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宏观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持续巩固经济向好基础
中国证券报· 2025-07-15 20:57
宏观经济表现 -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 3% 增速比去年同期和全年均提升0 3个百分点 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新动能成长壮大 [1] - 国民经济顶住外部压力运行总体平稳 稳中向好 但向好基础有待进一步巩固 [1] - 国际形势急剧变化 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 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 国内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矛盾尚未根本缓解 [1] 政策调控方向 - 财政政策需动态调整预算 增加对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支持 扩大以旧换新政策资金规模 支持出口转内销 增加专项债发行推动基建投资适度提速 [2] - 货币政策需适时降准降息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继续优化政策工具支持科技、消费等重点领域 [2] - 需加强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政策协同 熨平经济波动 对冲下行压力 [2] 深化改革措施 - 需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从供需两端协同发力 释放潜在需求形成投资消费良性循环 [2] - 完善产业布局顶层设计 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以提升产业效益 [2] - 通过深化改革将压力转化为经济结构优化动力 以高质量发展应对外部不确定性 [3] 风险防范机制 - 需提升宏观审慎监管能力 通过市场化路径成熟处置存量风险 [3] - 统筹推进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和转型发展 严密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维护市场稳定 [3]
中国经济上半年同比增长5.3%,储备政策将择机而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5 13:31
上半年经济数据概览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6.05万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2万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23.91万亿元增长5.3%,第三产业39.03万亿元增长5.5% [1] - 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5.4%,二季度增长5.2%,二季度增速回落主要受投资拖累尤其是房地产投资降幅扩大 [1] - 上半年GDP平减指数约为-1%,名义GDP增速4.25%低于实际增速5.3%,连续三个季度差值走阔 [5] 消费表现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较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服务零售额增长5.3%加快0.3个百分点 [2]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家电、汽车等重点商品消费,但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回落至4.8%较5月下降1.6个百分点 [2] - 假日消费和入境游带动服务消费,五一、端午假期免签入境外国人次分别增长72.7%和59.4% [2] 进出口情况 - 上半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1.79万亿元增长2.9%,其中出口13万亿元增长7.2%,进口8.79万亿元下降2.7% [3] - 二季度出口增速回升至7.2%较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6月出口增长7.2%较5月回升0.9个百分点 [3] - 对美"抢出口"效应及对欧盟、东盟出口持续发酵,上半年以美元计价出口增长5.9%较去年同期加快2.2个百分点 [3] 投资领域 - 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较一季度回落1.4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增长7.5%,基建投资增长4.6%,房地产投资下降11.2% [4] - 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商品房销售额分别累计同比下降11.2%和5.5%,跌幅较一季度扩大1.3和3.4个百分点 [5] - 政府债券靠前发力支撑基建投资,但二季度房地产市场再度转弱 [4] 工业生产与服务 -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4%,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5%,生产端维持较好增速 [5] - PPI同比连续为负,部分行业"内卷式"竞争加剧 [6] 政策展望 - 下半年仍有近1400亿元消费品以旧换新"国补"资金待投放,超2万亿元新增专项债待发行 [6] - 建议全面放开房地产销售限制性政策,完善收储政策,财政政策突出投资于人导向 [8] - 清理违反公平竞争审查的优惠政策,引导企业规范市场竞争秩序 [9]
央行再定调,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有坚实基础!走向“7”时代是否可期
北京商报· 2025-07-15 12:02
人民币汇率近期表现 - 过去一周三大人民币汇率指数全线上涨,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按周涨0.3报95.6 [1] - 在岸人民币对美元上半年涨幅逾1.8%,离岸人民币涨幅接近2.5% [3] - 7月1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盘中升至7.1538,创近9个月新高;离岸人民币一度涨破7.15关口 [3] - 7月11日以来连续3个交易日人民币中间价均在7.15上方 [3] - 截至7月15日17时,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分别报7.1737、7.1760,日内小幅贬值0.02%、0.05% [3] 影响人民币汇率的主要因素 - 美元指数较上年末跌10.79%,创1973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大跌幅 [4] - 截至2025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174亿美元,较5月末上升322亿美元,升幅0.98% [4] - 2025年1-5月银行累计结汇67235亿元人民币,累计售汇70867亿元人民币,境内外汇供求总体平衡 [4] - 宏观政策发力稳增长是稳汇率的最大确定性因素,包括财政加力、货币宽松和稳定房地产市场 [4] - 中美贸易谈判进展顺利可能提升市场对人民币资产的兴趣 [5] 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 - 摩根士丹利预计到2026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可能达到7.05 [6] - 高盛预计未来12个月人民币对美元将稳步升至7.0 [6] - 瑞银预计人民币汇率在明年年中升至7 [6] - 有分析认为人民币在未来12个月内破7只是时间问题 [7] - 也有观点认为下半年人民币汇率大部分时间将保持在7.1-7.3区间双向波动 [7] 监管态度和政策导向 - 人民银行强调保持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基本稳定 [1] - 监管更看重汇率的平稳而非升值 [1][7] - 人民银行未追求特定汇率关口,而是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8] - 政策目标是保持三大一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基本稳定,防范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起大落 [8] - 未来人民币可能出现与美元走势相反的双向波动,但波幅相对较小 [8]
博时市场点评7月15日:两市成交活跃,创业板涨超1.7%
新浪基金· 2025-07-15 08:05
