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养老金融
icon
搜索文档
阳光保险秉承“爱与责任”初心 守护父母“美好人生”
齐鲁晚报· 2025-07-30 09:04
行业背景与市场机遇 - 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人,占总人口22.0%,65岁及以上人口达2.2亿人,占比15.6%,老龄化催生养老金融需求[2] - 养老金融是国家战略关键环节,保险作为金融支柱和多层次保障体系核心,商业养老保险责任准备金超6万亿元,但仍存在巨大市场缺口[2] - 当前养老保险产品同质化严重,针对"已老"人群(70岁以上)的定制化产品稀缺,医疗保障类产品几乎空白[3][4] 产品创新与设计理念 - 阳光保险推出"美好人生"系列,涵盖养老年金、医疗和护理三类共九款产品,主打"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综合养老解决方案[6][9] - 产品基于银发客群定量定性调研开发,突破行业传统销售视角,采用全客户需求导向设计理念[6][8] - 养老年金险最高投保年龄达90周岁,医疗险投保年龄上限80周岁,覆盖"已老"人群[10] - 支持"双被保险人"联保模式,父母一方健在即可持续领取年金,投保方式灵活[10] 核心功能与服务特色 - 提供按月稳定给付的现金流保障,替代一次性支付,降低资金挪用风险[9] - 与信托公司合作实现保险+信托双重风险隔离机制[9] - 即期领取功能:投保年龄不小于退休年龄的被保险人,犹豫期后即可领取年金[9] - 分红型与传统型产品可选,配备保证领取期限、现金价值及身故责任等多重配置方案[10] - "好运健康"医疗险系列覆盖慢性病人群(如三高无并发症者),放宽承保条件[11] - 集成健康激励计划,鼓励老年人参与运动维持健康状态[10] 公司战略与行业定位 - 产品发布恰逢阳光保险成立二十周年,体现"一切为了客户"的核心价值观[7] - 延续2023年"三五七"产品体系思路,从家庭全生命周期视角构建养老保障方案[8] - 延伸产业链布局,发展居家养老(阳光居家养老品牌)和机构养老(阳光人家·佘山康养社区)服务模式[13] - 通过"五享四悦服务"体系从身、心、灵三维度提供老年服务,覆盖活力老人至失能老人群体[13]
2025上半年福建省涉林贷款余额1662.32亿元 同比增长15.30%
上海证券报· 2025-07-30 08:45
金融支持科技创新 - 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激励措施推动专项行动 包括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以及"科创兴闽'银'领开篇"等 [1] - 6月末福建省技改项目对接成功率全国第三 贷款签约金额1184亿元 发放贷款380亿元 [1] - 科技贷款余额1.21万亿元 同比增长11% 增速高于各项贷款6.24个百分点 获贷企业超3万户 同比增加3114户 [1] -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555.89亿元 同比增长24% [1] 绿色金融发展 - 福建省金融系统创新推出标准化"福林票" 6月末涉林贷款余额1662.32亿元 同比增长15.30% 惠及林业经营主体44.4万户 [1] - 累计发放碳减排贷款372亿元 支持750个绿色项目 绿色贷款余额1.27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12.99% 增速高于各项贷款10.18个百分点 [2] 普惠金融推进 - 6月末县域重点产业链贷款余额5336.89亿元 新增560.71亿元 惠及链上企业3.41万家 [2] - 乡村振兴贷累计投放124.35亿元 加权平均利率3.89% [2] - 普惠小微贷款和涉农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8.53%和5.66% 增速分别高于各项贷款3.77和0.9个百分点 [2] 养老金融探索 - 6月末养老产业贷款余额57.14亿元 同比增长49.07% 增速显著但规模较小 [2] 数字金融拓展 - 数字人民币场景全覆盖 累计开立数字钱包1230.51万个 交易金额5594.44亿元 [3] - "金服云"平台收录760万户企业信用信息超亿条 为48万家经营主体解决融资需求67万笔 金额1.05万亿元 [3] - 数字经济产业贷款余额2173.05亿元 同比增长12.8% [3]
站在二十周年节点,看阳光保险(06963.HK)的百年企业梦
格隆汇· 2025-07-30 08:11
