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主义

搜索文档
【寻访金长江之十年十人】因诺资产徐书楠:AI不是魔法,策略更新是一场接力赛
券商中国· 2025-06-06 06:01
编者按: 十载春华秋实,鉴往知来;十年星河璀璨,与光同行。自破茧初啼至引领风潮,"金长江"评选始终以专业 为炬、以公正为尺,丈量中国私募基金行业的奔腾浪潮。值此华章再启之际,证券时报·券商中国倾情推 出"金长江风华录·十年十人",特邀十位穿越牛熊周期的行业翘楚,以躬身力行的灼见为经纬,以栉风沐 雨的征程为注脚,共同镌刻一部激荡人心的奋进诗篇。此间星霜,既见群峰竞秀,亦显大江奔流。 本期是"寻访金长江之十年十人"第五期,券商中国记者走进老牌百亿量化私募——因诺资产,专访其创始人、 总经理兼投资总监徐书楠。从清华园到麻省理工学院,再到2014年创办因诺资产,徐书楠坚定走在量化投资的 道路上。他不仅是中国最早一批回国创业的海外量化人才,也是一位将人工智能技术深度嵌入策略体系、始终 坚守长期主义的实践者。 十年创业,恰逢量化投资在中国的快速发展期。从最初亲自主导策略研发,到搭建起多团队协作、策略多元共 生的系统平台;从早期多策略的探索,到扩展至多资产类别、多周期维度、全球市场的策略布局;从AI工具 辅助投研的尝试起步,到实现从数据采集、因子挖掘、信号构建到交易执行的全链条智能系统。徐书楠和因诺 的成长脉络,也正是中国 ...
站在时尚前沿,林氏木业为冰雪季添彩
搜狐网· 2025-06-06 02:45
品牌定位与市场策略 - 公司以"让生活过得更好"为愿景,坚持"比别人先走一步"的发展观,成为家居行业风向标[1] - 通过融合时尚、美学与家居元素,精准捕捉消费者对高级审美和独特风格的需求[3] - 选择"冰雪经济"为营销切入点,打造实景雪中木屋场景,强化品牌美学内核[3] 营销活动与消费者互动 - 12月联合天猫举办"雪地木屋派对"直播,覆盖新疆阿勒泰至广州多地,实现1.6亿总曝光量[3][4] - 结合8小时云看雪直播、产品折扣及机票抽奖,提升消费者参与度[3] - 借势《我的阿勒泰》热播推出线下雪景派对,零下20℃实景直播强化品牌记忆点[3] 产品创新与市场反响 - 推出首套混搭风"繁花系列"套系产品,融合法式复古与奶油风设计,契合冰雪季主题[4] - 通过产品与场景的深度融合,满足消费者情绪价值需求,形成持续品牌存在感[4] - 活动被定位为"新年礼物",成功建立与年轻潮人群体的情感连接[4]
罗振宇:一个长期主义者的自我修炼
凤凰网财经· 2025-06-05 20:31
从知识服务者到文明摆渡人 - 罗振宇宣布启动《文明之旅》计划用20年时间讲述中国千年历史的长视频节目 [3] - 节目理念源于对文明底层价值的探索"我们生活在文明大厦的第一万层下面九千九百九十九层是日用而不知的庞大底座" [4] - 长期主义表现为十年如一日坚持"罗胖60秒"视频精确到秒的发布纪律 [6] 长期主义的商业哲学 - 得到APP创立时舍弃专家头衔/学术发表/数据流量等外在条件专注知识传递本质 [10] - 商业策略强调"农民思维":多施肥多除草天天下地而非追逐流量风口 [12] - 《文明之旅》项目刻意忽略数据流量坚持"坐牢"式长期投入 [12] 变动时代的价值锚点 - 商业选择标准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真正价值"而非短期流量诱惑 [12] - 面对AI崛起保持定力认为"人间会有反向抵消机器的力量" [16] - 未来规划体现返璞归真理念70岁完成项目后转向陪伴式直播 [16] 舍与得的价值重构 - 商业实践与舍得酒业形成理念共鸣:舍速成捷径换时光陈香 [18] - 方法论强调"无舍无得"让每个当下成为永恒价值载体 [18] - 6月10日将在舍得酒厂分享AI时代的长期主义策略 [18]
查理·芒格的50句忠告,让无数创业者感到无比羞愧
虎嗅· 2025-06-04 13:35
