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

搜索文档
欧洲意想不到!西方列强对中国那一套,现在用到了自己身上
搜狐财经· 2025-08-05 23:10
贸易关税影响 - 美国对欧盟加征15%关税 涉及汽车 奶酪 葡萄酒等商品 [1][2] - 德国大众汽车18%利润依赖美国市场 宝马美国工厂享受零关税优惠返销欧洲 [2] - 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48%惩罚性关税 导致中国比亚迪将50万辆新能源汽车转销俄罗斯 [4] 产业转移与供应链 - 德国巴斯夫将生产线迁往美国路易斯安那州以规避高成本 [4] - 台积电停止向欧洲车企供应车用芯片 导致大众汽车五条生产线停工 [5] - 荷兰阿斯麦高端光刻机被禁止运往德国 尽管已支付15亿欧元预付款 [5] - 西门子计划将9000个岗位迁往美国 因美国芯片补贴是欧盟五倍 [12] 能源危机 - 欧盟花费2700亿欧元从美国采购液化天然气 [4] - 美国雪佛龙将液化天然气价格翻四倍 德国家庭年度能源账单飙升至5400欧元 [8] - 德国重启燃煤电厂引发环保抗议 [8] 军事与技术依赖 - 欧洲78%关键武器系统需要美国技术支援 [7] - 德国豹2坦克因美国停止供应火控软件失效 西班牙军舰导航系统被远程锁定 [7] - 波兰"爱国者"导弹每发射一枚需向美国付费申请密码解锁 [7] 中国市场机遇 - 中国对欧盟汽车出口量2025年上半年增长23% 因俄罗斯经销商转售中国汽车至德国 [11] - 上汽集团在匈牙利建设欧洲最大电池工厂 [11] - 中国企业在慕尼黑机械展包下70%展位 [11] 工业与经济数据 - 欧盟工业增加值占比滑落至14.2% 较2000年衰退25% [14] - 波兰39%农田卖给美国基金 [4] - 法国法雷奥工人抗议12小时轮班 波兰工厂使用中国设备赶制替代零件 [12]
美国欠债36万亿还不起!特朗普急了:直接“弄死”大债主,最后还自曝家丑
搜狐财经· 2025-08-05 22:29
美国债务危机现状 - 美国国债规模达36 2万亿美元 相当于多个发达国家全年GDP总和 [1] - 2024年底国债为33万亿美元 半年内激增3万亿美元 预计2026年将突破38万亿美元 [1] - 国债利息支出占政府总开支17% 相当于加拿大全年GDP规模 [1] 特朗普政府应对措施 节流措施 - 成立"政府效率委员会"试图削减开支 但受军工集团 民生福利和金主利益阻碍 仅能削减办公用品等次要支出 [3] - 委员会主导者马斯克因成效不彰辞职 [3] 开源措施 - 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但遭中国反制 对大豆 牛肉 汽车等产品征收报复性关税 [5] - 中国企业将工厂迁往越南 马来西亚 并拓展非美市场 美国贸易逆差不降反升 [5] - 印度拒绝降关税 加拿大坚持数字服务税 全球贸易秩序混乱 [5] 施压美联储 - 美联储持有7 5万亿美元国债 特朗普要求降息以降低借贷成本 遭拒 [6] - 特朗普公开指控劳工统计局伪造就业数据 解雇局长并修正数据 显示5-6月新增就业岗位原数据80%存在水分 [6] 最终解决方案 - 通过《大而美法案》将国债上限从36万亿提高至40万亿美元 同时继续减税 [9] - 减税政策导致政府年收入减少5000亿美元 债务问题进一步恶化 [9] 国际反应 - 中国连续18个月减持美债 持有量从1 3万亿降至7572亿美元 [9] - 英国 日本等国加速抛售美债 美元信用面临挑战 [9] 经济影响 - 美国陷入借新债还旧债的恶性循环 利息负担持续加重 [9] - 中国采取产业转移 多边贸易和核心技术研发等策略应对 长期或增强经济韧性 [9]
特朗普“信息炸弹”引爆黄金!金价一度冲上3380大关
金十数据· 2025-08-05 14:17
特朗普的最新采访消息量巨大,其宣告了四名下任美联储主席人选,将美国财长贝森特移出这一队列,并表示下周将宣布半导体和药品关税,警告在"未来 24小时内"提高对印度商品的关税,以及若欧盟不履行义务,将对欧盟征收35%的关税。 在上周五疲弱的就业报告公布后,交易员们越来越多地将美联储降息的预期纳入价格,他们评估美联储在下个月召开会议时降低基准借贷成本的可能性为 93%,并基本预计基本预计今年至少会有两次降息25个基点。较低的利率通常会推高不支付利息的黄金价格。 周二,在美国总统特朗普接受采访后,黄金拉升近30美元,一度冲上3380美元关口上方。 瑞银大宗商品分析师Giovanni Staunovo表示,"金价需要从现在开始走高,可能是美国经济数据再次走弱……黄金正在关注的另一个项目是美国总统特朗普 任命谁为下一任美联储理事,这可能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继任者。" 在疲弱的就业报告发布后,特朗普解雇了劳工统计局局长,再加上他将任命一位新的美联储理事的消息,增加了不确定性。 长期以来,黄金被视为政治和经济不确定时期的避风港,在低利率环境下通常表现良好。 OANDA高级市场分析师Kelvin Wong表示,"除非有非常明确 ...
