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企业国际化
icon
搜索文档
海天味业918倍认购破发:“打工女皇”程雪获335亿身家,募资超百亿港元拓展海外
搜狐财经· 2025-06-20 12:19
港股上市表现 - 海天味业H股上市首日开盘37.5港元较发行价36.3港元上涨3.3%但盘中一度破发最终微涨0.55%收盘 [3][6] - 次日股价持续下跌收盘38.51港元总市值2249亿港元 [3] - A股同步承压全天重挫3.83% [7] - 公开发售获918.15倍超额认购认购人数39万超越宁德时代31万及恒瑞医药20.3万 [3][8] - 国际发售获22.93倍认购最终增发6%股份全球发售2.79亿H股募资超100亿港元 [8] 募资与投资者 - 8家基石投资者豪掷近47亿港元认购占发售股份46.08%包括高瓴资本源峰基金红杉资本等 [9] - 成为继宁德时代美的集团后基石投资者认购规模第三大港股IPO项目 [8] - 分析师指出投资者参与主要为打新获利缺乏长期持有意愿导致首日卖压 [9] 业绩与财务 - 2024年营收269.01亿元同比增长9.53%净利润63.44亿元同比增长12.75% [14] - 2025年一季度营收83.15亿元净利润22.02亿元分别增长8.08%和14.77% [15] - 2024年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8.60元程雪获1.51亿元分红年薪913.48万元同比涨36.4% [13] - 蚝油库存同比大增44.69%高库存可能引发经营风险 [16] 国际化战略 - 港股募资20%约18.5亿港元用于全球化战略目标三年内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15% [16] - 2024年海外营收占比不足7%远低于李锦记50% [5][16] - 全球调味品市场规模2.14万亿元海天份额1.1%远低于联合利华3.3%等国际巨头 [17] - 分析师指出酱油在西餐刚需度不高国际化面临文化差异屏障 [6][17] 管理层与股权 - 程雪接任董事长直接持股3.17%通过海天集团间接持股9.796%实际持股13% [11] - 2025年胡润全球富豪榜程雪以335亿元身家位列第774位 [12] - 1995年参与海天股改2021年巅峰身家达750亿元 [12]
突发!亿纬锂能注销子公司!
鑫椤锂电· 2025-06-18 09:27
公司动态 - 亿纬锂能决定注销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分公司,并授权管理层办理相关注销事宜 [4] - 公司在2025年2月14日于北京新设立全资子公司北京亿纬锂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刘金成,经营范围涵盖电池制造、技术服务、新材料研发等 [7][8] - 目前亿纬锂能在北京的布局仅剩北京亿纬锂能有限公司一家 [8] 财务与业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486.15亿元,归母净利润40.76亿元,扣非净利润31.62亿元,同比增长14.76% [9] - 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44.34亿元,研发总投入30.60亿元,同比增长6.58%,研发人员6068名 [9] - 2024年动力电池出货量30.29GWh,同比增长7.87%,商用车电池国内市场份额排名第二 [9] - 2024年储能电池出货量50.45GWh,同比增长91.9%,出货量全球第二 [9] 资本运作 - 公司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以进一步提高资本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提升国际化品牌形象,满足国际业务发展需要 [9] 行业活动 - 2025年将举办第三届中国固态电池技术发展与市场展望高峰论坛 [10]
【高端访谈】公司治理为中国企业出海构筑“防火墙”——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陈德球
新华财经· 2025-06-12 07:31
