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接口

搜索文档
【港股收评】三大指数继续调整!券商股领跌,医药股逆市走强
搜狐财经· 2025-09-03 09:18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恒生指数下跌0.6%,国企指数下跌0.64%,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78% [2] 中资券商板块 - 国联民生下跌5.02%,中州证券下跌3.9%,国泰海通下跌3.49%,弘业期货下跌3.61%,中金公司下跌3.26% [2] 消费相关板块 - 啤酒、家电、汽车、节假日概念、航空及新消费概念板块普遍下行 [2] - 华润啤酒下跌3.45%,海信家电下跌5.07%,华住集团下跌1.93%,小鹏汽车下跌2.23%,比亚迪股份下跌2.53%,南方航空下跌2.37%,中国国航下跌1.79% [2] 房地产产业链 - 内房股、物管股及建材水泥股承压走弱 [2] - 世茂集团下跌7.69%,越秀地产下跌2.46%,雅生活服务下跌3.58%,新城发展下跌2.45%,绿城中国下跌1.58% [2] 科技概念板块 - 机器人概念、特斯拉概念及脑机接口板块表现低迷 [3] - 力劲科技下跌7%,南京熊猫电子下跌4.17%,比亚迪电子下跌4.99% [3] 医药板块逆势走强 - 生物医药、创新药及医药外包概念板块集体上涨 [3] - 创胜集团大涨33.25%,三叶草生物上涨29.75%,圣诺医药上涨21.01%,中国抗体上涨11.84%,嘉和生物上涨19.48%,微创机器人上涨13.28%,基石药业上涨10.3%,四环医药上涨8%,药明合联上涨9.3%,诺诚健华上涨6.71%,恒瑞医药上涨8.32% [3] 医药板块催化因素 - 国务院国资委强调加快发展中央企业生物医药产业,坚持创新驱动与差异化发展 [4] - 2025年世界肺癌大会将披露35项中国学者口头报告及国产新药临床数据 [4] 医疗科技与贵金属板块 - 互联网医疗及AI医疗板块涨幅居前:微创机器人上涨13.28%,平安好医生上涨10.3%,方舟健客上涨6.78% [4] - 黄金股及有色金属股受国际金价推动持续走高:灵宝黄金上涨6.09%,招金矿业上涨4.03%,江西铜业上涨4.71% [4] 黄金价格驱动因素 - 纽约黄金期货突破3600美元/盎司创历史新高 [5] - 美联储降息预期及外国央行黄金持有规模自1996年来首次超过美国国债形成支撑 [5] 其他上涨板块 - 光伏太阳能概念及部分消费股(汽车经销商、奢侈品、香港零售股、奶制品、食品股)表现较好 [5]
中科信息(300678) - 300678中科信息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03
2025-09-03 09:16
财务业绩与增长 - 新签合同额大幅增长,各板块业务订单均有增长 [3] - 烟草信息化解决方案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35.56% [3] - 油气信息化领域业务收入实现95.85%增长 [3] 技术与产品发展 - 高速机器视觉与智能分析技术持续发展 [3] - 自主研发智能装载机器人(一期)进入试用阶段并开始市场推广 [6] - 智能铺路机器人正处于测试阶段 [6] - 基本完成自研产品国产化替代,包括选举表决系统、音频产品、石油工业智能控制平台等 [3] - 医疗大模型用于训练智能麻醉机器人产品,已完成首例临床试验并同步进行第三类医疗器械认证 [5] - 医学影像辅助诊疗系统、肿瘤勾画及教考系统已创新研发,其中肿瘤勾画系统实现首套销售 [5] 战略合作与行业布局 - 深度参与四川省、成都市信创产业联盟,发起共建成都信创实验室 [3] - 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深度合作近二十年 [5] - 2024年与苏州纳米所签订脑科学工程框架协议,围绕医疗大数据、人工智能、纳米传感等方向联合研究 [5] - 成立"脑认知与智慧医疗创新应用实验室",开展人工智能与医工交叉关键技术研究 [5] - 公司是中国科学院人工智能上市公司中的重点企业,四川天府新区人工智能产业链主企业 [6] 资本运作与股东关系 - 公司部分高管减持基于生活需要,减持比例很小,不会对公司未来发展造成重大影响 [6] - 公司高度重视资本运作,将扩大生态圈并加强与中国科学院研究院所合作 [6]
