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

搜索文档
海康威视:海康汽车电子业务以视觉和毫米波雷达技术为核心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10 12:42
业务定位 - 公司汽车电子业务以视觉和毫米波雷达技术为核心 [1] - 业务覆盖乘用车前装领域、商用车行业市场及后装市场 [1] 市场地位 - 公司在乘用车前装领域已成长为国内智能驾驶传感器领军企业 [1]
豪恩汽电:公司认为智能驾驶是一个“长坡厚雪”的赛道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10 11:10
行业前景 - 智能驾驶是一个长坡厚雪的赛道 竞争激烈但远未到终局 [1] - 智能驾驶市场飞速扩张 渗透率提升 功能从L2向L2+ L3快速演进 带来巨大增量空间 [1] 公司战略 - 坚决实行与头部车企战略合作 达成深度绑定 [1] - 坚持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通过软硬件一体化方案提供更高性能 更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1] 技术布局 - 在硬件上布局了摄像感知系统 超声波雷达系统 毫米波雷达系统等多维感知产品 [1] - 在感知融合算法等方面进行了前瞻性布局 构建技术壁垒 [1]
调研速递|宇瞳光学接受投资者调研 机器视觉业务增长亮眼
新浪财经· 2025-09-10 10:54
机器视觉业务 - 机器视觉镜头为传统产品 主要用于工业检测和分拣场景 [3]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472.5241万元 占营收比例1.75% [3] - 较上年同期1629.8575万元增长51.7% 未来将依据市场需求及时配置产能 [3] 车载业务发展 - 单车镜头配置方案:环视需4颗 侧视2-4颗 前视1-3颗 舱内1-3颗 [3] - 按单台车12颗镜头组合计算 镜头价值约250元 具体价值量因配置差异略有不同 [3] - 2025年上半年车载类业务营业收入达16357.76万元 [3] 特斯拉相关合作 - 向特斯拉Robotaxi供应链厂商提供玻璃非球面镜片 用于生产ADAS车载镜头 [3] - 与特斯拉无直接交易关系 玻璃非球面镜片在车载和运动相机等多领域应用广泛 [3] - 预计该业务将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3] 产品研发与产能 - 智能驾驶产品线涵盖车载镜头和HUD光学配件 [3] - 相关业务保持稳健较快发展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 [3] - 产能实现逐年增长趋势 [3] 公司治理 - 业绩说明会于2025年9月10日通过网络互动方式召开 [1] - 公司董事长张品光 董事总经理金永红等多位高层出席活动 [1][2] - 投资者通过价值在线平台参与网上提问互动 [2]
高圆圆同款座驾 2026款腾势N9将于9月17日上市
齐鲁晚报· 2025-09-10 10:00
产品发布信息 - 腾势汽车宣布2026款腾势N9将于9月17日正式上市 [1] - 新车定位为科技安全旗舰SUV [1] - 公司邀请著名演员高圆圆担任新车形象代言人 [1][12] 产品设计与美学 - 新车发布紫瑢金和红雅金两款全新双拼车色 [1][4][5] - 红雅金车色融合现代科技与东方祥瑞意象,金色车顶与朱砂红车身传递盛世典雅气韵 [2] - 紫瑢金车色在光影交错间散发尊贵气息,金色车顶与紫色车身营造高端专属定制感 [6] 安全性能与技术 - 2026款腾势N9搭载易三方技术,能以180km/h时速完成高速避让(鱼钩测试)而不侧翻 [6] - 车辆在高速突遇爆胎时可保持稳定行驶不偏移 [6] - 面对雨雪湿滑路面,系统能以毫秒级响应提供稳健操控,防止打滑失控 [6] 智能驾驶与科技配置 - 新车全系标配天神之眼B-辅助驾驶激光版,实现端到端无图城市领航功能 [8] - 辅助驾驶系统可应对拥堵城市街道和复杂路口 [8] 内部空间与功能 - 车辆独具同级唯一的三折叠座椅设计,提供逾百种座椅组合方式 [10] - 颠覆性的空间理念和极致奢华内饰契合高端家庭用户与商务人士需求 [10] 市场定位与影响 - 腾势N9作为大型旗舰SUV,上市后已成为高端用户首选 [12] - 新车通过安全、智能科技和豪华体验强化高端质感与科技属性 [12]