宏观经济数据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60536亿元 同比增长5 3% [2] - 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 8% 环比增长0 50% [2] - 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287亿元 同比增长4 8% [2] - 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248654亿元 同比增长2 8% 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 6% 制造业投资增长7 5% 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1 2% [2] 金融与信贷 - 6月M1同比4 6% 较前值2 3%显著提升 M2同比8 3% 前值7 9% [3] - 新增社融4 2万亿元 同比多增9008亿元 社融增速8 9% 前值8 7% [3] - 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2 2万亿元 同比多增1100亿元 贷款增速7 1% [3] - 信贷超预期主要源于银行季末效应 结构上以对公短贷为主 社融高增主要由政府债拉动 [1][4] 房地产市场 - 6月70城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 同比降幅收窄 一线城市新建住宅价格环比降0 3% 同比降1 4% 二手住宅环比降0 7% 同比降3 0% [3] - 房地产政策持续显效 但销售面积和价格同比仍下降 行业处于筑底转型阶段 [3] 进出口贸易 - 6月出口同比增5 8% 高于前值 与前5个月累计同比6 0%相当 韧性超预期 [1] - 对美出口降幅收窄 对欧盟出口稍好于整体 对东盟、非洲、拉美等地区维持高增速 [1] 股票市场表现 - 7月15日上证指数跌0 42%至3505点 深证成指涨0 56% 创业板指涨1 73% 科创100涨0 62% [5] - 通信、计算机、电子行业涨幅居前 分别上涨4 61%、1 42%、0 79% 煤炭、农林牧渔、公用事业跌幅较大 [5] - 两市成交额放量至16352 67亿元 两融余额18853 90亿元 [6]
上半年GDP增长5.3%,下半年稳增长政策将加快推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5 06:33
国内生产总值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6.05万亿元,同比增长5.3% [1] - 第一产业增加值3.12万亿元,同比增长3.7% [1] - 第二产业增加值23.91万亿元,同比增长5.3% [1] - 第三产业增加值39.03万亿元,同比增长5.5% [1] - 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二季度增长5.2% [1] 经济结构表现 - 二季度服务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增速较一季度改善 [3]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一季度走弱 [3] - 6月出口增速回升带动工业增加值增速回升 [3]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速较5月回落 [3] 消费表现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较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 [4]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手机、家电、汽车等重点商品消费增长 [4] - 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3%,较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 [4] - 假日消费拉动作用增强,文体休闲、交通出行服务消费保持两位数增长 [4] - 免签政策入境外国人次在"五一""端午"假期同比分别增长72.7%、59.4% [4] 进出口表现 - 上半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1.79万亿元,同比增长2.9% [5] - 出口13万亿元,同比增长7.2% [5] - 进口8.79万亿元,同比下降2.7% [5] - 上半年出口增速较一季度回升0.3个百分点 [5] - 6月出口同比增长7.2%,较5月回升0.9个百分点 [5] - 上半年以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长5.9%,较去年同期加快2.2个百分点 [5] 投资表现 - 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较一季度回落1.4个百分点 [6] -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5%,较一季度回落1.6个百分点 [6] - 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6%,较一季度回落1.2个百分点 [6] - 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11.2%,降幅较一季度扩大1.3个百分点 [6] - 扣除物价后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5.3%,比去年全年提升0.5个百分点 [7] 政策展望 - 下半年稳增长政策将加快推出 [8] - 消费政策继续加力,刺激消费补贴政策陆续出台 [10] - 有关部门加大市场秩序规范治理,推动供求关系改善 [10] - 建议推出准财政政策工具,加大财政支出力度 [9] - 建议完全取消限售限购等措施稳住房地产市场 [9] - 建议扩大免签政策吸引外国消费者来华消费投资 [9]
5.3%!
新华网财经· 2025-07-15 02:23
宏观经济数据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60536亿元 同比增长5 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172亿元 增长3 7% 第二产业增加值239050亿元 增长5 3% 第三产业增加值390314亿元 增长5 5% [1] - 分季度看 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 4% 二季度增长5 2% 环比看二季度GDP增长1 1% [1] -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 4% 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 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458亿元 增长5 0% [1] - 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248654亿元 增长2 8% 货物进出口总额217876亿元 增长2 9% [1] 6月经济表现 - 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 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 8% [2] 经济形势研判 - 宏观政策发力显效 经济运行延续稳中向好态势 展现强大韧性和活力 [2] - 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 国内有效需求不足 经济回升基础需巩固 [2] - 需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 做强国内大循环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
同比增长5.3%!刚刚,上半年GDP数据出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5 02:10
经济数据表现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达6605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 [1] - 国民经济顶住压力、迎难而上,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 [1] 货币政策与社融规模 - 货币政策实施"适度宽松",社融规模多增4.74万亿 [2] - 社融规模达21.79万亿,创历史同期新高 [2] 外贸表现 - 中国外贸展现韧性,闯关表现突出 [2]
国家统计局:上半年国民经济迎难而上、稳中向好
快讯· 2025-07-15 02:02
国家统计局表示,总的来看,上半年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发力显效,经济运行延续稳中向好发展态 势,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也要看到,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回升向 好基础仍需加力巩固。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 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 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进一步做强国内大循环,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推动经济 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统计局官网) ...
