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医疗

搜索文档
医渡科技(02158)大模型首次赋能医美 携手广附院推出“美易智能体”
智通财经网· 2025-08-12 08:18
公司动态 - 医渡科技与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联合发布"脉管性疾病多模态专病数据库"和"美易智能体" [1] - 两大产品在广东省医院协会整形美容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上正式亮相 [1] - 这是公司大模型首次应用于医美领域 标志着国内整形美容领域数据整合与智能应用取得重要进展 [1] - "美易智能体"由公司与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整形外科共同研发 实现数据价值向临床应用的转化 [3] - 公司核心算法引擎YiduCore累计处理分析超过60亿份医疗记录 疾病知识图谱基本覆盖所有已知疾病 [4] - 公司AI中台在3个月内于湘雅医院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等30多家国内知名三甲医院规模化落地 [4] 技术能力 - 公司依托自然语言处理 知识图谱及大模型技术形成医疗数据标准化治理与智能化应用优势 [4] - 核心竞争力源于"数据治理+AI模型+场景落地"的全链条能力 [3] - 智能助手覆盖诊前分诊 诊中决策 病历生成 诊后管理等全场景 [4] - 已完成"医-药-险-患者"全链路的智能生态布局 [4] 行业背景 - 我国医美市场规模已突破3000亿元 但行业长期面临"数据碎片"困境 [3] - 行业发展需要技术创新和标准规范 关键在于构建标准化数据底座和协同创新机制 [3] - 打造贯穿"数据采集-智能分析-临床应用-科研转化"的完整生态至关重要 [3] 合作成果 - 2023年9月公司与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启动全院科研数据中心建设项目 [3] - 首次打通医院HIS LIS PACS等12大核心系统 实现患者全生命周期数据动态整合 [3] - 沉淀了对上万种疾病的理解洞察 [4]
长城基金医药投资团队:创新药个股更重视基本面,AI医疗标的仍值得挖掘
新浪基金· 2025-08-12 07:11
医药行业整体表现 - 医药板块在2025年强势爆发 万得医药大类指数年初以来涨超46%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涨幅达107% [1] - 行业受多重力量推动 包括老龄化加速 政策支持加码 技术迭代深化 全球化布局提速及资本聚焦 [1] 创新药投资机会 - 创新药行情贝塔或仍处于前半段 但7月涨幅较大 8月缺乏催化 短期内可能震荡 [2] - 需等待9月后重磅会议召开及医保谈判预热催化 [2] - 部分创新药个股估值可能泡沫化 需重点挖掘有基本面支撑个股 警惕单纯资金推动个股 [4] AI医疗投资机会 - AI医疗板块2月至3月初快速上涨后表现乏力 因国内缺乏明显驱动因素且市场关注度不及创新药 [3] - 海外AI在硬件及应用端自4月起走势持续超预期 国内AI发展态势并非大幅落后 [3] - 随着三四季度来临 AI医疗板块多家公司业绩有望触底回升 创新药景气度或吸引增量资金分流至AI医疗 [3] 市场影响因素 - 8月市场受中美贸易摩擦局势不明及业绩窗口影响 或呈现震荡态势 [2] - 需关注8月下旬美联储议息表态 [2] - 除创新药外 非银 军工及休整较久的新消费等板块也被看好 [2]
医渡科技大模型首次赋能医美,携手广附院推出“美易智能体”
搜狐网· 2025-08-12 06:57
公司动态 - 医渡科技与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联合发布脉管性疾病多模态专病数据库和美易智能体 标志着公司大模型首次应用于医美领域 [1] - 专病数据库联合9家直属附属医院、高校及产业界力量 构建覆盖3605个维度的精准科研指标体系 支持临床组学、多组学、影像组学研究 [7] - 美易智能体以专病库数据为训练基础 整合1000余条指南共识问答及医生资料 实现术前方案生成、术中操作提示、术后疗效追踪三大核心功能 [10] - 智能体应用使手术方案制定时间从30分钟缩短至5分钟 手术方案准确率提升23% 患者满意度达98.6% [10] - 公司核心算法引擎YiduCore累计处理超60亿份医疗记录 疾病知识图谱基本覆盖所有已知疾病 