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发展

搜索文档
受权发布丨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规定(试行)》
新华社· 2025-07-29 13:13
新华社北京7月29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 责任制规定(试行)》,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 《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规定(试行)》全文如下。 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规定(试行) (2025年7月18日中共中央批准 2025年7月1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坚持和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健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根据有关党内 法规和法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县级以上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成员、生态环境部门和承担重要生态环境保护 职责的部门负责人(以下统称地方党政领导干部)。 乡镇(街道)、各类开发区领导班子成员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 实行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 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组织领导、强 化统筹协调、完善体制机制、严格监督考核,构建覆盖全面、权责一致、奖惩分明、环环相扣的责任体 系,保障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 印发《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规定(试行)》
新华社· 2025-07-29 12:16
新华社北京7月29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 护责任制规定(试行)》,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 《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规定(试行)》全文如下。 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规定(试行) (2025年7月18日中共中央批准 2025年7月1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坚持和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健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根据有关 党内法规和法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县级以上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成员、生态环境部门和承担重要生态环境 保护职责的部门负责人(以下统称地方党政领导干部)。 乡镇(街道)、各类开发区领导班子成员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 实行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组织领 导、强化统筹协调、完善体制机制、严格监督考核,构建覆盖全面、权责一致、奖惩分明、环环相扣的 责任体系,保障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
杭州湾上虞经开区:蹚出绿色低碳发展新路
中国化工报· 2025-07-28 05:51
国家双碳目标下的化工园区转型 - 全国共有37家化工园区通过资源耦合和循环利用构建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新模式,被列入绿色化工园区名录 [1] - 杭州湾上虞经开区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入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绿色化工园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 [1] - 经开区列入全国第一批生态环境部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产业园区 [1] 杭州湾上虞经开区产业升级 - 2017年以来淘汰93家"低散乱"化工企业,腾退土地3000亩,制定精细化工改造提升57条工作标准 [1] - 实施智能化改造企业98家,累计投入改造资金64亿元,实现化工产业"一园式"集聚和"数字化、标准化、智慧化"提升 [1] - 构建染料、医药、硫化工三大循环经济产业链,形成10余家企业参与的"废弃物—原料"资源化利用共同体 [1] - 产业体系从单一精细化工向"3+3+1"现代化产业体系转型,发展先进材料、智能装备、生命健康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2] 绿色低碳发展实践 - 康恩贝集团投资年产20万吨化工有机危废绿色低碳资源化项目,建成后每年将消纳处理有机危废20万吨以上,节约10万吨煤,减少碳排放40万吨 [3] - 绍兴绿展环保有限公司将工程渣土、污染土壤等固体废物转化为新型建材 [4] - 经开区通过危废"点对点"定向利用管理办法,整合563种产品供应关系和127种危废供应关系 [4] - 建设园区级"绿岛"项目降低企业用能成本20%,每年减少碳排放7万吨 [4] 科技创新驱动绿色发展 - 浙江星传星光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10吨高端聚烯烃弹性体催化剂及中间体创新研发产业基地项目开工 [6] - 经开区拥有12家大学研究院及35家省级以上企业研究院,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生态 [6] - 龙盛集团采用新工艺技术使废水、有机废渣排放减少80%以上 [7] - 盈德气体淘汰低效制气装置,工业用气使用成本降低20%以上,减少碳排放7万吨/年 [7] - 巍华新材采用微通道和管式连续流技术,反应收率由80%提至90%,危废产生量减少20% [7]
