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技术

搜索文档
祥鑫科技(002965.SZ):液冷和冷媒直冷技术可应用于算力服务器、IDC数据中心等领域
格隆汇· 2025-08-18 07:27
技术应用领域 - 液冷和冷媒直冷技术可应用于算力服务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系统、工商业储能系统、IDC数据中心、低空无人飞行器等领域 [1] - 冷媒直冷技术正积极向下游客户推广并提供多样化解决方案 [1] 液冷产品供应 -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品包括液冷板、箱体上盖、托盘、端板、底护板等 [1] - 已为C客户、B客户、国轩高科、亿纬锂能、正力新能、孚能科技、欣旺达、远景动力、巨湾技研、威睿(吉利汽车)、蜂巢、瑞浦兰钧等知名厂商供应汽车动力电池金属结构件 [1] 重点项目进展 - 2024年5月收到国内头部飞行汽车制造商定点开发通知书 供应电池下箱体总成及液冷板等产品 [1] - 2024年10月中标国内数字能源头部客户风冷、液冷超级充电桩项目 项目生命周期1-2年 预计销售总额3-4亿元人民币 [1]
A股收评:沪指涨近1%创近10年新高,创指涨近3%,AI算力股爆发!超4000股上涨,成交2.81万亿放量5363亿;机构解读
搜狐财经· 2025-08-18 07:24
8月18日消息,沪指收涨近1%,创指涨近3%。板块方面,液冷服务器概念爆发,曙光数创30cm涨 停,、强瑞技术等20cm涨停;短剧游戏概念强势,华智传媒、等盘中涨停;稀土永磁板块走高,、、 等午后涨停;软件开发板块走强,20cm涨停;下跌方面,黄金概念多股调整,(维权)、衢州发展领 跌;煤炭股走弱,电投能源跌幅居前;油气股走低,领跌。总体来看,个股呈普涨态势,上涨个股超 4000只。 截至收盘,沪指报3728.03点,涨0.85%;深成指报11835.57点,涨1.73%;创指报2606.20点,涨2.84%。 盘面上,液冷服务器、影视院线、科创次新股板块涨幅居前,煤炭开采加工、贵金属、工业金属板块跌 幅居前。 热点板块: 消息面上,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8月18日,2025年暑期档电影总票房(含预售)破100亿。《南京照相 馆》《浪浪山小妖怪》《长安的荔枝》分列前三位。 机构观点: 1、液冷服务器 消息面: 1、【IDC:华为重夺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榜首】IDC最新研究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 机市场出货量总计2.97亿台,同比增长1.4%。二季度中国市场前五名厂商为华为、vivo、OPPO、小米 ...
8月18日沪深两市涨停分析
新浪财经· 2025-08-18 07:16
液冷服务器概念 - 沪指涨0.85%创近10年新高,两市成交额超2.7万亿 [1] - 大元泵业实现6连板,公司表示已完成在储能及数据机房液冷领域的产品储备,开始小批量接受客户订单,与华为、中兴在IDC温控领域推进屏蔽齿轮泵项目 [3][4] - 奕东电子研发液冷散热结构件及模组产品,主要用于GPU服务器与AI数据中心的高热密度场景 [3] - 英维克液冷服务器管路产品达V0级标准并取得美国UL认证,为英伟达数据中心部件提供商之一 [3] - 高澜股份为字节跳动提供12U浸没液冷模组,是业内首款一体式浸没液冷产品 [9] 影视行业 - 网传广电总局电视剧新规,《浪浪山小妖怪》《凡人修仙传》热度高涨 [4] - 慈文传媒推动《武林外史》《圆月弯刀》等五部微短剧开发制作,并与互影科技签署战略框架协议利用AI联合研发改编经典IP衍生互动剧 [4] - 欢瑞世纪投资出品互动影游《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2》于7月上线 [4] - 学策影视布局"AI+剧本",自研编剧助手、剧本评估、视频检索,拥有超5万小时音视频素材库用于训练自用垂直模型 [4] 半导体与电子元器件 - 华虹公司筹划资产注入 [5] - 深圳华强是华为海思全系列产品代理商 [5] - 好上好销售存储芯片包括晶豪、复旦微、兆易创新等品牌 [5] - 