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

搜索文档
创业板指突破3100点
金融时报· 2025-09-15 09:50
市场指数表现 - 9月15日上证指数报3860.50点微跌0.26% 深证成指报13005.77点上涨0.63% 创业板指报3066.18点上涨1.51% [1] - 创业板指近三个月涨幅达50% 显著领先A股其他指数 9月15日盘中最高达3106.88点创三年半新高 [1][2] - 上证指数9月12日盘中最高达3892.74点创近十年新高 [1] 科技板块驱动因素 - 政策面与资金面对科技创新及新质生产力板块形成利好 带动创业板活跃度 [2] - 市场风格呈现中小盘优于大盘 成长优于价值 流动性宽松支撑中小盘相对优势 [2] - AI产业在国产替代政策支持及技术迭代下蓬勃发展 从云端大模型向端侧智能演进 [2] 资金流向与分歧 - 北向资金成交持续高位 两融余额创新高 显示资金未退出但进行结构调整 [3] - 科创ETF和创业板ETF存在赎回趋势 产业资本高位减持反映资金兑现压力 [3] - 融资流入额连续12周净流入 上周超500亿元 居民资金通过基金入市意愿强劲 [6] 储能行业爆发 - 新型储能政策目标2027年全国装机规模达1.8亿千瓦以上 带动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 [4] - 2025年上半年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226GWh同比增长97% 中国企业占比超90% [5] - 海外储能需求爆发式增长 国内电芯企业订单暴增 行业有望摆脱长期通缩 [4][5] 机构关注板块 - 人工智能 国产算力 芯片 光伏储能 创新药成为机构热议焦点 [1] - 国产算力链 创新药 机器人 化工 电池及大众消费龙头被列为重点方向 [1] - 电池概念股9月15日多只涨停 宁德时代股价一度涨超14%至371.52元创2021年底新高 [4] 市场展望 - A股大概率延续震荡上行但需关注短期波动 权益类公募基金入市方向明确 [6] - 若政策与外部事件催化 场外资金接力可能推动科技板块继续引领行情 [3] - 美联储降息及中美关系变化可能推动外资贡献增量资金 [6]
ESG行业洞察 | ESG资管规模料将增长,下一个热门主题是什么?AI?网络安全?
彭博Bloomberg· 2025-09-15 06:05
ESG投资增长预期 - 近85%的受访投资者预计未来两年ESG领域资产管理规模将增长[4][5] - 三分之二受访者对气候管理资产规模增长持相似预期[5] - 近半数投资者计划将投资组合中ESG配置比例提高至15%以上 44%受访者对气候产品保持同等配置比例[5] 气候议题投资关注度 - 近90%投资者评估投资组合碳足迹[7] - 71%受访者认为能源转型战略能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市场份额[7] - 59%投资者认为气候战略有助于提高企业收入[7] 数据缺口挑战 - 近三分之二投资者指出在气候情景分析 范围3排放和物理风险数据方面存在显著缺口[7] - 多数投资者综合使用ESG数据和评分来评估企业气候战略[7] 新兴ESG主题 - 超过45%受访者认为AI将成为下一个热门ESG主题[10] - 39%投资者提及网络安全的重要性[10] - 25%投资者关注水资源议题[10] - AI在ESG领域的风险和机遇被列为2025年最受关注的ESG议题[10] 调查方法论 - 调查覆盖252名具备至少8年投资经验的ESG投资专家[12] - 调查于2025年3月26日至5月7日期间在北美 欧洲 亚太及美洲地区进行[12]
这类芯片,将供不应求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9-15 02:14
