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

搜索文档
“慢涨行情”在途,该怎么追,怎么切?
搜狐财经· 2025-08-26 07:00
本轮行情驱动因素 - 政策改善资本市场信心并催化经济基本面持续修复 去年924政策改善资本市场信心 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催化经济基本面改善 25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高于全年经济目标[1] - 资金面持续活跃 两融余额创近10年新高 两市成交额连续多日高于2万亿元 美联储降息周期提升中国资产对外资吸引力[1] - 投资者风险偏好显著提升 政策催化和经济修复预期推动风险偏好上升[3] - A股市场处于产业大爆发阶段 人形机器人 DeepSeek等AI大模型 创新药等新质产业持续爆发[4] ETF投资优势 - 解决选股难题 跟踪标的指数实现一键配置相关板块或行业 持仓透明[5] - 降低资金门槛 ETF净值大多1元左右 1手仅百元投资门槛低 如MSCI中国A50ETF(560050)不到百元可投资各行业顶尖龙头[6] - 直接投资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等市场 无需满足50万元资金门槛和2年投资经验 如科创芯片50ETF(588750)涨跌幅20%高弹性 云计算ETF汇添富(159273)成分股横跨四大交易所[6] - 直接投资跨境市场 无需港股通或美股账户 如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 港股通科技ETF汇添富(520980) 恒生科技ETF基金(513260)[6] - 流动性高可实现变相T+0套利 盘中随时交易 如有色50ETF(159652)8月25日一二级市场溢价超1%[7] 重点关注方向 - 券商板块作为进攻旗手 市场交投高度活跃 中资券商进军新业务 金融政策组合拳发力 基本面稳健修复估值有向上修复空间 证券ETF龙头(560090)值得关注[7] - 芯片板块基本面稳健修复 Q1整个芯片板块净利润同比增15.1% 科创芯片50ETF(588750)标的指数2025年Q1净利润增速70% 全年预计归母净利润增速104% AI催化国产替代加速处于景气上行周期[7] - 算力需求受AI模型迭代驱动 云计算ETF汇添富(159273)全面布局AI算力驱动下的云计算机遇 指数港股权重超26%捕捉港股龙头发展红利[7] - 机器人短期热点催化不断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可期 机器人ETF基金(159213)全面拥抱人形机器人大时代[7] - 反内卷主线持续演绎 有色50ETF(159652)布局工业金属稀有金属能源金属贵金属等细分板块 雅江工程开工业绩预期高景气[7] - 新能源板块受益供给侧改革深化 光伏龙头ETF(516290)电池50ETF(159796)费率同类最低档 新能源汽车ETF(516390)受政策补贴和智能化机器人双重催化[7] - 大消费和中药板块受资金青睐 消费ETF(159928)近10日资金流入超23亿元规模超165亿元 中药ETF(560080)近10日有7日资金流入规模同类领先[8] - 港股新消费催化不断 港股通消费50ETF(159268)布局潮玩珠宝美妆新茶饮等情绪消费板块[8] - 中证A500指数作为新一代宽基旗舰聚焦细分三级行业龙头超配新质生产力 中证A500指数ETF(563880)全面反映经济发展趋势[8] - 科创板获政策利好 科创50指数ETF(588870)聚焦业绩稳健的科创龙头换手率份额增长率领先 科创100ETF汇添富(589980)聚焦科创小巨人重仓芯片与创新药 科创综指ETF汇添富(589080)全面把握AI机器人智能驾驶等科技热点[9]
“硬科技”火了,机构密集调研
天天基金网· 2025-08-26 06:11
硬科技投资热度 - 8月以来集成电路、电子元件、应用软件、生物科技等硬科技领域上市公司获机构密集调研 [3][5] - 集成电路行业21家上市公司获机构调研 其中纳芯微业绩说明会吸引135家机构参与 [5] - 紫光国微业绩说明会获超100家机构关注 问题涉及AI芯片应用场景及FPGA产品市占率 [5] 机构持仓动向 - 公募基金二季度前十大重仓股包括腾讯控股、宁德时代、贵州茅台等 硬科技、创新药成为主攻方向 [7] - 私募基金和外资机构投资呈现类似趋势 重点布局硬科技领域 [7][10] 投研模式转变 - 机构调研重点从传统基本面转向技术路线、应用场景等专业维度 [9] - 基金公司招聘要求"工科+金融"复合背景 面试环节直接考察技术术语理解能力 [9] - 外资机构中国科技研究团队成为全球投资的"鲶鱼" 为股权投资提供新技术视角 [10] 行业调研重点 - 机构关注AI服务器相关产品布局及机器人等新兴领域规划 [5] - 特种集成电路领域FPGA、RF-SOC芯片业务布局及市占率成为调研核心问题 [5]
机构称科创板已经进入主升段,科创50ETF(588000)契合 AI 创新药主升逻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6 03:05
