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双碳
icon
搜索文档
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掀基建狂潮,储能设备商抢滩千亿新蓝海
第一财经· 2025-09-27 16:20
"储能+可再生能源"协同模式或成AIDC建设标配。 "阿里巴巴正积极推进三年3800亿元的人工智能(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并会持续追求更大投入。"在 日前召开的2025云栖大会上,阿里CEO吴泳铭表示,为了迎接全面超越人类的超级人工智能(ASI)到 来,2032年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的能耗规模将较2022年提升10倍。 数据中心是人工智能(AI)发展的基础设施,随着AI技术加速突破,人工智能数据中心(AIDC)及相 关云业务今年来成为中国科技巨头的重要投资主线,腾讯、字节、华为、百度等互联网巨头正加速布 局。方正证券研报显示,我国AIDC整体投资规模将从2024年的1875亿元提升至2027年的4826亿元。 不过,随着数据中心从通用计算向智能计算进阶,AIDC对供电安全稳定性的要求显著提升,整体能耗 亦同步攀升,电力保障正成为影响数据中心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 行业人士表示,电力资源获取能力正成为算力服务商的一种核心竞争力,具备与能源企业合作或电力自 主调度能力的厂商在未来供给侧中将占据高位。 "这是对数据中心业务高速扩张下稳定运行的前瞻性布局。"李晓认为,字节这种"新能源发电+储能+智 能调度"的一体化能源 ...
300274突发!四高管提前终止减持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27 15:37
高管减持计划变动 - 阳光电源四位副总裁级别以上高管宣布提前终止减持计划 涉及不超过424900股 按9月26日收盘价157.50元/股计算 价值不超过6692万元 [2] - 提前终止减持原因为避免短线交易 涉及高管包括副董事长兼高级副总裁顾亦磊 董事兼高级副总裁吴家貌 副总裁邓德军和副总裁汪雷 [2] - 四位高管合计直接持有公司股份1909851股 占总股本比例0.0930% 其中顾亦磊持股700000股(0.0341%) 吴家貌持股577500股(0.0281%) 邓德军持股559551股(0.0273%) 汪雷持股72800股(0.0035%) [3] 股价表现与历史波动 - 从7月11日预披露减持至宣布提前终止期间 公司股价接近翻番 涨幅达93.49% [4] - 减持计划原定于2025年8月4日至11月3日实施 减持股份占公司总股本0.0207% 原因为个人资金需求 [3][4] - 公司曾经历显著股价波动 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受双碳目标及光伏平价上网影响 三年涨幅超20倍 2022年至2023年因预期及估值过高、业绩暴雷等因素持续大跌 [5] 公司经营状况 - 随着销售规模持续增长 公司存在应收账款周转风险、毛利率降低风险及新能源项目投资开发风险 [4] - 公司近期股价刷新2011年上市以来新高 成为A股光储板块市值第一 在减持公告发布后开启上升通道 [4]
煤炭:8月用电量同比+5.0%,焦炭开启新一轮提涨
华福证券· 2025-09-27 12:59
行业投资评级 - 煤炭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评级)[7] 核心观点 - 反内卷是手段,扭转PPI才是根本目的,8月PPI环比持平,煤价带动PPI环比企稳,PPI与煤价高度关联性决定着煤价要稳住,2025年煤价低点或为政策底,后续仍可期待更多供给端政策出台[5] - 考虑到需求端变化尚不明朗,煤价预计在波折中震荡上涨,配置层面仍以优质核心标的作为首要目标[5] - 正处在能源大变革时代,在先立后破的政策导向和能源安全诉求下,煤炭或仍处于黄金时代[5] - 煤炭供给弹性有限:一是双碳背景下产能控制严格,而安监与环保政策的趋严挤出超产部分;二是供给呈现区域分化,随着东部地区资源减少以及山西进入"稳产"时代,开采难度或逐步加大,国内产能进一步向西部集中,加大供应成本;三是开采深入及安全标准提高后,焦煤开采难度加大,欠产或将成为新常态,资源稀缺性将体现更为明显[5] - 煤炭作为主要能源的地位短期难以改变,宏观经济偏弱虽阶段性影响了煤炭需求,但供给偏刚性及成本上升有效支撑煤价底部,煤价仍有望维持震荡格局[5] - 