关于商业 - 商业成功的关键在于购买具有竞争壁垒的企业 [7] - 商业决策应遵循简单基本原则并严格执行 找到优势明显的机会时集中资源行动 [8] - 选择优质企业比押注优秀经理人更重要 企业质量决定长期发展 [12] - 良好运营的企业决策更轻松 问题企业修正难度是想象的10倍 [11] - 激励机制是核心管理原则 需避免"假装工作"的低效状态 [16] - 营销本质是满足客户需求而非产品本身 如彩色鱼钩案例所示 [10] 关于投资 - 投资本质是寻找赔率错位的赌局 如赔率1:3且胜率50%的机会 [29] - 伟大企业估值合理时优于低估普通企业 此原则需重复强化 [32] - 集中投资优于过度分散 一生中优质投资机会不超过20次 [34] - 价值投资核心是价格低于内在价值1/3时建仓 提供足够安全边际 [30] - 投资需耐心等待 持有现金不行动比追逐平庸机会更重要 [28] - 只在有优势领域下注 避开7英尺高栏寻找1英尺低栏机会 [17] 关于竞争策略 - 最大化不平等可提升效率 如篮球教练集中资源培养顶尖球员案例 [21] - 随大流导致平庸 需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 [22] - 商业竞争如同钓鱼 必须选择存在机会的领域 [32] - 持续改进有效行为 停止无效行动比聪明决策更重要 [35] 关于决策思维 - 采用跨学科思维模型 融合物理学心理学等硬科学原理 [2] - 定期推翻自身最认同的观点 避免思维固化 [16] - 运用逆向思维 通过避免错误来达成正确 [42] - 识别认知缺陷比应对恶意更重要 警惕自我服务偏好 [44] - 避免过度自信 90%司机自认技术高于平均的禀赋效应普遍存在 [46]
专题 | “蓝海变红海”,头部代建企业立身之道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6-04 08:57
行业核心观点 - 代建行业已从"蓝海"进入"红海"阶段,增速放缓至13%(2024年)且竞争加剧,头部企业格局趋于稳定[3][5][6] - 行业面临三大矛盾:高质量发展与价格竞争、超额收益承诺与利润收窄、轻资产模式下的信任危机[11] - 未来将呈现"强者恒强"+"特色为王"格局,具备长期主义思维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才能构筑护城河[1][37]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新拓规模达2.15亿平方米(较2020年翻倍),但增速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至13%,2025年Q1增速进一步降至5%[6] - 入局企业超100家,市场饱和导致项目获取难度加大,主要受宏观经济修复缓慢、政策不确定性(如"以购代建")、纾困需求减少影响[7][8] - 委托方选择标准升级:从"单服务采购"转向"战略生态共建",更看重风险共担/资源整合/超额收益能力[11] 头部企业竞争力分析 绿城管理 - 规模断层领先:商业代建占比76.19%(95.7百万平方米),一二线项目占比44%+四大城市群占比76.6%[16][17] - 标准化体系支撑品牌溢价,通过示范效应增强委托方粘性[15] 蓝城集团 - 保障房代建专家:累计签约1.36亿方/690个项目,2024年新增1570万方(占行业7.3%)[20][21] - 保障房四次迭代升级,形成"品牌+规模+产品+口碑"护城河,参与省级标准制定[22][23] - "代建+运营"创新模式:打造龙坞茶镇等文旅项目,建立"一城一品"开发范式[24] 金地管理 - 全业态覆盖:商住68%/商办12%/公建20%,政府国企客户占比72%,布局60+城市[26] - 2024年签约面积3831万方(同比+33%),聚焦高能级城市提升盈利韧性[26] 润地管理 - 政府代建龙头:2024年在管7607万方(+19%),新增1016万方,营业额11.8亿元[27] - 深耕"6+2"赛道:文体场馆/保障房等6大公建领域+商办/住宅,完成深圳湾体育中心等标杆项目[29][31] - 央企资源优势:华润集团医疗/教育/商业协同,保障房施工1915万方+管理5.6万间租赁住房[32] 行业发展趋势 - 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需建立标准化服务框架避免价格战[38] - 专业化分工实现多方共赢,头部企业应探索细分领域护城河与复合模式[36][37] - 长期主义是关键:通过全周期价值共创绑定客户,而非单纯追求规模[37]
拼多多Q1利润放缓背后:“千亿扶持”下电商西进为商家拓单显著
