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布局

搜索文档
创新药寻突围,“自研+引入”双轨战略能否重塑增长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6 05:09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季媛媛 随着中国创新药企在肿瘤与自身免疫疗法领域的激烈竞争,这些企业正从依赖故事营销转向以数据驱动 的创新战略,同时采取多元化的融资策略以确保生存和发展。 "资本寒冬教训深刻,企业更注重管线聚焦、数据差异化及现金流管理,从'讲故事'转向'拼数据'。"有 业内人士点出了当前Biotech企业的生存法则。 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15日,年内在港上市的61家公司中,按第18A章规则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有10 家,合计首发募资额约80.50亿港元。对比来看,去年全年仅有4家此类公司在港上市,合计首发募资额 仅15.12亿港元。与此同时,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创新药对外BD首付款金额高达17.3亿美元,远超同期 中国生物医药投融资金额6.9亿美元。 在肿瘤和自身免疫这两大热门赛道同质化竞争的背景下,未盈利生物技术公司正在通过策略调整寻求新 的增长点。 科望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纪晓辉博士国际免疫创新研讨会前夕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 者表示,肿瘤和免疫两大疾病领域竞争激烈,众多企业参与其中,源于尚未满足的疾病治疗需求极为庞 大。以肿瘤领域为例,众多公司纷纷布局,全球约70%的制药公司 ...
心玮医疗-B(6609.HK):扭亏为盈筑牢成长根基,股份回购释放增长信心
格隆汇· 2025-09-26 00:49
行业背景 - 国内神经介入器械市场以36.5%复合年增速加速扩容(2022年至2028年)[1] - 国产替代进程显著提速[1]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44.4%至1.86亿元[1][2] - 净利润509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1] - 毛利同比增长53.9%至1.266亿元[2] - 毛利率提升4.2个百分点至68.2%[2] - 经营性净现金流达5363.8万元,同比增长超5倍[8] - 销售与管理费用率从44.8%降至37%[8] 业务发展 - 缺血性脑卒中领域:Captor®取栓支架与"级联抽吸+CATCH"方案形成双引擎,大口径抽吸导管植入医院数量同比激增267%,带动整体植入量增长60%[5] - 终端植入金额全年有望突破6.5亿元,市场份额超过10%[5] - 出血性业务收入同比飙升563%[5] - "长城"栓塞辅助支架上市后覆盖200家新医院[5] - 介入通路领域:"脉合"封堵止血器半年度植入量近10万根,销量同比增长28%[5] - 血管闭合领域市场份额超20%[5] 战略布局 - 手握32款NMPA批准产品、267项专利[5] - 在研管线中药物支架即将提交注册,脑机接口技术预计2026年进入临床[5] - 上海临港与南京江北新区两处生产基地保证产品供应[6] - 国内覆盖2500余家医院[6] - 取栓支架等产品取得CE或FDA认证,在8个国家或地区获得31项注册证书[6] - 在21个国家推进约100项产品注册[6] 股份回购 - 启动股份回购工作,首次回购数量3万股、金额181万港元[2] - 年初至今股价累涨近200%[8] - 总市值24.47亿元[9] 未来展望 - 目标未来三年年化营收增长超35%[11] - 计划2026年推进海外业务市场注册和产品准入至50个国家以上[11] - 海外业务预计保持50%至100%的增速[11]
赛轮集团如何用20年“冲”进中国民企500强?