煤企资产报表普遍较为健康,叠加分红比例整体改善,煤炭股仍有比较优势[5] 投资建议 - 建议从以下几个维度把握煤炭投资机会:(1)资源禀赋优秀,经营业绩稳定且分红比例高或存在提高分红可能的标的,建议关注:中国神华、中煤能源、陕西煤业;(2)具有增产潜力且受益于煤价周期见底的标的,建议关注:兖矿能源、华阳股份、广汇能源、晋控煤业、甘肃能化;(3)受益于长周期供给偏紧,具有全球性稀缺资源属性的标的,建议关注:淮北矿业、平煤股份、山西焦煤、潞安环能、山煤国际;(4)煤电联营或一体化模式,平抑周期波动的标的,建议关注:陕西能源、新集能源、淮河能源[6] 本周行情回顾 - 本周煤炭指数小跌1.37%,沪深300指数小涨1.07%,煤炭指数跑输沪深300指数2.44个百分点[13] - 年初至今煤炭指数大跌7.12%,沪深300指数大涨15.63%,煤炭指数跑输沪深300指数22.75个百分点[13] - 本周煤炭板块市盈率PE为15.6倍,位列A股全行业倒数第五位;市净率PB为1.26倍,位于A股中下游水平[14] - 本周涨幅前五名公司为:大有能源(+7.4%)、平煤股份(+1.9%)、盘江股份(+1.1%)、江钨装备(+0.7%)、电投能源(+0.6%)[19] - 跌幅前五名公司为:潞安环能(-5.9%)、永泰能源(-4.7%)、山西焦煤(-4%)、淮河能源(-3.7%)、云煤能源(-3.4%)[19] 动力煤市场情况 - 截至2025年9月26日,秦港5500K动力末煤平仓价701元/吨,周环比-0.4%,内蒙、陕西产地价微涨,山西产地价小涨[3] - 截至2025年9月26日动力煤462家样本矿山日均产量为565.1万吨,环比+3.0万吨,年同比-1.5%[3] - 本周电厂日耗小跌,电厂库存小涨,秦港库存大跌,截至9月22日,动力煤库存指数为179.2(-5.7)[3] - 非电方面,甲醇、尿素开工率分别为82.5%(+2.6pct)和85.6%(+4.4pct),仍处于历史同期偏高水平[3] - 2025年9月秦港动力煤(Q5500)长协价为674元/吨,月环比+6.0元/吨(+0.9%),年同比-23.0元/吨(-3.3%),2025年以来长协价均值为678元/吨[24] - 内蒙古产地价(5500K)微涨,截至9月26日为567.8元/吨,周环比上涨3.6元/吨(+0.6%),年同比下跌160.2元/吨(-22%)[27] - 山西产地价(5500K)小涨,截至9月26日为614元/吨,周环比上涨17元/吨(+2.8%),年同比下跌125元/吨(-16.9%)[27] - 陕西产地价(6000K)微涨,截至9月26日为685元/吨,周环比上涨5元/吨(+0.7%),年同比下跌170元/吨(-19.9%)[27] - 国际煤价方面,欧洲ARA动力煤持平于102.5美元/吨,理查德RB动力煤持平于86.5美元/吨,纽卡斯尔动力煤微涨至102.0美元/吨(+0.9%)[31] - 动力煤462家样本矿山产能利用率93.8%,周环比上涨0.5pct,年同比下跌1.7pct[35] - 六大电厂日耗87.7万吨,周环比下跌2.3万吨(-2.6%),年同比下跌3.2万吨(-3.6%)[36] - 六大电厂库存1345.1万吨,周环比上涨38.7万吨(+2.9%),年同比上涨30.4万吨(+2.2%)[36] - 六大电厂可用天数15.3天,周环比上涨0.8天(+5.2%),年同比上涨0.9天(+5.9%)[36] - CR动力煤库存总指数179.2点,周环比下跌5.7点(-3.1%),年同比下跌7.6点(-4.1%)[44] - 462家样本矿山动力煤库存315.1万吨,周环比上涨18.8万吨(+6.3%),年同比上涨177.9万吨(+129.7%)[46] - 秦港煤炭库存545万吨,周环比下跌30万吨(-5.2%),年同比下跌40万吨(-6.8%)[47] - 长江口煤炭库存683万吨,周环比上涨29万吨(+4.4%),年同比上涨175万吨(+34.4%)[47] - 广州港煤炭库存232.3万吨,周环比下跌9万吨(-3.7%),年同比下跌72.5万吨(-23.8%)[47] 炼焦煤市场情况 - 截至9月26日,京唐港主焦煤库提价1750元/吨,周环比+4.8%,山西产地价格大涨,河南、安徽产地价格持平[4] - 截至9月26日,523家样本矿山精煤日均产量77.2万吨(+1.1万吨),年同比-3.2%,532家精煤库存211万吨(-21.8万吨),年同比-23.1%[4] - 甘其毛都蒙煤通关量18.3万吨(-0.1万吨),年同比+88%;日均铁水产量242.4万吨(+1.3万吨),年同比+7.8%[4] - 本周焦炭价格持平、螺纹钢价格小跌,大型焦化开工率微跌,焦炭首轮提涨开启,截至9月26日,焦化厂产能(>200万吨)开工率79.9%,周环比-0.1pct[4] - 