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出海

搜索文档
危地不去,乱地不往,企业出海要有底线思维
吴晓波频道· 2025-05-09 00:36
中国企业出海现状 - 中国企业经历了从短缺经济、进口替代到产品出海,如今进入企业出海阶段,前期已积累5-6年时间,当前并非中国企业出海元年 [4] - 企业出海是一个特别严肃且迫切的话题,需要从国家工业视角出发,从产业历史角度进行长期研究 [35][76] - 企业出海是中国的技术和资本主动参与全球制造链条的过程,为世界经济发展做更大贡献 [92] 企业出海五大核心挑战 - 出海五大坑包括:出海合规坑、出海组织管理坑、出海品牌营销坑、出海供应链坑、出海国别坑 [8] - 供应链出海六大坑:供应方单一依赖过重、本地化要求无法完成、成本高效率低、管理混乱国内经验失效、国内外体系未协同、合规不达标被排除在大客户供应链之外 [36] - 品牌营销最大坑是"只会卖低价",营销是特别容易交学费的地方 [49][56] 出海团队建设与管理 - 早期出海从0到1需要一把手强力支持,对市场感知、资源投入和打破惯性思维至关重要 [12] - 出海负责人应具备:熟悉产品与文化、总部人脉深厚、沟通能力强(尤其对内)、对产品技术熟悉、有派驻国经验 [16][21] - 海外团队建设两个极端:完全本土化团队或以总部为主搭建团队,新市场往往先选择保守打法 [30] - 本土派出团队管理业绩通常优于当地团队,中国团队更有冲劲和责任心 [40] 出海战略与路径选择 - 企业出海时间框架:两年打基础、五年成规模、十年定胜负 [45] - 国别选择三原则:市场足够大、先近后远、先易后难 [97] - 出海路径可跟随客户、朋友、成本、热点或叛逆而行,最保险是跟随客户走 [87][102] - 需区分区域与国别概念,如中东地区迪拜与沙特完全不同 [107] 供应链与本地化挑战 - 中国仍是全球最好生产制造基地,配套齐全但其他国家本地化率要求可能面临质量或成本抉择 [57] - 海外大客户强调绿色供应链和ESG,忽视将失去商机 [65] - 供应链是出海最大挑战,涉及多国协同和制度障碍 [61] - 需避免供应链优越感,应换位思考本地行业发展需求 [67] 风险规避与共赢思维 - 对地缘政治风险需有敬畏心,坚持"危地不去乱地不往"的底线思维 [112] - 生意的本质是双赢,中国企业应创造下一波增长中的新型双赢 [81] - 在全球化重构中,帮助目标国家发展经济是实现共赢的确定性路径 [115]
今晚19:00,吴晓波X马旭飞X杨鸥,企业出海选哪里好?
吴晓波频道· 2025-05-07 18:21
点击按钮▲ 预约直播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出海,在路上。 昨日凌晨,当东八区还在睡梦中,官方忽然宣布,中美即将在瑞士实现破冰对话。 历经一月的关税大战,终于有了一些新眉目。 好消息也不止一个,昨日上午9点, 国新办金融发布会"赶早也赶巧"地为内部经济输入新弹 药,尤其针对关税战下的中国外贸企业,提出了针对性的"托举"。 如: 推动银行加快落实各项稳外贸政策,确保应贷尽贷应续尽续;如对受关税影响较大,经营 暂时困难的市场主体,一企一策提供精准服务,如 强化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的融资保障等等。 不过,在吴老师看来,尽管从国家部委到沿海各省市政府,都在积极为外贸企业出谋划策,但 是这些办法如何落到每一个具体的企业,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因此,外贸转内销仍只是短期的应急之策,而企业出海势将成为一项长期规划。 在他看来: 企业出海,是一次需要进行系统性思考的二次创业,在某种意义上,它的难度甚至 不低于企业家们第一次创业。 企业家们首先要面临以下五大课题:第一,出海的企业管理;第二,品牌营销;第 三,供应链;第四,国别选择;第五,合规性。 本场直播,吴老师将继续对话相关资深专家,探讨 地缘棋局中的落子艺 ...
今晚19:00,吴晓波x林雪萍x徐赫:供应链大迁徙,谁会被踢出全球棋局?
