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座舱
icon
搜索文档
千里科技:千里之行,始于AI-20250531
天风证券· 2025-05-31 00:2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汽车/摩托车及其他,6个月评级为买入(首次评级),当前价格8.28元,目标价格11.06元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千里科技在印奇入股后向"AI+车"领域转型加速,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1/1.33/2.36亿元,同比+101.2%/64.6%/78.4%,给予2025年6XPS,目标市值500亿元,空间33.6%,对应目标价11.06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3][5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管理层变革落地,战略转型成效初显 - 从力帆到千里转型升级:1994年推出首款100型发动机,2010年上市,2014 - 2017年产品矩阵丰富、技术升级,2020 - 2021年深化布局,2022年进入电驱动与能源服务领域,2024年印奇加入,2025年更名千里科技 [13] - 两次重组开启AI转型:2020年吉利和两江基金重整,满江红基金成控股股东;2024年满江红基金财产份额转让,吉利产投成单一最大有限合伙人 [16][17] - 主业稳健经营管理效率提升:2024年营收70.35亿元,同比增3.94%,净利润0.4亿元,同比增65.28%;2025Q1营收18.07亿元,同比增28.47%,净利润0.2亿元,同比增29.82%;2024年毛利率8.99%,净利率 - 4.68%,费用率(不含研发)走低 [19][20] 印奇入股,"AI+车"战略全面启动 - 参股千里智驾携手吉利布局AI智驾:2025年3月拟15亿元增资千里智驾,增资后持股30%;联合发布"千里浩瀚"智驾系统,分5个层级;全民智驾渗透,政策推动智能驾驶发展 [26][28][30] - 携手曹操出行共同布局robotaxi赛道:曹操出行稳居国内网约车前三,2025年上线"曹操智行"试点;中国Robotaxi预计2026年大规模商业部署,2035年市场规模达1794亿美元;全球2025年规模2.9亿美元,2030年666亿美元,2035年3526亿美元 [36][42][43] - 聚焦大模型能力拓展智能座舱布局:与阶跃星辰等合作开发智能座舱,构建"AI+车"创新体系;2025年中国新车智能座舱渗透率突破73%,AI大模型推动座舱交互革新 [48][51][52] 盈利预测和估值分析 - 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总营业收入分别为8333/10023/12436百万元,同比+18.4%/+20.3%/+24.1%;毛利率分别为9.99%/10.66%/11.08% [53][54] - 估值分析:选择小马智行、地平线机器人 - W为可比公司,对应2025、2026年平均PS分别为49.8、31.9倍 [56]
70.8万元起售!鸿蒙智行最贵车型尊界S800上市,欲以科技对抗超豪华品牌,余承东发布会未提及迈巴赫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30 14:36
产品发布与定价 - 尊界S800推出两种动力形式4款车型,售价区间70 8万元至101 8万元,相比预售价100万元至150万元起售价下调近30万元 [1] - 该车型为鸿蒙智行迄今发布的最贵车型 [1] - 计划6月26日开启交付,8月实现大规模交付 [2] 产品配置与技术 - 采用双色车身、大饼轮毂、悬浮式轮毂Logo等超豪华品牌常用设计,配备零重力座椅、冰箱、投影、高端音响等豪华配置 [3] - 首发搭载HUAWEI ADS 4系统,采用全新WEWA架构提升驾驶体验 [7] - 全车配备36个传感器(含4颗激光雷达),数量超过问界M9的32个传感器 [6] - 采用华为多项技术包括途灵龙行平台、天使座主动安全防护、鸿蒙ALPS座舱2 0等,其中三项技术为尊界S800首发 [6] 市场定位与竞争 - 直接竞品包括奔驰S级、宝马7系、奥迪A8及迈巴赫S级,2024年该细分市场销量约5 1万辆 [8] - 主打智能化标签,通过"自动驾驶+智能座舱+新能源化"实现差异化竞争 [9] - 目标客户来自宝马7系、奥迪A8电车用户及奔驰S级等燃油车用户的转化 [12] 生产与渠道 - 为打造尊界品牌,在上海设立设计中心,组建5000人专属团队,建设超级工厂投入超百亿元 [2] - 销售渠道采用独立展位模式,销售人员需具备豪华品牌或奢侈品销售经验 [7] 行业观点与预期 - 机构预计2025年销量约6000辆,2026年提升至1 8万辆 [13] - 面临品牌认知度不足、研发成本高、市场竞争激烈等挑战 [12] - 智能化技术可能面临摩尔定律导致的贬值风险 [12]
