英寸RGB MiniLED电视及最新智能家电产品 [3] - 公司通过创新的产品和本土化策略建立显著市场优势 [3][5] - 旗舰店开业是公司持续推进品牌高端化的重要举措 [3]
比亚迪(002594):高端化与路上充满挑战和机遇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05 14:41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2][8] 核心观点 - 比亚迪高端化进程已成功前一半,但后续品牌叙事能力需突破舒适圈,需通过体验具象化技术安全优势并构建情绪价值溢价 [8] - 产品力(如腾势Z9GT/N9)和旧信任基础稳固,但需补充易传播的新故事来强化差异化溢价,避免陷入"比价区"心智陷阱 [8]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达9808/11475/13305亿元,归母净利543/636/755亿元,对应PE 18/15/13倍 [7][8]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收7771亿元(+29%),归母净利402.5亿元(+34%),毛利率19.4% [7][10] - 2025Q1营收1703.6亿元(+36.4%),归母净利91.55亿元(+100.4%),毛利率提升至20.1% [7] - 预测2025年ROE达25.1%,每股收益17.88元,资产负债率70.71% [7][10] 市场表现 - 当前股价104.86元,市净率4.4倍,流通市值3656.7亿元,股息率3.79% [2] - 近一年股价波动区间102.57-416.98元,相对沪深300指数超额收益显著 [2][4] 行业分析 - 品牌竞争核心在于用户心智优先级构建,需避免依赖流量促销导致品牌降级 [8] - 头部企业未来3年将向"中国丰田"目标迈进,全球化布局是关键突破点 [8]
始祖鸟平替们狂涨价,正在偷偷抛弃「穷鬼」
36氪· 2025-08-05 13:49
国产户外品牌高端化趋势 - 国产户外品牌加速拥抱资本市场,伯希和递交招股书前获腾讯注资3亿元,持股10.7%成为第四大股东[4][5] - 多个户外品牌完成融资,包括SURPINE松野湃获数千万级Pre-A轮融资,UPPERVOID二普纬度、奥雪文化等也相继融资[5] - 行业从平替转向高端化,伯希和产品均价上涨38.59%至500元左右,并推出千元级中高端系列[6][7] 价格涨幅与消费者反应 - 伯希和冲锋衣同款价格从400元涨至500元,凯乐石同型号产品半年内涨价1000元[10] - 消费者反馈户外装备价格三年内上涨近五倍,价格走势堪比黄金[12] - 伯希和主力产品定价500-2000元,但高端系列如巅峰系列帐篷售价2.5万元,羽绒服1.1万元[13] 涨价原因与成本分析 - 品牌声称原材料涨价和工艺升级推高成本,但面料代理商透露冲锋衣材料成本仅千元左右,原材料涨价15%不足以支撑20%终端涨幅[17] - 伯希和销量复合年均增长率144%,销售成本占比从45.7%降至40.4%,规模化生产摊薄成本[19] - 资本推动溢价策略,行业头部品牌如迪桑特、科隆毛利率超70%,始祖鸟母公司亚玛芬毛利率55.4%[21][22] 市场与消费趋势 - 中国户外装备市场规模从2019年675亿元增至2023年872亿元,43.6%年轻人将露营等户外活动视为社交货币[20] - 品牌通过抬高溢价实现高毛利,但高端化转型面临挑战,伯希和经典系列仍占营收82.7%,高端系列长期打折[26] 研发与营销投入失衡 - 伯希和研发费用占比从3.58%降至1.78%,远低于探路者5%的水平,45项专利中仅4项为发明专利[26] - 广告及推广费用从6871万元飙升至3.59亿元,占营收超20%,过度依赖营销压缩利润空间[27] - 凯乐石通过精简SKU、加大研发投入成功摆脱低价依赖,而伯希和缺乏技术投入与自有生产体系,高端化受阻[27]
上美股份20250730
2025-08-05 03:20
公司和行业概况 * 上美股份成立于2002年,主要布局护肤品、洗护和母婴三大赛道,旗下品牌包括韩束、New Page、一叶子、红色小象和安敏优等[3] * 2024年收入达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2.1%,净利润同比增长74%[2][3] * 创始人吕艺雄持股37.06%,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2][3] * 2023年成为抖音美妆第一名,全年GMV约33.4亿元[3] 品牌高端化策略 * 采取双轨策略:自研核心成分(如安敏优的青蒿油)和IP合作(面包超人母婴护理、春楠彩妆Nanbeauty)[2][4] * 中高端母婴护理品牌New Page与儿科专家崔玉涛及科学家黄虎合作,专注婴儿敏感肌护理[5] * 新兴品牌New Page上半年销售额增速迅猛,计划扩展至青少年护理及彩妆领域[4] * Nanbeauty和面包超人等新品牌预计2025年下半年上市,首年销售目标均破亿元[4] 渠道建设进展 * 2023-2024年重兵布局抖音渠道,韩束成为抖音美妆GMV排名第一[6] * 