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财富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2024年财富管理规模百强亮相,银行以62席持续强势领先
中国发展网· 2025-05-16 09:38
中国发展网讯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发布了《中国财富管理机构公募类产品保有规模指数报告 (2024)》。 报告基于2024年末数据,分析了财富管理行业竞争格局与各类机构发展趋势,聚焦公募类财富管理产品的保有规 模,包括非现金类银行理财产品以及非货币公募基金,以指数化形式呈现。 公募财富管理产品(非现金类)保有规模=银行理财产品(非现金管理类)保有规模+公募基金(非货币类)保有 规模。 在2024年指数排名前100家机构中,包括银行62家、券商21家、第三方机构12家、公募基金4家、保险公司1家,前 15家机构中有14家为银行。银行依然是财富管理行业的中流砥柱,其他机构则起到有益补充作用。 从机构类型来看,银行方面,招商银行财富管理优势显著,国有大行和头部股份制银行的财富管理规模也位于前 列。有4家城商行和农商行在2024年上半年进入了100强行列,但是在下半年又退出了,说明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 境下,其核心竞争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券商方面,2024年有21家进入财富管理规模指数前100名,比2023年末增加了2家,且总体排名显著上升,这得益 于"强强联合"的行业改革,以及2024年9月以来的经济刺激政 ...
击穿百万元门槛!年复合增长率超67%,保险金信托普惠化提速
华夏时报· 2025-05-16 07:42
保险金信托业务发展现状 - 保险金信托门槛将从100万-300万元降至100万元以下 首次打破业内百万元初始门槛 [2] - 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 全市场财富服务信托规模达1 1万亿元 其中保险金信托规模4200亿元 较2023年增长60% 占比提升至38% [2] - 2021年末保险金信托存续规模747 93亿元 2024年规模暴增3 7倍 年复合增长率超67% [2] 市场驱动因素 - 高净值人群增长迅速 传统财富管理工具无法满足人身保障及财产保全、传承、增值的综合需求 [3] - 监管政策导向为业务发展提供良机 保险、信托、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布局力度 [4] - 平安信托保险金信托客户平均年龄48岁 91%选择养老生活金分配方式 显示养老需求旺盛 [4] 行业竞争格局 - 超40家信托公司与50余家保险公司开展保险金信托业务 [7] - 平安信托2024年一季度新增规模254亿元 新增设立单数超7200笔 管理规模突破1700亿元 [8] - 昆仑信托与百年人寿签约 探索"保险+信托"综合服务模式 中信信托、中融信托等均布局该业务 [8] 未来增长潜力 - 预计未来五年中国保险金信托规模或突破1万亿元 [8] - 保险金信托具有普惠化性质 低门槛优势可覆盖下沉市场庞大客户体量 [4][5] 业务发展挑战 - 服务周期长达数十年 中后期理赔分配环节对运营管理和科技系统要求极高 [10] - 行业缺乏全流程数字化运营机构 操作风险与服务效率矛盾随规模扩张凸显 [10] - 法律层面缺乏专门法规 商业层面短期盈利困难 专业层面人才储备不足 [10]
国信“领先30”财富管理品牌正式发布
经济观察报· 2025-05-15 13:31
作者:王海言 封图:图片资料室 2025年5月10日,国信证券在深圳举行"领先30"财富管理品牌发布会。"领先30"品牌的推出,标志着国信证券财富管理向更加综合化、专业化买方服务 的升级跨越。在行业变革与财富管理需求升级的背景下,国信证券将以该品牌为抓手,整合投研资源、创新服务模式,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财 富管理解决方案,打造行业领先的买方投研服务体系。 顺应时代变革,打造买方服务体系 国信证券副总裁杜海江在发布会上表示,"领先30"不仅是一个品牌名称,更是国信证券对"客户利益至上"的具象化承诺。国信证券将以"领先"的专业 性、责任心和服务能力,陪伴更多客户实现财富进阶,共享中国经济发展红利。当前,中国资本市场正经历历史性转型,居民财富管理需求从"单一产 品购买"转向"全生命周期规划",监管导向也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证监会近期发布了《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在此背景 下,国信证券推出"领先30"品牌,既是对时代趋势的响应,也是对客户财富进阶需求的深度满足。 三大领先优势,开启财富管理新篇章 2025年5月10日,国信证券在深圳推出"领先 30 " 品牌,升 级综合化买方服务。以理 ...
