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谷子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专家访谈汇总:医美新材料从“灰色地带”走进阳光
国内第三款"少女针"获批 - 四环医药旗下渼颜空间科技获批注射用聚己内酯微球面部填充剂,成为国内第三款获批的"少女针"产品[1] - 羟基磷灰石材料从灰色地带迈向合规发展,今年已有两款相关产品获批[1] - PDRN复合溶液和丝素蛋白凝胶进入临床阶段,预计将成为医美市场新兴竞争者[1] - 医美材料品类多元化发展,从传统玻尿酸、肉毒素扩展到PLA、PCL、羟基磷灰石、琼脂糖等[1] - 消费者需求转向"自然"和"长效",羟基磷灰石可维持1-2年,优于玻尿酸的短期效果[1] - 中游机构应注重技术品牌化和场景化品牌输出,提升消费者信任和认知[1] 固态电池量产"提前" - 上汽集团计划2025年底在MG4车型量产新一代固态电池,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光启电池"落地[2] - 智己L6将搭载"超快充固态电池1.0",能量密度超400Wh/kg,续航突破1000公里[2] - 赣锋锂业已实现固态电池全链条布局,包括硫化物电解质、金属锂负极等关键环节[2] - 赣锋锂业推进高能比锂电池技术,400Wh/kg电芯突破800次循环寿命[3] - 中创新航计划2024年8月推出"无界"固态电池,能量密度430Wh/kg,容量超50Ah[3] - 亿纬锂能计划2026年推出全固态电池用于混合动力,2028年推出400Wh/kg全固态电池[3] - 卫蓝新能源、太蓝新能源分别计划2027年和2030年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价格控制在0.5元/Wh以下[3] - 长安汽车计划2025年研发20Ah全固态电池样品,2027年完成60Ah电芯装车验证[3] - 欧阳明高院士预计第一代固态电池技术突破将在2025-2027年间实现[3] "谷子经济"火爆 - "谷子经济"指由版权作品衍生的周边商品,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预计1689亿元,2029年将突破3089亿元[4] - 行业需在文化表达和商业利益间找到平衡点,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4] if椰子水要被中国人"喝"上市了 - IFBH是中国椰子水市场领先品牌,2024年市场占有率约34%,连续五年位居榜首[5] - 2024年中国市场收入占比达92.4%,从2023年7990万美元增长至1.46亿美元[5] - 公司毛利从2023年3030万美元增长至2024年5790万美元,毛利率从34.7%提升至36.7%[5] - 经调整年度溢利由2023年1700万美元增长至2024年3450万美元[5] 银行应对提前还贷和存款利率下降的挑战 - 部分银行将每年提前还款次数从5次减至2次,单次还款金额限制最高20万元[6] - 2024年3月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10%,比上年同期低约60个基点[6] - 净息差下降直接影响银行盈利能力,低净息差压缩银行盈利空间[6]
泡泡玛特、名创优品们,能让“谷子经济”走多远?
36氪· 2025-04-05 02:04
文章核心观点 谷子经济崛起带动相关企业发展,但行业存在诸多挑战,商家需转型,拥有广泛零售渠道和产品差异化能力的公司更具竞争力 [2][12][21] 谷子经济概述 - “谷子”指以动漫、游戏等IP为原型的二次元商品,“谷子经济”因各类IP崛起而发展,企业借此探寻商业机会推动“国谷”出海,但行业也存在选品、选址、压货等难题 [2] - 谷子经济价值源于年轻人对角色的情感溢价,他们愿为“情绪”等支付高价,还可用于社交展示 [3] - “吃谷”指购买二次元周边,“吧唧”是常见周边徽章,“痛文化”起源于日本“痛车”,扩展到多种物品,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吃谷 [6][7] - 2024年中国泛二次元用户规模达5.03亿人,同比增长2.65%,谷子经济规模达1689亿元,较2023年增长40.63%,预计2029年将达3089亿元 [8] 