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碳达峰碳中和
icon
搜索文档
明年3月8日施行!重点排放单位碳计量管理“路线图”明确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23 23:07
计量审查规范对重点排放单位的碳排放计量管理、计量人员、计量器具、计量数据等进行了规范,明确 了碳排放计量范围包括化石燃料燃烧温室气体排放,生产、废物处置等过程发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净购 入的电力、热力消费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等。该计量审查规范的正式发布和实施,是我国建立健全碳达 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的关键举措,为重点排放单位碳计量管理工作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也为碳排 放权市场的公平、公正交易提供坚实的数据保障。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重点排放单位碳计量审查规范》,将于明年3月8日起施行。这标志着我国重 点排放单位碳计量工作有了明确、统一的计量审查规范指引。 ...
科技助力公共建筑“绿色样板间”升级
科技日报· 2025-09-23 08:52
太阳能光伏技术是公共机构降碳的重要途径。《方案》中提到,鼓励有条件的公共机构建设连接光伏发 电、储能设备和充放电设施的微网系统,实现高效消纳利用。中国科学院院士包信和建议,通过科技创 新,提升太阳能电池的利用效率,助力公共机构更好地节能降碳。 2021年11月,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深入开展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引领行动促进碳达峰 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其中提到强化绿色低碳技术产品推广应用,注重管理创新、技术创 新、模式创新,提升节能降碳和示范效果。 论坛上,多位专家开出了科技助力公共机构节能降碳的"良方"。 9月22日,2025浦江创新论坛科技创新支撑公共机构节能降碳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上海举办。论 坛上,多位专家学者分享公共机构节能降碳的实践经验,为促进公共机构绿色低碳转型"问诊开方"。 今年是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5周年。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单位GDP能耗比"十三五"末下 降11.6%,是全球能耗强度下降最快的国家之一。 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的过程中,公共机构是重要的引领力量。作为能源消费的重要部门,公共 机构具有覆盖范围广、社会影响力强、示范带动突出等特点,在 ...
温室气体排放有新规!《重点排放单位碳计量审查规范》发布
中国新闻网· 2025-09-23 06:21
温室气体排放有新规!《重点排放单位碳计量审查规范》发布 中新网9月23日电 据"市说新语"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重点排放单位碳计量审查 规范》,将于明年3月8日起施行。这标志着我国重点排放单位碳计量工作有了明确、统一的计量审查规 范指引,将有力推动和指导重点排放单位碳计量体系建设,切实提升碳计量能力和水平。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编辑:万可义 该计量审查规范对重点排放单位的碳排放计量管理、计量人员、计量器具、计量数据等进行了规范,明 确了碳排放计量范围包括化石燃料燃烧温室气体排放,生产、废物处置等过程发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净 购入的电力、热力消费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等。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而碳排放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可靠性 是支撑碳减排统计核算体系、护航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健康运转的重要基础。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该计量审查规范的正式发布和实施,是我国建立健全碳达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重点排放单位碳计量审查规范》
经济观察网· 2025-09-23 06:11
经济观察网 场监管总局发布《重点排放单位碳计量审查规范》,将于明年3月8日起施行。这标志着我 国重点排放单位碳计量工作有了明确、统一的计量审查规范指引。计量审查规范对重点排放单位的碳排 放计量管理、计量人员、计量器具、计量数据等进行了规范,明确了碳排放计量范围包括化石燃料燃烧 温室气体排放,生产、废物处置等过程发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净购入的电力、热力消费引起的温室气体 排放等。该计量审查规范的正式发布和实施,是我国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的关键举措, 为重点排放单位碳计量管理工作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也为碳排放权市场的公平、公正交易提供坚实 的数据保障。 ...
