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转型

搜索文档
国家能源局:“十四五”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高到20%的目标将超额完成|快讯
华夏时报· 2025-08-26 04:15
可再生能源发展 -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从40%提升至60%左右 [2] - 风电光伏每年新增装机先后突破1亿千瓦、2亿千瓦、3亿千瓦关口 [2] - 构建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 [2] 能源消费结构 - 全社会用电量中绿色电力占比达三分之一(每3度电有1度绿电) [2] -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 预计超额完成"十四五"20%目标 [2] - 煤炭消费占比每年减少1个百分点 [2] 新兴产业用电需求 - 2024年新能源整车制造用电量同比增长34.3% [2] -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用电量同比增长20.5% [2] - 2024年1-7月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用电量同比增长超40% [2] 产业结构影响 - 电动汽车等先进制造业带动用电需求快速增长 [2] -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产业促进能源消费结构调整 [2] - 新兴产业发展提升电能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2]
国家能源局:新型储能规模跃居世界第一!智能微电网/虚拟电厂/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加快推进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8-26 03:58
能源供应保障与韧性 - 能源消费增量显著 "十四五"前四年能源消费增量达"十三五"五年增量的1.5倍 预计五年新增用电量超欧盟年度用电量[12] - 2024年全国发电量超10万亿千瓦时 占全球三分之一 能源生产总量折合50亿吨标准煤 占全球超五分之一[12] - 能源资源配置优化 东部地区40%用能来自"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北煤南运"等能源大动脉[12] - 建成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充电网络 车桩比达2:1[13] - 能源自给率保持80%以上 消费增量90%以上由国内自主保障[17] - 新能源发电量增量占全国新增发电量近50% 推动非化石能源供应总量增长近50%[17] 绿色低碳转型 -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从40%提升至60%左右 风电光伏年新增装机先后突破1亿、2亿、3亿千瓦[14] - 全社会用电量中绿电占比达三分之一 非化石能源占比每年增1个百分点 预计超额完成20%目标[14] - "十四五"期间出口风电光伏产品为其他国家减碳约41亿吨[14] - 2024年风光发电量增量超过全社会用电量增量[24] - 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提升4个百分点左右[25] - 截至2024年7月底充电基础设施达1669.6万个 为"十三五"末的10倍[25] 能源科技创新 - 新能源专利数占全球40%以上 光伏转换效率、海上风电单机容量等刷新世界纪录[4][15] - 新型储能规模跃居世界第一[4] 截至2025年上半年装机约9500万千瓦 5年增长近30倍[5][39] - 建成白鹤滩水电站、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国和一号"、第四代高温气冷堆等多个全球最大/首座工程[15] - 油气开发突破深地万米大关和千米深海[15] - 2024年氢能生产消费规模超3600万吨 位列世界第一 可再生能源制氢产能超全球一半[5][39] - 认证236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 含世界首台套[38] 电力市场建设 - 市场交易电量从"十三五"10.7万亿千瓦时增长至23.8万亿千瓦时 翻一倍多 占全社会用电量比例从2020年40%提升至连续四年超60%[5][23] - 电力市场注册经营主体达97万家 为2020年的5倍[16] - 构建"1+6"基础规则体系 实现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交易[21][22] - 全部工商业用户进入市场 独立储能等新主体蓬勃发展[5][23] 能源投资拉动 - 能源工业年度投资额接连突破4万亿、5万亿、6万亿大关 累计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近10%[30] - "十四五"以来能源工业投资年均增速超16%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速超20%[30] - 2024年可再生能源重点项目投资占电源投资比重超80%[31] - 2024年新型储能、充换电基础设施、氢能等重点项目投资完成额近2000亿元[5][31] - 民营企业深度参与能源领域 电力设施建设领域民营企业占比超85% 充电运营服务商民营企业占比超80%[32] 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 - 与10多个国家签署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合作协议[33] - 2025年上合组织能源部长会签约25个能源项目 金额约400亿元[33] - 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34] - 近十年助力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度电成本分别下降60%和80%[34] 民生能源保障 - 累计安排农村电网中央预算内投资250亿元 带动农网投资超8000亿元[27] - 户用光伏装机约1.8亿千瓦 每年为农民增收约140亿元[27] - 五年来累计为用户节省投资超3000亿元[28] - 充电基础设施覆盖98%高速公路服务区[27]
中办、国办重磅发布,事关全国碳市场建设!
