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化转型

搜索文档
中国车企出海势头强劲
中国证券报· 2025-07-11 20:50
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 中国汽车产业正加快转型升级 引领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提升 [1] - 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 年产销量突破千万辆 保有量占比达到10% [2] - 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达1600万辆 新车销量占比有望超50% [2] 汽车出口与全球化发展 - 2024年上半年汽车出口308.3万辆 同比增长10.4% 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 同比增长75.2% [2] - 中国汽车品牌覆盖全球200余个国家和地区 产品综合技术水平全面提升 [2] - 长安汽车计划2030年海外市场投资突破100亿美元 年销量突破150万辆 [3] 全球化战略与挑战 - 中国汽车"出海"超越简单产品贸易 正深度重塑全球产业格局 [1][3] - 面临国际贸易壁垒 本土化适配 跨文化经营与合规风险等挑战 [3][4] - 需重点关注本土融合 风险管控 韧性生态构建三方面 [4] 质量与数据管理 - 质量管理最大挑战是车辆数据传输和管理 需建设网络安全管理体系 [4] - 要求供应商落实网络安全管理体系 通过相关审批认证 [4]
申华控股: 申华控股2024年年度报告(修订版)
证券之星· 2025-07-11 16:13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3859.88万元,同比增加119.42%,主要由于主动调整车型结构和销售节奏,实施精细化管理,降本增效[1] - 2024年营业收入41.93亿元,同比减少18.43%,主要受市场、厂商政策等因素影响,4S店销售规模较上年同期有所下滑[1][7]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378.19万元,同比增加11.85%,主要由于强化往来款项管理,加快应收账款周转[8] - 2024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54亿元,同比增加594.18%,主要由于转让非主业子公司收到的转让款金额较大[8] 业务板块表现 - 汽车销售板块实现销售收入41.44亿元,复合销售毛利有所提升,宝马板块采取统一业务流程、精细化、轮岗制管理等措施强化运营[3] - 申华金融大厦年内新增出租面积2000平方米,通过硬件改造和服务提升维持良好运营[3] - 渭南汽博园新增开业品牌7家,新增落地品牌10家,累计签约落地汽车品牌36家,同比增加33%[3] - 云南楚雄光伏项目全年稳定运营,完成上网电量2741.87万千瓦时,同比减少3.43%[3][14] 行业趋势 - 2024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128.2万辆和312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6.3%和6.1%,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升至40.93%[5] - 2025年车企竞争核心将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通过本地化产品定义、差异化营销和技术创新满足多元需求[5] - 上海办公楼市场短期内仍处于供应压力下,2024年甲级办公楼搬迁类租赁成交中升级型需求占比达74%[6] - 消费市场向智能化、绿色化、品质化转型升级,呈现多元化、个性化趋势[16] 公司战略与计划 - 发展战略聚焦"优化存量资产、寻求新质增量"两条主线,立足汽车销售主业,提升运营效率[16] - 2025年经营计划包括深化汽销业务转型、提升申华金融大厦运营水平、优化非核心资产结构、强化资金管理等[16] - 将积极探索汽销业务信息化建设,为车主提供多元化定制服务[16] - 持续关注战略新兴生产力领域,培育和发展"第二增长极"[16]
奔驰二季度销量下滑9%,中国市场暴跌19%
犀牛财经· 2025-07-11 03:33
