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核心部件
icon
搜索文档
九联科技2025年中报简析:净利润同比下降126.21%
证券之星· 2025-08-30 23:2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11.01亿元,同比下降17.6% [1] - 归母净利润-1.23亿元,同比下降126.21%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5.55亿元,同比下降17.75%,归母净利润-6666.63万元,同比下降13.06% [1]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9.86%,同比减少25.74个百分点 [1] - 净利率-11.6%,同比恶化159.21% [1] - 扣非净利润-1.21亿元,同比下降117.3% [1] - 历史净利率中位数为-6.04%,显示产品附加值不足 [3] 成本费用结构 - 三费总额(销售/管理/财务费用)1.37亿元,占营收比例12.4%,同比上升30.83% [1] - 近三年财务费用压力显著,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持续为负 [4] 资产质量与现金流 - 货币资金2.77亿元,同比下降14.82% [1] - 应收账款7.61亿元,同比下降29.48% [1]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21元,同比下降29.36% [1] - 货币资金/流动负债比率仅22.04%,现金流覆盖能力较弱 [4] 资本结构与负债 - 有息负债13.72亿元,同比增长2.97% [1] - 有息资产负债率达40.52%,债务负担较重 [4] - 每股净资产1.69元,同比下降13.61% [1] 业务发展动态 - 智能制造业务重点布局电力PLC、Pack电池包、激光雷达及扫地机器人整机产品 [4] - 新产品包括激光雷达、电动工具、储能PACK电池等正处于批量化上市推进阶段 [5] 历史业绩表现 - 上市以来中位数ROIC为8.49%,但2023年ROIC跌至-8.15% [3] - 上市三年中两年出现亏损,商业模式显现脆弱性 [3]
祥源新材2025年中报简析: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双增长,应收账款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29 22:5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2.71亿元 同比增长31.5% 第二季度营收1.52亿元 同比增长35.24% [1] - 归母净利润2014.12万元 同比增长84.54% 第二季度净利润1295.4万元 同比增长138.87% [1] - 扣非净利润1659.14万元 同比增长120.44% [1]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28.31% 同比下降10.91个百分点 净利率7.43% 同比上升40.33% [1] - 三费占营收比14.79% 同比下降26.65% 费用总额4006.77万元 [1] - 每股收益0.15元 同比增长50% 每股净资产10.07元 同比增长23.05% [1] 现金流与资产结构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17元 同比大幅增长884.07% [1] - 货币资金2.17亿元 同比下降28.91% 有息负债2175.39万元 同比下降95.08% [1] - 应收账款1.22亿元 同比增长34.59% 应收账款利润占比达475.22% [1][4] 投资回报与业务特征 - 2024年ROIC为2.18% 资本回报率表现不强 历史中位数ROIC为20.89% [3] - 业务模式主要依靠研发及资本开支驱动 需关注资本开支项目效益 [3] - 新投资湖北三海光学有限公司 聚焦机器人核心部件和光学芯片领域 布局VR/AR产业链 [4][5]
崧盛股份:将积极把握政策机会提升业务布局及扩张速度
搜狐财经· 2025-08-11 03:52
政策支持与公司战略 - 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为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提供系统性金融解决方案 [1] - 政策支持工业领域碳减排、绿色化改造、资源节约高效循环利用和绿色能源体系建设 [1] - 政策与公司在植物照明、储能技术和机器人核心部件等领域的战略布局高度契合 [1] 公司回应与行动 - 公司表示将积极把握政策机会,提升业务布局及扩张速度 [1] - 公司未具体说明如何利用政策中的创新举措加速技术迭代和市场拓展 [1]
绿的谐波股价跌近2%,主力资金单日净流出超6600万元
金融界· 2025-07-30 19:27
股价表现 - 绿的谐波股价报127.80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99% [1] - 盘中振幅达2.81% [1] - 成交额4.95亿元 [1] 行业与主营业务 - 公司属于通用设备行业 [1] - 主营业务为精密减速器、机器人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机器人等领域 [1] 资金流向 - 7月30日主力资金净流出6653.58万元 [1] - 净流出金额占流通市值的0.28% [1]
南方精工股价微涨0.36% 盘中快速反弹超2%