公司治理与国际化挑战 - 中国企业日益走近国际舞台中央,公司治理成为国际化进程中的制度保障和跨国运营风险管理防火墙[1] - 企业国际化面临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多领域风险,欧盟对中国企业限制呈加强趋势[1] - 公司治理需统一标准又需依据东道国制度灵活安排,通过强化合规管理构建全球风险防控体系[2] 欧盟投资风险维度 - 欧盟建立系统性对华投资审查机制,政策法律风险显著增加[2] - 欧盟贸易保护工具升级,除传统反倾销反补贴外引入"严重扭曲"概念[2] - 在欧企业合规风险扩展至ESG领域,需应对系统性合规要求[2] 风险管控策略 - 建议推行治理架构本地化、强化ESG绿色治理理念、建立地缘政治缓冲机制[2] - 进入海外市场需选择性布局,根据国家风险水平调整股权结构设计[3] - 构建基于投资业务价值链的海外风险管理系统,融合前中后台三部门[3] 治理体系构建 - 建立分层级合规管理体系确保遵守国际规则和东道国法律[4] - 需建立动态风险预警与应急机制,实现资产安全和运营稳定[4] - 中国企业需构建兼具中国特色与国际兼容性的治理体系,平衡全球化与本土化[4] 学术支持与平台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设立全球价值链研究、"一带一路"海外治理风险研究等国家级平台[4] - 该校在全球财经治理议题中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和专业建议[4]
出海潮!港股募资迎绝佳窗口,这类企业受青睐
券商中国· 2025-05-30 07:12
港股新股市场复苏与中资企业出海 - 港股新股市场逐渐复苏,中资企业出海浪潮成型,大消费赛道和行业龙头受到追捧 [1] - 内地企业赴港上市意愿增强,H股较A股平均折扣率从去年年初接近40%下降到目前30%左右 [1] - 香港市场优势明显,交投活跃,市场开放,后续再融资便利,成为企业海外融资理想选择 [1] 港股市场流动性与估值优势 - 南下资金占比持续提升,拥有一定定价权,港股具备估值优势,优质标的增多 [2] - 国际投资者对港股兴趣提升,宁德时代和恒瑞医药IPO被国际长线、主权资金激烈认购 [3] - 香港市场投资人偏好规模大、行业龙头地位稳固或成长性好的企业 [4] 国际资金青睐的企业类型 - 国际资金高度认可中国优质资产,宁德时代IPO订单总量近500宗,大多数无价格敏感性 [3] - 市场看好消费股,因其对关税政策不敏感,受益于促消费政策,抗周期特性强 [4] - 行业龙头如美的集团、宁德时代、恒瑞医药,以及成长性好的消费赛道企业受青睐 [4] 港股市场改革与科技企业吸纳 - 港交所推出"科企专线",便利特专科技及生物科技公司申请上市 [5] - 港股市场从一次性融资向积极市值管理转变,生态与美股差距缩小 [6] - 港股市场对优质资产追捧热度高,市场环境有利,拟上市公司应抓住时机 [6] 企业上市策略与价值挖掘 - 拟上市公司应充分挖掘核心竞争力,突出行业领先地位、技术优势等 [6] - 宁德时代通过"技术迭代+全球化产能+零碳生态"复合叙事,被视为"科技+能源"赛道 [6] - 发行定价应综合考虑自身价值和市场需求,制定合理价格区间 [6]
A股巨头南下潮涌,借道港股链接全球资本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8 09:57
港股市场成为中资企业跨境融资主战场 - 2025年港交所新上市24家公司 募资额658.25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35.3%和691.4% [1] - 2025年港股新股募资额已超越2023年全年 或有望超过2024年的881.47亿元和2022年的1046.22亿元 [4] - 今年以来144家公司递表港交所 较去年同期97家增长近50% 4月单月45家递表创近四年新高 [4] A+H股上市案例 - 三一重工拟赴港集资15亿美元 2024年海外收入占比62.3% 覆盖150余国 2025年一季度营收增18.77%至211.8亿元 净利润增56.4% [2] - 韦尔股份筹划H股上市以推进国际化战略 海天味业已通过港交所聆讯 拟发行不超过7.11亿股H股 [3] - 2025年已有5家A股公司登陆港股 包括宁德时代(募资353亿港元)、恒瑞医药等 上市后股价普遍上涨 [4] 港股新股表现与政策环境 - 2025年港股新股首日上涨比例达58.3%(14/24) 显著高于2024年的45.16% 3月以来仅2家首日破发 [5] - 映恩生物上市首日大涨116.7% 反映市场对生物科技板块热情 [6] - 香港监管政策优化包括审批提速、快速通道机制、"科企专线"等 叠加金融互联互通政策推动上市热度 [6][7] 企业赴港动因分析 - 国际化战略驱动:港股可对接国际资本市场 提升品牌影响力 如三一重工计划用募资拓展东南亚及中东市场 [2][7] - 制度优势吸引:港交所18A/18C章节为科创企业提供专属通道 主板条件保持灵活性 [7] - 市场环境改善:港股流动性好转 交投活跃度提升 部分A股排队企业转向H股 [7]
百亿珀莱雅,人事动荡继续
华尔街见闻· 2025-05-27 06:04