新华社· 2025-08-26 03:47
全国碳市场建设总体目标 - 到2027年实现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实现重点领域全覆盖 [1][4] - 到2030年基本建成以配额总量控制为基础 免费和有偿分配相结合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1][4] - 2030年建成诚信透明 方法统一 参与广泛 与国际接轨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形成减排效果明显 规则体系健全 价格水平合理的碳定价机制 [1][4]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 - 有序扩大覆盖行业范围和温室气体种类 根据行业发展状况 降碳减污贡献 数据质量基础 碳排放特征等 [5] - 建立预期明确 公开透明的碳排放配额管理制度 保持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 [5] - 到2027年对碳排放总量相对稳定的行业优先实施配额总量控制 稳妥推行免费和有偿相结合的配额分配方式 有序提高有偿分配比例 [5] - 统筹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地方试点碳市场 建立定期评估和退出机制 不再新建地方或区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6]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发展 - 建立科学完备的方法学体系 针对可持续发展效益显著 社会期待高 社会和生态效益兼具的重点领域加快方法学开发 [8] - 倡导党政机关 企业 社会团体等积极使用核证自愿减排量抵销碳排放 各级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业要发挥表率作用 [8] - 完善核证自愿减排量抵销规则 提高国际认可度 服务行业企业国际履约和产品碳中和 [8] 碳市场交易机制完善 - 稳慎推进金融机构探索开发与碳排放权和核证自愿减排量相关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 [9] - 建立完善碳质押 碳回购等政策制度 规范开展与碳排放权相关的金融活动 拓展企业碳资产管理渠道 [9] - 支持银行等金融机构规范开展碳质押融资业务 稳妥推进符合要求的金融机构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 适时引入其他非履约主体 [9] -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逐步引入符合条件的自然人参与交易 [9] 碳排放数据管理体系建设 - 健全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制度 加快修订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核算与报告指南 条件成熟后转化为国家标准 [10] - 实施碳排放核算分类管理 完善基于排放因子法的核算体系 探索开展基于自动监测的碳排放核算 [10] - 加强碳排放关键计量器具配备 使用和管理 依法进行检定或校准 制定计量技术规范 开展碳排放计量审查 [10] - 实施重点排放单位关键参数月度存证 [10] 市场监管与合规体系 - 完善重点行业核查技术规范 明确核查要点和要求 规范核查流程 [11] - 对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核查机构实施认证机构资质管理 明确准入条件 行为规范和退出机制 [11] - 加强碳排放相关检验检测机构管理 建立违规机构清出机制 [11] - 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 严厉打击弄虚作假行为 [11] 政策协同与国际合作 - 加强全国碳市场与绿电 绿证等市场化机制的政策协同 制度衔接 [13] - 制定全国碳市场注册登记和交易收费规则 完善全国碳市场资金清算机制 提高资金清算效率 [13] - 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相关碳市场机制规则制定 推动全球绿色低碳公正转型 [14] - 加强碳市场领域交流合作 推动技术 方法 标准 数据国际互认 [14]
为了美丽中国!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出新政 全国碳市场建设按下“加速键”
央视网· 2025-08-26 03:39
政策核心目标 - 推动建设更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全国碳市场[1] - 坚持碳市场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政策工具的基本定位[1] - 为碳达峰碳中和及美丽中国建设提供重要支撑[3] 市场建设规划 - 2027年实现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5] - 2027年实现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重点领域全覆盖[5] - 2030年基本建成以配额总量控制为基础、免费和有偿分配相结合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5] - 2030年建成诚信透明、方法统一、参与广泛、与国际接轨的自愿减排交易市场[5] 市场机制设计 - 有序扩大覆盖行业范围和温室气体种类[6] - 建立预期明确、公开透明的碳排放配额管理制度[6] - 科学设定配额总量并逐步由强度控制转向总量控制[8] - 2027年对碳排放总量相对稳定行业优先实施配额总量控制[10] - 有序提高有偿分配比例并建立配额储备和市场调节机制[10] - 合理确定CCER抵销碳排放配额清缴的比例[10] 政策功能定位 - 利用市场机制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3] - 实现碳排放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3] - 推动传统产业深度转型并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3] - 激发全社会绿色低碳发展内生动力[3]
“增速快、结构优、活力强” 我国能源投资增长势头强劲
央视网· 2025-08-26 03:26
第三是活力强,对民营经济做大做强的带动作用大。近年来,国家能源局持续降低投资门槛、提升服务 水平,引导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能源重点项目民营企业年均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我国民 营企业深度参与能源领域国家科技项目,前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研发中有半数项目引入了 民营企业参与。民营经济为新能源产业培育壮大贡献了不可或缺的力量。电力设施建设领域民营企业占 比超过85%、年均增长超过15%,规模以上的充电运营服务商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80%,今年上半年有 10家民营企业参股了5个核电项目,持股比例都达到10%以上,最高的达到20%。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8月26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高质量发展成就。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万劲松表示,"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投资增长势头强劲,"能源蛋糕"越做越大,市 场主体更加多元,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概括来说,"十四五"期间能源投资呈现 出"增速快、结构优、活力强"三个特点。 首先是增速快,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拉动作用大。能源产业规模大、链条长、带动效应强,我国已经 建成全球门类最全、规模最大 ...