谱尼测试(300887.SZ):已针对脑机接口业务开展过相关检测
格隆汇· 2025-09-03 08:47
业务发展动态 - 公司已针对脑机接口业务开展相关检测 [1] - 公司将持续关注脑机接口领域并积极拓展相关业务 [1] 行业布局方向 - 脑机接口领域成为公司新兴业务关注方向 [1]
斥资3000万美元入股强脑科技,道氏技术盘中涨超15%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9-03 06:33
投资交易 - 公司控股子公司香港佳纳出资3000万美元认购强脑科技Pre-B轮优先股并获得少数股东权益 [1] - 强脑科技以超13亿美元估值推进融资且IPO进程备受期待 [3] 战略布局 - 公司拟借助强脑科技在医疗康复、教育消费和人机接口领域的技术经验增强"AI+新材料"生态赋能与商业化能力 [2] - 推进碳材料产品在电子皮肤等关键零部件领域应用进程 [2] - 与芯培森合资成立广东赫曦原子智算中心有限公司并计划年底前建成 未来拟在多地建设原子智算中心 [3] - 与苏州能斯达、芯培森在人形机器人关键材料领域合作 重点推进碳材料在电子肌肉、皮肤、关节等部件应用 [3]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7.52亿元同比增长6.25% 归母净利润1.57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3]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6.54亿元同比下降11.64% 归母净利润2.30亿元同比增长108.16% [3] - 利润增长主因金属铜市场价格维持较高水平 且阴极铜产能同比提高带动产销量增长 [3] 标的公司 - 强脑科技是全球领先的脑机接口技术公司 专注于非侵入式技术研发 [2] - 核心产品包括智能仿生手和智能仿生腿 在脑机接口领域具备稀缺技术壁垒和商业化能力 [2] - 被列为"杭州六小龙"之一 [2] 市场反应 - 公告后次日公司股价一度涨超15% 市值突破180亿元 [2]
道氏技术投资脑机接口公司强脑科技 加码“AI+新材料”生态
证券日报网· 2025-09-03 05:58
投资交易 - 道氏技术控股子公司香港佳纳以自有资金3000万美元现金认购强脑科技Pre-B轮优先股 [1] - 交易已完成协议签署 最终完成需经强脑科技董事会及特定股东审议通过 [1] - 投资标的强脑科技为脑机接口技术企业 核心团队多毕业于哈佛大学及麻省理工学院等顶尖学府 [1] 战略布局 - 此次投资是道氏技术"AI+材料"核心战略的一部分 旨在将新材料技术与脑机接口应用场景结合 [1] - 通过获取强脑科技少数股东权益 拓展在人形机器人及高端医疗设备等未来市场的应用 [1] - 道氏技术拥有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等碳基新材料核心技术 这些材料具备优异导电性、柔韧性和生物相容性 [2] 技术协同 - 强脑科技核心优势在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 通过头皮外部传感器采集脑电信号 具有安全便捷及成本更低优点 [2] - 强脑科技在仿生肢体和人脑控制计算机等领域的技术优势 为道氏技术新材料提供前沿应用试验场 [2] - 合作有望加速碳材料产品在人形机器人电子皮肤等关键零部件领域的研发与市场拓展 [3] 行业前景 - 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在消费级和康复级市场具有更广阔商业化应用前景 [2] - 强脑科技已在医疗康复、教育消费和人机交互等多个领域推出商业化产品并积累市场经验 [2] - 脑机接口技术正从科研驱动向临床牵引迈进 通过临床病房和研究平台建立加速产业商业化落地进程 [3]
人形机器人产业:政策催化下的技术突破与应用验证
私募排排网· 2025-09-03 03:58