行业背景与时代机遇 - 2005年中国汽车产量达570万辆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生产国但车险定价仍依赖粗放式"吨位论英雄"模式[1] - 中国GDP跃居世界第二城镇化率突破60%中产阶层规模达4亿推动风险形态从财产损失向健康焦虑和财富传承演变[1] - 中国入世后向全球开放保险市场国际巨头涌入而2004年末国内保险行业总资产仅1.1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一家中大型国际险企规模[3] 公司创立与治理结构 - 阳光财险于2005年7月开业采用纯市场化创业模式创业团队自筹资金历时8个月跨17省谈判389家企业最终锁定5大股东各出资2亿元[4] - 公司独创"股权分散无实控人"架构打破一股独大模式为敏捷决策和治理透明奠定基础[4] - 创始人张维功以"打造受人尊重的百年企业"为目标强调股东需认同"现代企业制度"理念[3][4] 业务创新与增长表现 - 阳光财险成立23个月实现盈利阳光人寿成立6年实现盈利公司5年内跻身中国企业500强[5][6] - 创新推出"红黄蓝"车险定价模式通过对车辆和驾驶员细分实现精准风险定价[6] - 2009年研发中国财险业首张"车险生命表"后升级为"车险智能生命表"实现一人一车一价[7] - 开创"伙伴行动"风险减量模式从风险承担者转变为风险管理服务商[7] - 阳光人寿设计"三五七"产品体系通过三层递进结构解决伤残亡、健康养老、子女教育及资产传承需求[7] 社会价值与实践 - 实施员工父母赡养津贴制度自2010年起惠及超7万名员工父母缓解"421"家庭结构下的赡养焦虑[8] - 2024年为科创企业提供风险保障413亿元绿色投资金额超200亿元为绿色产业提供保障近16万亿元支付赔款52亿元[9] - 2024年普惠保险风险保障达33.6万亿元支付赔款60.6亿元[9] - 养老金融领域开发养老年金、税优健康险等产品并构建机构养老及居家养老服务体系[10] 发展定位与行业影响 - 公司从单一财险公司发展为综合金融集团其成长轨迹反映中国保险业在时代浪潮中的演进[11] - 行业需应对老龄化、双碳目标、共同富裕等命题呼唤具备创新韧劲和社会担当的实践者[11]
秦皇岛银行:做深做实养老金融“大文章” 托起幸福“夕阳红”
搜狐财经· 2025-07-30 07:22
公司战略与核心观点 - 公司全面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致力于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 [1] - 公司坚持线下传统服务和线上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融合升级,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务 [2] - 公司深耕养老金融、发力“金融+社保”业务,积极构建综合化的养老服务生态 [6] - 公司提出发挥优势、做出特色、提升养老金融竞争力的思路,支持养老及其相关产业发展 [5] 线下服务优化 - 公司营业网点全年无休,每天提前半小时营业,以满足老年客户需求 [3] - 支行网点设立无障碍坡道,厅堂设置“老年服务专区”,配备老花镜、轮椅、电子血压计等助老设备 [3] - 针对养老金领取、零钱包兑换、三代社保卡换发等高频业务开设服务专柜 [3] - 自今年起对13家支行进行全面装修及适老化改造,今年预计完成其中的4家 [3] - 各支行持续开展“金融小课堂”活动,发放大字版宣传单,讲解防诈骗知识 [3] - 截至2025年6月末,全行累计开展养老客群主题沙龙202次,惠及6700余名老年客户,主动上门办理业务172次 [9] 线上服务与数字化 - 手机银行端增加语音朗读、语音搜索、语音转账功能,方便老年用户使用 [4] - 手机银行及智能机具端上线大字版,方便老年客户自主操作 [4] - 提供移动设备上门服务,简化业务流程,为行动不便客户提供专属金融服务 [4] - 与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合作上线智慧医疗服务平台,患者可通过银行终端享受挂号、缴费等服务 [7] - 自今年4月1日起,通过公司网点智能STM挂取医院就诊号可享受优先就诊权 [7] 对公业务布局 - 公司加大对医院、药品生产与销售、营养食品制造、健康体检服务等养老相关领域的信贷投入 [5]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共支持养老相关领域企业37户,贷款余额9.11亿元 [5] 零售业务与生态构建 - 公司依托区域网点众多、服务辐射面广的优势,积极构建综合化养老服务生态 [6]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共有41家社保便民服务网点,已开立社保卡33万张,实现居民社保业务“就近办” [6] - 公司持续丰富养老金融产品货架,加大对储蓄产品、存款保险制度的宣传推广 [6] - 公司精选合作保险公司,上架养老年金保险,推出“保单+养老社区”、“保单+健康管理”等增值服务,并上架多款符合老年客群需求的代销理财产品 [6] 场景融合与公益服务 - 公司成功上线智慧医疗服务平台项目,实现“金融+医疗”服务新模式,打通群众就医“最后一公里” [7] - 公司各网点积极组建公益服务小分队,多维度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活动 [9] - 公司按月定期开展防范电信诈骗、养老骗局、非法集资主题沙龙,按季定期开展走进社区、养老院、老年大学活动 [9]
