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芯片

搜索文档
2025年A股新高!国产芯片寒武纪股价飙升,能否挑战茅台股王地位?
搜狐财经· 2025-08-23 08:49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于8月22日突破3800点创十年新高 收盘3825.76点 单日涨幅1.45% [1] - 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分别上涨2.07%和3.36% 科创50指数全天大涨8.59% [1] - 寒武纪股价单日涨幅达20% 股价从520.67元/股升至1243.2元/股 市值突破5200亿元 [1] 公司动态 - 寒武纪作为科创板AI芯片第一股 技术源自中科院计算所 拥有思元290芯片及自动驾驶芯片等量产产品 [3] - 公司去年第四季度首次实现扭亏为盈 但当前市盈率达4006倍 [1][4] 行业驱动因素 - 英伟达暂停对华销售H20芯片 为国产芯片产业链带来替代机遇 [3] - Deepseek发布DeepSeek-V3.1采用UE8M0 FP8 Scale参数精度 提升国产芯片算力水平 [3] 发展前景 - 国产芯片产业处于研发强投入阶段 盈利能力可持续性仍需时间验证 [4] - 科技企业需在市场竞争中保持技术领先地位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4]
美国政府,已收购英特尔10%股份
财联社· 2025-08-23 04:29
美国政府入股英特尔交易 - 美国政府以每股20.47美元价格购入英特尔4.333亿股普通股,总投资额约89亿美元,对应10%股权,该价格低于当时市场价[1] - 交易资金中57亿美元来自《芯片与科学法案》未拨付补助,32亿美元来自安全芯片开发政府项目[2] - 美国政府获得额外权证,若英特尔不再是晶圆代工业务控股股东,可再购买5%股份[2] 交易背景与战略意义 - 美国政府宣称未花费成本即获得市值约110亿美元的股份,总统特朗普称此为"伟大交易"[2] - 美国产业政策转向政府更积极参与私营部门,商务部长明确要求以股权作为补贴回报[3] - 软银同期向英特尔注资20亿美元获得约2%股权,成为重要投资者[3] 英特尔技术现状与产能布局 - 公司技术被普遍认为落后于台积电,后者为苹果、英伟达、高通、AMD及英特尔自身的重要供应商[4] - 为追赶技术差距,公司正投资数百亿美元在俄亥俄州建设芯片工厂,原计划2026年量产最先进AI芯片[4] - 因控制支出需求,公司宣布放缓俄亥俄工厂建设进度,投产时间推迟至2030年[4] 公司战略定位 - 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强调公司是全球唯一同时在美国进行尖端逻辑芯片研发和制造的半导体企业[2] - 公司承诺确保最先进技术由美国制造,凸显其在美国半导体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2]
小米集团-W(01810.HK)2025年半年报业绩点评:汽车业务量价齐升 经营亏损继续收窄
格隆汇· 2025-08-23 02:4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72.49亿元,同比增长38.2%,净利润(NON-GAAP)215.06亿元,同比增长69.8%,经营利润265.62亿元,同比增长177.5% [1] - 2025年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59.56亿元,同比增长30.5%,环比增长4.2%,净利润(NON-GAAP)108.31亿元,同比增长75.4%,环比增长1.5% [1] - 2025年H1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5.8%至144.8亿元,研发费用率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至6.4% [4] 汽车业务 - 2025年Q2汽车业务收入212.63亿元,同比增长233.9%,环比增长14.4%,创历史新高 [2] - Q2单季交付新车8.13万辆,环比增长7.2%,单车均价环比增长6.8%至26.2万元,均创历史新高 [2] - 汽车业务毛利率达26.4%,同比提升11.0个百分点,环比提升3.2个百分点,经营亏损环比收窄40%至3亿元 [2] - YU7新品上市18小时锁单超24万台,定价高于SU7,有望推动单车均价和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 [2] - 公司计划2027年进入欧洲市场,依托当地95%以上的品牌认知度复制国内模式 [2] 智能手机业务 - 2025年Q2智能手机业务收入455.2亿元,同比下降2.1%,环比下降10.1%,主要受境外产品ASP下降影响 [3] - Q2手机出货总量同比增长0.6%至4240万部,中国大陆出货量增长3.6% [3] - 境外市场表现亮眼:东南亚地区市占率18.9%排名第一,欧洲地区市占率23.4%排名第二,中东和拉美稳居第二,非洲市占率14.4%排名第三 [3] - 智能手机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至11.5% [3]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 - 2025年Q2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收入387.1亿元,同比增长447%,环比增长19.7% [3] - 智能大家电收入同比增长66.2%创历史新高,空调产品出货量超540万台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超60% [3] - 平板产品全球出货量同比增长42.3% [3] -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至22.5% [3] 研发与费用管控 - 2025年Q2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1.2%至77.6亿元,研发费用率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至6.7% [4] - 研发投入主要用于智能电动汽车与AI等创新业务,持续推进AI芯片、大模型、操作系统等底层技术研发 [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研发人员达22641人创历史新高 [4] - 2025年H1销售费用率6.6%、管理费用率1.4%、财务费用率0.4%,同比分别下降0.3、0.5个百分点和上升1.0个百分点 [4]
沪指破3800点,“国产GPU第一股”沐曦股份能否得到输血?
