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孪生
icon
搜索文档
脱掉皮衣换唐装,黄仁勋急了
36氪· 2025-07-17 12:33
英伟达CEO黄仁勋近期动态 - 黄仁勋在"链博会"上穿唐装演讲,展现对中国市场的重视[4] - 黄仁勋表示穿唐装是别人送的礼物,心情很好[5] - 英伟达成为全球首家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的公司[7][23] 中国市场相关动态 - 英伟达H20芯片重新获得出口许可,将恢复向中国客户供货[5][13] - H20芯片虽不是最好产品,但系统内存带宽优秀,适合中国AI公司使用[14][16] - 英伟达将在中国发售RTXPro芯片,用于数字孪生和机器人领域[5][17] - 中国市场占英伟达全球营收15%,重要性显著[13] 汽车行业合作 - 黄仁勋对小米SU7 Ultra表示浓厚兴趣,但因不在北美销售无法购买[9] - 黄仁勋高度评价中国新能源车企包括吉利、小鹏、理想等[10] - 英伟达Orin和Thor智驾芯片为这些车企提供支持,年收入达50亿美元[10] - 英伟达在自动驾驶领域从芯片到训练全链条布局,暂无强力竞争者[10] AI行业观点 - 黄仁勋认为Meta重金投入AI是明智决策,AI将成为数万亿美元行业[19] - 苹果虽被挖角但仍有足够资源,只是按自己节奏发展[20] - 黄仁勋使用Google Pixel手机因其基于原生Android系统[20][21] 公司发展理念 - 黄仁勋享受从低谷到巅峰的过程,更看重创造新计算形式的价值[24] - 英伟达创造了加速计算,引领了AI浪潮[24] - 黄仁勋表示财务自由已久,更关注公司发展和帮助他人[26]
盛赞中国:黄仁勋为何嘴更甜了?
和讯· 2025-07-17 09:50
英伟达CEO黄仁勋访华行程 - 黄仁勋年内第三次访华,与小米创始人雷军非公开会面并称赞小米汽车技术"世界最佳",特别提及车载科技和造型设计优势 [1] - 公开评价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认为小米/比亚迪/理想的产品各具特色,特别指出理想汽车空间设计优势 [1] - 与中国贸促会会长会谈,强调中国AI市场潜力巨大,美国企业需扎根中国市场 [1] 英伟达在华业务进展 - 美国政府已批准向中国销售H20芯片,该芯片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用于大模型训练和推理 [2][3] - 将推出针对中国市场的专用GPU,面向计算机图形/数字孪生/AI领域 [2] - 公司1999年上市至今已25年,创始人表示已实现财务自由,可专注事业发展 [7] 对中国科技产业的评价 - 高度认可华为技术实力,指出其在芯片设计/系统工程/网络技术等领域的全面能力,认为其仅用几年就达到与英伟达竞争水平 [5] - 评价中国AI大模型发展,特别提及DeepSeek/通义千问/Kimi等模型的开源适配性和应用潜力 [6] - 看好中国机器人产业,认为中国在机电一体化和制造业基础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7] 行业合作与生态建设 - 强调与腾讯/网易/米哈游等中国游戏公司的合作历史,共同推动PC游戏产业发展 [3] - 指出英伟达CUDA技术为AI时代奠定基础,目前为全球AI生态系统提供计算支持 [4] - 列举AI技术在中国各行业应用案例,包括微信/淘宝/抖音等平台,以及医疗/自动驾驶等领域 [4] 市场战略与竞争格局 - 提出AI领域未来竞争焦点将从"模型智能度"转向"模型实用性" [6] - 认为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已做好充分准备,必将取得重大成功 [5] - 公司近期宣布5000亿美元美国投资计划,同时积极拓展中国市场 [7]
山科智能易主复牌:国资入主开启智慧水务新篇章
新浪证券· 2025-07-17 09:36
