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巴菲特指标
icon
搜索文档
巴菲特指标显示A股被严重低估!沪深300仅13倍PE,消费龙头估值创历史新低
搜狐财经· 2025-08-21 23:42
市场估值水平 - 当前市场估值已回落至历史相对低位 资产价格与内在价值之间存在偏差 为理性投资者提供入场契机 [1] - 沪深300指数市盈率仅为13.11倍 远低于历史均值水平 [3] - 巴菲特指标显示中国股票被明显低估 A股市值占GDP比重仅为70% 加上港股及中概股整体指标不足90% 远低于100%的合理估值标准 [3] 估值洼地成因 - 市场机制与投资者结构不完善 短期投机行为主导 长期价值投资理念尚未完全确立 [3] - 散户占比约60%的市场结构 使得价格波动更多反映情绪变化而非基本面变化 [3] - 外资主导的定价权体系忽视了中国企业的独特经营逻辑和发展模式 加剧估值偏离 [3] 消费板块机会 - 中证消费指数PE仅为18.9倍 PE分位数降至1.2%的历史极低水平 [4] - 白酒、食品饮料细分领域龙头企业估值吸引力凸显 泸州老窖35%的ROE对应12.3倍PE 伊利股份20%的ROE对应11.5倍PE [4] 科技创新领域 - 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在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双重驱动下迎来发展关键节点 [4] - 这些行业代表未来经济增长新动能 提供参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4] 金融板块价值 - 银行股普遍破净 市净率在0.4-0.6倍区间 分红率超过5% 在当前利率环境下具备明显配置价值 [4] - 保险、证券等子行业在政策利好和市场回暖预期下 估值修复空间可观 [4]
霍华德·马克斯:美股处于泡沫的“早期阶段”,尽管回调的关键点尚未到来
美股IPO· 2025-08-21 03:28
美股估值水平 - 美股估值处于历史高位 市场价格确实很昂贵[1][3] - 巴菲特指标(总市值/GDP)达217% 创历史最高纪录[4][7] - 科技股估值相对于历史水平亮起红灯 显现泡沫早期阶段迹象[3][4] 历史对比分析 - 当前市场环境与1990年代末非理性繁荣时期高度相似[1][5] - 距上次真正市场回调已16年 投资者对风险存在历史健忘[4] - 格林斯潘警告后市场仍持续上涨数年 预示当前上涨趋势可能延续[5] 估值压力评估 - 企业私有化与上市推迟导致实际估值压力比表面更严重[4] - 市场需要为膨胀的估值寻找合理支撑[4] - 均值回归可能性非常大[5] 投资策略建议 - 建议转向防御性投资策略应对潜在波动[1][7] - 美国仍是全球最佳投资目的地 但需选择信贷等防御性资产[8] - 将美国市场形容为"价格高昂的好车" 基本面略有恶化但优势仍在[8]
霍华德·马克斯:美股处于泡沫的“早期阶段”,尽管回调的关键点尚未到来
华尔街见闻· 2025-08-21 02:17
美股估值分析 - 橡树资本联合创始人霍华德·马克斯认为美股估值偏高并显现出泡沫"早期阶段"迹象[1] - 科技股估值相对于历史水平已亮起红灯[1] - "巴菲特指标"(美股总市值/GDP)达217%处于历史最高点显示美股"严重高估"[1][6] 历史对比与市场环境 - 当前市场环境类似1990年代末科技股热潮时期[2] - 市场在格林斯潘"非理性繁荣"警告后仍持续上涨数年才破裂[2] - 距离上一次"真正的市场回调"已过去16年投资者对回调风险意识薄弱[1] 投资策略建议 - 建议转向防御性投资策略[7] - 美国仍是全球最佳投资目的地但需选择信贷等防御性资产[7] - 公司私有化潮和IPO延迟导致"巴菲特指标"实际压力可能比表面更严重[1]
国金证券:全球TACO牛市,谁泡沫更大?
