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

搜索文档
万亿龙头,股价12次创新高
中国证券报· 2025-09-27 11:59
近期A股市场创新高个股涌现,尤其是大市值龙头表现亮眼。Choice数据显示,不含近一年上市的次新 股,本周(9月22日至26日),168只个股股价创历史新高(按前复权价计算,下同)。 按照申万一级行业进行划分,电子、机械设备、汽车行业创新高的个股较为集中,分别有59只、30只、 16只。从上市板块看,主板股票有80只、科创板股票有43只、创业板股票有40只、北交所股票有5只。 其中,大市值龙头股近期频创历史新高。从近30个交易日股价创新高次数看,华工科技有18次创新高, 最新总市值为927.1亿元;工业富联12次创新高,最新总市值为1.29万亿元;紫金矿业12次创新高,最新 总市值为7282.26亿元 。 今年以来,不含近一年上市的次新股,873只股票股价创历史新高,同比大增302%。 从成交额看,上述168只个股中,本周成交额居前的个股为立讯精密、中际旭创、中芯国际、阳光电 源、工业富联,成交额分别为1167.16亿元、933.35亿元、836.11亿元、748.15亿元、747.65亿元。 从近30个交易日股价创新高次数看,华工科技有18次创新高,天普股份、中创智领有15次创新高,生益 科技、腾景科技有1 ...
【研选行业+公司】火箭发射迎来爆发窗口,机构点名7只标的已站赛道C位
第一财经· 2025-09-27 11:47
前言 二、 加工费连续两年逆势抬升,2030铜加工毛利或翻倍至53亿元!布局新能源汽车+数据中心+机 器人,打开远期空间!2025年PE不足29倍,低于历史中枢,毛利回升+订单饱满望触发估值修复。 点击付费阅读,解锁市场最强音,把握投资机会! 券商研报信息复杂?机构调研数据过时?屡屡错失投资机会?那是你不会挖!想知道哪份研报有用?什 么时候该看?《研报金选》满足你!每日拆解热门产业链或核心公司,快市场一步的投研思维+严苛的 研报选择标准+几近偏执的超预期挖掘,游资私募都在用! 一、 万亿美元赛道仅完成1%?!中国可回收火箭关键技术突破在即,火箭发射迎来爆发窗口,机构 点名7只标的已站赛道C位; ...
万亿龙头,股价12次创新高!
中国证券报· 2025-09-27 11:04
市场表现 - 本周168只A股个股股价创历史新高 按前复权价计算 不含近一年上市的次新股 [1] - 今年以来873只股票股价创历史新高 同比大幅增长302% [2] - 本周涨幅居前的个股包括聚辰股份(51.90%)、长川科技(49.40%)、上纬新材(44.81%)、品茗科技(44.01%)和晶合集成(39.58%) [3] 行业分布 - 电子行业创新高个股数量最多 达59只 [1] - 机械设备行业创新高个股30只 [1] - 汽车行业创新高个股16只 [1] - 热门概念高度聚焦 新能源车概念40只 半导体概念35只 机器人概念30只 [3] 板块分布 - 主板创新高股票80只 [1] - 科创板创新高股票43只 [1] - 创业板创新高股票40只 [1] - 北交所创新高股票5只 [1] 市值特征 - 大市值龙头股表现突出 华工科技最新市值927.1亿元 工业富联最新市值1.29万亿元 紫金矿业最新市值7282.26亿元 [1] - A股总市值超千亿元的个股有26只 [3] - 市值居前的包括宁德时代(17352.53亿元)、工业富联(12882亿元)、中芯国际(10580.61亿元)、紫金矿业(7282.26亿元)和海光信息(6022.36亿元) [3] 成交活跃度 - 本周成交额居前的个股为立讯精密(1167.16亿元)、中际旭创(933.35亿元)、中芯国际(836.11亿元)、阳光电源(748.15亿元)和工业富联(747.65亿元) [2] 创新高频率 - 华工科技近30个交易日18次创新高 [1][2] - 天普股份和中创智领近30个交易日15次创新高 [2] - 生益科技和腾景科技近30个交易日14次创新高 [2] 高价股表现 - 截至9月26日收盘 股价超百元的个股有41只 [3] - 收盘价居前的个股包括吉比特(595.81元/股)、北方华创(452.80元/股)、茂莱光学(419.90元/股)、中际旭创(413.70元/股)和宁德时代(380.40元/股) [3] 公司业绩 - 华工科技上半年营业收入76.29亿元 同比增长44.66% 其中光模块业务同比增长124% 占总营收49.1% 净利润9.11亿元 同比增长44.87% [2] - 光模块需求增多推动营收增长 光电器件成为公司主业 [2] - 受益于AI算力需求爆发 公司光模块业务订单充沛 具备硅光芯片自研能力 同时布局LPO与AEC产品 国内外业务协同推进 [2]
蓝黛科技(002765):新能源产品快速放量,机器人业务顺利推进