谷店经营情况 - 2024年新增注册谷子经济相关企业272.8万余家,同比增幅超40%,截至2025年1月14日,国内现存相关企业约608.9万家,海南、湖北和广东企业数量居前 [9] - 谷店消费群体包括年轻人和陪儿女购买的家长,部分热门角色谷子可买卖 [10] - 谷店关门原因包括成本高、行业竞争激烈、市场同质化严重、消费降级导致压货等,2月全国60余家谷店闭店,新开仅35家左右 [12][13] - 营业谷店需转型,可通过差异化竞争、选择合适开店位置、开展线下创意活动等方式 [16] - 一二线城市谷店市场趋向饱和,二三线城市有投资者准备入局 [17] 潮玩品牌入局情况 - 名创优品谷子单价49 - 100元,SKU超千款,通过国内门店和主题店触达大众,2024年Q3二次元类目销售环比增长50%,将继续推动谷子经济发展 [18] - 泡泡玛特推出多种谷子产品,与多个IP联名,2024年海外及港澳台业务营收50.7亿元,同比增长375.2%,将深耕海外市场 [20] - 万达电影推出衍生品业务,奥飞娱乐推出多种谷子周边产品,谷子经济国内外受众广泛,初期拼渠道,长期核心竞争力在于产品更新和差异化选品 [21]
中国谷子,要靠游戏赢全球
搜狐财经· 2025-03-31 03:43
谷子经济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达1689亿元 较2023年增长40.63% [4] - 预计2029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超3000亿元 [4] - 上海第一百货商店二次元街区2024年销售规模超3600万元 [4] 国产游戏IP衍生品开发进展 - 《原神》官方旗舰店2022年年流水达1.5亿元 [6] - 《恋与制作人》衍生品2023年每季新款销售额达百万量级 [6] - 《剑网3》通过"吃粮节"活动布局周边衍生展与谷子新品发布 [6] 行业合作与创新模式 - 名创优品与《黑神话·悟空》联合主题店推出78元毛绒八戒摆件、358元斜挎背包及499元织毯等限量商品 [6] - 游戏厂商开始尝试贵金属、珠宝等高价值载体结合游戏IP情绪价值 [12] - 行业从"赠品模式"转向通过无限制联名方式实现虚拟IP现实化扩张 [12] 市场发展路径与挑战 - 中国谷子经济差异化依托游戏产业而非漫画产业扩张 [8] - 需要突破简单家居摆件形式 发展可穿戴谷子实现破圈效应 [14] - 当前市场仍由日韩谷子主导 国产游戏IP处于发展初期 [4][12]
泡泡玛特营收首破百亿;海底捞不想只卖火锅;始祖鸟称产品中的PFAS符合标准丨品牌周报
36氪未来消费· 2025-03-30 12:06
泡泡玛特业绩与战略 - 公司年营收首次突破百亿元,同比翻番,净利润同比增长近2倍至34亿元,净利润率提升7个百分点 [2] - 股价单日大涨10.87%至140.7港元/股,市值突破2000亿元,市盈率达迪士尼2倍 [2] - IP矩阵贡献显著:17个亿元级IP中,The Monster系列和毛绒玩具分别同比增长7倍和12倍至30亿元和28亿元,毛绒品类营收占比升至21.7%,手办业务依赖度降至53% [3] - 海外收入占比从16.9%跃升至38.9%,东南亚、北美、欧洲市场收入分别暴涨6倍、5倍和3倍,计划2024年新增约100家海外门店 [4] - 创始人提出海外业务翻倍目标,重点布局北美、东南亚超级地标门店,复制"中国盲盒模式" [4] 海底捞多元化尝试 - 公司通过内部创业成立11个子品牌(如焰请烤肉铺子),2024年新开74家子品牌门店,超过主品牌新增62家 [6] - 主品牌增长乏力:2024年营收净利润均为低个位数增长,人均客单价连续两年下降至97元,门店数量持续低于2023年水平 [6] - 内部创业机制由高管牵头,设立创新创业委员会并提供股权激励,但子品牌收入仅占总收入1% [7] 户外行业PFAS争议 - GORE-TEX防水材料含PFAS引发健康担忧,始祖鸟等品牌回应产品符合标准但承认逐步淘汰计划 [9] - 替代材料ePE薄膜已推出,但功能性与PFAS存在差距,品牌需平衡健康与性能需求 [10] 包装饮用水市场竞争 - 农夫山泉绿瓶纯净水以1元/瓶低价策略抢占市场,上市一季度份额达9%,导致怡宝包装水收入三年来首降2.59%至121.24亿元 [11][12] - 价格战反噬自身:农夫山泉包装水收益下降21.3%,股价单日大跌10% [12] - 怡宝推出高端"怡宝露"应对,娃哈哈等品牌同步调整策略 [13] 老品牌转型案例 - 