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

搜索文档
不到3个月上涨超30倍,药捷安康成“最疯狂”的创新药次新股;世界肺癌大会公布非小细胞肺癌前沿治疗多项突破性进展|掘金创新药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05:30
一周行情 - 医药生物指数下跌1.00% 跑输上证指数0.88个百分点 [3] - 创新药指数周内下跌0.97% [3] - 恒生医疗保健业指数周内下跌1.45% [3] IPO动态 - 健康160计划发行3364.5万股 预计募资约5亿港元 9月17日港交所上市 [4][5] - 平台累计连接超过4.46万家医疗健康机构 包括1.44万家医院和3.02万家基层医疗机构 [5] - 累计合作医护人员超过90.23万名 其中注册医生约4.62万名 [5]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5.26亿元、6.29亿元、6.21亿元 同期亏损1.20亿元、1.06亿元、1.08亿元 [5] - 劲方医药全球发售7760万股H股 发行价20.39港元 9月19日上市 [6][7] - 研发管线包含八个候选产品 五个处于临床阶段 [7] - 核心产品GFH925是中国首款获批KRAS G12C突变靶向新药 [7]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5亿元、0.74亿元和1.05亿元 三年累计亏损14.61亿元 [7] 临床试验动向 - 国家药监局披露51条临床试验登记信息 其中20条处于II期及以上阶段 [8][9] - 涉及肿瘤、皮肤、免疫、消化等多个疾病领域 [8] - 包括威凯尔VC005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III期研究 [9] - 安道药业AND017胶囊治疗慢性肾病贫血III期研究 [9] - 百利天恒BL-M07D1治疗HER2突变非小细胞肺癌III期研究 [9] - 海创药业HP515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II期研究 [9] - 艾博生物呼吸道合胞病毒mRNA疫苗II期研究 [9] 热点公司表现 - 药捷安康核心产品替恩戈替尼获临床默示许可 启动II期临床试验 [11] - 股价三日涨幅达172.86% 市值增长约480亿港元 [11] - 单日涨幅115.58% 总市值达1647亿港元 [14] - 上市不到三个月股价较发行价上涨3055.89% [14] - 替恩戈替尼为全球首创机制 无完全同类在研产品 [12] 肺癌治疗进展 - 奥希替尼联合化疗组中位OS达47.5个月 较单药组37.6个月显著延长 [18] - 联合治疗降低死亡风险23% 三年存活率63.1% 四年存活率49.1% [18] - 替雷利珠单抗围手术期治疗4年OS率72.3% 二/三线治疗5年OS率20.1% [20] - 埃万妥单抗联合化疗方案应答率76%-77% 中位PFS 12.2个月 [22] - iza-bren联合奥希替尼一线治疗ORR达100% 12个月PFS率92.1% [24] - HLX07联合疗法在EGFR高表达患者中ORR约70% DCR超90% [26][27] - 高剂量组中位PFS达17.4个月 中位OS未达到 [27] 企业合作与创新 - 迈威生物与Calico达成BD合作 涉及IL-11抗体First-in-Class产品 [29] - 合作推动公司股价年内涨幅超140% 市值一度接近240亿元 [29] - IL-11抗体原为五款BD潜力品种中排序最末 最终成为首款落地项目 [29]
中泰国际每日晨讯-20250916
中泰国际· 2025-09-16 04:53
核心观点 - 港股市场呈现分化态势 AI及生物医药板块表现强势 但经济数据疲软及信贷脉冲指数下降可能带来下行压力 [1] - 8月中国经济数据全面走弱 消费复苏放缓至3.4%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仅0.5% 房地产投资跌幅扩大至12.9% [2][3] - 医药行业持续领涨 创新药与CXO板块龙头业绩亮眼 上半年多家企业净利润实现双位数增长 [6][7][10] - 绿色动力环保展现稳健增长 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上升24.5% 自由现金流增长40.7% 并承诺提高分红比率 [12][13][14]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9月15日微升0.2%至26,446点 恒生科指上升0.9% 大市成交金额缩减至2,902亿港元 [1] - 港股通净流入144.7亿港元 重点个股表现分化:宁德时代大涨7.4% 阿里巴巴升2.3% 泡泡玛特跌6.4% [1] - 汽车板块集体反弹 比亚迪涨3.4% 蔚来因新车交付预期升3.5% 理想汽车反弹4.5% [4] - 新能源及公用事业板块普遍下跌 龙源电力及大唐新能源跌幅达4.6%-4.8% [5] 宏观经济动态 - 8月社零同比增速降至3.4% 创去年11月以来新低 商品零售增速回落至2.6% [2] - 1-8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仅0.5% 制造业投资放缓至5.1% 基建投资降至2.0% [2] - 房地产投资跌幅扩大至12.9% 新开工面积同比降19.8% 销售面积同比降11.0% [2][3] - 30大中城市新房成交量同比跌6.3% 一线城市同比升12.8% 三线城市同比跌38.8% [2] 医药行业分析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8月上涨2.11% 连续第八个月上涨 跑赢恒指0.9个百分点 [6] - 创新药与CXO板块引领上涨 生物科技、化药龙头及互联网医疗企业中报表现优异 [6] - 中国生物制药上半年收入同比增10.7%至175.7亿元 净利润增12.3%至33.9亿元 [10] - 翰森制药创新药收入增14.3%至74.3亿元 肿瘤核心产品阿美乐新增三项适应症 [10] - 药明康德上半年收入增20.6%至208亿元 净利润大增95.5%至82.9亿元 在手订单增15.5% [11] 环保与公用事业 - 绿色动力环保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上升24.5%至3.8亿元 毛利率提升4.9个百分点至49.5% [12] - 公司运营项目垃圾处理能力达40,310吨/日 自由现金流同比上涨40.7%至4.8亿元 [13] - 分红政策持续强化 FY25-26分红比率分别提升至45%及50% FY24股息率达6.4% [14] - H股市净率0.83倍 低于行业平均 AH股溢价54.5% 高于市场平均的20.2% [15] 行业政策与事件 - 国务院审议通过《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和临床转化应用管理条例》 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升级 [4] - 特朗普政府拟加强审查中国创新药授权交易 但预计短期对港股药企影响有限 [9] - 商保创新药目录推出有望促进高价创新药销售 医保即时结算落地改善医疗机构经营环境 [7][8]