财通证券· 2025-09-27 08:10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8] 核心观点 - 公司为重庆本土汽车零部件厂商 主营业务包括动力传动和触控显示两大板块 其中动力传动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入占比达54% [8] - 新能源业务快速放量 2022-2024年新能源产品销量占动力传动总销量比例由5%增至18% 收入占总营收比例由5%增至15% [8] - 通过投资泉智博布局机器人业务 2025年上半年成功推出一体化关节模组 传动领域技术储备和精密零部件量产能力可迁移至机器人 [8]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2.3亿元、50.1亿元、56.9亿元 同比增长19.7%、18.3%、13.7% [7][8]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9亿元、3.00亿元、3.88亿元 同比增长92.3%、25.3%、29.5% [7][8] - 对应PE分别为42.9倍、34.2倍、26.4倍 [7][8] 公司业务概况 - 前身蓝黛实业1996年成立于重庆 早期主营摩托车零部件 2002年布局乘用车变速器齿轮 2018年收购台冠科技布局触控显示行业 2020年更名为蓝黛科技 [12] - 实控人为朱堂福和熊敏夫妇及其子朱俊翰 分别直接持有19.36%和11.45%股份 2025年7月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 [15] - 下设多家子公司分工明确:帝瀚机械负责压铸业务 蓝黛精密部件负责变速器总成 马鞍山蓝黛机械负责新能源齿轴等 台冠科技负责触控显示业务 [19] - 产品下游应用包括汽车、消费电子、工控等领域 动力传动客户包括日电产、法雷奥西门子等 触控显示客户包括康宁、京东方等 [24][25]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35.36亿元 同比增长26% 2025年上半年营收17.51亿元 同比增长8% [26] - 动力传动业务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从2020年的20%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54% [26][29] - 2025年上半年综合毛利率16.57% 动力传动总成毛利率16.86% 零部件毛利率18.06% [27][30] - 期间费率呈下降趋势 从2020年的10.79%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8.26% [31][33] - 2023年因商誉减值损失4.61亿元导致亏损3.65亿元 2024年恢复盈利1.24亿元 2025年上半年盈利1.09亿元 [32][36] 同业对比 - 收入规模小于可比公司(双环传动、五洲新春、精锻科技)均值 2024年公司收入35.36亿元 可比公司均值46.90亿元 [34][39] - 综合毛利率低于可比公司均值 2024年公司毛利率13.8% 可比公司均值22.0% [37][40] - 期间费率低于可比公司均值 2024年公司期间费率8.37% 可比公司均值11.83% [38][41] - 归母净利润低于可比公司均值 2024年公司净利润1.24亿元 可比公司均值4.25亿元 [42][44] 新能源业务 - 产品包括三合一总成、新能源齿轴、电机轴、差速器主减速齿轮等 [45] - 与日电产、法雷奥西门子、格雷博等供应商合作 下游客户包括比亚迪、吉利、上汽等 [45] - 2022-2024年新能源业务收入分别为1.36亿元、2.80亿元、5.27亿元 [46][48] - 海外业务取得突破 2022年量产国际知名新能源电机轴产品 2024年欧洲批量供货 [45] 机器人布局 - 重庆市政府发布多项支持机器人产业政策 包括《重庆市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 [49][51] - 2025年1月通过子公司投资泉智博 布局机器人一体化关节及核心零部件 [52] - 在产汽车变速器齿轮超过700多种 传动技术储备和精密零部件量产能力可迁移至机器人 [52] 盈利预测 - 触控显示业务:预计2025-2027年收入20.0亿元、22.1亿元、24.6亿元 增速15%、11%、12% [53][56] - 动力传动业务:预计2025-2027年收入21.9亿元、27.5亿元、31.8亿元 增速30%、26%、16% [53][56] - 综合毛利率:预计2025-2027年分别为16.3%、16.8%、17.4% [54][56] - 期间费率:预计2025-2027年销售费率1.40%、1.35%、1.32% 管理费率3.30%、3.25%、3.15% 研发费率3.70%、3.65%、3.60% [55][57]
蓝黛科技(002765)深度报告:新能源产品快速放量 机器人业务顺利推进