没能让中国妥协,36万亿美债“窟窿”填不上,特朗普破防,鲍威尔惹大麻烦?美联储收到“最后通牒”
搜狐财经· 2025-08-05 13:01
鲍威尔(资料图) 为解决赤字问题,特朗普将目光投向外贸,尤其对中国发起大规模关税战。2025年4月起,宣布对几乎 所有进口商品征收10%基准关税,对中国商品更是多次加税。4月2日开始,对中国额外加征10%关税, 5月再加20%,主要针对"芬太尼"等敏感商品,对高科技芯片关税甚至一度预告高达70%。 然而,中国迅速且强硬地反击,商务部列出清单回敬,扩大对美农产品和工业品的加税,供应链也向东 南亚转移。中国企业坚决抵抗单方加税,毫不退缩。不仅如此,欧盟、日本等盟友也未完全配合特朗普 的关税政策,越南等新兴市场国家则持观望态度,试图吸纳东移的产业链。 尽管特朗普多次加码关税,但最终效果不佳。5月,他不得不宣布移除部分关税,寻求退路。贸易逆差 依旧居高不下,美国出口商和农场主库存积压严重,焦虑蔓延。到了7月,中国明确表态准备打持久 战,特朗普的关税战术彻底失效,贸易战陷入僵局。 据环球网报道,当地时间8月1日,特朗普发文指责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若不降息,美联储理事会应接管 控制权,美债与经济问题再成焦点。 截至2025年7月,美国国债总额已突破36万亿美元,这一数字相当于多个世界大国GDP总和。美国财政 部数据显示,公 ...
特朗普“突变”:关税刀锋收回6天,连遭三拳打脸!
搜狐财经· 2025-08-05 05:12
2025年7月3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对全球贸易发起了冲击。这一次,他的动作比预期更为突然,原定 于8月1日生效的全球新关税政策,特朗普决定将其推迟至8月7日实施。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种暂时的缓 和,但实际上却充满了深层次的战略博弈。 这一系列的举措看似强势,但实际上透露出了两个重要信号。特朗普通过这些措施,企图在全球范围内获 得更大的谈判筹码,同时也在展示美国作为全球经济强国的主导权。然而,这种强硬的做法也引发了巨大 的争议。 02 三重打击,特朗普喜悦未尽便破功 01 关税升级,前所未有 特朗普此次签署的行政命令被许多人视为"世纪加税"。新政策要求对来自67个国家和地区的商品加征从 10%到41%不等的高额关税,堪称美国历史上最具规模的税率提升。根据新规,不同国家的税率差异较 大:日本、韩国、新西兰等国的税率为15%,而加拿大则被加征至35%,叙利亚则被加上了最高的41%的 税率。欧盟内部的关税则根据现有标准灵活调整,越南被设定为20%,而英国和巴西则维持在10%这一标 准。令全球惊讶的是,如果企业被发现通过"第三国转运"逃避关税,将会被加收40%的转运税,且这些企 业的名字将被公开,列入"规避名单"。 ...