国家能源局:全社会用电量中,每3度电就有1度绿电
中国新闻网· 2025-08-26 03:22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在会上表示,"十四五"是绿色低碳转型最快的五 年。我国构建起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由40%提升至60%左 右,风电光伏每年新增装机先后突破1亿、2亿、3亿千瓦关口,实现台阶式跃升发展,发展速度和力度 前所未有。能源消费"逐绿前行",全社会用电量中,每3度电就有1度绿电。全国能源消费中,非化石能 源占比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预计将超额完成"十四五"确定的20%目标,煤炭占比每年减少1个百分点, 这"一增一减"大大提升了经济发展的"含绿量"。我国出口的风电光伏产品,"十四五"期间累计为其他国 家减少碳排放约41亿吨,为全球低碳转型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新网8月26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6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 绍"十四五"时期能源高质量发展成就。 ...
东兴证券晨报-20250826
东兴证券· 2025-08-26 03:18
经济政策与市场动态 - 上海市调整房地产政策 自2025年8月26日起实施 包括调减住房限购 优化住房公积金 优化个人住房信贷以及完善个人住房房产税等政策[1] - 全国房贷利率调整 上海市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不再区分首套和二套 统一降至3.05% 以100万元贷款30年期等额本息计算 月供减少约220元 总利息支出减少8万元[9] -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首次实施 财政部 中国人民银行 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实施方案 通过财政资金撬动金融活水为居民消费减负[10] - 绿色低碳转型目标明确 到2027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 到2030年基本建成以配额总量控制为基础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1] - 金融支持林业高质量发展 加大林权抵押贷款产品创新 拓宽可抵押林权范围 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支持国家储备林建设等重要生态工程[4] - 央行开展2884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 利率1.40% 与前期持平 当日有2665亿元逆回购到期[5] 重点公司动态 - 英伟达推出机器人计算平台Jetson AGX Thor 开发者套件起售价3499美元 即日起向全球客户销售[7] - 腾讯游戏发布AI全链路解决方案VISVISE 包含动画制作 模型制作 数字资产管理 智能NPC四大管线 覆盖游戏美术开发全流程[8] - 汇顶科技总裁柳玉平因涉嫌内幕交易被证监会立案 公司称与日常经营无关[7] - 扬帆新材控股股东樊培仁被实施留置并立案调查 公司称控制权未变化 生产经营正常[7] - xAI公司起诉苹果和OpenAI 指控二者合谋巩固人工智能领域主导地位[7] 白酒行业研究 - 白酒行业处于复苏前夜 通过复盘2013-2015年周期发现股价提前基本面约2个季度见底 当前需求随中秋国庆旺季向好 A股流动性明显改善[9][10] - 建议关注白酒板块整体复苏机会 重点推荐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的贵州茅台 五粮液等公司[10] 银行个股分析 - 江苏银行1H25营收448.6亿元同比+7.8% 归母净利润202.4亿元同比+8.0% 年化ROE 15.58% 不良率0.84%环比下降2bp 拨备覆盖率331.0%[12] - 净利息收入同比+19.1% 非息收入同比-14.6%但降幅收窄8.1pct 信贷投放保持高增 总资产同比+27.0% 贷款同比+18.3%[13][14] - 净息差1.78%同比下降12bp 负债成本持续下降 存款付息率较24年下降32bp[14] - 资产质量整体改善 关注贷款占比1.24%环比下降9bp 逾期贷款占比1.1%环比下降1bp 零售经营贷不良率1.67%较年初下降37bp[15] - 预测2025-2027年净利润增速10.9%/11.5%/11.7% 当前股价对应0.76倍2025年PB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16] 金股推荐组合 - 东兴证券八月金股组合包括美格智能 泡泡玛特 江丰电子 莲花控股 华鲁恒升 海螺水泥 伊利股份 中国海油 西部矿业 福昕软件 兰剑智能等11只个股[3]
