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绝对收益
icon
搜索文档
前博时年金投资部总经理杨帆确认加盟汇华理财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0 15:00
核心人事任命 - 前博时基金董事总经理兼年金投资部总经理杨帆将担任汇华理财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 任命需完成内部程序及监管批准后生效 [1] - 杨帆是近年来从头部公募基金加盟理财公司级别最高 资历最深的高管 曾管理博时基金企业年金规模达539.63亿元 [1] - 杨帆长期负责年金账户投资 强调绝对收益和资金安全性 与汇华理财投资风格高度契合 [2] 公司业务与战略 - 汇华理财为国内首家中外合资理财公司 由法国东方汇理资管与中银理财合作设立 2020年9月开业 [1] - 公司管理规模超280亿元 较年初增长超80% [1] - 公司推出全球领航产品体系 强调全球多资产配置和绝对收益 在跨境投资和权益投资方面具特色 [2] - 混合类偏权益产品近1年年化收益率在26家理财公司和主要商业银行中排名第一 [2] - 公司渠道覆盖中行 交行 兴业银行 渣打银行等 行外代销规模占比约两成且快速增长 [3] 团队与人才建设 - 公司从理财公司 年金 险资引入擅长大类配置和绝对收益的人才 投研团队持续扩充 [3] - 团队兼具本土市场经验与全球视野 涵盖跨境投资 衍生品交易 风险管理 固定收益投资等领域 [3] 行业背景与发展 - A股市场创年内新高 含权理财产品迎配置机遇 权益投资成为理财公司重点发力方向 [4] - 杨帆加盟将强化公司大类资产配置能力 深化含权理财产品布局 发挥年金固收+组合管理经验 [4]
杨帆,拟加盟汇华理财!
中国基金报· 2025-08-20 14:40
核心人事变动 - 博时基金前董事总经理兼年金投资部总经理杨帆拟加入汇华理财任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 待内部程序及监管批准后生效 [2] - 杨帆曾任富国基金专户投资部副总经理 海富通基金专户权益投资经理 擅长绝对收益权益投资及年金"固收+"组合管理 [2] - 杨帆将带领投研团队加强大类资产配置能力 深化含权理财产品布局 其年金投资经验与公司绝对收益目标契合 [2] 公司治理架构 - 汇华理财为我国首家外资控股合资理财公司 东方汇理资产管理持股55% 中银理财持股45% [2] - 公司2020年9月30日在上海揭牌 注册资本10亿元人民币 [2] - 2024年3月王茜接任总经理 曾担任青银理财首任总裁 离任时管理规模近2000亿元人民币 [3] 产品战略体系 - 推出"全球领航"产品品牌体系 含时间朋友/财富灯塔/趋势指南/指数航标4个子系列 前三系列以绝对收益为投资目标 [3] - 绝对收益产品策略注重资产性价比/流动性管理/多资产工具整合 明确表达大类资产观点 [4] - 产品覆盖人民币稳健固收类/低波稳健类/外币及跨境资产类/固收增强类 [4] - 设有专门权益研究团队 致力于发展跨境理财业务 推出系列美元理财产品 [4] 投资业绩表现 - 混合类理财产品近3个月年化收益率加权平均位列行业前6 近6个月以9.57%位列第2 近1年以14.64%位列第1 [5] - 最新管理规模约280亿元人民币 较年初增幅显著 但较历史高点仍有较大幅度缩水 [5] 渠道拓展进展 - 积极拓展母行外渠道 与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兴业银行/中信百信银行/九江银行签订代理销售合作协议 [6] - 后续与北京银行/渣打银行(中国)签订代理销售合作协议 [6] 行业盈利挑战 - 基于当前银行理财产品费率水平及发行情况 外商控股合资理财公司实现盈利仍有较长路径 [6]
杨帆 拟加盟汇华理财!