选股宝· 2025-08-19 08:14
全球风险偏好改善的根源 - 美元流动性宽松是核心驱动因素 体现为政策端TACO交易增强资金信心 资产端美元流动性外溢至全球市场[2] - 美元指数大幅下行 过去季度下跌2.4% 年初以来下跌10% 处于近十年45.5%分位数低位 与非美股市呈现明显负相关[3] - 美债实际利率从4月高点下行逾20bps 较年初下行30bps 但仍处于近十年88.4%分位数偏高位置[6] - 全球央行货币供给边际提速 过去季度增速回升7个百分点 年内累计降息76次远超加息次数(19次)[7] - 离岸美元融资成本显著下降 欧元/美元交叉货币基差为-2.0点(近两年85.4%分位数) 英镑/美元基差3.6点(96.5%分位数) 日元/美元基差-29.6点(99.8%分位数)[12] 外资流向与市场表现 - A股外资持股市值达22.2万亿元 较去年末上升0.75% 金融/通讯/公用事业板块获明显净流入[13] - 港股外资持股占比环比上升0.87% 工业/日常消费/医疗保健板块流入居前[13] - 亚洲股市外资流向逆转 日股/韩股/台股/泰股/越股7月均获净流入 而过去12个月为净流出[19] 股市泡沫衡量指标 - 美股科技股资本开支增速达18%(2021-2024年) 高于90年代均值11% 资本开支有效性存疑[22] - 巴菲特指标(美股总市值/GDP)触及2.1历史新高 高于均值2.9倍标准差[25] - 美股总市值与公共债务增速差达17.4%(近十年84.6%分位数) 与M2增速差达18.7%(76.9%分位数)[29] - 全球主要市场巴菲特指标中位数为1.2(近15年89%分位数) 美股/台股均为2.1 越股1.4 日股1.2 A股0.8 欧股0.7 韩股0.1[32] 跨市场估值比较 - 美股/印股/越股/德股TTM市盈率绝对水平较高 美股/德股/台股/法股市盈率处于近十年高分位数[28] - 美股风险溢价为负(回报率低于债券) 与印股并列全球最低 A股/韩股/日股风险溢价较高[31] - 股价涨幅与盈利增速差值:美股仅4% 日股/欧股相近 A股(30%)、德股(28%)、英股(12%)存在显著非基本面溢价 台股(-16%)、韩股(-21%)为负值[37]
宋雪涛:全球TACO牛市,谁泡沫更大?
新浪财经· 2025-08-19 06:25
全球风险偏好改善的根源——美元流动性 - 全球风险偏好回升及股市上涨的核心在于美元流动性宽松 [3] - 美元指数大幅下行 过去一个季度下跌2.4% 今年以来下跌10% 截至7月25日处于近十年45.5%分位数 [6] - 美债实际利率从4月11日高点下行逾20bps 较年初下行30bps 但仍处于近十年88.4%分位数高位 [9] - 全球央行货币供应量增速过去一个季度回升近7个百分点 今年全球央行累计降息76次 [11] - 离岸美元融资成本显著下降 欧元/美元/英镑/日元交叉货币互换基差分别处于近两年85.4%/96.5%/99.8%分位数 [13] 非美市场外资流入情况 - A股二季度外资持股市值达22.2万亿元 较去年年底上升0.75% 金融/通讯/公用事业板块净流入明显 [15] - 港股7月底外资持股占比较一季度末上升0.87% 工业/日常消费/医疗保健板块净流入靠前 [16] - 亚洲市场7月获得外资净流入 日本/韩国/中国台湾/泰国/越南股市均实现资金净流入 [19] - 日本股市7月净流入11105百万美元 韩国净流入3029百万美元 中国台湾净流入7624百万美元 [20] 全球股市泡沫衡量指标 - 美股巴菲特指标触及2.1历史新高 高于均值2.9倍标准差 [30] - 美股总市值与美国公共部门债务增速差达17.4% 与美国M2同比增速差达18.7% 分别处于近十年84.6%和76.9%分位数 [32] - 科技股2021-2024年平均资本支出增速达18% 高于90年代均值11% [24] - 全球主要市场巴菲特指标中位数1.2 处于近15年89%分位 美股/中国台湾/越南分别达2.1/2.1/1.4 [37] 全球主要市场估值比较 - 美股/印股/越股/德股TTM市盈率绝对水平较高 美股/德股/台股/法股市盈率历史分位数最高 [33] - 印股与美股风险溢价为负 A股/韩股/日股风险溢价水平较高 [35] - 美股MSCI指数价格同比-EPS同比仅4% A股/德股/英股分别达30%/28%/12% 存在非基本面溢价 [41] - 台股/韩股MSCI指数价格同比-EPS同比分别为-16%/-21% 显著低于其他市场 [41]
宋雪涛:全球TACO牛市,谁泡沫更大?