复星医药:上半年获批的四款创新药已随地方挂网和医院准入,预计未来数月陆续放量
财经网· 2025-09-16 03:42
核心观点 - 公司创新药品收入稳健增长且结构优化 奕凯达进入医保目录审查阶段 多款新药获批并启动推广 技术平台聚焦核心治疗领域并拓展前沿布局 [1][2] 业绩表现 - 上半年创新药品收入超过43亿元 同比增长14.26% 占药品收入比重超30% [1] - 创新药品增长预期逐步弥补成熟药下降影响 [1] - 医疗健康服务、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等业务收入结构同步优化 [1] 产品进展 - 奕凯达进入商保创新药目录和国家基本医保目录形式审查公示阶段 [1] - 新获批四款创新药品包括复迈宁(芦沃美替尼片)、复妥宁(枸橼酸伏维西利胶囊)、斯鲁利单抗注射液、万缇乐(盐酸替那帕诺片)已启动学术推广 [1] - 新药预计在未来数月按适应症和市场准入节奏陆续放量 [1] 技术布局 - 创新布局聚焦实体瘤、血液瘤和免疫炎症三大核心治疗领域 积极拓展心血管、肾脏代谢及中枢神经等慢病领域 [2] - 实体瘤领域形成以斯鲁利单抗、曲妥珠单抗为代表的创新药矩阵 持续推进HLX22、HLX43等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 [2] - 血液瘤领域提升奕凯达可及性与可负担性 免疫炎症领域XH-S004、FXS6837实现境外许可授权 [2] - 慢病领域多款新品上市 神经领域引进AR1001并结合自有器械诊断平台探索AD一体化方案 [2] - 深耕抗体、ADC、细胞治疗及小分子四大核心技术平台 布局核药、小核酸、多肽等前沿技术 [2] - 成熟产品研发聚焦高难仿、差异化产品及改良型新药 开发原位凝胶、微片、口溶膜等高端复杂制剂 [2] 商业化策略 - 创新药品定价遵循国家医保和商保谈判机制 综合成本、药物经济性及市场因素制定策略 [1] - 定价兼顾临床价值与可及性 在体现创新价值的同时保持患者可负担性 [1] - 产能可满足现阶段及未来商业化需求 [1]
泰格医药跌2.02%,成交额3.9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431.2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03:38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6日盘中下跌2.02%至60.52元/股 成交额3.92亿元 换手率1.14% 总市值521.09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431.22万元 特大单净流出1038.49万元(买入1471.17万元占比3.75% 卖出2509.66万元占比6.40%) [1] - 大单净流出2392.73万元(买入5434.02万元占比13.86% 卖出7826.75万元占比19.96%) [1] - 年内股价涨11.41% 近5日跌6.40% 近20日跌9.67% 近60日涨18.90% [1]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2.50亿元 同比减少3.21% 归母净利润3.83亿元 同比减少22.22%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临床试验相关服务及实验室服务52.60% 临床试验技术服务45.21% 其他(补充)2.19%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4.58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1.54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5.15万户 较上期减少4.14% 人均流通股0股无变化 [2] -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减持331.92万股至2763.39万股(第三大股东)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增持439.61万股至2326.56万股(第四大股东) [3] - 华宝中证医疗ETF增持21.37万股至1723.05万股(第五大股东) [3] - 易方达创业板ETF减持44.52万股至1314.69万股(第六大股东) [3] - 兴全商业模式混合(LOF)A增持27.09万股至992.04万股(第十大股东) [3] 行业与业务定位 - 所属申万行业:医药生物-医疗服务-医疗研发外包 [2] - 概念板块涵盖互联医疗、创新药、仿制药、医疗器械及CRO概念 [2] - 主营业务为国内外医药健康产品临床研究服务 覆盖I至IV期临床试验技术服务及数据管理等全流程服务 [1]
三生国健跌2.01%,成交额1.0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614.4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03:07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6日盘中下跌2.01%至53.61元/股 成交1.08亿元 换手率0.32% 总市值330.6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614.42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5.31%卖出占比4.91% 大单买入占比24.89%卖出占比30.96%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51.34%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下跌4.05%/0.91%/4.20% [1] - 年内5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5月27日净买入65.70万元 买入总额1.12亿元占比9.28% 