黑芝麻智能慕尼黑登台,中国芯片的“欧洲考题”
经济观察网· 2025-09-10 09:00
核心观点 - 黑芝麻智能在IAA Mobility展示全系芯片产品 定位为智能驾驶底层算力平台 向欧洲产业与监管提交技术答卷[2] - 欧盟GSR2法规自2024年7月起强制要求新注册车型配备ADAS功能 包括自动紧急制动 智能限速辅助 车道保持系统 驾驶员疲劳提醒等[2] - UNECE R155和R156法规对网络安全与软件更新的约束从2022年逐步过渡到2024年全量覆盖 未达标车型无法获得型式认证[2] 产品技术展示 - 首次展示"安全智能底座"方案 以武当C1200家族芯片为核心 强调硬件级安全隔离和全生命周期兼容性 实现一次开发多代复用[3] - 华山A1000家族已在吉利银河 领克 东风奕派等车型大规模量产上车[3] - 武当C1296芯片被安波福 大陆等国际Tier 1采用开发舱驾一体方案 计划2025年底在东风车型量产[3] - 展示样片阶段华山A2000芯片 定位下一代通用辅助驾驶平台算力底座 内置九韶NPU并配套自研工具链BaRT[4] 市场战略定位 - 通过"先在中国量产 再在欧洲展示"的逻辑提供可验证的成熟度背书[3] - 量产经验比PPT宣传更具说服力 缓解欧洲车企合规压力和电动化与关税双重挤压下的BOM成本问题[3] - 展示与中科院 高校及机器人公司合作 释放跨领域应用野心 借助机器人 通用计算等领域规模效应拉低成本[4] 行业影响与机遇 - 中国芯片公司加入可能加速欧洲产业成熟 迫使车企和供应链重新审视智能化成本结构与合规能力[5] - 跨域融合平台和量产经验可能被欧洲整车厂考虑作为第二甚至主力供应商[6] - 欧洲市场审核认证体系严谨 需通过实验室验证 道路测试 网络安全合规文件 OTA追溯管理等全流程考验[6]
中国智驾公司开启规模化落地 Momenta与Uber 2026年启动Robotaxi服务
中国经营报· 2025-09-10 08:27
战略合作与市场拓展 - Uber与Momenta选择德国慕尼黑作为Robotaxi项目首发城市 预计2026年启动商业化运营服务[1] - 欧洲市场法规健全且数据合规要求高 获得欧洲认可有助于科技公司开拓全球其他市场[1] - Momenta采用"无图端到端"方案 可在全球城市道路、高速公路及泊车场景快速部署[1] - 双方合作范围覆盖美国和中国以外的国际市场 通过Uber平台提供自动驾驶出行服务[2] 技术路线与商业模式 - Momenta实施"飞轮"战略 L2智能辅助驾驶与L4自动驾驶Robotaxi相互打通协同迭代[2] - 复用量产车型开展Robotaxi业务 L2和L4采用统一软件算法架构与传感器方案[2] - 通过量产车载体节省车辆开发费用 使资金更聚焦于核心自动驾驶技术研发[2] - 搭载Momenta智能驾驶系统的量产车规模已超40万辆 第三个10万辆搭载仅用不到三个月[3]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L2级辅助驾驶技术普及率突破50% 位居全球首位[5] - 城市NOA功能逐渐搭载至15万元车型 预计2026年初将下探至10万元级车型[5] - 城市NOA硬件BOM成本预计2025年底至2026年初降至5000元[5] - 激光雷达成本从几十万元/套降至千元级别 毫米波雷达与摄像头成本同步下降[6] 规模化与盈利路径 - 规模化应用是降低成本最有效路径 规模以10年100倍扩张时单位算力价格降幅达1000倍[6] - 实现盈利需达到数百万辆车规模 100万辆车摊薄后单车智驾成本约1万元[6] - 年研发投入需百亿至数百亿元 1000万辆车规模下单车成本约1000元[6] - 已与20余家全球主流车企深度合作 包括梅赛德斯-奔驰、宝马、奥迪等德国豪华品牌[3]
大反攻之后迎来几大利好!下周行情稳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0 07:49