市场表现 - 科创50ETF(588000)8月26日早盘下跌1.03%,位于20日均线上方,近5日累计上涨14.70% [1] - 电子板块A股市值于上周五达到11.5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1] 行业市值排名 - 工业富联A股市值9101.59亿元,位列电子板块首位 [1] - 寒武纪A股市值5200.93亿元,排名第二 [1] - 海光信息A股市值4324.66亿元,位居第三 [1] 科创板行情分析 - 科创板自2024年6月进入主升段,核心驱动因素为AI和创新药产业景气度提升 [1] - 2024年9月行情由预期驱动,主升段代表牛市主要上涨阶段 [1] 科创50ETF持仓结构 - 追踪科创50指数,电子行业持仓占比63.74%,医药生物行业占比11.78%,合计达75.52% [1] - 覆盖医疗器械、软件开发、光伏设备等硬科技细分领域 [1] 指数估值与前景 - 科创50指数目前仍处于基点附近,参照创业板历史走势显示未来成长空间可观 [1] - 硬科技长期发展前景受到市场关注 [1]
上交所举办 科创板六周年线上路演活动
金融时报· 2025-08-26 02:35
科创板市场发展 - 上交所举办科创板六周年专题线上路演活动 近50家国际机构参与 活动涵盖科创板发展情况 改革政策及指数化投资讲解[1] - 科创板开市6年成为国内硬科技企业上市首选地 新一代信息技术 生物医药 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公司占比超80%[1] - 科创板上市公司正布局人工智能 基因技术 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 推动前沿技术发展和产业变革[1] 制度创新与改革成效 - 科创板6年落地一系列制度创新 形成可复制推广经验 为更多改革提供借鉴[1] - 科创板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引导资本向硬科技企业聚集[2] - 证监会今年6月推出深化改革"1+6"政策措施 继续发挥科创板示范效应[2] 指数化投资与资金吸引 - "科八条"实施一年来科创板指数化投资成效突出 指数及ETF品类不断丰富[2] - 科创板指数化投资在吸引增量资金入市 服务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 企业融资与发展 - 4家科创板公司创始人参与国际路演 分享科创板培育硬科技创新的独特价值[2] - 科创板为企业上市融资提供强大助力 企业家期待"1+6"制度创新服务科技企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2]
“硬科技”崛起:15家大湾区企业上榜中国科技50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5 14:22
榜单概况 - 《财富》杂志发布2025年中国科技50强榜单 这是第二年发布该榜单[1][2] - 粤港澳大湾区共有15家企业上榜 领跑全国[2] - 北京 深圳两市作为双核继续引领[2] - 北京 深圳 杭州三城合计共有25家企业上榜 占榜单总数50%[2] - 大模型企业DeepSeek首次入选便空降第二[2] 区域分布 - 粤港澳大湾区上榜15家企业 包含深圳9家 广州3家 香港1家 中山1家 惠州1家[2][3] - 长三角城市群上榜12家企业 包含上海3家 杭州6家 苏州2家 常州1家[2][3] - 京津冀城市群上榜10家企业 包含北京10家 石家庄1家[2][3] - 成渝经济圈上榜4家企业 包含成都3家 重庆1家[3] - 山东半岛城市群上榜4家企业 包含青岛1家 烟台1家 潍坊1家 济宁1家[3] 企业构成 - 大湾区上榜企业包括华为 腾讯 比亚迪等老牌龙头 以及大疆创新 大族激光 顺丰 华大基因 文远知行等新兴企业[4] - 企业涵盖通讯 数字科技 新能源汽车 生命科学 低空经济 自动驾驶等领域[4] - 广州金发科技 先导科技 文远知行跻身榜单[9] - 金发科技是全球规模最大 产品种类最齐全的改性塑料生产企业[9] - 先导科技手握近5000项专利 过去一年新增专利数量千余项[9] - 文远知行在全球10个国家 30个城市开展自动驾驶研发 测试及运营[10] 评价标准演变 - 评价体系从偏重营收 市场份额等"数量指标" 转向聚焦技术话语权 产业链关键性和创新可持续性的"质量指标"[5] - 评价维度深入专利质量 技术自主度 研发投入强度及前沿技术性能等硬核指标[6] - 更加关注技术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效能与规模化落地能力[6] - 标准突出全球竞争力与本土创新的融合[8] 重点企业表现 - 华为5G标准必要专利占比15% 位列全球第一[7] - 华为麒麟9020芯片国产化率超过90%[7] - 比亚迪在2011年至2024年14年间有13年研发投入超过当年净利润[7] - 比亚迪拥有超过12万名技术研发人员[7] - 腾讯在全球专利申请公开总数超过8.6万件 专利授权数量超过4.6万件[7] 产业转型特征 - 展现了广东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型与突围[4] - 大湾区从传统制造向技术创新转变 "硬科技"崛起[4] - 从依赖人口红利到拥抱技术红利 从代工组装到自主创新 从模仿追随到引领全球[10] - 广东省发布《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 聚焦"科技创新强基"和"产业集群培优"两大行动[10]
