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长久物流:国际及新能源业务发力,驱动2024年盈利回升-20250515
中邮证券· 2025-05-15 04: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增持|下调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长久物流2024年全年营收41.7亿元,同比增长10.3%,归母净利润0.80亿元,同比增长13.1%;2025年一季度营收11.6亿元,同比增长28.2%,归母净利润0.04亿元,同比下降73.3% [4] - 2024年传统汽车物流业务放缓,整车及配套业务营收同比分别降13.4%、20.8%;国际业务收入增87.5%,新能源业务收入增210.3% [5] - 2024年传统汽车物流整车业务毛利1.52亿元,同比降8.9%,毛利润率回升;整车配套业务毛利0.31亿元,同比增10.9%,毛利润率上升;国际业务毛利润2.66亿元,同比增44.3%;新能源业务毛利润0.1亿元,同比增105.4%;全年毛利润4.83亿元,同比增19.4%,毛利润率11.6%,同比提升0.9pct [5] - 2024年费用率稳中有降,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34%、5.58%、0.23%、1.75%,同比分别降0.06pct、降0.46pct、升0.05pct、降0.18pct;2025年一季度毛利润小幅提升,但受确认政府补贴减少影响,业绩同比有波动 [5]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9.4亿元、56.6亿元、62.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3%、14.6%、10.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亿元、1.3亿元、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8%、31.2%、15.1%,给予“增持”评级 [6]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8.55元,总股本/流通股本6.04亿股,总市值/流通市值52亿元,周内最高/最低价9.34 / 6.06元,资产负债率46.4%,市盈率65.77,第一大股东为吉林省长久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3]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利润表 - 2024 - 2027年预计营业收入分别为4175、4938、5660、6244百万元,增长率分别为10.3%、18.3%、14.6%、10.3% [9] - 营业成本分别为3692、4345、4977、5477百万元,税金及附加分别为31、37、42、47百万元等 [9] 成长能力 - 2024 - 2027年营业利润增长率分别为92.4%、65.5%、29.9%、16.5%,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13.1%、26.8%、31.2%、15.1% [9] 获利能力 - 2024 - 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11.6%、12.0%、12.1%、12.3%,净利率分别为1.9%、2.0%、2.3%、2.4% [9] 偿债能力 - 2024 - 2027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6.4%、47.1%、48.0%、48.5%,流动比率分别为1.21、1.22、1.25、1.29 [9] 营运能力 - 2024 - 2027年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3.28、5.27、8.74、8.58,存货周转率分别为29.73、29.65、29.57、29.02,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71、0.79、0.86、0.90 [9] 每股指标 - 2024 - 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13、0.17、0.22、0.25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4.90、5.05、5.21、5.39元 [9] 现金流量表 - 2024 - 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106、134、176、206百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424、1240、496、569百万元等 [9]
长久物流(603569):国际及新能源业务发力,驱动2024年盈利回升