行业供需格局转变 - AI领域对存储需求激增导致全球DRAM与NAND闪存面临供不应求局面 [1] - 美光暂停所有DRAM产品报价一周并调涨价格20%-30% 汽车电子类别涨幅达70% [1] - SanDisk宣布面向所有渠道和消费者客户的产品价格上调10%以上 [2] - 业界预计美光涨价将引发新一波抢货潮 涨势从DDR4扩大至DDR5 [1] 技术发展与产能挑战 - DRAM业者重心转向HBM 新一代HBM4即将问世并搭配先进制程逻辑芯片 [2] - 制程转换与产能挑战加剧DRAM市场供给缺口 [2] - 辉达BLACK WELL配置2个8TB SSD 未来可能升级至4个8TB SSD [3] - AI模型推论阶段耗用64TB记忆体 需升级至96TB(6组16TB记忆体) [3] 市场价格动态 - DRAM价格指数在半年内上涨约72% NAND价格指数自6月中旬起持续上扬 [3] - 四季度服务器NAND价格预计上涨 因北美客户需求强劲且原厂优先供应 [4][5] - 四大类SSD报价在第二季反弹 第三季继续上涨 [3] - 移动NAND市场因美光退出出现格局变化 四季度价格预计小幅上涨 [5] 市场规模与需求结构 - 2026年NAND闪存总体市值达650亿美元 2027年增长至700亿美元 [2] - 2025年后每五个NAND记忆体位元中有一个用于AI 金额占比达34% [3] - AI云端需求急速攀升 大容量记忆体需求激增 [2] - 服务器市场因HDD供应紧缺 部分采购需求转向企业级存储 [4] 企业动态与评级 - 花旗环球给予美光、SanDisk、三星及SK海力士"买进"评级 [1] - SanDisk股价跳空大涨至83美元近期新高 [1] - 美光逐渐退出移动NAND市场 为国产厂商带来发展机遇 [5]
菁彩Vivid技术生态加快构建 科技创新推动电影全产业链升级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15 00:08
全球电影产业技术变革 - 人工智能、虚拟拍摄技术从概念走向实操 数字视觉特效、高格式电影和新一代音视频技术实现规模化应用 正全方位重塑电影产业从创作逻辑到终端体验的核心链条 [1] - AI生成内容、虚拟制片和实时渲染技术打破传统创作边界 导演可在虚拟片场实时调整光影 特效团队借助AI缩短渲染时间 观众通过高格式影厅获得沉浸式体验 [2] - 高动态范围、广色域和高帧率技术呈现更细腻色彩层次与运动细节 三维声场技术打破平面音效局限 使声音具备空间方位感与距离感 [2] 中国自主技术突破与产业协同 - 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华夏电影、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和华为深入开展数字电影科技创新 在技术标准和关键装备国产化研制取得阶段性成果 构建基于HDR LED和菁彩Vivid的电影新技术模式生态系统 [3] - 四方于9月9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共同推进菁彩Vivid院线电影制版、发行及宣传推广 标志着中国自主音视频技术标准产业化关键突破 [4] - 菁彩影像HDR Vivid亮度较传统SDR标准提升40倍 色域覆盖增加70% 菁彩声Audio Vivid为全球首个基于AI技术的音视频编解码标准 支持三维声场技术 [5] 技术应用与生态建设进展 - 华夏电影发行的菁彩Vivid影片已接近10部 包括《长安的荔枝》《东极岛》等头部大片 音视频效果获行业专家认可 [5] - 10家视听企业推出62款支持技术 338款共1557个终端型号完成认证 三大电信运营商将技术纳入机顶盒采购规范 超7000万台4K/8K机顶盒支持播放 [5] - 27款车型支持菁彩声播放 深圳卫视4K超高清频道作为首家支持菁彩影像的卫视频道已开播 [5] 国际化推广与产业输出 - 华夏利亚德与北京沃美影城签署"一带一路·出海行动"协议 联合将菁彩Vivid技术及生态标准推向全球电影市场 [7] - 技术标准输出成为中国电影软实力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立足全球视野推进超高清技术创新和国际产业生态建设 [7] - 华夏电影将推进全国产化产品解决方案及高格式影厅建设 推动中国电影技术、装备与标准走向世界 实现全球深层拓展与高水平交流 [7]
2025服贸会观察:中国服务贸易如何突围?