中国经济网· 2025-06-04 03:38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957亿元,同比增长10% [1] - 归母净利润147.42亿元,同比下降47%,主要因营销费用增至334亿元,同比上涨43% [1] - 营销费用增加源于"千亿扶持"计划,投入同比上涨近100亿元 [1] 商家与市场表现 - 端午小长假粽子销量同比增长逾3倍,西部省份(甘肃、宁夏、云南、贵州)消费增长显著 [1] - 河南同修仁德食品咸鸭蛋在西部四省(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订单量突破5000单,同比指数级增长 [1] - 山东迈瑞途轮胎西部订单量从几百单增至单月上万单,运费节省超20万元/月 [2] 平台战略与政策 - "千亿扶持"计划聚焦"新质商家扶持"、"多多好特产"和"电商西进"专项,延续二段运费减免政策 [1] - 通过"商家回馈计划"向西部倾斜补贴和流量资源,激发消费潜能 [1] - 管理层强调长期主义,通过降低佣金、技术费率及流量扶持帮助商家转型价值战 [3] - 商保会成立后优化商家服务机制,"包邮"覆盖至内蒙古根河市等偏远地区 [3][4] 行业影响与生态建设 - 拼多多包裹量占内蒙古根河市某快递站点日包裹量一半以上,日包裹量较五年前增长十多倍 [4] - 专家认为平台"惠商"逻辑形成闭环:商家差异化竞争带动供给丰富,进而促进消费升级 [4] - 山东迈瑞途计划针对西部路况设计专用轮胎花纹,扩大生产线 [4]
安奈儿30年:一个童装品牌的“长期主义”与“品牌传承”
第一财经· 2025-06-04 01:08
品牌定位与理念 - 公司从1996年创立起即定位"专业童装",填补当时市场仅有"缩小版成人装"或低质产品的空白[1] - 核心理念强调"安全舒适优先于外观",30年坚持不降低面料成本,每年可节省数千万但拒绝妥协[2] - 设计原则注重儿童行为习惯,如22°斜肩设计解决勒脖子问题,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2] 产品策略与研发 - 拒绝快时尚路线,基础款定价稳定形成抗周期能力,避免行业常见价格战[4] - 较早将优质面料技术应用于校服品类,突破传统校服舒适度差的痛点[5] - 持续迭代产品技术,如"超舒衣"科技保留经典设计同时提升功能性[6] 用户运营与品牌建设 - 通过亲子运动会、创意大赛等活动建立情感连接,用户黏性极高,出现三代持续消费案例[4][6] - 社交媒体获宝妈自发推荐,典型用户衣柜中该品牌占比达80%[2] - 不依赖明星代言和网红营销,通过口碑传播塑造"品质可靠"的长期形象[2][3] 行业竞争格局 - 童装市场从早期萌芽状态发展为国际快时尚、奢侈品牌等多方混战局面[5] - 行业普遍存在盲目扩张、质量滑坡现象,公司以"慢发展"策略形成护城河[2][4] - 零售观察人士认为其保守策略在需要信任的童装领域具有特殊优势[4] 长期经营成果 - 30年专注单一自有品牌"ANNIL 安奈儿",未跟风多品牌扩张[6] - 形成跨代际消费效应,用户从童年记忆延续至为子女/孙辈购买[6] - 被行业评价为"少数能穿越周期的品牌",验证长期主义商业模型有效性[5][6]
马云15年前的对话,越看越透彻
搜狐财经· 2025-06-03 04:19
创业哲学 - 创业失败率极高,100人创业中95人无声消失,4人可见失败,仅1人可能成功[4] - 创业需面向未来5-10年布局,而非追逐当下热点[5][6][9] - 客户需求核心是体验而非服务,需思考产品对客户的价值及企业对社会的贡献[10] - 创业者需兼具兔子般的速度与乌龟般的耐力[8] 信念与价值观 - 阿里巴巴的信念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坚持目标但不断自我拷问执行路径[11][12] - 成功源于感恩与敬畏,感恩带来运气,敬畏规避风险[14][16] - 企业价值在于改变行业现状,如淘宝重塑零售、支付宝普惠金融,盈利非快乐源泉[21][22] 执行力与机会 - 行动力是关键,空想无价值,需立刻实践改变[23][24] - 社会持续进步,官员、企业家、教育医疗水平均优于十年前,抱怨无实质意义[32][33] - 机会永远存在,需主动寻找而非埋怨环境[34][36] 团队管理 - 核心团队选择标准:平凡人、务实梦想(如买房买车)、能重复枯燥工作[49][51][53] - 团队最大资源是互信而非物质条件,创始人无需刻意留人,共同目标自然凝聚成员[58][60][61] - 管理本质是责任匹配,能为越多人担责则舞台越大,如经理担责5人,总经理担责数百人[44] 企业家精神 - 创业与生活不可分割,需融合而非平衡,职业经理人思维难成大事[64][65] - 学会放弃非核心路径(如绕墙而行)但坚守使命价值观,企业方能长远[72][75] - 幸福源于自我定义,积极解决问题而非抱怨不公平,24小时中8小时工作需愉悦[80][82]