证券公司财富配置需求推动的基金定制新趋势
中国证券报· 2025-05-13 20:29
资本市场发展与财富管理需求 - 监管层强调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新"国九条"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和满足财富管理需求,构建支持"长钱长投"的政策体系 [1] - 2024年底全国145家证券公司中投资顾问达8.7万人,占从业人员比例从十年前的12%升至24% [1] - 公募基金产品超1.2万只、私募基金管理人近2万家,2024年底合计管理规模约46万亿元,占同期GDP的1/3 [1] 基金行业新发展 - 指数基金规模2024年底是2013年底的12.3倍、2021年底的2.5倍,ETF数量达1200只,总规模3.6万亿元,5年增长近5倍 [2] - 主动型股混基金规模同期仅增60%,"固收+"和FOF规模相比2021年底下降近30% [2] - 基金降费显著,主动型股混基金规模加权费率从2013年底的1.49%降至2024年底的1.15%,股票指数型基金费率几乎减半 [3] 证券公司财富管理挑战 - 基金销售"重发行、轻保有",2024年底主动型股混基金和被动型指数基金中规模不足1亿的占比分别达30%和35% [4][5] - 基金发行拥挤且多元化不足,2019-2021年主发主动股混型基金,2022-2024年上半年主发债券型基金,2024年下半年转向指数基金 [6] 买方投顾化转型实践 - 基金投顾试点落地以来60家机构获资格,公司定制超30个基金投顾策略,服务客户数从2023年中0增至上万人,规模超6亿元 [7][8] - 通过分层服务体系挖掘超30名500万以上高净值客户,一线员工分类培训和引导提升服务效率 [8] - 布局工具化策略和私募FOF业务,用组合方式调节基金营销节奏,避免客户"追涨杀跌" [9] 定制化基金发展方向 - 建议以买方投顾思路促进ETF发展,未来纳入股票投顾框架,采用投顾费+强监管模式 [10][11] - 鼓励发起式基金、券商结算模式布局稀缺公募基金,如海外QDII、商品指数基金、股票多空公募基金和场外REITs [11] - 新消费、新制造等领域基金标的不足,需主动挖掘投资机会而非单纯指数化 [11]
上海银行(601229):深度报告:稳健+分红:业务发展稳健,分红率高
东北证券· 2025-05-13 06: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海银行扎根沪上经营稳健,股权结构稳定,围绕新三年规划公司和零售业务齐发展,存贷规模扩张、息差降幅收窄,资产质量优异、资本充足,预计未来营收和净利润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新领导上任,坚守战略,稳健经营 - 顾建忠接任党委书记,其行业经验丰富,深谙地区发展情况 [16] - 公司股权结构多元稳定,国资、民营、外资股东构成清晰,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比例稳中有升 [17][19][20] - 截至2024年底,银行总资产和净资产规模同比增长,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回报率稳定 [18] - 银行深耕长三角,区位优势凸显,分支机构和信贷集中于此,且该地区信贷规模占比提升 [25] 业务图谱:深耕科技+普惠+绿色、聚焦养老+信用卡 - 围绕三年规划打造科技、普惠、绿色金融特色业务,公司业务贷款余额和客户数提升 [29] - 科技金融聚焦重点区域和产业,客户数量和信贷余额增长 [29] - 普惠金融深耕区域市场,客户数和贷款规模稳步提升 [30] - 绿色金融深耕重点区域和产业,绿色贷款余额和债券投资提升 [30] - 零售业务聚焦养老、财富管理、信用卡,零售客户数微增,AUM及客均AUM增长 [32] - 养老金融拓宽获客渠道,客户和AUM增长 [34] - 财富管理高净值客户和日均AUM增长 [34] - 信用卡业务发卡量提升,贷款余额和交易额明确 [34] 对公信贷规模稳健增长,净息差降幅收窄 - 贷款规模增长稳健,对公贷款占比提升,零售信贷微降 [35] - 存款增速持平,定期化趋势仍在,存贷比稳定 [47] - 贷款利率下降,存款利率下降,净息差降幅收窄 [58] 投资收益高增,支撑非息收入增长 - 2024年投资收益占比大幅提升,投资收益同比增长,投资规模下滑但收益率提升 [76] - 中收收入承压,代理业务主导但占比下降,信用承诺手续费占比提升 [84] 资产质量保持优质,不良核销力度较大 - 银行不良率下降,拨备覆盖率小幅下降,资产质量较优 [93] - 公司业务和个人业务不良率表现分化,贷款迁徙率有降有升 [93] 资本充足率延续上行趋势 - 2024年银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提升,因发行二级资本债 [101] - 银行发行可转债,转股价格有变化,转股金额少 [101]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上海银行股息率较高,2024年分红总额增长,分红率创新高 [106]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增长,对应EPS提升 [3][106] - 绝对估值平均为12.38元,维持“买入”评级 [106]
中美经贸会谈达成多项共识,苹果多款手机大幅降价 | 财经日日评
吴晓波频道· 2025-05-13 00:44
中美经贸会谈 - 美方承诺取消对中国商品加征的91%关税 修改34%对等关税中的24%暂停90天 保留10% [1] - 中方取消对美国商品加征的91%反制关税 暂停34%反制关税中的24%90天 保留10% [1] - 双方将建立机制继续协商经贸关系 关税从100%以上降至10%-30%区间 [1][2] 中国CPI数据 - 4月CPI同比下降0.1% 环比上涨0.1% 1-4月平均下降0.1% [3] - 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0.3% 影响CPI上涨0.07% 交通通信价格下降3.9% [3] - 4月PPI同比下降2.7% 环比下降0.4%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降2.7% [3][4] 新能源汽车市场 - 4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90.5万辆 同比增长33.9% 渗透率51.5% [5] - 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72.8% 豪华车23.5% 合资品牌仅6.8% [5] - 1-4月新能源车累计销量332.4万辆 同比增长35.7% 贡献度超48% [5][6] 阿里巴巴组织变革 - 阿里取消"1+6+N"结构 重启内部转岗机制 [7] - 此前云智能集团分拆和菜鸟上市计划均已暂停或撤回 [7] - 资源向电商主业及AI业务集中 非核心业务银泰和大润发已出售 [7][8] 苹果手机市场表现 - iPhone 16 Pro Max全系降价160美元 iPhone 16 Pro 128GB版降价176美元 [9] - 苹果在中国高端手机市场份额从2022年75%降至2024年54% [9] - 2025Q1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苹果出货量980万台 同比下滑9% [9][10] 日本投资者动向 - 4月日本投资者净买入外国证券2.76万亿日元(189亿美元) [11] - 连续六周净买入外国股票 最近一周买入1338亿日元(9.2亿美元) [11] - 3月净买入美股2.12万亿日元 创2005年以来最高纪录 [11][12] 上市公司理财 - 年内上市公司认购理财产品金额2887.69亿元 同比下降24.5% [13] - 银行理财产品认购304.8亿元(同比+1.7%) 证券机构产品225.01亿元(同比+7%) [13] - 结构性存款认购1712亿元 同比下降超30% [13][14] A股市场表现 - 沪指涨0.82%报3369.24点 深成指涨1.72% 创业板指涨2.63% [15] - 两市成交额1.31万亿元 较前日放量1164亿元 [15] - 军工、机器人概念领涨 超4100只个股上涨 [15][16]
第一创业:固收业务特色显著,财富管理稳步提升-20250512
山西证券· 2025-05-12 1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 - A”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固定收益特色突出,资产管理具备一定市场竞争力,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 预计2025 - 2027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4.69亿元、37.25亿元、40.24亿元,归母净利润8.46亿元、9.37亿元和9.99亿元,增速分别为 - 6.37%、10.80%和6.60%;PB分别为1.73、1.70、1.68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与基础数据 - 2025年5月12日收盘价6.94元,年内最高/最低11.38/4.75元,流通A股/总股本42.02/42.02亿股,流通A股市值/总市值291.65亿元 [2] - 2025年3月31日基本每股收益和摊薄每股收益均为0.03元,每股净资产4.09元,净资产收益率0.79% [2] 事件点评 - 2024年公司各项业务均正增长,自营业务增长幅度最大,投资净收入14.41亿元,同比增长143.27%,投行业务增长46.40%至2.78亿元,利息净收入增长31.75%至1.04亿元,经纪业务及资产管理业务分别实现收入3.8亿元、9.21亿元,同比增长8.08%、1.77% [3] - 2025年Q1经纪业务收入1.23亿元,同比增长46.88%,资产管理业务收入2.45亿元,同比增长8.36%,利息净收入0.18亿元,同比提升29.71%,自营业务收益1.52亿元,同比下降33.69% [3] - 2024年公司深化分支机构战略,新增客户12.53万户,新增客户资产规模170.98亿元,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3.14亿元,同比提升19.85% [3] - 2024年全年代销金融产品125.17亿元,同比增长7.83%,日均产品保有规模91.22亿元,同比增长4.17%,“e投顾”品牌签约客户数及客户资产规模同比分别增加497.84%、712.96% [3] 业务分析 - 2024年固定收益自营投资业务净收入14.41亿元,同比增长143.27%,债券交易额7.40万亿元,同比下降6.94%,现券交易额5.74万亿元,同比增长0.05%,固收产品销售金额1984亿元,同比增长11.96% [4] - 2024年末受托客户资管金额536.38亿元,同比减少12.34%,创金合信受托管理规模6322.97亿元,同比减少36.66%,公募基金规模1457.54亿元,同比增长27.79%,固定收益类公募基金近三年收益率排名市场前1/3 [4] 财务数据与预测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亿元)|24.89|35.32|34.69|37.25|40.24| |YoY(%)|-4.70%|41.91%|-1.78%|7.38%|8.04%| |归母净利润(亿元)|3.31|9.04|8.46|9.37|9.99| |YoY(%)|-17.50%|173.28%|-6.37%|10.80%|6.60%| |ROE(%)|2.16%|5.37%|4.91%|5.38%|5.63%| |EPS(元)|0.08|0.22|0.20|0.22|0.24| |EVPS(元)|3.53|3.88|3.95|4.01|4.08| |P/E(倍)|86.80|31.76|33.92|30.62|28.72| |P/B(倍)|1.94|1.76|1.73|1.70|1.68| [9] 财务报表预测和估值数据汇总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财务指标等多方面数据给出2023A - 2027E的预测情况,如货币资金、营业收入、净利润率等 [10]
财通证券:与阿里巴巴及蚂蚁集团在金融科技等领域合作取得成果
快讯· 2025-05-12 10:14
合作领域 - 财通证券与阿里巴巴及蚂蚁集团在金融科技 证券服务 财富管理领域展开合作并取得成果 [1] - 合作包括阿里云和数据底座建设 助力推进公司智能双录 智能营销及大数据中台建设 [1] - 财通证券资管和财通基金产品通过蚂蚁财富平台进行销售 [1]
第一创业(002797):固收业务特色显著,财富管理稳步提升
山西证券· 2025-05-12 08:5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 - A”评级 [1][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固定收益特色突出,资产管理具备一定市场竞争力,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 预计2025 - 2027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4.69亿元、37.25亿元、40.24亿元,归母净利润8.46亿元、9.37亿元和9.99亿元,减少6.37%、增长10.80%和6.60%;PB分别为1.73 /1.70/1.68 [9] 各业务情况总结 自营业务 - 2024年自营业务实现收益1.52亿元,同比下降33.69% [4] 财富管理业务 - 