控制权变更 - 山科智能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武汉市新洲区国资局 长江航天以5.71亿元受让19.7%股权 [1] - 公司正式进入国资时代 标志着智慧水务领域头部企业资本结构重大调整 [1] 业务布局 - 公司构建"智慧供水-智慧污水-智慧水利-直饮水"全业务矩阵 覆盖涉水全产业链 [2] - 核心产品包括智能硬件(全系列远传水表传感器/管网控制机)、物联网平台(计量云/漏损控制)、智慧水利集成(数字孪生四预应用) [2] - 水务管网现场控制机产品近三年增速分别为33.99%、20.52%、6.49% 毛利率维持在60%左右 [2] 国资赋能 - 武汉航天新城产业投资带来市政工程资源 助力拓展华中市场 [3] - 新洲区作为国家航天产业基地 推进"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建设 公司有望深度参与项目 [3]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7.62% 净利润下滑43.28% 主因地方财政压力导致项目延后 [3] 行业前景 - 2024年智慧水务服务市场规模22.8亿元 预计2029年达39.1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9.12% [4] - 国资背景有望加速行业整合 特别是在智慧水利和数字孪生新兴领域 [4] - 公司"硬件+软件+服务"商业模式展现业绩韧性 转型路径成为制造业智能化升级范本 [2][4]
时空智能“解锁”山城新动能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7-17 08:29
时空智能概述 - 时空智能涵盖深空到水下、自然科学到社会经济学的广泛领域,将深刻改变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和利用方式 [1] - 时空智能不仅是技术创新,更是推动产业变革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1] - 重庆市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聚焦时空智能技术攻坚、场景赋能、产业培育三大方向,推动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与各行业深度融合 [1] 时空底座建设 - 重庆时空底座1.0版本运用倾斜摄影技术构建国土空间三维实景图,覆盖1031个镇街,支撑87个市级部门、38个场景应用、70万个路测摄像头、6800万条信息精准落图 [2] - 2.0版本融合6000千米道路、8000个工程、6000平方千米机载点云、11万栋建筑高精度点云数据,形成高质量时空数据集 [2] - 2.0版本为人工智能提供高精度、强时空关联的基础数据,赋能重庆东站建设,复刻120万平方米建筑和10万多套设施设备 [2] - 时空底座2.0主要服务于机器,为人工智能提供学习素材,助力重庆打造人工智能高地 [3] 时空感知应用 - 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立体感知监测网,实现无人机2小时覆盖中心城区、4小时覆盖重庆全域 [5] - 自主研发智能硬件与软件系统,对1000个基础设施项目、20万个监测点实施全天候远程感知,监测数据总量超5亿点次 [5] - 空地一体巡查使占道停车等事件处置效率提升3倍 [5] - 实景三维模型助力重庆"两江四岸"核心区规划,推动城市空间品质提升 [6] 时空智能赋能产业 - 长安汽车通过时空智能融合实现柔性制造,全球智能制造交付率提升25%以上 [7] - 构建千万级样本数据库和多模态时空知识库,推动智能制造领域数字孪生模型应用 [7] - 在"双碳"战略中,时空智能技术应用于森林碳汇监测、企业园区碳排放监测等领域 [8] 未来发展计划 - 加强时空智能核心技术攻关,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9] - 促进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与各行业深度融合,推动产业融合创新 [9] - 构建时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确保行业稳健发展 [9]
数字孪生与工业互联网赋能工厂智能运维升级
搜狐财经· 2025-07-17 07:11