雪涛宏观笔记· 2025-08-19 06:18
全球风险偏好改善的根源——美元流动性 - 全球股市上涨的核心驱动力来自美元流动性宽松,政策端体现为特朗普TACO交易增强资金信心,资产端体现为美元流动性外溢效应[4][5] - 美元指数过去一个季度下跌2.4%,今年以来累计下跌10%,处于近一年0.9%分位、近三年0.6%分位低位水平[7] - 10年期美债实际利率较4月高点下行逾20bps,较年初下行30bps,但仍处于近十年88.4%分位高位[9] - 全球央行货币供应量增速过去一个季度回升近7个百分点,年内累计降息76次远超加息19次[11] - 离岸美元融资成本显著下降,1年期EUR/USD交叉货币基差为-2.0点(近两年85.4%分位),GBP/USD为3.6点(96.5%分位),JPY/USD为-29.6点(99.8%分位)[14] 外资流向与市场表现 - A股外资持股市值达22.2万亿元,较去年底上升0.75%,金融、通讯、公用事业板块净流入明显[16] - 港股外资持股占比较一季度末上升0.87%,工业、日常消费、医疗保健板块流入领先[16] - 亚洲市场7月以来均获外资净流入,日股、韩股、台股、泰股、越股扭转过去12个月净流出趋势[19] - 美股、日股、欧股、越南股市等多国市场创历史新高[4][20] 市场泡沫化衡量指标 - 美股巴菲特指标(总市值/GDP)达2.1创历史新高,超出均值2.9倍标准差[26] - 美股总市值与美国公共部门债务增速差达17.4%(近十年84.6%分位),与M2同比增速差达18.7%(76.9%分位)[28] - 全球主要市场巴菲特指标中,美股和台股并列最高达2.1,越股1.4,日股1.2,A股0.8,欧股0.7,韩股0.1[34] - 科技股2021-2024年平均资本支出增速达18%,高于90年代均值11%[20] 全球估值与风险溢价比较 - 绝对市盈率:美股、印股、越股、德股估值较高,韩股、A股、英股估值较低[29] - 历史分位数市盈率:美股、德股、台股、法股处于高位,越股、英股、韩股、印股相对偏低[29] - 风险溢价:印股、美股风险溢价为负,A股、韩股、日股风险溢价较高[31] - 风险溢价分位数:德股、法股、欧股、美股处于近十年谷底,印股、A股、越股分位数偏高[31] - 股价与盈利匹配度:美股"MSCI价格同比-EPS同比"仅4%,A股达30%,德股28%,英股12%,台股-16%,韩股-21%[38] 市场脆弱性来源 - 美股脆弱性可能源于经济周期挑战与AI资本开支有效性被证伪[20][39] - 非美市场脆弱性可能来自全球美元流动性退缩[39] - 共同脆弱性可能来自TACO交易预期反转[2][39] - 美股呈现杠铃型结构:M7科技巨头与小市值高beta股票同时上涨,定价了经济增长韧性、联储降息预期和政策风险褪色三重利好[22]
“申”挖数据 | 估值水温表
市场整体估值水平 - 当前A股巴菲特指标为83.15%,处于相对较高区间,略高于70%-80%的安全区间[6][22] - 上证50、上证指数、北证50、中证A100和科创50的PE估值(TTM)分别处于历史85.14%、86.99%、95.00%、98.35%和99.63%分位水平,估值分位显著偏高[7] - 全市场PE估值中,创业板指、中证1000、半导体行业分别较上期上涨7.70%、6.80%、7.62%,增速居前[27] 行业估值分化特征 - 食品饮料和农林牧渔PE估值(TTM)处于近十年6.98%和8.81%分位水平,为全市场最低[8] - 建筑材料、传媒、钢铁等7个行业PE估值分位超过80%,其中房地产(99.96%)和计算机(98.07%)接近历史峰值[8] - PB估值方面,电子(↑8.85%)、有色金属(↑9.70%)、国防军工(↑6.05%)涨幅显著,银行(0.6倍)和非银金融(1.45倍)处于低位[38] 重点指数动态变化 - 科创50指数PE达147.13倍,较上期增长2.63%,PB为5.04倍(↑5.32%),均处于历史高位[14][15] - 中证500与中证1000指数PE分别上涨4.37%和6.80%,PB涨幅达5.00%和6.71%,中小盘股估值扩张明显[14][15] - 北证50指数PE(68.57倍)和PB(5.11倍)分别较上期提升3.33%和3.28%,估值修复持续[14][15] 特殊行业估值表现 - 煤炭行业PE(13.31倍)和PB(1.23倍)分别较上期上涨2.78%和2.50%,但分位水平仍低于历史中值[34][38] - 电子行业PS估值达3倍,较上期增长8.68%,增速居申万一级行业首位[42] - 社会服务行业PE(44.12倍)和PB(3.03倍)分别较上期下降1.21%和2.88%,出现估值回调[34][38]
全球TACO牛市,泡沫有多大?