香飘飘高端新品明前龙井轻乳茶定价16元/杯引争议,较原有产品涨价3-5倍,公司称此为单一产品策略 [15] - 品牌尝试通过线下门店和高端原料(如2.9克特级龙井)摆脱"廉价"标签 [16] 品牌营销动态 - FILA联名MAISON KITSUNÉ推出凉感专利T恤,广州太古汇快闪店设巨型狐狸装置吸引打卡 [19] - MUJI签约金城武推广汉麻新品,强化"自然有生活"品牌理念 [20] 行业新动向 - 上美集团筹备高端抗衰品牌TAZU、母婴IP品牌面包超人及彩妆品牌NAN beauty,填补中高端市场空白 [22] - 韩国潮牌emis中国首店落地上海淮海中路,此前通过快闪店试水 [22] - TOP TOY宣布全球化计划:五年内海外销售占比超50%,投入100亿资金开1000家门店 [25] - 霸王茶姬递交美股招股书,2024年营收124亿元,净利润率20.3%,全球门店6440家 [26] - 中国中免2024年净利润大跌36%至42.67亿元,海南离岛免税销售预期进一步下滑 [27] - 百丽时尚正式获得Champion大中华区服装授权,成立合资公司强化本土运营 [28] - 李宁2024年净利润30亿元,跑鞋IP销量破1060万双,现金流增长12.4% [29]
申万宏观·周度研究成果(3.22-3.28)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3-29 14:06
文章核心观点 文章为申万宏源宏观研究团队2025年3月22 - 28日的周度研究成果,涵盖深度研究、热点思考、高频跟踪和电话会议等内容,探讨新消费特点、贸易顺差延续性、美联储议息会议、低生育应对、工业生产、财政数据、政策动态等话题[6][10][13] 深度研究 - 探讨新消费“新”在哪里及未来空间,“谷子经济”“非遗国潮”等反映消费迭代升级 [10] - 分析2025年高贸易顺差能否延续,关注出口压力下进口替代对高额顺差的支撑及具韧性行业 [13] 热点思考 - 思考3月美联储议息会议面临的关税“盲盒”与降息“前置”问题 [10][15] - 研究应对低生育的海外经验与中国特征 [10][16] 高频跟踪 - 议息会议后美股小幅反弹,金价再创新高 [18] - 工业生产有序回升,基建开工边际改善,地产成交延续回落 [20][21] - 2025年1 - 2月财政数据显示财政加码亟待融资支持,发债节奏或主导财政支出力度 [22][23] - 国内政策高频跟踪关注破除地方保护与“内卷式”竞争,介绍习近平主席在云南、贵州考察要点 [24][25][26] - 工业企业近3月利润大幅波动主要与报表调整“正常化”等短期因素有关 [27] - 探讨债市“盲点”及长债利率从“2%”到“1%”的距离,近年债市长牛 [29][30] 电话会议 - “周见”系列会议第24期,讨论近期市场关注核心问题、关税“盲盒”与货币“对策”、育儿政策进展及影响 [33][34] - “洞见”系列会议第49期,探讨3月美联储议息会议中关税“盲盒”与降息“前置”问题 [35][36] - 申万宏源“申音”会议,讨论新消费“新”在哪里 [37][38] - “洞见”系列会议第50期,研究育儿补贴进展及影响 [39][40]
谷子也要按斤卖了?第二波谷店倒闭潮来了
创业邦· 2025-03-28 03:37
谷店倒闭潮现状 - 2024年前三个月近百家线下谷店关闭,2月单月闭店数量达60余家,新开店仅35家,行业呈现萎缩态势 [8] - 全国连锁谷店暴蒙BOOMCOMIC计划撤出北京市场,王府井和西单门店面临关闭 [10] - 商场抽成比例从2023年的15%升至2024年的30%,成都天府红商铺租金达270元/平方米 [10] 倒闭核心原因 - **选址问题**:二次元商圈规划不合理,如成都天府国际动漫城因远离市区及年轻人群导致客流不足,月流水3万仅够支付租金 [12][13][15] - **消费理性化**:IP同质化严重(如《咒术回战》《蓝色禁区》主导市场),消费者审美疲劳且产生"被割韭菜"感 [15] - **选品与压货风险**:店主需紧跟热门IP复刻,现金流与库存强绑定,滞销后小型谷店无法承受清仓损失(如潮玩星球5元痛Tee、4.9元吧唧促销) [15][17] 新兴业态:"垃圾堆"模式 - **价格与IP优势**:中古谷子售价仅为原价40%(如100元商品卖40元),且覆盖冷门IP吸引细分粉丝 [21] - **线上线下融合**:北京扑谷模仿日本骏河屋模式,周末客流量翻倍;抖音直播间如Q酱潮玩以10-50元低价拍卖库存,东北部分店铺按克(0.5元/克)销售 [22][23][25][28] - **连锁店转型案例**:快看漫画将门店2/3区域改为"垃圾堆",成为商圈唯一高粘性店铺 [25] 差异化转型路径 - **二次元主题咖啡店**:钢镚漫咖馆从航海王主题起步,1年内扩张至广州等5城,并升级为千平二次元街区+漫展模式 [32][34] - **手作体验服务**:提供拼豆、流麻等DIY项目,应援扇单价低于百元,推出不限时畅玩套餐 [34] - **卡牌游戏联动**:卡店通过组织《游戏王》等赛事提升客流,结合谷子销售形成综合业态 [36] 行业趋势判断 - 市场从蓝海转为红海,消费降级趋势明显,单纯依赖IP销售的粗放模式难以为继 [6][31] - 头部连锁店通过清仓促销挤压小商户生存空间,折扣便利店(如好特卖Max)入局加剧竞争 [17][19]
广发证券:国产谷子经济市场扩张 IP开发及授权优化为增长关键
智通财经网· 2025-03-24 07:34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持续扩张,2024年达1689亿元同比增速41%,预计2025年突破2000亿元,国产影视等内容IP转化率低于美日,IP开发及授权链条优化或成产业增长关键,建议关注相关核心标的 [1] 中国谷子经济火爆的现象及成因 - 2024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达1689亿元同比增长41%,预计2025年突破2000亿元,国产影视等内容IP转化率偏低,谷子产业潜在较大空间 [1] - 谷子市场高景气度供给端原因是产业链专业玩家增多,日谷打开通路,国谷走向多元化 [2] - 谷子市场高景气度需求端原因是国内泛二次元用户规模及圈层文化扩大,谷子消费观念转向情绪价值 [2] IP价值与IP变现路径 - 不同IP在受众范围、变现途径、收入体量及成长性、市场估值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3] - 上海电影拥有60个IP,推进经典动画IP内容焕新、商业授权等变现路径 [3] - 光线传媒对动画电影IP开发“重内容,轻衍生”,《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高,衍生品销售好 [3] - 奥飞娱乐以动漫IP为核心开发潮玩新品、AI玩具 [4] - 阿里影业旗下阿里鱼是最大IP授权代理平台,聚合海量顶级IP,提供全链路服务 [4] 投资建议 - 内容IP开发关注上海电影、奥飞娱乐、阅文集团 [5] - IP授权运营关注阿里影业 [5] - IP衍生品创销关注泡泡玛特、华立科技、汤姆猫、风语筑 [5]
00后的棉花娃娃,价值150亿
投中网· 2025-03-24 07:18
棉花娃娃行业概述 - 棉花娃娃起源于2015年EXO粉丝手工制作的偶像应援玩偶,逐渐从偶像经济产物发展为涵盖二次元、影视剧角色的有属性娃娃和原创设计的无属性娃娃 [7] - 2024年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10%,过去5年销售额年均增长15%,2023年市场规模已达112亿元,预计2025年突破150亿元 [7][12] - 小红书"棉花娃娃"标签下讨论量超5637万,浏览量达51.7亿次,显示其强大的社交传播力 [7] 消费者画像与行为 - 00后占比最高达43%,95后占26%,人均拥有8.73只棉花娃娃,形成"多胎家庭"现象 [7][8] - 85%消费者因"外观软萌/可爱治愈"购买,58%看重"情感寄托",55%追求"收藏快乐",超20%享受"晒娃"和"养成"体验 [7] - 消费者将娃娃视为家庭成员,创造"娃妈""接生""待产"等专属术语,通过装扮、拍照等方式实现"无痛当妈" [7][8] 产品分类与价格体系 - 分为粉丝定制拼团产品(40-100元/只)和IP授权官方周边(169-260元/只),私生定制价格可达100-500元/只 [9] - 20cm定制娃娃最低56元(销量3000+),复杂设计款如兽耳兽尾款达124.9元,官方产品因代工质量参差不齐常被诟病 [9] - 衍生消费比例达1:3,娃衣价格从5元围巾到18元斗篷不等,配套清洁剂、打理剂等护理产品形成完整消费链条 [10] 产业链与竞争格局 - 制作流程透明化导致利润率下降,皮肤布料价格从5元/米涨至12元/米,人力成本持续攀升 [12][13] - 低门槛引发过度竞争,同质化严重致价格内卷,部分商家通过拆分销售策略(如单独售卖帽子)应对价格敏感度提升 [13] - IP授权成为关键壁垒,未授权同人作品面临法律风险,专业品牌如Rua娃吧实现60天快速出品,客群从16-25岁扩展至12-35岁 [13] 市场前景与趋势 - 泛二次元产业2024年规模达5977亿元,预计2025年达6521亿元,"万物皆可毛绒"趋势持续强化 [14] - 消费者更青睐性价比产品,简约设计+亲民价格成为新方向,独特创意和个性化设计仍是核心竞争力 [13][14]
