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I

搜索文档
2025年7月份核心CPI同比持续回升 PPI环比降幅收窄
国家统计局· 2025-08-09 01:49
CPI环比及同比变化 - CPI环比由上月下降0 1%转为上涨0 4% 核心CPI同比上涨0 8% 涨幅连续3个月扩大 [1] - 服务价格环比上涨0 6% 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 26个百分点 占CPI总涨幅六成多 [2] - 工业消费品价格环比上涨0 5% 涨幅比上月扩大0 4个百分点 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 17个百分点 [2] - 食品价格同比下降1 6% 降幅比上月扩大1 3个百分点 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 29个百分点 [3] - 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0 3% 涨幅比上月扩大0 2个百分点 [3] 服务及工业消费品价格驱动因素 - 暑期出游旺季带动飞机票、旅游、宾馆住宿和交通工具租赁费价格环比分别上涨17 9%、9 1%、6 9%和4 4% 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 21个百分点 [2] - 能源价格环比上涨1 6% 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 12个百分点 [2] - 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0 2% 燃油小汽车和新能源小汽车价格由连续5个月以上的下降转为持平 [2] - 家用器具、家庭日用杂品、文娱耐用消费品和个人护理用品等价格环比涨幅在0 5%—2 2%之间 [2] - 金饰品和铂金饰品价格同比分别上涨37 1%和27 3% 合计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 22个百分点 [2] PPI环比及同比变化 - PPI环比下降0 2% 降幅比上月收窄0 2个百分点 为3月份以来环比降幅首次收窄 [4] - PPI同比下降3 6% 降幅与上月相同 [4]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环比下降1 4%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0 3% [4]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1 5%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价格下降0 9% [4] -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上涨3 0%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0 8% [4] 行业价格变动及影响因素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下降0 4% 汽车制造业价格下降0 3%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价格下降0 2% [4]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水泥制造、锂离子电池制造价格环比降幅比上月分别收窄1 9个、1 5个、0 8个、0 3个和0 1个百分点 [4] - 烧碱价格上涨3 6% 玻璃制造价格降幅比上月收窄0 9个百分点 [5] - 飞机制造价格上涨3 0% 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价格上涨1 6% 微波通信设备价格上涨0 9% [5] - 工艺美术及礼仪用品制造价格上涨13 1% 运动用球类制造价格上涨5 3% 营养食品制造价格上涨1 3% [6]
国家统计局:CPI同比持平,主要受食品价格较低影响
证券时报网· 2025-08-09 01:44
CPI数据解读 - 2025年7月CPI同比持平,主要受食品价格较低影响 [1] - 食品价格同比下降1.6%,降幅比上月扩大1.3个百分点,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29个百分点 [1] - 食品价格对CPI同比的下拉影响比上月增加约0.24个百分点 [1] 食品价格细分 - 鲜菜价格同比下降7.6%,降幅比上月扩大7.2个百分点 [1] - 鲜果价格同比上涨2.8%,涨幅比上月回落3.3个百分点 [1] - 鲜菜和鲜果对CPI同比的下拉影响合计比上月增加约0.21个百分点,是CPI同比由涨转平的主因 [1] 非食品价格 - 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0.3%,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 [1]
国家统计局:7月份核心CPI同比持续回升,PPI环比降幅收窄
新浪财经· 2025-08-09 01:40