完成"医-药-险-患者"全链路智能生态布局 [11] - AI中台3个月内在湘雅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等30多家三甲医院规模化落地 覆盖诊疗全场景 [12] 行业背景 - 中国医美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元 但面临数据碎片化困境 需构建标准化数据底座和协同创新机制 [3] - 行业需要贯穿"数据采集-智能分析-临床应用-科研转化"的完整生态 [3] 技术合作 - 2023年9月启动全院科研数据中心建设 首次打通12大核心系统 实现患者全生命周期数据动态整合 [5] - 通过统一规范打破数据孤岛 为个性化疗效评估、精准诊疗及跨机构研究提供支撑 [7] - 依托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及大模型技术 形成医疗数据标准化治理与智能化应用优势 [11] 发展计划 - 公司将深化智能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赋能 计划将AI医疗能力拓展至医美等更广泛疾病诊疗与健康管理场景 [12] - 致力于构建覆盖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全链条的智能解决方案 [12]
中信建投研报:医疗仪器行业拐点已至
仪器信息网· 2025-08-12 03:58
核心观点 - 国产医疗器械行业成长逻辑从"国产替代+渗透率提升"升级为"国际化拓展+技术创新",估值体系面临重构 [2] - 政策环境优化、设备招标回暖及渠道库存去化等多重因素叠加,预计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行业将逐步迎来业绩拐点 [2] 政策边际改善驱动行业拐点与估值修复 - 2021-2024年医疗器械板块持续下行,2023-2024年因医疗合规要求升级及设备更新节奏放缓进一步承压 [3] - 高值耗材:集采政策优化推动估值修复,渗透率提升空间广阔 [4] - 医疗设备:2024年Q4招标增速已现拐点,预计2025年Q3龙头公司业绩企稳回升 [5] - IVD(体外诊断):化学发光领域Q4或2026年有望量价企稳,中长期国产替代潜力显著 [6] - 低值耗材:关税政策下关注海外产能布局及大客户合作进展 [7] - 家用器械:呼吸机、CGM等赛道空间广阔,关注消费景气度及国际化拓展 [8] 企业战略转型催生新增长曲线 - 降本增效:通过规模化生产、工艺优化及供应链管理维持利润率 [9] - 技术创新:差异化产品布局分散集采风险,医保政策为创新器械提供更长放量周期 [10] - 消费转型:医保控费影响较小,消费升级驱动可选医疗需求增长 [11] - 国际化突破:海外价格体系稳定,国产企业凭借成本与供应链优势加速出海 [12] - 并购整合:通过并购突破原有赛道天花板,布局新兴领域(如手术机器人、脑机接口) [13] 中国创新器械产品迈向全球领先 - 联影医疗:全球首台全身PET/CT、独家5T MR [15] - 迈瑞医疗、新产业:化学发光检测速度全球领先 [15] - 赛诺医疗:COMETIU颅内支架获FDA突破性认定,填补全球空白 [15] - 南微医学:和谐夹打破进口垄断,欧美市场热销 [15] - 心脉医疗:Castor分支型主动脉支架为全球首款获批产品 [15] - 乐普医疗、沛嘉医疗、先瑞达:部分产品研发布局国际领先 [15] - 时代天使:隐形牙套方案积累复杂病例经验,加速全球化布局 [15] 全球医疗器械龙头的成长路径 - 出海战略:从国产替代转向全球竞争,依托本土化运营与工厂建设实现海外业务高增长 [16] - 技术创新:研发投入驱动产品迭代,部分企业通过license-out模式加速国际化 [17] - 并购整合:参考美股器械巨头(10-100倍增长案例),中国企业有望通过并购释放全球成长空间 [18] 投资机会分析 - 港股方向:关注具备license-out潜力的企业、估值修复标的、集采出清后优质企业及国际竞争力强的创新器械龙头 [19] - A股方向:关注2025年Q2-Q3高增长或拐点兑现标的、集采优化政策受益企业及医疗新科技(脑机接口、AI医疗、手术机器人) [20] -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正从"跟随者"向"引领者"转型,技术创新与国际化布局将成为核心驱动力 [20]
脑机接口火热,三鑫医疗盘中20CM涨停!医疗器械ETF基金(159797)涨超2%!拐点已至,政策优化+业绩复苏明确!