2025年战略性收缩抖音达播比例,转向多渠道发展[6] * 2025年一季度抖音渠道占比略降至75%,天猫、京东等其他渠道占比提升[2][6] 核心竞争优势 * "2+2+2"品牌战略覆盖大众、中高端、高端市场,以及护肤、母婴、洗护品类[7] * 大众护肤领域:韩束(科学抗衰)和一叶子(天然植物护肤)[7] * 母婴护理:红色小象(大众)和New Page(中高端)[7] * 洗护赛道:吉方(中高端头皮护理)和2032(植物萃取)[7] * 新品牌如面包超人和彩妆Nanbeauty满足更多细分市场需求[7] 韩束品牌表现 * 红蛮腰系列2.0版本2024年累计销量突破1,400万套[8] * 推出高利润率产品如叉泰超频霜及次抛闪充棒,单价可达300元以上[8] 2025年销售增长预期 * 主品牌韩束预计2025年增长约20%,动力来自抗衰、男士护肤及彩妆赛道[9] * 韩束长期目标:2030年实现200亿元人民币销售规模[2][9] * 新兴品牌New Page上半年销售额增速迅猛,计划扩展至青少年护理及彩妆领域[9] * Nanbeauty和面包超人预计2025年下半年上市,首年销售目标破亿元[9] * 未来三年复合增速预计20%至25%[9] 未来利润率提升措施 * 高毛利新产品占比提升,如韩束次抛、差态系列面霜等大单品[10] * 高利润渠道占比增加,减少达播占比,提升自播及天猫、京东渠道[10] * 降低销售费用率,2025-2027年预计每年下降一个百分点左右[10]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4.1%、20.8%和20.7%,经调整净利润分别同比正增长33.8%、21.4%和18.8%[10]
剑南春“少东家”接班3年,干的怎么样?
36氪· 2025-08-01 11:25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06.6亿元同比增长14.9% 其中酒业销售105.3亿元同比增长15.4% 归母净利润20.6亿元增长17.9% [3] - 2023年公司营收92.80亿元同比增长19.58% 2024年增速放缓至14.9% [3] - 2024年四川省民营企业100强榜单显示公司营收169.4亿元同比增速仅3.74% 较2023年13.55%增速大幅下滑 [4] - 2024胡润中国500强榜单公司排名下降35位 价值缩水7% [4] 行业地位 - 公司曾与茅台、五粮液并称"茅五剑" 核心单品"水晶剑"为行业第三个百亿大单品 [3] - 2024年白酒T9峰会公司仅由总工程师出席 被解读为行业地位下滑信号 [5] - 水晶剑占公司总营收比重超70% 但400元价格带竞争激烈面临"高不成低不就"困境 [7] 战略布局 - 公司提出2025年实现300亿元营收目标 但当前增速下完成难度极大 [4] - 投资30亿元推进大唐国酒生态园项目 二期追加16.67亿元投资 预计新增3-5万吨年产能 [6] - 推出多款千元价格带高端产品但市场反响平平 中低端产品线过度扩张稀释主品牌价值 [9] 经营挑战 - 水晶剑电商渠道价格跌破出厂价 线下经销商体系受冲击 [7][9] - 公司罕见发布公告警示非授权电商渠道产品 反映渠道管控失灵 [9] - 历史遗留问题包括地震损失、退股门事件、管理层动荡等影响发展 [10] - 股权纠纷导致上市受阻 缺乏资本市场支持限制发展速度 [12] 公司治理 - 抛出每股派息30元总额约30亿元的激进分红方案 为过去数年数十倍 [12] - 分红时间点与原董事长面临巨额财产处罚时点重合 控股家族预计获10亿元现金 [12] - 分红行为被质疑利用公司现金为控股家族财务困境"输血" [12]
Gucci“滞销”连累开云集团
北京商报· 2025-07-30 16:40
另据报道,今年上半年,开云集团净关闭24家门店,其中Gucci净关闭18家、YSL净关闭1家、BV净关 闭5家。截至6月30日,开云集团全球门店数量为1789家。"现在奢侈品牌需要的不是关店,而是如何以 数字化为核心改变商业模式,升级现有门店。"周婷举例道,近期,LV"大船"驶入上海,引发广泛关 注,它不仅是一个门店,也是一个展厅、一个秀场以及一个会员服务中心,是对奢侈品零售模式的全新 探索,未来会被很多大牌采用。"Gucci可以学习,但对于它来说,目前更重要的是重塑品牌形象,推出 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又有多个大牌"卖不动"了。继LV母公司LVMH集团之后,全球三大奢侈品集团之一的开云(Kering集 团)也发布了一份营收、利润双双下滑的成绩单。7月29日晚,开云集团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及半年业 绩报告。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开云集团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财报显示,开云集团营业收入同比 下降16%至75.87亿欧元;净利润同比下降46%至4.74亿欧元。其中,第二季度营收下降16%,降幅超过 一季度。 分品牌来看,开云集团旗下两大主力品牌Gucci、YSL(圣罗兰)继续显露颓势。今年上半年,Gucci营 ...