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 - 2025年8月17日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闭幕 国内机器人"天工"以100米自主奔跑21.50秒夺冠 展现环境识别与运动控制技术突破 [3] - 特斯拉Optimus计划2025年Q4试产 2026年大批量销售 优必选、小米、乐聚等加速商业化进入汽车、物流、3C制造领域 宇树科技推出格斗款人形机器人 [3] - 机器人行业已进入从技术突破到商业场景落地的快速探索期 截至2025年8月15日机器人行业指数(850781.SL)累计涨幅达22.13% [3] 政策支持力度 - 国家级人工智能基金和地方配套资金已超千亿规模 北京、上海等地要求制造业机器人密度两年内翻倍 单台补贴最高达50万元 [4] - 中国牵头制定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 欧盟《人工智能法案》为合规企业打开出海通道 [4] 产业链技术进步 - 硬件端谐波减速器、六维力传感器等核心部件国产化率快速提升 成本较进口产品下降30-40% [5] - 软件端具身智能系统任务成功率突破95% 比亚迪焊接机器人实现3年投资回报 傅利叶康复机器人在3000家医院投入使用 [6] 商业化与全球化进展 - 特斯拉Optimus量产推动人形机器人单价向20万元临界点逼近 [7] - 中国企业通过脑机接口欧盟认证和东南亚代工模式打开海外市场 在"一带一路"基建升级和全球老龄化趋势下复制新能源汽车出海路径 [7] 二级市场表现 - 中航趋势领航混合A(021489)近1年净值增长率达157.39% 超额收益超103% 今年以来累计涨幅66.81% 成立以来累计收益139.17% [9] - 基金重仓精密传动、工业电气控制、汽车零部件等机器人产业链关键环节 重点跟踪国产零部件替代与下游应用拓展 [9]
道氏技术:拟3000万美元认购强脑科技Pre-B轮优先股
贝壳财经· 2025-09-03 01:56
投资交易 - 道氏技术控股子公司香港佳纳拟出资3000万美元认购强脑科技Pre-B轮优先股[1] - 交易需经强脑科技董事会及特定股东审议通过后完成交割[1] - 香港佳纳将获得强脑科技少数股东权益[1] 战略合作 - 公司借助强脑科技在医疗康复、教育消费和人机交互领域应用脑机接口技术的经验[1] - 进一步增强"AI+新材料"生态赋能与商业化落地能力[1] - 推进碳材料产品在电子皮肤等关键零部件领域应用的进程[1]
A股盘前市场要闻速递(2025-09-03)
金十数据· 2025-09-03 01:32
央行流动性操作 - 中期借贷便利(MLF)净投放3000亿元,抵押补充贷款(PSL)净回笼1608亿元 [1] - 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3000亿元,未进行公开市场国债买卖 [1] 社保基金税收政策 - 承接主体运用国有股权及现金收益投资取得的利息及金融商品转让收入免征增值税 [1] - 转让国有股权及现金收益投资收入作为企业所得税不征税收入,转让非上市公司国有股权免征印花税 [1] - 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权及现金收益投资证券交易印花税实行先征后返,政策自2024年4月1日起执行 [1] 机器人行业动态 - 宇树科技计划四季度提交IPO申请,四足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分别占2024年销售额的65%和30% [1] - 凯迪股份机器人业务处于开发阶段,暂未形成收入 [4] - 特斯拉被传要求供应商准备明年三季度单周机器人产能1万台,浙江荣泰无法确认传闻准确性 [5] - 金固股份为智元机器人提供阿凡达铌微合金结构件,样品性能超客户标准,有望年内量产 [12] A股市场数据 - 8月A股新开户数265.03万户,环比增长34.97%,同比增长165.21% [2] - 前8个月累计新开户数达1721.17万户 [2] 医药行业进展 - 百济神州提示药物研发存在临床结果、监管审查及商业化等多重不确定性 [6] - 恒瑞医药HRS-7172片获准开展RAS突变晚期实体瘤临床试验,国内外尚无同类药物上市 [7] - 君实生物JT118注射液获临床试验批准,为预防猴痘病毒感染的"二合一"重组蛋白疫苗 [12] 公司资本运作 - 