国金证券· 2025-08-18 14:52
全球市场风险偏好改善的驱动因素 - 美元指数年内大幅下跌10%,提振非美股市表现[2] - 美债实际利率从高位回落30bps,缓解全球资产估值压力[2] - 全球央行年内累计降息76次,远超加息次数19次,货币供应增速加快[3] - 离岸美元融资成本显著下降,欧元/英镑/日元交叉货币基差分别处于85.4%/96.5%/99.8%分位数[4] - A股外资持股市值达22.2万亿元,较去年底上升0.75%[5] 美股泡沫化指标分析 - 美股科技板块2021-2024年资本支出年均增速达18%,高于90年代均值11%[9] - 巴菲特指标触及历史新高2.1,超出长期均值2.9倍标准差[12] - 美股总市值增速较公共债务和M2增速分别高出17.4%和18.7%[13] - 美股呈现"杠铃结构",科技巨头与小市值/高beta股齐涨显示投机性增强[11] 全球主要市场估值比较 - 美股/印股/越股/德股TTM市盈率绝对水平最高,分别达24/28/20/20倍[14] - 美股/台股巴菲特指标最高达2.1,全球7个主要市场平均水平1.2处于15年89%分位[16][17] - A股/德股/英股股价-EPS增速差达30%/28%/12%,显示显著非基本面溢价[18]
华龙期货股指周报-20250818
华龙期货· 2025-08-18 02: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周股指期货延续震荡上行,市场分化加剧,呈现“指数强、个股弱”特征,核心矛盾在于政策预期与经济现实的博弈 [31] - 当前市场呈现“政策托底”与“基本面承压”的博弈特征,需关注政策落地效率与经济数据的边际改善匹配度,中长期可维持乐观,短期需警惕外围流动性预期反复带来的波动 [3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上周A股市场评述 - 8月15日,A股三大指数延续强势表现,沪指涨0.83%,深证成指涨1.60%,创业板指涨2.61%,行业板块几乎全线上扬,仅银行板块逆势下跌,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三日突破2万亿,当日成交超2.2万亿,较前一交易日小幅缩量 [1] 债券 - 上周,国债期货集体上涨,3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涨跌幅为-1.48%,收盘价117.480元;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涨跌幅为-0.29%,收盘价108.295元;5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涨跌幅为-0.15%,收盘价105.660元;2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涨跌幅为-0.02%,收盘价102.346元 [2] 国内股指期货市场 - 上周国内股指期货市场集体走强,沪深300期货IF收盘价4,209.4,周涨跌幅+3.09%;上证50期货IH收盘价2,846.4,周涨跌幅+2.19%;中证500期货IC收盘价6,531.0,周涨跌幅+4.88%;中证1000期货IM收盘价6,542.8,周涨跌幅+5.21% [7] 基本面分析 - 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7%,环比增长0.38%,1 - 7月份同比增长6.3% [8] - 1 - 7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53580亿元,同比下降12.0%;住宅投资41208亿元,下降10.9%;房屋施工面积63873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9.2%;住宅施工面积445107万平方米,下降9.4%;房屋新开工面积35206万平方米,下降19.4%;住宅新开工面积25881万平方米,下降18.3%;房屋竣工面积25034万平方米,下降16.5%;住宅竣工面积18067万平方米,下降17.3% [8] - 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780亿元,同比增长3.7%,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4931亿元,增长4.3%;1 - 