Gucci继续滞销 上半年收入同比下跌26%!拖累开云集团净利润骤降46%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0 15:0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5%至37亿欧元[1]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16%至75.87亿欧元 经常性营业利润同比下降39%至9.69亿欧元 净利润同比下降46%至4.74亿欧元[1][2] - 第二季度Gucci营收同比下降27%至14.6亿欧元 上半年Gucci营收同比下降26%至30.27亿欧元[1][2] 品牌表现分析 - Gucci连续6个季度销售下滑 2024年Q1至2025年Q2降幅分别为21%/20%/25%/24%/25%/25%[6] - YSL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11%至12.88亿欧元 第二季度同比下降13%至6.09亿欧元[2] - BV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至8.46亿欧元 但第二季度同比下降1%至4.41亿欧元[2] 区域市场表现 - 亚太地区收入同比下降21% 日本下降20% 西欧下降13% 北美下降12%[3] - 亚太地区销售额占比下降3个百分点至29% 中国内地以外地区销售额下降且门店客流量低迷[3] 运营策略调整 - 全球门店净减少24家至1789家 其中Gucci关闭18家 YSL关闭1家 BV关闭5家[3] - 集团通过优化分销渠道和削减成本强化财务结构[1] - 聘请汽车行业背景的卢卡·德·梅奥担任新CEO 其曾帮助雷诺重回盈利轨道[2][8] 行业竞争态势 - Gucci与爱马仕/LV差距加大 因品牌形象下滑和产品创新乏力导致高端客户流失[1][7] - 中国市场前两季度奢侈品销售额达5170亿元 带动约5万亿元相关高端消费增长[7] - 行业呈现去logo化和去品牌化趋势 需通过产品创新和定制服务提升竞争力[7][8]
Gucci继续滞销,上半年收入同比下跌26%!拖累开云集团净利润骤降46%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0 12:47
每经记者|杜蔚 每经编辑|魏官红 又有多个大牌"卖不动"了。继LV母公司LVMH集团之后,全球三大奢侈品集团之一的开云(Kering集 团)也发布了一份营收、利润双双下滑的成绩单。 7月29日晚,开云集团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及半年业绩报告。财报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开云集团营收 下降15%至37亿欧元,在集团利润中占比最大的Gucci(古驰)营收下降27%至14.6亿欧元。《每日经济 新闻》记者注意到,这已是Gucci连续6个季度销售下滑。而在今年上半年,开云集团整体营业收入 75.87亿欧元,同比下降16%;经常性营业利润9.69亿欧元,同比下降39%;净利润4.74亿欧元,同比下 降46%。Gucci营收同比下滑约26%至30.27亿欧元。 净利润骤降46% 全球门店净减少24家 今年上半年,开云集团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财报显示,开云集团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6%至75.87亿 欧元;净利润同比下降46%至4.74亿欧元。其中,第二季度营收下降16%,降幅超过一季度。 分品牌来看,开云集团旗下两大主力品牌Gucci、YSL(圣罗兰)继续显露颓势。今年上半年,Gucci营 收30.27亿欧元,同比下降26%; ...