市场表现 - 创业板指数在大跌超4%后第二天实现"反包" 为近十年来首次 [2] - 上证指数 国证2000指数 深证成指 沪深300指数 中证500指数均收复周四失地 [1] - 场外资金"饥渴"程度增强市场韧性和指数攻击性 [11] 政策与宏观利好 - 公募基金降费改革第三阶段落地 预计每年为投资者让利约300亿元 三个阶段累计每年让利超500亿元 [4] -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 因美国8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录得2.2万人 远低于市场预期的7.5万人 [5] - 深圳8区进一步放松住房限购政策 四大一线城市均已不同程度放松楼市限购 [7] - 中新社文章《外资金融机构:当前中国股市估值合理 投资者对后市普遍乐观》被多地政府网站转发 [9] 行业与板块焦点 - 人工智能产业链以AI硬件为主 包括AI算力 AI半导体芯片 CPO PCB AI服务器 液冷产业链 AI芯片 OCS等 [12] - Meta计划到2028年投资6000亿美元进行AI建设 OpenAI预计到2029年总支出可能达到1150亿美元 比此前预期高出约800亿美元 [12] - 阿里巴巴推出参数量达1T的Qwen3-Max-Preview模型 [12] - 新能源方向进攻主动性增强 固态电池及储能成为行情核心 风电其次 [13] - 固态电池板块迎来密集催化 包括10项团体标准送审审查会 5项标准项目启动会及多家公司发布项目进展 [15] - 锂电设备企业订单增多 有企业上半年新签订单金额已超过去年全年签单金额 [15] - 贵金属 战略金属品种大涨 能源金属品种在固态电池带动下开始上涨 [16] - 行业大票紫金矿业 洛阳钼业持续上涨引领有色板块 [16] 公司动态 - 贵州茅台控股股东茅台集团获得不超27亿元增持股份贷款承诺函 [8] - 胜宏科技20cm涨停创历史新高 工业富联创收盘新高 [12] - 宁德时代 国轩高科 先导智能等核心股大涨 [13] - 赣锋锂业 先导智能 天齐锂业 璞泰来 欣旺达 天赐材料等中大市值个股大涨 [13] 投资主线与策略 - 主线板块包括人工智能 创新药 人形机器人 固态电池 智能驾驶 商业航天 [17] - 重点聚焦主线板块的核心股 龙头股 标志股 [11][17] - 板块间存在轮动特征 呈现强者恒强特点 [16] - 固态电池逻辑在于预期提升 储能逻辑在于需求旺盛 [14] - 人形机器人方面 特斯拉提出天价薪酬方案 经营目标包括交付100万台Optimus人形机器人 [16]
黑芝麻智能(02533):2025H1收入同比增长40%,智能驾驶芯片加速放量
国信证券· 2025-09-10 07:47
投资评级 - 黑芝麻智能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 [6] 核心观点 - 2025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3亿元,同比增长40.4% [1][7] - 净利润为-7.62亿元,主要受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波动影响 [1][7] - 经调整亏损净额为-5.49亿元,较2024H1的-6.02亿元有所收窄 [1][7] - 自动驾驶产品及解决方案收入2.37亿元,同比增长41.5% [1][10] - 智能影像解决方案收入0.16亿元,同比增长24.8% [1][10] - 公司毛利率24.79%,同比下降25.21个百分点 [2][15] - 三费率332.07%,同比下降179.2个百分点 [2][17] - 公司A1000芯片已在多款车型量产,新增海外市场定点车型 [2][22] - C1200芯片即将在多家新能源客户项目中量产部署 [2][28] - A2000系列芯片支持城市NOA,可扩展至L3和L4场景 [2][33] - 公司在机器人、无人物流小车等领域积极进行商业化拓展 [3][36]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为8.1/12.7/20.0亿元,归母净利润为-9.8/-6.8/0.7亿元 [3][49]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2.53亿元,同比增长40.4% [1][7] - 2025H1净利润-7.62亿元,2024H1为11.05亿元 [1][7] - 2025H1经调整亏损净额-5.49亿元,2024H1为-6.02亿元 [1][7] - 自动驾驶产品及解决方案毛利率20.9%,同比下降26.3个百分点 [2][15] - 智能影像解决方案毛利率82.4%,同比下降4.2个百分点 [2][15] - 销售费用率20.37%,同比下降8.0个百分点 [17] - 管理费用率67.27%,同比下降34.1个百分点 [17] - 研发费用率244.43%,同比下降137.1个百分点 [17] - 预计2025年营收8.06亿元,同比增长70.0% [4] - 预计2026年营收12.68亿元,同比增长57.3% [4] - 