卖出总额1.11亿元占比9.22% [1]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抗体药物研发生产销售 收入构成:销售商品75.24% 委托加工服务15.37% 授权许可7.94% 租赁服务1.44% [1]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42亿元同比增长7.61% 归母净利润1.90亿元同比增长46.96%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07亿元 [3] - 股东户数1.28万较上期增19.01% 人均流通股48028股减15.97% [2] 行业属性与机构持仓 - 所属申万行业:医药生物-生物制品-其他生物制品 [2] - 概念板块涵盖抗癌治癌 抗癌药物 生物医药 创新药 增持回购等 [2] - 工银前沿医疗股票A新进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319.90万股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新进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305.55万股 [3] - 富国精准医疗灵活配置混合A与鹏华医药科技股票A退出十大流通股东 [3]
健康元跌2.07%,成交额1.3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750.9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02:53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6日盘中下跌2.07%至12.77元/股 成交额1.33亿元 换手率0.56% 总市值233.62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750.91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1358.5万元 大单净卖出392.41万元 [1] - 年内股价上涨15.36% 近5日下跌3.18% 近20日下跌0.39% 近60日上涨18.24% [1] 公司基本面 - 上半年营业收入78.98亿元同比减少4.08% 归母净利润7.85亿元同比增长1.10% [2] - 化学制剂业务占比47.71% 化学原料药及中间体占比31.97% 中药制剂占比10.28%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9.79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10.40亿元 [3]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7.63万户较上期减少4.32% 人均流通股23991股增加4.52% [2] - 香港中央结算增持1499.69万股至6837.85万股 南方中证500ETF增持194.70万股至1627.47万股 [3] - 创新药ETF减持378.85万股至1030.80万股 [3] 行业属性 - 属于医药生物-化学制药-化学制剂行业 涉及AI医药、创新药、麻醉概念等板块 [2]
百花医药跌2.07%,成交额7624.24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3.2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02:48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6日盘中股价下跌2.07%至9.92元/股 成交额7624.24万元 换手率1.98% 总市值38.1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3.24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39%和2.75%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6.63%和16.57%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50.53% 近5日/20日/60日分别变动-2.27%/13.24%/36.26% [1] - 年内4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9月4日净卖出5757.52万元 买卖总额占比分别为8.36%和12.30% [1] 公司业务与财务数据 - 主营业务涵盖新药发现筛选、CMC开发、临床试验、注册申报等全流程外包服务 [2] - 收入构成:临床试验49.39% 医药研发及一致性评价42.67% 租赁及物业服务6.69% 其他收入1.25%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2亿元同比增长2.95% 归母净利润2548.34万元同比增长12.45%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医疗服务-医疗研发外包 概念板块包括创新药、生物医药、CRO等 [2] 股东结构与分红情况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3.00万户较上期减少26.42% 人均流通股12799股增加35.95%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12.75万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0元 [3]
