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打新
icon
搜索文档
A股:新股华电新能上市,中签号码438万个,中签股民获雨露均沾奖!
搜狐财经· 2025-07-17 00:20
华电新能发行概况 - 发行价定为3.18元,为今年以来最便宜的新股 [1] - 中签号码达438万个,呈现"全民参与"局面 [3] - 网上投资者缴款认购21.86亿股,弃购823万股涉及金额2617.41万元 [5] 首日交易表现 - 开盘价5.50元较发行价上涨72.96%,盘中最低价即为开盘价 [3] - 股价最高冲至10.17元,涨幅达219.81% [3] - 收盘报7.18元,首日涨幅125.70%,市值达2942亿元 [5] 投资者收益分析 - 每中一签500股最高收益3495元,平均收益覆盖438万中签者 [5] - 单签申购成本仅1590元,破发风险极低 [7] - 动态市盈率25.17倍反映市场高认可度 [5] 市场特征观察 - 大盘股属性未阻碍股价爆发,打破"盘子大难上涨"预期 [3] - 连续两次临停后仍保持上涨动能,显示强劲买盘支撑 [3] - 首日换手率未明确披露但抛压被有效消化 [3][5]
IPO盘点 | “三高”变“三低”,中签率创新低
国际金融报· 2025-07-10 08:29
新股发行趋势 - 2024年上半年新股市场呈现"低发行价格+低发行市盈率+低超募"的"三低"趋势,取代了以往的"三高"现象 [1] - 51只新股平均发行市盈率18.83倍,较上年同期22.87倍下降17.66%,78.43%新股发行市盈率不超过23倍 [3] - 发行市盈率最高为科创板胜科纳米42.64倍,最低为海博思创6.14倍,个股差异缩小 [3] - 科创板发行市盈率均值28.25倍领先各板块,北交所11.73倍最低 [5] 板块数据分布 - 10-20倍市盈率区间集中了29家新股,20-30倍14家,超40倍仅2家,低于10倍4家 [4] - 2024年上半年各板块发行市盈率均值:科创板32.10倍、创业板25.20倍、主板23.66倍、北交所16.79倍 [7] - 近三年上半年新股发行市盈率均值持续下滑,2023年43.37倍→2024年22.87倍→2025年18.83倍 [6][7] 打新收益表现 - 51只新股上市首日无一破发,首日涨幅均值226.72%显著高于2023年136.05%和2022年30.20% [8][11] - 41只新股单签浮盈超万元占比80%,影石创新以6.49万元居首,弘景光电5.91万元次之 [9] - 江南新材首日涨幅606.83%最高,中策橡胶6.84%最低,均为上交所主板公司 [8] 募资与超募监管 - 51家新股总募资377.21亿元同比增长16%,主板平均募资9.65亿元领跑各板块 [16] - 超募企业占比降至21.57%(11家),影石创新超募12.84亿元幅度最大 [20] - 新规明确超募资金不得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债,科创板资金须投向科技创新领域 [17][18] 市场动态与政策 - 2025年上半年IPO受理量达177家同比激增453%,北交所受理115家占比65% [20][21] - 6月单月受理150家占比85%,主要受财报更新节点驱动 [22] - 创业板启用第三套标准接纳未盈利企业,大普微成为首家获受理案例 [24] - 科创板6月新受理企业中未盈利企业占比近30%,反映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24]
IPO盘点 | “三高”变“三低”,中签率创新低
IPO日报· 2025-07-10 08:20
新股市场趋势变化 - 2024年上半年新股市场呈现"低发行价格+低发行市盈率+低超募"趋势,与往年"三高"发行形成鲜明对比 [1] - 2024年上半年51只新股平均发行市盈率18.83倍,较上年同期22.87倍下降17.66% [3] - 78.43%的新股发行市盈率不超过23倍,最高为胜科纳米42.64倍,最低为海博思创6.14倍 [3] 发行市盈率分析 - 上半年新股发行市盈率主要集中在10-20倍区间(29家),20-30倍区间(14家),超过40倍仅2家,低于10倍4家 [4] - 各板块发行市盈率差异明显:科创板28.25倍,创业板19.63倍,主板16.83倍,北交所11.73倍 [6] - 近三年上半年新股发行市盈率均值持续下滑:2023年43.37倍→2024年22.87倍→2025年18.83倍 [7] 新股表现与收益 - 2025年上半年51只新股无一破发,上市首日平均涨幅226.72%,较2024年同期136.05%显著提升 [9] - 41只新股单签浮盈过万元,占比80%,其中影石创新以6.49万元单签浮盈居首 [9][10] - 江南新材上市首日涨幅606.83%为最高,中策橡胶6.84%为最低 [9] 中签率变化 - 2025年上半年新股网上中签率平均值0.0289%,仅为2024年全年均值0.0497%的58% [14] - 