自救失败?哪吒汽车:“不存在”罢免创始人,股东在一起救公司;比亚迪李云飞:中国主流车企根本不存在所谓的“车圈恒大”丨汽车交通日报
创业邦· 2025-05-30 10:21
奇瑞智能化团队重整 - 奇瑞智能化体系高管层发生变动 大卓智能总经理谷俊丽将离职 程序已在推进中 [1] - 大卓智能研发团队由奇瑞雄狮科技总经理邬学斌接管 [1] - 新空降高管"淮左"统管重整后的智能化团队 该高管曾牵头车企智能化及芯片项目 入职即获副总裁职位 职级高于邬学斌与谷俊丽 [1] 小米汽车赛道技术专利 - 小米汽车公布赛道信息提示方法专利 涉及智能座舱领域 [2] - 专利通过车辆位置与预设赛道提示点匹配 发送驾驶操控提示信息 旨在提升赛道成绩并降低竞速门槛 [2] 比亚迪回应"车圈恒大"质疑 - 比亚迪李云飞公开驳斥公司为"汽车圈恒大"的说法 强调中国主流车企资产负债状况优于国外车企 [3] - 公司已向有关部门上报相关证据及线索 应对不实言论 [3] 哪吒汽车经营动态 - 哪吒汽车否认"债转股失败"传闻 称已与百余家供应商达成超20亿元债转股协议 原计划需化解30亿元债务 [4] - 公司回应国资股东罢免创始人传闻为不实信息 强调股东正协同自救 [4] - 融资活动持续进行中 但未披露具体进展 [4] 蔚来智能驾驶升级 - 蔚来世界模型NWM首个版本正式推送 覆盖超40万台Banyan榕车型 [5] - Cedar雪松车型系列(含ET9、新ES6等)将于6月底获得推送 [5]
2025年全球及中国智能座舱行业研究报告(精华版)
头豹研究院· 2025-05-29 12: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智能座舱细分赛道众多,涵盖座舱显示、智能监控、OTA、座舱域控、车联网、语音交互六个领域,通过多系统融合可获得人—机—环融合能力,为驾乘人员提供综合体验[3] - 智能座舱呈现多模态交互成熟、AI大模型上车、舱驾融合趋势显现、车载显示升级、跨界创新活跃和上下游产业链整合发展等特点[4] - 全球及中国智能座舱行业市场规模未来增长空间较大,2021 - 2024年全球和中国市场规模均持续增长,未来预计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趋势[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智能座舱行业发展背景 - 智能座舱发展成高度智能化、网联化和个性化的移动生活空间,是车企差异化竞争关键领域,可通过硬件增值和软件收费开辟新盈利增长点[6] 智能座舱行业细分赛道 - **座舱显示**:多屏化是显著趋势,产品将朝大屏化、高清化、集成化、智能化、个性化发展,涵盖中控屏、副驾驶屏等多种显示产品,各有不同发展趋势[13][14][16] - **智能监控**:分为驾驶员监控系统DMS和乘客监控系统OMS,可监测驾乘状态和环境,识别安全隐患并提醒,2024年1 - 11月DMS和OMS标配渗透率分别为19%和5.7%,同比上升59.66%和46.15%[21] - **OTA**:按升级对象分软件升级SOTA和固件升级FOTA,发展经历四个阶段,正朝产业链级OTA 4.0迈进,2024年1 - 9月中国市场乘用车前装标配OTA渗透率为74.4%,新能源乘用车达88.7%[27] - **座舱域控**:是核心控制单元,负责整合管理座舱功能模块,与其他域控系统融合推动汽车智能化,2024年1 - 10月中国市场标配座舱域控渗透率从15.2%升至27%[32] - **车联网**: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车辆与周围全方位连接通信,自动驾驶等级提升对其通信技术提出更高要求,2024年1 - 10月中国市场标配车联网渗透率从77.2%升至83.2%[35][38] - **语音交互**:基于语音识别技术实现与车机互动,中国语音识别准确率超98%,是较成熟的交互方式,2024年1 - 10月中国市场标配语音交互渗透率从78.7%升至83.2%[44] 智能座舱行业发展特点 - **多模态交互成熟**:多模态交互技术从单一/部分模态向全场景多模态演变,以科大讯飞为代表的头部厂商推出的模型趋于成熟[45] - **AI大模型上车**:呈现车企自研与合作研发模式共存、大语言模型仍是多模态交互核心、“AI + 汽车”带动座舱智能化变革等特征[49][54] 智能座舱行业市场规模 - **整体市场**:2021 - 2024年全球智能座舱市场规模从331.6亿美元增长至706.3亿美元,CAGR达28.66%;中国从76.3亿美元增长至173.8亿美元,CAGR达31.58%,未来预计继续保持增长[5][59] - **细分赛道**:各细分赛道市场规模增速有差异,2021 - 2024年座舱显示、车联网、座舱域控、DMS/OMS市场规模CAGR分别为9.95%、27.34%、101.57%、80.26%,预计2025 - 2030年CAGR分别为13.12%、28.97%、11.07%、47.44%[63]
