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开放

搜索文档
一场资源对接会背后的“出海雄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0 13:05
成都企业出海发展态势 - 成都筹备启动企业出海综合服务中心建设 聚焦蓉品蓉企出海需求和痛点 提供集成化一站式全周期综合服务功能平台[1] - 成立成都企业"走出去"专业服务联盟 首批入盟机构包括毕马威企业咨询 TC Group 北京金杜律师事务所等18家专业机构[7] - 授牌首批"开放成都"海外合作伙伴 包括荷兰贸促会 马来西亚外贸促进中心 韩国贸易投资振兴公社等国际机构助力链接国际市场资源[7] 外贸数据表现 - 前7个月成都进出口规模近5000亿元 同比增长6.8% 在全省外贸运行中持续发挥核心作用[3] - 成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FDI)9.5亿美元 同比增长9.2% 占全省总量的72.5%[3] - 1-6月成都跨境电商交易额突破800亿元 同比增长150% 标志蓉品出海进入规模扩张向质量跃升新阶段[6] 重点出口产品与产业 - 电动载人汽车 锂离子蓄电池 太阳能电池等外贸"新三样"产品走俏海外[6] - 厚普集团国际出海业务从单一产品出口迈向成套设备供应 整体解决方案 EPC总包工程 业务内容从天然气扩展到氢能板块[10] - 农产品贸易成果显著 中国农产品精品推介活动签约贸易协议及农业招商引资项目协议金额达13.9亿元[6] 国际物流体系建设 - 成都定期直飞国际及地区客货运航线增至81条 航线数量位居中西部第一 上半年双流和天府两场完成货运吞吐量57.2万吨 同比增长22.7%[10] - 成都国际班列常态化运行线路联通境外城市126个 形成覆盖广泛衔接顺畅的国际物流网络[11] - 形成公共班列 精品班列 定制班列等多元化开行模式 积极拓展中亚 中老 中非班列开行[11] 政策支持体系 - 成都出台"蓉品出海"六大行动 提供出口补贴 市场拓展 品牌建设等全链条支持[13] - 大力实施"立园满园"行动 深化"进解优促"工作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8] - 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拥有"两场两港"空铁联运立体开放格局 高能级开放平台密集包括自贸试验区 综合保税区等国家级对外开放平台[10][13]
科技引领下的服务消费新机遇系列
2025-09-09 02:37
行业与公司 * 行业聚焦于服务消费领域 涵盖家政 养老托育 文旅体育 教育培训 居住服务 数字消费 体育消费 银发经济 演艺及夜间经济等细分行业[1][3][12][16] * 提及的公司包括科锐国际 北京人力资源公司 BOSS直聘 银都股份 岭南控股 携程 云迹科技 猫眼 大麦等[3][13][15][16][19] 核心政策动向与框架 * 预计9月出台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 框架可能延续《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思路 融入对外开放和城乡均衡发展方向[1][2][4] * 近期各部委频繁提及服务消费政策 8月18日国务院会议强调培育壮大服务消费和新型消费 8月27日商务部提出开发银发旅游专列和家政服务提质扩容 8月29日国家发改委提出加快首发经济 数字消费 人工智能加持下的文旅赛事等领域发展 9月4日国办发布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的意见[3][12] 发展趋势与驱动因素 * 服务消费未来趋势与科技和对外开放深度结合 数字化 智能化 绿色化是关键方向 新质生产力开始改造消费者体验[1][5] * 科技与消费者体验结合的具体表现包括深圳全球首个机器人6S店 智能眼镜 智能耳机 人形机器人概念店 智能量体技术 一键拍摄违章无人机 智慧养老情感陪护机器人等[5][6] * 对外开放是重要趋势 海南作为试点在特许医疗方面优势显著 新药可先行进入中国市场 在跨境数据流动方面 游戏出海数据跨境在海南成功率更高 可能出现"来数加工"新模式 海南还引进22所中外高校开展国际教育项目[7][8] 国际经验借鉴与供给侧改善 * 中国可借鉴日本和韩国经验 日本通过政府支持动漫博览会提升规模和国际影响力 韩国利用便利店密集分布嵌入3D打印 衣物洗烫 煮泡面等消费场景并设置暖心便利店[9][10][11] * 国内城市也在简化演艺审批流程 提高演艺团体运营效率 通过供给侧改善促进服务消费[11] 投资机会与标的 * 新型消费领域投资机会包括AI赋能的教育和人力资源板块(如科锐国际 北京人力资源公司 BOSS直聘)以及机器人应用企业(如银都股份)[3][13] * 新消费领域五大关注方向:科技相关(机器人 人工智能 如云迹科技) IP潮玩相关 对外开放及出入境旅游相关(如岭南控股 携程 2025年中报增速非常高) 银发经济相关(旅游 保健品) 演艺及夜间经济相关(如猫眼 大麦)[15][16][17][19] * 短期可主题性参与政策出台后的龙头企业 长期需关注政策细节落实和资金支持情况[17] 政策的中长期影响 * 服务消费政策不仅是短期措施 而是整体促消费政策从商品转向服务的中长期变化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提高 服务性需求不断增长 从基本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到最低工资上调 个人所得税抵扣力度加大等措施都是为了改善人的体验与体感 推动长期经济发展并提升投资者风险偏好[2][14] 地方政府举措与年轻人消费 * 地方政府如绍兴市9月出台提升消费政策 对演艺 餐饮 旅游体育等十五方面进行刺激并提供上百万补贴吸引演唱会 音乐节等活动 上海市24年上半年也推出类似政策 这些措施旨在拉动跨市旅游并促进当地餐饮住宿发展 应对年轻人消费习惯变迁[16][18][19]