吴晓波频道· 2025-05-06 16:53
全球供应链现状与挑战 - 2021年2月美国德克萨斯州暴风雪导致三家关键芯片工厂停工 引发德国大众停产 日本丰田减产40% 凸显全球供应链脆弱性 [1] - 当前供应链面临地缘政治 能源危机 AI革命 ESG等多重变量冲击 从"效率优先"转向"安全与韧性"为核心 [1] - 麦肯锡数据显示全球92%企业正在重构供应链布局 "中国+1""近岸外包""数字孪生"成为高频关键词 [1] 供应链重构趋势 - 供应链机器处于高度调试阶段 中国企业需在新格局稳定前重新布局以保持战略地位 [2] - 联想通过"智能控制塔"系统实现全球供应链协同 覆盖180国30+制造基地2000+供应商 [2] - 中美分别聚焦"卡脖子"技术突破与制造业回流 供应链成为国家竞争力核心战场 [2] 企业出海关键议题 - 转口贸易窗口期问题成为企业规避关税的重要考量因素 [3] - 潜在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对企业供应链布局构成重大不确定性 [3] - 直播将探讨全球供应链变化 中国企业出海现状及先行者管理经验 [3]
吴晓波:出海,在路上
吴晓波频道· 2025-05-06 16:53
中国企业出海现状 - 越南胡志明市街头可见小米、OPPO、苹果、三星、蜜雪冰城、名创优品、比亚迪等中国品牌密集布局 [1][2][3] - 印尼市场出现模仿瑞幸模式的咖啡连锁品牌,一年内扩张至200家门店 [5] - 化妆品创业者提出"生而全球"理念,反映新一代出海企业的全球化基因 [5][6] - 2020年代企业出海呈现全要素输出特征,涉及设备、技术、人才、资本等商业模式重构 [15] 中国制造全球化发展历程 - 第一阶段(1990年代中期):万向集团1993年赴美建厂,开启零部件企业海外配套生产 [11] - 第二阶段(2000年代初期):加入WTO推动"Made in China"商品大规模出口 [11] - 第三阶段(2010年代中期):跨境电商崛起,企业通过独立站和海外仓建立品牌 [11] - 第四阶段(2020年代):受关税战影响,企业出海办厂成为长期战略选择 [12] 出海核心挑战 - 五大关键课题:企业管理、品牌营销、供应链、国别选择、合规性 [16] - 70后/80后企业家面临5-10年长期投入的决策压力 [18] - 制造业企业需完成从出口导向到"现地主义"的转型 [23] - 与日本1980年代出海相比,中国企业更聚焦发展中国家、参与基建投资且中小企业活跃 [28] 国际经验对比 - 日本企业海外法人达2.22万家,海外制造占比达70%(2023年汽车业海外产量1751万辆) [26] - 美国企业将海外扩张视为战略必选项(小钱德勒1962年研究) [21] - 日本出海受301条款打压的历史与中国当前处境高度相似 [22] 学术研究进展 - 中国企业出海系统研究处于空白状态,相关专著稀缺 [31] - 《大出海》首次从地理、认知、价值链等维度构建全景分析框架 [35] - 2023年出现多部出海战略著作,标志研究领域开始兴起 [36] 行业活动动态 - 吴晓波频道举办企业出海主题系列直播,聚焦供应链等五大议题 [38] - 论坛邀请供应链专家林雪萍和联想全球供应链负责人徐赫参与对话 [38] - 出海被定义为与AI革命并列的百年机遇,需坚持理性、建设性、避险性原则 [8][38]
5月6日—5月8日,“出海,在路上”吴晓波频道11周年系列直播正式开启
吴晓波频道· 2025-05-05 16:41
点击按钮▲ 预约直播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当2025年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壁垒如飓风般席卷全球产业链,订单锐减与成本激增的阴霾下,中 国企业的出海征途却显露出别样韧性——这场看似突如其来的危机,实则是中国制造全球化基 因觉醒后的又一次淬炼。 从海尔在欧美供应链的20年深耕,到万向集团横跨12国的汽车零部件帝国,这些穿越周期的商 业叙事,绝非危机倒逼的权宜之计,而是民族工业融入世界脉搏的战略觉醒。 正如吴老师在2024首届出海全球峰会所言:"留给中国企业的出海窗口期仅剩5—10年",但历 史告诉我们,真正的全球化布局需要以十年为单位丈量。 5月8日,是吴晓波频道11岁的生日,在11周年庆之际,我们策划了主题为"出海,在路上"系列 直播活动。 吴老师将和六位实战派出海领航者展开深度对话。 三场直播的主题分别是: 工对波兰HSW集团工程机械事业部的收购及并购后的整合管理,足迹遍布全球近50个国家和地 区。 林雪萍:全球产业观察家、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质量发展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过去3年,林雪萍 调研国内外100多家工厂,访谈了200多位海外亲历者,并前往德国、匈牙利、泰国、越南、墨 西哥等不同地区国家 ...
