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汽车
icon
搜索文档
金杯电工:计划在欧洲建设年产能2万吨电磁线的智能化生产基地 首期产能预计2026年可释放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2 10:17
业务拓展与新兴市场 - 公司产品作为配套材料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在满足传统应用领域需求的同时 正不断拓展到新能源汽车 风电 光伏 储能 工业机器人等新兴应用领域 并正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量市场 [1] - 2024年研发的"1000万次超高柔工业机器人用拖链电缆"已作为配套材料应用于工业机器人领域 并正在开展更高耐折次数线缆的研发与验证工作 [1] 产能扩张计划 - 计划在欧洲建设年产能2万吨电磁线的智能化生产基地 分两期建设 [1] - 首期产能8,000吨/年 预计2026年可释放 [1] - 第二期产能建设规划为12,000吨/年 计划2028年投产 [1]
合资退,自主进,车灯新王加冕!
市值风云· 2025-09-22 10:08
行业格局演变 - 汽车智能化浪潮推动车灯从单一照明功能升级为智能交互与安全升级的关键赛道[3] - 2021年国内车灯市场CR5达61% 形成"一超多强"竞争格局[3] - 华域视觉以22%市场份额位居行业首位 星宇股份及小糸等品牌紧随其后[3] 市场驱动因素 - 新能源加速渗透与智能化浪潮开启推动行业格局显著变化[4] - 客户拓展与技术迭代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1]
徕木股份:将持续深入研发新技术和新产品 拓展在新能源汽车高电流高电压模块、智能驾驶模块的应用
全景网· 2025-09-22 09:52
业务发展战略 - 公司将持续深入研发新技术和新产品以增强竞争力 [1] - 重点拓展新能源汽车高电流高电压模块应用领域 [1] - 积极开发智能驾驶模块相关技术解决方案 [1] 新兴市场布局 - 开展储能领域连接器产品的开发与市场拓展工作 [1] - 推进光模块和数据中心方向的连接器技术应用 [1] - 布局机器人产业所需的连接器产品市场 [1] - 涉足低空经济领域连接器产品的开发与拓展 [1]
同益股份:公司复合材料板棒材可被广泛应用于无人机等多个应用场景
证券日报网· 2025-09-22 09:44
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是中高端化工及电子材料供应链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商 [1] 产品应用领域 - 公司复合材料板棒材可广泛应用于无人机、新能源汽车、半导体、军工装备、智能自动化设备、光伏、高铁、医疗器械、桥梁基建等多个应用场景 [1] - 公司产品已被应用于无人机、新能源汽车、航天航空、智能穿戴等领域 [1]
世昌股份上市第二个交易日跌15% 华西证券昨日发研报
中国经济网· 2025-09-22 09:24
本次发行超额配售选择权行使前,公司募集资金总额为171,130,000.00元。上会会计师事务所已出具 《验资报告》(上会师报字(2025)第14391号),确认截至2025年9月11日,公司实际已发行人民币普通股 1,570.00万股,募集资金人民币171,130,000.00元,扣除本次发行费用21,685,923.36元(不含税)后,实际 募集资金净额人民币149,444,076.64元,其中新增注册资本人民币15,700,000.00元,余额人民币 133,744,076.64元计入资本公积。 华西证券(002926)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戚舒扬、金兵9月21日发布研报《世昌股份(920022):"小巨 人"精准卡位汽车燃料系统》。 世昌股份最终募集资金净额较原计划少2173.54万元。世昌股份2025年9月5日发布的招股说明书显示, 公司拟募集资金17,117.95万元,分别用于浙江星昌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年产60万台新能源高压油箱项目 (二期)、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22日讯世昌股份(920022.BJ)股价今日下跌,截至收盘报34.40元,跌幅15.06%。 世昌股份2025年9月19日 ...
天成自控收到国内某头部知名新能源汽车企业乘用车座椅总成项目定点通知
智通财经· 2025-09-22 09:18
业务合作 - 公司获得国内头部知名新能源汽车企业乘用车座椅总成项目定点 [1] - 项目预计2026年6月开始量产 生命周期3年 配套总量54万辆 [1] 市场影响 - 此次合作有利于巩固与提升公司在乘用车领域的影响力 [1] - 项目将进一步提升公司乘用车座椅业务的市场份额 [1] - 标志着客户对公司持续创新能力 研发能力及全产业链配套能力的认可 [1] 产品布局 - 公司乘用车座椅业务包含整椅及座椅骨架 滑轨 调角器 增高泵 电机等核心机构件 [1] - 公司将继续积极拓展乘用车座椅市场并加强业务布局 [1] 竞争优势 - 公司服务经验和客户资源积累有利于扩大市场竞争力 [1] - 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对市场拓展和业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天成自控(603085.SH):收到客户项目定点通知
格隆汇APP· 2025-09-22 09:17
业务拓展 - 获得国内头部知名新能源汽车企业乘用车座椅总成项目定点 [1] - 项目预计2026年6月开始量产 生命周期3年 配套总量54万辆 [1] 市场影响 - 项目有助于巩固提升公司在乘用车领域影响力 [1] - 进一步扩大乘用车座椅业务市场份额 [1] - 体现客户对公司持续创新能力 研发能力 产品质量及全产业链配套能力的认可 [1] 战略布局 - 公司将持续拓展乘用车座椅市场 [1] - 加强在乘用车座椅业务上的布局 [1] - 此次合作是公司在乘用车市场不断拓展和深化的表现 [1]
天成自控(603085.SH)收到国内某头部知名新能源汽车企业乘用车座椅总成项目定点通知
智通财经网· 2025-09-22 09:14