大豪科技参股上海兴感半导体,业务为电流传感器芯片、电流隔离器芯片及解决方案 [5] - 汉钟精机半导体真空泵与中微、盛美等机台商及UMC、青岛芯周等FAB厂合作 [5] 机器人概念 - 世界机器人大会召开,宇树科技王兴兴表示最快一两年就能达到机器人的ChatGPT时刻 [5] - 科森科技为某品牌家用机器人提供相关结构件 [5][15] - 凌云股份联合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院等以"低成本高精度智能化人形机器人力感知关键技术及制造方法研究"项目揭榜工信部2023年未来产业人形机器人方向力传感器创新任务 [6] - 晋拓股份为国际知名品牌柔性机器人提供零部件,与施耐德、UR机器人合作供应伺服马达、感应器等 [6] - 银轮股份热管理应用可适用于智能化人形机器人方向 [7] 医药与生物技术 - 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报量正式启动 [10] - 申联生物布局人用生物制品及创新药领域,聚焦单抗、基因工程、核酸等平台技术 [10] - 福瑞股份是国内肝病诊治领域龙头企业,此前NASH治疗重大突破 [10] - 济民健康子公司博鳌国际医院拥有国内唯一通过日本厚生省认证的国际再生医学实验室 [10] - 万邦德子公司获得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皮肤光老化的发明专利 [10] 光通信与算力 - OpenAI称未来5个月要将算力扩大一倍 [8] - 同洲电子高功率电源产品主要应用于算力服务器 [8] - 剑桥科技已向微软供应高速光模块产品,800G光模块实现小批量发货,1.6T光模块在送样测试 [11] - 天通股份生产钽酸锂晶体材料是钽酸锂调制芯片及器件的上游关键原材料 [12] - 华胜天成是国内领先的以自主可控技术为基础的云计算综合服务商,与英特尔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8] 新能源汽车 - 中汽协数据显示7月新能源汽车销售126.2万辆,同比增长27.4% [14] - 长源东谷与玉柴集团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聚焦算力中心发动机缸体零部件等业务 [14] - 永太科技在锂电材料领域形成涵盖锂盐上游原料、锂盐、添加剂和电解液的一体化产业链 [14] - 红豆股份控股子公司拟投资15亿元建设3GW大功率固态锂电池智能制造项目 [15] - 东风固态电池将于2026年上车 [15] 光伏与稀土 - 光伏组件再现缺货涨价 [16] - 雅博股份拟35亿元打造HJT全产业链 [16] - 上海电力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新能源产业 [16] - 华宏科技高性能磁材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机、工业机器人电机等领域,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047.48%-3721.94% [17] - 北方稀土是全球最大稀土产品供应商,预计上半年净利润9亿元到9.6亿元,同比增加1882.54%到2014.71% [17]
全面迎接液冷投资盛宴
2025-08-18 01:00
行业与公司概述 - 液冷技术正从数据中心散热的可选方案转变为必需方案 国内外科技巨头如Meta 谷歌 亚马逊 微软 华为 阿里 寒武纪等已开始或准备在其高功耗芯片中采用液冷技术[1][2] - 液冷市场规模预计达千亿级别 单芯片液冷价值量为2000-3000元 ML72机柜每台成本约50-60万元 10万台整机柜出货对应600亿元市场规模[1][4] 核心观点与论据 **技术发展现状** - 全球液冷技术渗透率超预期 ASIC芯片发展推动市场扩张 国内华为920C 阿里PPU 寒武纪690等高功耗芯片加速液冷应用[2] - GB300相比GB200的改进:冷板方案从大冷板串联变为单块小冷板单元(数量6→10块) 快接头从UQD变为NVQD(数量增加) CDU制冷量从120千瓦提升至140千瓦[3][11] **市场空间测算** - 千亿级市场依据:单芯片液冷价值量2000-3000元×芯片数量=数百亿 