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动驾驶
icon
搜索文档
全球芯片,最新预测
36氪· 2025-09-15 03:13
半导体行业正经历快速转型,其发展受人工智能进步、地缘政治变化以及各国政府对本土生产投资增加的影响。随着人工智能应用加速,对高 性能芯片的需求激增,而供应链动态正因不断演变的贸易政策和国家安全担忧而重塑。与此同时,半导体在汽车、医疗保健和能源等行业变得 不可或缺,这推动了对持续创新和战略调整的需求。供应链韧性和技术主权现在已成为企业和政府的首要任务。各方正在努力实现生产多元化 并减少依赖,但结构性挑战依然存在。出口管制、关键材料限制以及不断变化的贸易联盟正在重新定义半导体行业格局,要求企业在保持竞争 优势的同时应对日益增加的复杂性。 需求分析: 半导体为创新和日常生活提供动力 为何需求至关重要? 在当今世界,半导体不可或缺。由于技术的快速进步和各行业需求的增长,半导体市场需求呈现强劲且不断演变的态势。当需求超过供给时,分析这些动 态可以揭示把握新兴机遇的多种途径。 | End-market | Automotive Devices | Server and Network | Home Appliances | Computing | Industrial | | --- | --- | --- | --- | ...
10上市8亏损! 智驾投资人们悄悄“逃离”
新浪财经· 2025-09-15 02:33
近日,"自动驾驶第一人"王劲创立的L4级自动驾驶企业中智行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智行),因还不 起1.5万元债务遭破产清算,引发广泛关注。 《次世代车研所》栏目注意到,今年以来,未上市的智驾企业"水深火热"——有2家智驾企业遭遇破产 清算;2家企业面临破产重整;多家年内出现过激烈的人事变动;多家陷入收购整合风波。此外,10家 主流自动驾驶企业陆续都发布了2025半年报,目前只有2家实现盈利,仍有8家处于亏损状态中。 一位自动驾驶企业创始人直言:"这个行业已经进入规模化商业阶段,如果这时候还在继续依靠融资来 做技术,摸索道路,恐怕已经行不通了。" 另有投资人直言,"自动驾驶行业已经进入收获期,大家开始批量上市,行业格局趋于稳固,新企业很 难再有机会,很多投资人都不投这个领域了"。 据知情人士对《次世代车研所》栏目透露,预计明年下半年,新石器等自动驾驶企业将开启上市工作。 伴随自动驾驶行业投资退潮、行业分化加剧,一部分企业开始"吃上肉",另一部分企业则"汤也喝不 上",甚至直接"饿死"。 | | | | 2025年破产或面临重大调整自动驾驶企业概况 | | | --- | --- | --- | --- | -- ...
全球芯片,最新预测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9-15 02:14
行业核心观点 - 半导体行业正经历由人工智能进步、地缘政治变化和各国政府本土化投资推动的快速转型 [1] - 全球半导体市场预计从2024年的6270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1.03万亿美元,复合增长率显著 [4] - 供应链动态因贸易政策、国家安全担忧和出口管制而重塑,技术主权和供应链韧性成为核心优先事项 [1] 需求分析 汽车领域 - 电气化、自动驾驶和软件定义汽车(SDV)推动汽车半导体需求激增,电动汽车预计2030年占汽车销量50% [7][8] - 功率半导体在电动汽车中占比超50%,碳化硅(SiC)和氮化镓(GaN)需求因高压环境而增长 [11][13] - 自动驾驶级别提升(L2级普及,L3级超10%)推动传感器、连接芯片和高性能计算芯片需求增长 [15][17] - 软件定义汽车采用区域架构,减少ECU数量但增加高性能SoC、AI加速器和高速存储芯片需求 [20] 服务器与网络 - 生成式AI推动数据量指数级增长,2030年服务器市场超3000亿美元,AI加速器需求占比达50% [27][35] - 数据中心功耗预计2030年翻倍,云服务提供商自研ASIC以降低运营成本 [32][34] - 5G/6G网络和Wi-Fi 7升级推动网络设备需求,但电信设备半导体增长温和 [39][45] - 氮化镓射频芯片在基站领域占比超50%,预计2030年达90% [48] 