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4238亿元,增长4.8%,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257014亿元,增长5.3% [9] - 央行表示金融支持促消费要关注改善高品质服务供给,下阶段金融政策将从供给侧发力,与其他政策形成合力,推动改善高品质服务消费供给,发挥货币政策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对服务消费供给企业的金融资源投入,发挥财政、就业和社保等政策的协同效应 [9] - 上周央行公开市场累计进行7118亿元逆回购操作,有11267亿元逆回购到期,累计净回笼4149亿元,还进行了5000亿元6个月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本周央行公开市场将有7118亿元逆回购到期,周二和下周三分别有1200亿元和1000亿元国库现金定存到期 [10] 估值分析 - 截止8月15日,沪深300指数的PE为13.42倍、分位点74.12%、PB为1.42倍;上证50指数的PE为11.55倍、分位点86.08%、PB为1.28倍;中证500指数的PE为30.95倍、分位点74.12%、PB为2.09倍;中证1000指数的PE为42.88倍、分位点69.8%、PB为2.38倍 [14] 股债利差 - 股债利差是股市收益率与国债收益率的差值,有市盈率倒数和股息率两种计算公式 [26] 中国 - 巴菲特指标 - 2025年08月14日,总市值比GDP值为81.59%,当前“总市值/GDP”在历史数据上的分位数为78.56%,在最近10年数据上的分位数为78.99% [29] 综合分析 - 上周股指期货延续震荡上行,但市场分化加剧,呈现“指数强、个股弱”特征,核心矛盾在于政策预期与经济现实的博弈 [31] - 7月社零增速放缓至3.7%,消费端复苏动能待加强,但以旧换新政策带动部分品类零售额维持两位数增长;工业生产保持稳健,高技术制造业持续领跑 [31] - 货币政策宽松基调未变,但美国PPI超预期反弹推升美债收益率,短期或制约外资流入节奏,国内财政发力仍在途中,特别国债对基建的拉动或于三季度逐步显现 [31] - 市场波动率维持低位,期权隐波曲线平坦化显示投资者对短期突破预期有限,更多以震荡偏强思路定价 [31] 操作建议 - 单边:控制风险,逢低做多,不宜追高 [32] - 套利:观望 [33] - 期权:可考虑备兑策略增厚收益 [34]
准确预言金融危机的人,突发预言
搜狐财经· 2025-08-09 08:57
黄金价格走势预测 - 技术分析显示黄金当前三角形整理形态与2024年11-12月形态相似 当时突破后上涨900美元 若当前突破可能同样上涨900美元至4400美元目标位 [5] - 长期形态显示2024年3月已突破持续13年的杯柄形态 历史黄金牛市常持续10年以上 预示牛市刚启动 [6] - 大周期形态成型后具备持续推动力 非短期炒作能比拟 [7] 基本面支撑因素 - 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飙升构成政策面利好 [9] - M2货币供应量结束2022-23年收缩期 当前猛增1.36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货币泛滥推升通胀风险利好黄金 [9] - 美国债务规模达37.19万亿美元 未来几年突破40万亿美元确定性高 持续财政赤字对黄金形成长期支撑 [12] - 2022-2024年央行年均购金量超1000吨 达过去十年均值两倍 央行成为最稳定长期客户 [12] 资金流向与市场结构 - 过去一年半涨幅主要由央行和亚洲资金推动 美国投资者参与度低 GLD持仓较2012年峰值低30% 而当时金价比当前低42% [10] - 道指/黄金比率在2024年春季跌破十数年上升趋势线 预示资金从美股转向黄金的长期趋势启动 [12] - 巴菲特指标达214% 远超互联网泡沫时期水平 美股泡沫破裂后将驱动避险资金涌入黄金 [12] 多重因素协同效应 - 降息预期+美股高估+债务暴涨形成三合一局面 历史上均为黄金大行情温床 [12] - 技术面突破信号与基本面多重利好形成共振 技术面作为点火器 基本面作为油桶 [8] 长期价格目标 - 关键技术形态目标位看至4400美元 [5] - 长期维度不排除10年内涨至15000美元的可能性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