中邮证券· 2025-05-15 03:3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增持(下调)[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长久物流2024年全年营收41.7亿元同比增10.3%,归母净利润0.80亿元同比增13.1%;2025年一季度营收11.6亿元同比增28.2%,归母净利润0.04亿元同比降73.3% [4] - 2024年传统汽车物流业务放缓,整车及配套业务营收分别降13.4%、20.8%;国际业务收入增87.5%,新能源业务收入增210.3% [5] - 2024年传统汽车物流整车业务毛利1.52亿元同比降8.9%,整车配套业务毛利0.31亿元同比增10.9%,国际业务毛利润2.66亿元同比增44.3%,新能源业务毛利润0.1亿元同比增105.4%;全年毛利润4.83亿元同比增19.4%,毛利润率11.6%同比升0.9pct [5] - 2024年费用率稳中有降,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34%、5.58%、0.23%、1.75%,同比分别降0.06pct、0.46pct、升0.05pct、降0.18pct;2025年一季度毛利润小幅提升,但受政府补贴减少影响业绩同比有波动 [5]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9.4亿元、56.6亿元、62.4亿元,同比分别增18.3%、14.6%、10.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亿元、1.3亿元、1.5亿元,同比分别增26.8%、31.2%、15.1%,给予“增持”评级 [6]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8.55元,总股本/流通股本6.04亿股,总市值/流通市值52亿元,周内最高/最低价9.34 / 6.06元,资产负债率46.4%,市盈率65.77,第一大股东为吉林省长久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3]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4175|4938|5660|6244| |增长率(%)|10.34|18.29|14.60|10.32| |EBITDA(百万元)|442.18|522.84|560.42|629.3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79.57|100.87|132.34|152.37| |增长率(%)|13.11|26.77|31.20|15.14| |EPS(元/股)|0.13|0.17|0.22|0.25| |市盈率(P/E)|64.85|51.16|38.99|33.87| |市净率(P/B)|1.75|1.69|1.64|1.59| |EV/EBITDA|11.52|9.50|8.77|7.63|[8]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利润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4175|4938|5660|6244| |营业成本|3692|4345|4977|5477| |税金及附加|31|37|42|47| |销售费用|98|114|129|144| |管理费用|233|267|297|328| |研发费用|10|10|11|12| |财务费用|73|76|66|69| |资产减值损失|-1|-2|-2|-2| |营业利润|90|148|193|225| |营业外收入|22|18|20|22| |营业外支出|10|10|10|10| |利润总额|101|156|203|237| |所得税|-4|22|26|31| |净利润|106|134|176|206| |归母净利润|80|101|132|152| |每股收益(元)|0.13|0.17|0.22|0.25|[11] 资产负债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货币资金|636|1519|1654|1852| |交易性金融资产|0|0|1|1|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1346|610|700|772| |预付款项|92|109|124|137| |存货|136|157|180|198| |流动资产合计|2582|2827|3152|3501| |固定资产|1961|2017|2076|2105| |在建工程|18|19|21|21| |无形资产|507|503|499|494| |非流动资产合计|3477|3550|3611|3639| |资产总计|6059|6377|6762|7140| |短期借款|975|1025|1075|1125|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676|748|857|943| |其他流动负债|482|545|597|640| |流动负债合计|2133|2318|2528|2708| |其他|679|684|719|754| |非流动负债合计|679|684|719|754| |负债合计|2812|3003|3248|3462| |股本|604|604|604|604| |资本公积金|994|994|994|994| |未分配利润|1101|1162|1238|1324| |少数股东权益|291|325|369|423| |其他|257|290|310|333| |所有者权益合计|3247|3375|3514|3678|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6059|6377|6762|7140|[11] 现金流量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净利润|106|134|176|206| |折旧和摊销|303|291|291|324| |营运资本变动|-31|782|-19|-11| |其他|46|33|47|50|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424|1240|496|569| |资本开支|-147|-332|-330|-328| |其他|30|7|6|6|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117|-324|-325|-323| |股权融资|0|0|0|0| |债务融资|121|51|85|85| |其他|-427|-86|-121|-133|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306|-34|-36|-48|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10|884|135|198|[11] 