山西吕梁焦煤出矿价1500元/吨,周环比上涨100元/吨(+7.1%),年同比下跌60元/吨(-3.8%)[61] - 河南平顶山焦煤出矿价1510元/吨,周环比持平,年同比下跌410元/吨(-21.4%)[61] - 安徽淮北焦煤车板价1510元/吨,周环比持平,年同比下跌380元/吨(-20.1%)[63] - 峰景矿到岸价205美元/吨,周环比上涨1.5美元/吨(+0.7%),年同比上涨1美元/吨(+0.5%)[65] - 无烟煤及喷吹煤价格普遍上涨,晋城无烟煤940元/吨(+9.3%),阳泉无烟煤910元/吨(+9.6%),阳泉喷吹煤870元/吨(+4.8%),长治喷吹煤1010元/吨(+4.1%)[68] - 山西一级冶金焦出厂价1430元/吨,周环比持平,年同比下跌270元/吨(-15.9%)[70] - 上海螺纹钢价格3240元/吨,周环比下跌40元/吨(-1.2%),年同比下跌80元/吨(-2.4%)[70] - 523家样本矿山炼焦煤开工率86.5%,周环比上涨1.8pct,年同比下跌4.4pct[72] - 蒙煤甘其毛都口岸通关量18.3万吨,周环比下跌0.1万吨(-0.5%),年同比上涨8.6万吨(+88%)[74] - 焦化厂开工率分化,产能>200万吨开工率79.9%(-0.1pct),产能100-200万吨开工率71.9%(持平),产能<100万吨开工率53%(+1.1pct)[76] - 中国日均铁水产量242.4万吨,周环比上涨1.3万吨(+0.6%),年同比上涨17.5万吨(+7.8%)[77] - 高炉开工率84.5%,周环比上涨0.5pct,年同比上涨6.2pct[77] - 523家样本矿山精煤库存211万吨,周环比下跌21.8万吨(-9.4%),年同比下跌63.4万吨(-23.1%)[81] - 国内样本钢厂炼焦煤库存796.3万吨,周环比上涨5.7万吨(+0.7%),年同比上涨71.3万吨(+9.8%)[82] - 国内独立焦化厂炼焦煤库存856.4万吨,周环比上涨52.9万吨(+6.6%),年同比上涨87.5万吨(+11.4%)[82] - 中国六大港口炼焦煤库存量263.5万吨,周环比下跌15.7万吨(-5.6%),年同比下跌134.6万吨(-33.8%)[86] 进口煤市场情况 - 全球→中国煤炭发运量536.8万吨,周环比上涨83.8万吨(+18.5%),年同比下跌146.7万吨(-21.5%)[90] - 澳大利亚→中国煤炭发运量120.8万吨,周环比上涨7.5万吨(+6.6%),年同比下跌80万吨(-39.8%)[90] - 俄罗斯→中国煤炭发运量88.3万吨,周环比上涨16.2万吨(+22.5%),年同比下跌14.2万吨(-13.9%)[90] - 印尼→中国煤炭发运量309.1万吨,周环比上涨64.4万吨(+26.3%),年同比下跌39.6万吨(-11.4%)[90] - 全球→中国煤炭到港量653.3万吨,周环比下跌204万吨(-23.8%),年同比下跌46.6万吨(-6.7%)[94] - 澳大利亚→中国煤炭到港量132万吨,周环比下跌80.5万吨(-37.9%),年同比上涨18.3万吨(+16.1%)[94] - 俄罗斯→中国煤炭到港量134.2万吨,周环比上涨51.4万吨(+62.1%),年同比上涨16.3万吨(+13.8%)[94] - 印尼→中国煤炭到港量299.1万吨,周环比下跌127.8万吨(-29.9%),年同比下跌79.3万吨(-21%)[94] 行业重要数据 - 2025年8月全社会用电量10154亿千瓦时,同比+5.0%;2025年1-8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68788亿千瓦时,同比+4.6%[97] - 多家煤炭企业2025H1业绩披露,包括冀中能源、山西焦煤、兰花科创、永泰能源、盘江股份等公司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数据[100] - 本周行业重点公告包括兰花科创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平煤股份控股股东实施战略重组、甘肃能化下属窑煤公司三矿改建项目等[101]
全国最大!广汽落地V2G微网,车主可享3元/度放电收益
南方都市报· 2025-09-27 12:58