全球及中国智能座舱行业研究报告(精华版)
头豹研究院· 2025-05-29 12: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现阶段智能座舱发展热点集中在提升用户体验与安全性,多模态交互技术成熟,“一芯多屏”架构和OTA技术推动系统升级,AI驱动个性化服务和车联网生态系统构建,打造智能化、互联化第三生活空间 [3] - 智能座舱细分赛道包括座舱显示、智能监控、OTA、座舱域控、车联网、语音交互,通过软硬件系统融合获得人—机—环融合能力,为驾乘人员提供综合体验 [3] - 智能座舱呈现多模态交互成熟、AI大模型上车、舱驾融合趋势显现、车载显示升级、跨界创新活跃和上下游产业链整合发展等特点 [4] - 全球及中国智能座舱市场规模在多重因素影响下持续增长,中国增速快于全球,未来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趋势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智能座舱行业发展背景 - 智能座舱通过软硬件深度融合,成为高度智能化、网联化和个性化的移动生活空间,是车企差异化竞争关键领域,可通过硬件增值和软件收费开辟新盈利增长点 [6][11][12] 智能座舱行业细分赛道 座舱显示 - 多屏化是显著趋势,显示系统朝大屏化、高清化、集成化、智能化、个性化方向发展 [13] - 不同显示产品有不同功能和发展趋势,如中控屏大屏化、高清化、联屏化,副驾驶屏交互智能化等 [14] 智能监控 - 分为驾驶员监控系统DMS和乘客监控系统OMS,覆盖多种驾乘场景,通过感知数据获取与输入、计算单元计算和输出指令、执行提醒决策保障座舱安全 [21] - 2024年1 - 11月DMS和OMS标配渗透率分别为19%和5.7%,同比上升59.66%和46.15% [21] OTA - 按升级对象分为软件升级SOTA和固件升级FOTA,发展经历四个阶段,正朝着产业链级的OTA 4.0迈进,是推动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动力 [27] - 2024年1 - 9月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OTA渗透率为74.4%,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88.7% [27] 座舱域控 - 智能座舱域控制器CDC是核心控制单元,负责整合和管理座舱内多个功能模块,与其他域控系统深度融合推动汽车智能化进程 [32] - 2024年1 - 10月中国市场标配座舱域控渗透率从去年同期的15.2%快速上升至27% [32] 车联网 - 车联网V2X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车辆与周围全方位连接和通信,数据交互有低时延、高可靠等要求 [35] - 随着自动驾驶等级提升,对V2X通信技术性能要求更高,T - Box是车端核心部件,4G/5G通讯模组是主要功能模块 [38] - 2024年1 - 10月中国市场标配车联网渗透率从去年同期的77.2%快速上升至83.2% [38] 语音交互 - 基于语音识别技术实现与车机系统互动,采用语音唤醒技术可快速响应用户操作,还包括语音增强技术 [44] - 中国语音识别准确率超98%,是技术较为成熟的座舱交互方式之一 [44] - 2024年1 - 10月中国市场标配语音交互渗透率从去年同期的78.7%快速上升至83.2% [44] 智能座舱行业发展特点 多模态交互成熟 - 多模态交互技术从单一/部分模态交互模式向全场景多模态交互模式演变,以科大讯飞为代表的头部厂商推出的多模态交互模型趋于成熟 [45] AI大模型上车 - 车企自研与合作研发模式共存,自研用于凸显差异化竞争优势的新势力车企,合作研发用于大型传统车企 [54] - 大语言模型仍是多模态交互的核心 [54] - “AI + 汽车”带动座舱智能化变革,为用户提供多场景、多模态个性化交互体验,保障驾驶安全 [54] 智能座舱行业市场规模 整体市场规模 - 2021 - 2024年全球智能座舱市场规模从331.6亿美元增长至706.3亿美元,CAGR达28.66%;中国从76.3亿美元增长至173.8亿美元,CAGR达31.58%,增速快于全球 [59] - 预计2025 - 2030年全球智能座舱市场规模将从797.7亿美元增长至1,484.1亿美元,CAGR达13.22%;中国将从210.1亿美元增长至548.1亿美元,CAGR达21.14% [59] 细分赛道市场规模 - 2021 - 2024年座舱显示和车联网市场规模分别从31.6亿美元和7.7亿美元增长至42亿美元和15.9亿美元,CAGR分别达9.95%和27.34% [63] - 2021 - 2024年座舱域控市场规模从2.1亿美元增长至17.2亿美元,CAGR达101.57% [63] - 2021 - 2024年DMS/OMS市场规模从0.7亿美元增长至4.1亿美元,CAGR达80.26% [63] - 预计2025 - 2030年座舱显示、座舱域控、车联网和DMS/OMS的市场规模CAGR将分别达13.12%、28.97%、11.07%和47.44% [63]
岚图FREE+全球首批搭载鸿蒙座舱5,志在细分市场TOP3
中国经济网· 2025-05-29 11:00
岚图FREE+逍遥座舱2.0升级 - 全球首批搭载华为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和华为乾崑智驾ADS4,智能科技实力全方位提升 [1] - 旨在冲击30万元级新能源家用SUV市场TOP3,夯实"科技岚图"品牌标签 [1] - 公司CEO强调过去四年与10万用户共创,新座舱以更智能舒适体验延续用户信任 [1] 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功能亮点 - 支持自然交互:一句话多意图、自定义唤醒词、连续对话、音区锁定等高级语音功能 [2] - 影视内容聚合+15.6英寸2K智慧屏,山海画质算法优化视觉体验 [2] - 原生鸿蒙生态支持手机应用一键上车,HSpace-Link协议实现平板无感配对 [2] - 情景模式智能化:小憩模式自动调节天窗/空调/香氛,洗车模式防水处理,露营模式自定义车窗状态 [2] 五感沉浸式座舱设计 **触感** - 内饰95%面积软质包裹,仿麂皮材质+仿生金丝白桃木点缀 [3] **体感** - 云朵座椅2.0主驾定制高回弹发泡+腰部强化支撑 [3] - 新增163°女王副驾带四向电动腿托,后排39°电调靠背+加热/吸风通风功能 [3] - 7L冷暖一体箱支持-6℃至50℃温控,可容纳6瓶矿泉水或三层饭盒 [3] **听感** - Voyah Sound剧院级音响含22点声场+杜比7.1.4环绕声,主副驾头枕音响 [4] - 岚擎模式模拟超跑声浪及赛道换挡体感 [4] **视感** - 256色氛围灯支持呼吸/多色/音乐律动模式,时光模式同步自然光线变化 [4] **嗅感** - 座椅通过Oeko-Tex Standard 100认证,空调滤芯含椰壳活性炭,PM2.5拦截率≥95% [5] - 全车内饰采用水性涂料及低VOC工艺胶,杜绝有害挥发物 [5]
隆利科技(300752)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年5月28日)
2025-05-29 08:16
行业趋势 - 2024年全年汽车销量达3143.6万辆,同比增长4.5%,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286.6万辆,同比增长35.5% [2] - 智能驾驶和无人驾驶技术成熟及应用加速,智能座舱渗透率提升,车载显示需求提高,Mini - LED显示技术加速渗透,屏数量和尺寸发展,市场空间扩大 [2] - 宏观经济和消费需求逐步恢复,消费电子延续复苏态势 [2][3] 公司业务 - 作为Mini - LED车载背光显示技术头部企业,利用先发优势拓展业务,加速发展 [2] - 手机/平板/NB等消费电子业务逐步恢复,盈利能力改善,获京东方等客户认可,业务收入稳步增长 [2][3] 技术创新战略布局 - 开展车载QD - Mini - LED等项目研发,进行Mini - LED技术创新升级,加速向各领域渗透 [3] - 推进LIPO工艺创新技术验证和成果转化,开展OLED相关项目研发,提升OLED显示领域竞争力 [3] - 顺应AI +趋势,开展AI眼镜等新兴产品技术研发,增强研发实力 [3] 活动信息 - 活动不涉及未公开披露的重大信息 [3] - 无附件清单 [3]
新车发布 | MONA M03 Max
数说新能源· 2025-05-29 07:16