主要财务比率 成长能力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增长率|10.3%|18.3%|14.6%|10.3%| |营业利润增长率|92.4%|65.5%|29.9%|16.5%|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13.1%|26.8%|31.2%|15.1%|[11] 获利能力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毛利率|11.6%|12.0%|12.1%|12.3%| |净利率|1.9%|2.0%|2.3%|2.4%| |ROE|2.7%|3.3%|4.2%|4.7%| |ROIC|3.2%|4.2%|4.8%|5.1%|[11] 偿债能力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资产负债率|46.4%|47.1%|48.0%|48.5%| |流动比率|1.21|1.22|1.25|1.29|[11] 营运能力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应收账款周转率|3.28|5.27|8.74|8.58| |存货周转率|29.73|29.65|29.57|29.02| |总资产周转率|0.71|0.79|0.86|0.90|[11] 每股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每股收益(元)|0.13|0.17|0.22|0.25| |每股净资产(元)|4.90|5.05|5.21|5.39|[11] 估值比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PE|64.85|51.16|38.99|33.87| |PB|1.75|1.69|1.64|1.59|[11]
上汽集团: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1Q25业绩改善显著,公司基本面向上-20250514
华创证券· 2025-05-13 13: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强推”评级,目标价 20.8 元,目标空间 27%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 年主动筑底以及 2025 年经营改革,1Q25 业绩改善显著,集团销量、营收、归母净利实现增长或扭亏为盈 [6] - 上汽乘用车全面深化改革,组建“大乘用车板块”实施一体化管理,计划 2025 年推出多款新车型,预计销量同比增长 29% [6] - 2025 年 4 月与华为联合发布“尚界”品牌,首款车型预计 4Q25 上市,对应市场空间大、潜在竞争力强,销量展望乐观 [6] - 公司当前估值水平较低,基本面向好,具备较优投资价值,上调 2025 - 2027E 营收和归母净利预测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要财务指标 - 2024 - 2027E 营业总收入分别为 6275.9 亿、6462.45 亿、7211.88 亿、7802.28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15.7%、3.0%、11.6%、8.2% [2] - 2024 - 2027E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6.66 亿、120.44 亿、148.07 亿、168.75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88.2%、622.8%、22.9%、14.0% [2] - 2024 - 2027E 每股盈利分别为 0.14 元、1.04 元、1.28 元、1.46 元,市盈率分别为 114 倍、16 倍、13 倍、11 倍,市净率均为 0.6 倍 [2]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 1157529.94 万股,已上市流通股 1157529.94 万股,总市值 1904.14 亿元,流通市值 1904.14 亿元 [3] - 资产负债率 61.79%,每股净资产 25.23 元,12 个月内最高最低价为 21.04/11.55 元 [3] 市场表现对比图 - 展示了 2024 年 5 月 13 日至 2025 年 5 月 12 日上汽集团与沪深 300 的市场表现对比 [4][5] 相关研究报告 - 提及《【华创汽车】上汽集团(600104)重大事项点评:开启华为合作新篇,共谱成长新曲》等多篇报告 [6] 事项与评论 - 2024 年实现营收 6276 亿元,同比 16%,归母净利 16.7 亿元,同比 124 亿元;1Q25 实现营收 1409 亿元,同比 1.6%,环比 29%,归母净利 30.2 亿元,同比 +3.1 亿元,环比 +82.6 亿元 [6] - 4Q24 业绩承压,销量、营收、归母净利下滑,计提减值损失和投资收益亏损;1Q25 业绩改善显著,销量、营收、归母净利增长或扭亏为盈 [6] - 上汽乘用车全面深化改革,组建“大乘用车板块”,计划 2025 年推出 10 款全新及大改款车型,含 8 款新能源车型,预计销量 100 万辆,同比 +29% [6] - 2025 年 4 月与华为联合发布“尚界”品牌,首款车型预计 4Q25 上市,对应市场空间大、潜在竞争力强,销量展望乐观 [6] - 公司当前估值水平较低,基本面向好,具备较优投资价值,上调 2025 - 2027E 营收和归母净利预测,给予 2025 年 20 倍 PE,对应目标价 20.81 元 [6] 附录:财务预测表 -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财务预测数据,涉及货币资金、应收票据、营业收入等多项指标 [8] - 展示了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财务比率,以及每股指标和估值比率 [8]