每一家出海企业都要考虑的121个问题
梧桐树下V· 2025-05-05 13:07
中国企业出海趋势与必要性 - 2025年后出海成为企业"必答题",因海外市场普遍大于国内市场 [1] - 当前出海面临贸易战、关税壁垒和逆全球化三重挑战,风险高于预期 [1] 《中国企业出海指南》内容架构 - 全书332页15.5万字,覆盖9大章节:海外布局、监管要求、股权架构、审批流程、交易文件、合规风险、税务考量等 [3] - 提供纸质资料+线上课程《境内企业赴美国上市的法律实务解读》+定制笔记本 [3] 出海核心路径与架构设计 - 常见路径包括协议方式和股权投资方式,涉及资金来源、人员配置、律师作用等要素 [4] - 股权架构设计包含全球税务优化、境外信托、跨境效能考量,典型案例采用BVI-开曼-夹层BVI-香港的多层架构 [7][9] - 夹层BVI公司设计便于未来业务板块剥离,避免直接出售香港公司 [11] 境外投资审批流程 - 三阶段审批:发改委备案/核准→商务部备案/核准→银行外汇登记 [13] - 需额外关注反垄断申报、国家安全审查、数据安全及国资监管要求(央国企适用) [15] 交易法律条款与文件 - 关键协议包括投资意向书(含交易先决条件、终止条款)和投资协议(含赔偿条款、完整性条款) [21][23] - 投资协议核心条款涵盖交易结构、陈述保证、承诺解除等法律约束性内容 [23] 合规管理体系搭建 - 合规六步曲方法论:定原则→画场景→定岗位→搭流程→识义务→写制度 [25] - 制度制定需结合企业价值观、管理需求及外部法规,参考模板但需定制化 [27] 区域国别投资分析 - 阿联酋案例:能源占出口40%(原油/天然气),机械设备占进口35%,法律体系为民事法与伊斯兰法双轨制 [29] - 国别信息需搜集6类数据:经济结构、商品贸易、国际协定、法律制度、外资政策等 [29] 工具与资源支持 - 提供交易文件模板(如中英文投资意向书)、ODI备案流程详解及税务筹划方案 [21][13][6] - 配套线上课程覆盖美国上市法律实务,增强实操性 [3]
A股2024年业绩全景扫描:AI成增长引擎,企业出海加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30 12:30
2024年A股上市公司年报总结 整体业绩表现 - 5402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年报,合计实现营业收入62.33万亿元,同比增长0.57%,归母净利润5.06万亿元,同比增长1.05% [1] - 77家公司归母净利润超百亿元,10家超千亿元,以银行、保险等金融股为主,四大国有银行净利润均超2000亿元 [1] - 剔除金融股后,剩余A股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微降0.24%至53.43万亿元,归母净利润下降6.49%至2.42万亿元 [1]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技术创新与消费回暖是2024年主线,548家公司业绩增速超100% [1][2] - AI技术推动算力基础设施需求激增,光模块、PCB、存储芯片等领域业绩爆发 [2][3] - 生益电子归母净利润3.32亿元,同比增长1428.23% [3] - 中际旭创、新易盛光模块企业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37.93%、312.26% [3] - 兆易创新、韦尔股份等半导体企业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584.21%、498.11% [3] - "以旧换新"政策带动消费电子回暖,2024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2.86亿台,同比增长5.6% [3] - 长盈精密净利润7.72亿元,同比增长800.24% [4] - 立讯精密、蓝思科技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2.03%、19.94% [4] 国际化布局 - 3653家公司披露境外业务收入,合计9.43万亿元,占总营收比例约20% [6] - 14家公司境外收入超千亿元,立讯精密、比亚迪、美的集团等领衔 [6] - 2315家公司境外收入同比正增长,占比超六成,浪潮信息海外营收同比激增256.98%至340.8亿元 [6] - 新兴市场成为布局重点,传音控股非洲智能机市场份额超40%,迈瑞医疗发展中国家收入占国际收入66.39% [7] - 中东市场受关注,晶科能源海外组件销售额占比近70%,中东地区出货量近10GW [8] 行业亏损情况 - 124家公司归母净利润亏损超10亿元,4家地产公司亏损超百亿元,万科A以494.78亿元亏损居首 [9] - 光伏、锂矿、钢铁等能源领域亏损严重,TCL中环、隆基绿能、天齐锂业亏损额均超70亿元 [10] - 鞍钢股份、本钢板材等钢铁企业亏损额均超30亿元 [10] 退市新规影响 - 2024年A股退市企业数量达52家,48家主板公司触及组合类财务退市指标 [11] - ST沪科、波导股份等公司因营收或净利润不达标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11] - 退市新规新增一年严重造假、三年连续造假等情形,收紧财务类退市指标 [11]
