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新政策

搜索文档
43.44万亿元!前4月规模以上工企营收创历史同期最高纪录,实现利润总额累计同比增速创8个月以来新高
搜狐财经· 2025-05-27 11:25
工业企业利润数据 - 1~4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1170.2亿元 同比增长1.4% 创近8个月新高 [1][4][6] - 4月当月利润同比增长3.0% 为近3年同期最高水平 [1][12][13] - 1~4月营业收入达43.44万亿元 创历史同期最高纪录 [1][4][14] 行业利润表现 - 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1.2% 较1~3月加快4.8个百分点 拉动工业利润增长3.6个百分点 [17][18] - 仪器仪表(22.0%)、电气机械(15.4%)、通用设备(11.7%)、电子(11.6%)等行业增速显著 [18] - 农副食品加工(45.6%)、有色金属冶炼(24.5%)、专用设备制造(13.2%)等行业领涨 [17] 政策效果分析 - "两新"政策带动专用设备(13.2%)和通用设备(11.7%)行业 合计拉动利润增长0.9个百分点 [20] - 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家用电力器具(17.2%)、厨房电器(17.1%)等行业利润增长 [20] - 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推动电子专用设备(69.8%)、通用零部件(24.7%)等细分领域高速增长 [20] 企业类型差异 - 私营企业利润同比增长4.3% 营业收入增长3.6% [19] - 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利润增长2.5% 营业收入增长0.9% [19] - 4月国企利润同比下降14.6% 股份制企业增长3.7% [19] 增长驱动因素 - 国内政策组合拳改善需求环境 海外降息周期刺激出口增长 [1][21]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成为新动能增长引擎 [17][18] - 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提升至4.87% 环比提高0.17个百分点 [19]
2025年1-4月工业企业利润分析:利润小幅改善,库存继续去化
银河证券· 2025-05-27 08:33
工业企业利润及营收情况 - 1 - 4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21170.2亿元,同比增长1.4%(前值0.8%);营业收入43.44万亿元,同比增长3.2%(前值3.4%)[2] - 1 - 4月利润率累计录得4.87%,环比增加0.17pct,同比跌幅为0.13pct(前值 - 0.16pct),连续四个月收窄[2] 利润影响因素 - 工业增加值1 - 4月同比增长6.4%,单月同比上涨6.1%,量的增长对利润贡献最多[2] - 4月PPI同比下降2.7%,比前值扩大0.2pct,价格继续拖累企业利润[2] 库存情况 - 1 - 4月产成品存货6.61万亿元,增长3.9%(前值4.2%),库存增速小幅走低[2] - 4月采购量指数46.3%(前值51.8%),原材料库存指数降至47.0%,产成品库存指数降至47.3%[2] 企业降本情况 - 1 - 4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成本85.54元,同比增加0.19元;费用8.28元,同比减少0.20元[2] 行业利润表现 - 1 - 4月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1.2%,较前值加快4.8pct[2] - “两新”政策带动专用设备、通用设备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3.2%、11.7%,合计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0.9个百分点[2] 经济展望 - 出口或在内外刺激下保持韧性,存量政策助力内需回升,增量政策或聚焦地产领域[3] - 短期新质生产力和政策支持消费板块表现好,长期看好权益市场,债券市场等待降息窗口[3]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卫宁:“两新”政策效应持续显现 专用设备行业利润同比增长13.2%
快讯· 2025-05-27 01:36
政策效应显现 - "两新"政策持续推动专用设备和通用设备行业利润增长 专用设备行业利润同比增长13.2% 通用设备行业利润同比增长11.7% [1] - 专用设备和通用设备行业合计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0.9个百分点 [1] 细分行业表现 - 电子和电工机械专用设备制造行业利润快速增长 增速达69.8% [1] - 通用零部件制造行业利润同比增长24.7% [1] - 采矿冶金建筑专用设备制造行业利润增长18.3% [1] 消费品行业表现 - 家用电力器具专用配件制造行业利润增长17.2% [1] - 家用厨房电器具制造行业利润增长17.1% [1] - 非电力家用器具制造行业利润增长15.1% [1]
“两新”政策效应不断显现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 2025-05-26 07:26