中签率持续下滑:2022年0.6690%→2023年0.4867%→2024年0.0497%→2025年0.0289% [14] 募资情况 - 2025年上半年51家新上市公司首发募资总额377.21亿元,同比增长16.09% [17] - 超募情况减少:仅11家存在超募(21.57%),较2024年同期18家(40.91%)显著下降 [19] - 影石创新超募12.84亿元为最高,超募金额达原计划2.96倍 [19] IPO受理情况 - 2025年上半年177家企业IPO获受理,同比增长453%,其中北交所115家占比64.97% [21] - 6月单月受理150家,占上半年总量85%,主要受年报数据时效性影响 [21] - 科创板受理企业中未盈利企业占比近30%,创业板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未盈利企业上市 [22][23]
月薪宝创新高,收益来源有哪些?需要调仓吗?|第395期直播回放
银行螺丝钉· 2025-07-08 13:56
月薪宝组合表现 - 2025年7月初连续6个交易日上涨创历史新高[3] - 成立以来11个季度中9个季度跑赢业绩基准 季度胜率81 82%[5] - 2024年2月5 9星至2025年6月底上涨15% 股票部分涨幅超30%[22][23] - 最大回撤-9 13% 采用40 60股债配置策略控制风险[9] 组合核心特征 - 每年发放约6%定期现金流 2022年10月投入10万元可获稳定现金流[8][11] - 股债均衡策略 股票40% 债券60% 自动触发再平衡机制实现低买高卖[14][15][16] - 2024年2月调仓加仓股票 2025年7月调仓减持股票至40% 增持债券至60%[18][21][27][28] 收益来源分析 - 股票部分:偏价值风格 熊市波动小 股息率4%-5% 长期跟随盈利增长[34][35][36][37] - 债券部分:中短债为主 受利率影响小 当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1 64%处于低位[39][44][49][50] - 再平衡收益:2024年1-2月抄底股票 2025年7月止盈 股票部分累计涨幅36 2%[51][52][53] 组合优化与服务 - 2025年初投资门槛降至200元 开放周/月定投功能[55][56] - 投顾费5折优惠 2025年7月1日-12月31日生效[58][61] - 持有人盈利比例96 95% 适合4-5星级市场低估阶段投资[62][63][64] 常见问题解答 - 组合资金不会耗尽 股票10% 债券6%年化收益可覆盖6%现金流支出[68][70][71] - 建议持有3年以上 牛市高估时可止盈 支持随时赎回[73][74][75] - 与主动优选组合区别在于股债比例 无现金流需求也可作为均衡配置工具[76][77][78]
打新: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格隆汇· 2025-07-07 18:11
美国大而美法案影响 - 法案将企业税率从21%降至15% 推动纳斯达克 标普500 英伟达 微软 Meta等科技股创新高 但特斯拉表现不佳 [1] - 个人层面最大受益群体为年收入20-50万美元家庭 食品援助计划领取年龄从54岁提高至64岁 [1] - 马斯克通过削减2000亿美元债务改善财务状况 但特朗普政策新增4万亿美元债务 [1] - 美元指数年内下跌10% 抵消美股涨幅对全球主权基金的吸引力 [1] 港股市场动态 - 港交所IPO集资额位列全球第一 阿里巴巴拟发行120亿港元零息可交换债券 BOSS直聘增发新股 [2] - 安井食品AH股破发 反映短期流动性压力 但港股通海特性区别于A股的封闭性 [2] - 蓝思科技港股认购倍数从30倍飙升至420倍 反映资本对30%估值折让的追捧 [2] - FORTIOR和极智嘉分别布局特斯拉机器人与仓储机器人领域 展现高增长潜力 [2] 恒生科技板块竞争 - 阿里 京东 美团外卖大战拖累恒生科技指数 高盛预计竞争将持续至9月达峰值 [3] - 高盛预测未来12个月阿里外卖业务亏损410亿元 京东亏损260亿元 美团EBIT下降250亿元 [3] - 拼多多因未直接参与竞争相对受益 字节 腾讯等13家企业或成潜在受益者 [3] 机器人领域投资 - FORTIOR聚焦特斯拉机器人生态 极智嘉专注仓储机器人赛道 两者均展现较高业绩弹性 [2]
上半年新股首日“0”破发:打新八成浮盈过万,资金围猎“三低”新股
第一财经· 2025-07-02 11:09