预计2027年营收20.04亿元,同比增长58.0% [4] 业务发展 - 自动驾驶产品及解决方案收入2.37亿元,同比增长41.5% [1][10] - 智能影像解决方案收入0.16亿元,同比增长24.8% [1][10] - A1000芯片在吉利银河E8、星耀8、东风奕派007等多款车型量产 [2][24] - 新增面向海外市场的多家客户多款定点车型 [2][22] - C1200芯片即将在多家新能源客户项目中量产部署 [2][28] - A2000系列芯片原生支持Transformer架构,能够高效部署大模型 [30][33] - 公司与头部足式机器人领军企业达成战略合作 [3][36] - 无人物流小车L4智驾系统已在港口、园区等封闭场景持续出货 [3][36] - 智能影像解决方案在AI智能眼镜等产品实现商业落地 [3][36] - 公司积极推进对高性价比、低功耗AI芯片企业收购 [3][48] 技术研发 - 公司优化BEV模型及E2E算法性能,提升环境感知精度和效率 [41] - 针对"九韶"神经网络处理器架构进行工具优化 [41] - 开发更灵活、高效的NPU架构,提升计算吞吐量和处理效率 [42] - 提供全栈解决方案,支持开放生态及解耦 [41][42] - 聚焦优化Transformer、BEV等算法在城市极端场景下的表现 [47] - 通过大规模数据训练与强化学习提升端到端模型性能 [47] 市场前景 - 智能驾驶行业渗透率加速提升,芯片需求加大 [49] - 公司为国产智能驾驶芯片优质企业,行业稀缺标的 [49] - 预计基于公司芯片的辅助驾驶方案量产车型2025年下半年起海外销售 [46] - 公司在商用车、无人物流车等领域商业化持续量产 [46] - 与大部分头部商用车客户、方案商进行深度化合作开发及量产 [46] - 覆盖轻卡、重卡、特定路线无人车等多场景应用 [46]
豪恩汽电(301488) - 2025年9月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0 07:38
财务与业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前五大客户营收占比70% [1] - 新能源业务占比50% [1]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03亿元,占营业收入12.85% [3] 技术研发与投入 -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以赢得技术领先优势和更多定点项目 [3] - 软件、硬件和算法均拥有独立专业团队,实现软硬算法一体化解决方案 [4] - 与英伟达合作开发机器人大脑控制系统,覆盖Jetson Thor/Orin全系列域控产品 [4] 市场战略与客户合作 - 成本、服务、响应速度较海外供应商具明显优势 [1] - 与德国大众、日本丰田、美国福特等全球头部车企达成合作 [1] - 智能驾驶赛道处于L2向L2+/L3快速演进阶段,市场增量空间巨大 [5] - 实行与头部车企战略合作达成深度绑定 [5] 成本管控与运营效率 - 通过自动化设备增加、人工减少和效率提升实现成本管控 [1] - 管理原则为销售最大化、费用最小化 [1] 新业务布局 - 机器人赛道视为与智能驾驶同等重要的战略级赛道 [5] - 智能驾驶与机器人技术同源,感知技术能力可自然延伸至机器人领域 [5] - 低空经济领域处于客户洽谈阶段,尚未形成收入 [5] 资本运作与产能建设 - 2025年定增募投项目涵盖深圳/惠州产线扩建及研发中心升级 [4] - 暂未考虑可转债融资 [4]
港股异动 | 地平线机器人-W(09660)涨超6%创上市新高 恒生科技权重调整 公司有望迎来被动资金流入
智通财经网· 2025-09-08 02:20
股价表现 - 地平线机器人-W股价再涨超6% 高见10 45港元创上市新高 截至发稿涨3 77%报10 18港元 成交额21 66港元[1] 恒生指数调整影响 - 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权重上限8%重置 预计带来约5 6亿美元被动资金流入地平线机器人-W 预计流入时间需3 4天[1] 业务里程碑 - 地平线征程车载智能芯片量产出货正式突破1000万片 成为国内首家达成千万级出货量的智驾科技企业[1] - 公司对全年出货量保持乐观 预计达400万套左右 其中低阶及中高阶产品占比各一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