多领域活力数据折射经济强大韧性与潜力
央视网· 2025-09-08 00:53
零售业景气指数 - 9月中国零售业景气指数达50.6% 环比上升0.5个百分点 创近8个月新高 [1][3] 航空货运与物流 - 8月新开国际航空货运航线15条 每周增加往返航班超30个 [4][6] - 前8个月累计新开国际航空货运航线152条 每周增加往返航班超300个 [6] - 新开航线以亚洲76条和欧洲55条为主 北美洲14条 [6] - 货物结构以跨境电商 高端制造业 高附加值及电子产品为主 [6] - 8月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105.1点 环比回升0.01% 同比回升0.8% [8] 轻工业运行 - 前7个月规模以上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 [8] - 实现营业收入13.2万亿元 利润7601.1亿元 [8] - 轻工11类商品零售额4.9万亿元 同比增长11.4% 占社零总额17.4% [10] - 以旧换新政策带动电动自行车 洗衣机 空调产量分别增长33.2% 9.4% 5.1% [10] - 轻工商品出口5357.5亿美元 同比增长1.1% 占全国出口总额25.1% [12] - 21个大类行业中11个保持出口增长 [12] - 主要行业投资增速保持两位数增长 高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及制造业增速 [13] 外资与对外开放 - 广东前7个月新设外资企业1.7万家 同比增长32.7% [12] - 广东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56.7亿元 同比增长8.2% [15] - 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占广东外资总额29.1% [15] - 广东推进重大外资项目 包括赛威百亿级智能制造基地和埃克森美孚乙烯项目 [16] - "十四五"期间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新增19个 总数达174个 实现全国全覆盖 [18] -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以不足万分之一国土面积贡献全国五分之一进出口总值 [15] - 河南 四川 重庆等中西部省市外贸增速迅猛 特殊区域进出口值占本地外贸一半以上 [15] - 2024年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出口值较2020年增长超30% [15]
民生论谈丨入境游:用开放活力激发消费新动能
搜狐财经· 2025-09-03 04:27
入境游政策成效 - 2025年上半年各口岸入境外国人超1900万人次 同比增长30% [3] - 免签入境外国人达1364万人次 同比增长53.9% [4] - 离境退税商店数量超7200家 退税销售额同比增长95% [3][6] 政策优化措施 - 过境免签停留时间延长至240小时 适用省份扩展至24个 [4] - 离境退税"即买即退"全国推广 退税时间从48小时缩至15分钟 [5] - 杭州试点"一键退税"服务 最快两分钟到账 [5] 消费促进效果 - 享受离境退税人数同比增长186% 退税金额同比增长93.2% [6] - 离境退税政策将入境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 [5] - 商务部将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优化退税商店布局 [6] 行业发展方向 - 入境游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跃升 [6] - 创新商旅文体健融合消费场景 打造"购在中国"品牌 [6] - 开展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试点工作 [6]
省社会主义学院举行2025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
河南日报· 2025-09-01 23:40
政治引领与责任担当 - 全省统一战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 政治引领不断强化 建言献策成果丰硕 服务大局卓有成效[1] -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 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淬炼高纯度忠诚[1] 经济发展战略部署 - 锚定"1+2+4+N"目标任务体系 推动"招商引资拼经济"重大专项提质增效[1] - 着力促进民营经济"两个健康" 开展"同心出彩·助推幸福黄河建设"行动[1] - 推进科技创新 服务对外开放 助力高质量发展[1] 社会服务与治理效能 - 围绕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凝心聚力 广泛开展科技 法律 医疗等公益活动[1] - 更好服务群众 促进社会和谐 维护安全稳定 融入高效能治理[1] 组织建设与履职能力 - 提升履职能力 锤炼过硬作风 争做高素质标杆[1] - 省各民主党派 工商联负责同志及无党派人士代表出席开学典礼[2]
“走出去”“引进来”双发力 我国对外投资流量连续13年位居全球前三
华夏时报· 2025-08-27 18:38
