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应用
icon
搜索文档
新力量NewForce总第4849期
第一上海证券· 2025-09-01 11:46
香港交易所 (388)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及其他收益达141亿港元,同比增长33%,归母净利润85亿港元,同比增长39%[6] - 现货市场日均成交额2228亿港元,同比增长122%,南向资金(港股通)日均成交额1110亿港元,同比增长196%[7] - 联交所IPO发行44家,总融资额1094亿港元,同比增长716%[7] - 上调目标价至520.0港元,对应2026年41倍PE,较当前股价有16%上涨空间[10] 伊利股份 (600887) - 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619.33亿元,同比增长3.4%,Q2归母净利润23.26亿元,同比增长44.6%[15] - 奶粉及奶制品收入165.8亿元,同比增长14.3%,婴配粉零售额市场份额达18.1%,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16] - 海外业务中冷饮同比增长14.4%,婴幼儿羊奶粉同比增长65.7%[16] - 毛利率提升至36.0%,同比增加1.3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降至18.3%,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17] 富途控股 (FUTU) - 2025年Q2总营收53.11亿港元,同比增长69.7%,净利润25.7亿港元,同比增长112.7%[23][24] - 有资产客户数增至287.7万,同比增长40.9%,客户总资产达9739亿港元,同比增长68.1%[25][26] - 美股交易量达2.7万亿港元,创历史新高,财富管理客户资产1632亿港元,同比增长104.4%[26][29] - 目标价220.00美元,对应2026年25.6倍PE,较当前股价有18.2%上涨空间[28][30] 比亚迪电子 (0285) - 2025年上半年营收806亿元,同比增长2.58%,净利润17.3亿元,同比增长14%[35] - 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124.5亿元,同比增长60%,占收入比例首次超过15%[35] - 积极布局AI数据中心及机器人产业,液冷产品年内有望批量出货,光模块具备800G量产能力[37] - 目标价62港元,对应2026年20倍PE,较当前股价有50.5%上涨空间[33][38] 美丽田园 (2373)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4.6亿元,同比增长28.2%,净利润1.7亿元,同比增长35.5%[42] - 医疗美容服务收入5.0亿元,同比增长13.0%,亚健康医疗服务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107.8%[48][49] - 直营门店客流同比增长47.8%至92万人次,活跃会员数同比增长46.5%至12万名[43] - 客户充值金额15亿元,同比增长36%,中期股息每股0.52港元[42] 科技行业 - 全球算力投资高景气,国产算力自主方案逐步成熟,关注寒武纪、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57][60] - 中芯国际筹划收购中芯北方49%股权,华虹半导体拟收购华力微97.5%股权[57] - 阿里巴巴重申3年3800亿元资本开支计划,并准备算力芯片"后备方案"[65] - 柜内通信Scale-up趋势下,定制化PCIe交换机需求增长,关注Astera Labs、澜起科技等[59]
传媒互联网周报:OpenAI发布GPT-Realtime语音模型,暑期档票房收官同比向上-20250901
国信证券· 2025-09-01 11:13