提振消费政策效果 - "两新"政策自2024年全面实施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显著乘数效应,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1] - 重庆京东电器超级体验店客流同比增长50%以上,销售额同比增长60%以上[3] - 河南省鹤壁市某家居广场AI智能产品销量达去年同期三倍[5] 消费市场表现 - 秦皇岛市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普及政策超10万人次,拉动销售额超4.7亿元,交易超2.5万笔[9] - 天猫"国补专项"重庆3C数码类成交占比超60%,手机电脑类占比超50%[11] - 截至5月5日家电以旧换新产品销售超5500万台,数码产品购新超4100万件,惠及超1.2亿人次[13] - 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1%,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销售大幅增长[13] 投资拉动效应 - 前4个月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8.2%,对全部投资增长贡献率达64.5%[15] - 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8.9%,消费品制造业增长13.4%,装备制造业增长8.2%,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5.1%[15] - 内蒙古金泽伊利乳业设备更新项目总投资1.92亿元,获政府资金2883万元[20] - 浙江超威贝特瑞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获政府补贴825万元[20] 产业升级案例 - 伊利奶粉基地应用"纳滤+环保电渗析+全程低温"新工艺实现关键技术国产化[15][17] - 超威贝特瑞生产线人力需求从9人降至1.5人,新产品研发能力显著提升[17][18] - 设备更新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增强供应链自主权和国际竞争力[17] 政策长效机制 - "两新"政策形成"投资-生产-消费"闭环,实现供需两端协同变革[22] - 通过设备更新夯实产业升级基础,以消费政策培育新质生产力市场[22] - 建立"中央统筹-地方施策-市场主体发力"的精准治理新范式[22]
“成绩单”出炉 1至4月机械工业生产及投资均稳定增长
快讯· 2025-05-23 22:58
机械工业生产及投资情况 - 1—4月份机械工业五大类行业增加值同比均保持增长 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9% 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4% 汽车制造业增长11.2%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2.7% 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9.2% [1] - 固定资产投资方面 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7.9% 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8.4% 汽车制造业增长23.6%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下降7.5% 仪器仪表制造业下降15.1% [1] - 机械工业代表性产品中 金属切削机床累计产量26万台 同比增长16.8% 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22.1万套 同比增长34.1% [1]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宏观政策组合效应持续释放 生产供给保持较快增长 [1] - "两新"政策加力扩围和产业升级带动装备制造业持续较快增长 [1]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应持续释放 国内需求稳步扩大 [1]
内需或为汽车行业回暖的主要驱动力,汽车ETF(516110)涨超0.6%
搜狐财经· 2025-05-22 03:28
内需板块分析 - 内需相关板块仍具关注价值 国内经济数据显示2025年4月CPI同比-0.1%持平前值 环比0.1%优于2-3月负增长 主要受黄金价格上涨 五一假期出行价格提升 进口减少推高牛肉价格三因素驱动 [1] - CPI同比连续三个月负增长 猪周期下行 以旧换新品类价格转跌 衣着 酒类商品及教育 家政等服务价格弱于季节性 反映需求不足问题持续 [1] - 中美关税谈判缓解出口压力 但内需不足仍是主要矛盾 预计宏观经济政策将继续以扩内需为主轴 后续刺激政策可期 [1] 汽车行业数据 - 4月汽车产销261.9万辆和259.0万辆 环比下降12.87%和11.16% 产量同比增速收窄至8.9% 销量同比增速扩大1.6个百分点至9.8% 三个月滚动同比增幅达17.48% [1] - 1-4月累计产销1017.5万辆和1006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12.9%和10.8% 显示"两新"政策(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逐步见效 [1] 汽车行业前景 - 整车出口对美依赖度低 中美经贸会谈对整车影响有限 但汽车零部件板块或获短期提振 可能出现3个月内的抢出口现象 [2] - 内需预计仍是行业复苏核心动力 建议关注汽车ETF(516110)及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通过联接基金(012974)参与 [2][3]
“两新”政策加力扩围让消费者享更多实惠
消费日报网· 2025-05-22 02:54
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实施情况 - 截至5月11日,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达322.5万份,其中汽车报废更新103.5万份,置换更新219万份 [1] - 自2024年政策实施以来,累计补贴申请量突破1000万份 [1] - 四川汽车以旧换新突破17万辆,带动汽车消费超300亿元 [2] - 德阳通过政府补贴和企业让利相结合,累计发放汽车消费券2000万元 [2] 消费品以旧换新市场表现 - 湖南2025年"两新"实施方案优化后,全省消费品以旧换新申领补贴458万多笔,累计金额39.47亿元,带动销售金额超306亿元 [1] - 甘肃移动端政务平台补贴专区日均申报量达1万单,带动销售额日均超9000万元,家电、手机为增长主力 [1] - 安徽实施"一站式"申领,参与商户1.2万余家、门店2.3万个,县域商户占比约51% [2] 金融与设备更新支持措施 - 西安推出"国补贷"金融产品,首批投入20亿元专项额度支持国补商户 [1] - 河北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补贴每车最高14万元,重点推动新能源货车更新 [2] - 重庆优化制造业技改专项贷政策,计划新实施技改项目1500个以上,带动设备更新超1.5万台(套) [2]