金融界· 2025-07-30 16:21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30日15时,南方精工股价报24.93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36% [1] - 盘中出现快速反弹,5分钟内涨幅超过2%,最高触及25.29元 [1] - 当日成交额达7.01亿元 [1]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精密轴承、汽车零部件及机器人核心部件的研发与制造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1] - 所属板块包括汽车零部件、减速器及机器人概念等 [1] 市场表现 - 近期市场表现较为平稳,但盘中波动较为明显 [1] - 7月30日早盘股价在短时间内快速拉升,显示一定市场活跃度 [1] 资金流向 - 7月30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03万元,占流通市值比例为0.03% [1]
走读10城之后,我们找到广东经济创新密码|活力中国调研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7 06:22
随着国内稳增长政策的密集落地见效,中国经济经历关税风波后迅速回稳,展现出强大韧性。作为第一 经济大省,广东如何作答"活力中国"的问卷? 走了十座城市,看了几十家企业,原本想找中国"经济活力"的宏大答案,结果发现——它就藏在最具体 的"小细节"里。 近期,由中宣部组织的"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广东。百名记者奔赴十城,深入广东 科技创新前沿、制造业生产一线,寻找广东向"新"突围、向"高"攀升的活力和经验。 一张张订单背后,暗含着广东新兴产业的发展逻辑:广东用全球大市场锚定产业竞争力,用超级订单验 证创新含金量。广东企业不仅卖产品,更通过科技创新实力,在抢全球份额、签长期订单、做稳定生 意。 此次调研中,我们也走访了多家低空经济、算力及机器人等未来赛道企业,感受到了广东科技创新从实 验室到全球订单的速度,从技术验证到生态构建的深度。它们早已不是展示品,而是已形成真金白银的 商业闭环。 成立短短一年半,众擎机器人企业已与多家上下游企业达成合作,在减速器、电机、骨架、关节等核心 部件上实现快速验证与量产切换。以深圳为核心的粤港澳大湾区,在具身智能供应链中占据了55%以上 的份额。若将粤港澳大湾区视为 ...
祥源新材分析师会议-20250612
洞见研报· 2025-06-12 15:2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未提及 各部分总结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祥源新材,所属行业是塑料制品,接待时间为2025年6月12日,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副总经理黄永红和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王盼 [17] 详细调研机构 - 接待对象类型为投资者网上提问等,机构相关人员为其它 [20] 主要内容资料 - 公司认缴出资12%新成立湖北三海光学有限公司,其主营业务聚焦机器人核心部件、编码器码盘产品等,后续将切入VR/AR相关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打通光学产业链 [24] - 公司正筹划组建机器人皮肤相关领域合资公司,相关样品已寄给部分潜在客户验证,但暂无批量性订单 [24] - 公司正按战略布局筹划组建机器人相关领域合资公司,但最终结果不确定 [24][25] - 公司股价当前未破发,过去两年已开展定期分红、回购股份等工作,未来将持续推进市值管理 [25]
祥源新材(300980) - 2025年6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12 09:46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为 300980,证券简称为祥源新材,全称为湖北祥源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 - 投资者关系活动为 2025 年湖北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集体接待日活动,时间为 2025 年 6 月 12 日 14:00 - 16:40,地点在“全景路演”网站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董事兼副总经理黄永红、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王盼 [2] 投资合作情况 - 公司近期认缴出资 12%新成立湖北三海光学有限公司,主营业务聚焦机器人核心部件、编码器码盘产品等,后续将切入 VR/AR 相关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实现光学芯片领域突破,打通光学相关产业链 [2] 机器人皮肤业务进展 - 公司正按战略布局筹划组建相关领域合资公司,相关样品已寄送至部分潜在客户处验证,但最终结果不确定 [2] - 公司暂无机器人皮肤相关批量性订单,若有应披露进展将及时公告 [3] 机器人领域布局计划 - 公司正按战略布局筹划组建相关领域合资公司,但最终结果不确定 [2][3] 市值管理情况 - 公司股价当前未破发,过去两年已开展定期分红、回购股份等工作,且不断加强主业经营和开拓,未来将持续积极推进市值管理工作 [3]
华民股份与天太机器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携手共创机器人产业新未来
快讯· 2025-05-16 11:44
战略合作 - 华民股份与广东天太机器人有限公司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1] - 合作地点为长沙[1] - 双方将在智能机器人领域展开深度合作[1] 合作方式 - 探索股权合作[1] - 设立机器人技术与应用创新平台[1] 合作目标 - 发挥各自优势推动机器人核心部件及工业机器人产品市场化[1] - 促进智能机器人行业高速发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