家用电器 - 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推动家电智能化,AI处理器和电源管理集成电路(PMIC)需求增长 [56][61] - Matter标准促进设备互联,多协议连接集成电路需求上升 [63] - 可穿戴设备采用多种传感器(如运动、健康监测),推动专用SoC和处理器发展 [68] 计算设备 - AI PC和AI智能手机推动神经网络处理器(NPU)采用,边缘AI需求增长 [78][83] - 低功耗LPDDR DRAM通过代际升级降低功耗(LPDDR6较LPDDR5降耗50%),支持高性能移动计算 [85] - 图像信号处理器(ISP)因多摄像头模块和高分辨率传感器需求而升级 [89] 工业领域 - 医疗机器人手术占比从2010年2.1%升至2020年20%,推动MEMS传感器和GPU需求 [99] - 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从2016年900吉瓦增至2023年2000吉瓦,2030年预计达5500吉瓦,碳化硅功率半导体需求增长 [105][106] - 智能制造推动传感器、MCU和连接集成电路需求,工厂自动化向更高级别发展 [111][112] - 全球国防预算从2015–2022年平均2万亿美元增至2030年3–4万亿美元,推动高可靠性半导体需求 [116] 供应分析 设计与制造 - 半导体设计成本因先进节点复杂性上升而激增,行业需超30万名工程师(现仅20万名) [128] - 专用芯片(ASIC/ASSP)需求增长,以弥补通用芯片在性能、能效和可靠性上的不足 [129] - 逻辑芯片产能向更小节点转移,7nm以下节点受益于AI和HPC需求,22–28nm节点可能供过于求 [161] - 2024–2030年全球晶圆厂支出超1.5万亿美元,相当于过去二十年总和 [153] 技术与材料创新 - 晶体管架构从FinFET转向全环绕栅极(GAA),CFET和Forksheet有望2030年代初商业化 [171] - 碳化硅和氮化镓宽禁带半导体因高效能需求增长,但供应受限于晶圆生产和外延工艺 [190][191] - 高带宽存储器(HBM)因AI训练和推理需求成为关键组件,供应链瓶颈可能持续存在 [178][181] 区域战略与产能分布 - 美国通过《芯片法案》补贴先进逻辑制造,中国聚焦成熟节点和DAO半导体自给自足 [153][168] - 韩国保持存储器领导地位,投资DRAM和HBM;日本重振半导体产业,专注汽车和功率器件 [168][176] - 封装技术成为性能提升关键,先进封装推动异构集成和Chiplet架构发展 [192]
早报|西贝创始人贾国龙道歉;罗永浩向贾国龙重新开战;美的回应一天工作14小时离职被欠薪;预制菜国标草案过审即将公开征求意见
虎嗅APP· 2025-09-15 00:07
中美经贸关系 - 中美双方在西班牙马德里就经贸问题举行会谈 [2] - 美国关税政策导致近半数中小企业成本上升20%以上 约一半企业因成本压力减少运输量 [3] - 企业支付关税的痛苦正取代不确定性成为更大负担 [4] 中国产业政策 - 将出台新政促进民间投资 铁路/核电/油气管道等领域重大项目将设定民间投资参股比例最低要求 [7] - 《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通过专家审查 将强制要求餐饮门店披露预制菜使用情况 [13][14] - 新国标标志着预制菜行业从"野蛮生长"走向"合规时代" [15] 日本人口结构 - 日本65岁以上老年人达3619万 占总人口29.4%创历史新高 [8] - 65岁以上就业人数达930万 连续21年刷新纪录 占总就业人口13.7% [9] - 预计到2050年日本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达37.1% [10] 企业动态 -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道歉并承诺将"打明牌" 彻底向胖东来学习 [11][12] - 罗永浩提议与贾国龙公开直播对质预制菜争议 [19] - 华与华为西贝服务十年收取6000多万咨询费 下一个十年计划收取1-2亿 [22] 品牌战略 - 娃哈哈或启用新品牌"娃小宗" 2026年新销售年度起更换使用 [19] - 贵州茅台否认放开专卖店加盟和直采飞天茅台 称相关消息为假冒行为 [26] 新能源汽车产业 - 王传福立下2028年实现年产1000万辆车目标 计划超越丰田成为全球第一 [30] - 比亚迪计划国内市场销售700万辆和海外市场300万辆 推进磷酸铁锂与固态电池双技术路线 [30] 科技行业 - 特斯拉FSD V14将在2025年底前实现大规模部署 [31] - Optimus第三代机器人计划于年底量产 Starlink完成170亿美元频谱收购 [31] - AI5芯片性能较前代提升40倍 为自动驾驶与机器人提供算力支撑 [31]
