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以终为始
icon
搜索文档
“创新药一级市场不能再冷下去了”
虎嗅· 2025-09-20 08:14
核心观点 - 创新药一级市场融资环境仍处寒冬 但出现部分回暖迹象 二级市场热度向一级市场传导尚需时间 行业面临退出渠道不畅、资金青黄不接等结构性挑战 [1][3][4][33][34] 市场融资现状 - 2025年上半年创新药一级市场融资事件188起 同比下降7.4% 总融资额15.8亿美元 同比下降24.5% 较2021年160.62亿美元峰值持续下行 [4] - 受访Biotech中89%正在融资 仅7%近半年完成融资 63%认为融资"不太顺利"或"很困难" [13] - 融资周期显著延长 典型案例显示A轮融资需跑动20个月以上 天使轮需接触超100家机构 [2][3][7] 投资人策略变化 - 投资逻辑从"投概念"转向"以终为始" 更关注临床数据、商业化落地及出海潜力 [15][17][19] - 偏好后期资产 Pre-IPO企业受追捧 港股因无36个月锁定期出现盲投现象 [20][21] - 67%受访Biotech认为"专业壁垒高导致投资人不理解创新药逻辑"是主要融资障碍 52%认为"融资条件苛刻"是难点 [14] 企业应对措施 - 78%受访Biotech通过优化内部管理、降低运营成本应对融资困难 [31] - 超66%企业将BD合作作为主要回款渠道 BD交易条款中开始出现与投资机构分成约定 [28][31] - 部分企业为生存裁员达三分之二 暂停耗资巨大的临床试验管线 [10] 退出机制挑战 - 74%受访者认为"退出渠道不畅通"是影响一级市场热度的主要因素 [23] - 港股全年超300家企业递表排队 A股上市仍不易 国资成投资主力但回避风险资产 [25] - 私募LP需按35%最高标准缴纳个人所得税 民间资本投资意愿下降 [25] 资金结构问题 - 基因疗法领域国内外融资额差距显著:2025年上半年国外7.2亿美元 国内仅0.6亿美元 相差12倍 [34] - 投资集中ADC、GLP-1等饱和领域 小核酸药物、基因疗法等先进赛道投入不足 [33] - 国资母基金倾向CVC模式及穿透管理 市场化资金短缺导致早期创新支持不足 [31][34] 行业发展趋势 - 二级市场先于一级市场回暖:2025年超60家创新药企股价翻倍 港股新股申购倍数超5000倍 [3] - BD交易活跃但属存量项目消耗 未来面临青黄不接风险 [33] - 投资人关注政策环境改善及二级市场高回报案例 以形成资金回流良性循环 [34]
35岁之后,互赖而非依赖,强大而非强势
36氪· 2025-07-11 01:46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核心观点围绕《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展开 详细解读了七个习惯的内涵和实践方法 强调个人成长和自我领导力的重要性 通过习惯培养实现个人和公众领域的成功 [1][2][74] 七个习惯详解 习惯一:积极主动 - 区分被动人格和主动人格 被动人格受外界反馈支配 主动人格基于价值观有意识选择回应方式 [2][4] - 在刺激与回应之间存在选择自由 这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4] - 通过自我意识练习(如想象意识飘到空中观察自己)可培养积极主动的能力 [6] - 建立自由回应能力(response-able)是对自己负责的核心 [9] - 区分关注圈(关心的所有事物)和影响圈(可直接影响的事物) 将注意力集中在影响圈可掌握主动权 [10][12] 习惯二:以始为终 - 做任何事之前需有清晰目标和方向 避免误入歧途 [13] - 所有事物都经过二次创造:第一次是心理创造(mental creation) 第二次是实际创造(physical creation) [13] - 需要自我领导(关注顶层思想)而不仅是自我管理(关注基层行动) [16][17] - 避免以单一中心(如伴侣、家庭、金钱)为人生目标 应建立在原则和内在品格上 [19][20][21][22][23][26] - 通过想象葬礼上他人评价的方式 明确人生目标并改写人生剧本 [27][28] 习惯三:要事第一 - 区分事情优先级 重点关注重要但不紧急的第二象限事务(如陪伴父母、健身) [29][31] - 学会拒绝(say no)其他象限的诱惑 从信念和目标出发坚定决策 [33] - 通过日历规划时间 清晰了解时间分配象限 [35] - 授权分为指令性授权(关注方法)和责任性授权(关注结果) 后者更高效 [36][37] 习惯四:双赢思维 - 通过情感账户概念理解人际关系 良好互动增加余额 破坏感情减少余额 [38][40] - 区分穷人思维(scarcity mindset)和富人思维(abundance mindset) 前者认为资源稀缺且零和 后者相信资源充足可共赢 [42][43] - 双赢需要勇气与善解人意的平衡 既坚持自己也为他人考虑 [44] 习惯五:知彼解己 - 避免自我式回答(价值判断、追根究底、好为人师、自以为是) [48][50][51] - 采用共感式倾听和表达:重复对方话语、反应对方感受、结合感受和内容表达 [52] - 沟通时按Ethos(信用)、Pathos(同感)、Logic(逻辑)顺序 先建立信任再共情最后讲逻辑 [54][57] 习惯六:综合综效 - 尊重差异 建立优势并弥补缺点 产生1+1>2效应 [61] - 没有完美个体 作为领导者需拉长员工长板并放到合适位置 而非补短板 [61] - 寻找志同道合者(远方一致) 通过摩擦提升反向思维 [62] 习惯七:不断更新 - 从身体、精神、智力、社会/情感四方面更新个人产能 [64][65] - 身体更新包括好好吃饭、休息、锻炼 帮助实践习惯一 [69] - 精神更新包括冥想、与自然沟通、阅读 帮助实践习惯二 [69] - 智力更新包括读书、写作、观看富有精神的电视 帮助实践习惯三 [65] - 社会/情感更新包括理解他人、做有意义项目、富人心态 帮助实践习惯四、五、六 [65] 实践与反思 - 作者分享个人实践经历 如习惯一(积极主动)影响最大 习惯五(知彼解己)仍需改进 习惯七(不断更新)常因劳累而实践不足 [67][71][72] - 书籍强调"道"而非"术" 是人生方针 可帮助在浮躁环境中获得平静感和幸福感 [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