人事变动 - 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兼财务负责人王莉辞职,原定任期至2027年9月12日,现提前离任,辞职后不再担任任何职务 [1] - 王莉2018年加入公司,2021年9月起担任副总经理等职,税前年薪293.3万元,任期内公司营收从23.6亿增至107.78亿,净利润从2.87亿增至15.52亿,毛利率升至71.39%,线上渠道占比从不足50%提升至95% [1] - 2024年公司经历剧烈人事变动,包括1月首席营销官叶伟离职,7月首席科学官魏晓岚离职,9月联合创始人方玉友卸任董事及总经理,由实控人之子侯亚孟接任 [2] - 研发领域继任者包括去年11月上任的首席科学官黄虎和今年2月上任的首席研发创新官孙培文,两人均有宝洁工作背景 [2] - 公司还挖来雅诗兰黛前基础科学研究副总裁Lieve Declercq担任首席科学顾问、欧洲科创中心副总裁 [3] 业绩表现 - 公司2024年营收107.78亿,净利润15.52亿,但营收与净利增幅分别下降至21.04%与30%,此前几年归母净利润增长在40%以上 [3]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23.59亿元,同比增长8.13%,净利润3.90亿元,增长28.87%,增速进一步放缓 [4] - 2023年研发投入占总营收仅1.96%,2024年下滑至1.95%,在一众国产美妆上市公司中排名倒数 [5] 战略调整 - 人事变动反映公司正在加强研发能力和国际化能力,组建由国内外行业人士组成的"研发天团" [5] - 公司面临从营销驱动向研发驱动转型的挑战,需在维持线上优势同时补齐线下短板,在国际巨头与国货新锐夹击中保持领跑 [7] - 人事更迭是公司"新老交替"下的权力过渡,也是完成迭代的必经之路,二代接班后将推动公司迈向国际化 [6][7] - 国产美妆崛起不再靠单一爆款,需要体系化的创新方法论,国际化还将考验公司组织能力和体系化运营能力 [7]
A股龙头企业集体奔赴港股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26 23:06
A股龙头企业加速赴港上市 - 新能源、医药、半导体、消费等行业龙头企业如宁德时代、恒瑞医药、韦尔股份、海天味业、赛力斯、三一重工等正加速"A+H"两地上市布局 [1] - 韦尔股份拟发行H股并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当前A股市值超1500亿元 [2] - 恒瑞医药港股IPO募资98.9亿港元 成为今年以来最大规模医药IPO [2] - 宁德时代港股IPO募资356.57亿港元 为今年以来全球最大规模IPO [4] 港股上市动因分析 - 国际化战略是核心驱动因素 三一重工、海天味业、牧原股份等均表示赴港上市是为推进全球化战略 [3] - 港股市场IPO门槛宽松 具备较好赚钱效应 可提升企业估值定价水平 [3] - 港股市场行业结构存在缺口 A股龙头企业具有稀缺性 能丰富港股行业板块 [4] 港股市场近期表现 - 今年以来香港新股集资额超760亿港元 同比增加超过七倍 已达去年全年近九成 [4] - 宁德时代、恒瑞医药等吸引能源巨头、主权财富基金和顶级市场化机构参与认购 [4] - A股龙头企业赴港上市有助于提升港股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 巩固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4]
海天味业境外上市提速 瞄准海外市场寻求新增长点
中国经营报· 2025-05-06 13:44
公司境外上市计划 - 海天味业计划发行不超过7.1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中金公司、高盛、摩根士丹利为联席保荐人 上市旨在推进全球化战略并提升国际品牌形象 [1] - 公司需在完成境外发行上市后15个工作日内通过中国证监会备案管理信息系统报告发行上市情况 [1]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拥有7个年收入10亿级以上大单品系列和25个年收入1亿级以上产品系列 亿级以上产品系列合计占2023年产品销售收入的75.1% [1] - 2022年营收256.1亿元 同比增长2.42% 净利润61.98亿元 同比减少7.09% 2023年营收245.6亿元 同比下滑4.10% 归母净利润56.26亿元 同比下滑9.21% [2] - 2024年营收269.01亿元 同比增长9.53% 归母净利润63.44亿元 同比增长12.75%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83.15亿元 同比增长8.08% 归母净利润22.02亿元 同比增长14.77% [3] 行业现状与趋势 - 中国调味品市场规模预计至2028年可达6770亿元 2023年至2028年复合增长率为7.2% [3] - 2023年中国人均调味品消费金额为340元 约为美国的1/5和日本的1/3 行业前五大企业市场份额集中度为10.9% 低于美国的24.0%和日本的28.5% [3] - 调味品行业产品需求呈现复合化、便捷化、健康化趋势 国内消费区域下沉和国际市场需求扩容带来成长空间 [3] 公司生产基地布局 - 公司在广东高明、江苏宿迁、广西南宁、湖北武汉设有四个主要生产基地 分别生产酱油、蚝油、调味酱及特色调味品 [2] 国际化战略与挑战 - 公司产品已进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但海外销售占比较低 未在财报中单独披露 [5] - 中国调味品协会数据显示 仅11家企业的出口额/销售收入占比超过10% 其中7家超过20% 多为原料型企业 [5] - 2024年中国调味品及调味香料出口额35.28亿美元 同比下降17.07% 出口量182.69万吨 同比增长14.90% 美国是最大出口市场 出口额4.21亿美元 同比增长7.00% [5][6] - 公司计划选择消费基础良好、调味品需求旺盛的海外市场 实施本地化经营战略 加快本土化渠道建设和营销团队建设 未来可能设立海外团队、布局海外供应链、并购海外品牌 [6]