齐鲁晚报· 2025-09-25 21:44
核心技术突破 - 成功解决轮胎行业"魔鬼三角"难题,实现滚动阻力、抗湿滑性能和耐磨性能同时优化 [1][2] - 世界首创化学炼胶技术实现产业化,液体黄金轮胎成为橡胶轮胎工业史上第四个里程碑式创新 [2] - 研发投入年均增长率超20%,研发人员占比达13%以上,拥有国内外专利2000余项 [3] 产品创新成果 - 全球首发彩边轮胎,采用非污染稳定材料经过上千次实验验证,实现色彩持久不褪色 [5] - 彩边轮胎搭载ARMORSEAL自密封胶技术、SILENTTREAD专利静音绵(降噪9分贝)及RFID芯片 [6] - 除液体黄金轮胎外,赛事胎、越野胎、巨胎等工程胎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3][4] 全球产能布局 - 海外建有越南、柬埔寨、墨西哥、印尼生产基地,年规划产能达3155万条全钢胎/1.09亿条半钢胎/46.7万吨非公路轮胎 [7] - 埃及新项目投资2.91亿美元建设360万条子午线轮胎产能,辐射亚非欧三大市场 [7] - 建立四大全球研发中心(青岛/多伦多/法兰克福/胡志明),产品覆盖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7][11] 智能制造体系 - 发布全球首个橡胶工业互联网平台"橡链云",实现全链条智能化管理 [4] - 采用"全球一个工厂"模式,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全球生产协同与供应链高效运营 [8] 品牌价值提升 - 首度跻身2025全球轮胎品牌价值前十,蝉联中国最具价值轮胎品牌 [10] - 品牌价值达1128.96亿元(年增123亿元),位列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第105位 [10] - 通过赛事合作(F4/CTCC)、国际体育营销(欧洲杯/奥运会)及文化活动提升全球影响力 [10]
跨境仓储物流加速全球化转型
北京商报· 2025-09-25 12:01
北京商报讯(记者 刘卓澜)9月24日,由北京市商务局主办,"走出去"导航网承办的"资源共享互利共 赢——跨境仓储物流的机遇与挑战"沙龙上,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副主任陈中涛指出,2025年1-7月全国社 会物流总额达201.9万亿元,同比增长5.2%,总量供给充足,有力支撑国民经济健康运行。但行业仍存 在结构性矛盾,物流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成本需进一步下降。 "物流组织形式向供应链转型、布局向全球化延伸的任务依然紧迫。"陈中涛分析指出。在他看来,未来 中国物流行业发展将呈现五大趋势:一是需求增长从快速转向平缓,增速将与GDP基本持平或略高,维 持在4%-5%区间;二是组织形式向供应链一体化升级,物流企业需整合全链条资源,提供综合解决方 案;三是技术手段向智能化深度渗透,"人工智能+"行动将推动仓储、运输、调度全流程智能化;四是 发展目标向价值创造延伸,从"降成本、提效率"转向保障供应链韧性、提升柔性化水平,助力经济转型 中的"新消费、新供给、新价值"挖掘;五是全球化布局与绿色低碳成为必然选择,双循环战略与绿色转 型政策将引导行业升级。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深化和产业出海加速,跨境物流已从成本导向转向韧性、安全与价值 ...
港交所迎“男装之王”,海澜之家IPO背后的代际突围与品牌重生
搜狐财经· 2025-09-25 09:06
核心观点 - 公司拟在境外发行H股并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以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 加快海外业务发展 提升国际品牌形象 打造多元化资本运作平台 增强资本实力 助力高质量发展[1] - 此次H股IPO是公司在营收增速放缓 净利润下滑背景下 应对"中年危机"与"代际传承"双重压力 通过全球化布局与品牌年轻化实现二次突围的战略抉择[1] 资本运作与财务表现 - 公司市值已突破300亿元 为A股"男装第一股"[1] - 2024年营收达209.57亿元 连续六年位居A股服装行业榜首[2] - 2024年销售费用达48.41亿元 净利率降至10.45%[2] - 库存压力攀升至119.87亿元历史高位[2] - 构建"A+H"双融资平台可引入国际资本 优化资本结构 为海外扩张积累声誉资本[2] 海外业务发展 - 2025年上半年海外收入达2.06亿元 同比增长27.42%[3] - 东南亚 中东市场成为新增长极[3] - 海外门店达111家[5] - 在印尼市场推出适应热带气候的透气面料并融入蜡染传统工艺 形成"新国货"标签[5] 品牌转型挑战 - 品牌面临"爸爸装"标签固化与消费断层问题[4] - 2025年中国服饰消费中休闲风格占比36.93% 运动风格占比27.76% 商务风格面临边缘化风险[4] - 推出黑鲸 OVV等子品牌 