数字孪生技术在工厂运维中的应用 - 数字孪生技术与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推动工厂运维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防转变,大幅提升运维效率和设备可靠性[1] - 通过构建设备全生命周期的数字镜像,结合实时数据传输与智能分析,实现复杂设备的精细化管理[1] - 某化工厂应用数字孪生技术后,设备故障检出率提升至95%以上[1] 设备状态实时监测 - 工业互联网部署的各类传感器持续采集设备运行参数并传输至数字孪生系统[1] - 数字孪生模型将数据转化为直观的设备状态图谱,实现远程运维[1] - 某化工厂通过实时监测搅拌电机转速和釜内温度,提前发现轴承磨损前兆,避免非计划停机[1] 预测性维护价值 - 数字孪生系统结合机理模型和机器学习算法,精准预测设备故障发生时间和部位[2] - 某风电场提前1-2个月预测风机故障,在发电量低时段安排检修,风机可用率提升至98%[2] - 预测性维护使风电场维护成本降低30%[2] 远程运维协同 - 数字孪生模型实现设备状态远程实时呈现,专家可远程参与诊断[4] - 某汽车焊装车间机器人故障处理时间从1天缩短至2小时[4] - 远程协同模式实现技术资源高效共享,特别适合多地工厂集群[4] 备品备件管理优化 - 数字孪生系统分析设备故障规律和运维数据,实现动态库存管理[4] - 某机械加工厂关键备件库存周转率提升40%[4] - 通过数字孪生模拟备件安装适配性,避免型号不符导致的浪费[4] 运维流程数字化 - 数字孪生系统关联运维工单、检修规程等信息,形成数字化闭环[5] - 某电子代工厂检修标准化率提升至90%,工单处理周期缩短40%[5] - 积累的检修数据持续优化数字孪生模型分析能力[5]
黄仁勋交流会全文:谈中美芯片、H20,夸雷军,赞华为 ,点名蔚小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7 01:00
中国供应链与全球依存 - 中国供应链高度发达,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系统成熟、技术先进、制造规模庞大[2][9] - 全球供应链高度相互依存,跨国公司广泛参与反映技术生态互联互通的重要性[2][9] - 中国供应链是构成全球AI硬件和智能工厂建设的重要基础[4] 英伟达在华业务布局 - H20芯片已重新获批销售,未来将推动更多Blackwell架构产品落地中国[5][68] - 公司供应链周期长达9个月,正加速Hopper架构产品产能恢复[11] - RTX Pro专为数字孪生和机器人模拟设计,瞄准中国智能工厂和机器人创新场景[30][67] 中国AI与技术创新 - 中国拥有全球50%的AI研究人员,教育体系培养顶尖人才[6][26] - DeepSeek R1是全球首个开源推理模型,效率高且应用广泛[32][46] - 华为在芯片、网络、光子技术等领域突破显著,是重要学习对象[6][55] 电动汽车与硬件创新 - 中国电动汽车(小米、蔚来、小鹏等)技术领先,重塑全球竞争格局[6][37] - 小米从智能手机到电动汽车的跨界成功展现中国硬件与软件整合能力[38][40] - 中国在移动支付、金融科技等应用层面全球领先[33] 算力需求与AI发展 - 当前算力严重不足,行业普遍存在"算力焦虑"[43] - AI演进分四阶段:感知、生成、推理和机器人,推理阶段对算力要求高但数据需求少[44][45] - 高效架构如DeepSeek R1可降低单token计算量,推动"温和AI"发展[46] 竞争与合作动态 - 公司尊重华为等竞争对手,认为低估中国制造能力是天真行为[50] - CUDA开放兼容,不介意第三方开发兼容产品[3][31] - 与小米、宇树等企业在多个领域保持紧密合作[38][55] 行业趋势与未来展望 - AI工厂将提升制造业敏捷性、可重构性和产能,降低生产成本[47][48] - 人形机器人发展恰逢劳动力短缺,中国具备AI、机电一体化与制造三大优势[53][54] - AGI可能很快实现,无需根本性技术突破,取决于定义标准[7][46] 人才与技术生态 - 中国计算机科学与软件能力被低估,未来所有硬件都将与软件深度结合[40] - 年轻人进入AI行业关键在热爱而非时机,技术快速演化持续创造机会[74][75] - 公司员工流失率近零,注重技术贡献与长期文化培养[73]