CPI数据 - CPI环比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4%,同比持平,核心CPI同比上涨0.8%,涨幅连续3个月扩大[1] - 服务价格环比上涨0.6%,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26个百分点,占CPI总涨幅六成多[1] - 飞机票、旅游、宾馆住宿和交通工具租赁费价格环比分别上涨17.9%、9.1%、6.9%和4.4%,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21个百分点[1] - 工业消费品价格环比上涨0.5%,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17个百分点[1] - 能源价格环比上涨1.6%,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12个百分点[1] - 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0.2%,燃油小汽车和新能源小汽车价格由连续5个月以上的下降转为持平[1] - 金饰品和铂金饰品价格同比分别上涨37.1%和27.3%,合计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22个百分点[1] - 食品价格同比下降1.6%,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29个百分点,鲜菜价格同比下降7.6%,鲜果价格同比上涨2.8%[2] PPI数据 - PPI环比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同比下降3.6%,降幅与上月相同[1]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环比下降1.4%,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0.3%[2]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1.5%,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价格下降0.9%[2]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下降0.4%,汽车制造业价格下降0.3%[2]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行业价格环比降幅比上月分别收窄1.9个、1.5个百分点[2] -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上涨3.0%,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0.8%[2] - 烧碱价格上涨3.6%,玻璃制造价格降幅比上月收窄0.9个百分点[3] - 飞机制造价格上涨3.0%,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价格上涨1.6%[3] 行业价格变动 - 工艺美术及礼仪用品制造价格上涨13.1%,运动用球类制造价格上涨5.3%[4] - 营养食品制造价格上涨1.3%,保健食品制造价格上涨1.2%,自行车制造价格上涨0.6%[4]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2025年7月份CPI和PPI数据
国家统计局· 2025-08-09 01:39
CPI数据 - CPI环比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4%,同比持平,核心CPI同比上涨0.8%,涨幅连续3个月扩大 [1] - 服务价格环比上涨0.6%,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26个百分点,占CPI总涨幅六成多,其中飞机票、旅游、宾馆住宿和交通工具租赁费价格环比分别上涨17.9%、9.1%、6.9%和4.4% [2] - 工业消费品价格环比上涨0.5%,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17个百分点,能源价格环比上涨1.6%,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12个百分点 [2] - 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0.2%,燃油小汽车和新能源小汽车价格均由连续5个月以上的下降转为持平,家用器具、家庭日用杂品、文娱耐用消费品和个人护理用品等价格环比涨幅在0.5%—2.2%之间 [2] - 核心CPI同比上涨0.8%,涨幅继续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为2024年3月以来最高,其中金饰品和铂金饰品价格同比分别上涨37.1%和27.3%,合计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22个百分点 [2] - 服务价格同比上涨0.5%,涨幅持续保持稳定,影响CPI上涨约0.19个百分点,燃油小汽车和新能源小汽车价格同比分别下降2.6%和1.9%,降幅分别为近34个月和28个月最小 [2] - 食品价格同比下降1.6%,降幅比上月扩大1.3个百分点,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29个百分点,其中鲜菜价格同比下降7.6%,降幅比上月扩大7.2个百分点,鲜果价格同比上涨2.8%,涨幅比上月回落3.3个百分点 [3] - 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0.3%,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 [3] PPI数据 - PPI环比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为3月份以来环比降幅首次收窄,同比下降3.6%,降幅与上月相同 [1][4]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环比下降1.4%,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0.3%,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1.5%,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价格下降0.9% [4]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下降0.4%,汽车制造业价格下降0.3%,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价格下降0.2%,通用设备制造业价格下降0.2%,上述8个行业合计影响PPI环比下降约0.24个百分点 [4]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水泥制造、锂离子电池制造价格环比降幅比上月分别收窄1.9个、1.5个、0.8个、0.3个和0.1个百分点,合计对PPI环比的下拉影响比上月减少0.14个百分点 [4] -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上涨3.0%,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0.8% [4] - 烧碱价格上涨3.6%,玻璃制造价格降幅比上月收窄0.9个百分点,飞机制造价格上涨3.0%,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价格上涨1.6%,微波通信设备价格上涨0.9%,服务器价格上涨0.6% [5] - 工艺美术及礼仪用品制造价格上涨13.1%,运动用球类制造价格上涨5.3%,营养食品制造价格上涨1.3%,保健食品制造价格上涨1.2%,自行车制造价格上涨0.6% [6]
国家统计局:7月CPI同比持平 PPI同比下降3.6%
国家统计局· 2025-08-09 01:32
7月CPI与PPI数据 - 7月CPI同比持平,显示消费价格水平保持稳定 [1] - 7月PPI同比下降3.6%,表明工业品出厂价格持续走低 [1]
中国7月CPI同比 0%,前值 0.1%
华尔街见闻· 2025-08-09 01:32
中国7月PPI同比 -3.6%,前值 -3.6%。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 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
物价总体稳定 供需有所改善——5月份物价数据透视
新华社· 2025-08-08 07:59
物价总体态势 - 5月CPI环比下降0.2% 同比下降0.1% 呈现"食品能源弱 核心稳"格局 [1] - 核心CPI同比上涨0.6% 涨幅较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 [2] - 能源价格环比下降1.7% 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13个百分点 占总降幅近七成 [1] 食品价格变化 - 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2% 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04个百分点 [2] - 鲜菜价格下降5.9% 鲜果价格上涨3.3% 淡水鱼价格上涨3.1% [2] - 鸡蛋猪肉禽肉类价格稳中略降 降幅在0.3%至1%之间 [2] 服务消费价格 - 服务价格同比上涨0.5% 涨幅较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 [2] - 宾馆住宿价格环比上涨4.6% 旅游价格环比上涨0.8% 均高于季节性水平 [3] - 交通工具租赁费同比上涨3.6% 飞机票同比上涨1.2% 旅游价格同比上涨0.9% [2] 工业消费品价格 - 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0.6% 涨幅扩大0.2个百分点 [2] - 金饰品价格同比上涨40.1% 家用纺织品上涨1.9% 文娱耐用消费品上涨1.8% [2] - 服装价格环比上涨0.6% 好于季节性水平 [2] 工业生产者价格 - 5月PPI环比下降0.4% 同比下降3.3% [3] - 生活资料价格环比由降转平 衣着上涨0.2% 一般日用品上涨0.1% 耐用消费品上涨0.1% [3] - 光伏设备价格同比下降12.1% 锂离子电池价格下降5% 降幅分别收窄0.4和0.3个百分点 [4] 高技术制造业价格 - 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和飞机制造价格均同比上涨3.6% [3] - 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价格上涨3.0% 微波通信设备价格上涨2.1% [3][4] - 服务器价格上涨0.8% 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价格上涨0.7% [4]
月度前瞻 | 7月经济:涨价的“悖论”?(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8-05 16:04