核心观点 - 广汽集团实现全国最大V2G微网及第20000桩上线 标志车网互动领域技术及规模双突破 并建成国内首个10kV中压并网集中式V2G系统 [1] 能源生态布局 - 集团投资450亿元建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 掌握弹匣电池 12合一电驱 5分钟充电续航200公里超充等核心技术 [4] - 通过"26能源行动"设立优湃能源构建"从矿到桩"纵向一体化新能源产业链 [4] - 充电网络覆盖全国31省市204城市 服务超700万用户 1000V快充桩数量位居车企第一 [4] V2G技术突破 - 实现车辆到电网双向能量互动 支持私人电动车"低谷囤电 高峰卖电"操作 [5] - 昊铂首款车型2023年率先搭载V2G功能 推出20kW一体式及分体式V2G充电桩 [7] - 完成全国首次新能源汽车与电网深度融合V2G技术验证 实现虚拟电厂结合的二次调频实车试验 [7] 项目运营特点 - 10kV中压并网实现集中式调度 较传统低压并网具备更大电力吞吐能力 更适配电网调峰需求 [10] - 为车主提供3元/度放电收益 目前补贴不受电力峰谷时段限制 [10] - 昊铂系列推出终身免费充电 三电系统终身质保 V2G充放电功能等用户权益 [10] 行业模式创新 - 首创车企主导V2G落地模式 形成"车-桩-网-用户"闭环 区别于电网企业或充电运营商主导的试点项目 [11] - 模式具备协同效率优势 但面临投入大 回报周期长等挑战 [11] - 行业竞争加剧 比亚迪 蔚来等车企及充电运营商均在加速V2G领域布局 [11]
"赛链同行碳索新篇"赛力斯可持续发展论坛(2025)暨绿色产业链战略发布会圆满举办
格隆汇· 2025-09-27 04:33
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 - 公司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基因 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 将ESG理念深度融入发展战略 [3] - 公司通过碳管理数字化平台 技术研发 产品创新和绿色制造等多维度实践可持续发展 [3] - 公司提出低碳设计 绿色制造 数智化管理三大可持续发展探索方向 [5] 产业链协同减碳行动 - 公司发布共建绿色产业链倡议 呼吁供应链合作伙伴协同推进全价值链近零排放 [7] - 公司举办供应链低碳转型启动仪式 标志与供应链伙伴开启协同减碳新征程 [13] - 公司与宁德时代等供应链代表探讨构建绿色低碳供应链的挑战与机遇 [16] 行业政策与外部合作 - 工信部自十三五时期以来以构建绿色供应链等四个绿色为牵引 全面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9] - 安永和延锋等研究机构及供应链伙伴分享ESG实践路径 为公司绿色战略提供参考 [11] - 公司未来将深化全产业链协作 构建绿色低碳 智慧高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新生态 [15] 行业发展背景 - 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国家双碳战略深化和全球可持续发展背景下迎来新机遇 成为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力量 [1]
"赛链同行 碳索新篇"赛力斯可持续发展论坛(2025)暨绿色产业链战略发布会圆满举办
格隆汇· 2025-09-27 03:47
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 - 公司以ESG战略驱动可持续发展 将ESG理念深度融入发展战略[1][3] - 公司提出2045年生产运营碳中和与全价值链条近零排放目标[3] - 公司通过低碳设计 绿色制造 数智化管理三大路径推动汽车低碳变革[5] 公司具体实践成果 - 问界纯电行驶占比高达70% 表明用户多数选择环保出行方式[3] - 公司建立碳管理数字化平台 在技术 产品 制造环节实现节能减排[3] - 公司将碳足迹管理作为碳中和落地关键 供应链碳管理为核心环节[5] 产业链协同倡议 - 公司发布共建绿色产业链倡议 呼吁合作伙伴将低碳议题纳入公司战略[7] - 公司启动与供应链伙伴协同推进低碳转型的新征程[11] - 公司携手宁德时代等供应链代表探讨绿色产业生态构建与创新机制[15] 行业政策背景 - 工信部以构建绿色供应链等四个绿色为牵引 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9] - 国家双碳战略全面深化 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绿色发展关键力量迎来新机遇[1] - 行业全面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旨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与发展质量[9] 外部机构参与 -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解读绿色供应链政策[3][9] - 安永代表与延锋代表分别从研究机构和供应链角度分享ESG实践路径[12] - 供应链伙伴与研究机构代表共同出席可持续发展论坛[3]
