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搜索文档
7月中期流动性净投放总规模达3000亿元 央行延续数量型工具操作强度
新华财经· 2025-07-25 03:12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 - 人民银行25日开展7893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和4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当日有1875亿元逆回购和2000亿元MLF到期,全口径实现净投放8018亿元 [1] - 本周公开市场全口径合计实现净投放1295亿元 [1] - 本月MLF净投放额度达到1000亿元,7月中期流动性净投放总规模达3000亿元,与上月的3180亿元基本持平 [1] 流动性管理分析 - 24日短期资金利率站上1.6%,25日MLF超额续做后DR001加权平均利率下跌逾10BP至1.5%附近,DR007加权平均利率基本与前日持平 [1] - 中期流动性持续净投放主要由于政府债券发行节奏快和信贷投放加快,货币政策需配合财政政策形成合力 [1] - 央行延续数量型工具操作强度,释放货币政策仍偏支持性信号,为信用扩张提供有利环境 [1] 货币政策展望 - 人民银行将进一步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健全市场化的利率调控机制,优化货币政策中间变量 [2] - 预计央行将通过质押式逆回购、MLF、买断式逆回购等工具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2] - 短期内降息降准概率不大,但下半年货币政策有望在扩内需、稳增长方向进一步发力 [2] - MLF有望保持加量续做,结合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持续注入中期流动性 [2] - 下半年央行可能适时恢复国债买卖,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注入长期流动性支持政府债券发行 [2]
4000亿元!央行最新动作,连续五个月加量续作
券商中国· 2025-07-24 13:22
央行货币政策操作 - 人民银行7月25日开展4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 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 鉴于本月有3000亿元MLF到期 实现净投放1000亿元 为连续第五个月加量续作 [1] - 综合7月已实现的2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 央行在7月中期流动性净投放规模达到3000亿元 体现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 [2] - 自去年10月启用买断式逆回购以来 货币政策对MLF依赖降低 今年3月起MLF政策属性退出 回归流动性投放工具定位 聚焦提供1年期流动性 [3] 货币政策工具体系 - 央行流动性工具箱储备充足 期限分布合理 长期有降准、国债买卖 中期有MLF、买断式逆回购及各类结构性工具 短期有7天期逆回购、临时隔夜正逆回购 [3] - 3月以来央行保持MLF加量续作 MLF或重回中期流动性投放主要渠道 多重价位中标有利于降低资金成本 满足机构差异化需求 [3] - 央行副行长邹澜强调将落实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把握政策实施力度和节奏 保持流动性充裕 [4] 市场影响与机构观点 - MLF期限偏长、投放时间确定 能为金融机构提供稳定预期 缓解银行净息差收窄压力 利好银行资金端 [3] -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预计 央行将通过质押式逆回购、MLF、买断式逆回购等工具 推动银行体系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 延续适度宽松基调 [4]
4000亿!央行,明日操作
证券时报· 2025-07-24 11:31
央行MLF操作与货币政策取向 - 央行于7月25日开展4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 鉴于本月3000亿元MLF到期 实现净投放1000亿元 为连续第五个月加量续作 [1] - 综合7月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2000亿元 央行中期流动性总净投放规模达3000亿元 体现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取向 [4] 货币政策工具转型与框架优化 - MLF操作自今年3月起改为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 政策属性退出 回归流动性投放工具定位 聚焦提供1年期流动性 [4] - 央行流动性工具箱当前包括长期工具(降准、国债买卖)、中期工具(MLF、买断式逆回购、结构性工具)及短期工具(7天逆回购、隔夜正/逆回购) 期限分布更趋合理 [4] - 买断式逆回购自去年10月启用后 降低了对MLF的依赖 但MLF因期限长、投放时间确定且多重价位中标可降低资金成本 或重新成为中期流动性投放主渠道 [4] 市场分析与政策预期 - 央行副行长邹澜强调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在总量上把握力度和节奏以保持流动性充裕 [5] - 分析预计央行将通过逆回购、MLF等工具维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延续适度宽松基调 以支持内需并缓解外部掣肘 [5] - MLF加量操作有助于缓解银行净息差压力 满足金融机构差异化资金需求 未来央行可能加大对MLF的使用力度 [4]
4000亿!央行,明日操作!