新浪财经· 2025-09-15 00:04
泡泡玛特业务表现与战略 - 泡泡玛特作为独家潮流文化品牌合作伙伴亮相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 多款IP产品如星星人雪糕、DIMOO饼干、MOLLY巧克力受到追捧 [1] - 泡泡玛特在全球18个国家开设571家门店 2024年上半年营收138.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04.4% 经调整净利润47.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62.8% [1] - 公司通过潮玩IP打破文化壁垒 将东方美学融入全球消费语境 为全球消费者提供多元情感体验与文化价值 [1][3] 中国服务贸易整体格局 - 2024年全球服务出口8.9万亿美元 增长9.9% 贡献全球贸易增量的60%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服务贸易国但存在巨额逆差 [3] - 逆差源于第三产业结构性短板 金融、咨询、知识产权等高附加值服务进口需求大 旅游、运输等劳动密集型服务出口优势不足 [3] - 服务贸易发展是中国经济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服务"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 [3] 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突破 - 航景创新FWH-3000重载无人直升机具备大载重、长续航能力 应用于物流运输、医疗救援等领域 已销往东南亚、中东、非洲地区 [6] - 公司实现产业链完全自主可控 包括上游材料配套、核心发动机自主研发生产 以及下游培训和技术指导服务 [6] - 突破基础零部件依赖海外供应瓶颈 连航天科研院所也采购其核心平台零部件 [6] 服务贸易区域格局变化 - 东南亚等"一带一路"国家正快速崛起成为中国服务贸易重要出口目的地 需求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电子商务领域 [7] - 中国企业可输出工程服务及配套数字支付系统、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物流体系等一揽子"中国服务方案" [7] - 服务企业覆盖范围从欧美转向东南亚、中东市场 佰信集团服务网络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重点布局东南亚及"一带一路"市场 [8] 服务模式创新与风险应对 - 发展"产品+服务"捆绑模式 通过增加服务要素投入提升传统货物贸易附加值 [9] - 集成电路行业通过提前备货核心零部件设备 采用"保税+"模式降低关税影响 [9] - 运用AI技术实现外国邮件实时翻译、自动创建订单及海关申报 克服语言时差障碍 实现7x24小时全天候交易 [9] 政策与营商环境建设 - 以制度型开放推动一流营商环境建设 是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必由之路 [10] - 一流营商环境需聚焦产权保护、产业补贴、环境标准等7大领域 实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通相融 [10] - 本届服贸会吸引54个国家、21家国际组织参展 近2000家企业线下参展 包括近500家世界500强企业 覆盖27个服务贸易前30强国家和地区 [10]
用AI的“隐私”刁难AI
齐鲁晚报· 2025-09-14 15:01
:俱乐部套装: 韩心泽 无论如何,面对我的故意刁难,AI一直从容地以机敏、谦和、坦诚、前瞻和自信的智者之风予以积极 回应。受AI的启发,我也基于自己对梦境的思考有效开阔了自己的脑洞:别看AI图画上的AI天书,和 梦境中出现的数学试卷,都是只可粗识一二,余者玄虚难辨的诡异画面,但二者其实都是貌似变幻莫测 实则不可较真儿的把戏,至少目前,AI图画与人类梦境,都是站在一具体就敷衍的伪上帝视角的无所 不能。我有理由怀疑,AI图画与人类梦境的生成机制,有着吻合度极高的内在相似性。想想画家如果 画一个高中生做数学试卷的画面,他能够把人物面貌、表情、衣着、动作描绘得栩栩如生,但能够或者 说有必要把卷子上的题目和做出的答案也刻画得无可挑剔、天衣无缝吗?所以AI图画与人类梦境,都 是非凡的艺术家而不必是严苛的科学家,我们何妨宽容地享有这科技与生命带来的幽玄而又轻松的乐 趣。 问完AI关于AI天书的问题,我突然不好意思地偷偷笑了。用AI的"隐私"难为AI,正成为人们运用AI之 余最莫名心痒的事。也许,我们不断对AI提出AI自身面对的难题,将促使AI不断进行自我反思、自我 完善,或许真能帮助AI早日拥有自我意识呢。 自从有了AI, ...