业务合作 - 公司获得国内头部知名新能源汽车企业乘用车座椅总成项目定点 [1] - 项目预计2026年6月开始量产 生命周期3年 配套总量54万辆 [1] 市场影响 - 此次合作有利于巩固与提升公司在乘用车领域的影响力 [1] - 项目将进一步提升公司乘用车座椅业务的市场份额 [1] - 公司服务经验和客户资源积累有利于扩大在乘用车座椅领域的竞争力 [1] 产品与技术 - 公司乘用车座椅业务包含整椅及座椅骨架、滑轨、调角器、增高泵、电机等核心机构件 [1] - 客户认可公司持续创新能力、研发能力、产品质量及全产业链配套能力 [1]
MPV市场规模困境与消费悖论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22 09:10
近日,锐胜汽车宣布独立运营并专注于MPV产品,成为中国汽车市场首个专注于MPV的品牌。这一决策在业内引发了广泛讨论——在MPV年销量仅 为SUV十分之一的背景下,锐胜的专注显得既勇敢又具冒险性。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1~7月,中国MPV市场前十强企业共销售52.1万辆,仅占整个乘用 车市场的极小份额。相比之下,同期SUV的销量超过500万辆,差距显著。 MPV市场长期面临三重困境:规模瓶颈导致研发成本难以分摊,空间实用性与驾驶体验之间的天然矛盾,以及新能源汽车转型过程中的技术摊销难 题。当别克GL8的"陆尊"形象不再所向披靡,当传祺M8凭借模仿埃尔法的设计年销量突破5万辆,当腾势D9以新能源标签吸引高端用户,这个看似小众的 市场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锐胜的入局,恰逢MPV市场格局剧变的关键时刻,其能否破解规模与认知的双重悖论,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小众市场的成本死循环 MPV市场的首要困局在于其难以突破的规模天花板,规模不足直接导致了研发成本难以分摊的恶性循环。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MPV销量前 十企业占据了77.9%的市场份额,其中比亚迪以超10万辆的销量领跑,上汽通用五菱和上汽通用紧随其后。这种高度 ...
道生天合(601026):注册制新股纵览:风电树脂材料龙头企业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2 08:46
投资评级 - 道生天合AHP得分剔除流动性溢价因素后为2.23分,位于非科创体系AHP模型总分的30.2%分位,处于中游偏上水平;考虑流动性溢价因素后为2.38分,位于40.6%分位,处于上游偏下水平 [2][7] - 假设以95%入围率计,中性预期情形下,网下A、B两类配售对象的配售比例分别为0.0197%、0.0170% [2][7] 核心观点 - 公司是风电树脂材料龙头企业,2024年风电环氧树脂与高性能结构胶市场份额分别全球第一和第三,其中2023年结构胶国内市占率达29.63% [2][8][11] - 公司环氧树脂产品实现对主流风机叶型的全覆盖,并打破国外品牌在大型和海风叶片领域的垄断格局,是唯一同时向Vestas供应环氧树脂和结构胶的中资企业,海外收入占比从2022年不足1%提升至2025H1的4.12% [2][8][11] - 在新型复合材料领域,公司与业内企业合资建厂探索国产化替代路径,包括碳纤维原材料、锂电金属外壳替代方案等 [2][15] - 在新能源汽车及工业胶粘剂领域,公司已通过比亚迪、一汽大众、亿纬锂能等认证并批量供货,积极推进特斯拉、宁德时代、小米汽车等客户认证;2024年新能源汽车胶粘剂销量同比增长41.51% [2][17] - 受益于2025H1下游需求旺盛,公司上调国内产品售价且海外高端产品及新能源车胶粘剂布局显效,业绩同比大幅增长,毛利率水平比2022年明显提高 [2][23] 行业需求与前景 - 风电新增装机与老旧改造驱动需求增长,2025年新增装机预计105-115GW,存量改造潜在规模约45GW;环氧树脂占叶片成本超60%,2030年全球/中国环氧树脂销量预计达49.77/34.31万吨,2024-2030年年均复合增速均约6.5% [2][19] - 风电机组高功率和叶片大型化趋势催化对高性能材料的需求 [2][19] - 新能源汽车领域,胶粘剂虽在电池中占比较小,但受益于动力电池强劲增长,预计2025年全球新能源车用胶将达67.2万吨 [2][19][21] - 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作为金属替代品推动需求,2027年全球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市场规模预计达429.2亿美元,2020-2027年复合年增长率约6.2% [20]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CAGR为-2.92%,归母净利润CAGR为18.38%;2025H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46.77%、65.06% [2][23] - 2025H1销售毛利率为12.43%,净利率为4.76%,均高于2022年水平(毛利率10.76%、净利率3.14%) [26][27] - 公司预计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26.00-27.00亿元,同比增长22.32%-27.03%;归母净利润1.45-1.55亿元,同比增长48.21%-58.43% [23] - 收入规模在可比公司(上纬新材、惠柏新材、德邦科技、康达新材)中领先 [2][23][25] - 研发费用率低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2022-2024年及2025H1分别为2.74%、3.18%、2.71%、2.47% [31][32] 募投项目 - 公司计划公开发行不超过13,188.00万股新股,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拟投入7.06亿元,其中6.94亿元用于年产5.6万吨新能源及动力电池用等高端胶粘剂、高性能复合材料树脂系统项目及偿还银行贷款 [33][37] - 项目达产后将新增高性能复合材料树脂系统年产能1.90万吨,动力电池用等高端胶粘剂年产能3.70万吨,主要运用于风力发电、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36][37] - 项目静态投资回收期7.55年(税后),内部收益率19.24%(税后)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