贷款增速连续36个月居全国前列 四川金融晒出“五篇大文章”半年成绩单
四川日报· 2025-07-30 00:28
科技金融 - 全省科技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0.18% [4] - 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累计投放10笔 贷款余额21.78亿元 [4] - 5家大型银行拟设立11只AIC股权投资基金 意向落地金额95亿元 已落地3只30亿元 [4] -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1.49% [4] - "创投天府"路演活动举办12场 覆盖115个项目 推动49个项目达成意向融资2.81亿元 [3] - 建设银行发放14.4亿元并购贷款支持惠科股份成为新型显示产业链"链主"企业 [4] - 浦发银行开出全国首单知识产权质押关税保函 [4][5] 绿色金融 - 全省绿色融资贷款余额达1.99万亿元 [6] - 环境污染责任险为780家次企业提供风险保障 [6] - 中行四川省分行为吉利商用车批复贷款额度超11亿元 2024年投放流动资金贷款3000万元 开立承兑汇票8600万元 [6] - 邮储银行通过"信用户贷款"为农户提供24万元信贷支持 [6] 普惠金融 - 普惠型涉农贷款较年初增长6.35% 粮食重点领域贷款增长29.38% 农田基本建设贷款增长35.30% [7] - 新发放普惠型涉农贷款年化平均利率较2024年下降45个基点 [7] - 三大粮食作物保险提供风险保障207.7亿元 累计赔款7989.36万元 受益农户36.85万户次 [7] - 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93% 普惠小微贷款利率3.89% 同比分别下降34BP和44BP [8] - 存量贷款利率降至3.92% 同比下降46BP [8] - 银行业向"推荐清单"内主体发放贷款1.01万亿元 较年初增加6803.81亿元 [9] 养老金融 - 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实现保费收入6435.79万元 [10] - 个人养老金保费收入28150.30万元 [10] - 商业养老金累计交费规模达33.52亿元 [10] - 多家银行推出适老化服务 包括爱心窗口、大字版手机银行等 [11] - 保险机构布局康养产业 平安提供"保险+居家养老"三管家服务 [11] 数字金融 - 数字人民币预付卡为外籍人士提供跨境支付便利 [12] - "智能风控系统"成功预警上百家企业潜在风险 [12] - 交通银行"酒商通"产品提升融资效率70% [12] 整体金融数据 - 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2.7万亿元 同比增长11.6% [2] - 各项存款余额14.4万亿元 同比增长10.8% [2] - "天府文产贷"累计发放16亿元 覆盖662户企业 民营企业获贷占比82% [7] - 文旅相关贷款超1300亿元 文旅链主企业贷款565亿元 同比增长25% [7]
银行理财存续规模超30万亿元 整体收益保持稳健
经济日报· 2025-07-29 23:36
市场规模与收益表现 - 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30.67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显著[1] - 上半年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3896亿元,同比增长14.18%[1][2] - 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为2.12%,收益保持稳健[2] - 银行机构累计创造收益599亿元,理财公司累计创造收益3297亿元[2] 产品类型结构 - 固定收益类产品存续规模29.81万亿元,占比97.2%,较年初减少0.13个百分点但同比增加0.32个百分点[3] - 混合类产品存续规模0.77万亿元,占比2.51%,较年初增加0.07个百分点[3] - 权益类产品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规模较小,分别为0.07万亿元和0.02万亿元[3] - 风险等级为二级及以下的理财产品规模占比达95.89%,高风险产品仅占0.32%[3] 运作模式特征 - 开放式理财产品存续规模24.82万亿元,占比80.93%,较年初增加0.13个百分点且同比上升1.06个百分点[4] - 封闭式理财产品规模5.85万亿元,占比19.07%[4] 投资者结构与偏好 - 投资者总数达1.36亿个,较年初增长8.37%[5] - 个人投资者1.34亿个,占比98.66%,较年初新增1029万个[5] - 机构投资者182万个,占比1.34%,较年初新增19万个[5] - 