行业投资评级 - 传媒互联网行业评级为"优于大市" [1][9] 核心观点 - 行业基本面底部改善,短期关注业绩周期向上,中长期持续看好AI应用及IP潮玩方向 [4][40] - AI技术突破密集涌现:OpenAI发布GPT-Realtime语音模型、xAI推出3140亿参数编程工具Grok Code Fast1、Meta推出AI驱动NPC,预示AI应用安卓时刻到来 [2][20][21][40] - 暑期档票房突破118亿元,超越去年总票房,显示影视内容供给端底部改善 [2][22][40] 板块表现回顾 - 本周(8.25-8.29)传媒行业上涨2.99%,跑赢沪深300(4.87%),跑输创业板指(11.35%) [1][16] - 板块涨跌幅在全部行业中排名第8位 [1][17] - 涨幅前三个股:三维通信(+22%)、顺网科技(+18%)、智度股份(+17%) [16][17] - 跌幅前三个股:ST华扬(-18%)、富春股份(-10%)、力盛体育(-10%) [16][17] 行业数据跟踪 **电影票房表现** - 本周(8.25-8.31)总票房8.83亿元 [3][22] - 单周票房前三:《捕风追影》(2.87亿元,占比24.2%)、《浪浪山小妖怪》(1.76亿元,占比19.9%)、《南京照相馆》(1.35亿元,占比15.3%) [3][22] - 暑期档(截至8/31)总票房118亿元,前三名为《南京照相馆》(28.8亿元)、《浪浪山小妖怪》(14.3亿元)、《捕风追影》(8.5亿元) [22] **内容表现排名** - 网络剧TOP3:《生万物》(播映指数82.26)、《子夜归》(82.04)、《献鱼》(80.96) [27][29] - 综艺节目TOP3:《地球超新鲜》(播映指数80.35)、《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第二季》(79.62)、《心动的信号第八季》(78.92) [28][30] **游戏市场表现** - 2025年7月中国手游收入前三:点点互动《Whiteout Survival》、点点互动《Kingshot》、柠檬微趣《Gossip Harbor: Merge&Story》 [3][31] - iOS畅销榜前三:《王者荣耀》《金铲铲之战》《和平精英》 [33] - 安卓热玩榜前三:《心动小镇》《我的休闲时光》《王者荣耀》 [34] 重点公司动态 - 分众传媒2025H1收入61.1亿元(+2.43%),归母净利润26.6亿元(+6.9%) [38] - 恺英网络2025H1收入25.8亿元(+0.9%),归母净利润9.5亿元(+17.4%) [39] 投资建议方向 **细分领域布局** - 游戏板块:推荐恺英网络、巨人网络、姚记科技、心动公司,关注产品周期及业绩表现 [4][40] - 媒体广告:推荐分众传媒、哔哩哔哩,关注经济底部回升带来的广告投放增长 [4][40] - 影视内容:推荐万达电影(渠道)、华策影视(内容),关注供给端改善 [4][40] - IP潮玩:推荐泡泡玛特、浙数文化、姚记科技,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 [4][40] - AI应用:重点关注游戏、玩具、广告、教育、电商、社交等2C场景,及营销、教育等2B/2G领域落地 [4][40] **估值亮点** - 恺英网络2025E市盈率23倍,分众传媒21倍,芒果超媒32倍 [6][42] - 泡泡玛特2025E市盈率41倍,哔哩哔哩80倍 [42]
复星国际徐晓亮:在具备长期价值的领域不断突破
中证网· 2025-09-01 09:29
财务表现 - 上半年总收入872.8亿元 产业运营利润31.5亿元 归母净利润6.6亿元 [1] - 复星医药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7.6% 复星旅文收入创历史新高 [1] 战略转型 - 推行"瘦身健体、拥轻合重、攻守平衡"战略 聚焦健康/快乐/富足家庭消费主业 [1] - 退出非核心资产:6月以6.7亿欧元出售德国私人银行HAL 3月完成和睦家完整退出 [2] - 建立"红黄绿灯"资产评估机制 依据To C属性/主业关联度/盈利能力/分红持续性等维度 [3] 运营目标 - 提出"双百亿"目标:实现100亿元经营性利润及100亿元自有现金流 [3] - 核心利润来源规划:70亿元经营性利润将来自复星医药/豫园股份/复星葡萄牙保险/复星旅文四大子公司 [3] 轻资产转型 - 从重资产持有转向轻资产运营 通过IP整合与全球化资源嫁接提升运营能力 [3] - 太仓阿尔卑斯国际度假区二期采用政府出资+复星旅文运营管理模式 [4][5] - 复星旅文聚焦度假战略 推出"白日方舟"城市度假与"邻境"城市群度假产品线 [6] 产业投资布局 - 河南生物医药产业基金规模25亿元 重点投向创新药/器械/高端医用耗材领域 [6] - 复宏汉霖维持上市地位获得资本市场关注 复星旅文退市后专注产品创新与IP运营 [7] AI战略实施 - 全面投入AI应用(All in AI) 定位为行业应用者而非大模型开发者 [8] - 区分为"业务+AI"(优化现有流程)与"AI+业务"(重构底层架构)两个阶段 [8] - 复星医药开发AI决策智能体平台PharmAID 用于药物研发中的病人筛选/剂量优化/疗法组合决策 [9] - 新药研发存在"三十定律":平均耗时10年/投入数十亿元/成功率不足10% [9]