签约林更新 许魏洲等青年偶像仍难以扭转"中年男装"刻板印象[4] 改革战略举措 - 年轻化维度:与国潮IP联名推出"大闹天宫"系列 在抖音 得物等平台加大内容电商投入 通过短视频种草与直播转化打造爆款单品[4] - 全球化维度:在东南亚市场深耕后加速布局中亚 中东 非洲市场[5] - 面临H&M 优衣库 ZARA等国际快时尚对手的竞争挑战 需在文化输出与商业盈利间寻找平衡点[5] 公司治理转型 - 从"家族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型 引入职业经理人 优化董事会结构 建立数字化供应链提升治理效率[4] - 2020年32岁的周立宸接任董事长 面临线上渠道渗透率不足 产品设计与Z世代审美脱节等复杂挑战[2]
奇瑞汽车:以“资本全球化”为桥,引领全球智能出行生态变革
智通财经· 2025-09-25 02:28
在全球汽车产业向新能源与智能化深度变革的浪潮中,港股市场凭借其国际化资本生态与对新兴产业的 包容属性,成为车企对接全球资源的重要枢纽。中国汽车"出海"领军者——奇瑞汽车(09973),也将 在香港资本市场的助力下,踏上全球化发展的新征程。 9月25日,奇瑞汽车正式于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锣声敲响的一刻,这家中国自主品牌车企成为中国汽 车工业从"引进来"、"走出去"迈向"资本全球化"历史性跨越的靓丽名片。奇瑞汽车上市不仅是企业自身 的里程碑,更预示着中国将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加速迈进,引领全球智能出行生态变革。 从芜湖到全球,28年深耕铸就"出海冠军" 1997年,奇瑞汽车在安徽芜湖诞生。彼时,中国汽车市场仍以"引进来"为主导,外资品牌在核心技术与 市场份额上占据绝对优势。但自创立之初,奇瑞便挣脱技术依赖的路径束缚,埋下"自主研发+全球化 布局"的种子。 1999年,公司首台自主研发发动机成功下线,一举打破外资品牌在汽车核心动力领域的长期垄断,为中 国自主品牌掌握"心脏"技术撕开缺口。2000年,首款轿车"风云"实现量产,以高性价比与可靠品质叩开 大众市场大门,让中国消费者看到自主品牌的实力。2001年, ...
奇瑞汽车登陆港交所 成为年内港股最大的车企IPO
财经网· 2025-09-25 01:29
本报记者 刘钊 9月25日,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奇瑞汽车")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此次上市,奇瑞汽 车以30.75港元/股的招股价上限定价,募资规模达91.4亿港元,一举成为年内港股市场规模最大的车企 IPO。 从2004年首次启动上市计划,到历经金融危机、借壳失败、混改重组等多重挑战,这家"国内最后一家 未上市整车企业"终于圆梦资本市场。招股结果显示,奇瑞汽车公开发售部分获得238倍超额认购,创下 今年港股新股认购纪录,同时吸引多家基石投资者认购。 从"小草房"到资本市场 奇瑞汽车的创业与上市之路充满艰辛与挑战。上世纪90年代,为改变安徽地方经济结构、抓住轿车进入 家庭的发展机遇,安徽省在芜湖市启动"951工程"。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响应号召,从长春一汽回到 安徽,带领团队在芜湖城北的荒滩上开启创业征程。 回想起当年创业时的艰辛,尹同跃表示,"当时,创始团队的办公室是几间'小草房',房顶漏雨、四壁 透风,冬天寒冷刺骨,夏天闷热难耐,且面临缺钱、缺人、缺经验、缺设备的'一穷二白'困境。"即便 如此,尹同跃与团队仍打破常规,开启创业之路,为奇瑞的发展埋下第一颗种子。 奇瑞汽车的上市征程更是一波三折, ...
LP心声:以后只会投“这类GP”
FOFWEEKLY· 2025-09-24 10:10
导读: 信心最终源于认知与业绩。 作者丨FOFWEEKLY 当下,中国一级市场正处在一个信心重建与范式重塑的关键节点。LP结构转变、GP策略分化、退 出路径重构——这一切都迫使投资机构重新审视自身的定位与价值。 站在一级市场结构性变革的关键节点, LP与GP的共识已愈发清晰。 9月5日,在FOFWEEKLY主办的 「2025母基金年度论坛暨第六届鹭江创投论坛」上, 主题为《投 资机构的信心与决心》的圆桌论坛中, 多位来自一线的LP、GP针对行业信心及产业投资逻辑展开 深刻探讨。该环节由博华资本合伙人张旻轩主持,北京泰康投资 CEO 黄升轩,招商局资本执委会 委员、FOF 及 S 基金事业部负责人朱正炜,无锡市创新投资集团总裁王志行,和玉资本创始人、 管理合伙人曾玉,中银国际投资总经理于君,和利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孔令国,共同探讨了行业投 融资回暖背景下LP与GP的信心来源、科技创新中产业周期与基金周期错配的解决路径及中国科创 活水流动与S基金未来趋势等话题。 在嘉宾们看来: "市场上仍有很多资金,但只会流向那些策略清晰、业绩优秀的管理人。" 嘉宾们认为:" 真正的信心并非源于市场周期的波动,而是来自于对产业规律 ...