单机柜(如ML72)成本50-60万元×10万台=600亿元[1][4] - GB300价值量提升至约70万人民币/台 主要来自冷板 快接头 CDU管路等组件[10] **产业链与产品机会** - 液冷热管理产业链涵盖冷板快接头 CDU管路 泵 板式换热器 上游材料等 浸没式散热为长期发展方向[7][9] - 受益公司包括英维克(全产业链布局) 川环科技 强瑞技术 申菱环境 银轮股份 同飞股份 高澜股份等[1][6][13] **公司竞争优势** - 英维克:管理层具备华为/艾默生背景 全产业链布局 研发投入大(博士人数翻倍) 技术规模领先[5] - 其他头部企业:高澜股份(弹性标的) 申菱环境(热控方案) 同飞股份(零部件) 科华数据(解决方案)[12][13] **未来技术趋势** - 下一代技术可能突破单向冷板散热极限 发展方向包括相变冷板 定点静默室新架构 涉及气密性快接头 氟化液等新材料[12] - 数据中心液冷热控需求持续增长 GPU/ASIC芯片均推动国内厂商机会[12] 其他重要细节 - 当前行业处于0→1爆发期 渗透率加速提升 建议关注龙头企业(英维克)及弹性标的(川环科技 高澜股份 新瑞科技)[3][8] - 台湾代工厂如酷能大师 AVC通过间接供货参与产业链[6]
数据港20250815
2025-08-18 01:00
**公司概况** - 数据港是一家专注于批发定制型IDC服务的企业,2024年98%收入来自第一大客户[3] - 2025年上半年营收8.1亿元(同比+4.13%),净利润8500万元(同比+20.37%),归母扣非净利润7000万元(同比+9.9%)[2][4] - 现金储备24亿元(货币资金14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10亿元),支持未来扩张[5] - 总容量371兆瓦,重点布局京津冀、长三角及大湾区,廊坊项目预计2025年9月底交付第一栋楼[3][16] --- **行业动态与需求** - **需求侧**:2024年下半年起行业需求增加,字节跳动等大厂资本开支指引乐观;2025年初受H20禁令短期影响,但预期未下调[6] - **供给侧**:2025年3月政策文件规范窗口指导,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但短期价格未回升[6] - **AI产业链**:H20禁令解除后,AI项目逐步落地,长期需求(如Patex)未下调,利好IDC市场[7] - **招标现状**:大规模招标未开启,仅算力租赁单子落地解决阶段性问题[8][9] --- **业务与战略** - **收购项目**:聚焦中小型项目(体量十几兆瓦至80兆瓦),2025年一级市场价格修复至可接受区间[10] - **区域布局**: - **西部优势**:拿地成本低(低于东部路条溢价)、绿电稳定(中卫绿电0.3元/度),政策支持(能耗指标宽松)[12][13][14] - **东部挑战**:高电费及拿地成本需客户高价分摊[15] - **廊坊项目**:签约率100%(24+合同保底),首栋楼风冷设计(10千瓦功率),后续或随需求调整液冷方案[16][18] --- **财务与运营细节** - **毛利率波动**: - 华东地区受老旧机房处理影响[11] - 华北地区受房山项目暴雨亏损及上架增量对冲[11] - 合并报表受云创、长江口等子公司拖累[11] - **能耗政策**:国家发改委严审大型IDC项目(超7000机柜),西部原宽松审核现统一收归中央[21][22] - **价格机制**:批发型IDC价格稳定,新订单按上架速度定价(越快单价越低),但具体差异保密[23][24][25] --- **技术与创新** - **液冷技术**:英伟达GB系列服务器自带液冷可能改变IDC布局模式,廊坊项目暂未采用[17][18] - **高功率需求**:客户零星需求高功率机柜(几十千瓦),但未成批订购[20] --- **政府支持与政策** - **中西部地区**:提供建设优惠、绿电直供(中卫)、人才招聘及税收配套支持[12][13] - **电价优势**:中卫绿电0.3元/度,内蒙古战略新兴电价更低但波动风险[13] --- **风险与挑战** - **短期价格压力**:行业供给规范后价格未回升[6] - **区域风险**:华北房山项目因暴雨持续亏损[11] - **技术不确定性**:液冷技术路径未定,可能影响未来CAPEX[17]
液冷投资机会如何把握?