通胀预期与价格表现 - 7月政策主线聚焦"反内卷",多部门针对市场内卷现象发力,包括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和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2][11] - "反内卷"政策加码提振大宗商品价格,7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上升3.1个百分点至51.5%,出厂价格指数上升2.1个百分点至48.3% [2][12] - 上游涨价向下游传导受阻,因中下游产能利用率偏低(中游74%、下游74.7%),预计7月PPI同比-3.1% [24][26] - 核心商品CPI受下游PPI压制,汽车折扣率维持25%高位,猪肉价格回落0.5%,鲜果价格环比跌5.2%,预计7月CPI同比0% [3][36] 工业生产与供给韧性 - 7月PMI生产指数回落0.5个百分点至50.5%,但仍处扩张区间,新订单指数下降0.8个百分点至49.4%,需求弱于生产 [4][50] - 冶金链生产景气度高,通用设备(+16.4pct至62.1%)、黑色压延(+8.4pct至51.9%)等行业增产明显,石化链和消费制造链生产偏弱 [55][57] - 高频指标显示高炉开工同比维持1%,PTA开工同比回落3.1pct,预计7月工业增加值同比6.4% [5][61] 需求结构分化 - 出口受"抢出口"余温及低基数影响,7月集装箱预定量飙升,加工贸易进口同比回升3.3pct,预计出口同比6.8% [6][73] - 商品消费受补贴空窗期影响,汽车零售同比回落9pct,服务消费因迁徙指数冲高至20%及电影市场回暖改善,预计社零同比4.8% [89][93] - 投资分化:基建投资受专项债发行提速支撑(沥青开工率+0.9pct至5.9%),地产投资受新开工项目拖累(螺纹钢消费同比-2pct) [102][106] 经济展望 - 7月经济运行逻辑围绕"涨价",但供给增产与需求偏弱制约持续性,预计实际GDP同比4.9% [9][112] - 主要指标预测显示工业增加值同比6.4%,社零同比4.8%,出口同比6.8%,PPI同比-3.1% [117]
中国经济-7 月 PMI 证实增长放缓-China Economics-July PMI Affirms Softening Growth
2025-08-05 03:20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中国制造业和非制造业(包括服务业和建筑业)[2][6][8] - 公司未明确提及,但数据来源包括中国国家统计局(NBS)和摩根士丹利研究团队[6][10] 核心观点与论据 **制造业PMI疲软** - 7月制造业PMI为49.3,低于预期的49.7和6月的49.7,显示需求和生产双双走弱[2][8] - 新订单指数下降0.8个百分点至49.4,新出口订单下降0.6个百分点至47.1,反映内外需同步放缓[2][6] - 生产指数下降0.5个百分点至50.5,主因需求疲软和上游生产控制(反内卷政策)[2][8] **非制造业活动下滑** - 非制造业PMI从6月的50.5降至50.1,建筑业指数显著下降2.2个百分点至50.6(部分因恶劣天气影响)[2][6] - 服务业PMI微降0.1个百分点至50,消费情绪低迷是主因[2][6] **价格指数边际改善** - PPI环比预计从6月的-0.4%收窄至7月的-0.2%,同比降幅微缩0.1个百分点至-3.5%[3] - 上游价格回升明显:投入价格指数上升3.1个百分点至51.5,但产出价格仅回升2.1个百分点至48.3,显示终端需求疲软限制传导[3][6] **宏观经济展望** - 三季度实际GDP增速预计从二季度的5.2%放缓至4.5%,原因包括: 1) 出口前值透支和累计关税影响 2) 政治局会议未释放新刺激信号[4][8] - 上游价格反弹的持续性需观察[4] 其他重要细节 **分项数据** - 就业指数连续5个月低于荣枯线(7月为48.0)[6] - 原材料库存指数下降0.3个百分点至47.7,显示企业补库意愿不足[6] - 建筑业PMI在6月短暂反弹至52.8后大幅回落[6] **数据来源与权重** - PMI分项权重:新订单(30%)、生产(25%)、就业(20%)、供应商交付(15%)、原材料库存(10%)[6] - 数据来源包括NBS、CEIC和摩根士丹利研究[6][10]
利率 - 8月,中长期预期与债市拐点的证伪
2025-08-05 03:15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债券市场、货币政策、通胀及中美关系[1][2][3][4][5][6][7][8][9][10][11][12][13] 核心观点与论据 短期利率与债市表现 * 7月债市表现不佳,利率震荡上行,曲线走陡,主要受政策预期(反内卷、城市工作会议)、中美谈判阶段性成果、资金意外偏紧及股市上行影响[2] * 8月利率涨跌互现,历史数据显示8月中下旬利率有上行趋势(如2017、2018、2020、2024年),需关注稳增长预期、政策加码及资金面收敛[10] * 若无货币宽松措施,利率可能停滞,债券投资性价比降低,资金或流向股市,加剧市场波动[8] 通胀与供需分析 * 反内卷政策引发通胀回升的前提是需求侧见底+供给端收缩,但需求侧持续性存疑(7月CPI环比负值、PPI同比回升待验证)[1][4] * 供给端对价格影响有限:传统行业(如黑色系商品)需求弱,仅靠供给难以支撑整体价格上涨,需需求侧共振[5] * PPI上行通常推动利率上行,但当前融资需求低迷,通胀对债市的负面影响尚早[6][7]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 下半年政策从“用好、用足”转向“落实、落细”,大规模增量政策可能性低,货币政策需更灵活[9] * 预计央行将继续降息(可能在9月或10月而非8月),若财政停滞则货币政策需更积极[9] * 8月存在季节性汇率波动风险(美元指数上涨+人民币贬值压力),社融增速见顶回落,资产荒深化[12] 中美关系与市场影响 * 短期中美经贸会谈释放积极信号(如推迟对等关税),但长期脱钩方向未变,不确定性仍存[11] 债市未来判断 * 基本面、通胀、金融数据及资产荒状态支持看多债市,短期调整是买入机会[13] * 机构行为显示券商砸盘接近尾声,自营盘净买入拐头向上[13] 其他重要内容 * 高频数据显示需求侧不确定性(地产销售、暑期消费、出口分化)[4] * 商品价格分化:黑色系(焦煤、焦炭、螺纹钢)回调,光伏新能源(多晶硅)相对稳定[5] * 社融增速7月见顶,信贷疲弱,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减少[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