衢州富豪王敏良加码高性能纸,仙鹤股份拟定增募资不超30亿元,提示业绩下滑等风险
搜狐财经· 2025-09-27 03:16
定增方案概述 - 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不超过211,792,834股A股股票 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0亿元 [1] - 募集资金拟投入广西三江口新区高性能纸基新材料项目二期工程21亿元 补充流动资金9亿元 [2] - 项目总投资额54.04亿元 建设周期3年 完全达产后形成年产60万吨纸浆(40万吨漂白阔叶木浆 20万吨化机浆)及70万吨纸(30万吨特种生活材料用纸 30万吨特种包装材料用纸 10万吨特种薄型纸)的生产能力 浆纸合计年产能达130万吨 [5] 行业驱动因素 - "以纸代塑"及"双碳"政策催生市场空间 特种纸凭借可降解 可回收优势在食品饮料包装 电商缓冲包装等领域加速替代传统塑料包装 [5] - 消费变革驱动下游需求升级与扩容 生活水平提升拉动无氟 食品级标准的高品质食品包装纸快速增长 电商物流和外卖新茶饮等新消费模式引爆对防油 防水 隔热等功能性用纸的海量需求 [6] - 近五年来国内消费升级 环保政策趋严及新兴应用场景拓宽驱动高性能纸基功能材料产量增速在全球保持领先地位 [3] 战略目标与财务影响 - 项目实施将实现"林浆纸用"一体化布局 弥补造纸原材料短板 充分利用当地原材料资源优势 [5] - 通过扩充高端产能深化与核心客户战略合作 提升市场份额 凭借规模化效应优化产品结构 降低单位成本 增强盈利能力与综合竞争力 [7] - 拓宽资本补充渠道 缓解营运资金压力 降低资产负债率 为大型项目建设 前沿技术研发提供资金保障 公司正处于战略扩张关键期 仅依靠经营积累与银行贷款已难以满足资金需求 [8] 经营与财务表现 - 公司是国内门类最全 品种最多 规模最大的特种纸研发与生产企业之一 在行业深耕逾二十年 [3]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9.91亿元 同比上升30.14% 归母净利润4.74亿元 同比下降13.80% 扣非归母净利润4.43亿元 同比下降11.20% [15] - 实控人王敏良家族今年以114亿元财富在《新财富杂志500创富榜》中位列294位 [2]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莅临佳华科技考察 深度关切“双碳”领域数字化创新实践
证券时报网· 2025-09-27 02:33
9月26日,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一行莅临佳华科技物联网大数据中心考察,对佳华科技在数字 化赋能绿色转型领域的实践成果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佳华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此次考察切实看到 佳华先进的技术实力与海量的数据储备。当前我国正处于"双碳"战略落实的关键机遇期,希望佳华持续 发挥优势,以AI、区块链、云计算等前沿技术为支撑,为国家设计、构建、运营世界领先的"双碳"技术 平台,进一步发展壮大,在挑战中把握机遇,推动"双碳"目标加速落地。 佳华科技正式推出的绿色低碳企业赋能平台,更成功入选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首批全国数据项目,面向 全国数千余政府部门与数万家重点企业提供SAAS化"菜单式"服务,切实降低政企"双碳"管理成本,提 升工作效率,创造碳资产和数据资产的"双重价值"。其彰显的社会责任和高新技术,得到刘振民特使的 高度赞许。 未来,佳华科技将持续践行"绿色发展、数字经济、新质生产力"国家战略,成为数字化绿色化双化协同 创新发展的示范,进一步完善碳监测、碳管理、碳金融、绿色转型全链条解决方案,为气候变化事务这 一国家战略提供更坚实的数字化支撑,为国家"双碳"目标实现贡献更多佳华力量。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 ...