销量表现 - 公司第二季度全球汽车与厢型车总销量为54.71万辆,同比下滑9% [1][3] - 纯电动车销量4.19万辆,同比下滑18%,其中奔驰乘用车纯电车型销量3.5万辆,同比下滑24% [1][3] - 分车型看:高端车型销量6.48万辆(同比-8%),核心车型27.38万辆(同比-6%),入门车型11.51万辆(同比-16%)[3] - 分区域看:中国市场销量14.04万辆(同比-19%),北美市场8.06万辆(同比-14%),欧洲市场15.97万辆(同比+1%)[1][3] 质量与信任危机 - 因保险丝盒、涡轮增压器、电池管理系统等缺陷,公司召回1.61万辆涉及A级、CLA级、EQC等多款车型 [3] - 车机导航系统出现大面积崩溃,影响C级、E级、S级及EQ系列车型,部分功能修复延迟超过24小时 [4] - 公司采取免费更换零部件、软件升级等措施应对召回,并通过提供"远程控制-30天延期包"补偿车主 [4] 战略调整 - 计划到2027年降低生产成本10%,措施包括优化供应链、缩减德国工厂产能等 [5] - 2025年起将推出纯电GLC SUV、C级轿车及改款S级等新车型,覆盖纯电和插混领域 [5] - 未来三年将推出中国专属车型,包括纯电MPV和长轴距CLA等 [5] - 2024年全球电车销量18.5万辆(同比-23%),但公司仍计划在华追加投资超140亿元人民币 [5]
吉利汽车(0175.HK):公司上调全年销量目标 极氪9X首搭多项新技术 建议“买进”
格隆汇· 2025-07-11 03:18
销量表现 - 公司6月销售汽车23.6万辆,同比增长42.1% [1] - 1-6月累计销量141万辆,同比增长47.4% [1][2] - 6月新能源汽车销量12.24万辆,占比52% [1] - 吉利品牌6月销量19.3万辆,同比增长59%,环比增长2.3% [1] - 领克品牌6月销量2.6万辆,同比增长7.7%,环比下降4.8% [1] - 极氪品牌6月销量1.67万辆,环比下降12%,同比下降17% [1] - 6月出口量4万辆,同比增长13%,占比17% [1] 品牌表现 - 1-6月吉利品牌累计销售116.4万辆,同比增长56.9% [2] - 1-6月领克品牌累计销售15.4万辆,同比增长22.3% [2] - 1-6月极氪品牌累计销售9.1万辆,同比增长3.3% [2] - 领克900单月销量5566辆,单价超30万元 [1] 产品与技术 - 公司发布全球首个全栈900V高压电混架构SEA-S [1][3] - 极氪9X搭载205千瓦发动机,热效率突破46% [3] - 极氪9X前后双电机综合功率分别为290千瓦和370千瓦 [3] - 极氪9X支持6C快充,20%-80%电量补能仅需9分钟 [3] - 极氪9XCLTC纯电续航里程最高可达380公里 [3] - 极氪9X配备双英伟达Thor芯片和5个激光雷达 [3] - 极氪9X首搭吉利最高阶辅助驾驶方案千里浩瀚H9 [3] 销量目标与新品规划 - 公司将全年销量目标上调至300万辆,同比增长38% [1][2] - 上半年已完成销量目标的47% [2] - 下半年新品包括银河A7/M9、极氪9X/8X、领克10EM-P [2] - 极氪9X预计8月底开始预售 [3] 财务预测 - 上调2025年净利润至138.4亿元,同比增长47% [1][3] - 上调2026年净利润至179亿元,同比增长30% [1][3] - 上调2027年净利润至223亿元,同比增长24% [1][3] - 2025-2027年EPS分别为1.37/1.78/2.2元 [1][3] -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1/8.6/7倍 [1][3]
叫停电动车研发,本田在打什么算盘?
36氪· 2025-07-11 02:42
本田电动化转型战略 - 公司电动化转型策略较为被动,更多基于政策调整而非主动出击,相比同行如大众、丰田等进攻强度不足 [1] - 近期因美国终止电动车税收抵免政策(取消7500美元新车抵免及4000美元二手车抵免),公司叫停部分电动车研发以止损 [6][9] - 全球电动化态度分化:欧洲转型力度放缓,中国市场需求强劲,导致公司采取区域差异化策略(如中国加大投入,欧美收缩) [6][12] 产品与技术布局 - 2025年CES展发布0系列概念车(0 Saloon/0 SUV),计划在俄亥俄州电动车中心量产,但后续进展受政策环境影响 [4] - 调整研发投入:原计划10万亿日元纯电研发预算削减至7万亿日元,重心转向混动领域 [10] - 2027-2030年规划推出13款下一代HEV车型,目标提升燃油效率10%、降低混动系统成本30%(较2023年) [12] 合作项目进展 - 与索尼合资公司(Sony Honda Mobility)2023年财报显示运营亏损520亿日元(约26亿人民币),收入为0,新车Afeela市场反响平淡 [8] - 终止与通用汽车联合开发经济型电动车计划,基于奥特能平台的本田Prologue前景不明 [9] 中国市场策略 - 中国新能源市场特殊性迫使公司调整策略,但产品研发仍延续"本田主导+属地修改"模式,未能完全适应当地需求快速变化 [14] - 烨品牌等新车迭代存在"本田特色",但用户需求响应速度不足,导致市场份额与品牌美誉度下滑 [14][16] - 需强化中国研发团队自主权,从产品定义到技术取舍全面本土化,以应对丰田、日产等竞品的成功案例 [16] 行业环境观察 - 电动车产业已脱离早期环保驱动逻辑,政策波动(如欧美补贴退坡)直接影响车企战略节奏 [6] - 全球车企电动化目标趋同,但区域市场执行路径分化,中国成为不可忽视的核心战场 [1][12]
中国汽车扎堆的英国市场,是赴欧好选项吗?