中国石油集团拟划转5.41亿股A股(占总股本0.30%)给中国移动集团 [6] - 宁德时代累计回购869万股A股,占总股本0.1973%,成交金额21.31亿元 [11] - 镇洋发展拟以1:1.08换股比例被浙江沪杭甬吸收合并 [11] - 青岛银行大股东国信产融计划增持2.33亿-2.91亿股,持股比例将达19%-19.99% [8] 技术创新与投资 - 道氏技术子公司出资3000万美元认购脑机接口公司强脑科技Pre-B轮优先股 [8] - 赛力斯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43262辆,同比增长19.57% [10] 股价异常波动提示 - 东芯股份复牌并提示股价存在非理性炒作风险 [3] - 天普股份连续8日涨停,称股价严重脱离基本面,可能申请停牌核查 [9]
晶澳科技:拟回购公司股份;道氏技术:控股子公司认购强脑科技优先股 | 新能源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2 23:32
公司股份回购计划 - 晶澳科技拟回购2亿元至4亿元公司A股股份 回购价格上限为17.36元/股 [1] - 回购股份将全部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回购期限为董事会审议通过后12个月内 [1] - 回购计划展现公司对业务前景信心 有助于绑定员工利益并激发积极性 [1] 股东股份减持情况 - 滨海能源股东王建林通过集中竞价减持212.42万股 占总股本0.96% [2] - 减持后王建林及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降至7.95% 变动触及1%整数倍刻度 [2] - 减持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变化 不影响公司治理结构和持续经营 [2] 战略投资与业务协同 - 道氏技术控股子公司香港佳纳出资3000万美元认购强脑科技Pre-B轮优先股 [3] - 强脑科技为全球领先脑机接口技术公司 具备稀缺技术壁垒和商业化能力 [3] - 投资有助于在医疗康复、教育消费和人机交互领域拓展新材料产品应用 [3] - 双方在"AI+材料"战略协同 将增强公司在AI+新材料生态竞争力 [3]
道氏技术子公司拟3000万美元 认购强脑科技Pre-B轮优先股
证券时报· 2025-09-02 18:08
投资交易 - 公司控股子公司香港佳纳拟出资3000万美元认购强脑科技Pre-B轮优先股 获得少数股东权益[2] - 交易旨在借助强脑科技在医疗康复 教育消费和人机交互领域应用脑机接口技术的经验 增强"AI+新材料"生态赋能与商业化落地能力[2] - 强脑科技为脑机接口技术公司 专注于非侵入式技术研发 核心产品包括智能仿生手和智能仿生腿[2] 标的企业优势 - 强脑科技具备稀缺技术壁垒和商业化能力 核心团队多来自哈佛 MIT等顶尖院校[2] - 已获授权专利460余项 核心产品通过FDA CE等国际认证[2] - 产品广泛应用于医疗康复 教育科技 消费健康 人机交互和泛娱乐等多个领域[2] 公司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为碳材料 锂电材料 陶瓷材料三大板块[3] - 主要产品包括石墨烯导电剂 碳纳米管导电剂 三元前驱体 钴盐 铜产品 陶瓷墨水和陶瓷釉料[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6.54亿元 同比下降11.64%[3] - 归母净利润2.30亿元 同比增长108.16%[3] - 基本每股收益0.32元[3]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海外业务持续拓展 阴极铜产能同比提升 产能释放带动产销量增长[3] - 钴金属市场价格上涨推动钴产品毛利率提升[3] - 应收账款周转速度高于上年同期 坏账准备转回产生收益[3] 战略布局 - 公司持续推动"AI+材料"协同研发体系建设[3] - 7月宣布拟投资设立智算中心 加码"AI+材料"研发赋能[3] - 与关联方芯培森共同投资设立广东赫曦原子智算中心有限公司 打造原子级科学计算算力平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