年入250亿,波司登让中产又爱又恨
搜狐财经· 2025-07-30 12:04
财务表现 - 2025财年营收达259.02亿元同比增长11.58% 归母净利润35.14亿元同比增长14.31% 营收和利润连续9年创新高 [1] - 品牌羽绒服业务收入216.68亿元占总收入83.7% 贴牌加工业务收入33.73亿元占比13.0% [11] - 主品牌波司登收入184.81亿元占比71.3% 雪中飞品牌收入22.06亿元 冰洁品牌收入1.27亿元 [12] - 整体毛利率下降2.3个百分点至57.3% 其中羽绒服业务毛利率下降1.6个百分点 [25] 价格战略演变 - 核心产品均价从2017年1000元升至2024年1800-3000元区间 支撑250亿营收规模 [5] - 2018年提价幅度达30%-40% 千元以上产品占比提升至63.8% 千元以下产品占比降至不足20% [7] - 登峰系列价格超万元但销量低迷 极寒系列下探至6000元价位销量仅三位数 [4] - 线上热销产品集中在200-1000元区间 天猫旗舰店销量最高产品价格为939元/299元/199元 [22] 品牌转型策略 - 2018年重新聚焦羽绒服主业 三年内砍掉12个非核心品牌 [12] - 通过国际时装周走秀(纽约/米兰) 名人合作(安妮海瑟薇/高缇耶)及明星站台(李宇春/杨幂)提升品牌形象 [7] - 广告语强调"专注羽绒服43年"和"畅销全球72国" 产品线扩展至登峰/极寒/泡芙/高端户外等系列 [8] - 2023-2024年通过云端大秀(上海中心)和极寒时装秀(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强化品牌曝光 [9] 渠道与运营 - 线下开设高端旗舰店入驻繁华商圈 线上拓展多平台销售并构建云体系 [8] - 库存周转天数118天同比增加3天 存货金额从31.97亿元升至39.51亿元 [25] - 销售费用占比从2020财年35.08%降至2025财年32.9% 绝对金额从42.76亿元增至85.24亿元 [10] 管理层与传承 - 创始人高德康负责战略规划 妻子梅冬担任执行总裁主导战略落地和运营管理 [13] - 梅冬推动品类拓展(冲锋衣/防晒服)以应对羽绒服高端化瓶颈 [15] - 儿子高晓东分管业务仅占集团营收0.9% 曾主导的伦敦旗舰店及男装业务均告失败 [17] 行业竞争环境 - 国际品牌加拿大鹅/Moncler/始祖鸟/迪桑特/lululemon占据高端市场 [20] - 国产品牌天空人SKYPEOPLE定价达7000元 高梵推出2000-6000元黑金系列 李宁/安踏等运动品牌推出高价单品 [20] - 市场调研显示消费者可接受价格集中在200-1000元 401-600元占比最高 [22] 产品与研发挑战 - 黑猫投诉平台累计4942条负面反馈 主要涉及开胶跑绒/质检不合格等问题 [23] - 行业普遍存在10倍以上定价溢价 羽绒服生产成本约100元 [23] - 公司未否认研发投入偏低质疑 强调"品牌自信是最高领导力" [23]
250亿,中产最爱的波司登赚麻了
36氪· 2025-07-30 10:48
财务表现 - 2025财年营收达259.02亿元,同比增长11.58%,归母净利润35.14亿元,同比增长14.31%,营收和利润连续9年创新高 [1] - 品牌羽绒服业务收入216.68亿元,占总收入83.7%,贴牌加工业务收入33.73亿元,占比13% [9] - 主品牌波司登收入184.81亿元,占比71.3%,雪中飞品牌收入22.06亿元,冰洁品牌收入1.27亿元 [10] - 整体毛利率下降2.3个百分点至57.3%,库存周转天数同比增加3天至118天,存货升至39.51亿元 [21] 品牌战略转型 - 2018年启动高端化战略,提价30%-40%,千元以下产品占比从超50%降至不足20%,1000-1800元产品占比升至63.8% [5] - 通过纽约/米兰时装周走秀、爱马仕前创意总监联名、名人营销等方式重塑品牌形象 [5][7] - 产品线覆盖登峰、极寒、泡芙等系列,主打1800-3000元价格带,支撑主要营收 [3][6] - 营销费用占比从2020财年35.08%降至2025财年32.9%,但绝对金额从42.76亿元增至85.24亿元 [8] 市场竞争格局 - 国际对手加拿大鹅、Moncler、始祖鸟等占据高端市场,国产新势力天空人SKYPEOPLE、高梵黑金系列切入2000-7000元价格带 [17] - 消费者可接受价格集中在200-1000元,401-600元占比最高,1500元以上接受度低 [19] - 线上热销款集中在939元及以下,6000元极寒系列月销量不足百件 [19] 公司治理与传承 - 创始人高德康主外负责战略,妻子梅冬主内推动落地,主导品牌重塑和品类拓展 [10][11] - 儿子高晓东分管业务仅占营收0.9%,曾因伦敦旗舰店亏损、男装业务失败收缩海外布局 [14] - 梅冬推动多元化战略,推出冲锋衣羽绒服、防晒服等非旺季产品 [11] 产品与研发争议 - 被指研发投入不足,国际时尚话语权有限,高德康强调"品牌自信是最高领导力" [20] - 黑猫投诉累计4942条,主要涉及开胶跑绒、质检不合格等问题 [19] - 行业人士透露羽绒服成本约100元,品牌普遍按10倍以上定价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