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自研

搜索文档
零跑汽车上半年销量新高,扭亏为盈,营收同比大增近180%|财报见闻
华尔街见闻· 2025-08-18 14:33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盈利3300万元人民币 去年同期亏损22亿元人民币 实现扭亏为盈[2][7] - 上半年营收242.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74%[3][7] - 上半年毛利率14.1% 较去年同期1.1%提升13个百分点 创半年度毛利率新高[3][7] - 经营活动现金净额28.6亿元人民币 去年同期2.7亿元人民币 自由现金流8.6亿元人民币 去年同期负4.8亿元人民币[3][13] - 现金及等价物等合计295.8亿元人民币 资金充裕[3][14] 销量表现 - 上半年交付22.16万辆 同比增长156% 创历史新高 位居中国新势力品牌销量榜首[4][9] - 7月单月交付突破5万辆 同比增长超126% 刷新品牌历史纪录[5][9] - 截至2025年6月18日累计交付突破80万辆[9] - C10上市13个月全球交付破10万台 单月最高超1.4万台[9] - C11累计销量跨越25万台里程碑[9] - B10上市次月交付超万台 成为最快交付破万产品[9] - B01上市72小时内订单超1万台[9] 技术研发 - 基于LEAP 3.5技术架构 采用高通8650芯片组合方案 实现全球集成度最高的中央域控[11] - 智驾团队规模和算力资源投入均提升近100%[11] - 基于端到端算法的城市通勤领航辅助功能首次实现量产[11] - 高通8650域控组合辅助驾驶方案仅用6个月完成开发[11] - 全域自研AR-HUD技术首次搭载于全新C11 60英寸AR-HUD同级规模最大[11] - CTC电池首批通过动力电池新国标要求 各平台车型已搭载超25万套CTC2.0电池[11] 全球化进展 - 上半年出口20375辆[12] - 7月在德国纯电动车市场份额突破1% 欧洲用户订单量创4000份新高[12] - B10车型首批车辆已运往欧洲 将于9月慕尼黑车展亮相[12] - 计划2026年实现欧洲本地化生产[12] - 马来西亚本地化组装项目启动 首台C10-OTS车辆完成装配下线[12] - 零跑国际在约30个国际市场建立超600家销售与售后服务网点 其中欧洲超550家[12] 产品与市场 - 产品组合优化 C10连续3个月稳居造车新势力品牌中型SUV销量榜首[9] - C16连续8周稳居20万元以内中大型SUV销量榜首[9] - 基于LEAP 3.5架构产品在端到端辅助驾驶 800V高压平台 激光雷达等高端配置实现技术平权[10] - 产品矩阵日趋完善 市场认知度显著提升[10]
雪球创始人方三文对话新能源车企:中国汽车行业格局已定
证券日报网· 2025-08-18 13:45
本报讯 (记者王宁)在电动化与智能化浪潮的推动下,中国汽车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近 日,雪球创始人、董事长方三文和零跑科技创始人、董事长、CEO朱江明进行了一场深度对话,揭示了 零跑汽车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盈亏平衡,并展望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广阔前景。 据了解,朱江明是一位从安防行业跨界而来的企业家,凭借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敏锐洞察,毅然决然地 踏入了这片蓝海。他坦言,新能源汽车的兴起,特别是电驱技术替代燃油机、无需变速箱等深刻变革, 为零跑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此外,能源变革与智能化趋势也是吸引他进入汽车行业的重要因素。 在股东回报方面,朱江明表示零跑希望成为一家既具备成长性,又能及时为股东提供回报的公司。他强 调零跑坚持"实打实"的资产观,没有无形资产和商誉,研发投入费用化,以有形固定资产加现金为主, 形成稳健的经营机制。 朱江明认为,汽车行业格局已经形成,新进入者难度极大。然而,零跑凭借全域自研、成本控制以及敏 锐的市场洞察力,正稳步前行,向着全球知名电动车企的目标迈进。 零跑汽车销量增长迅速,其背后的秘诀在于全域自研策略。朱江明介绍,零跑坚持自主研发、制造电动 车的核心零部件,这一策 ...