城市24小时 | 宁德时代 为何相中“海上风电第一城”?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6 15:49
盐城与宁德时代战略合作 - 盐城市政府与宁德时代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共同构建绿电直连+零碳生态圈 开创零碳发展新模式[2] - 盐城成为江苏省绿电直连供电试点主阵地 首批5个试点项目中盐城占3个 包括宁德时代规划拟建项目[3][4] - 盐城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2006万千瓦 为东部沿海首个两千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城市 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超562.37万千瓦占全球7%[5] - 绿电直连通过国家电网变电站汇集专线 将风电光伏等绿色能源点对点输送至园区企业车间 解决绿色能源供应不稳定问题[6] - 宁德时代定位为零碳科技公司 此次合作将产生强大协同效应 为零碳城市建设和国家双碳目标贡献实践样本[7] 交通运输人工智能发展 - 交通运输部等多部门提出到2027年人工智能在交通运输行业典型场景广泛应用 建成一批人工智能+交通运输标志性创新工程[8] - 到2030年人工智能深度融入交通运输行业 智慧交通与智慧物流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 总体水平位于世界前列[9]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 西气东输三线在建线路工程全部投运 中卫至枣阳段工程正式投产通气 显著提升我国中东部地区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10] - 河南能源集团与中国平煤神马控股集团实施战略重组 将诞生资产超5500亿元 全年营收超2500亿元的能源企业[12] 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 浙江省十四五期间经济总量连续跨越7万亿、8万亿、9万亿元大台阶 2025年预计达9.5万亿元占全国6.7%[11] - 青岛市构建规模不低于3000亿元的基金矩阵 力争到2027年市政府引导基金在投规模达1500亿元[13] 金融中心发展态势 - 全球前十大金融中心排名中香港第三 上海第八 深圳第九 所有金融中心评分均上升[17][18][20] - 中国内地12个金融中心上榜 上海评分751分全球第8 深圳750分全球第9 北京737分全球第22[20][21] - 广州排名上升1位至全球第33 成都上升1位至全球第38 杭州上升5位至全球第58[21][22]
倪江波:“双碳”背景下应加快推动农村建筑节能减排工作
中国新闻网· 2025-09-26 11:29
建筑领域是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根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最新发布的《中国城乡建设领域 碳排放研究报告(2024年版)》2022年,建筑运行的能耗为11.9亿吨标准煤,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 22%,而其碳排放为23.1亿吨CO₂,占全国能源相关碳排放总量的21.7%。其中,农村居住建筑的能耗和 碳排放占比为21%。造成这个占比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差、用能系统效率低、可再 生能源利用率不足等问题。因此农村居住建筑节能潜力巨大。 倪江波:"双碳"背景下应加快推动农村建筑节能减排工作 农村建筑如何节能降碳,又面临哪些挑战?对中国建筑整体的节能减排,甚至对中国整体的能源转型有 何重要意义?未来又该如何发展?围绕上述问题,中国新闻网采访了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会长倪江波。他 指出,建筑节能降碳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在快速推进城镇节能建筑建设的同时,不断推动农 村建筑的节能减排工作也是重中之重。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会长倪江波(受访者供图) 专访实录摘要如下: 倪江波: 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是实现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而推动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发展 又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根据《近零能耗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