华尔街观察|“AI卖铲双杰”引爆美股,博通、甲骨文凭什么?
第一财经· 2025-09-14 08:05
AI行业投资热潮 - AI热潮推动美股屡创新高 标普500市盈率达22倍 处于1980年以来96分位水平 [2][16] - 华尔街机构持逢跌买入态度 纳斯达克100指数过去17年有16年上涨 总回报达2251% 其中74%来自盈利增长 [2][16] - 企业盈利表现强劲 标普493家公司利润同比增长7% "七巨头"同比增长28% [16] 甲骨文公司表现 - 盘后股价暴涨28% 创1999年以来最大单日涨幅 尽管调整后营收149.3亿美元和每股收益1.47美元略低于预期 [4] - 剩余履约义务(RPO)同比暴增359%至4550亿美元 相当于沙特阿拉伯一年GDP [4] - 云基础设施(IaaS)营收33亿美元同比增长55% 云业务总营收(IaaS+SaaS)72亿美元同比增长28% [5] - 与OpenAI达成4.5吉瓦数据中心容量合作 还获得xAIMeta和英伟达等巨头长期订单 [4][5] 甲骨文业务战略 - 避开一线城市数据中心竞争 在得克萨斯州和马来西亚等低成本地区布局 [5] - 与加密货币矿企转型开发商签订15年长租约 快速部署吉瓦级数据中心 [5] - 采用高杠杆融资加速数据中心建设 若未来泡沫破裂可能从脆弱财务结构开始 [7] 博通公司表现 - 本季度实现营收159.5亿美元同比增长22% 与市场预期的158.6亿美元基本持平 [14] - 半导体解决方案业务收入91.7亿美元 环比增加7.6亿美元 其中AI业务贡献全部增量达52亿美元 [14] - AI业务收入环比增长8亿美元 预计下季度将达62亿美元环比增长10亿美元 [14] 博通业务结构 - AI收入主要来自谷歌、Meta和字节三大核心客户 谷歌TPUv6芯片量产规模扩大是核心推手 [14] - 获得第四个重要客户超100亿美元AI相关订单 预计2026财年第三季度开始交付 [14] - 非AI半导体业务收入约39.7亿美元环比下滑1% [15] - 软件业务占比超四成 超过六成VMWare许可证用户完成向订阅模式转型 [15] 行业竞争格局 - 英伟达在AI加速卡市场占据约80%份额 博通在以太网交换芯片市场占据70-80%份额 [12] - 博通ASIC芯片在特定场景推理领域与英伟达GPU形成互补及部分替代关系 [11][12] - 大厂纷纷尝试自研ASIC 除亚马逊外几乎所有大厂转向谷歌TPU路线 [13]
2025服贸会观察—— “绿”潮涌动服贸会 “链”动低碳发展
人民网· 2025-09-14 07:48
行业绿色转型趋势 - 2025年服贸会展示多项绿色技术成果与实践方案 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注入新动能[1] - 环境服务专题聚焦新能源与低碳服务、环境生态服务与循环经济、数字化技术三大核心领域[1] - 零碳园区建设进入规模化落地阶段 京能科技通过沙盘展示工业园区光伏板、光伏座椅和充电桩等零碳设施[1] 能源企业低碳技术布局 - 中国石油展示氢能制储输用一体化解决方案[1] - 中国石化展示氢能、CCUS技术、地热、风光绿电、生物燃料等绿色低碳技术[1] - 中国海油发展海上风电、光伏发电及CCUS等低碳业务 推动油气全产业链节能降碳[1] 环保技术创新应用 - 朝阳环境集团展示全场景多链路AI智慧焚烧系统 实现垃圾发电效率提升与耗材降低 推动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处理[1] - 中建一局采用高性能防水建材与环保装饰材料建设绿色低碳建筑[2] 绿色金融服务发展 - 中国人保2025年上半年为风电、光伏、水电等清洁能源提供风险保障6834亿元 同比增长3.6%[2] 绿色消费与产业链升级 - 多家企业推出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环保日用品等绿色产品 为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2] - 院士论坛建议建立产学研用创新联合体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2] - 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 完善绿色低碳标准体系 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绿色化升级[2]