打新市场概况 - 2025年上半年A股共有51家新上市公司,较2024年同期的44家增长15.91% [3] - 创业板IPO数量最多(20家),主板18家、科创板7家、北交所6家 [3] - 新股首日零破发,平均涨幅229.09%(去年同期136.05%),44只涨幅超1倍、29只超2倍、13只超3倍 [3] 打新收益表现 - 80%新股单签浮盈过万元,41只新股单签浮盈超万元(按500股/签计算) [4] - 影石创新单签浮盈6.49万元排名第一,弘景光电5.91万元、矽电股份5.28万元分列二三位 [4] - 江南新材首日涨幅606.83%(发行价10.54元/股),盘中最高涨超700% [3] 中签率变化 - 2025年上半年新股网上中签率均值0.0289%,仅为2024年均值(0.0497%)的1/2 [5] - 中签率持续下滑:2022年均值0.6690%、2023年0.4867%、2024年0.0497% [5] 募资规模与结构 - 51家新上市公司首发募资总额373.55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49亿元 [7] - 主板平均募资9.83亿元(176.93亿元/18家),创业板5.92亿元(118.31亿元/20家) [7] - 北交所平均募资3.69亿元(22.11亿元/6家),较2024年2亿元均值显著提升 [8] 发行定价特征 - 首发市盈率均值18.84倍,低于2024年22.9倍及行业均值29.14倍 [9] - 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首发市盈率均值分别为16.37/28.25/19.65/12.59倍,全线下压 [9] - 首发价格均值22.27元/股(2024年25.44元/股),最高93.5元/股(天有为),最低3.94元/股(天工股份) [9] 市场趋势演变 - "三高"(高市盈率+高发行价+高超募)转向"三低"(低市盈率+低发行价+低募资规模) [6][10] - 北交所募资能力增强,开发科技募资11.69亿元(占板块总额53%),创新型企业质量提升 [8] - 工业/材料行业IPO占比超70%,估值低于科技行业拉低整体市盈率 [10]
打新市场跟踪月报:新股发行节奏提速,网下打新热度提升-20250701
光大证券· 2025-07-01 14:14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量化模型与因子的详细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打新收益测算模型** - **构建思路**:通过账户规模、中签率及新股收益率计算单账户打新收益,区分A/C类投资者并分板块统计[41] - **具体构建过程**: - 单账户收益公式: $$单账户个股打新收益 = \min(账户规模,申购上限) \times 中签率 \times 收益率$$ - 打满收益公式: $$A/B/C类打满收益 = 申购上限 \times 中签率 \times 收益率$$ - 收益率计算: - 注册制板块(科创板/创业板/主板注册制)采用首日成交均价涨跌幅 - 非注册制主板采用开板日成交均价涨跌幅,未开板则用12个月动态均值替代[41] - **评价**:模型覆盖不同市场规则,但依赖历史数据假设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主板打新模型** - 5亿账户A类收益率:0.014%(6月)、累计0.154%(2025年) - C类收益率:0.013%(6月)、累计0.129%(2025年) - 打满收益:A类9.42万元/月,累计81.55万元[43] 2 **创业板打新模型** - 5亿账户A类收益率:0.035%(6月)、累计0.356%(2025年) - C类收益率:0.034%(6月)、累计0.312%(2025年) - 打满收益:A类17.31万元/月,累计177.84万元[44] 3 **科创板打新模型** - 5亿账户A/C类收益率均为0.012%(6月),累计0.233%/0.228%(2025年) - 打满收益:A类73.47万元/月,累计130.32万元[45]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报价入围率因子** - **构建思路**:反映机构报价有效性,计算为有效报价数占总参与数的比例[55] - **具体构建**: $$报价入围率 = \frac{有效报价个数}{参与报价新股数} \times 100\%$$ - **评价**:高频跟踪可预判中签概率 2 **打新参与度因子** - **构建思路**:衡量机构打新活跃度[55] - **具体构建**: $$参与度 = \frac{参与报价新股数}{网下询价发行新股总数} \times 100\%$$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报价入围率因子** - 主板6月均值86.81%,双创板块89.89%[24] - 头部机构(如富国基金)达100%[59] 2 **打新参与度因子** - 全参与机构:易方达/华夏/招商等(100%)[59] - 高收益机构平均参与度>90%[63] 关键指标取值 | 指标 | 主板 | 创业板 | 科创板 | |---------------------|------------|------------|------------| | **6月中签率(‰)** | A类0.10 | A类0.23 | A类0.44 | | | C类0.09 | C类0.22 | C类0.44 | | **首日涨幅(%)** | 188.17 | 148.85 | 274.44 | [24] | **打满收益(万元)**| A类9.42 | A类17.31 | A类73.47 | [43][44][45]