上汽集团(600104):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1Q25业绩改善显著,公司基本面向上
华创证券· 2025-05-13 11:4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强推”评级,目标价 20.8 元,目标空间 27%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 年主动筑底及 2025 年经营改革使 1Q25 业绩改善显著,公司基本面向上 [1][6] - 上汽乘用车全面深化改革,经营基本面向好,预计 2025 年销量同比+29% [6] - 与华为合作打造“尚界”品牌,对应市场空间大、潜在竞争力强,销量展望乐观 [6] - 公司当前估值水平较低且基本面向好,具备较优投资价值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要财务指标 - 2024 - 2027E 营业总收入分别为 627,590 百万、646,245 百万、721,188 百万、780,228 百万,同比增速分别为 -15.7%、3.0%、11.6%、8.2% [2] - 2024 - 2027E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666 百万、12,044 百万、14,807 百万、16,875 百万,同比增速分别为 -88.2%、622.8%、22.9%、14.0% [2] - 2024 - 2027E 每股盈利分别为 0.14 元、1.04 元、1.28 元、1.46 元,市盈率分别为 114 倍、16 倍、13 倍、11 倍,市净率均为 0.6 倍 [2]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 1,157,529.94 万股,已上市流通股 1,157,529.94 万股,总市值 1,904.14 亿元,流通市值 1,904.14 亿元 [3] - 资产负债率 61.79%,每股净资产 25.23 元,12 个月内最高/最低价为 21.04/11.55 元 [3] 市场表现对比图 - 展示了 2024 年 5 月 13 日至 2025 年 5 月 12 日上汽集团与沪深 300 的市场表现对比 [4][5] 相关研究报告 - 提及《【华创汽车】上汽集团(600104)重大事项点评:开启华为合作新篇,共谱成长新曲》等多篇报告 [6] 事项与评论 - 2024 年实现营收 6,276 亿元,同比 -16%,归母净利 16.7 亿元,同比 -124 亿元;1Q25 实现营收 1,409 亿元,同比 -1.6%,环比 -29%,归母净利 30.2 亿元,同比 +3.1 亿元,环比 +82.6 亿元 [6] - 4Q24 业绩承压,销量 136 万辆,同比 -17%,营收 1,971 亿元,同比 -11%,归母净利 -52.4 亿元,同比 -79.4 亿元;1Q25 业绩改善,销量 94.5 万辆,同比 +13%,营收 1,409 亿元,同比 -1.6%,归母净利 30.2 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6] - 2025 年 1 月组建“大乘用车板块”,计划推出 10 款全新及大改款车型,含 8 款新能源车型,预计 2025 年上汽乘用车销量 100 万辆,同比 +29% [6] - 2025 年 4 月与华为联合发布“尚界”品牌,首款车型预计 4Q25 上市,对应市场空间大、潜在竞争力强 [6] - 上汽大众进入 2.0 阶段,2024 年 11 月延长合资协议至 2040 年,计划 2026 年起推出多款新能源车型 [6] - 上调 2025 - 26E 营收预测至 6,462 亿、7,212 亿元,2027E 为 7,802 亿元,调整 2025 - 27E 归母净利为 120 亿元、148 亿元、169 亿元 [6] 附录:财务预测表 - 展示了 2024 - 2027E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项财务指标及比率 [7]
中国重汽ESG的长期坚守:创新驱动 行稳致远
格隆汇· 2025-05-13 00:50
ESG表现与评级 - 公司连续第九年发布ESG报告,展现长期可持续发展承诺 [1] - 获得华证ESG BBB级和万得ESG BBB级评级,体现ESG领域卓越表现 [1] - 建立"治理层-管理层-执行层"三级ESG治理体系,确保全面覆盖与高效管理 [3]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2024年研发投入27.4亿元,占营收比例2.9%,并制定3%以上的年度研发投入目标 [1] - 牵头或参与多项新能源技术研发项目,包括电驱动系统、混合动力算法和氢内燃机关键技术 [2] - 新能源产品营收较2023年增长67%,成为增长新引擎 [2] 产品质量与生产管理 - 确立69个集团级质量改进项目和17个质量攻关项目,推动整体故障率下降29% [2] - 运用智能化技术打造质量信息管理平台,实现整车制造全过程监控 [2] - 持续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和措施,推动安全管理智能化转型 [2] 环境治理成效 - 2024年万元产值能耗同比下降10.88% [3] - 百万营收有害废弃物、无害废弃物及固体废弃物排放密度较2021年降低超过10% [3] 市场表现与出口 - 2024年重卡销量24.34万辆,同比增长7.2%,在行业增速放缓背景下逆势增长 [3] - 重卡出口13.4万辆,同比增长3.06%,创历史新高,巩固出口引领者地位 [3] 社会责任 - 通过乡村振兴和公益慈善践行社会责任,回馈社会 [3] - 在经济责任、环境责任与社会责任之间实现动态平衡 [3]
无锡烨隆IPO终止:新能源冲击下的传统零部件供应商生存困局??