观察者网· 2025-08-22 15:24
市场表现与行业动态 - 8月22日A股沪指突破3800点 科创50指数单日暴涨8% 寒武纪和海光信息股价20%涨停 带动GPU、服务器及AIPC概念板块强势领涨 [1] - 寒武纪6月以来股价最高涨幅超300% 显著推高科创板AI芯片板块估值 沐曦股份与摩尔线程于6月30日同日递交科创板IPO申请 拟分别募资39.04亿元和80亿元 [1] - 监管机构在7月19日首轮问询中未因市场热度降低盈利门槛 强调持续经营能力要求 [1] 公司财务与经营状况 - 2022年至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累计亏损32.9亿元 亏损幅度逐年扩大 2025年一季度单季亏损2.33亿元 [2] -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累计24.66亿元 为同期总营收11.16亿元的2.2倍 股份支付费用累计达6.02亿元 [2] - 经营性现金流持续净流出 累计达43.61亿元 2025年一季度净流出5.31亿元 [2][4] - 2025年一季度应收账款账面价值6.15亿元 占当期营收比例高达191.96% 远超行业正常水平 [2] 债务结构与流动性风险 - 2024年末有息债务总额22.91亿元 其中短期债务5.17亿元 长期债务17.74亿元 经营活动现金流仅覆盖债务总额24% 短期债务覆盖率不足30% [2] - 2025年一季度债务总额降至4.32亿元 但短期债务占比从23%骤升至92% 3.98亿元短期债务需在9个月内清偿 [3] - 账面货币资金仅1.23亿元 部分需预留运营支出 实际可用偿债资金严重不足 信用评级遭下调且融资渠道收窄 [4] 产品与IPO依赖 - 公司自称实现千卡集群大规模商用 GPU产品累计销量超2.5万颗 [1] - IPO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曦云C500产品迭代节奏及2024年下半年能否实现可验证的盈利拐点 [1] - 若IPO募资顺利将有效缓解流动性压力 当前账面现金5.18亿元难以覆盖3.98亿元即将到期债务 [4]
登顶第一!A股新历史时刻!
格隆汇APP· 2025-08-22 11:10
A股电子板块市值登顶 - A股电子板块市值达到11.54万亿元,首次超越银行业成为第一大板块 [2] - 反映科技新经济超越传统银行经济,增长引擎向科技巨头驱动切换 [2] 指数与市场表现 - 沪指涨1.45%报3825点创十年新高,深证成指涨2.07%,创业板指涨3.36%,科创50指数涨8.59%创逾3年新高 [3] -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2.55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227亿元 [3] - 芯片半导体产业链全面爆发,寒武纪、海光信息20CM涨停,带动数十家芯片概念股涨停 [4] 板块涨幅与资金流向 - 中国AI 50板块涨5.31%,主力资金流入126.7亿元 [4] - 国家大基金持股板块涨5.00%,主力资金流入72.89亿元 [4] - 存储芯片板块涨3.44%,主力资金流入67.78亿元 [4] - 东数西算板块主力资金流入139.6亿元 [4] - 算力租赁板块主力资金流入60.85亿元 [4] 行情催化因素 - DeepSeek发布DeepSeek-V3.1,提及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引发市场对国产算力自主化提速猜测 [5] - 市场传闻英伟达H20芯片采购限制及生产暂停,叠加中美贸易谈判转暖信号,推高芯片产业关注度 [6] 细分领域涨幅案例 - 液冷板块中思泉新材、淳中科技7月以来累计涨幅超2倍,英维克、欧陆通、大元泵业涨幅超1倍 [6] - CPO板块新易盛年内涨233%,中际旭创涨126%,天孚通信涨89% [7] - 新易盛近5个月股价从46.53元涨至273.81元,涨幅5倍,2023年以来累计涨16倍 [7] - AI服务器领域富士康年内涨1.2倍,市值一度近万亿元 [10] - PCB领域胜宏科技年内涨幅超4倍,市值近2000亿元 [10] 公司业绩表现 - 寒武纪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1.11亿元,环比增12.4%,同比增4230.22%,净利润3.55亿元,环比增31%,同比增256.82%,实现扭亏为盈 [14] - 寒武纪期末存货27.55亿元,较年初增55.3%,预付款项9.73亿元,较年初增25.7% [14] - 海光信息2025年上半年营收54.64亿元,同比增45.21%,净利润16.39亿元,同比增31.90% [16] - 海光信息第二季度营收30.64亿元,净利润6.96亿元,均创单季度新高 [16] - 海光信息期末合同负债超30亿元,较上年末增2.4倍 [16] 行业前景与数据 - 