证券时报· 2025-07-24 11:25
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分析 - 央行7月25日开展4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 本月有3000亿元MLF到期 实现净投放1000亿元 为连续第五个月加量续作 [1] - 结合2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 7月中期流动性净投放规模达3000亿元 体现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取向 [4] 货币政策工具演变 - 自2022年10月启用买断式逆回购后 MLF政策属性逐步退出 2023年3月起改为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 回归流动性投放工具定位 [4] - 当前央行流动性工具箱形成完整期限结构:长期含降准和国债买卖 中期含MLF、买断式逆回购及结构性工具 短期含7天期逆回购和隔夜正/逆回购 [4] 市场影响与机构观点 - MLF加量续作有助于缓解银行净息差压力 其1年期期限特性可提供稳定预期 多重价位中标机制能降低资金成本并满足差异化需求 [4] - 财通证券预计MLF或重新成为中期流动性投放主渠道 未来央行可能加大使用力度 [4] - 民生银行预计央行将继续通过质押式逆回购、MLF等工具维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延续适度宽松基调 [5] 政策导向 - 央行副行长邹澜强调将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在总量上把控力度与节奏 保持流动性充裕 [5]
聚焦重点群体 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金融时报· 2025-07-22 02:40
在警示教育中筑牢廉洁防线。认真剖析典型违规案例,开展"以案四说"典型案例剖析交流,引导关键岗 位党员领导干部以案为鉴,做到警钟长鸣。组织召开"加强作风建设 争做央行先锋"青年廉政教育座谈 会,参会年轻干部代表通过说纪明纪,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丰富拓展 警示教育载体,召开专题警示教育会,市分行党委书记结合金融领域及中国人民银行系统典型违纪违法 案例,给新提拔干部、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等重点对象上警示教育廉政党课。辖内各级党组织组织 重点群体干部到廉政教育基地、法院、纪念馆等开展实地廉政教育,引导干部坚决守住底线红线。从严 筑牢廉政防控堤坝,市分行党委主要领导对5名新提拔干部开展任前集体谈话,督促党员领导干部系好 廉洁从政"第一粒扣子"。举办"我与行长面对面"活动,通过面对面对话交流引领青年干部树立正确的世 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在真查实改中推动作风转变。自觉检视查摆问题,通过发送征求意见表、设立专用信箱邮箱热线、召开 进一步关心关爱青年工作专题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征求服务对象、职工群众对党委班子的意见建议,确 保问题找准找实。组织市分行机关各党支部对照"两个问题清单"、基层"四风" ...
“一增一减”看支持实体经济质效
经济日报· 2025-07-21 22:01
金融数据表现 - 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9%,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8.3%,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7.1%,金融总量保持合理增长 [1] - 上半年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低位下行,新发放企业贷款、个人住房贷款和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平均利率均有所下降 [1] - 5月末普惠小微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科技贷款同比增速均高于全部贷款增速 [2] 货币政策实施 - 上半年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流动性保持充裕,社会融资条件宽松,综合融资成本较低 [2] - 5月份出台一揽子金融支持举措,对提振市场信心和稳定社会预期发挥积极作用 [2] - 增加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各3000亿元,合并使用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额度 [2] - 创设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支持住宿餐饮、文旅体娱、教育养老等服务领域 [2] 未来政策方向 - 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将继续发力,金融总量有望保持合理增长 [3]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坚持"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原则 [3] - 突出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等主线,提升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效能 [3]
中国LPR连续两月“按兵不动”
中国新闻网· 2025-07-21 07:00
LPR利率维持不变 - 1年期LPR为3.0%,5年期以上LPR为3.5%,连续两个月保持不变 [1] - 政策利率(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未调整,LPR报价符合市场预期 [1] 宏观经济背景 - 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和内生动能高于市场预期,为全年目标打下良好基础 [1] - 7月LPR维持不变有助于配合下半年逆周期调节措施,平衡支持实体经济与银行体系健康 [1] 未来政策展望 - 下半年政策利率及LPR报价仍有下调空间,以提振内需和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2] - 外部环境波动对出口的影响将主要在下半年显现,预计央行将继续降息并带动LPR下调 [2] - 降息将引导企业和居民贷款利率下行,激发内生性融资需求,对冲外需放缓 [2] - 下半年降息窗口将继续开启,以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并促进物价合理回升 [2]
南方中债0-3年农发行债券指数A,南方中债0-3年农发行债券指数C: 南方中债0-3年农发行债券指数证券投资基金2025年第2季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7-21 02:19