长春高新跌2.01%,成交额4.3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5681.6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02:43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6日盘中股价下跌2.01%至124.26元/股 成交额4.37亿元 换手率0.87% 总市值506.90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5681.60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6.62%卖出占比16.70% 大单买入占比22.51%卖出占比25.45%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28.26% 近5日微跌0.06% 近20日上涨20.48% 近60日上涨28.21% [1] - 年内2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9月2日净买入2.75亿元 买入总额5.38亿元占比19.67% 卖出总额2.63亿元占比9.62% [1]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位于吉林省长春市 1993年6月成立 1996年12月上市 [1] - 主营业务以生物制药及中成药研发生产销售为主(占比92.83%) 辅以房地产开发(6.81%)及服务业(0.36%)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生物制品-其他生物制品 概念板块涵盖东北振兴 阿尔茨海默 茅概念 创新药 高派息等 [2]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6.03亿元 同比微降0.54% [2] - 归母净利润9.83亿元 同比大幅减少42.85%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7.91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2.59亿元 [3]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0.91万户 较上期减少12.78% [2] - 人均流通股3662股 较上期增加14.66%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843.81万股(第三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345.02万股 [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增持73.16万股至576.21万股(第五大股东) [3] - 易方达沪深300医药ETF减持32.69万股至536.67万股(第六大股东) [3] - 兴全合润混合A新进持股415.41万股(第八大股东) [3]
君实生物跌2.00%,成交额3.0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844.3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02:43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6日盘中下跌2%至46.48元/股 成交额3.05亿元 换手率0.85% 总市值477.21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844.35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7.93%和11.07%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8.46%和31.36%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70.07% 近5日/20日/60日分别变动-3.69%/2.56%/31.45% [2] 公司基本面 - 主营业务为单克隆抗体药物研发与产业化 收入构成中药品销售占比90.67% 技术许可及特许权收入占比8.74%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68亿元 同比增长48.64% 归母净利润-4.13亿元 亏损同比收窄36.01% [2] - 股东户数3.12万户 较上期增加5.88% 人均流通股24,543股 较上期减少5.56% [2] 机构持仓变动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588000)持股2971.67万股 较上期减少53.67万股 [3] - 易方达科创板50ETF(588080)持股2221.32万股 较上期增加63.00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312.91万股 较上期减少186.65万股 [3] 行业属性 - 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生物制品-其他生物制品 [2] - 概念板块涵盖生物医药 H股 增持回购 抗癌治癌 创新药等 [2]
国内市场需求与政策支持双轮驱动 创新药板块表现亮眼
环球网· 2025-09-16 02:27
行业表现与增长 - A股21家创新药上市公司上半年营收286.9亿元 同比增长42% [2] - H股32家创新药上市公司上半年营收421.3亿元 同比增长10% [2] - 恒瑞医药创新药销售收入75.70亿元 同比增长14.5% [2] - 百济神州泽布替尼国内销售额11.92亿元 同比增长36.5% [2] - 百济神州替雷利珠单抗销售额26.43亿元 同比增长20.6% [2] - 亿帆医药两大创新药产品合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69.57% [2] - 先声药业创新药收入同比增长26% 商业化创新药达10款 [2] - 翰森制药创新药与合作产品销售收入61.45亿元 同比增长22.1% [2] 医保政策支持 - 国家医保局7轮调整累计将149种创新药纳入医保目录 [3] - 医保基金对协议期内谈判药品累计支付4100亿元 带动销售超6000亿元 [3] - 京新药业创新药地达西尼纳入医保后上半年实现营收5500万元 [3] - 贝达药业4款创新药纳入医保目录后均实现快速放量 [3] - 建立"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支持未纳入医保的创新药 [3] 市场支付结构 - 2024年创新药市场规模1620亿元 医保支付占比43.8% 个人现金支付48.5% 商业健康险支付7.7% [4] - 预计2035年商业保险支付占比将提升至44% [4] 研发创新与全球地位 - 中国在全球药物研发份额接近30% 美国约为48% [4] - 中国拥有1775种首创新药管线 全球占比19% [4] - 中国技术授权出海数量全球占比14% 总金额占比30% [4] 行业发展动力 - 国内患者对高质量创新药的真实需求是行业复苏核心动力 [1] - 行业迎来国内医保市场与海外市场双重发展周期 [2] - 企业逐步走向盈利 今年将实现商业化重大突破 [2] - 形成营收增长-研发投入增加-管线储备丰富的良性循环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