风险偏好为二级(稳健型)的个人投资者占比最高达33.56%,保守型和进取型偏好占比同比分别增加1.03和1.25个百分点[5] 资金投向与实体经济支持 - 理财产品支持实体经济资金规模约21万亿元[8] - 债券类资产配置18.33万亿元(占比55.6%),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1.82万亿元(5.52%),权益类资产0.78万亿元(2.38%)[8] - 持有信用债12.79万亿元(占比38.79%,同比减少2.34个百分点),利率债0.99万亿元(3.01%)[8] - 投向绿色债券超3200亿元,专项债券(含一带一路、区域发展等)超1000亿元,支持中小微企业超5万亿元[9] 主题产品发展 - 上半年新发ESG主题理财产品81只,存续余额超3000亿元[9] - 专精特新、乡村振兴等主题产品存续超200只,规模超1000亿元[9] - 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实现收益超3.9亿元(含浮盈),平均年化收益率超3.4%[9] - 个人养老金份额余额151.6亿元,较年初增长64.7%,投资者账户数超143.9万人,增长46.2%[10] 行业规范与创新 - 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管理办法推动代销业务规范发展[7] - 理财公司通过尽职调查、持续评估和客户服务机制强化代销业务全流程管控[7] - 上半年新发理财产品1.63万只,累计募集资金36.72万亿元[2]
银行理财存续规模超30万亿元
经济日报· 2025-07-29 22:11
市场规模与收益 - 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30.67万亿元 较去年同期增长14.18% [1][2] - 上半年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3896亿元 其中银行机构贡献599亿元 理财公司贡献3297亿元 [2] - 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为2.12% [2] - 全国共有132家银行机构和32家理财公司累计新发理财产品1.63万只 累计募集资金36.72万亿元 [2] 产品结构与风险等级 - 固定收益类产品存续规模29.81万亿元 占比97.2% 较年初减少0.13个百分点 较去年同期增加0.32个百分点 [3] - 混合类产品存续规模0.77万亿元 占比2.51% 权益类产品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存续规模分别为0.07万亿元和0.02万亿元 [3] - 风险等级为二级及以下的理财产品存续规模29.41万亿元 占比95.89% 四级及以上的产品规模仅0.1万亿元 占比0.32% [3] 运作模式与投资者结构 - 开放式理财产品存续规模24.82万亿元 占比80.93% 较年初增加0.13个百分点 较去年同期增加1.06个百分点 [4] - 封闭式理财产品存续规模5.85万亿元 占比19.07% [4] - 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达1.36亿个 较年初增长8.37% 其中个人投资者1.34亿个 占比98.66% 机构投资者182万个 占比1.34% [5] - 个人投资者中风险偏好为二级的占比最高达33.56% 一级和五级风险偏好占比较去年同期分别增加1.03和1.25个百分点 [5] 资金投向与实体经济支持 - 理财产品投资资产合计32.97万亿元 同比增长7.31% 负债合计2.29万亿元 同比增长12.23% 杠杆率107.45% 较去年同期增加0.41个百分点 [8] - 投向债券类资产18.33万亿元 占比55.6% 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1.82万亿元 占比5.52% 权益类资产0.78万亿元 占比2.38% [8] - 持有信用债12.79万亿元 占比38.79% 较去年同期减少2.34个百分点 持有利率债0.99万亿元 占比3.01% [8] - 支持实体经济资金规模约21万亿元 其中投向绿色债券超3200亿元 投向专项债券超1000亿元 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超5万亿元 [9] 主题产品与养老金融 - 市场累计发行ESG主题理财产品81只 存续余额超3000亿元 [9] - 存续专精特新、乡村振兴、大湾区、绿色低碳等主题理财产品超200只 存续规模超1000亿元 [9] - 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为投资者实现收益超3.9亿元 平均年化收益率超3.4% [9] - 6家理财公司累计推出35只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 由21家销售机构代销 产品个人养老金份额余额超151.6亿元 较年初增长64.7% 开立账户投资者超143.9万人 较年初增长46.2% [10] 行业规范与代销业务 - 多家理财公司着手规范代销业务 完善代理销售业务管理机制 [7] - 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管理办法推动理财产品代销业务规范有序发展 [7] - 理财公司从机构准入、持续监督管理、客户服务等维度强化代销业务全流程管控 [7]