中国基金报· 2025-08-20 14:37
核心人事变动 - 博时基金前董事总经理兼年金投资部总经理杨帆拟加入汇华理财任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 该项任命待内部程序及监管批准后生效 [1][2] - 杨帆曾任富国基金专户投资部副总经理及海富通基金专户权益投资经理 擅长绝对收益权益投资及年金"固收+"组合管理 [2][3] - 杨帆将带领投研团队加强大类资产配置能力 深化含权理财产品布局 其年金投资经验与公司绝对收益目标高度契合 [3] 公司背景与股权结构 - 汇华理财为我国首家外资控股合资理财公司 欧洲资管巨头东方汇理持股55% 中银理财持股45% [1] - 公司2020年9月30日于上海揭牌 注册资本10亿元人民币 [1] 发展战略与产品体系 - 公司推出"全球领航"产品品牌体系 包含时间朋友/财富灯塔/趋势指南/指数航标四个子系列 前三者以绝对收益为投资目标 [5] - 产品策略注重多资产配置及工具整合 涵盖人民币稳健固收/低波稳健/环球视野(外币及跨境资产)/固收添益等类别 [6] - 致力于发展跨境理财业务 推出美元理财产品 并设有专门权益研究团队 [6] 经营表现与规模变化 - 截至8月15日 公司混合类理财产品近1年年化收益率加权平均达14.64% 行业排名第一 近6个月收益率9.57%排名第二 [7] - 最新管理规模约280亿元人民币 较年初显著增长 但较历史高点仍有较大幅度缩水 [7] 渠道拓展与合作 - 积极拓展母行外渠道 与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兴业银行/中信百信银行/九江银行签订代理销售合作协议 [7] - 后续与北京银行/渣打银行(中国)新增代理销售合作 [7] 管理层变动历史 - 首任总经理为光大保德信基金原总经理包爱丽 2023年离职后由王允来短暂接任 [5] - 2024年3月任命王茜为总经理 其曾担任青银理财首任总裁 离任时管理规模近2000亿元人民币 [5]
杨帆,拟加盟汇华理财!
中国基金报· 2025-08-20 14:30
核心人事变动 - 博时基金前董事总经理兼年金投资部总经理杨帆拟加盟汇华理财任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 任命待内部程序及监管批准生效[2][4] - 杨帆将带领投研团队加强大类资产配置能力 发挥年金"固收+"组合管理经验 深化含权理财产品布局[4] - 杨帆拥有年金账户投资管理经验 强调绝对收益和资金安全性 与汇华理财注重资产配置及绝对收益目标契合[4] 公司背景与股权结构 - 汇华理财为我国首家外资控股合资理财公司 东方汇理资产管理持股55% 中银理财持股45%[2] - 公司2020年9月30日在上海揭牌 注册资本10亿元人民币[2] 产品战略与业绩表现 - 推出"全球领航"产品品牌体系 包含4个子系列:时间朋友/财富灯塔/趋势指南/指数航标 前三者以绝对收益为投资目标[7] - 混合类理财产品近3个月年化收益率加权平均超10% 在6家机构中排名第二[9] - 近6个月年化收益率加权平均9.57% 位列行业第二 仅次于宁银理财16.36%[9] - 近1年年化收益率加权平均14.64% 位居行业首位 超过宁银理财10.59%[9] 业务发展现状 - 最新管理规模约280亿元人民币 较年初显著增长 但较历史高点仍有较大幅度缩水[10] - 积极拓展母行外渠道 与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兴业银行/中信百信银行/九江银行/北京银行/渣打银行(中国)签订代理销售合作协议[10] - 设有专门权益研究团队 并推出系列美元理财产品发展跨境理财业务[9] 历史管理层变动 - 首任总经理为光大保德信基金原总经理包爱丽 2023年离职后由王允来短暂接任[7] - 2024年3月吸纳青银理财原总裁王茜担任总经理 其离任时青银理财管理规模近2000亿元人民币[7]
「踏空」很难受,该怎么办呢?|投资小知识
银行螺丝钉· 2025-08-19 14:04
基金经理与普通投资者的差异 - 基金经理面临踏空风险可能导致职业生涯受损 但对普通投资者影响较小 [2] - 基金经理采取激进策略可能带来规模10倍以上增长及收入提升 而普通投资者激进策略不一定增加收益反而放大风险 [3] - 基金经理无需担忧生活开支导致的资产变现问题 更关注相对收益(跑赢同行)而非绝对收益 [4] 普通投资者的投资策略 - 普通投资者应注重绝对收益(每笔投资最终盈利)而非冒风险追求超额回报 [5] - 建议在低估阶段投资优质资产以避免长期亏损 市场上涨后若仍便宜可继续积累 高估时可转向固收+类产品(如债券+股票组合) [6] 投顾组合产品 - 提供5种投顾组合(指数增强/主动优选/365天/90天/月薪宝) 配置债券+股票且股票部分偏价值风格以降低波动 [7]
【私募调研记录】民森投资调研南微医学
证券之星· 2025-08-14 00:07
公司调研概况 - 知名私募民森投资于8月13日调研南微医学 参与公司业绩说明会 [1] - 民森投资成立于2007年 为基金业协会首批特别会员 以追求绝对收益为投资理念 [2] - 民森投资旗下民森系列证券基金和宏观系列对冲基金以优秀业绩享誉业内 合作机构包括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 [2] 海外业务布局 - 南微医学海外团队超400人 主要分布在欧美市场 聚焦消化内镜领域 [1] - CME并购交割后整合顺利 欧洲市场将依托现有渠道及并购进行区域拓展 [1] - 泰国工厂年底投产 供应欧美市场 品类集中大宗耗材 成本低于国内 [1] 产品与市场动态 - 一次性内镜在欧美日市场接受度高 其他市场因性价比优势快速开发 [1] - 研发重点为可视化类、内镜耗材类和肿瘤介入类产品 [1] - 国内内镜手术量年复合增长率约15% 受医改DRG政策利好 [1]
「踏空」很难受,该怎么办呢?