新浪财经· 2025-09-27 04:36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前身为1996年成立的重庆蓝黛实业 后经多次业务拓展更名为蓝黛科技 主营业务为动力传动和触控显示 [1] - 动力传动业务是公司业绩主要构成 2025年上半年收入占比达54% [1] - 2023年因商誉减值损失亏损 2024年恢复盈利 归母净利润1.24亿元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09亿元 [1] 新能源业务发展 - 新能源产品包括三合一总成 新能源齿轴 电机轴 差速器主减速齿轮等 [1] - 与日电产 格雷博等供应商合作 下游客户包括上汽 比亚迪 吉利等 [1] - 新能源业务快速放量 新能源产品销量占动力传动总销量比例从2022年5%增至2024年18% [1] - 新能源收入占总营收比例从2022年5%增至2024年15% [1] 机器人业务布局 - 重庆市政府发布《重庆市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等多个文件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 [2] - 2025年1月通过投资泉智博布局机器人业务 传动技术储备及精密零部件量产能力可迁移至机器人领域 [2] - 2025年上半年成功推出一体化关节模组 该业务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2] 业绩预测与投资观点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2.3亿元 50.1亿元 56.9亿元 [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亿元 3.0亿元 3.9亿元 [2] - 对应PE分别为42.9倍 34.2倍 26.4倍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
速腾聚创上半年营收达7.83亿元,已取得119款车型量产定点订单
巨潮资讯· 2025-09-27 03:53
财务表现 - 总收入达人民币7.83亿元 同比增长7.7% [2] - 激光雷达产品总销量约26.68万台 同比增长24.3% [2] - 机器人及其他领域激光雷达销量约4.63万台 同比增长184.8% [2] - 毛利率提升至25.9% 较去年同期13.6%显著提高 [2] - 净亏损收窄至人民币1.49亿元 同比减少44.5% [2] 技术创新 - 研发开支人民币3.09亿元 保持高度专注 [3] - 基于自研SPAD-SoC芯片和VCSEL架构构建行业最全数字化产品矩阵 [3] - E平台和EM平台满足不同应用场景需求 [3] - 下一代数字化芯片研发进展顺利 预计明年推出 [3] - 推出机器人领域新产品E1R和Airy [3] - E1R具备超广视场与高鲁棒性 实现复杂环境精准建图定位 [3] - Airy为全球首款超轻半球激光雷达 360°×90°全景覆盖与即插即用设计 [3] 市场拓展 - 取得30家汽车整车厂及一级供应商119款车型量产定点订单 [4] - 为14家客户44款车型实现SOP [4] - 新增8家整车厂46款车型定点 包括全球领先新能源汽车整车厂 [4] - 与滴滴自动驾驶、百度、小马智行等自动驾驶公司深度合作 [4] - 与库獁科技建立战略合作 未来三年采购120万颗激光雷达用于高端智能割草机器人 [4] - 与美团、新石器、白犀牛等无人配送企业建立深度战略合作 构建全球化配送网络 [4] - 在割草机器人和无人配送领域与多家全球领先厂商达成独家合作 订单规模达七位数 [3]
中微半导正式递表港交所,将募资设立香港研发中心
巨潮资讯· 2025-09-27 03:39
公司上市计划 - 公司于9月23日向香港交易所递交上市申请 拟募集资金用于提升研发能力、加强技术开发平台、进行策略性投资及收购、发展全球业务及设立香港研发中心 以及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3] 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智能控制解决方案提供商 专注于集成电路芯片的设计和交付 以微控制器(MCU)作为产品核心[3] - 公司产品延伸至各类系统级芯片(SoC)、专用集成电路(ASIC)等 为客户提供智能控制所需的芯片及底层算法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4][7] 市场地位 - 以2024年出货量计 公司是中国排名第一的MCU企业 以收益计则排名第三[3] - 以2024年收益计 公司在智能家电领域MCU芯片市场排名第一 消费电子领域MCU芯片市场排名第二[5] 客户基础 - 公司服务超过1000家客户 包括业界领先企业、知名消费品牌以及著名汽车制造商[5] - 客户留存率保持高位:2022年66.0% 2023年64.6% 2024年73.2% 2025年上半年83.2%[6] 财务表现 - 收益持续增长:2022年6.368亿元→2023年7.136亿元(+12.1%)→2024年9.117亿元(+27.8%)[6] - 2025年上半年收益5.04亿元 较2024年同期4.287亿元增长17.6%[6] - 净利润高速增长:2024年达1.368亿元 2022-2024年复合增长率51.9%[6]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8650万元 较2024年同期4300万元实现大幅增长[6] 技术布局 - 在人工智能(AI)、数据中心、机器人等细分领域实现产品落地[5] - 突破MCU芯片高端化应用壁垒 切入工业控制与汽车电子两大高增长赛道[7] - 工业控制领域重点聚焦无刷直流电机(BLDC) 汽车电子领域研发先进M4及RISC-V架构车规级产品[7]
科技股与传统股分化加剧,投资该如何抉择?