国开行:积极服务“两新”政策实施 助力设备更新提速
人民网· 2025-05-22 02:22
能源电力行业升级 - 厦门华夏国际电力发展有限公司新建66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汽轮发电机组(5号机组)替代老旧1、2号机组 预计带动发电煤耗下降17% 年节约标准煤13 9万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6 1万吨 [1] - 国家开发银行厦门分行运用专项贷款支持华夏电力等容量替代项目 通过科技创新再贷款政策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1][2] - 国开行设立500亿元专项贷款支持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重点覆盖能源电力等领域 截至4月底已发放超500亿元 [2] 石化化工产业创新 - 中国石化天津南港120万吨/年乙烯项目实现裂解气压缩机等核心设备国产化 投产后乙烯总产能达250万吨/年 可提供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高端新材料 [3] - 国开行天津分行持续支持该项目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POE)装置建设 助推天津精细化工产业链发展 [3] 高端装备制造突破 - 南京工艺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引入智能化设备提升滚珠丝杠和滚动导轨产能 预计产能增幅超100% 满足国产高端数控机床部件需求 [4] - 国开行江苏分行支持企业"智改数转"战略 推动滚动功能部件产品升级 [4] 金融政策支持体系 - 国开行构建"再贷款+财政贴息+地方配套"政策组合 通过专项贷款降低企业设备更新财务负担 [2] - 金融机构聚焦工业智能化转型和节能降碳领域 提供中长期优惠信贷支持 [2][4]
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5月份新闻发布会
中汽协会数据· 2025-05-21 08:58
宏观经济形势 - 中国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增长 1-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6 2万亿元 同比增长4 7% 较去年全年加快1 2个百分点 直播带货 即时配送等新业态表现突出[3] - 出口顶住外部压力保持增长 内需空间持续拓展 外需市场更加多元化[3] 民营经济支持 - 《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 旨在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增强民营企业信心[1] 两重建设 - 两重建设聚焦科技自立自强 城乡融合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等七大领域 旨在补短板强弱项 提升重点领域安全能力[7] - 2024年强化自上而下推进机制 推动国家重大战略实施[8] 外资稳定措施 - 中国将坚定不移扩大开放 利用外资政策保持不变 重点为跨国公司创造良好投资条件[9] - 针对高端制造和数字经济领域 将优化外资准入负面清单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9] 人工智能融合 - AI在制造业应用显著提升效率 部分企业良品率提升达30% 研发成本降低70%[11] - 电网企业通过智能调度实现电力调度效率提升[11] 市场秩序整治 - 将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重点打击低价倾销 制假售假等扰乱市场秩序行为[16] - 启动市场准入壁垒清理行动 全面排查违反非禁即入原则的地方性规定[18] 营商环境优化 - 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覆盖超90%省级行政许可事项 实现一网通办[22] - 推行专项信用报告替代违法违规记录证明 简化企业行政审批流程[23] 两新政策效果 - 4月限额以上家电 文化办公用品等零售额同比增38 8%-19 9% 换新补贴政策显效[28] 低空经济发展 - 低空经济坚持安全为先 按照载货先于载人 远郊先于城区原则有序拓展应用场景[28]
4月经济数据点评:边际放缓,韧性仍强
联储证券· 2025-05-21 06:41
生产 - 4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6.1%,高于预期但低于前值,环比增速弱于季节性,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速0.9%,较上月大幅下降[3][11] - 4月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6.4%,高出2024年全年增速0.6个百分点,与一季度增速基本持平[3] - 主要工业品产量增速分化,上游传统能源类和部分下游电子产品产量增速降低,新能源汽车等新质生产力工业产品产量高增[3][12] 投资 - 4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4.0%,较一季度下降0.2个百分点,高出2024年全年0.8个百分点[19] - 4月广义基建累计增速10.9%,略低于前置,新增专项债累计发行1.19万亿元,快于2024年同期[4][19] - 4月制造业投资累计增速8.8%,小幅回落,上游原材料为拖累项,中游设备和下游消费品为支撑项[4][20] - 4月房地产投资增速-11.3%,降幅扩大,资金端和销售端均走弱[4][21] 消费 - 4月社零同比增速5.1%,低于前值,餐饮、商品消费增速边际放缓[5][35] - 可选消费略有下降,必选消费走强,汽车为可选消费主要拖累项目[6][35] 展望 - 美国对中国关税将由145%降至30%,外需压力将缓解,内需有望通过降准、降息和专项债发行提振[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