过来人经验!研一进组后一定要着手准备小论文!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9-14 23:33
科研开头找节奏是最难的,且至关重要,真所谓 一步领先步步领先,一步落后步步落后。 真正拉开差距的往往就是开学这段时间, 谁能适应科研节奏?谁跑得快能做出成果?谁就能抢占课题 组优质资源,就能得到导师更多资源投入, 有了资源加持自然跑得更快,又能争取更多资源,成果出 的更多,雪球越滚越大。 等到研二研三才考虑发小论文出成果,导师的注意力和课题组资源早被瓜分光了! 此外,尽早发小论文还有这些好处: 无论你是刚进组想要尽早产出成果但是没有头绪,还是临近求职毕业要求还没达到,迟迟无法产出满意 的论文 , 不妨考虑寻求专业助力,自动驾驶之心服务大家的论文辅导正式推出了。 有位研二学员找到了我们指导,一年发了3SCI论文,申博、国奖统统拿下! 带方向扫码免费咨询 更容易拿奖学金; 为毕业论文做准备; 培养科研能力; 求职升学更有优势。 第1周:确定研究方向,筛选出 3 个备选课题。 第2-3周:完成文献综述,搭建论文框架。 第4-6周:进行实验设计与数据收集。 第7-8周:完成初稿。 第9-10周:初稿完成,修改润色。 第11-12周:开始选刊投稿,等待accept! 为什么选我们? 我们300+专职于自动驾驶/具身智能 ...
综述|中德汽车产业携手开拓转型新机遇
新华社· 2025-09-14 08:11
展会概况 - 2025年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于9月9日至14日在慕尼黑举行 参展德国企业超过300家 中国企业超过110家 成为展会两大主力[1] -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作为车展重要板块 吸引宝马 大众 梅赛德斯-奔驰等德国车企高管与中国企业代表共同探讨产业转型与合作机遇[1] 产业合作态势 -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指出德中汽车产业在智能网联 自动驾驶和电动出行等关键技术领域保持密切合作 已形成卓越高效的生态体系[1] - 合作从整车环节延伸至产业链上下游 两国科技企业 电池企业和制造企业在展会携手亮相 显示合作成果在更广领域拓展[2] 德国车企战略布局 - 宝马集团董事长表示与中国企业在动力电池 智能驾驶 "软件定义汽车"等领域合作 帮助推出更具创新力的"新世代"电动车型[2] - 大众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强调德中跨行业合作是实现汽车行业向更智能 更安全出行转型的最强大引擎之一[2] -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董事会主席宣布加大在华投入 与中国合作伙伴共同投资超过140亿元人民币用于新技术研发[2] 零部件与技术合作 - 德国零部件供应商采埃孚集团与中国科技企业合作研发"软件定义汽车"技术 率先在中国落地后推广至其他市场[3] - 奇昊汽车在中国设有两处工厂生产车身结构件 与中国客户联系日益紧密 中国团队成员积极参与全球业务交流[3] 智能驾驶领域合作 - 卓驭科技与德国大众汽车合作7年 联合研发的多款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车型已推向市场 国内外业务持续增长[3] - 大众汽车与卓驭科技建立新型双向研发伙伴关系 打破传统单向供需模式 经过多年实验室检验和道路测试逐步成熟[4] 中国企业全球化进展 - 小鹏汽车展示智能电动车 飞行汽车和人形机器人产品矩阵 与大众集团开展四次深度合作 联合研发电子电气架构将用于中国市场多种车型[5] - 小鹏汽车正积极推进在欧洲的本地化布局 强调欧洲与中国车企应加强沟通交流 在竞争中合作共赢[5] - 广汽集团董事长认为中德企业在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领域合作潜力巨大 特别是在制造环节和绿色发展理念方面可互相学习[5]