投资者指南:科技自主浪潮下,如何布局通信与硬科技核心赛道?(附111页PPT)
材料汇· 2025-08-25 13:17
科技博弈:中国科技的全链前进 - 美国自2018年起将中国部分企业及机构纳入出口管制黑名单,截至2023年10月共发布32次涉华黑名单,包括586家企业、117家科研机构、9所高校和19个国家机关 [8] - 美国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在2023年10月和2024年3月升级,限制AI芯片和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但中国在光刻机技术取得突破,工信部官宣国产光刻机参数达到300mm晶圆和248nm波长 [4][8][35] - 华为自研AI芯片昇腾910B半精度算力达320TFLOPS,整数精度算力达640TOPS,功耗310W,性能超越英伟达A100 GPU 20% [35] - 苹果产业链向印度转移过程不顺利,部分产能转回中国,显示产业链地域转移策略受挫 [8] 投资策略:点燃自主科技树,0-1提供高弹性 - 基金重仓通信行业占比在24Q3达4.1%,同比增长1.09个百分点,前三大重仓股为中际旭创、新易盛和中国移动 [5] - 通信行业24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归母净利润增8%,扣非净利润增6%,光模块和AIDC板块受益AI需求提升 [5] - 政策端支持并购重组,24年通信行业并购事件40件,重大重组1件,23年分别为63件和3件,"科八条"和"并购六条"聚焦科技和新质生产力 [9][13] - 国央企市值管理驱动并购重组,国资委和证监会强调国企市值管理,关注行业龙头和破净地方国企 [13] 投资机会:产业链边际变化,硬科技投资机会 - 卫星互联网领域,中国规划年产1000+卫星,航天五院产能200颗/年,银河航天向300-500颗/年迈进,上海垣信G60星链工厂设计产能300颗/年 [141][143] - 算力规模持续增长,2024年9月中国总算力达246 EFLOPs,IDC数据显示24H1液冷服务器市场规模12.6亿美元,同比增98.3% [50][54][110] - 华为昇腾910C芯片初步订单超7万片,价值约20亿美元,国产算力生态发展50多家APN伙伴和20多个原生大模型 [54][60] - 数据交易市场规模2022年达876.8亿元,占全球13.4%,预计2021-2025E CAGR为34.9%,2025-2030E CAGR为20.3% [122][125] 国产算力发展 - 中国电信2024年服务器集采国产化比例达67.5%,2020年仅为20%,显示国产化进程加速 [60] - 三大运营商资本开支向算力倾斜,中国电信24H1产业数字化占比34%,智算算力新增10 EFLOPs [56][58] - 昇腾AI生态培养30多万学生,代码提交9.5万次,支撑100+高性能算子开发 [60] - 液冷技术降低PUE,阿里云水冷液冷PUE达1.09,华为乌兰察布数据中心年均PUE低至1.15 [110] 卫星互联网进展 - 可回收火箭发展,蓝箭航天朱雀二号和星际荣耀双曲线二号验证成功,预计2025年实现首飞 [155] - 中国拥有酒泉、太原、西昌3个路基发射工位和海南文昌4个工位,其中1、2号工位即将商用 [157] - 卫星互联网组成包括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相控阵天线是低轨通信卫星核心,T/R组件为关键部件 [160][162] - 手机直连卫星技术进展,SpaceX与T-mobile合作测试DTC,速率达15.6-17.2Mbps [179][180] 政策与资金支持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新质生产力"写入政策,2024年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国家重大战略 [19][22] - 重庆成立1000亿元空天信息产业基金群,支持卫星互联网建设 [23] - 证监会发布"科八条"和"并购六条",支持科创板企业并购和向新质生产力转型 [13][19] - 上海、北京、成都、重庆发布空天产业行动计划,上海目标2025年空间信息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 [29]
彻底火了!A股半日成交额破2万亿,巨额增量资金待入市,如何布局顺大势?