焦点科技20250831
2025-09-01 02:01
公司业务与商业模式 - 焦点科技主营业务为中国制造网 贡献公司80%以上收入[3] - 中国制造网为跨境B2B平台 采用订阅会员收费模式 买家免费使用[3] - 会员分为不同梯度 享有不同权益服务 交易不一定在网站完成[3] - 模式特别适合中重工行业 因单笔交易金额高 频次低 磋商时间长[2][3] 会员与收入表现 - 截至2025年上半年付费会员达2.87万人 同比增长超11%[2][5] - 2009-2022年及2019-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均低于10% 近两年增速提升[5] - 付费会员平均收入(ARPU)稳中有升 2021-2024年基本保持5万元左右 2025年上半年超5万元[5] - 中国制造网整体流量同比增长35% 新兴市场增速更快:中东45% 南美43% 欧洲41% 南亚39%[4][11] - 计算机产品 医疗卫生 运动健身等行业流量快速增长[4][11] AI产品发展 - AI Mac外贸助手功能包括语种翻译 智能改写产品描述 智能拓客 多轮对话跟进商机[2][6] - 订阅费用不到1万元 远低于美工 业务专员等岗位年薪(6-12万元)[2][6] - 截至2025年上半年累计付费会员超1.3万 占中国制造网付费会员比例超45%[2][7] - 2023年收入约600万元 2024年上半年达2023年全年水平[2][9] - 预计2024年全年收入达4500万元 同比增速约125%[2][9] - 2025年上半年收入超2000万元 同比增速接近翻倍[2][9] - 预计中长期渗透率可达78%-80% 中期收入达到3亿元可行[4][10] 公司战略与财务 - 推出十大轻工赋能计划 拓展非机械类客户[12] - 现金收入和合同负债等领先指标显示明显增长趋势[12] - 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促进主站生态发展[12] - 2025年中报计划每股现金分红0.6元 股利支付率超60%[4][13] - 公司市值对应2026年PE约26倍(未考虑股份支付费用)[4][14] - 特点包括确定性AI收入 清晰落地场景 稳健主业 高利润水平 持续性分红策略[14]
AI技术密集突破!大数据产业ETF(516700)涨2.4%!机构:算力基建与智能体应用或迎业绩验证期
新浪基金· 2025-09-01 01:51
大数据产业ETF表现 - 大数据产业ETF(516700)9月1日早盘场内价格上涨2.4% [1] - 中证数据指数(930902)当日涨幅为2.53% [1] - 成份股数据港涨停 光环新网和紫光股份分别上涨7.74%和7.42% [1] - 神州泰岳、天融信和广联达分别下跌1.09%、0.84%和0.13% [1] 指数权重股详情 - 中科曙光权重9.95% 总市值1320亿元 当日涨幅2.01% [1] - 科大讯飞权重8.66% 总市值1251亿元 当日涨幅1.48% [1] - 浪潮信息权重6.09% 总市值1030亿元 当日涨幅4.29% [1] - 恒生电子权重4.73% 总市值728亿元 当日涨幅2.69% [1] - 紫光股份权重4.58% 总市值857亿元 当日涨幅7.42% [1] - 拓维信息权重3.95% 总市值529亿元 当日涨幅1.4% [1] - 云天励飞权重3.37% 总市值380亿元 当日涨幅6.13% [1] - 润泽科技权重3.3% 总市值995亿元 当日涨幅3.29% [1] - 用友网络权重2.99% 总市值571亿元 当日涨幅1.58% [1] - 中国长城权重2.96% 总市值586亿元 当日涨幅1.62% [1]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 - Gartner2025年人工智能技术成熟度曲线显示AI智能体和AI就绪型数据进入期望膨胀期 [1] - 腾讯云推出AI CLI统一管理工具CloudBase AI CLI优化命令行操作效率 [1] - Claude Opus 4.1版本在编程性能、Agent任务及推理能力方面实现突破性升级 [1] 政策导向与产业规划 - 《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2027年实现人工智能与六大重点领域深度融合 [2] - 工业领域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中优先级最靠前 [2] - 