宝城期货股指期货早报-20250715
宝城期货· 2025-07-15 01:3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短期内股指震荡偏强运行,中期上涨,主要驱动是对下半年的政策利好预期,后续需关注7月政治局会议政策指引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品种观点参考 - IH2509短期震荡、中期上涨、日内震荡偏强,观点参考为震荡偏强,核心逻辑是政策端利好预期构成较强支撑 [1] 主要品种价格行情驱动逻辑 - IF、IH、IC、IM日内观点震荡偏强,中期观点上涨,参考观点震荡偏强,核心逻辑是6月下旬以来股指因政策利好预期反弹明显,短期内上涨动能放缓,但成交量能偏高,市场风险偏好乐观 [5]
兼论下半年市场风格展望:对小盘风格的三个理解误区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7-13 14:28
报告核心观点 - 宏观流动性宽松和量化资金活跃并非小盘占优本质原因,仅基于交易拥挤度难起到择时效果 [1] - 近期小盘占优或源于散户资金相较机构更大规模入市,本轮小盘行情背后是924以来市场风偏迅速修复但基本面未跟上 [1] - 大盘风格整体回归需待基本面拐点出现、机构资金重返增量,下半年契机是AI产业周期确认景气向上,或宏观政策超预期加码 [1] 对小盘风格的三个理解误区 误区一:宏观流动性宽松有利于小盘 - 部分投资者认为AH股小盘风格占优源于流动性充裕宏观环境,但回顾历史,宏观流动性宽松背景下两地市场大、小盘风格均有占优情况 [3][7] - 港股方面,HIBOR利率走势与港股小盘超额收益走势时常背离,如07 - 08年、23 - 24年期间HIBOR利率走低而小盘仍持续跑输 [7] - A股方面,名义利率下行期间,小盘股在15 - 16年跑赢大盘,18 - 20年跑输大盘;剩余流动性指标上行期间,大、小盘风格同样轮番占优,如18年与21年 [7] 误区二:量化私募入市导致小盘占优 - 部分投资者将过去数年小盘股占优行情归因于量化私募资金大量入市,但近些年私募资金入市规模没想象中大 [3][16] - 截至7/11,各类量化私募产品存续数量约22720只,较2024年末22855只小幅回落;截至今年5月,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规模约5.5万亿元,较1月增长5.8%,与公募股票型 + 混合型基金同期约4.2%的规模增幅大致持平,低于同期中证2000指数9.5%的涨幅 [16] - 量化私募在权益市场中更偏向于超额收益的“发现者”而非“创造者”,应是小盘占优格局推动量化私募资金活跃,而非反之 [16] 误区三:交易拥挤度对小盘择时有效 - 部分投资者认为交易过热时小盘股存在较大回撤风险,但借鉴历史,无论从大小盘股相对换手率还是相对估值看,交易热度高时小盘风格仍有延续强势可能 [3][18] - 港股于12 - 13年、A股于10 - 11年和15 - 16年,小盘相对大盘PE滚动5年分位数较高,后市小盘仍有超额收益;港股于20年、A股于13年和21 - 22年,小盘相对大盘换手率处于历史高位,后市小盘仍阶段性跑赢大盘 [18] 本次小盘风格占优原因 - 宏观流动性、量化私募等是间接原因,小盘持续占优或因散户资金入市及其非理性交易行为 [21] - 港股方面,南向资金中散户部分与恒生港股通小盘指数较大盘的超额收益呈正相关,如24Q4散户资金大幅流入接近1900亿元,小盘指数跑赢大盘指数5个百分点;25Q1机构成南向流入主力,小盘跑输大盘9个百分点 [3][21] - A股方面,散户资金入市规模与小盘指数相较大盘的相对收益呈正相关,如13 - 15年散户大幅入市,同期A股小盘指数跑赢大盘34个百分点;19 - 21年公募基金募集发行规模空前,同期A股小盘指数跑输大盘15个百分点 [21] 大小盘风格切换条件 - AH股大小盘盈利相对趋势或是风格切换领先指标,微观盈利分化趋势是风格切换决定性变量,大盘风格长期全面占优需等待景气趋势反转确认 [24] - 当宏观政策背景或产业趋势出现突破性拐点时,擅长基本面投资的机构资金成为增量主力,推动市场重回大盘占优行情,如19 - 21年国内宏观政策积极,新能源产业爆发,A股大盘风格相对占优 [3][27] - 当前产业景气趋势带动的大盘行情已在年初港股有所体现,AI浪潮下港股大盘风格占优,未来AI浪潮产业周期向上趋势进一步确认,有望推动港股科技龙头重新跑赢市场 [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