一线投资人热议AI:三大赛道仍处风口,不完美创业者受青睐
证券时报网· 2025-09-14 04:38
核心观点 - AI产业处于技术奇点与商业爆发交汇口 重点关注大模型向多模态、智能体及具身智能的跃迁 [1] - 中国AI应用走在国际前列 多个全球"首个智能体"来自中国 受益于过去20年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积累的产品经理能力与技术快速迭代 [4] - 未来全球最顶尖的智能体中三分之二将来自中国创业团队 [6] 细分赛道投资风口 - 算力、Agent和"AI+产业"三大细分赛道仍是投资风口 [2] - 蚂蚁集团过去两三年在算力层公司出手较多 关注未来Token消耗及能源支撑问题 [2] - 明势创投在智能体领域已布局6家成长较快Agent中的3-4家 [2] - 经纬创投重点关注AI与消费电子、机器人、工业及零售行业的融合 [2] 智能体投资策略 - 智能体分为通用和垂类两种 前者天花板高但风险高 后者超额回报空间有限 [3] - 蚂蚁集团投资以垂类智能体为主 选择标准包括市场空间大、付费意愿强及能构建护城河 [3] - 智能体创业需避开大模型能力迭代主赛道 否则可能被大公司版本升级冲击 [3] - 创世伙伴创投采用"哑铃策略":投资与复杂工作流结合的To B应用及天花板更高的通用方向 [3] 创业者特征偏好 - 新一代创业者比上一代年轻10岁且呈年轻化趋势 已出现00后创业者 [4] - 创业团队需对模型等技术有深刻理解 创业门槛高于移动互联网时代 [4] - 青睐对技术有独到认知、具备商业敏感度及快速迭代能力的团队 [5] - 偏好拥有非共识的超级产品经理特质 如理想汽车李想 [5] - 认可"不完美的创始人能做出伟大产品" 有激情但不够理性者更具潜力 [5] - 谨慎对待AI经验超过3年的创业者 因其可能无法区分新旧AI技术差异 [5] 行业发展前景 - 中国通过实际应用场景与环境互动获得真实应用数据 该路径在机器人领域被特别看好 [3] - 需对年轻创始人保持耐心与宽容 允许其保留个性化风格而非严格遵循CEO标准 [6] - 即便当前最优秀Agent在许多领域仅能达到30-40分水平 在细分领域做到50-60分即有大量用户付费 [2]
私募基金涌入全球会计师事务所
日经中文网· 2025-09-14 00:33
私募基金投资会计师事务所的全球趋势 - 美国30家主要会计师事务所中50%已接受私募基金出资 反映行业资本结构变化[2][4] - 英国60家主要会计师事务所中27%接受私募投资 涉及调查样本中的22家机构[4] - 私募基金通过40%股权比例参与投资 典型案例为美国维弗里会计师事务所获得新山资本投资 该所估值超10亿美元[4] 行业资本需求与重组动因 - 会计师事务所需弥补AI技术投资产生的高额成本 推动资本结构从合伙人制转向外部融资[2][4] - 传统由经营者个人出资的模式被打破 私募基金通过IPO或转售实现投资回收[4] - 行业通过AI投资与并购重组提升经济价值 创造超额利润空间[4] 监管环境与地域差异 - 日本监管限制会计师事务所出资主体 仅允许注册会计师和税务师个人投资 阻碍私募基金进入[4] - 法律明确规定审计法人和税务师法人需保持个人出资原则 形成地域性壁垒[4] 审计独立性质疑 - 行业担忧资本构成变化可能动摇审计独立性 影响社会基础设施功能[5] - 专业机构质疑私募资本介入后 独立性与公共利益保障机制的有效性[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