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改革

搜索文档
娃哈哈陷舆论危机:代工争议、内部动荡与品牌透支
新浪证券· 2025-05-16 09:23
代工争议 - 2024年起消费者发现娃哈哈纯净水由今麦郎代工生产,同规格产品价格比今麦郎自有品牌高出30%,引发对品牌溢价掩盖成本压缩的质疑 [1] - 2025年3月广东消费者投诉代工生产的乳酸菌饮料出现黑色沉淀物并导致儿童身体不适,涉事产品委托方为宗馥莉控股的广州恒枫饮料公司 [1] - 公司于2025年5月15日声明已终止与今麦郎代工合作,但未解释在自有工厂产能利用率不足情况下选择代工的原因 [1] - 今麦郎为承接订单投资1.5亿元扩建河源工厂,代工模式存在产能过剩风险 [1] 内部动荡 - 2025年2月16日陕西娃哈哈乳品车间突然停产,杭州精密机械公司也出现类似员工停工事件 [2] - 宗馥莉推行的"宏胜化"改革与传统家族式管理产生冲突,包括劳动合同转签、末位淘汰制等措施导致员工归属感流失 [2] 战略隐忧 - 2024年公司营收700亿元,但核心产品AD钙奶、纯净水包装20年未更新,便利店铺货率不足30%被竞品碾压 [3] - 元气森林"0钠水"等创新产品快速抢占市场,凸显公司创新滞后 [3] - 宗馥莉将大量订单转移至关联企业宏胜饮料,导致自有工厂员工降薪裁员,研发部门缩编,食品科学研究院等核心部门解散 [3] 行业警示 - 代工模式将品控风险转嫁消费者,2025年乳酸菌事件暴露"重营销轻品控"弊端 [3] - 消费者信任一旦受损难以修复,公司面临信任危机与代工模式恶性循环 [3] 管理冲突 - 宗馥莉试图通过代工快速扩张但忽视供应链管理,推动现代化改革但未妥善处理员工安置与文化传承 [4] - 母公司股权纠纷与管理风格冲突叠加,加剧公司边缘化风险 [4] 转型困境 - 公司困局体现家族企业传承与传统品牌转型的双重挑战 [5] - 短期需终止代工、回应员工诉求以重建信任,长期需平衡改革力度与文化传承 [5] - 若无法突破"高端不赚钱、大众不买账"怪圈,品牌可能沦为贴牌时代牺牲品 [5]
娃哈哈再回应!间接承认员工劳动合同转签,商标转让仍不确定
南方都市报· 2025-05-15 07:59
产能调整与代工合作 - 因水产品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导致产能紧张,公司调整产品结构并启动应对措施,包括委托代工厂生产和自有设备改造与新建工厂 [2] - 公司已终止与今麦郎的代工合作,自2025年4月起生效 [2] - 已完成18条高速产线布局并新建多个现代化工厂,现阶段产能稳定供应,完全实现自主生产 [3] 工厂停工与员工维权 - 今年2月以来,部分工厂陷入停工风波,多地员工收入大幅缩减并组织维权 [3] - 公司表示停工停产是为优化产销布局结构,已按法律程序开展清算流程 [3] - 员工劳动合同转签至宏胜饮料集团,公司称这是内部改革带来的短期阵痛,安置工作合法合规 [3] - 员工维权仍在持续,如陕西公司乳品车间停工事件,当地多部门介入协调 [4] 商标转让与品牌战略 - 娃哈哈商标转让尚处于登记备案过程中,具有不确定性 [5] - 公司不排除近期推出全新自有品牌,已做好转型准备 [5] - 宗馥莉已接任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职务,掌握原料、包装、生产和销售等多个重要环节 [5] - 娃哈哈系列商标共计387件正在申请转让至娃哈哈食品公司,引发争议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