2027年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目标超70% 2030年超90% [2] - 政策支持人工智能芯片创新与使能软件生态培育 加快智算集群技术突破 [2] 行业景气度分析 - AI产业链、智能驾驶、国产替代、出海等细分领域景气度相对更好 [3] - 利润端受益于基数效应、减员增效及AI赋能下的成本节约 表现优于收入端 [3] - 下半年经营强度有望好于上半年 AI落地进展显著 预计环比实现倍数增长 [3] - 2025年高景气赛道为AI算力、激光雷达 AI应用加速向上 [3] - 软件外包、金融IT、量子计算保持稳健向上 教育IT、网安出现拐点向上 [3] - 智慧交通、政务IT底部企稳 工业软件、医疗IT略有承压 [3]
广发证券:对于已经持有本轮牛市科技主线的投资者,建议继续坚守科技主线
新浪财经· 2025-09-01 00:08
市场策略观点 - 维持市场确立牛市思维的关键判断 趋势一旦形成短期很难逆转 [1] - 建议已持有科技主线的投资者继续坚守 因当前估值分化程度并不算高 参与高低切换必要性不强 [1] 增量资金配置方向 - 新流入资金可关注低位看涨期权机会 包括TMT板块以外的成长方向 [1] - 具体覆盖汽零/机器人近期滞涨环节 消费电子 AI应用等领域 [1] - 顺周期方向推荐大消费板块 含休闲食品 家电 零售商超等行业 [1] - 周期资源品领域建议关注化工等细分行业 [1]
股市周评:8月完美收官,9月迎来政策和事件双轮驱动
搜狐财经· 2025-08-31 17:51
市场指数表现 - 上周A股主要指数悉数上涨 创业板指涨幅达7.74% 科创50涨幅达7.49% 科创方向成为资金抱团方向 [1] - 中证500涨幅远超中证1000和沪深300 中盘股整体表现优于大盘权重和小微盘股 [1] 行业板块表现 - 半导体、硬件设备、有色金属、软件服务和军工等涨幅居前 [3] - 煤炭、银行、交通运输等行业下跌 [3] - 北向资金合计净卖出1181.36亿元人民币 [3] - 市场整体量能维持在3万亿元附近 交投情绪活跃 [3] 有色金属行业 - 116家有色金属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 72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8家净利润同比增长超100% [4] - 行业受益于金、银、铜等价格和销量增长 龙头企业持续创新并降本增效 [4] - 上半年国内现货铜均价7.76万元/吨同比上涨4.2% 铝均价2.03万元/吨同比上涨2.6% 黄金均价725.6元/克同比上涨46.8% [4] - 主要金属矿产品种价格中枢上移 头部企业产能释放成效显著 高景气度有望延续 [4] 技术面与宏观数据 - 沪指月线收盘创10年新高至3888点附近 短线围绕该点位争夺 [5] - 量能维持3万亿元附近则沪指有望冲击4000点 量能下降则市场或转为结构性分化 [5] - 8月制造业PMI为49.4%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3% 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5% 三大指数均环比上升 [5] 财政与政策动态 - 7月全国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7032亿元 其中一般债券863亿元 专项债券6169亿元 [6] - 发行再融资债券5103亿元 其中一般债券2586亿元 专项债券2517亿元 [6] - 香港金管局鼓励内地企业在港成立海外业务总部 推进央行数字货币和商业银行货币应用 [6] - 证监会强调"十五五"时期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关键阶段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6] 资金与机构动向 - 中央汇金上半年大举加仓股票ETF 出现在21只股票ETF前十大持有人名单中 [7] - 合计持有ETF份额1971.20亿份 按期末净值计算规模达6677.45亿元 [7] - 中央汇金系合计持有股票ETF市值1.28万亿元 较去年底增加近23% [8] 新兴领域进展 - 全国首个低空经济共保体在重庆成立 19家成员单位签署协议 与16家企业完成项目签约 [7] - 风险保额达6115万元 发布首批专属产品"渝低空保" 覆盖无人机责任等四大领域 [7] 海外与政策环境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释放鸽派信号 国内降息预期进一步打开 [8] - 两融余额规模增长至2万亿元以上 未出现杠杆资金集中加速入场 [8] - 中央汇金首次明确类"平准基金"定位 极大提振市场信心 [8] 配置建议 - 科技方向配置性价比上升 包括机器人、半导体、AI应用等 [8] - 反内卷相关方向包括光伏、锂电、汽车、钢铁、建材、煤炭、猪肉 [8] - 有色金属行业出现困境反转 利润改善明显 [8]