展示川渝魅力,推动经贸合作 “东京川渝会客厅”亮相大阪世博会
四川日报· 2025-04-30 00:46
大阪世博会成都专题推介会 - 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期间举行成都专题推介会和德阳城市暨经贸推介会 [1] - "东京川渝会客厅"项目正式发布 将在东京都核心区域设立常设展厅和商务接洽空间 [1] - 项目旨在展示川渝魅力 协助政府招商 助推企业出海 加快文旅产业 农产品 美食进入日本市场 [1] 东京川渝会客厅项目 - 项目将促进中日双边经贸合作 共享在日华侨企业经验 帮助出海企业理解日本市场 [1] - 提供法律 税务 工商等本地化服务 辅助项目孵化 为重点项目提供金融供应链支持 [1] - 项目由政府和企业的共同需求推动 旨在建立精准渠道促进文化 产业走出去并引进日本优质资源 [1] 成都与日本经贸关系 - 日本是成都第三大外资来源国和第七大贸易伙伴 [2] - 2024年成都与日本贸易额达333亿元 [2] - 成都与日本在医疗养老 文化创意 智能制造等领域合作空间广阔 [2] 德阳经贸合作签约 - 德阳市商务局与日本川渝总商会签约 [2]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德阳市委员会与日中经济发展中心签约 [2] - 四川窗世界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与嘉合株式会社签约 [2]
中国企业出海全景热力图发布
南方都市报· 2025-04-29 23:16
全球服务中心Go Global启用。 通讯员供图 4月29日,深圳南山区全力打造的综合性国际服务平台——全球服务中心Go Global正式启用,未来全球 服务中心Go Global将打造成为企业出海的国际总部基地和外企来华的服务窗口,立足"生而全球化"的 南山,链接全球、开启未来。 长期主义 企业要把出海升级为技术和品牌驱动 "全球服务中心就是南山向世界递出的一张名片。"活动现场,南山区委书记黄湘岳向全球企业发出邀 请。黄湘岳介绍,这个平台不仅是"中国船队"的港湾,更是全球合作的码头。希望通过基层实践,打造 好全球服务中心,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轨道上构建合作共同体。 南山区拥有众多高新技术企业和优质创新资源,已是出海企业的"摇篮":中兴通讯的业务已覆盖110多 个国家、大疆业务遍及100多个国家与地区、海能达在全球设立近100家分支机构...... 从家电时代康佳、创维、TCL,到互联网时代的腾讯、中兴、迈瑞;从大疆、传音、云鲸,到如今火出 圈的喜茶、奈雪、蕉下,一大批企业在南山区成长、壮大、成为巨头并走向世界。 经过一年多的走访调研,综合性国际服务平台——全球服务中心Go Global应运而生,让全国企 ...
超5成中企认为,“人”是出海途中最艰巨的挑战
吴晓波频道· 2025-04-29 15:43
点击上图▲立即报名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 吴晓波频道) 过去二十年,中国企业顺应全球化浪潮,实现了从产品出海、资本出海到能力出海的跃迁。 未来,随着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不断攀升,我们有望见证更大范围的中国跨国企业崛起。 正如美国在20世纪初,日本在战后经济腾飞时期,通过出海战略催生了通用、福特、丰田、三菱、索尼等一大批国际化企业,今天的中国企业也 正站在全球化的新起点上。 麦肯锡数据显示,中国领先企业海外收入占比为30%—40%,而这一比例在成熟的全球化企业中达到了80%。这一显著差距,体现出中企出海未来 的发展潜力巨大。 但差距背后也有隐忧,据麦肯锡调查,超过50%的中企认为人才短缺是其国际化进程中最为艰巨的挑战之一。 这暴露出一个亟待弥补的深层问题—— 数百万精通跨国经营、跨文化管理、全球合规的人才缺口。 当TikTok在欧美遭遇审查甚至禁令,当新能源车企在东南亚陷入本土化困局,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清楚: 没有一支素质过硬的"全球战队",再好的 战略也只是纸上蓝图。 企业出海,人才先行 上世纪80年代,美国通用汽车在欧洲建厂,福特将流水线推向全球;90年代,日本丰田以"精益生产"席卷欧美,索尼用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