美媒:贸易战恶果显现 美消费者将面临90年来最高平均有效关税
中国新闻网· 2025-08-05 04:34
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消费者面临自1934年以来最高平均有效关税率达18.3% [1] - 关税将使2025年美国家庭平均花费增加2400美元 [1] - 短期内服装行业受冲击显著 鞋子价格上涨40% 衣服价格上涨38% [1] - 长期价格涨幅预计为鞋子19% 衣服17% [1] 宏观经济成本 - 美国年度GDP预计下降0.36% 相当于减少1082亿美元 [2] - 每个家庭年均损失861美元 [2] - 企业采购成本增加 零部件和原材料价格上升 [2] 成本分摊机制 - 关税成本由海外出口商 美国进口商和美国消费者共同分担 [1] - 外国生产商降价仅能部分抵消关税成本 [2] 行业库存状况 - 美国仓库库存逐渐耗尽 未来供应链面临不确定性 [3]
美国发布“关税实施指南”,经济数据警报已拉响
金十数据· 2025-08-05 04:00
关税政策调整 - 特朗普扩大加征的对等关税不适用于美东时间周四00:01前已装船运往美国的任何商品 [2] - 关税实施细节包含美墨加自由贸易协定项下商品的预期豁免以及食品、服装和药品等救济物品的豁免 [3] - 对通过转运规避国别关税的商品征收40%关税 [3] - 美国平均关税税率将升至15.2%,较此前13.3%的水平有所上升,显著高于特朗普就任总统前的2.3% [3] - 特朗普以国别为基础的关税政策被视为其缩小贸易逆差、迫使企业将制造业岗位和投资转移至美国的核心计划 [3] - 特朗普推迟了4月首次宣布的所谓对等关税,为各国争取更好贸易条款的谈判留出时间 [3] - 预计特朗普将在未来几周公布针对药品、半导体、关键矿物和其他重要工业产品的单独关税 [4] - 特朗普威胁要对印度出口美国的商品"大幅"加征关税,以报复新德里购买俄罗斯石油的行为 [4] 经济影响 - 二季度GDP数据显示增长加速,但这种"纸面繁荣"源自特朗普关税造成的进口波动 [5] - 剔除波动性进口影响后,企业投资与消费放缓 [5] - 2025上半年经济增速较去年同期腰斩 [5] - 7月非农就业报告显示4月以来制造业流失3.7万个岗位 [6] - 关税推高的原材料成本对美国工厂弊大于利 [6] - 关税已开始推高物价,GDP数据更显示增长放缓 [6] - 自特朗普首个任期起关税就在阻碍美国增长 [8] 数据争议 - 特朗普解雇劳工统计局局长埃里卡·麦肯塔夫,引发外界将美国与新兴市场专制国家类比 [5] - 斗争已进入新阶段:关税战争正在蜕变为数据战争 [7] - 数据收集政治化的风险不容忽视,可能损害官方数据公信力 [9] - 被全球公认最可靠、每日万亿级金融交易依赖的官方数据公信力面临挑战 [9] 美联储与市场反应 - 在特朗普施压独立央行背景下,数据驱动型的美联储将如何通过降息应对经济放缓 [8] - 特朗普坚称现行利率是"不必要的刹车" [8] - 上周的核心悬念是数据将如何展现贸易战影响 [9] - 本周问题转变为市场如何解读这些确凿证据以及总统会如何应对 [9]
倘若美元已触底,将会怎样-What if the dollar has bottomed_
2025-08-05 03:15
行业与公司分析 **外汇市场动态** - **美元反弹**:自美国与日本、欧盟达成贸易协议后,美元从1月高点反弹约10%,EUR/USD本周下跌2.5%,预计将逐步跌向1.13[1][2] - **驱动因素**:美元走弱源于市场对美国例外主义终结的担忧,资金流向非美资产;德国刺激政策亦支撑欧元[2] - **对欧洲影响**:欧元走强加剧欧盟企业盈利压力,尤其是出口商,EPS修正值显著低于美国同行[9][11] **欧洲股市表现** - **出口商 vs. 