中国品牌汽车占世界60%份额靠什么?独家对话新能源大佬:新能源是全球必然趋势,而国外巨头还在犹豫!
雪球· 2025-08-16 05:15
核心观点 - 中国汽车业在电动化、智能化驱动下加速重构,零跑汽车作为新势力代表通过全域自研实现销量快速增长并接近盈亏平衡点 [2][8] - 新能源车行业技术变革带来新进入者机会,电驱替代燃油机、智能化功能成为差异化优势 [4][5] - 汽车行业规模巨大且是中国制造业全球化突破的最后领域,吸引跨界创业者进入 [6] - 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有望从当前55%提升至90%,全球市场份额或达60% [25][23] - 行业竞争格局已基本形成,新进入者需具备独特模式或无限资金支持 [33] 盈亏平衡的原因 - 公司坚持全域自研策略,核心零部件自研比例达65%以上,实现更好成本结构和平台化优势 [8] - 50-60万台/年销量为盈亏平衡点,此时规模效应可使自研成本与外购成本持平 [9] - 百万台年销量是盈利门槛,中长期目标为全球400万辆/年规模 [10] - 毛利率目标15%,净利润率随规模扩大可达5%-10% [11][13] - 通信电子行业经验助力将汽车视为电子产品,软件技术积累可复用至汽车领域 [14] 中国制造的样本 - 长三角供应链集群降低沟通和运输成本,支撑高效生产 [16] - 中国40年制造业基础及合资车企培养的产业链为新能源车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17] - 新势力企业相比传统车企具有治理结构优势,股东与管理层利益一致 [18] - 国内头部车企已加速新能源转型,但国际巨头仍受市场偏好和短期业绩压力制约 [20][21] 新能源车市场空间 - 中国乘用车市场仍有增长空间,千人拥车量250-300辆较发达国家500-600辆存在差距 [23] - 中国汽车出口需结合本地化生产,长期看全球市场或与中国本土市场规模相当 [23] - 油电成本4:1的比例是新能源车普及核心驱动力,印度等市场电车成本仅为油车5% [25] - AI技术进步将降低智能驾驶成本,加速新能源车全球普及 [26] 汽车行业的股东回报 - 公司采用"实打实"资产观,研发投入费用化且不压经销商库存,保持资产负债表健康 [28][29] - 账上现金储备充足,固定资产折旧周期按20年规划匹配资本支出 [30][35] 汽车行业格局已经形成 - 行业新进入窗口期已关闭,现有格局下需独特模式或巨量资金支持 [32][33] - 产能过剩是落后产能淘汰过程,自动化提升催生新制造模式创新机会 [34][35]
《方略》上新!方三文对话朱江明: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有望在未来三年达到90%
雪球· 2025-08-15 08:10
公司发展路径 - 零跑汽车成立于2015年,创始人朱江明拥有30年研发制造经验,专注嵌入式算法与芯片级软硬结合,曾联合创立大华股份并任CTO [2] - 公司致力于打造高品质、国际化、具备核心技术能力的整车品牌,基于在智慧交通领域的积累及对电动化、智能化趋势的判断进入智能汽车产业 [2] - 零跑的发展路径被视为"中国制造"的样本,中国40年发展积累的供应链体系为近十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打下基础 [4] 盈亏平衡实现路径 - 零跑能跨过盈亏平衡的原因包括坚持全域自研(比例达65%以上)和通过放大规模效应摊薄成本 [3] - 年销50到60万台(月销约5万台)时能形成规模效应,与外购成本达到平衡,实现盈亏平衡 [3] - 毛利率目标在15%左右,净利润率与销量规模密切相关,处于5%-10%的区间已属不错水平 [3] 行业竞争格局 - 汽车行业格局基本成形,"进入狂潮"的临界点已过,从零再进场难度很高除非有显著差异化模式或强大资金与资源 [8] - 产能过剩主要指的是老旧工厂的淘汰,自动化和效率提升带来了对新产能的需求 [8] - 产线资产周期方面,技术路线稳定时约可按20年折旧,若路线变化则需要持续改造 [8] 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 - 中国乘用车市场仍未触顶,正处于爬坡期,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有望在未来三年达到90% [5] - 驱动因素包括消费者偏好转向、电动化带来的成本下降以及"油电比价"优势 [5] - 十年后中国品牌汽车有望占据全球60%以上的市场份额,实现路径包括输出品牌、技术与核心零部件并推进本地化生产 [5] 股东回报与财务策略 - 股东回报需求分为关注稳定回报和看重成长潜力两类 [6] - 公司注重健康的资产结构,避免依赖商誉和无形资产,专注于有形资产和自由现金流 [6] - 销售端坚持"以销定产,不压经销商"策略,保持充足现金储备确保运营安全性 [6][7] 行业竞争优势 - 相比传统车企,新势力的可持续优势体现在专注与治理效率,专注把新能源做深做透 [4] - 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节奏方面,国内部分企业已加速追赶,海外头部仍未完全下定决心 [4] - 新能源是全球必然趋势,中国供应链体系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打下基础 [4]
做“半价”生意的零跑,卖出高端产品是最大的困难
虎嗅· 2025-08-06 07:35
8月1日,零跑汽车公布7月全系交付达50129台,同比增长超126%。7月,零跑汽车还首次入围《财富》 中国500强。 推动零跑销量高歌猛进的主力车型是被称作"半价理想"的C系列SUV,在15–20万元价位中复刻了理想 的智能化和舒适体验,助推零跑连续四个月登顶新势力销量榜首。 零跑已经熟练掌握了用极致性价比对标明星车型、撬动下沉市场的打法。在B01发布会上,零跑用频繁 的对标和强调,将"半价Model 3"之名顺理成章加在了B01头上,这样做的结果是72小时B01的锁单量突 破1万辆。 曹力的表态被解读为零跑对"半价版"标签的反感。然而,董事长朱江明此前已有回应,称"半价理想"是 外界对零跑产品力的认可,实为品牌加分项。只不过,零跑主打15—20万元区间的C系列车型才是对标 理想的核心产品。而定位更高、30万元以上的D系列如果还与"半价理想"标签捆绑,将对其冲击高端线 百害而无一利。 零跑一直在为其高端线产品铺垫。在B01发布会的采访中,朱江明明确表态"零跑绝不做网约车",旨在 为高端产品减少品牌阻力。从推出C系列开始,零跑就在为D系列埋下伏笔,因为这是其追求健康毛利 率的关键一环。 尽管如此,从目前的市场 ...
做“半价”生意的零跑,卖出高端产品是最大的困难 | 电厂
新浪财经· 2025-08-05 10:15
8月1日,零跑汽车公布7月全系交付达50129台,同比增长超126%。7月,零跑汽车还首次入围《财富》中国500强。 推动零跑销量高歌猛进的主力车型是被称作"半价理想"的C系列SUV,在15–20万元价位中复刻了理想的智能化和舒适体验,助推零跑连续四个月登顶新 势力销量榜首。 零跑已经熟练掌握了用极致性价比对标明星车型、撬动下沉市场的打法。在B01发布会上,零跑用频繁的对标和强调,将"半价Model 3"之名顺理成章加在 了B01头上,这样做的结果是72小时B01的锁单量突破1万辆。 这种"高配低价"模式看似简单,却鲜有新势力能效仿。这背后需要老道的成本控制能力、支撑"全域自研"的体系资源,以及对自研项目的精准取舍……这 些要素齐聚实属不易。 性价比是零跑的成功密码,然而其高端化困局也源于此。7月28日,"零跑高管回应半价理想称号"话题登上微博热搜,阅读量超2000万。事件起因是零跑 科技副总裁曹力在微博澄清,其首款冲击30万元的D系列旗舰SUV并非"半价理想"。 曹力的表态被解读为零跑对"半价版"标签的反感。然而,董事长朱江明此前已有回应,称"半价理想"是外界对零跑产品力的认可,实为品牌加分项。只不 过,零 ...