银行螺丝钉· 2025-08-13 07:48
基金经理的踏空风险 - 基金经理面临踏空风险 若未持有足够股票导致基金净值大幅跑输市场 将引发投资者不满和规模缩水 [4] - 基金公司管理费收入与规模直接挂钩 踏空会导致收入大幅减少 [5] - 部分基金经理为规避踏空风险 长期保持高股票仓位 通过选股获取超额收益而非仓位调整 [7][8] 普通投资者与基金经理的差异 - 普通投资者冒更大风险不会获得额外奖励 而基金经理可能因业绩增长实现管理规模10倍以上扩张 [11][12][13] - 普通投资者需应对生活开支 熊市变现资产可能导致购买力缩水 基金经理无此流动性顾虑 [15][16][17] - 基金经理注重相对收益(跑赢同业) 普通投资者应关注绝对收益(每笔投资最终盈利) [17][18][20] 低估策略的价值 - 历史回测显示 低估阶段买入中证偏股型基金指数 持有2年平均年化收益更高且最大浮亏更低 [22][23] - 当前市场处于4.6星低估区间(截至2025年8月12日) 适合继续积累优质资产 [26] - 若市场上涨至非低估区间 可转向固收+品种(如月薪宝/365天组合) 其债券+股票配置能平衡收益与波动 [26]
不止于绝对收益!一个风控优先的基金经理与他的稳健风格打法
聪明投资者· 2025-08-10 23:53
基金经理盛震山业绩表现 - 2024年初至2025年6月30日管理的偏股混合型基金及普通股票型基金要求回撤不超过10%,规模超过1亿,2025年内收益在8%以上[2] - 代表产品工银精选回报最大回撤8.1%,回撤修复时间仅11天[3] - 工银精选回报自2023年9月26日管理以来至2025年6月底,A份额任职回报达29.43%,相较业绩基准实现20.44%的超额收益[3] - 目前在管公募基金产品4只,总规模31.4亿元[3] 投资组合特点 - 最新二季报显示持仓最重的是航空股,其次是黄金股,前十大重仓中最有科技含量的是腾讯[4] - 组合采取相对均衡的仓位控制框架,不做极致押注,保留动态调仓余地[7] - 常态化仓位中枢在60%~70%,不追求借助高仓位博取相对排名[45][46] - 重点配置行业通常在3~5个,组合前20~30只个股覆盖90%以上的权益仓位[44] 投资理念与方法论 - 强调风险管理意识,投资理念强调"做股票投资首先是管理风险"[6] - 不是"烟蒂派"价值投资者,对估值和成长有兼顾[8] - 从供给侧看待行业周期,关注产业竞争格局决定的议价能力[10] - 倾向于持有一篮子低相关、被低估、具有重估潜力的资产[11] - 坚持基本面和估值并重的价值导向,强调逆向思维[37][38] 行业配置逻辑 - 黄金配置逻辑:从2023年开始布局,考虑5-10年金价走势,相信未来仍有较大潜在上行空间[50][52] - 航空股配置逻辑:处于近10年估值低位,行业供需可能已接近触底反转阶段[56][57] - 红利股配置逻辑:关键要"去伪存真",判断未来三到五年盈利与分红的持续性[58][59] 职业背景与平台支持 - 信息通信专业毕业,2010年进入金融行业,具有实业背景[5][15] - "先专户,再公募"的职业路径,强化了股票投资的绝对收益导向[5] - 工银瑞信平台提供全面支持,特别体现在"综合能力"和"知识互补"上[62][63]
海富通基金江勇: 权益潜在回报可期 “固收+”布局正当时
中国证券报· 2025-08-10 21:10