搜狐财经· 2025-08-25 05:23
市场表现 - A股午盘继续强势上涨 上证指数涨0.86% 创业板指涨2.22%创3年新高[1] - 半日成交额突破2万亿元 较上日放量5713亿元[1] - 超5000只个股涨跌参半 呈现加速轮动行情特征[1] 资金动向 - 境内巨额居民储蓄等待入市 两融余额稳居2万亿元以上[1] - 境外资金主动流入A股 为去年10月以来首度流入[1] - 美联储可能于9月降息 为市场提供流动性支持[1] 投资工具 - 创业板ETF天弘(159977)自6月23日至今涨超36% 指数PE(TTM)38.86倍处近十年34.12%分位数[1] - 科创综指ETF天弘(589860)覆盖科创板97%市值 全面布局硬科技领域[1] - 中证A500ETF天弘(159360)跟踪500只成份股 汇集中国经济核心资产[1]
A股半日成交额破2万亿,巨额增量资金待入市,如何布局顺大势?
搜狐财经· 2025-08-25 05:13
市场表现 - A股午盘继续强势上涨 上证指数涨0.86% 创业板指涨2.22%创三年新高 [1] - 半日成交额突破2万亿元 较上日放量5713亿元 [1] - 超5000只个股呈现涨跌参半格局 行业轮动加速特征显著 [1] 资金动向 - 两融余额稳定维持在2万亿元以上水平 [1] - 主动外资自去年10月以来首次实现净流入(EPFR口径截至上周三) [1] - 巨额居民储蓄等待进入股市 增量资金入场意愿强烈 [1] 投资工具特征 - 创业板ETF天弘(159977)自6月23日至今涨幅超36% 指数PE(TTM)为38.86倍 处于近十年34.12%历史分位数 估值水平为宽基指数中最低 [1] - 科创综指ETF天弘(589860)覆盖科创板97%市值 全面布局硬科技领域 均衡配置半导体/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行业 [1] - 中证A500ETF天弘(159360)跟踪500只成分股 汇集中国经济核心资产 具备对冲轮动风险功能 [1] 宏观环境 - 美联储可能于9月实施降息政策 [1]
科创50ETF(588000)持仓股大全能源涨超16%,机构称密切关注科技算力芯片等行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5 03:55
科创50指数及ETF表现 - 8月25日科创50指数盘初快速拉升涨超4% 科创50ETF(588000)同期上涨1.28% 近5日累计上涨13.27% [1] - 持仓股大全能源强势领涨超16% 寒武纪上周涨幅接近35% 市值突破5000亿元 [1] - 海光信息作为算力龙头上周上涨超过20% [1] 行业驱动因素 - 英伟达暂停H20芯片生产 市场预期国内AI芯片厂商将加速填补高端算力缺口 [1] - DeepSeek-V3.1大模型发布推动AI算力需求持续超预期 算力基础设施板块爆发 [1] - 半导体板块情绪升温 硬科技含量高的细分领域包括半导体、医疗器械、软件开发及光伏设备 [1][2] 指数结构与配置 - 科创50指数持仓电子行业占比63.74% 医药生物行业占比11.78% 合计达75.52% 行业分布高度集中 [2] - 指数当前仍处于基点附近 参照创业板历史走势显示未来成长空间值得期待 [2] 投资策略建议 - 中信建投建议关注高景气赛道中业绩突出的个股 重点聚焦科技、算力及芯片行业 [1] - 建议投资者密切关注半年报披露期业绩超预期的资产 此类资产预计更具弹性 [1] - 长期看好中国硬科技发展前景的投资者可持续关注科创50ETF(588000) [2]
帮主郑重:213股被券商“点名买入”!这波机会咋抓?
搜狐财经· 2025-08-25 03:37
券商买入评级概览 - 券商对213只股票给出买入评级 海思科目标涨幅50.56% 东阿阿胶目标涨幅48% 福能股份目标涨幅47% [1][3] - 2只股票评级调高 6只股票首次评级 反映机构新关注标的 [3] - 扬农化工获6家券商关注 华利集团获5家关注 牧原股份获4家关注 显示机构共识度较高 [3] 重点公司投资逻辑 - 海思科因创新药领域技术突破获得券商看好 [3] - 东阿阿胶受益于消费复苏逻辑支撑 [3] - 福能股份同时布局新能源和电力改革赛道 [3] 行业集中度分析 - 材料Ⅱ行业(含锂电材料/半导体材料)成为券商关注度最高领域 属新能源与高端制造上游产业 [3] - 资本货物行业(含工业设备/机器人/光伏设备)获得集中推荐 [3] - 食品饮料行业因消费复苏刚需特性获得机构重点关注 [3] 机构策略方向 - 机构同时布局硬科技与消费复苏两条主线 [3] - 投资需结合业绩兑现与政策导向 材料行业关注产能释放 食品饮料关注旺季销售数据 [3] - 中长期应选择具备技术壁垒或明确业绩拐点的标的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