明确重点排放单位的碳排放计量管理、计量人员等 这项规范发布
央视新闻· 2025-09-23 06:04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 记者今天了解到,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重点排放单位碳计量审查规范》,将于明年3月8日起施行。这标 志着我国重点排放单位碳计量工作有了明确、统一的计量审查规范指引。 计量审查规范对重点排放单位的碳排放计量管理、计量人员、计量器具、计量数据等进行了规范,明确 了碳排放计量范围包括化石燃料燃烧温室气体排放,生产、废物处置等过程发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净购 入的电力、热力消费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等。该计量审查规范的正式发布和实施,是我国建立健全碳达 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的关键举措,为重点排放单位碳计量管理工作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也为碳排 放权市场的公平、公正交易提供坚实的数据保障。 ...
我国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引领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新成效
新华财经· 2025-09-23 00:52
节能降碳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既利当前、更利长远。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全 国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率达到11.6%,达到"十四五"目标进度要求。 此外,我国产业低碳化进程加速。稳步淘汰落后产能,退出钢铁落后产能超1.5亿吨。截至2024年底, 累计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6430家,全国绿色工厂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的比重约20%。国家层面累计培育 绿色工业园区491个,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3。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三新"经 济占GDP的比重超过18%。今年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16.4%。 今年是"双碳"目标提出5周年。记者22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5年来,各地区、各部门锚定"双碳"目 标,加强统筹协调,坚持系统推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也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主战场。 截至今年6月底,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超21.59亿千瓦,占全部发电装机的比重约59.2%;非化石能源消 费比重由2020年的15.9%增至2024年的19.8%,煤炭消费比重从2020年的56.8%降至2024年的53.2%;截 至2024年底 ...
“十四五”期间淘汰高排放车辆近2000万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2 14:09
污染防治成效 - 累计完成散煤治理4100万户并淘汰高排放车辆近2000万辆 [2] -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PM2.5浓度较2020年分别下降18%、10%和20% [2] - 查出入河排污口36万余个和入海排污口6.3万余个 七大流域及重点海湾整治完成率分别达90%和93.3% [2] - 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超90% [2] - 完成10万余个行政村环境综合整治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45%以上 [2] - 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 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3] 减污降碳协同进展 - 11.2亿千瓦煤电机组和9.5亿吨粗钢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3] - 建成全球最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覆盖全国60%以上碳排放量 [3][5] - 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总量提前完成2030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4] - 将煤矿瓦斯排放限值从30%加严至8%以控制甲烷排放 [4] 碳市场体系建设 - 全国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7.14亿吨 累计成交额489.61亿元 [5] - 新纳入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 覆盖范围扩大至60%以上二氧化碳排放量 [5] - 制定30余项制度规范 形成多层级碳市场法规体系 [5] - 上线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 发布100多项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 [5] 适应气候变化行动 - 印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明确中长期目标任务 [6] - 深化39个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建设 加强青藏高原等区域气候风险评估 [6]
四部门重磅发布!涉及锂电/钠电/固态电池/液流电池/BMS/飞轮/超级电容/构网储能等
核心观点 - 到2030年能源关键装备产业链供应链实现自主可控 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技术和产业体系全球领先 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2][6] - 重点发展高效智能能源勘探开发 低碳高效能量转换 低成本高可靠能源存储 高效稳定能源输送四大战略任务装备[6] - 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 支撑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和"双碳"目标实现[5][6] 能源勘探开发装备 - 煤炭开采装备突破高硬度岩体截割材料 高功率密度防爆传动系统等技术 研制深井井筒机械破岩智能建造 超大型轮斗挖掘 年产千万吨成套装备[7] - 油气装备研发深地深水全波场地震勘探 随钻高精度测井 万米深地智能钻井 千米深水防喷器等关键装备[7] 能量转换装备 - 煤电突破低成本高灵活高可靠清洁降碳技术 提升宽负荷能效和智能化水平 燃气轮机突破高效宽工况压气机技术 构建H/J级高参数机组谱系[8] - 风电突破高性能海上叶片 高功率齿轮箱 