中信特钢(000708):特钢需求有望增长,业绩提升前景可期
东方证券· 2025-08-26 02:4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15.4元 当前股价12.8元(2025年08月22日) [4][6] 核心观点 - 特钢需求有望增长 业绩提升前景可期 公司抓住风电、油气、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需求较好的契机 [2][10] - 2025年半年报实现归母净利润27.98亿元 同比增长2.67% 25Q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2.21% [10] - 25H1能源行业用钢销量占比相较2024年提升约1.2个百分点 特钢产品吨钢成本环比下降1.03% [10] - 公司持续稳健分红 2024年派发现金股利25.6亿元 占归母净利润49.95% 股息率4.45% 2025年拟进行年中分红 占25H1归母净利润36.07% [10] 财务预测 - 预测2025-2027年每股收益为1.10、1.17、1.24元(原预测值为1.12、1.20、1.28元) [4]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104,795、104,011、104,157百万元 同比增长-4.0%、-0.7%、0.1% [5]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利润6,543、6,863、7,292百万元 同比增长10.1%、4.9%、6.2% [5] - 预计2025-2027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5,563、5,895、6,255百万元 同比增长8.5%、6.0%、6.1% [5] - 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14.2%、14.4%、14.8% 净利率5.3%、5.7%、6.0% [5] 行业与业务 - 特钢耐高温、耐腐蚀、高强度的特殊性迎合高端装备制造、能源电力等领域升级需求 [10] - 水电领域国内装机规模持续领跑全球 预计2030年超额完成原定120吉瓦抽水蓄能项目目标 [10] - 核电领域在建机组装机容量连续18年保持世界第一 核电发电量持续增长 [10] - 公司成功研发800Mpa、1000Mpa级高性能水电钢材料 在清洁能源领域拥有深厚技术积累和广泛产品储备 [10] 估值比较 - 可比公司2025年14倍PE估值 久立特材2025E市盈率12.86倍 华菱钢铁11.33倍 隆达股份48.08倍 武进不锈13.93倍 宝钢股份15.60倍 [4][11] - 公司当前市盈率11.6倍(2025E) 市净率1.5倍(2025E) [5]
我国建成全球门类最全规模最大的能源体系
中国电力报· 2025-08-26 02:42
能源供应与基础设施建设 - 能源消费增量在"十四五"前四年达到"十三五"五年增量的1.5倍 预计五年新增用电量超过欧盟年度用电量[2] - 2024年全国发电量超10万亿千瓦时占全球三分之一 能源生产总量折合50亿吨标准煤占全球五分之一[2] - 东部地区40%用能来自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北煤南运等能源大动脉 建成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充电网络(车桩比2:5)[2] 绿色低碳转型进展 -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由40%提升至60%左右 风电光伏年新增装机连续突破1亿、2亿、3亿千瓦关口[3] - 非化石能源占比年均增1个百分点预计超20%目标 煤炭占比年均降1个百分点 绿电占全社会用电量三分之一[3] - 出口风电光伏产品为其他国家累计减少碳排放约41亿吨[3] 科技创新与重大工程 - 新能源专利数占全球40%以上 光伏转换效率和海上风电单机容量持续刷新世界纪录 新型储能规模居世界第一[4] - 建成白鹤滩水电站、华龙一号、国和一号核电、第四代高温气冷堆等全球最大/首座工程 突破万米深地勘探和千米深海油气开发[4] - 智能微电网和虚拟电厂快速发展 车网互动规模化试点推进 能源与工业交通领域加速融合[4] 市场化改革与民营经济 -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加速建设 煤电新能源全面入市 全部工商业用户进入市场 油气全国一张网初步建成[5] - 电力市场经营主体达97万家为2020年的5倍 出台能源民营经济十条措施[5] - 光伏设备制造绝大多数为民营企业 风电整机制造超60%为民营企业 核电项目民企参股比例达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