“对8岁以下禁售!”网友:必须支持
新浪财经· 2025-03-21 01:03
二次元产业发展现状 - 二次元产业快速发展,"谷子经济"(二次元相关产品)逐渐成为热潮,在商场、购物中心等场所随处可见二次元商品和顾客 [1] - 二次元衍生商品和服务包括基于动画、漫画、游戏、轻小说等开发的周边产品,以及主题快闪活动、二次元主题店、主题餐饮、电商、直播带货、动漫展等场景下的经营活动 [4] - 行业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用户群体持续增长,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不断演进,受到年轻消费者青睐 [5] 上海黄浦区市场监管政策 - 上海黄浦区市场监管局发布《黄浦区二次元衍生商品和服务经营合规指引》,推动二次元新兴产业在合规框架内健康发展 [2] - 《指引》规定经营者不得向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销售二次元衍生商品和服务,向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销售时需确认取得监护人同意 [2] - 经营者需确保商品和服务内容符合未成年人保护要求,避免涉及暴力、恐怖、色情等不良内容 [2] 行业问题与监管措施 - 行业存在虚假宣传、商业混淆、不正当竞争等问题,消费纠纷显著增长 [5] - 2024年黄浦区涉及二次元领域的消费者投诉中,企业不按约定时间发货、无故拖延或无理由拒绝履行三包义务、售后服务不到位占投诉总量的一半以上 [5] - 市场监管部门制定"合规指引"帮助企业分清责任边界、规避经营风险,推动市场从"野蛮生长"转向"有序繁荣" [5] 社会反响 - 话题上海黄浦区对8岁以下禁售二次元登上热搜,引发广泛关注 [6] - 网友对相关政策表示支持 [7]
骗谷大军,盯上年轻人
投中网· 2025-03-18 13:45
谷子经济市场概况 - 中国泛二次元及周边市场规模从2983亿元迅速提升至5977亿元,2029年有望达到8344亿元 [4][5] - 2024年"谷子"相关商品淘宝销量达1700万件,同比增长近5倍 [5] - 2024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达1689亿元,较2023年增长40.63%,预计2029年超3000亿元 [23] 谷圈消费乱象 - 黑猫投诉平台"谷子"相关投诉达865条,典型案件包括600人拼团20余万元未发货、400人7万元拼团卷款跑路等 [6] - 未成年人诈骗现象突出,典型案例显示15岁诈骗者通过多个人设跨圈层诈骗,涉案金额达150万元 [12][13] - 诈骗手法包括伪造下单截图、赛博转生换号、发布虚假死亡通知等,维权成功率不足5% [13][14][15] 消费者维权困境 - 个体被骗金额普遍低于3000元刑事立案标准,法律维权渠道受阻 [23] - 维权群存在信息不透明问题,部分群主私下与骗子达成还款协议却未告知其他受害者 [15][17] - 跨国代购纠纷处理难度大,海外卖家解散群聊后拉黑消费者,资金追回率趋近于零 [19][21] 行业解决方案 - 闲鱼、淘宝等平台代购因交易保障机制成为消费者新选择,但需支付10-15%代购费 [10][21] - 乐淘一番、挖煤姬等专业海淘软件崛起,虽存在8-12%丢件率和较高邮费,但提供标准化服务 [23] - 抖音、小红书直播间因实时物流追踪功能吸引30%受骗消费者转向平台交易 [20][21] 典型案例 - 鄂检在线披露的团伙诈骗案涉及千人16万元,但成功追款案例不足2% [22][23] - 代购诈骗中部分未发货谷子后期市价上涨300%,如排球少年周边从500元升值至2000元 [20] - 跨国代购通过"拖肾费"等规则额外收取15-20%费用,最终卷款跑路率达7% [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