基金产品概况 - 基金全称为南方中债0-3年农发行债券指数证券投资基金,交易代码为021565(A类)和021566(C类),运作方式为契约型开放式 [2] - 基金合同生效日期为2024年6月13日,报告期末(2025年6月30日)基金份额总额为2,415,634,219.05份 [2] - 投资目标采用被动式指数化投资策略,通过抽样复制和动态最优化方法跟踪标的指数,控制日均跟踪偏离度绝对值不超过0.35%,年跟踪误差不超过4% [2][3] - 业绩比较基准为中债-0-3年农发行债券指数收益率*95% + 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后)*5% [3] - 风险收益特征显示该债券型基金长期平均风险和预期收益率低于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但高于货币市场基金 [3] 投资组合与资产配置 - 报告期末债券投资占基金总资产比例为99.99%,全部为政策性金融债,公允价值达2,821,012,032.88元 [13] - 债券投资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为115.20%,表明存在杠杆操作 [13] - 基金未持有股票、资产支持证券、贵金属或衍生品等资产 [13] 基金业绩表现 - 过去三个月(2025年4月1日至6月30日)A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0.68%,C类为0.65%,同期业绩基准增长率均为0.06% [5][12] - 自基金合同生效至今(约一年),A类份额累计净值增长率为2.37%,C类为2.18%,同期业绩基准收益率为-0.19% [5][9] - 报告期末A类份额净值为1.0137元,C类为1.0128元 [1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董浩具有14年证券从业经验,2010年加入南方基金,现任多只债券指数基金及货币基金基金经理 [10] - 其管理本基金的任职起始日期为2024年6月13日(基金合同生效日) [10] 市场环境与运作说明 - 二季度货币政策宽松,央行降准降息推动资金利率下行:银行间隔夜回购利率均值1.58%(较上季降39BP),7天回购利率均值1.69%(较上季降43BP) [12] - 债券市场利率下行,10年国债利率降17BP,1年和3年农发债利率分别降25BP和24BP [12] - 基金运作合法合规,无异常交易行为,但因指数投资策略导致95次交易所公开竞价同日反向交易超量 [11] 份额持有人结构 - 报告期末机构投资者持有A类份额占比高,其中两名机构投资者分别持有499,518,768.37份(占20.68%)和1,189,999,000.00份(占49.26%) [18] - 存在单一持有人份额占比超20%的情形,可能引发流动性风险和净值波动风险 [20]
上半年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金融市场韧性增强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18 23:13
货币政策 - 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5月出台10项政策措施包括降准、下调政策利率、降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等 [2] - 一揽子政策已全部落地,对提振市场信心、稳定预期发挥积极作用,未来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政策并评估效果 [3] - 2020年以来累计降准12次,下调政策利率9次,带动1年期和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分别下降115和130个基点 [5] 信贷情况 - 6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68.56万亿元,同比增长7.1%,上半年新增贷款12.92万亿元 [4] - 贷款行业结构优化,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7%,上半年增加9207亿元;基础设施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4%,上半年增加2.18万亿元 [4]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支持住宿餐饮、文旅体娱、教育养老等领域 [5] 金融支持重点领域 - 5月末金融"五篇大文章"贷款余额103.3万亿元,同比增长14%,绿色、普惠、养老、数字贷款同比分别增长27.4%、11.2%、38%和9.5% [4] - 服务企业和个人共计7839万户,同比增加588万户 [4] 汇率与金融市场 -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稳定运行在7.2元下方,6月末汇率为1美元对7.1586元人民币 [7] - 美元指数由年初109跌至97附近,跌幅11%;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攀升至4.8%,目前运行在4.4%左右 [7] - 国内基本面持续向好,人民币汇率保持双向浮动、基本稳定具有坚实基础 [8]
3.3%,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低位下行
经济日报· 2025-07-18 21:59
货币政策实施 - 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2.92万亿元 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22.83万亿元 同比多4.74万亿元 [1] - 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3% 同比低45个基点 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约3.1% 同比低60个基点 [1] - 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流动性保持充裕 社会融资条件宽松 综合融资成本较低 [2] - 上半年推出一揽子金融支持措施 加大货币政策实施力度 提振信心稳定预期 [2] - 5月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 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 带动LPR下行0.1个百分点 [2] 利率调整与影响 - 2020年以来累计降准12次 累计下调政策利率9次 带动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下降115个和130个基点 [3] - 5月20日1年期LPR降至3.0% 5年期以上LPR降至3.5% 活期存款利率下降5个基点 定期存款利率下降15-25个基点 [4] - 5年期以上LPR下降减轻房贷借款人负担 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降0.25个百分点 100万元30年期贷款月供减少133元 总利息支出减少4.76万元 [4] - LPR和存款利率同步下降体现存贷款利率联动性增强 利率市场化程度提高 [5] 利率市场化改革 - 持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 政策利率到市场基准利率再到金融市场利率传导顺畅 [6] - MLF利率退出政策利率功能 回归流动性投放工具定位 机构差异化定价降低资金成本 缓解银行净息差压力 [7] -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释放 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发挥 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增强 社会融资成本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7] 企业融资成本 - 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包括非利息成本 如抵押费担保费中介服务费等 收费名目多不透明 导致部分企业体感融资成本较高 [7] - 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工作启动 企业通过"贷款明白纸"了解优惠政策 争取减免空间 5月新发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3.69% 私人控股企业贷款利率3.45% 同比分别下降0.66和0.6个百分点 [8] - 前期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效果明显 流向实体经济总资金规模维持高水平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