四川金融晒出“五篇大文章” 半年成绩单
四川日报· 2025-07-29 22:07
文章核心观点 - 四川金融系统上半年围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取得显著成效 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11778亿元 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6% 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0.8% 金融活水深度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4][5] 社会融资与信贷表现 - 上半年全省社会融资规模比年初增加11778亿元 同比多增2150亿元 [4] - 截至6月末各项贷款余额12.7万亿元 同比增长11.6% 增速连续36个月居全国前列 [4] - 各项贷款较年初增加9062亿元 同比多增1336亿元 增量处于历史同期较高水平 [4] - 各项存款余额14.4万亿元 同比增长10.8% 增速高于全国2.2个百分点 [4] 资本市场与保险表现 - 股权融资119亿元 为去年同期1.8倍 居全国第八位 [4] - A股和港股上市公司分别新增2家与1家 总量达179家和36家 均居全国第八 [4] - 1-6月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1841.43亿元 同比增长2.96% [4] 科技金融领域 - 科技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0.18% [4] -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 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贷款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贷款分别增长29.2% 23.2% 21.6% [4] - 科技企业并购贷款累计投放10笔 余额21.78亿元 [4] -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1.49% [4] - "创投天府"路演活动推动49个项目达成意向融资2.81亿元 [4] 绿色金融领域 - 绿色融资贷款余额达1.99万亿元 [4] - 环境污染责任险累计保障780家次企业 [4] - 中行四川省分行为吉利四川商用车提供超11亿元贷款支持 [4] 普惠金融领域 - 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1% [4] - 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6.35% [4] - 新发放普惠型涉农贷款平均利率较2024年下降45个基点 [5] - 三大粮食作物保险提供风险保障207.7亿元 赔付7989.36万元 受益农户36.85万户次 [4] - "天府文产贷"累计发放16亿元 覆盖662户文旅企业 [5] 养老金融领域 - 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实现保费收入6435.79万元 [4] - 个人养老金实现保费收入28150.30万元 [4] - 商业养老金累计交费规模达33.52亿元 [4] - 多家银行推出适老化服务 如手机银行大字版 爱心服务窗口等 [5] 数字金融领域 - 信息传输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贷款同比增长24.2% [4] - 数字人民币在跨境支付 政务缴费 医疗教育等多场景应用 [5] - 交通银行"酒商通"产品提升融资效率70% [5] - 智能风控系统成功预警上百家企业潜在风险 [5] 政策与机制创新 - 四川省推动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措施与"创投天府"路演活动常态化开展 [4] - 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实施方案解决轻资产科创企业融资难题 [4] - 明示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试点通过"贷款明白纸"降低企业非息成本 [5] - 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累计走访376.11万户经营主体 发放贷款1.01万亿元 [5]