零跑:半价的理想,不亏的生意
36氪· 2025-08-04 10:06
8.98万元起,顶配11.98万,这是零跑上个月发布的新车B01的售价。 这个数字一出,人们再次想起了零跑最为知名的那个外号: 半价小理想。 零跑好像也不介意被别人这么称呼,创始人朱江明甚至亲自给B01起了个新外号:半价Model3。 半价,似乎成为了这家车企最为人所知的标签。哪怕当下新能源价格战打到六亲不认,零跑依旧是新势力车企里最便宜最亲民的那个。 新车即将上市,时间公布了,预售也搞了两轮了,氛围都烘托得差不多了,问题来了: 这个品牌,曾经和哪吒,威马并列新势力「第二梯队」,只能在蔚小理的光芒下猥琐发育。 如今两位难兄难弟都各自暴雷,唯有零跑,在一片腥风血雨中活了下来,还成了新势力销冠,更魔幻的是,去年四季度,它第一次实现了盈 利。 为什么一家以「半价」为卖点的车企还能赚到钱?是其他品牌的价格战打得不够狠,还是零跑真的掌握了什么核心科技? 这期我们聊聊「半价之王」零跑是如何炼成的。 01 抽象之王 在成为「半价之王」前,零跑的Title可能是车圈抽象之王。 不是贾跃亭那种下周回国敬请期待的抽象,也不是李斌那种老子有钱变着花样烧的抽象,零跑的抽象中,带着一丝天真懵懂,带着一丝纯良无 害。 故事从2018年讲 ...
五年前快死掉的车企,如今排名第一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7-26 03:32
汽车行业历史演变 - 电动汽车最早发明于1834年,比内燃机汽车早半个世纪[3] - 1939年纽约世博会通用汽车"未来世界展示"预示了汽车黄金时代[3] - 1951年沙特大油田发现推动石油与汽车产业协同发展[5] - 1973年石油危机时美国三大车企(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占据全球主导地位[5] - 2024年4月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首次突破50%,燃油车成为少数派[9] 零跑汽车发展历程 - 2015年底成立于杭州,初期默默造车不追逐资本热度[20][24] - 2019年首款车型S01销量不足5000台遭遇市场质疑[25] - 2020年面临资金链断裂危机,暂停C11开发[26][28] - 2020年广州车展发布C11,定位"15万价格30万享受"[33] - 2025年上半年累计交付221664台,连续四月居新势力榜首[16] 产品与技术突破 - C11实现2930mm轴距、Nappa真皮等越级配置[45] - 自研凌芯01智驾芯片性能超越Mobileye Q4,累计搭载超30万片[63][64] - LEAP3.5架构采用全球集成度最高中央域控,实现舱驾一体[67] - 2025款C11配备60寸AR-HUD、21扬声器杜比音响等50万级配置[68] - 纯电版续航640km+800V快充,激光雷达成标配[70] 用户导向创新 - 开发隐藏式磁性吸附纸巾盒、车门雨伞储藏室等场景化设计[52][55] - 2021年通过用户共创选定砂岩棕内饰,超80%预订车主选择[77] - 建立用户评审机制,根据反馈增加可调节腿托等配置[79] - 实现座椅自研自产,灵活响应用户需求[79] 全球化布局 - 2025年海外网点超600家,覆盖24国市场[87] - 1-5月出口17200台,全年目标5万台[89] - T03获欧洲"每公里续航成本"冠军,C10斩获多项国际设计奖[90] - 与Stellantis合作启动马来西亚C10本地化生产项目[92] - 规划2025-2027年每年推出全球化新车型[92] 行业竞争格局 - 2025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全球第一,新能源出口增长75.2%[10][84] - 行业呈现智能化(辅助驾驶)+场景化(冰箱彩电)双轨创新[13] - 新势力面临价格战与淘汰赛,技术+用户口碑成核心壁垒[14][97] - 全域自研模式使零跑65%部件自产,成本控制优势显著[64]