搜狐财经· 2025-08-12 02:57
市场表现 - 医疗器械ETF基金(159797)涨超2% 连续第5日获资金净申购1200万份 [1] - 脑机接口概念股表现强劲 三鑫医疗盘中20CM涨停现涨超17% 赛诺医疗涨超14% 乐普医疗涨超5% 迈瑞医疗涨超3% [1] - 热门成分股中南微医学涨6.27% 乐普医疗涨6.13% 心脉医疗涨3.18% 迈瑞医疗涨3.08% 联影医疗涨2.85% [3] 政策支持 - 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提出2027年及2030年两步走发展目标 明确五大重点任务和17项具体举措 [3] - 高层多次明确"反内卷"和"集采优化不再唯低价论"原则 支持创新药械产业发展 产业政策拐点信号明确 [4] - 政策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 助力中国创新药械走向世界 促进医药全球化发展 [5] 公司动态 - 赛诺医疗COMETIU自膨式颅内药物涂层支架系统获得FDA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 为FDA历史上全球首个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治疗产品 [4] - 三鑫医疗2025年半年报显示营业收入7.61亿元同比增长10.83% 净利润1.15亿元同比增长8.35% 计划发行可转债募集不超过5.3亿元用于血液透析项目 [4] - 多家公司国际业务收入高增长 海外收入占比接近或超过50% 迈瑞医疗正向全球Top10迈进 [5][6] 行业趋势 - 医疗器械板块估值和业绩有望迎来修复 Q3多家公司预计实现高增长 业绩增速前低后高 [4][5] - 医疗设备板块中联影医疗和迈瑞医疗Q3业绩增速预计加速 高值耗材板块随着集采出清和政策优化有望实现估值修复 [5] - 创新器械领域依托工程师红利和制造业优势 将出现更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me-better产品 AI医疗和脑机接口领域有望产生领先技术 [6] 产品特征 - 医疗器械ETF基金(159797)前十大权重股占比近45% 覆盖医疗设备、体外诊断、高值耗材等核心领域 [7] - 医疗器械研发成功率高失败风险小 专利悬崖现象少 龙头公司成长稳定性高护城河深 [6] - 器械产品性能和质量需要长时间验证 建立品牌优势和客户粘性后更容易强者恒强 [6]
马斯克:Grok 4现已免费提供给所有用户,免费用户每天可少量查询;苹果测试全新AI语音控制功能丨AIGC日报
创业邦· 2025-08-12 00:08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 马斯克宣布Grok 4现已免费提供给所有用户 免费用户每天可少量查询 超过限制则需要订阅 [2] - NASA与谷歌合作开发AI医疗助理CMO-DA 该工具可帮助宇航员在无医生或通信中断情况下诊断和治疗症状 目前对腰痛判断正确率74% 耳痛80% 脚踝损伤88% [2] - 苹果测试全新Siri语音控制功能 依托App Intents技术实现跨应用深度语音控制 包括查找编辑发送照片 社交媒体评论 购物车操作等 无需触摸屏幕 [3] 隧道与地下空间领域创新 - 盾构/TBM大数据挖掘共同体在郑州成立 吸引160余家单位400余名代表参与 同步发布国内首个隧道与地下空间领域垂直大模型"先锋·隧道大模型" [3] - "先锋·隧道大模型"构建了贯穿隧道全生命周期场景的AI技术体系 已在高原铁路隧道 崇太长江隧道等工程完成验证 实现安全优质高效绿色建造 [3] - 中铁隧道局表示该共同体将开启行业数据共创共建共享新范式 依托隧道掘进机及智能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开展合作 [3]
医药生物行业投资策略周报:重视幽门螺杆菌疫苗胃癌防治的作用-20250811
财通证券· 2025-08-11 14:30