核心观点 - 海富通基金江勇管理的"固收+"产品在震荡市中受青睐 其投资策略以绝对收益为导向 通过大类资产配置实现稳健回报 当前对权益市场持乐观态度 认为A股核心资产具备估值修复空间 [1][2][4] 投资策略与业绩表现 - 产品海富通欣利A自2021年下半年成立后连续3个自然年(2022年-2024年)获得正收益 [2] - 2022年10月通过加大港股配置实现显著收益 2024年四季度将可转债仓位加至历史最高水平并成功捕捉行情 [2] - 采用量化与常识结合的配置框架 强调反人性操作 如在市场恐慌时敢于配置安全边际充足的资产 [2] - 权益持仓保持均衡分散 单一行业占比不超过10% 个股选择分散 偏好高ROE+稳定增速的标的 [2] - 固收投资以信用债为主 侧重中短久期高等级信用债 严格控制信用风险 利率债作为交易型辅助标的 [3] 当前市场观点与配置调整 - 系统性提升权益仓位并压缩可转债仓位 认为市场已具备强势特征 各估值合适板块存在轮动机会 [4] - A股优质龙头公司市盈率回落至15-20倍 若市场信心恢复可能形成估值盈利双击 [4] - 居民存款规模超160万亿元 理财收益率走低提升权益资产吸引力 增量资金共识形成后市场斜率可能陡峭化 [4] - 债券操作转向防守 组合久期低于去年水平 当前期限利差和信用利差均较低 票息绝对收益处于低位 [5] 资产配置原则 - 权益选股注重安全性 要求估值合理 财务数据稳健 避免大股东减持等负面信息 [2] - 不赌风格 在估值和业绩间寻找平衡点 兼顾安全边际和收益弹性 [4] - 固收投资注重安全性 收益性和流动性的统一 [3]
权益潜在回报可期 “固收+”布局正当时
中国证券报· 2025-08-10 21:05
基金经理江勇的投资策略与市场观点 - 海富通基金混合资产投资部总经理江勇管理的产品海富通添合收益首发募集规模超12亿元 反映投资者对稳健收益的需求和对投资能力的信任 [1] - 江勇管理的偏债混合基金海富通欣利A自2021年下半年成立以来连续3个自然年(2022年-2024年)获得正收益 [1] 大类资产配置框架 - 江勇拥有量化、期货、固收、权益等多元复合背景 擅长将历史数据与市场常识结合形成独特配置框架 [2] - 强调反人性操作的价值 例如2022年10月市场恐慌时港股安全边际充足 预期回报空间足够覆盖风险 [2] - 权益投资以安全性为首要因素 注重估值合理性、财务数据稳健性及避免负面信息公司 [2] - 组合配置保持单一行业占比不超过10% 个股选择分散 关注高ROE加稳定增速的标的 [2] - 固收投资注重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统一 以信用债投资为主 利率债作为辅助标的 严格控制信用风险 [3] 当前市场操作与预判 - 2024年四季度将可转债仓位加到历史最高水平 成功把握行情启动初期的贝塔机会 [1] - 2022年10月加大港股配置并卖出部分A股 权益部分为组合贡献显著收益 [1] - 多只固收+产品权益仓位相较2024年底系统性提升 可转债仓位显著压缩 反映对市场的乐观预判 [3] - 当前组合久期低于去年水平 因债券期限利差、信用利差及票息绝对收益水平均处于低位 [4] 权益市场观点与配置逻辑 - 当前权益市场潜在回报率较高 至少两到三年内持较乐观态度 [1] - 市场已具备强势特征 各估值合适、长期有增长空间及过去被压制的板块都有轮动机会 [4] - A股核心资产性价比凸显 优质龙头公司市盈率回落至15-20倍 潜在上涨空间较大 [4] - 宏观资金面有积极信号 居民存款规模超160万亿元 理财收益率持续走低 权益资产吸引力提升 [4] - 配置保持均衡分散 在各行业中优选个股 不赌风格 寻找估值和业绩的最佳平衡点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