闻泰科技20250829
2025-08-31 16:21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半导体业务** - 半导体业务营收78.25亿元 同比增长11% 净利润12.61亿元 同比增长17% 剔除一次性损益后净利润同比增加39%[1][2] - 毛利率为37.89% 第二季度收入和净利润同比环比大幅增长[2][4] - 销售主要来自工业电力板块 ESD保护 CVS信号调节 功率二极管 逻辑 小信号MOS 功率MOS等产品均有两位数比例增长[4] - 中国区及东南亚市场表现突出[4] **产品集成业务** - 产品集成业务营收174.85亿元 净亏损6.85亿元 包含可转债财务费用2.22亿元[1][5] - ODM业务亏损约6.6亿元 其中2亿多元是可转债利息费用[15] - 资产重组按计划进行 交易对手已启动交割审计 预计年内完成其他标的资产包转移[5] - 已收到出售相关资产累计53.6亿元[1][5] **整体财务**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3.41亿元 同比下降2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74亿元 同比增长2%[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3.35亿元 同比增长360%[2] 区域市场表现 **中国区市场** - 中国区收入占比超过48% 同比增长超过20%[1][8] - 汽车客户同比增长近40%[1][8] - 工业和电源相关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6%[26] - 消费领域增长受益于消费补贴政策及新产品进入市场[30] **欧洲与其他市场** - 欧洲区汽车收入占总汽车收入近四成 欧洲汽车领域进入补库周期[3][18] - 欧洲市场新能源和智能驾驶战略推进坚定 将带动收入增长[30] - 东南亚市场表现突出[4] 产品与技术进展 **高压与三代半导体产品** - 已完成40伏至700伏氮化镓产品组合 发布1,200伏车规级碳化硅MOS[1][10] - 铲齿沟槽碳化硅MOS研发完成 性能转化效率提升 预计2025-2026年量产[1][10] - 高压产品如碳化硅MOSFET IGBT等获国内汽车客户订单 下半年开始交付[8] - 氮化镓芯片已在北美云厂商基站设施中量产[1][11] **传统与新兴产品** - Moss产品收入占比约为35%至40% 平均毛利率30%至40%[16] - 新一代MOS平台进入国产头部新能源客户 计划10月开始量产出货[1][8] - 48伏热插拔系列模拟产品送样北美核心云厂商及GPU厂商[14] - 针对国产客户的新一代MOS产品基于临港12寸芯技术平台研发[25] 产能与供应链 **产能扩展** - 汉堡工厂投资2亿美元建设碳化硅和氮化镓生产线 预计2025年底通线[1][11] - 临港厂区最大产能可达每月10至12万片 目前实际使用产能超过2万片[24] - 预计2025年底至2026年第一季度 现有3万片产能满负荷生产[24] **成本竞争力** - 引入中国供应商 部分晶圆转移至上海临港工厂 节省20%至30%成本[22] - 临港12寸车规级工厂产能提升 成本优化[22][23] 下游应用与市场机会 **汽车领域** - 汽车领域收入占比约为60%[20] - 新能源渗透率提升 新产品进入头部客户供应链[30] - 与欧洲和中国多家汽车客户厂商洽谈战略合作[10] **数据中心与AI应用** - 数据中心电源端市场规模增速超30%[3] - AI服务器中Moss保护器件价值超过10美元 传统服务器价值约1美元[14] - AI服务器及相关存储需求增速预计不低于30%至40%[21] - 计算类业务同比增长25% AI PC增长较好[31] **工业与其他领域** - 工业领域收入占比20%[20] - 数据中心及服务器相关收入占比接近22%[21] - 消费领域占比接近20% 其中手机穿戴设备占9%-10% PC服务器占5%-6% 家电占4%-5%[30] 未来展望与战略 **业绩展望** - 预计第三季度收入环比增长 全年扣除一次性影响后收入及利润实现两位数增长[3][7] - 欧洲市场补库恢复预期较好 高压和模拟产品2026年进入放量周期[18] - 