“三融合”探索节能减碳新路径 | 大家谈 如何当好“碳路先锋”
中国化工报· 2025-07-28 03:04
绿色低碳发展战略 - 绿色低碳发展是化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需将节能降碳理念深度融入企业发展战略核心 [1] - 南化公司通过理念引领、技术创新和资源整合三结合,持续探索绿色节能减碳路径 [1] 理念引领措施 - 南化公司以"双碳"目标为方向,定期开展节能政策宣讲和技能培训,强化全员绿色低碳意识 [1] - 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将节能降碳指标与绩效考核挂钩,确保责任层层落实 [1] - 将节能减碳理念转化为企业内生发展动力,形成全员自觉行动 [1] 技术创新实践 - 南化公司聚焦生产环节能源优化,实施循环水系统改造项目,累计节电创效226万元 [2] - 在氯化苯、硝基氯苯装置应用文丘里高效疏水器,节约蒸汽费用70万元 [2] - 科技创新被定位为节能降碳的第一生产力 [2] 资源协同整合 - 通过跨厂区风管网余量调配,停运2台空压机实现每小时节电415千瓦时 [2] - 与华扬液碳合作建设碳捕集示范基地,年捕碳量达40万吨 [2] - 践行"协同共享、循环利用"理念,实现生产资源最优配置 [2] 转型成效验证 - 传统化工企业可通过贯穿绿色发展理念、科技创新和资源优化实现转型升级 [2] - 南化公司的实践为行业提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路径参考 [2]
市政协召开“十五五”规划协商课题专家座谈会
杭州日报· 2025-07-28 02:36
杭州"十五五"规划专家座谈会 核心观点 - 杭州市政协召开专家座谈会,围绕"十五五"规划编制征求智库专家意见,聚焦高质量发展路径[1] - 专家建议涵盖科技创新、数字经济、产业升级、改革开放、民营经济等12个关键领域[1] - 市政协强调要结合国家战略部署,以高水平规划引领建设世界一流国际大都市[2] 重点领域建议 科技创新与数字经济 -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驱动作用,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创新提质[1] - 构建具有杭州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1] 经济体制改革 - 建议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激发民营经济主体活力[1] 区域协调发展 - 促进城乡区域融合协调发展,推进城市更新进程[1] 可持续发展 - 强调绿色低碳发展路径,需关注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平衡[1] 人才与社会建设 - 提出强化人才引育机制,加强民生保障体系建设[1] - 建议通过产业升级促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1] 政策制定方向 - 规划编制需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聚焦战略性方向性问题[2] - 要求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及杭州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2] - 明确以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范例为总体目标[2]
首届“京贵化语”—未来新材料与化学化工国际学术会议在贵阳召开
搜狐财经· 2025-07-27 17:32
产学研合作 - 北京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磷化集团联合成立"富矿精开"创新实验室 旨在搭建跨区域跨领域学术产业协同桥梁 服务贵州"富矿精开"战略 [1] - 会议聚焦"双碳"目标下新材料化学化工技术突破 探讨技术瓶颈与未来趋势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国际合作 [3] - 贵州民族大学提出以化学为纽带 联动全球前沿智慧 通过知识技术资源的"化学反应"探索绿色低碳发展路径 [5] 行业战略定位 - 化学化工被定位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基石" 关键技术突破引领社会文明进步 当前肩负绿色转型与技术革新使命 [7] - 贵州作为全国磷矿储量第一省份 实施"富矿精开"战略 通过精确探矿精深用矿等举措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9] 技术前沿方向 - 专家分享自旋科学与技术 高效低碳新能源 不对称催化等三大前沿主题 涉及燃料电池与催化材料研发 [11] - 专题研讨涵盖磁性材料新合成路径 黄磷绿色转型 有机硅化合物合成 稀土萃取剂工业应用等七大技术领域 [13] 资源利用实践 - 研究团队展示磷石膏资源化利用技术 提出交通能源融合背景下储能电池产学研用方案 [11] - 贵州依托磷矿重晶石资源优势 推动产业低碳循环智能高效转型 打造特色资源产业链 [9][13]
广期所铂、钯及氢氧化锂期货有望年内上市
证券时报· 2025-07-27 17:01
广期所新期货品种研发进展 - 广期所正在积极推进铂、钯期货与氢氧化锂期货的研发及上市工作 有望于今年上市 [1] - 广期所加快推动电力期货研发上市 构建连接电力产业与期货市场的桥梁 [1] 铂钯市场动态 - 铂价突破1400美元/盎司 创2014年以来新高 年内涨幅超过50% [1] - 钯金现货报1283美元/盎司 今年累计上涨41% [1] - 汇丰银行预计2026年铂金供需缺口超过90万盎司 钯金供需缺口将收窄 [1] 氢氧化锂市场供需 - 氢氧化锂是新能源电池制造的重要原材料 新能源汽车产业扩张导致供需矛盾显现 [2] - 氢氧化锂价格从去年10万元上方跌至5万元 今年因供应端减产价格回升至59466 67元/吨 环比上涨2 41% [2] 期货品种推出的意义 - 铂、钯和氢氧化锂期货将填补市场空白 为产业链企业提供风险管理工具 [2] - 新期货品种将丰富我国期货市场产品结构 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2] 电力期货发展现状 - 电力期货是国际成熟电力市场的普遍选择 美国、日本、德国等已推出 [3] - 电力期货引入将成为我国电力市场发展的重要补充 [3]