国际金融报· 2025-09-26 15:56
林园回应称,科技股虽被视为未来发展方向,但他此次在科技股上的投入"可以忽略不计"。谈及买入科 创板股票的原因,他表示核心原因是上交所科创板新股申购存在市值要求,旗下一个基金为满足该申购 条件,被动完成了相关配置,并非主动布局科技股领域。 但林园对此倍感焦虑,"搞了以后,对我来说也是很痛苦。我买了以后才后悔,把我折腾得多少个晚上 都睡不着觉。因为我买了是不卖的。" 在科技股领涨的行情中,却有资深私募人士为此感到犯难。 近日,深圳市林园投资董事长林园在某论坛上表示,旗下一只基金被动配置了科创板股票,并非主动布 局科技股领域。他称,"买了以后,把我折腾得多少个晚上都睡不着觉。因为我买了是不卖的。"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通信、电子等科技相关板块涨幅居前,而煤炭、食品饮料、石油石化等传 统板块则跌幅居前。高景气赛道的科技股与传统蓝筹股形成了明显分化,这种分化也使得市场观点主要 分为两派:一派选择加入科技股,另一派则坚守价值股。林园便是偏好传统价值股投资的一员。 受访者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科技股与传统股的极致分化是由多重因素造成。当前,科技股的估 值相对较高,投资者在配置时需要更加谨慎,应结合自身的风险偏好 ...
宏观策略周报:LPR连续四月保持不变,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正式运营-20250926
源达信息· 2025-09-26 13:58
宏观策略周报 请阅读最后评级说明和重要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投资策略 LPR 连续四月保持不变,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正式运营 投资要点 ➢ 资讯要闻 1.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5年9月22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 1年期LPR为3.0%(上次为3.0%),5年期以上LPR为3.5%(上次为3.5%)。 2. 国新办9月22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央行行长潘功胜,金融 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证监会主席吴清,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介绍"十四五"时期金 融业发展成就。 3. 9月24日,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业务平台推介会在上海举行,标志着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 正式运营。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根据市场需求已形成三大业务平台,分别是跨境数字支付平台、 区块链服务平台及数字资产平台。 4. 当地时间9月2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纽约同美国友好团体座谈。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美中关系 全国委员会、美国商会、对外关系委员会代表以及学者和企业负责人出席。 ➢ 市场概览 本周国内证券市场主要指数表现分化,其中科创50涨幅最大为6.47%。申万一级行业中, ...
频现百亿级配售!科技板块掀融资热,地平线4个月狂筹110亿!
搜狐财经· 2025-09-26 11:59
港股市场表现 - 2025年年初至今恒生指数累计涨幅超30% 市场成交量持续放大 交投活跃度显著提升[2] - 前8月港股再融资规模超2300亿港元 同比增长逾2.5倍 比同期IPO募资规模多近千亿[2] - 截至9月26日港股上市公司年内通过配售集资总额超2840亿港元 已超2024年全年配售募资总额[11] 地平线机器人配售情况 - 9月26日采用"先旧后新"方式配售6.39亿股 配股价9.99港元较前日收盘折让5.75% 净筹资63.39亿港元[3] - 6月以同样方式配售6.81亿股 配股价6.93港元折让6.85% 净筹资46.74亿港元[7][8] - 两次配售净筹资总额超110亿港元 资金将用于扩大海外市场 研发投资 新兴领域投资及策略性投资[5][7][9] 科技行业配售特征 - 软件服务行业配售案例超30起 优必选两次配售筹资近34亿港元 第四范式两次筹资超27亿港元[12] - 越疆 速腾聚创 黑芝麻智能等公司年内配售筹资均超10亿港元[12] - 科技企业配售因处于快速发展期需大量研发投入 但多数持续亏损 自身造血能力弱[13] 地平线机器人经营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5.67亿元人民币 同比大增67.64% 出货量翻倍增长 单车价值量大幅提升[15] - 在中国车企基础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市场份额45.8% 整体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市场份额32.4%[15] - 2024年经调整亏损净额16.81亿元同比扩大2.8% 2025年上半年亏损13.33亿元同比扩大65.7%[15] 行业发展趋势 - 智能驾驶 机器人赛道获政策支持 技术突破加快 资本持续加持 行业进入商业化兑现期[17] - 港股100强评选将新增智驾 科技相关特色榜单 精准捕捉行业新势力[17] - 科技板块估值显著提升 再融资总额中近40%来自科技企业 上市后再融资金额远超上市募资额[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