2025-08-18 01:00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液冷技术、数据中心散热、AI服务器硬件[1][3][4][6][16] - **公司**:英伟达、谷歌、Meta、亚马逊、曙光数创、英维克、飞荣达、川环科技、奇宏科技、双宏科技[6][8][10][12][19]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液冷技术需求与市场前景** - 液冷在AI服务器中需求显著,英伟达GB300液冷覆盖率超80%,下一代Caber架构将实现100%液冷[1][6] - 2025年GPU液冷市场以冷板式为主,单机柜价值量从60万元升至70万元,全年市场规模或达800亿元[7] - 2026年ISIC芯片出货潮将推动液冷需求,谷歌TPU预计出货150-200万颗,Meta计划100-150万颗[8][9] 2 **数据中心液冷替代风冷的趋势** - 机柜功耗超30千瓦时风冷失效,液冷效率更高且满足能耗管控要求[16] - 液冷渗透率目标2027年达80%以上,对应市场规模超1000亿元[17] - 华为超节点方案(总功耗559千瓦)催化液冷需求[17] 3 **技术发展方向** - 冷板式为主流,浸没式(单向/相变)因高安全性需求增长[13][14] - 未来扩展至光模块、内存等设备散热,一次侧水冷机组能耗优化是关键[18] 4 **投资机会** - **二次侧解决方案商**:英维克、高澜股份[19] - **GB300增量相关**:双环科技、中石科技[4][19] - **水冷热组供应商**:冰龙环境、新雷股份[19] --- 重要但易忽略的细节 1 **海外液冷企业表现** - 奇宏科技月度营收同比增速达93%,切入英伟达GB系列供应链[10][11] - 双宏科技在ISIC平台提升产品附加值[11] 2 **国内企业竞争优势** - 曙光数创唯一实现静默相变液冷商业化[12] - 英维克获英特尔认证,与Meta合作[12] - 飞荣达3D VC散热器功耗达1400瓦[12] 3 **化工材料应用** - 氟化物类材料(全氟烃等)因低介电常数、高安全性成未来方向[15] - 润和材料推进有机硅研发,新陆邦布局氟化领域[15] 4 **技术分类与介质** - 冷板式介质:水、甲醇、丙酮[13] - 浸没式介质:有机硅类(PAO)、氟化物类(全氟聚醚)[14][15] --- 数据与单位换算 - 单机柜液冷价值量:60万→70万元人民币[7] - 2025年Q4液冷出货量:破1万台,2026年单季达2.5万台[7] - 谷歌TPU 2025年出货量:150-200万颗[9] - Meta AI服务器功耗:180千瓦以上[9]
详解AI机柜内的液冷各价值量环节
2025-08-18 01:00
行业与公司 - 行业聚焦于AI机柜液冷技术及GPU散热解决方案[1] - 核心公司包括英伟达、AMD、华为、摩尔线程等GPU厂商及液冷供应链企业(如酷冷大师、英维克、台达电等)[1][6][23]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GPU功耗提升驱动液冷需求爆发** - 英伟达GPU功耗从B200的1,200瓦增至Rubin Ultra的3,600瓦[1][3] - 机柜功率密度要求从2024年120千瓦提升至2025年140千瓦,Rubin时代或达14倍增长[3] - AMD MI300系列功耗从750瓦增至MI375的1,600瓦[11] **2 液冷技术迭代与价值量变化** - GB300液冷系统总价值量9万-10万美元(较GB200增长20%),CDU占比最大,冷板占35%-40%,快接头占20%[1][5] - GB300采用液态金属吸热、微通道铜能板技术,液冷占整机柜成本30%-40%[1][8] - 双向冷板和浸没式液冷为未来方向,但存在冷板变形等技术挑战[10] **3 国内液冷市场特点** - 国际贸易限制推动国产GPU(华为深腾、摩尔线程等)需求,液冷解决方案需求增长[12][13] - 国内数据中心通过增加密度提升性能(如华为Cloud Matrix 384功耗达NVL72的4-5倍)[11] - 国产液冷设备成本较台资低20%-30%,交付周期短(冷板量产周期4周)[14][16] **4 供应链竞争格局** - 台资企业(如酷热大师、ABC双宏)在GB200份额高,陆资厂商需通过拳头产品突破客户粘性[2][17] - 北美市场以台系厂商为主,陆资企业(英维克等)处于认证阶段,尚未批量生产[6][22] - 台达电以CDU为主,冷板规模较小;酷冷大师受限于产能,正扩产美国/越南工厂[7][23] **5 