观察者网· 2025-07-10 04:57
中国车企进军英国市场 - 奇瑞汽车将在英国推出两款全新SUV车型,并针对当地市场进行优化,通过英国各地的经销店上市销售 [1][3] - 奇瑞已在英国推出Omoda和Jaecoo品牌,新车发布反映了公司对英国汽车行业的信心 [3] - 吉利汽车计划在英国推出吉利品牌,并在第四季度将EX5推向市场 [3] - 长安汽车宣布将在今年向英国消费者销售深蓝S07,并于9月开始交付 [3] - 比亚迪、上汽名爵、小鹏、零跑汽车等中国品牌已开始在英国销售产品 [3] - 埃安、蔚来、萤火虫、腾势、极氪等品牌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登陆英国市场 [3] 中国汽车在英国的市场表现 - 6月中国品牌汽车在英国销量达到18944辆,占比10%,高于去年同期的6% [5] - 上半年中国汽车在英国的市场份额超过8% [5] - 英国没有对中国车加征关税,在电动车需求上升的背景下对中国车企是巨大机遇 [7] - MG在英国的市场表现接近本地品牌,英国不像法国和德国那样需要重点保护本土汽车产业,因此阻力更小 [7] 英国汽车市场特点 - 去年英国电动车渗透率达到23%,位列世界第三 [9] - 英国电动汽车购买者以商业车队为主,私家车购车渗透率仅为10%左右 [10] - 2023年英国电动汽车产量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48%,占汽车总产量的38.3% [10] - 2024年英国共生产77.9万辆汽车,其中60.3万辆用于出口,国内新车注册量达到195.28万辆 [12] - 英国本土生产汽车近77%供给出口市场,剩余产能仅占国内需求量的9% [14] 英国政策环境 - 英国政府原计划2030年前禁止销售全部含内燃机新车,但今年4月新法令规定新生产燃油车不得于2030年后继续销售,混合动力车可继续销售至2035年 [12] - 英国汽车出口量在5月严重下滑,对美国市场出口量同比下跌55.4%,对欧盟同比下跌22.5% [14] - 1-5月英国汽车总产量仅有34.8万辆,同比下滑12.9%,迎来1953年以来最低水平 [14] 中国车企面临的挑战 - 英国相关行业人士已开始向政府发出收紧政策的提示,建议让中国车企在英国本地建厂 [9] - 在英国建厂将大幅增加建设成本,并面临英国汽车出口严重下滑的问题 [14] - 缺乏距离英国较近的欧洲工厂将加重运输及海外运营成本 [14] - 在中国品牌全面赴英的过程中,需避免过多的同质化产品堆积形成左右互搏之势 [14]
东风本田CR-V上半年终端销量近9万辆 同比增长8.39%
经济观察报· 2025-07-08 09:42
行业转型 - 2025年中国汽车产业加速从"量"向"质"转型,行业进入深度变革期 [1] - 公司以品质硬实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上半年新增15万用户,累计用户规模突破850万 [1] 产品表现 - 主力车型CR-V累计国内销量达320万辆,全球销量预计下半年突破1500万大关 [1] - 2025年上半年CR-V终端销量近9万辆,同比增长8.39% [1] - CR-V以60.71%的三年保值率蝉联合资紧凑型SUV领先位置 [1] - CR-V燃油、混动销量均同比上升,强电智混车型销量占比达18% [1] 电动化进展 - 公司推出S7、灵悉L、猎光e:NS2三款电动车型,形成规模化战力 [1] - 2024年启用本田全球首座新能源工厂,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1] - 工厂采用智能排产系统,显著提升生产效率与精度 [1] 本地化战略 - 公司提出"技术嫁接+本土创新"策略,构建本土化创新生态 [2] - 深化与DeepSeek、Momenta、宁德时代等本土供应商合作 [2] - 艾力绅、CR-V等主力车型将在下半年进行智能焕新 [2]
沃尔沃在华开启裁员?