招商证券积极服务实体经济 书写金融央国企使命担当
证券时报· 2025-07-29 18:32
公司战略 - 公司明确了新五年战略期"集约化、数智化、科技型、国际化"发展新路径 [1] - 公司以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主线,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展开工作 [1] - 公司积极服务实体经济,体现金融央企国企的使命担当 [2] 科技金融服务 - 公司以"投行+投研+投资"三投联动模式聚焦数智科技、绿色科技、生命科技三大赛道 [3] - 公司系统梳理91条重点产业链,完成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产业知识库搭建 [3] - 2024年完成8单科技创新股权融资项目总金额104.58亿元,承销科技创新债券297.38亿元同比增长110.10% [3] - 2020年以来累计投资硬科技企业约78.6亿元 [3] - 私募股权子公司2024年完成12家企业投资,金额7.67亿元 [4] - 另类投资子公司2024年新增投资规模约1.5亿元 [4] 绿色金融服务 - 公司构建"投融资+产品创新+产业服务"绿色金融生态体系 [5] - 2022年以来助力"双碳"相关企业股权融资245.7亿元 [5] - 承销境内绿色相关债券、资产支持证券规模432.3亿元 [5] - 2024年承销绿色债券166.01亿元同比增长54% [5] - 推出国内首个"寒潮及降水指数保险+天气衍生品"等创新产品 [6] - 发布国内首个"招商万得可持续发展商品指数" [6] - 完成市场首单光伏公募REITs [6] 数智化转型 - 公司推进"AI证券公司"规划,加速数智化基础设施和数字安全体系建设 [6] - 落地数智化战略项目覆盖投行、财富管理等全业务线 [6] - 围绕三类客群优化业务场景提升服务质效 [6] 普惠金融服务 - "羚跃计划"累计入库企业554家,总投资25亿元 [7] - 近百家入库企业完成投行或投资业务转化 [7] - 2024年组织产业链对接活动,促成50余家企业与链主企业业务对接 [8] - 基金投顾业务服务客户8.02万户,保有规模约51.12亿元 [8] - 扩大"保险+期货"业务规模支持农业生产 [9] 养老金融服务 - 作为首批获得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销售资格的券商,已发行2只相关产品 [9] - 推出APP长辈版界面优化老年客户体验 [9] - 通过线下活动提升居民养老金融认知 [9]
青岛金监局答21记者:养老理财销售破60亿,将推三年行动方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8 12:33
养老金融政策与规划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指出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有望达到30万亿[1] - 青岛监管局2024年联合多部门印发《关于推进青岛市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并取得阶段性成效[1] - 2025年重点工作包括制定《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聚焦四大领域:养老金金融创新、养老服务金融质效、养老产业金融、适老化服务优化[4] 养老金金融创新成果 - 青岛获批全国首批养老理财产品、特定养老储蓄、个人养老金、商业养老金等试点[2] - 截至2025年6月末数据:养老理财产品销售61.1亿元、特定养老储蓄余额78.1亿元、个人养老金账户231.02万户(缴存15.16亿元)、商业养老金开户3454户(销售6.91亿元)、专属商业养老保险销售7917件(金额超8000万元)[2] - 金融机构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加强养老金融知识普及,提升居民参与度[2] 养老服务金融进展 - 银行创新推出"养老保障贷""院易融"等养老专属信贷产品支持养老院及社区养老服务中心[3] - 保险机构推广"琴岛e保"覆盖151.5万人(参保率16.4%),其中60岁以上占比超40%[3] - 1000余家金融机构网点完成适老化改造,开通老年人绿色通道2000余个,上门服务超十万人次[3] 养老产业金融支持 - 银行信贷支持智慧养老、适老产品研发等领域,2025年6月末养老产业贷款余额61.34亿元(较年初增长9.7%)[3] - 泰康、太保、中国人寿3家险资养老社区开业(总投资超14亿元,设计床位1800余张)[3] - 保险机构开发"养老机构综合责任险"为270余家机构提供7.56亿元风险保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