经济观察报· 2025-05-12 08:22
公司IPO终止 - 公司于2025年5月8日主动撤回主板IPO申请 上市进程终止[1] - IPO申请于2023年3月获受理 2023年9月通过上市委审议 但过会后19个月未能推进注册程序[1] - 拟募资5.71亿元用于智能工厂改造及研发中心建设[1] 财务表现 - 2024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滑3.52% 扣非净利润下降4.52%[1] - 2022年营收11.03亿元 较2020年下降3.5%[2] - 净利润连续三年徘徊在1亿元左右[2] - 毛利率从22.73%降至18.10%[2] 业务结构 - 95%收入来自涡轮壳产品 深度绑定传统燃油车市场[2] - 核心客户包括盖瑞特(Garrett)和博格华纳等燃油车零部件巨头[2] - 新能源车零部件业务收入占比不足5%[2] - 涡轮壳产能利用率跌至72.31%[1] 行业冲击 - 2024年一季度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突破45%[2] - 混动车型加速替代传统燃油车导致涡轮增压器需求萎缩[2] - 面临拓普集团 文灿股份等压铸龙头的竞争挤压[2] - 2024年一季度燃油车零部件供应商IPO过会率仅33% 较新能源供应链企业低40个百分点[3] 公司治理 - 实控人吴云娇 吴云烨在未成年时通过股权转让接手企业 2022年分别仅28岁和26岁[3] - 吴云娇2021年才进入公司任职 此前无相关从业经历[3] - 董事会中3名非独立董事均为"90后"[3] 内控问题 - 2018-2020年通过子公司烨红贸易违规转贷8.57亿元 虚构采购合同套取贷款[2] - 使用员工个人账户处理废旧物资销售款及薪酬支付 涉及资金190万元[2] 监管关注 - 监管层质疑公司主板定位合理性 业绩可持续性及内控合规性[1] - 上交所两轮问询中14次提及"是否符合主板定位"[3] - 监管层直接询问"若燃油车停产 公司是否具备持续经营能力"[2] - 指出公司业务规模(2022年营收11亿元)和成长性(三年复合增长率-0.35%)不足[3]
德系汽车三巨头一季度业绩承压 中国市场销量均现下滑
证券日报· 2025-05-09 17:01
德系车企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表现 - 大众汽车一季度全球交付量213.36万辆同比增长1.4%,但中国市场交付量同比减少7.1%至14.45万辆,营业利润同比骤降36.9%至28.73亿欧元[2] - 宝马集团一季度全球销量增长但中国市场同比下滑17.2%至15.52万辆,净利润同比下降26.4%至21.73亿欧元[2] - 梅赛德斯-奔驰一季度全球销量同比下降7%至52.92万辆,中国市场销量同比减少10%至15.28万辆,净利润大幅缩水42.8%至17.31亿欧元[3] 业绩下滑核心原因 - 德系车企产品仍以燃油车为主,新能源领域技术水平较低,大众ID系列在华表现未达预期[1] - 中国新能源车企如蔚来、腾势等强势崛起,挤压外资品牌市场份额[1] - 中国市场销量下降、行业价格战以及中国业务盈利贡献减弱是利润承压主因[3] 中国市场战略转型 - 大众汽车与广州小鹏汽车合作打造CMP整车平台和CEA电子电气架构,与地平线等合作推进电气化、智能化转型[4] - 奥迪与上汽集团合作推出AUDI E量产版,计划2025年交付[4] - 梅赛德斯-奔驰在华投资超1000亿元,零部件本土化率达90%,未来五年推出10款以上中国专属电动车型[5] - 