主动牺牲的勇气:拼多多选择“生态优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30 12:34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956.7亿元,同比增长10%,增速创近年最大降幅[1][4] - 调整后归属于普通股东净利润169.2亿元,同比下降45%,低于市场预期的279亿元[1][4] - 营业利润161亿元同比下降38%,营销费用同比大增43%至334.03亿元[4] - 股价单日下跌13.64%,市值蒸发超百亿美元至1462亿美元[1] 战略转型 - 将"百亿减免"升级为"千亿扶持"战略,主动牺牲短期利润换取商家生态长期稳定性[1][4][5] - 成立"商家权益保护委员会",推出降佣金、流量倾斜等四大升级举措[5][12] - 2024年Q2起明确表态愿牺牲短期利润,2025年Q1亏损扩大因投资未到收获期[5] - 战略核心转向"长期主义",通过真金白银投入构建生态韧性[2][7] 商家扶持 - "新质商家扶持计划"覆盖超百个产业带,带动中小商家转向品牌化发展[9][10] - 黑标店铺等资源向中小商家倾斜,有商家一年扩展10条生产线实现转型[9] - 专项团队深入泾县宣纸等产业带,提供运营、物流等全方位支持[10] - 计划持续降佣并扩大帮扶至中小商家,释放产业带升级潜力[12] 消费侧举措 - 百亿补贴频道新增"100亿商家回馈计划",发放100亿元消费券[14] - 创新"平台直补"模式对标"国补"价格标准,普惠全品类商品[15] - 延续农产品优势,"2025多多好特产"专项行动覆盖9大农产区[15] - 支持云南木瓜产区研发数字系统,实现农业运营数据化转型[16] 行业趋势 - 电商竞争逻辑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深耕,优质供给成新红海[9] - 75%小镇中青年消费者愿为高品质商品多付费,消费观转向"质价比"[9] - 行业共识转向存量用户运营,需高效连接供需两端[7] - 农研科技领域取得突破,全国首个"数商兴农科技小院"落地云南[16]
主动降速的勇气:拼多多选择“生态优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30 09:18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956.7亿元,同比增长10%,增速放缓[1] - 调整后归属于普通股东净利润169.2亿元,同比下降45%[1] - 营业利润161亿元,同比下降38%,净利润147亿元,同比下滑47%[4] 市场反应 - 财报发布后股价跌13.64%,收盘价102.98美元/股,总市值1462亿美元,单日蒸发超百亿美元[1] 战略调整 - 将"百亿减免"升级为"千亿扶持"战略,通过降佣金、补贴商家等方式反哺生态[1][4] - 营销费用同比大幅增长43%至334.03亿元,净增额达100亿元[4] - 主动牺牲短期利润换取商家生态长期稳定性[4][6] 商家支持举措 - 成立"商家权益保护委员会",推出四大升级举措包括常态化交流机制和违规经营预警功能[5] - "千亿扶持"战略落地多项措施:下调家电数码类目保障金、加大中小商家扶持、开展农特产专项行动[5] - 流量引擎和黑标店铺资源向中小商家倾斜[6] 行业竞争逻辑 - 电商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深耕,优质供给成为竞争红海[6] - "新质商家扶持计划"培育产业带商家,带动转型升级[6][7] - 平台策略转向"存量运营",强调连接供需效率和生态健康[6] 消费趋势 - 小镇中青年75%愿意为高品质商品多付费,消费观从性价比转向质价比[7] - 平台补充县域市场和年轻人群,助力商家品牌化发展[7] 农业领域布局 - "2025多多好特产"专项行动深入农特产区,定制化方案提升产业附加值[10] - 支持农产品数字系统研发,推动"数据驱动"运营变革[11] - 设立全国首个"数商兴农科技小院",落地7个农业科研课题和20多个农产品触网项目[11] 消费侧补贴 - 百亿补贴频道新增"100亿商家回馈计划",投入100亿元消费券[9] - 探索"平台直补"模式,对标"国补"价格标准普惠消费者[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