深化分支机构“特色化、专业化”发展战略,2024年新增客户12.53万户,新增客户资产规模170.98亿元,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3.14亿元,同比提升19.85% [4] - 加强资产配置能力,全年代销金融产品125.17亿元,同比增长7.83%,日均产品保有规模91.22亿元,同比增长4.17% [4] - 完善投顾服务体系,“e投顾”品牌签约客户数及客户资产规模同比分别增加497.84%、712.96% [4] 固收业务 - 2024年实现自营投资业务净收入14.41亿元,同比增长143.27%,债券交易额7.40万亿元,同比下降6.94%,现券交易额5.74万亿元,同比增长0.05% [5] - 2024年固收产品销售金额1984亿元,同比增长11.96% [5] 资管业务 - 2024年末受托客户资管金额536.38亿元,同比减少12.34% [5] - 创金合信受托管理规模6322.97亿元,同比减少36.66%,公募基金规模1457.54亿元,同比增长27.79%,固定收益类公募基金近三年收益率排名市场前1/3位置 [5] 财务数据总结 整体业绩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5.32亿元,同比增长41.91%,归母净利润9.04亿元,同比增长173.28%,加权平均ROE为5.80%,较上年提升3.55pct [6]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61亿元,同比减少1.87%,实现归母净利润1.18亿元,同比减少17.59% [6] 各业务收入 - 2024年自营业务投资净收入14.41亿元,同比增长143.27%;投行业务增长46.40%至2.78亿元;利息净收入增长31.75%至1.04亿元;经纪业务及资产管理业务分别实现收入3.8亿元、9.21亿元,同比增长8.08%、1.77% [6] - 2025年Q1经纪业务收入1.23亿元,同比增长46.88%;资产管理业务收入2.45亿元,同比增长8.36%;利息净收入0.18亿元,同比提升29.71% [6] 财务预测 |会计年度|营业收入(亿元)|YoY(%)|归母净利润(亿元)|YoY(%)|ROE(%)|EPS(元)|EVPS(元)|P/E(倍)|P/B(倍)|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3A|24.89|-4.70%|3.31|-17.50%|2.16%|0.08|3.53|86.80|1.94| |2024A|35.32|41.91%|9.04|173.28%|5.37%|0.22|3.88|31.76|1.76| |2025E|34.69|-1.78%|8.46|-6.37%|4.91%|0.20|3.95|33.92|1.73| |2026E|37.25|7.38%|9.37|10.80%|5.38%|0.22|4.01|30.62|1.70| |2027E|40.24|8.04%|9.99|6.60%|5.63%|0.24|4.08|28.72|1.68|[11]
联合家族办公室睿峰任命黄国维为CEO 并扩充香港办事处
智通财经· 2025-05-12 05:58
黄国维表示:"我们了解到家族办公室在当前迅速变化且不可预测的全球环境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 色。一家卓越的联合家族办公室必须为超高净值客户提供一个全面且独立的平台,以综合和个性化的方 式管理财富,应对复杂的经济环境,提升投资回报并降低风险。这不仅包括为客户寻求专属的投资机 会,还涵盖企业传承、家族治理、税务规划和下一代客户需求等必要的全方位家族办公室服务,以建立 完整连贯的财富管理计划。我非常荣幸能够带领与我共享相同愿景和使命的专业团队,携手合作,与全 球的客户共享成功。" 黄国维在业界拥有超过30年的领导经验,是业内翘楚。他与多家顶尖国际公司的工作经历使他具备涵盖 保险、信托、财富规划和家族治理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在加入睿峰前,黄国维为Charles Monat Associates亚太区行政总裁。此前,他担任法国巴黎银行财富规划的亚洲区域主管,领导负责财富规划 和慈善事业发展两大团队。 5月12日,专为超高净值人士和家族提供一站式财富管理服务的联合家族办公室睿峰宣布,任命黄国维 为集团行政总裁,即日起生效。此次任命标志着睿峰集团业务拓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其长期发展战略 的一部分。集团同时扩充位于中环渣打银行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