对2026年持乐观态度 预计同比上升[32] **发展战略** - 剥离非核心产品集成业务 专注半导体业务[6][33] - 向新能源汽车 工业自动化 AI机器人 可再生能源等高景气赛道延伸[33] - 提升高压功率产品销售 目标进入全球前三[3][12] - 成为经营确定性更高 可预测性更强的全球化半导体龙头公司[33] 其他重要内容 **临港厂区产品结构** - 第一批转移产品包括低压MOS类产品和逻辑IC产品[25] - 模拟部分的BCD平台在临港研发 预计未来一两年显著增长[25] **股权交割进展** - 国内业务已于7月2日完成交割 境外业务推进香港 印度 印尼等地股权交割[29] - 如果境外资产完成交割 将一次性确认相关损益[29] **季度业绩波动** - 第三季度业绩通常最佳 第一和第四季度受假期影响较弱[19]
【兴证计算机】AI应用:顶层设计出台,商业化进程加速
兴业计算机团队· 2025-08-31 14:13
行业业绩表现 - 计算机行业2025H1营收同比增速中位数3.17% 归母利润同比增速中位数7.6% 扣非利润同比增速中位数6.28% 延续2025Q1回暖趋势 [1] - 业绩持续改善 政策和创新红利释放 计算机板块中长期上行趋势预计具有持续性 [1] 投资策略建议 - 业绩披露窗口期内 算力和互联网券商因业绩增速比较优势更受青睐 [1] - 9月处于中报与三季报间业绩真空期 建议加大AI应用及国产化配置比例 这两个方向属中报压制的高弹性板块且景气度上行 有望跑出相对收益 [1] AI应用板块动态 - AI应用板块获顶层设计出台 商业化进程加速 [1] - 阿里巴巴最新财报显示阿里云收入同比增长26% 受益于AI发展 展望后续增速持续向上 [2] - 阿里巴巴本季度资本开支达387亿元 同比增长220% 未来三年将持续投入3800亿元用于AI资本开支 并为全球AI芯片供应及政策变化准备后备方案 [2]
民生证券:给予福斯特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8-30 15:0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59亿元,同比下降26.06%,归母净利润4.96亿元,同比下降46.60% [1] - 2025Q2营业收入43.34亿元,同比下降20.36%但环比增长19.58%,归母净利润0.95亿元,同比大幅下降76.75%且环比下降76.41% [1] - 扣非净利润表现更弱,2025H1同比下降50.08%至4.49亿元,Q2同比下降81.40%至0.71亿元 [1] 光伏材料业务 - 光伏胶膜销售量13.86亿平方米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但营业收入72.15亿元同比下降26.97%,主因销售价格受市场影响下降 [2] - 光伏背板销售量3369.9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0.28%,营业收入1.75亿元同比下降57.78% [2] - 公司通过全系列产品品类和优秀成本控制能力保持正向盈利,相较其他亏损企业体现龙头竞争优势 [2] - 加快海外产能扩张满足新兴市场需求,通过差异化产品和提升海外销售占比稳定全球市场份额 [2] 电子材料业务 - 感光干膜销售量8959.4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1.62%,营业收入3.25亿元同比增长17.93% [3] - 铝塑膜销售量665.8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8.77%,营业收入6441.74万元同比增长9.37% [3] - 受益消费电子复苏和AI应用加速演变,PCB进入新增长周期,电子材料业务取得原材料自供、双基地布局、头部客户导入等成果 [3] 业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75.85亿元、201.52亿元、231.63亿元,对应增速-8.2%、14.6%、14.9% [4] - 预计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23亿元、18.36亿元、23.39亿元,对应增速1.2%、38.8%、27.4% [4] - 以8月29日收盘价为基准,对应2025-2027年PE为30X、21X、17X [4] - 最近90天内共有7家机构给出评级,其中6家买入、1家增持,机构目标均价为17.0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