狙击小鹏,零跑B01冲向A级轿车市场
雷峰网· 2025-07-25 08:01
零跑汽车B系列车型规划 - 公司计划2025年发布3款B系列车型(B01、B10、B05),主攻10万元级纯电轿车市场 [2] - B01起售价8.98万元,通过全域自研实现成本控制优势,高配版本可对标小鹏MONA M03、比亚迪秦PLUS EV等竞品 [2] - 目标借助该系列实现年销50万辆,远期目标成为世界级电动车企(400万辆年销量) [6] 零跑B01产品力分析 - 智能驾驶:激光雷达版本标配高通8295P智舱芯片+8650智驾芯片,支持高速/城区NOA功能 [3] - 底盘性能:与Stellantis联合调校,采用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独立悬挂,5.25米同级最小转弯半径 [4] - 三电系统:LEAP 3.5架构支持硬件预埋+软件进化,提供132kW/160kW两种电机,CLTC续航430-650km [6] - 快充技术:650km版本支持30%-80%电量18分钟快充,百公里电耗11.4kWh达行业第一梯队 [6] 零跑经营业绩与战略 - 2025年上半年交付超22万辆,2024年营收321.6亿元(同比+92%),Q4实现净利润转正 [6] - 2026年规划推出5-6款新车,包括A系列新车和旗舰车型 [6] - 当前小鹏MONA M03月销1.4万辆,公司认为抢占该市场有助于加速达成50万辆年目标 [2] 行业竞争动态 - 10万级纯电轿车市场成为车企竞争焦点,零跑通过价格下探+配置升级实施差异化策略 [2] - 其他车企动态:吉利与极氪合并推进"一个吉利"战略,极氪布局超级电混动市场 [7][8]
零跑向小鹏MONA开了一枪
华尔街见闻· 2025-07-25 04:25
公司战略与产品定位 - 零跑B01轿车以8.98万元起售价切入十万级智能轿车市场,激光雷达版本起售价11.38万元,目标推动月交付量突破5万辆[2] - 公司采用"半价Model3"策略,主打续航、驾控、智能、空间、颜值和全维安全的综合优势,瞄准家庭主流用户[5][15] - 产品规划上,明年将推出5-6款新车,覆盖A/B/C/D全系列,其中D系列定位旗舰豪华车型[17][18] 市场机遇与竞争格局 - 10万元以下车型市场前5个月销量增长51%,全年销量有望突破600万辆,占乘用车总销量25%[3] - 竞品密集布局该市场,包括小鹏MONA M03(月销1.4万辆)、比亚迪海豹06DM-i旅行版等[3][8] - 当前10万以下车型智能座舱渗透率仅51%(行业平均76%),AEB功能渗透率10.7%,存在智能化升级空间[5] 产品差异化优势 - 设计创新:采用无拐点侧面曲线、Pantone定制摩根粉色,内饰借鉴宜家洞洞板留白理念[5] - 智能化配置:搭载高通SA8295P座舱芯片+双AI语音大模型,激光雷达+高通8650芯片实现高阶智驾下放[5] - 驾控性能:与Stellantis合作开发底盘,采用前麦弗逊后多连杆悬架,中欧团队联合调校[6][7] 成本控制与盈利策略 - 通过全域自研实现成本优势,宣称"不仅不亏本,毛利率还要稳步上升"[9][16] - 董事长朱江明强调100万年销量是生存底线,400万辆为长期目标,需保持每款车型持续热销[11][18] 全球化与产能规划 - 2024年出口目标5万辆(2023年1.3万辆),欧洲市场本地化制造将推动增量[20] - 慕尼黑车展将发布第三款新车,2025年进入产品大年加速全球布局[17] 技术路线选择 - 坚定纯电路线,认为增程式适合15万以上市场,随着800V高压快充普及,纯电占比将提升[22] - 电芯成本已降至0.3元/Wh,基础设施完善进一步利好纯电发展[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