“益企出海”|云门酒业在东京、大阪两地揭牌
齐鲁晚报· 2025-04-29 01:41
公司海外拓展 - 云门酒业在日本东京设立联络处,并在大阪成立品鉴中心,形成东京与大阪两地枢纽布局,辐射日本核心经济圈[2][14] - 公司此前已在韩国首尔举行云门酱酒云宝IP形象上市发布会,并拓展至美国、马来西亚等市场[2][14] - 公司与日中农林水产品贸易发展协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品牌推广、商贸对接、文化交流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8] 政府支持与行业地位 - 青州市政府成立"益企出海"服务联盟,积极助力民营企业海外拓展[5] - 公司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消费名品成长企业名单",是山东白酒行业唯一入选企业[7] - 公司定位为北方酱酒引领者和古青州千年酒文化集大成者[5] 产品与文化推广 - 公司通过沉浸式品鉴活动向日本嘉宾展示云门酱酒"160操作法"酿造技艺及"陈、甘、净、柔"的品质特性[10] - 公司以"中国酱酒地理标志产品"为依托,构建以中、日、韩为主的东亚品牌营销新网络[14] - 日本嘉宾对云门酱酒的口感与文化内涵表示认可,期待其成为中日民间交流新纽带[10] 国际化战略 - 公司国际化战略迈入新阶段,此次日本布局是"走出去"战略的关键落子[14] - 公司计划继续走好国际化发展道路,讲好中国美酒故事,为世界提供更多中国美酒文化视角[14] - 东京日中友好会馆表示将助力云门酱酒在日本市场的推广[7]
台州制造商起身迎战:关税斩不断对美出口链条 | 海斌访谈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4-23 01:35
公司业务与市场 - 斯贝乐电器主要产品包括商用冰淇淋机 冰沙机 奶茶机 泡茶机 制冰机等商用茶饮设备 美国是其海外第一大市场[1] - 斯贝乐在美国四个城市新泽西 亚特兰大 休斯敦 洛杉矶租用仓储设施 基本实现辐射全美市场[3] - 公司海外收入占比约70% 其中美国市场占海外收入60% 欧洲市场占25%[3] - 云木玩具公司专注于木制玩具制造 产品八成销往美国市场 加拿大等地销售占比约两成[11] 关税影响与应对 - 斯贝乐向美国出口产品被加征高达170%的关税[3] - 关税政策落地前美国客户提前囤货 将未来季度订单提前 带来短期销量增加[3] - 云木玩具公司毛利率约7% 关税提高5%将使利润几乎归零[5] - 针对首个10%关税 云木玩具与美国进口商M&D通过谈判各自承担部分关税[5] - 后续新增10%和34%关税双方未再谈判 选择不予理会[5][6] - 云木玩具继续执行现有订单生产 原材料已投入 7-9月需交付[6] 市场战略调整 - 斯贝乐将业务重心向欧洲市场倾斜 计划重点发力欧洲[8] - 公司3月考察法国巴黎 波兰华沙 意大利米兰和匈牙利布达佩斯 在波兰参加商展并找到新代理商[9] - 斯贝乐在意大利米兰新设办公室并配置仓储设施[9] - 欧洲市场销售价格低于美国 因经济规模 人均GDP和购买力较弱[9] - 欧洲市场分散且存在语言 法律和政策壁垒 操作难度大于美国[9] - 斯贝乐期待欧洲销售额达到美国市场的一半[9] - 未来可能通过其他国家工厂向美国发货 中国工厂向欧洲发货[10] - 云木玩具公司因缺乏品牌合作方和制造能力限制 未计划开拓欧洲市场[11] 产业链与产能布局 - 斯贝乐核心竞争优势在于背靠中国全产业链 零部件来自全国各地:电机来自广东 电路板来自湖北 专用设备来自山东或福建[13] - 压缩机原产欧洲 现由供应商北京工厂直接供应[13] - 考察马来西亚发现土地租金和人工成本不低于中国[13] - 云木玩具公司考察越南和泰国 发现配套链条不完善 总体成本高于中国 且泰国存在工人不足问题[14] - M&D的100多家中国工厂中仅约15家在东南亚设厂 东南亚产能仅能供应很小部分产品[14] - 东南亚国家缺乏中国庞大的经济体量 制造业工人规模和物流体系[14] - 美国对日本 越南 马来西亚和泰国等地也准备征收不等税额[14] - 云木玩具认为在关税未落定时盲目转移产能可能适得其反 目前未考虑东南亚投厂[15] 资金与政策需求 - 云木玩具公司计划融资并囤积资金以应对挑战[17] - 期待政府对外贸企业提供以旧换新类补贴 并延缓社会保障等费用缴纳[17] - 中小企业缺乏海外扩张经验和人才 需政策在融资 人才培养和法规普及方面提供支持[18] - 建议政府在越南等国家设立专门组织 为出海企业提供基础设施支持[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