技术平台升级** - NVL平台2026年升级至NVL144,2027年推出NVL576,采用垂直插板设计提升功率密度[9] - Rubin Yukon带宽从2增至4,总带宽达576个,推动液冷部署[9] --- 其他重要细节 - **静默式液冷**:从矿物油转向新型矿物油以解决氟化液成本高、挥发问题[10] - **CDU类型**:嵌入式(2.5万-3.5万美元)、分页式(70千瓦约3万美元,150千瓦3.5万-4万美元)[15] - **国际部署差异**:欧洲/东南亚因缺乏一次测冷源,sidecar方案占比30%-35%[19] - **AMD合作**:与香特尔等5家陆资厂商测试UQD兼容性,液冷/风冷方案灵活选择[25] --- 数据与单位换算 - GB300液冷价值量:9万-10万美元(对比GB200的7万-8万)[5] - 冷板单价:GB200大冷板600-700美元/块(45块),GB300小冷板200-300美元/块(117块)[5] - 快接头单价:OCP UQD04 40-50美元/对(108对),NVQD03 50-60美元/对(252对)[5] - 管路成本:PT EPDM软管1,000-1,500美元,不锈钢管2,000-3,000美元[5]
申万宏源证券晨会报告-20250818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18 00:42
腾讯控股(00700)业绩分析 - 25Q2实现营业收入1845亿元,同比增长15%,超彭博一致预期3%;调整后归母净利润631亿元,同比增长10%,超彭博一致预期2% [2][14] - 游戏业务表现突出,25Q2国际/本土游戏收入分别同比增长35%/17%,本土游戏收入维持在400亿元以上 [2][14] - 广告收入同比增长20%至358亿,视频号/小程序/搜一搜广告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50%/50%/60%左右,AI赋能效益显著 [2][14] - 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0%至555亿,24年以来重回双位数增长,毛利率达52.1% [3][14] - 上调25-27年调整后归母净利润预测至2556/2980/3368亿元,目标价711港元,较8月14日收盘上升空间20.6% [3][14] 同力股份(834599)深度分析 - 公司首创非公路宽体自卸车,露天煤矿无人矿卡市占率约29%,25Q1营收/归母净利润15.36/1.87亿元,YoY+28.34%/+58.45% [15] - 大型化+电动化+无人化趋势明确,新能源矿卡市场规模有望由23年17亿元增至28年112亿元,CAGR+45.7% [15][16] - 国内市场存量替代需求凸显,海外市场长期替代趋势明确,公司与力拓集团达成合作,产品将应用于蒙古国铜矿等海外市场 [18] - 预计25-27E归母净利润8.68/9.63/10.87亿元,给予2025年15倍PE,目标市值134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8] 风电行业点评 - 25Q2国内风电新增装机量达36.77GW,同比增长255.61%,Q3进入全年景气高点 [23] - 26年国内外海风预期共振,欧洲海风建设加速,预计26年装机量有望达8.7GW(同比+107%) [23] - 建议关注主轴龙头金雷股份、纯海风标的海力风电,以及东方电缆、金风科技等标的 [23] 液冷技术发展趋势 - AI服务器功率达2000-3000W,液冷技术成为解决数据中心散热问题的有力抓手 [24][25] - 冷板式液冷目前占液冷总体市场70%,英伟达或将采用颠覆性的双相冷板技术 [25] - 浸没式液冷散热效率更高,氟化液或是最佳介质,全氟聚醚及六氟丙烯低聚体有望成为主流选择 [26][28] - 预计2024-2030年数据中心年新增装机量平均16.5GW,液冷渗透率60%情况下氟化液市场空间约百亿元 [28] 紫光国微(002049.SZ)深度分析 - 公司为特种集成电路领域领军企业,产品已配套C919进行商业飞行应用 [19][21] - 国防信息化提速带动需求释放,FPGA作为硬件载体在航空航天及无人装备领域应用广泛 [21] - 预计2025-2027E年归母净利润15.8/21.3/29.3亿元,2025年PE低于行业平均水平,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1]
英伟达GB300引爆100%液冷革命!800亿市场谁与争锋?