宝马集团2025年将在中国推出超过10款BMW新车,2026-2027年带来20余款新车型包括新世代车型[5]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比亚迪、吉利、奇瑞等本土品牌凭借电动化技术突破与高性价比产品快速蚕食传统合资品牌市场[3] - 中国汽车市场价格竞争白热化,消费者购车决策对价格敏感度显著提升[7] - 自主品牌在智能化配置与用户体验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压缩传统燃油车市场份额[7] 未来挑战与机遇 - 德系车企需应对中国本土车企降维打击及自身技术路线转型与供应链重构双重压力[6] - 市场策略调整速度与本土化创新深度将成为破局关键[6] - 中国引领全球汽车产业技术转型,是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先锋市场[4][5]
东风汽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交流
快讯· 2025-05-09 09:42
战略合作 - 东风汽车董事长杨青与华为副总裁吴辉会面,讨论深化战略合作及互利共赢[1] - 双方探讨以数智化技术赋能汽车全生命周期管理[1] - 合作目标包括加快东风新能源转型及提升市场竞争力[1] 技术赋能 - 华为与东风汽车聚焦数智化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应用[1] - 合作涉及汽车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技术升级[1] 新能源转型 - 东风汽车通过合作加速新能源业务转型[1] - 合作旨在提升公司在新能源市场的竞争力[1]
上汽还要苦熬多久
和讯· 2025-05-09 09:02
销量表现与结构分析 - 4月整车销量376517辆,同比增长4.59%,为2025年以来最佳单月表现 [3] - 前4个月销量中38.14%来自上汽通用五菱,主力车型为5万-10万元的五菱宏光MINIEV [3] - 核心合资品牌持续收缩:上汽大众4月销量同比下滑10.31%,上汽通用下滑15.29% [3] - 2024年营业总收入6275.9亿元(同比-15.73%),归母净利润16.66亿元(同比-88.19%),扣非净利润-54.09亿元(同比-153.85%) [4][5]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408.6亿元(同比-1.55%),净利润30.23亿元(同比+11.4%),整车批售94.5万辆(同比+13.3%) [5] 合资业务困境与新能源转型挑战 - 2024年上汽大众利润47.4亿元,上汽通用亏损266.88亿元 [5] - 智己汽车2024年销量65505台,连续两年未达目标,2025年一季度销量7035辆(同比-29.66%) [15] - 合资板块2024年销量大幅下滑:上汽通用全年销量43.5万台(同比-56.54%),上汽大众114.8万台(同比-4.56%) [14] 改革措施与战略调整 - 2024年7月领导班子变更后启动深度改革,涉及上汽大众、上汽通用等子公司管理层换防 [7][8] - 业务架构重组:合并荣威与飞凡,整合5大单元成立"大乘用车板块",贾健旭亲自执掌 [9] - 技术布局:推动半固态电池向固态电池升级,计划2025年底量产新一代固态电池,2027年落地全固态电池 [9] - 智能化合作:联合地平线、华为等企业构建L2-L4级智驾系统,覆盖荣威、MG、奥迪等品牌 [10] 华为合作与尚界品牌 - 与华为联合发布"SAIC尚界"品牌,首期投入60亿元,团队规模超5000人,首款车型定于2025年秋季上市 [13] - 合作模式由华为主导车型设计、智驾方案等,上汽主要承担生产角色 [13] - 尚界定位17万-25万元大众市场,旨在缓解合资销量下滑压力 [13][14] 行业竞争与长期挑战 - 2024年上汽被比亚迪超越失去国内销量榜首地位 [4] - 与华为合作被视为战术性资源整合,但核心技术攻坚仍需自主突破 [16] - 当前改革成效尚未实质性改善经营质量,传统业务衰退风险仍存 [5][6]