综述丨中德汽车产业携手开拓转型新机遇
新华网· 2025-09-14 08:09
展会概况 - 2025年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在慕尼黑举行 德国企业300余家和中国企业110多家参展 成为展会两大主力[1] - 展会重要板块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吸引宝马 大众 梅赛德斯-奔驰等德国车企高管与中国企业代表共同探讨产业转型合作机遇[1] 中德汽车产业合作现状 -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指出德中汽车产业在智能网联 自动驾驶和电动出行等关键技术领域保持密切合作并不断取得进展[1] - 两国汽车产业合作已形成卓越高效的生态体系 为消费者带来兼具创新活力 成本效益和绿色低碳的产品与解决方案[1] - 合作从整车环节延伸至产业链上下游 两国科技企业 电池企业和制造企业携手亮相[2] 德国车企合作案例 - 宝马集团与中国企业在动力电池 智能驾驶 "软件定义汽车"等领域合作 帮助推出更具创新力的"新世代"电动车型[2] - 大众集团强调德中跨行业合作是实现汽车行业转型目标的最强大引擎之一[2] -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加大在华投入 与中国合作伙伴共同投资超过140亿元人民币用于新技术研发[2] 零部件供应商合作 - 德国零部件生产商奇昊汽车在中国设两处工厂生产车身结构件供应中国品牌 全球业务交流日益紧密[3] - 采埃孚集团与中国科技企业合作研发"软件定义汽车"技术 先在中国落地再推广至其他市场[3] 智能驾驶技术合作 - 卓驭科技与德国大众汽车合作7年 联合研发的多款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车型已推向市场 国内外业务持续增长[3] - 大众汽车与卓驭科技建立新型合作伙伴关系 打破传统单向供需模式 共同研发[4] 中国企业全球化布局 - 小鹏汽车展示智能电动车 飞行汽车和人形机器人等"科技全家桶" 与大众集团开展四次深度合作[5] - 小鹏汽车积极推进在欧洲的本地化布局 将联合研发的电子电气架构用于中国市场的各类车型[5] - 广汽集团认为中德企业在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领域合作潜力巨大 包括制造环节和绿色发展理念[5]
招商证券:新型储能建设方案出台 中美将在西班牙举行会谈
新浪财经· 2025-09-14 08:00
政策预期更新 - 八大政策预期涉及货币和消费等领域 包括重启国债买卖操作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服务消费政策 整治内卷 十大行业稳增长 脑机接口 自动驾驶以及数据要素 [1] - 政策密集落地重要窗口期为8月中旬至9月中旬 [1] - 央行重启国债买卖操作预期升温 [1][3] 新型储能建设 -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 [2] - 方案目标偏托底性质且提前完成概率较大 [2] - 强制配储退出后政策提出包括AIDC在内的多种应用场景 [2] - 定价机制提出多种思路 储能容量电价全国性政策值得期待 [2] - 储能上游供应链端存在涨价预期 涉及储能电芯价格 [2] 行业稳增长方案 - 工信部发布《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 [2] - 《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印发 主要目标进一步提升 需求牵引政策更加细致 增加对L3自动驾驶的部署 [2] - 《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印发 主要目标更加细致 主要任务顺序调整 