材料汇· 2025-08-17 15:23
液冷技术发展 - GB300液冷系统覆盖80%以上发热元件,采用直接芯片冷却(DLC)架构,冷却液通过微通道冷板直接贴合高功耗元件实现精准热传导 [1][2] - 英伟达计划2027年推出的Rubin Ultra NVL576 Kyber机架将实现100%液冷,彻底摒弃风冷 [1][2] - 从H100到Blackwell架构,液冷成为必选项,2026年有望迎来出货潮 [1][3] 市场规模预测 - 2026年GPU液冷市场有望达800亿元,按单机柜价值量70万元计算,预计出货10-12万个机柜 [1][3] - 冷板式液冷四大零组件(冷板/CDU/UQD/Manifold)占GB200 NVL72散热方案总价值的90%以上 [3] - GB300架构升级将冷板用量从GB200的54片提升至126片,UQD尺寸缩小至1/3但用量翻倍 [3][41] 技术应用场景 - 冷板式液冷分为一次侧(室外循环)和二次侧(室内循环)两大系统,二次侧包含冷板/CDU/UQD/Manifold等核心组件 [28][29] - 谷歌TPU集群已实现GW级运行规模并保持99.999%高可用性,Meta计划2025-2026年推出100-150万颗ASIC芯片 [4][49] - 亚马逊Trainium2 ASIC芯片预计2025年出货量达140-150万颗,谷歌TPU预计2025年出货150-200万颗 [4][56] 产业链机会 - 中国企业凭借制造业和材料学基础优势,有望诞生国际一流液冷公司 [1][5] - 奇鉉科技切入GB200/GB300核心供应链,7月营收年增92.65% [5][65] - 曙光数创是国内唯一实现浸没相变液冷大规模商业化部署的企业,2021-2023H1市占率56% [5][68] - 英维克UQD产品进入英伟达MGX生态系统,累计交付达1.2GW [5][76] 技术演进趋势 - 芯片散热从一维热管线式均温发展到三维3D VC技术,最终演进到液冷技术 [19] - Blackwell架构性能激增,液冷方案成为必须选择,FP4精度算力在液冷情况下可达20petaflops [25] - 高密度节点部署提升单机柜计算能力,GB200 NVL72功耗达120kW,为H100的10倍以上 [18]
有色钢铁行业周思考(2025年第33周):重视有色新材料在AI硬件的加速应用
东方证券· 2025-08-17 12:44
行业投资评级 - 有色、钢铁行业评级为"看好"(维持)[8] 核心观点 - 市场普遍关注电子、机械等板块的AI硬件投资机会,但对上游有色金属材料在AI领域的应用尚未充分定价[12] - 随着算力密度提升,液冷技术需求显著增长,铜(高导热性)和铝(导热性+轻薄性)在数据中心场景具有优势[13] - AI服务器芯片向高功率迭代,金属软磁芯片电感具有高效率、小型化优势,体积可下降70%[14] - 2024年全球AI服务器出货量175万台(同比+46%),预计2025年达218万台(+24.3%)[14] 液冷技术领域 - 英伟达DGX B200的10U机箱最大功耗14.3kW,单U需1430W散热,已突破风冷上限[13] - 下一代AI算力卡GB300将采用全液冷方案,铜铝是主要热传输材料[13] - 单相浸没式液冷槽单柜用铝量高达90kg[13] - 建议关注铝热传输材料企业华峰铝业(液冷需求)和金田股份(铜材料)[8] 金属软磁材料 - 金属软磁相比铁氧体具有更高磁通密度和温度稳定性[14] - 铂科新材独创高压成型工艺,芯片电感产能将增加20000万片/年[8] - AI PC/手机等端侧设备需求将拓宽应用空间[14] 钢铁行业 - "反内卷"政策下短期盈利震荡,中期有望维稳回升[15] - 本周螺纹钢消耗量190万吨(环比-9.89%,同比-3.07%)[15] - 螺纹钢长流程成本3260元/吨(环比+1.27%),毛利下降46元/吨[29] - 普钢价格指数微升0.10%,线材价格3687元/吨(环比-0.43%)[33] 新能源金属 - 2025年7月碳酸锂产量74570吨(同比+28.33%)[39] - 6月新能源车销量125.08万辆(同比+24.84%)[43] - 锂精矿价格985美元/吨(周环比+24.68%),碳酸锂8.3万元/吨(+18.57%)[48] 工业金属 - 5月全球精炼铜产量239.5万吨(同比+2.88%)[59] - 7月电解铝开工率97.78%(环比+0.1pct),产量378万吨(同比+2.35%)[64] - LME铜价9621美元/吨(环比-0.06%),铝价2600美元/吨(环比-0.34%)[84] 贵金属 - COMEX金价3381.7美元/盎司(环比-2.21%)[89] -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4.33%(环比+0.06pct)[93] 板块表现 - 本周申万有色板块上涨3.62%,钢铁板块下跌2.04%[96] - 有色个股涨幅前三位:博威合金、金田股份、宁波韵升[104] - 钢铁个股涨幅前三位:杭钢股份、金洲管道、八一钢铁[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