外观操控电耗 - MONA M03 Max新增星暮紫、微月灰、星雨青色外观,提供超50款改色方案,新增拂晓紫色内饰,采用黄金比例车身设计降低风阻系数,两侧后视镜点亮AI小蓝灯,新增V2L对外放电功能(最大放电功率3.3kW)[1] - 内饰主驾三气袋腰托面积加大30%,升级电容加热方向盘,搭载贯穿电动出风口,遮阳板内置美颜柔光灯,配备1.22平方米超大全景天幕(99.9%紫外线隔绝+97.6%红外线隔绝),后备箱容积600L+,最大拓展空间1600L+[1] - 操控性能:最小转弯半径5.3m,百零刹停35.6m,底盘479mm超低质心高度,百公里能耗仅11.8kWh[1] - 安全配置:搭载14项主动安全配置,全系提前满足明年7月新国标电池安全[1] 智能辅助驾驶 - 全球首次在15万级别车型实现满血版智能辅助驾驶,拥有同级唯一无需记忆城区领航辅助驾驶功能,支持车位到车位、极窄车位泊车、自定义泊车[1] - 车端算力:搭载508TOPS双Orin-X芯片(同级唯一,4-6倍于同级),提出算力是检验智能辅助驾驶的第一标准[1] - 云端算力:拥有中国最大自动驾驶万卡集群云端大模型,云端基座模型参数720亿,2025年底形成2亿条智驾模型训练数据量[1] - 传感器:采用视觉融合感知,搭载最高清车规级摄像头,形成360°全方位高清感知,采用Lofic自研架构[1] - 功能亮点:全球首发人机共驾功能,行业首创划线泊车,6月底OTA升级推送园区闸机/ETC收费站通行、三点掉头功能[1] 智能座舱 - 首发搭载XOS 5.7.0系统,小P语音助手全领域平均响应时间快至0.9s,语义理解准确率提升40%[3] - 语音控制功能数量提升30%,新增/优化300项功能,支持个性化定制400+原子功能[3] 行业动态 - 主机厂电芯采购策略需兼顾性能和成本[8] - 比亚迪出海战略聚焦东南亚市场[8] - CATL在储能市场增长高于动力电池领域[10]
A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创业板指涨0.15%
凤凰网财经· 2025-05-29 01:40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 沪指涨0.01% 深成指涨0.03% 创业板指涨0.15% [1] - 消费电子、纺织制造等板块涨幅居前 [1] 铝业行业 - 2024年电解铝需求预计增长5% 克服房地产消费下滑影响 [2] - 全球电解铝全年供需平衡 供应弱弹性、低库存支撑铝价韧性 [2] - 电解铝板块呈现弱供给、高利润特征 投资回报优异 [2] 汽车智能化 - 车载显示技术加速迭代 HUD渗透率持续提升 [3] - 中国厂商在HUD领域市占率逐步提高 [3] - 虚拟全景显示技术(如小米YU7天际屏)推动创新落地 [3] 生猪养殖 - 2025年猪价或同比下行 年内走势相对平稳 [4] - 成本下行可能带来利润超预期 [4] - 需关注成本边际变化显著、资金面良好的优质猪企 [4]
港股概念追踪|中国乘用车销售数据保持增速 HUD渗透率快速提升(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5-29 01:29
乘用车市场表现 - 5月1-25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358万辆 同比增长16% 环比增长9% 今年累计零售823万辆 同比增长9% [1] - 5月1-25日新能源乘用车零售726万辆 同比增长31% 环比增长11% 新能源渗透率达535% 今年累计零售405万辆 同比增长35% [1] HUD市场发展 - 2024年中国乘用车前装HUD交付量达356万辆 同比增长超55% 渗透率从2023年11%提升至16% 12月单月渗透率达174% [1] - HUD市场渗透率突破16%早期采纳者阈值 技术扩散进入指数级增长阶段 [1] - 国内HUD产业链竞争优势显著 主要因产业链完善且成本较国外低50% [2] 车载显示技术趋势 - 车载显示技术作为智能座舱核心 正经历快速迭代与规模化应用 HUD渗透率持续提升 [2] - 虚拟全景显示技术加速落地 小米YU7天际屏全景显示系统推动创新 [2] 港股相关公司 HUD产业链 - 舜宇光学(02382)在车载镜头领域保持龙头地位 激光雷达/HUD/智能车灯成为新增长点 [3] 车载显示屏 - 京东方精电(00710)为全球领先汽车显示器开发商 拥有BDCell/AMOLED等高端技术 获多个车厂订单 [4] - 信利国际(00732)2024年营收1778亿港元 同比增长141% 仁寿工厂为全球最大第5代TFT车载屏生产线 月产能14万片大板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