内需股分化**:出口商板块(如医疗、科技、耐用品)年内表现落后,EPS预期已下调20%(BCEUTRAD篮子)[10][13][15] - **潜在转机**:美元企稳或缓解欧洲EPS下行压力,缩小出口商与内需股的业绩差距[13][14] --- 关键数据与图表 - **汇率与技术面**:EUR/USD跌破50日均线(图1),但与美国-德国2年期利差仍存在背离(图2)[5][6][7][8] - **资金流动**: - **全球**:科技与金融板块引领资金流入(图13),能源与电信表现滞后[19] - **欧洲**:工业与金融持续吸金,能源与电信受冷落[19] - **固定收益**:美债连续四周流入,欧洲政府债与高收益债需求强劲[20][22] --- 其他重要信息 - **下周关键事件**: - **央行**:英国央行利率决议(预期降25bps)[16] - **经济数据**:美国ISM服务业(预期51.5)、中国贸易数据、欧盟零售销售等[16][17] - **资金流向**:美国股票本周流入90亿美元,为6月以来最高;欧洲(除英国)流入22亿美元[18][25][28] --- 风险提示 - **政策不确定性**:美联储独立性担忧或维持美元溢价,但2026年美欧利差可能收窄[2] - **行业风险**:欧盟15%关税对出口商的实际影响尚未完全显现[10] 注:所有数据与图表引用自Barclays Research[1]-[22]
特朗普为何急于访华?最新贸易数据进白宫后,他终于低头了
搜狐财经· 2025-08-04 23:04
美国对华能源出口现状 - 6月美国对华三大能源出口(原油、LNG、煤炭)全数为零,原油出口额从去年同期的8亿美元降至零,煤炭出口额从9000万美元降至几百美元[1][3][4] - LNG对华出口连续四个月为零,导致美国LNG出口码头利用率从85%降至40%[3] - 上半年美国能源行业因对华出口减少损失超200亿美元,去年全年对华能源出口额为269亿美元[3] 中国应对措施 - 对美煤炭和LNG加征15%关税,原油加征10%关税,消除其价格优势[6] - 多元化进口渠道:扩大与俄罗斯、沙特、中亚的能源合作,填补美国市场空缺[6] - 国内能源自给能力提升,2025年Q1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3.5%,页岩气、新能源快速发展[8] 美国能源行业影响 - 页岩油企业因订单流失面临库存积压,被迫裁员和削减产能[10] - 能源供给过剩和成本上升阻碍"制造业回流"计划,化工、钢铁企业抱怨生产成本过高[11] - 能源出口"清零"直接冲击特朗普政府引以为傲的就业数据[10] 中美经贸博弈趋势 - 美国近期在发动机、芯片、乙烷等领域对华"解禁",但未取消关键关税和企业打压[11][13] - 中国通过市场、资源、战略优势掌握谈判主动权,要求美方展现诚意[14] - 能源出口数据标志着美国"施压政策"失效,中国应对更加成熟坚定[14]
贸易战阴霾重现,新兴市场ETF九周连涨中断,印度单周流出近3亿美元居首
华尔街见闻· 2025-08-04 21:13
新兴市场资金流动趋势逆转 - 新兴市场ETF遭遇11 1亿美元总资金净流出 与前一周23 6亿美元净流入形成鲜明对比 [1] - 资金流出结构:股票型ETF流出8 9亿美元 债券型基金流出2 22亿美元 [1] - 连续九周159亿美元净流入趋势被打破 [1] 印度市场受关税冲击最严重 - 印度单周净流出2 982亿美元 居新兴市场首位 [2] - iShares MSCI印度ETF出现2100万美元净流出 为4月以来首次周度净减少 [2] - 直接诱因为美国对印度输美商品关税从15-20%提升至25% [2] - 机构预测印度卢比或成亚洲表现最差货币 可能创历史新低 [2] 资产价格与指数表现 - MSCI新兴市场指数周跌2 5% 触及2025年6月30日以来最低水平 [1][4] - 新兴市场ETF总规模从4147亿美元缩水至4029亿美元 [1] 区域分化与韧性市场 - 越南逆势获得327万美元净流入 主要由VanEck越南ETF带动 [2] 投资者行为与机构观点 -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导致风险偏好下降 资金赎回压力增大 [3] - 机构认为现有贸易协议具有"握手"性质 细节谈判可能引发新紧张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