鑫椤锂电一周观察 | 锂电设备行业阵痛期与加速出海
鑫椤锂电· 2025-05-09 08:48
锂电设备行业业绩 - 2024年锂电设备公司营业收入普遍下滑20%-50%,仅曼恩斯特、星云股份和纳科诺尔等少数公司保持正增长 [2] - 多数公司计提较高减值导致归母净利润降幅扩大,海目星、利元亨、金银河和星云股份等出现亏损 [2] - 2025年一季度行业分化,先导智能和杭可科技等头部公司收入和利润降幅环比改善 [2] 海外扩张动态 - 比亚迪柬埔寨乘用车工厂动工,总投资3200万美元,规划年产能1万辆,计划2025年11月投产 [3] - 当升科技芬兰正极材料工厂破土动工,总投资8亿欧元,当升持股70%,定位服务欧美新能源市场 [3] 产能建设 - 山西厚生16条锂电池隔膜产线全线投产,年产能突破20亿平方米,总投资超46亿元 [5] - 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8条线2023年投产,二期8条线2024年投产 [5] 碳酸锂市场 - 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跌,电池级99.5%报价6.7-6.8万元/吨,工业级99.2%报价6.43-6.55万元/吨 [7][9] - 锂盐厂减产但库存仍高,6%品位锂辉石精矿价格730-760美元/吨 [7] - 5月材料厂需求环比持平,采购维持按需模式 [8] 三元材料市场 - 5月国内中镍材料平稳,海外因关税担忧调整交付节奏,头部材料厂库存被动增加 [9] - 三元材料5系单晶型价格12.5-13.4万元/吨,8系811型价格14.5-15万元/吨 [13] 磷酸铁锂市场 - 需求总体稳定微增,材料厂订单呈现"此消彼涨"态势,部分厂月订单从零升至3000-5000吨 [13] - 磷酸铁锂动力型价格3.25-3.4万元/吨,储能型价格3.19-3.3万元/吨 [14] 负极材料市场 - 5月排产计划环比持平,石油焦价格下行引发价格重谈,四川丰水期电价低刺激备库 [14] - 天然石墨高端产品价格5-6.5万元/吨,高端动力人造石墨价格3.2-6.5万元/吨 [15] 隔膜市场 - 5月需求环比提升有限,干法厂商联合限产支撑价格 [16] - 基膜9μm湿法价格0.65-0.85元/平方米,16μm干法价格0.35-0.5元/平方米 [17] 电解液市场 - 碳酸锂价格下跌带动电解液价格小幅下调,部分6F厂家考虑减产 [17] - 六氟磷酸锂电解液价格5.35-5.75万元/吨,动力磷酸铁锂电解液价格1.72-2.28万元/吨 [18] 锂电池需求 - 5月电池产量预期偏弱,头部厂家以消化库存为主 [19] - 方形磷酸铁锂动力电芯价格0.29-0.385元/Wh,三元高镍电芯价格660-770元/KWh [20] 新能源车市场 - 1-4月吉利新能源销量44.73万辆同比+139.7%,占比63.56% [20] - 奇瑞和长城新能源占比低于35%,海外销量占比超40% [20] - 2024年起亚中国生产24.79万辆,出口17万辆,国内盈利2.44亿元 [20] 储能市场 - 关税影响导致储能后市出货预期下降,西班牙邀请中国企业建厂反映欧洲需求强劲 [21] - 江苏优化工商业分时电价结构,峰谷价差下滑影响收益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