第三届链博会火热进行;特斯拉官宣Model Y L|南财早新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6 23:44
今日关注 - 中国将坚持分工协作、开放包容,推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1] - 英伟达CEO黄仁勋表示中国开源AI是推动全球进步的催化剂,下一波浪潮是机器人,预计10年内将出现能理解物理世界并执行任务的AI [1] 宏观经济 -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做强国内大循环重点政策举措,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 [2] - 商务部鼓励境外投资者扩大在华投资,发挥税收抵免政策红利 [2] - 公安部将依法打击知识产权犯罪,保护科技创新,开展防范打击商业秘密犯罪专项工作 [2] - 全国最大电力负荷首次突破15亿千瓦,达15.06亿千瓦,较去年增加0.55亿千瓦 [2] - 银发经济发展态势良好,老年人残疾人养护服务业、适老类家庭服务业、适老类社会看护与帮助服务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0.9%、14.1%、8.8% [3] 投资要闻 - 2024年新增投资者1274.28万,同比增逾5%,其中新增自然人投资者1272.24万 [4] - 今年以来超130只基金宣告清算,包括红利、医药等热门主题基金 [4] - A股三大指数震荡调整,上证指数跌0.03%,深证成指跌0.22%,创业板指跌0.22%,成交1.46万亿元 [4] - 恒生指数跌0.29%,恒生科技指数跌0.24%,内房股承压,创新药概念股活跃,南向资金净买入16.03亿港元 [4] 公司动向 - 京东将投入20亿为全职外卖骑手升级福利,全职骑手突破15万人,超时赔付服务升级为"准时宝" [6] - 钟薛高因资不抵债被申请破产 [6] - 特斯拉中国Model Y L亮相工信部新车目录,为6座车型,预估售价约40万元 [6] - 品茗科技预计上半年净利润2800万元—3400万元,同比增长231.79%—302.89% [6] - 拓新药业拟对仅三生物增资1000万元,实现高纯度麦角硫因制备 [6] 国际动态 - 美国三大股指小幅收涨,道指涨0.53%,标普500指数涨0.32%,纳指涨0.25% [7] - 强生公司涨超6%,安进涨逾2%,特斯拉涨超3%,中概股多数下跌 [7] -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目前没有计划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 [7]
与黄仁勋北京对谈90分钟:54问无所不谈,夸雷军,赞华为,点名蔚小理
搜狐财经· 2025-07-16 16:35
中国市场重要性 -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科技市场且增长速度非常快[5] - 中国计算机科学水平已达世界一流软件能力世界级[5][24] - 中国教育系统培养全球50%的AI研究人员[5][9] - 中国在机器人智能工厂领域创新成果丰硕供应链规模庞大[5][20] 产品与技术布局 - H20 GPU已解禁但重建供应链需9个月周期[7][38] - RTX PRO专为数字孪生设计适配中国机器人智能工厂需求[19][30][46] - Blackwell架构产品将进入中国市场[45] - CUDA生态汇聚430万开发者其中150万来自中国[80] 合作伙伴与竞争 - 点名11家中国创新企业包括腾讯网易字节跳动等[6] - 与小米合作密切涉及AI自动驾驶等领域[23][66] - 华为被评价为强大对手低估其制造能力是天真无知的[4][64] - 全球HBM内存供应商包括SK海力士三星美光[35] AI发展趋势 - AI发展分为四阶段:感知生成推理机器人技术[26][27][29] - 中国开源模型如DeepSeek-R1是全球进步催化剂[63][81] - AI将成为基础资源类似能源水互联网[80] - 未来十年算力焦虑将持续存在[36] 供应链与政策 - 中国供应链在电池电动车等领域不可替代[73] - 关税政策需适应但公司具备强适应能力[16] - H20解禁与稀土出口管制存在关联[37] - 中国市场保持开放稳定欢迎外资[34] 行业观察 - 中国电动汽车技术进步最令世界惊叹[22] - 微信小红书TikTok等应用影响全球互联网使用方式[72] - 美国计算机产业技术栈是其全球领先的珍宝[56] - Meta投入1亿美元争夺AI人才反映行业趋势[58]