中西部非省会第一城,GDP总量负增长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6 00:49
榆林经济数据表现 - 2024年上半年榆林地区生产总值3485 74亿元 同比增长5 4%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5 29亿元 同比增长2 4% 第二产业增加值2535 24亿元 同比增长7 0% 第三产业增加值895 22亿元 同比增长2 4% [1] - 对比2023年上半年 榆林经济总量为负增长 2023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3505 05亿元 同比增长5 5% [1] - 过去十年榆林GDP从2000多亿元上涨至7000多亿元 高峰期一年上涨超千亿元 2022年GDP超越洛阳 成为"中西部非省会第一城" [1] 能源产业对榆林经济的影响 - 榆林煤炭储量占全国五分之一 陕西省八成的煤炭资源富集于此 2023年原煤 原油 天然气产量分别占全国13% 5 2% 10% 能源工业占全市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超八成 [1] - 榆林经济走势与煤炭行情紧密相关 2020年GDP一度下降 2021年煤炭价格走强带动GDP名义增速达33% 2024年煤炭市场供大于求 动力煤价格触及5年低点 焦煤和焦炭价格创8年新低 [2] - 环渤海港口5500大卡煤炭现货交易价格(CCI指数)为620元/吨 较去年同期下降263元/吨 降幅29 8% 低于电煤长协基准价675元/吨 [2] - 与煤炭行业深度绑定的鄂尔多斯和山西上半年经济表现不佳 鄂尔多斯GDP负增长 山西增速排名全国倒数第一 [2] 榆林产业结构调整 - 榆林积极推进氢能 现代煤化工 新能源装备等新兴产业发展 但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 短期内新兴产业难以完全对冲传统产业下行压力 [2] - 榆林正处于碳达峰碳中和承压期 转型发展阵痛期 高质量发展攻坚期 能源及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频繁 现代煤化工领域竞争日益激烈 [3] - 突破传统路径依赖 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是榆林面临的最大考验 [4]
城市24小时 | 中西部非省会第一城,GDP总量负增长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5 16:19
榆林经济数据 - 2024年上半年榆林地区生产总值3485.74亿元 同比增长5.4%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5.29亿元(增长2.4%) 第二产业2535.24亿元(增长7.0%) 第三产业895.22亿元(增长2.4%) [1] - 对比2023年同期经济总量3505.05亿元(增长5.5%)呈现负增长态势 过去十年GDP从2000多亿元跃升至7000多亿元 2022年超越洛阳成为"中西部非省会第一城" [1] - 能源工业占规上工业产值超80% 2023年原煤/原油/天然气产量分别占全国13%/5.2%/10% 煤炭储量占全国五分之一 [1] 煤炭行业影响 - 经济走势与煤炭价格高度相关 2021年煤炭价格走强带动GDP名义增速达33% 2024年动力煤价格触及5年低点 焦煤焦炭创8年新低 环渤海5500大卡煤价620元/吨(同比降29.8%) [2] - 同类型煤城鄂尔多斯上半年GDP负增长 煤炭大省山西增速全国垫底 榆林正发展氢能/煤化工/新能源装备等产业 但短期难对冲传统产业下行压力 [2] 区域产业动态 - 重庆计划2027年建成智联电动车全球产业基地 年产量目标超1500万辆 重点开拓亚洲/非洲/拉美市场 [5] - 广西设立20亿元科技成果转化母基金 重点支持种子期至成长期科技企业 [8] - 安徽滁州试点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 当地老龄化率91.86万(超全省平均水平) [9] 财政与双碳数据 - 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6万亿元(同比降0.3%) 其中国债发行7.88万亿元(增35.28%) 平均利率1.52%(降43基点) [10] - 省级双碳指数显示北京连续两年居首(72.5分) 上海/天津/四川等进入前十 建议建立跨省能源输送碳排放责任共担机制 [11][12][14]
青海涌“绿波” 高原唱“新曲”
科技日报· 2025-07-25 13:48
清洁能源发展现状 - 青海电网总装机规模达7590.47万千瓦,清洁能源、新能源装机占比分别为94.2%和72.6%,两项占比数据均居全国第一 [1] - 全国规模最大的"沙戈荒"新能源外送基地电源项目、黄河流域海拔最高的水电站、全国高海拔地区单机容量最大的风电项目机组均在青海建设或运行 [1] 清洁能源监测与管理 - 全国首个清洁能源和绿色算力调度中心已接入全省28家发电企业、558座新能源电站的数据,基本覆盖全省 [2] - 调度中心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运行模式,为发电企业节约运行人员成本40%以上 [2] - 调度中心打造高灵敏度的新能源集中调度指挥枢纽,实现电站实时监测、远程控制和故障处置 [2] 绿色算力发展 - 青海省智能算力规模达到1.5万PFLOPS,大型数据中心平均能耗指标PUE值保持在1.2以下,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4] - 调度中心研发算电协同调度大数据模型,通过分析算力中心负荷、峰谷平电价时段、全省能源出力情况等数据,优化算力任务调度负荷曲线 [4] - 调度中心目前已接入三大运营商和青海大学等5家数据中心的算力和功耗数据,后续将接入更多数据中心 [4] 绿色算力应用 - 绿色算力应用于企业碳足迹溯源、出口产品绿色低碳认证等领域 [5] - 构建能耗设备效率、清洁能源消纳量等36项指标评价模型,实现对全省多维度能耗的精准画像 [5] - 为出口型企业建立全流程碳足迹数据库,出具绿色算力使用证明,帮助企业应对全球绿色贸易壁垒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