香港新股表现分化,打新“躺赚”或暂告终结
第一财经· 2025-06-23 11:30
港股新股市场表现 - 海天味业和三花智控等行业龙头赴港上市后出现盘中"破发"现象,打新收益不确定性增加 [1][3] - 港股新股市场受地缘政治紧张、美联储利率政策及二级市场震荡影响,情绪走弱 [3][4] - 新股收益分化显著,新消费、新科技及生物医药类表现优异,传统消费领域频现破发 [3][4] 打新策略变化 - 市场回归理性,打新获取高额回报现象减少,投资者更关注公司长期增长潜力及行业地位 [3] - 新股收益将更倾向于反映真实价值,而非炒作效应,需结合标的稀缺性综合评估 [3][4] - 一级市场表现依赖二级市场走势,当前环境制约新股盈利空间 [4] A股与H股联动效应 - H股定价对A股存在反作用,H股价格发现功能可能领先或不同于A股 [6] - H股定价低于A股时,可能引导A股估值下调,反之则可能推高A股股价 [6] - A/H价差缩小导致估值传导机制变化,港股流动性差异显著(A股散户占比60%,港股国际资本主导) [6] 行业龙头股估值影响 - 发行H股后,部分A股公司出现价值回归,高估值A股需下调,低估A股表现强势 [6] - 具备全球稀缺性核心技术的企业可能形成对A股同类标的估值倒逼效应 [7] - 海外投资者风险偏好变化及行业重新定价,可能拖累高市盈率A股表现(如30倍以上市盈率) [7]
香港新股表现分化,打新“躺赚”或暂告终结|市场观察
第一财经· 2025-06-23 09:49
港股新股市场表现 - 海天味业和三花智控等行业龙头赴港上市后一度"破发",港股新股"必胜"阶段可能已过去,后市更考验投资者研究能力,需关注核心技术具备全球稀缺性的企业 [1] - 近期港股新股收益显著分化,新消费、新科技及生物医药类新股表现优异,而传统消费领域(如海天味业)频现破发 [2] - 新股市场与二手市场联动,当前二级市场震荡传导至一级市场,制约新股盈利空间,不能简单认为"打新必赢" [3] 行业龙头赴港上市影响 - 2024年美的集团、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等A股行业龙头相继赴港上市,形成热潮 [2] - 三花智控作为制冷零部件龙头于6月23日挂牌,上市首日一度破发 [2] - 新股收益将受市场整体表现、企业基本面和投资者情绪多重影响,投资者选择更谨慎,注重长期增长潜力和行业地位 [2] A股与H股定价联动 - 海天味业和三花智控发行H股后,A股表现不佳,A股高估值需下调 [4] - H股定价对A股存在反作用,H股价格发现功能可能领先或不同于A股,H股定价低会引导A股估值重估 [4] - A/H价差缩小,港股H股估值回落及流动性减弱反向传导至A股,压制相关标的估值 [4] - 若H股公司在核心技术等领域具备全球稀缺性,可能形成对A股同类标的估值倒逼效应 [5] 市场环境与投资者行为 - 中东地缘局势紧张、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导致港股市场震荡,连带影响新股市场气氛 [1] - 港股受国际资本主导,更关注分红能力,而A股散户占比60%左右,推高投机性估值 [4] - 海外地缘政治紧张拖累港股走势,部分港股发行价定价不高,反映海外投资者风险偏好及行业重新定价 [6]
这阳光多明媚,而我在烂泥堆
格隆汇· 2025-06-23 01:19
海天味业新股表现 - 海天味业国配火爆但公开市场乙组派货率仅千分之1-2 [1] - 暗盘冲高回落涨幅不足4%且上市首日一度跌破发行价 [1] - 通过互联网券商免杠杆利息打新需盈利15%才能打平 [1] 打新市场动态 - 药捷医药公开发行额度2010万港元吸引近千亿打新资金 [3] - 市场出现类似高考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式打新热潮 [3] - 公司采用回拨机制使乙组到顶头锤散户平权抽签 [3] 港股市场环境 - 隔夜Hibor从4.5%降至近0创历史新低显示港币流动性充裕 [6] - 南向资金五月初至今日均流入27亿港元 [6] - 恒生指数年内涨幅17.3%超过恒生科技指数14.88% [6] 个股交易情况 - 海天味业股票代码03288收盘35.75港元跌幅2.05% [2] - 三花智控暗盘首笔交易15港元较招股价22.53港元下跌33% [7] - 投资者在20-21港元区间加仓三花智控 [7][8] 市场情绪变化 - 市场情绪一周内从乐观转向悲观 [6] - 新消费、创新药、银行板块领先但集中度和拥挤度抬升 [6] - 泡泡玛特、药明生物等多只港股遭遇悲观情绪冲击 [6] 投资策略调整 - 打新性价比降低转向关注下跌股票 [4] - 重点聚焦DeepseekR2模型、消费补贴和智能驾驶等方向 [6] - 采用概率思维坚持大概率事件投资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