2025年全球AI芯片规模有望达920亿美元,同比增29.58% [17] - 2024年中国AI芯片市场规模预计1412亿元,占全球28% [17] - 国产AI芯片品牌出货份额预计达40% [17] - 截至2025年6月底,中国算力中心标准机架数1085万架,智能算力规模788EFLOPS [18] 产业链机会延伸 - 算力数据中心、先进封装、半导体设备与材料、存储芯片及AI应用方向受资金关注 [17] - 设备与材料中的光刻、刻蚀、薄膜沉积等核心设备及高纯硅片、光刻胶、电子特气等关键材料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18] - 算力数据中心基建板块迎政策催化,工信部强调优化算力布局与智能算力基础设施超前建设 [18][19] 宏观叙事与市场空间 - 算力国产化替代紧迫性提升,未来几年国内算力需求高速增长带来数千亿级增量市场 [20]
半导体板块全线走强,28位基金经理发生任职变动
搜狐财经· 2025-08-22 10:28
A股市场表现 - 8月22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沪指涨1.45%报3825.76点,深成指涨2.07%报12166.06点,创业板指涨3.36%报2682.55点 [1] - 当日表现较好的板块包括AI芯片、算力概念和中芯概念,而肝炎概念、生态农业和低碳冶金等板块下跌 [1] 基金经理变动情况 - 近30天(7月23日-8月22日)共有495只基金产品的基金经理发生离职变动 [3] - 8月22日当天有17只基金产品发布基金经理离职公告,其中14只因工作变动离职,2只因个人原因离职,1只因产品到期离职 [3] - 中银基金易芳菲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为303.71亿元,其管理的中银丰润定期开放债券(003832)在任职8年又266天内获得35.49%回报 [4] - 招商基金吴潇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92.32亿元,其管理的国投瑞银瑞盈混合(LOF)A(161225)在任职6年又107天内获得145.96%回报 [5] 基金公司调研活动 - 近一个月(7月23日-8月22日)博时基金调研68家上市公司,鹏华基金调研65家,华夏基金调研63家,嘉实基金调研62家 [7] - 基金公司对化学制品行业调研288次,化学制药行业246次,医疗器械行业201次,专用设备行业184次 [7][8] - 个股调研中,德福科技(电子专用材料制造)最受关注,被79家基金公司调研,德赛西威和中宠股份分别被76家和71家调研 [8] - 最近一周(8月15日-8月22日)百亚股份(一次性个人卫生用品)被65家基金机构调研,开立医疗、紫光国微和水晶光电分别被55家、54家和53家调研 [9][10]
天普股份: AI芯片初创企业中昊芯英创始人杨龚轶凡将成公司实际控制人
新浪财经· 2025-08-22 09:57
股权转让交易 - 控股股东天普控股、天昕贸易及尤建义拟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向中昊芯英合计转让天普股份10.75%股权 [1] - 交易完成后中昊芯英及关联方海南芯繁将合计持有天普股份50.01%股权 [1] - 中昊芯英实际控制人杨龚轶凡将成为天普股份新任实际控制人 [1] 收购方背景 - 中昊芯英为AI芯片行业明星初创企业 创始人杨龚轶凡曾任谷歌TPU架构AI芯片核心开发团队成员 [1] - 公司专注于TPU架构AI芯片设计与研发 产品已应用于算力数据中心建设 [1] - 2025年6月29日完成最新C轮融资 [1] 被收购方业务 - 天普股份系汽车零部件制造商 主营产品包括发动机/燃油/空调系统软管及模压制品 [1] - 公司于2020年8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 [1]
涨停!AI芯片准独角兽创始人拟入主
中国基金报· 2025-08-22 08:53
交易概述 - AI芯片企业中昊芯英创始人杨龚轶凡拟通过协议转让及增资方式取得天普股份控制权 交易涉及天普控股 天昕贸易 尤建义合计转让10.75%股份给中昊芯英[1][3] - 转让完成后中昊芯英和海南芯繁将合计持有天普控股50.01%股权 杨龚轶凡成为天普股份实际控制人[1][5] - 同时普恩投资和天昕贸易向方东晖转让8%股份 方东晖将持有天普控股24.99%股权[3][5] 股权变动细节 - 尤建义持股从8.95%降至6.71% 转让300万股(2.24%)[4] - 天普控股持股从56.21%降至49.54% 转让894万股(6.67%)[4] - 天昕贸易清空全部6.44%持股(864万股) 普恩投资清空全部3.40%持股(456万股)[4] - 中昊芯英新获10.75%持股(1441.36万股) 方东晖新获8%持股(1072.64万股)[4] 交易配套安排 - 中昊芯英需履行全面要约义务 向除尤建义 天普控股 方东晖外的所有公众股东发出全面要约[5] - 