核心观点 - 胃癌在全球癌症死亡原因中高居第五位,尤其在亚洲、拉丁美洲以及部分非洲国家疾病负担沉重,亚洲预计将有超过1060万例胃癌病例占全球总数68%,其中中国和印度合计超过650万例占全球42% [6][7] - 全球约76%胃癌病例可归因于幽门螺杆菌感染,非洲女性归因比例达82%,亚洲男性为71%,实施有效筛查和治疗策略有望减少60%-75%病例 [7][8] - 幽门螺杆菌疫苗研发和普及是降低胃癌负担的重要方向,目前少数疫苗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8] 行业数据 - 截至2025年8月8日医药生物行业TTM-PE为50.25倍,相对沪深300溢价率278%,高于过去十年平均估值溢价率37个百分点 [11] - 2025年8月4日-8月8日医药生物板块下跌0.84%在27个子行业中排名第27位,仅医疗器械子板块上涨2.70%,医疗服务(-2.22%)和化学制剂(-2.04%)跌幅较大 [16][20] - 个股表现中海辰药业(41.29%)、诚意药业(35.81%)涨幅居前,奇正藏药(-16.11%)、海特生物(-14.61%)跌幅较大 [22][23] 投资机会 - 创新药海外BD趋势和国内政策新增量共振将提升产业链地位,重点关注三类机会:真创新能力新药公司、CXO等上游周期性回暖、AI医疗β机会 [9] - 具体标的包括舒泰神、恒瑞医药、信达生物等38家创新药械企业,覆盖小分子药物、生物制剂、抗体药物等多个细分领域 [9][10] 行业动态 - 阿斯利康C5补体抑制剂瑞利珠单抗获批NMOSD新适应症,每8周给药1次 [26] - 礼来小分子GLP-1R激动剂orforglipron治疗肥胖Ⅲ期研究显示36mg剂量组体重减轻12.4% [33] - 晶泰科技与DoveTree签订58.9亿美元合作协议,涉及肿瘤和代谢领域AI药物发现 [34]
泰达生物(08189)附属医数精诚与深算院签署生态合作协议
智通财经网· 2025-08-11 13:49
战略合作 - 泰达生物附属公司医数精诚与深圳计算科学研究院签署生态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数据库、数据质量和数据分析价值的研发及市场应用方面深度合作 [1] - 合作旨在整合深算院在数据库系统、数据质量系统和数据分析系统方面的自主研发技术,构建"数据治理+模型迭代+场景落地"的闭环生态 [2] AI医疗大模型业务发展 - 公司正大力发展AI医疗大模型业务,医疗大模型的训练优化、临床应用落地及个性化服务交付需要高质量、高安全、高可用的医疗大数据支撑 [1] - 医疗数据涵盖病历、影像、检验报告等多元形态,涉及大量专业医学术语与复杂指标,对数据清洗标注精准度、数据库系统适配性及数据分析深度要求严苛 [1] 合作预期效益 - 通过合作可快速整合双方资源,为医疗机构、企业、政务部门及行业AI应用客户提供涵盖数据清洗、智能分析、定制化模型训练的数据全流程服务,拓展公司在AI数据服务领域的业务边界 [2] - 借助高质量数据与精准分析能力,加速公司AI医疗大模型性能优化与商业化落地,强化公司在AI医疗赛道的核心竞争力 [2]
让OpenAI只领先5天,百川发布推理新模型,掀翻医疗垂域开源天花板
量子位· 2025-08-11 07:48
模型性能与评测 - 百川开源医疗推理大模型Baichuan-M2-32B在OpenAI HealthBench评测集上超越所有开源模型及多数闭源模型,包括参数规模4倍的gpt-oss-120b [1][19][21] - 在HealthBench Hard困难测试集上,Baichuan-M2以34.7分成为全球唯二超过32分的模型,仅次于GPT-5的46.2分 [24][25][26] - 模型参数量32B但性能超越更大规模模型,支持RTX4090单卡部署,成本比DeepSeek-R1降低57倍 [13][35][56] 技术架构创新 - 首创患者模拟器和Verifier系统,通过动态奖励机制提升临床决策质量,模拟数百万次诊疗过程 [40][44][45] - 采用改进版GRPO算法,优化KL约束、Clip-higher等训练策略,提升训练效率和稳定性 [53][55] - 引入中期训练(Mid-Training)和多阶段强化学习策略,平衡通用能力与医疗专业性 [48][51][52] 本土化与落地优势 - 在中国临床诊疗场景评测中表现优于国际模型,更贴合国内指南如肝癌治疗推荐R0切除而非TACE [30][33] - 量化后模型精度接近无损,支持单卡部署显著降低医疗机构私有化部署门槛 [4][35][64] - 已与北京儿童医院等机构合作落地儿科大模型等应用 [66] 行业趋势与定位 - AI医疗成为大模型落地最受关注领域,获OpenAI等顶尖公司重点投入 [5][7][68] - 百川是国内首个All in AI医疗的大模型公司,通过开源策略推动行业进展 [8][70][71] - 模型在数学、写作等通用能力上超越Qwen3-32B,保持多领域应用潜力 [37][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