黄仁勋:我很想买一辆小米汽车,英伟达在很多方面与小米有紧密合作
华尔街见闻· 2025-07-16 12:29
黄仁勋对小米及雷军的评价 - 黄仁勋高度评价雷军领导力,称从认识第一天起就确信其会取得非凡成功,并称赞小米打造多品类优秀产品的能力 [1][2] - 特别提到对小米汽车的兴趣,表示"非常想买一辆小米汽车",并肯定中国电动汽车过去五年发展成就 [1][2] - 市场对黄仁勋表态反应积极,小米港股短线拉升 [3] 英伟达与小米的合作关系 - 双方在多个领域保持紧密合作,虽未透露细节但存在AI芯片与智能硬件生态的协同潜力 [5] - 黄仁勋强调供应链调整能力,对关税问题持乐观态度 [1][10] 中国AI生态发展 - 点名表扬DeepSeek(全球首个开源推理模型)、月之暗面Kimi(部分指标超ChatGPT/Claude)等中国AI成果 [6] - 列举腾讯、网易、米哈游、字节跳动等企业AI进展,称中国市场激烈竞争推动创新 [6] AI对产业的影响 - 定义AI为新时代基础设施,重要性等同电力与互联网,正推动制造业"新一轮工业革命" [7] - 中国数百个"数字孪生"项目基于英伟达Omniverse平台优化工厂建设与机器人训练 [7] - 微信、淘宝、抖音等主流平台及小米自动驾驶、百度AI搜索、美团智能配送均依赖AI技术 [8] 英伟达在华战略 - 黄仁勋穿唐装、用中文演讲传递重视信号,宣布继续加大中国投资并深化本地合作 [8][9][10] - 确认美国已批准H20芯片对华销售,即将推出RTX Pro新显卡 [12] - 公司有大量订单待发货,正等待H20芯片出口许可证最终获批 [11][12]
黄仁勋带H20重返中国市场 难改国产替代大势
中国经营报· 2025-07-16 12:17
公司动态 - 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出席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并发表演讲 身穿唐装并展示中文能力 强调对中国创新和AI发展的认可 [1] - 英伟达已获得美国政府对H20芯片的出口许可 将开始向中国市场销售该产品 同时推出专为计算机图形、数字孪生和AI设计的RTX PRO系列GPU [2] - 公司收到大量H20芯片订单 但需要时间提升供应链产能 并希望将更先进芯片引入中国市场 [2] - 针对中国市场推出RTX PRO 6000特供版 以补足边缘AI推理等多元应用需求 [4] 市场与客户 - 中国有超过100万名开发者投身AI领域 包括DeepSeek、阿里巴巴、腾讯、MiniMax和百度等公司 开发世界级产品推动全球AI发展 [1] - 中国已有数百个项目运用英伟达Omniverse模拟数字孪生 用于设计和优化工厂和仓储 [2] - 腾讯和字节跳动曾传闻申请采购H20芯片 但字节跳动官方否认该报道 [3] - 大型云厂商将优先采用H20芯片建设数据中心基础设施 有效释放中国AI应用端部署需求 [4] 技术发展 - 中国的开源AI被视为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的催化剂 促进各国和各行业参与AI革命 对确保AI安全和建立标准具有关键作用 [1] - AI被定义为新型基础设施 正在重塑供应链并彻底改变生产与物流方式 [1] - AI下一波浪潮将是具备推理与执行能力的机器人系统 能够理解物理世界 未来十年工厂将由软件和AI驱动 协调人机协作的机器人团队 [2] - H20芯片采用性能调整设计 RTX PRO采用Blackwell架构 算力比H20低25% 显存采用GDDR7 [3] 竞争格局 - AMD确认将恢复向中国出口AI芯片MI308 与英伟达H20形成竞争 [4] - 在高端GPU持续受限的背景下 许多企业已转向采用国产芯片 H20的回归不会短期内改变这一趋势 [4] - 边缘AI市场呈现碎片化特征 应用场景丰富但体量较小 云市场则具有资本集中和投资规模大的特点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