超高混塔塔架 低成本漂浮式基础等装备 光伏突破高效晶硅-钙钛矿叠层组件 高压组串式逆变器[9] - 光热发电突破30万千瓦级成套技术装备 水电研制千米水头段大容量冲击式机组 海洋能研制兆瓦级潮流能发电装置[10] - 核能加快突破压水堆关键装备 开展小型堆四代堆新装备研发 提升高温强辐射环境材料服役性能[10] 能源存储装备 - 电池储能研制长寿命宽温域低衰减锂电池钠电池固态电池 构建低成本长时钒基铁基有机液流电池体系[11] - 物理储能突破大容量低成本技术 研制高水头抽水蓄能机组及大容量变速机组 研发大功率高参数压缩机膨胀机[11] - 短时高频储能研制高效率飞轮储能 高比能长寿命超级电容器 推动构网型储能技术研发[11] - 氢能突破高效率电解水制氢装备 开发高压管束集装箱 高压大排量氢气压缩机 低能耗氢液化膨胀机等储运装备[12] - 氢能应用突破富氢竖炉 掺氢/纯氢燃气轮机 大功率高稳定性燃料电池等关键装备[12] 能源输送装备 - 输变电装备研制高可靠大容量低损耗直流换流变压器 基于高参数功率器件的换流阀 特高压直流控制保护系统[14] - 配电系统研制一二次深度融合智能开关和固态断路器 智能融合终端 构网型和柔性直流等先进装备[14] - 化石能源输送突破深海油气输送钢管柔性管技术 研制离心式天然气管道压缩等装备[15] - 煤炭输送突破粗颗粒煤浆管道运输技术 研制千公里千万吨级输煤管网装备[15] 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 能源装备智慧调控研发自主可控嵌入式操作系统 一体化智能调控优化系统 数字孪生系统及垂直领域大模型[16] - 终端装备突破智能感知与决策融合技术 搭建全景感知网络 研制具备边缘计算能力的智能终端[17] 绿色高端发展 - 绿色发展突破组件关键元素替代 经济型绿色循环材料 多能协同分级互联调控等技术[18] - 再制造与回收突破关键装备精准检测和复杂零部件原位修复技术 构建光伏风电设备回收标准规范[18] 产业创新生态 - 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扩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范围 提高扣除比例 国有企业创新投入视同利润加回[19] - 加强产业平台建设支持创新平台及试验验证中试平台 培育首台套检验检测机构[19] - 鼓励首台套应用完善推广目录 建立国有企业采购绿色通道 投保后免收质量保证金[20] - 加大政策支持国家科技项目加大攻关支持 用好再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22]
我国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引领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新成效
新华网· 2025-09-22 08:03
新华社北京9月22日电 题:我国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引领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新成效 新华社记者魏玉坤 今年是"双碳"目标提出5周年。记者22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5年来,各地区、各部门锚定"双碳"目 标,加强统筹协调,坚持系统推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也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主战场。 截至今年6月底,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超21.59亿千瓦,占全部发电装机的比重约59.2%;非化石能源消 费比重由2020年的15.9%增至2024年的19.8%,煤炭消费比重从2020年的56.8%降至2024年的53.2%;截 至2024年底,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突破7000万千瓦、全球占比超过40%……一组组数据,见证我国能源绿 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已经达到16.8亿千瓦,是2020年的3倍以上,提前6 年多实现向国际社会承诺的装机容量目标。 "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步伐加快,废弃物回收体系不断健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稳步提升。"国家 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全国主要城市回收网点已超15万个。今年一季度,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 量同比大幅增长70% ...
生态环境部: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总量已提前完成2030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国新办9月19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 护推动高质量发展情况。 会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李高介绍,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全球性挑战,事关 人类未来和各国发展。近年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在全球范围频发广发,带来日益严重的生命财 产损失和生态破坏,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进一步增强。生态环境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 署,积极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和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李高表示,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持续深入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积极稳妥推 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建设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健全产品碳足迹核 算标准,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含绿量"。 二是积极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 建成了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覆盖范围还在进一步扩大,今年新纳入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实现了对全国60%以上二氧化 碳排放量的有效管控。还启动了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推动出台《关于推进绿色低碳 转型 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先后制定30余项制度规 范,初步形成多层级、较完备的碳市场法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