天普控股承诺将增资款中的8.5亿元借给上市公司[6] - 交易约定业绩承诺补偿 仅要求天普股份现有业务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均为正数[10] 公司背景与市场表现 - 天普股份主营汽车高分子材料流体管路系统 2023年营收3.48亿元 净利润0.31亿元 2024年一季度营收0.81亿元 净利润0.09亿元[7] - 中昊芯英为AI芯片企业 掌握TPU架构技术并实现量产 最新C轮融资后估值达40亿元[2] - 天普股份8月22日复牌后涨停 报收29.3元/股 市值达39.29亿元[2] - 7月下旬股价出现异动 三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超20% 公司称不存在未披露重大事项[7] 中昊芯英资本运作 - 科德教育持有中昊芯英6.21%股权 约定若2026年底前未完成IPO或被收购 可要求股权回购[11][13] - 艾布鲁控股子公司星罗中昊增资9004.96万元 持股比例从5.91%增至9.73%[14] - 交易公告后科德教育20%涨停 艾布鲁大涨11.51%[15] 战略规划 - 中昊芯英将依托芯片研发技术和产业链资源为天普股份业务赋能[10] - 天普股份获8.5亿元借款支持 有望提升经营效率[6]
涨停!AI芯片准独角兽创始人拟入主
中国基金报· 2025-08-22 08:52
控制权变更 - AI芯片企业中昊芯英创始人杨龚轶凡拟通过协议转让获得天普股份10.75%股份,并与海南芯繁合计持有天普控股50.01%股权,成为天普股份实际控制人[2][4][5] - 交易包含中昊芯英和海南芯繁向天普控股增资,并触发全面要约义务,需向公众股东发出全面要约收购[6] - 天普控股承诺将增资款中的8.5亿元借给上市公司[7]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天普股份主营汽车高分子材料流体管路系统和密封系统零件,为国内汽车橡胶管路行业领先企业[9]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3.48亿元,2024年营业收入3.42亿元,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0.81亿元[9] - 2023年净利润0.31亿元,2024年净利润0.33亿元,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0.09亿元[9] 市场反应与股价表现 - 天普股份8月22日复牌后涨停,报收29.30元/股,涨幅9.98%,市值39.29亿元[2][3] - 停牌前股价异动,7月24日至28日连续三个交易日涨幅偏离值累计超20%,7月29日股价创28.7元/股新高[9] - 参股中昊芯英的科德教育8月22日早盘20%涨停,艾布鲁大涨11.51%[16][17] 中昊芯英背景与战略 - 中昊芯英为AI芯片企业,掌握TPU架构核心技术并实现量产,6月29日完成C轮融资后估值达40亿元[2] - 公司承诺为天普股份业务赋能,提升经营效率,并约定业绩承诺补偿条款[11] - 中昊芯英曾承诺2026年12月31日前完成合格IPO,否则科德教育有权要求回购股权[13][15] 资本运作与投资方 - 科德教育持有中昊芯英6.21%股权,若未按期IPO可要求回购[15] - 艾布鲁控股子公司星罗中昊增资9004.96万元,持股比例从5.91%增至9.73%[16]
史诗级,暴涨
中国基金报· 2025-08-22 08:07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站上3800点创十年新高 涨幅1.45% 深成指涨2.07% 创业板指涨3.36% [3] - 科创50指数大涨超8% 市场总成交额达25788.42亿元 [1][3][4] - 个股表现分化 2803只上涨(79只涨停) 2396只下跌(2只跌停) 平盘停牌227只 [3][4] 金融板块表现 - 券商板块领涨 光大证券和信达证券涨停 指南针涨超10%创新高 [5] - 券商股普涨 广发证券涨7.27% 东兴证券涨4.76% 中国银河涨4.43% 中信证券涨4.27% [6] 半导体板块表现 - 芯片半导体板块集体暴涨 寒武纪-U 海光信息 盛美上海 成都华微均实现20%涨停 [7][8] - 中芯国际涨14.19% 芯源微涨11.6% 兆易创新涨停 澜起科技涨8.7% [7][8] - 寒武纪-U股价达1243.2元 距贵州茅台1463.95元相差220.75元 [7] 板块驱动因素 - DeepSeek-V3.1模型更新支持FP8精度及国产芯片 推动国产算力生态落地 [9] - 腾讯表示推理芯片供应渠道多样化 国产推理算力芯片有望提供助力 [9] - 华为昇腾芯片参与政府/金融/运营商招投标 竞争力持续提升 [9] - 英伟达暂停生产H20芯片 中国AI芯片制造商被视为替代供应商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