侧重于调整供给结构 [2] - 七个行业稳增长方案尚未印发 [1] 中美经贸关系 - 中美将于9月14日至17日在西班牙举行会谈 讨论美单边关税措施 滥用出口管制及TikTok等经贸问题 [3] - 美国对七国集团施压要求对中国印度加征关税 [1][3] - 欧洲各国对中国和印度实施二级制裁持谨慎态度 [3] 产业政策动态 - 公用事业方面发改委就《输配电定价成本监审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等多项政策公开征求意见 [4] - 人工智能方面发改委发布《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能》署名文章 上海及杭州分别发布人工智能相关政策 [4] - 数据要素方面1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质量认证数字化发展的指导意见》 [4] - 整治内卷方面市监局回应外卖平台补贴争议 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部署开展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 [4] - 卫星通讯方面工信部向中国联通颁发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 [4]
某新势力智驾组织架构即将迎来重大调整...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9-13 16:04
公司组织架构调整 - 智驾组织架构将迎来重大调整 新部门正在敲定人员[2] - 多位元老级部门负责人相继离职 包括选择科研院校 筹备具身方向创业 继续在业内拼搏的核心人物[2] - 组织架构由原先四个二级部门划分为十个二级部门 结构更扁平 提供更多晋升机会[2] 技术路线分歧 - 业内对下一代量产方案技术路线出现明显分歧 VLA和世界行为模型(WA)两个流派争论激烈[2] - 公司声称中国真正做出VLA的只有自家企业 质疑其他公司仅做出"变形VLA"或"嫁接VLA"[2] - 世界行为模型(World-Action)被视为实现自动驾驶的终极方案 认为VLA路径取巧但非最终解决方案[4] 行业地位与影响 - 公司智驾方案去年取得巨大成功 跃升为业界标杆 多家企业跟随其方案[2] - 内部核心人物身价暴涨 遭遇其他公司高价挖角[2] - 组织架构调整旨在应对VLA量产优化 新车销量提升和外部环境变化等挑战[4] 人员变动与晋升 - 高管职位空缺成为竞争焦点 有限职位无法满足下属晋升需求[2] - 架构调整后形成更扁平化组织 为更多人员提供上升机会[2]
金价,再创历史新高
搜狐财经· 2025-09-13 12:47
当地时间周五,美国密歇根大学发布的初步调查数据显示,美国9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为55.4,低于市场预期与前 值。与此同时,9月份长期通胀预期连续第二个月上升至3.9%。数据公布后,市场对美联储本月大幅降息50个基点的预期 概率进一步下降至3.6%,多个期限美债收益率回升令股市流动性部分承压。投资者交易谨慎,更青睐具有避险属性的公 用事业股,美国三大股指周五涨跌不一。截至收盘,道指跌0.59%,标普500指数微跌0.05%,纳指涨0.44%。其中,纳指 再创收盘历史新高。 从全周来看,意外低于预期的月度通胀数据以及持续疲软的就业数据,巩固了市场对美联储即将在下周开始降息的预 期,加之芯片股和AI概念股显著上涨,美国三大股指本周集体上涨。道指本周涨0.95%,标普500指数上涨1.59%,纳指上 涨2.03%。 12日欧洲三大股指涨跌不一 欧洲方面,英国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英国经济在7月零增长,经济活动几乎陷入停滞。市场预计,疲弱的经济数据 可能会促使英国央行在下周宣布降息。此外,国际信用评级公司惠誉周五宣布,将法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下调至A+, 前景展望维持稳定。下调评级的主要原因是,法国财政赤字将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