文章核心观点 - 全球经济动力不足和跨国投资放缓背景下 中国仍具有巨大引资潜力 超大规模市场 完备高效产供链及丰富应用场景形成综合优势 诠释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1] - 中国对外投资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 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 并实现互利共赢效果 [1][4][5] 吸引外资优势 - 中国超大规模市场 完备高效产供链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丰富应用场景形成综合优势 [1] - 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关键地位和消费市场潜力给跨国公司充分投资信心 仍是理想 安全 有为投资目的地 [1] - 中国着力打造市场化 法治化 国际化营商环境 为外商投资提供长期稳定性和确定性 [3] - 商务部每月召开外资企业圆桌会议 自去年以来已召开40场 推动解决1500多件外资企业困难和诉求 并开展服务保障进外企专项走访活动 [3] - 在大规模设备更新 消费品以旧换新 政府采购 招投标等活动中坚持一视同仁支持内外资企业参与竞争 提供更公平竞争环境 [3] 对外投资表现 - 2024年中国对外投资达1627.8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10.1% [1] - 2021年至2024年中国对外投资带动货物进出口近1.2万亿美元 [1] - 2012年以来中国对外投资流量连续13年位居全球前三 [4] - 截至2024年底中国在境外设立企业超过5万家 遍布190个国家和地区 [4] - 对外投资存量超过3万亿美元 连续8年保持全球前三 占全球对外投资比重增至7.2% [4] - 中国对外投资涵盖18个国民经济行业门类 制造业 金融 信息技术 批发零售 租赁和商务服务等5领域占总量近80% [5] - 绿色低碳 数字经济 绿色矿产 蓝色经济等新兴领域投资稳步推进 [5] 国际合作案例 - 英国是中国在欧洲第二大直接投资目的地和第三大外资来源地 2024年中英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超过1300亿美元 [2] - 截至2025年7月英国累计对华实际投资超过350亿美元 中国对英国直接投资存量超过320亿美元 [2] - 英国累计在华设立企业超过1.3万家 [2] - 在埃及中国企业承建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务区项目 带动当地就业并推动产业发展 [5] - 在泰国中国车企建立电动汽车产业链 推动当地汽车产业向绿色低碳转型 [5] 一带一路投资 - 2023年中国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直接投资509.9亿美元 较上年增长22.9% 占当年对外投资总量26.5% [6] - 截至2024年底中国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投资存量达3700亿美元 占对外投资存量11.8% [6] - 第25届投洽会有77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确认参展参会 [6] - 投洽会将举办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对接交流活动 丝路海运国际合作论坛 海丝中央法务区论坛 丝路投资园区开发对接会等活动 [6] 展会与开放举措 - 第25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将于9月8日至11日在厦门举办 近百家跨国公司和国际投资机构负责人报名参会 [1] - 英国是投洽会主宾国 10个城市市长及代表将参会 [2] - 2014年中国在部分地区开展增值电信 生物技术 独资医院等领域扩大开放试点 一批项目已落地 [3] - 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 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 新开放举措优先在开放平台先行先试 [3] - 落实国家级经开区改革创新政策 提高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 [3]
45岁的深圳 越来越开放|湾区观察
第一财经· 2025-08-27 15:44
深圳经济特区45周年发展成就 - 深圳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5%站上3.68万亿元新台阶 平均每平方公里产出达18.4亿元 [3] - 万元GDP能耗 碳排放量 用水量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 1/5和1/8 [3] - 进出口年均复合增速达10.2%高出全国2.1个百分点 2024年进出口4.5万亿元登顶中国外贸第一城 [3] 外贸与外资表现 - 出口2.81万亿元实现32连冠 进口出口均创历史新高 [3] - 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3万家约占全国14.6% 实际利用外资约400亿美元显著超过十三五同期 [3] - 对外投资遍布全球147个国家和地区 投资领域向高新技术 金融 能源等多领域延伸 [3] 机场与口岸建设进展 - 深圳机场三跑道试飞成功 今年出入境外国人数量同比增长约5成 [1][2] - 新开或加密15条国际航线 国际客运航线覆盖33个国家47个通航城市 [2] - 深港陆路口岸单日出入境旅客达102.71万人次创历史纪录 [7] 对外开放战略部署 -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河套合作区按下加速键 [4] - 出台吸引外资实施办法20条举措 发布利用外资奖励计划实施细则 [4] - 推进跨境贸易便利化 内外贸一体化 服务业国际化和企业全球化 [6] 2024年外贸韧性表现 - 前7个月进出口2.58万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 继续位居内地外贸城市首位 [5] - 出口同比降幅从16.6%缩窄至5.4% 进口增长9.4%增幅扩大8.3个百分点 [6] - 对东盟进出口占比保持第一 对中亚五国增长18.8% 对主要市场合计增长10% [6]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 深圳机场T2航站区北货运区及综合配套工程开工 推动规模体量与保障能力多重跃升 [7] - 积极推进跨境基础设施协同升级 推动口岸通关查验模式改革创新 [7] - 中央发布文件赋予深圳更多重大改革开放任务 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 [6]
为外商投资提供长期稳定性和确定性
人民日报· 2025-08-26 20:36
投洽会背景与跨国公司参与 - 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将于9月8日至11日在厦门举办 吸引近百家跨国公司高管和国际投资机构负责人踊跃来华参与 [1] - 当前全球经济动力不足且贸易投资壁垒增多 跨国投资明显放缓 但中国仍具巨大引资潜力 [1] 福建省外资投资与产业优势 - 世界500强企业如沙特基础工业、埃克森美孚、ABB累计在福建投资外资项目达230个 [1] - 福建省上半年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5.7% 全球每三块汽车玻璃和每三辆电动车动力电池均有一块或一辆来自福建 [1] - 福建计划通过投洽会促成一批标志性项目落地 让全球投资者共享发展红利 [1] 中国综合优势与营商环境 - 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完备高效产供链及科技革命应用场景形成综合优势 诠释"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1] - 中国通过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为外商投资提供长期稳定性和确定性 [1] 对外开放政策与试点进展 - 中国去年在增值电信、生物技术、独资医院等领域开展扩大开放试点 已有一批项目落地并取得积极进展 [2] - 下一步将积极稳妥扩大试点 推进相关领域开放 落实外资企业国民待遇 破解市场准入"大门开、小门不开"问题 [2] 开放平台建设与政策创新 - 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 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 优先在开放平台试行新举措 [2] - 落实国家级经开区改革创新政策 提高其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 [2] 外资企业服务保障机制 - 商务部每月召开外资企业圆桌会议 去年以来已召开40场会议 推动解决1500多件外资企业困难和诉求 [2] - 将继续开展"服务保障进外企"专项走访 在设备更新、以旧换新、政府采购等活动中坚持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竞争 [2]
在开放的中国共求更多的合作
经济日报· 2025-08-26 04:37
外资企业山西行活动概况 - 8月20日至22日外资企业中国山西行活动吸引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近40家外国商协会和外资企业代表参与 包括13家世界500强企业负责人[1] - 活动期间外资企业代表与山西政府部门深度对话 探讨合作新机遇并寻求共赢新路径[1] - 截至2024年底山西省外商投资企业数量从2020年500余家增长至900余家 2025年1月至6月吸引外资4.18亿美元 同比增长46.65%[4] 外资企业关注领域 - 加拿大企业关注新能源基础设施投资和品牌落地领域合作机会[3] - 比利时企业重点关注第三代半导体 合成生物 现代医药和高端设备制造等新兴产业领域[3] - 东盟企业代表团重点关注先进制造业 能源装备产业以及数字经济和文化旅游产业[3] - 瑞典阿法拉伐公司看好山西能源化工 环保等领域转型升级带来的市场机遇[4] - 澳大利亚ZYF生物科技关注农业科技和健康产品研发合作领域[5] - 美国罗克韦尔自动化寻求在新能源 生命科学 生物制药等多元领域业务合作[5] 外资企业投资信心 - 多家外资企业负责人明确表示看好山西发展前景及与中国本土企业合作潜力[1] - 东盟经贸促进会指出泰国正大集团等企业持续加码中国投资 认可中国政策稳定性与长期投资价值[3] - 罗克韦尔自动化强调中国拥有庞大能源网络转型红利 全球领先算力基础设施及丰富工业应用场景[5] - 2025年1月至7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6133家 同比增长14.1% 反映外资持续看好中国市场[6] 山西产业转型成效 - 山西正从传统能源基地向多元化产业发展热土转变 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3][4] - 政府服务高效务实 招商引资专业性和诚意获得外资企业认可[3] - 中国贸促会会长表示山西将为高科技发展和创新带来巨大潜力和能量[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