虎嗅· 2025-07-07 23:19
公司动态 - 沃尔沃在中国区开启裁员 主要涉及上海技术研发中心的工程、研发、供应链管理等岗位 补偿方案按"N+3"标准执行 [1] - 公司此前宣布全球裁员约3000人 占员工总数15% 其中瑞典本土1200人 其他地区1800人 中国区裁员规模未披露 [1] - 裁员旨在精简架构提升效率 预计产生15亿瑞典克朗(约11.3亿元人民币)重组成本 将影响2025Q2至2026年业绩 [2] 财务表现 - 2024年全球销量76.34万辆创历史新高(+8%) 但中国市场销量15.6万辆(-8.2%) [2] - 2025Q1全球销量17.22万辆(-6%) 中国市场销量3.33万辆(-12%) 降幅显著高于全球水平 [2] - 2025年前两月纯电车型销量增速达33% Q1电动化车型(含插混)占比43% 纯电占比近20% [5] 战略转型 - 2021年提出2030年全面电动化目标 2024年调整为新能源车型占比90%-100% 保留轻混车型可能性 [4][5] - 已推出EX40/EC40/EX30/EM90/EX90等纯电车型 但受中国新能源品牌冲击 在华市场反馈较弱 [5] - 近期发布EX60中型SUV预告图 持续加码电动化产品线 [6] 行业背景 - 传统豪华车品牌面临新能源品牌市场份额蚕食 电动化转型迟缓导致竞争力下滑 [2] - 行业面临巨额研发投入 供应链与经销商体系重构压力 普遍出现销量承压与盈利收窄 [2] - 沃尔沃裁员反映传统车企在新旧动能转换期的转型阵痛 [2]
BBA为啥集体为内燃机续命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7 08:11
- 2017 7 4 r x 1 4.2 4 1 75 由于当前全球各大市场在碳中和目标的推进节奏上存在显著差异,再加上严峻的现实压力,此前纷纷倚重纯电技术的BBA(宝马、梅赛德斯-奔驰、奥 迪)不约而同放缓了电动化转型的脚步,纷纷延长内燃机车型的"生命线"。 奥迪的决定一经公布,随即引发轩然大波。次日,奥迪中国迅速发布《关于电动化战略的回应性声明》,称达成全电动化产品阵容仍是其长期目标,但全球 市场的发展存在明显差异。"北美地区的'拐点'目前正明显后移,而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拐点'已于去年达成。市场的这种波动性和多样性要求我们在 未来几年内,以尽可能以灵活且稳定的方式提供差异化的产品组合,涵盖纯电动车型、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以及内燃机车型。"奥迪中国在声明中表示。 同为德国车企,梅赛德斯-奔驰选择了相同的做法。康林松近日在接受德国一家汽车杂志采访时表示,内燃机将比原先设想服役更久。他认为,在电动汽车 普及不如预期的当下,对于成熟车企而言,"油电同进"是最理性的选择,两种技术都不能放弃。 近日,奥迪首席执行官高德诺在接受外媒采访时,正式确认已撤回前任管理层制定的计划,即2026年推出最后一批新款燃油车、2 ...
戴姆勒卡车要与北汽福田“分手”?官方:正在评估市场前景
经济观察网· 2025-07-06 10:40
戴姆勒卡车在华合资企业动态 - 德国《经理人》杂志报道称戴姆勒卡车CEO Karin Radstrom计划解散与福田汽车在中国的合资企业,谈判已在进行中,但该消息未获戴姆勒卡车官方证实[2] - 戴姆勒卡车集团企业传播主管表示相关信息并非基于任何正式声明或采访,公司正在与合资伙伴评估市场前景[2] - 戴姆勒卡车与福田汽车于2012年以50:50股比成立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2020年梅赛德斯-奔驰重卡国产化项目在该合资公司落地[2] 戴姆勒卡车与福田汽车及北汽集团关系 - 戴姆勒卡车与福田汽车及北汽集团关系密切,北汽集团持有戴姆勒卡车和梅赛德斯乘用车的股份[3] - 梅赛德斯-奔驰与北汽集团共同建立了合资企业北京奔驰[3] - 戴姆勒卡车对福田戴姆勒的权益账面价值进行了全额减值,对其亚洲卡车业务和工业业务的调整后息税前利润造成1.2亿欧元一次性非现金负面影响[3] 戴姆勒卡车全球业务表现及战略调整 - 2024年戴姆勒卡车全球商用车销量为46.04万辆同比下降12%,营收为541亿欧元同比下降3%,调整后息税前利润为46.67亿欧元同比下降15%[3] - 公司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收缩和重组以降低运营成本和推进电动化转型[3] - 戴姆勒卡车实施"欧洲成本降低"增效计划,目标到2030年在欧洲的经常性成本降低超过10亿欧元[3] - 公司已将中国和印度的业务整合至梅赛德斯-奔驰卡车部门[3] 戴姆勒卡车与丰田汽车合作 - 戴姆勒卡车与丰田汽车达成协议,将在2026年4月前完成日野汽车与三菱扶桑卡客车公司的合并[4] - 双方计划联合组建新控股公司并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旨在整合资源提升全球商用车市场竞争力[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