景顺长城基金经理万字长文致信投资者,新生代投资有哪些思考?
新浪基金· 2025-09-24 08:45
产业有兴衰周期,投资有时代印记。新技术、新消费、新品牌,在近几年贡献了市场上令人瞩目的投资 机会。而近年崭露头角的新生代基金经理们,伴随并见证了这些"新经济"的成长,由此对于这些行业也 有着相对独到的视角和认知。王开展,是景顺长城基金自主培养的一名基金经理,2024年11月开始与杨 锐文共同管理景顺长城成长龙头基金。或许是对"杨文长"的一种传承,第一只新基金募集圆满结束后, 在对投资者的第一封公开信里,王开展用万字长文详细阐释了他的经历、风格理念、投资方法论以及对 市场的分析与未来的配置方向。可以看到,王开展对于自己的投资有着体系化的感悟。同时,字里行间 透露着不逐热点、独立思考的自信与诚恳,也能够看到"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为投资者负责的责任感以及 谦逊好学、持续迭代的态度。 以下为感谢信全文: 尊敬的投资者: 大家好!景顺长城产业优选混合型发起式基金已于今日成功结束募集,在此由衷感谢各位持有人给予的 信任与支持。在此次产品发行过程中,有幸与投资者们做了多场较为深度的交流,也收获了许多朋友真 金白银的鼓励,但受限于路演形式,未能触达到更多的持有人。我想,有必要借此机会和各位再介绍一 下我自己;同时,尽可能以相对 ...
万兴科技(300624):2025年半年报点评:AI落地成效显著,深化全球化市场布局
华创证券· 2025-09-24 08:20
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2] 核心观点 - AI技术落地成效显著 推动业务结构优化和增长 构建传统工具升级与AI原生孵化的双增长路径[8] - 深化全球化市场布局 海外收入占比超93% 新兴市场加速增长[8] - 深度技术合作拓宽生态边界 订阅模式夯实用户基础[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总营业收入7.60亿元 同比增长7.77%[2] - 利润总额-0.51亿元 同比减少255.13% 归母净利润-0.53亿元 同比减少315.63%[2]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66亿元、19.63亿元、23.38亿元 同比增长15.7%、17.9%、19.1%[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08亿元、0.88亿元、1.08亿元 同比增长105.1%、951.5%、23.2%[4] - 毛利率稳定在93%以上 净利率从2024年的-10.9%改善至2027年的4.5%[9] AI业务进展 - 万兴天幕2.0大模型带动AI服务器调用量同比翻倍至超5亿次 性能平均提升约90%[8] - 万兴喵影桌面端AI功能渗透率超40% 万兴PDF翻译功能输出速度大幅提升[8] - AI原生应用收入超6000万元 同比增长2倍 产品内AI收入同比实现翻倍增长[8] - 移动端收入同比增长25% 占比突破20%[8] 全球化布局 - 海外收入7.12亿元 同比增长11.06% 占比超93%[8] - 欧美日市场深化品牌认知 东南亚、南美、非洲等新兴市场收入加速增长[8] - 研发投入2.33亿元 同比增长11.66% 研发人员占比55%[8] 技术合作与生态建设 - 参与鸿蒙生态建设 3款产品为首批鸿蒙电脑预装软件 万兴脑图鸿蒙版支持语音生成思维导图[8] - 深化与微软AIPC生态协同 支持自然语言驱动创作本地运行AI编辑指令[8] - 采取双模驱动战略 自研垂类大模型同时引入OpenAI、谷歌、百度等第三方通用大模型[8] - 万兴喵影是首批支持英伟达GeForce RTX 50系列GPU的视频创意软件[8] 用户运营与订阅服务 - 优化订阅服务体系 支持灵活费用支付方式[8] - 上半年依据用户建议完成近6000项需求落地 用户反馈解决率提升超20%[8] - 通过高频迭代产品功能、丰富素材资源库延伸用户生命周期 提升续费率[8]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19,333.63万股 流通股本17,123.32万股[5] - 总市值135.84亿元 流通市值120.31亿元[5] - 每股净资产5.51元 资产负债率28.17%[5] - 12个月内最高价89.60元 最低价41.09元[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