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GI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算力产业近况解读
2025-05-25 15:31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算力产业、GPU 行业 - **公司**:英伟达、华为、阿里巴巴、百度、腾讯、字节跳动、寒武纪、昆仑芯、韩 5G、海光、火山引擎、智谱、讯飞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市场需求与前景 - **全球和国内 GPU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中国因贸易摩擦,依赖国产或降配版进口芯片;国际上美国生成式多模态及 AGI 技术发展、其他地区推进大模型行业落地带动算力需求[1][3] - **未来两年存在两种情景**:贸易摩擦加剧,国产芯片需求增加;关系缓和,降配版进口芯片推动多模态应用发展,无论哪种情景算力需求都增加[3] 英伟达产品情况 - **英伟达 H20 不受青睐**:降配后性能优势减少、利润下降,头部互联网公司或云服务企业倾向选择性价比更高的国产芯片,国产卡逐渐占据更多市场份额[1][4][5] - **英伟达在中国市场 GPU 卡性价比降低**:预计 2025 年再推降配版 H20 难获大量订单,仅个别急需公司可能购买[5] - **国内公司倾向 B20 而非 H20**:H20 性能下降严重,无法满足多模态推理和 agent 应用需求;B20 架构并行速度和卡间协作更佳,单机内和集群内表现损耗小[1][11] - **B 系列降配版能满足禁令要求**:H 系列因物理架构限制,缩减显存和降低计算频率会使集群表现大幅下降;B 系列架构处理好,配置低时表现损耗小[12] 国产芯片情况 - **华为升腾系列有进展但存在不足**:升腾 910C 通过 3D 空间式设计提升单机架内算力约 25%,但缺乏 Nvlink 导致数据传输速度受限[6] - **韩 5G 芯片有突破但表现欠佳**:实现单片参数技术突破,但在组网及复杂计算中表现欠佳,高可用性材料有差距[6] - **国产芯片需补足多方面**:软硬件结合能力不足、产能问题(如寒武纪无训练卡生产能力)、良品率低,导致显存、传输速度、更新迭代及产能分布存在不足[20] 国内互联网巨头自研芯片情况 - **阿里巴巴**:通过平头哥系列服务于阿里云,用于降低成本、硬件加速和 IoT 场景[7] - **百度**:通过昆仑芯推进大模型推理商业化,与飞桨开发框架适配,实现自主可控[7] - **腾讯和字节跳动**:集中于视频解码、加速及神经网络训练等领域,字节跳动还尝试与台积电合作研发高性能多模态推理芯片[7] 应用场景与算力投入 - **推理场景资源消耗接近训练场景**:2025 年多模态推理场景资源消耗与训练相差无几,特定场景推理成本超训练成本,预计 2026 年互联网公司算力投入向推理倾斜[1][8][9] - **公有云需求未显著增长**:中小企业接入大模型 API 或构建 agent 较少,市场以头部公司自有业务为主导,社会面日常 TOKEN 消耗量相对较低[10] 市场供应与租赁挑战 - **高性能计算芯片供应情况**:英伟达 H20 大部分被头部公司购买,A100 和 A800 应用场景有限,H100 和 H800 价格昂贵,小型企业难以负担,且头部公司考虑数据安全不轻易选择外部集群[17] - **企业租赁高性能芯片面临挑战**:大规模预训练需显卡集中,推理环节需求无法分散,高性能芯片大规模使用存在市场供应量和技术困难,零星或大规模租赁不可行[2][19] 多模态技术市场情况 - **多模态技术占领市场概率高**:2024 - 2025 年末市场规模预计增长 15 - 20 倍,火山引擎大模型有效 tokens 部分来自公有云供中小企业使用[14]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字节跳动租赁情况**:租赁 IDC 和机房存放芯片,年初租赁算力用于抖音和豆包相关功能加速,为临时性非大规模租用 GPU[15][16] - **腾讯 GPU 采购困难**:今年一季度疯狂购买 GPU,二三月难买到,四月底五月甚至考虑向字节跳动购买,反映国内市场优质 GPU 资源争夺激烈且供不应求[22] - **非上市公司芯片情况**:昆仑芯推理效果优异,集群版每秒可处理 4000 多个 tokens,单机版能处理三四十个 tokens,P 系列推理优化后集群表现优于华为 910B;韩 5G 芯片带宽传输有瓶颈、耗电量大;海光少量采购组网测试,测试质量难保证[23][24] - **全球 GPU 市场格局及资本开支**:2025 年资本开支增长迅速,2026 年预计下降至 50%以下;字节跳动和阿里巴巴算力采购总量可能降至 80%左右,腾讯增加采购量,百度需求与今年持平但推理侧需求增加;若政策支持,百度将增加昆仑芯产能或进口芯片;2026 年华为生成芯片产能约 85 万,可能被国央企优先购买[25]
行业ETF风向标丨全市场人形机器人含量最高!国证机器人指数53%权重锁定核心赛道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17 07:24
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 - 2025年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量产元年,行业将迎来大规模应用曙光 [1] - 首批人形机器人国家标准正式立项,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1] - 行业预计从产业形成期过渡到产业扩张期,产业化发展将显著提速 [2] - AGI技术突破、供应链完善、下游需求打开将推动人形机器人成为高端制造成长板块的明珠 [2] 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 - 指数修订后人形机器人相关公司权重占比达53%,较原方案显著提升 [1] - 指数样本选取标准为机器人产业链上市公司,剔除低流动性证券后取市值前50名 [3] - 权重股包括双环传动(5.26%)、绿的谐波(4.69%)、石头科技(4.43%)、科大讯飞(4.39%)等 [4] - 相比中证机器人指数,其人形机器人相关公司权重高出15个百分点 [4] - 2018年以来年化收益率7.8%,较同类指数高5.1个百分点 [5] - 2024年"9.24"行情后年化收益达83.7%,较同类指数高24.7个百分点,弹性更优 [5] 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表现 - 基金份额从去年底1.53亿份增至6.3亿份,年内增长幅度达313% [1][3] - 跟踪标的为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覆盖机器人本体、核心零部件及产业链相关领域 [3] - 当前规模6.3亿份,实时交易数据中申赎最小单位为100万份,现金替代比例上限50% [2]
云知声获赴港上市备案通知书:中国AGI技术先行者,2024年营收超9亿元
IPO早知道· 2025-04-15 01:18
公司概况 - 云知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是中国AGI技术的先行者 [2] - 公司早期专注于交互式AI研发,在深度学习模型发布后不久即推出基于BERT的大语言模型UniCore [2] - 2016年战略性地建立Atlas AI基础设施,为机器学习任务动态调度算力 [2] - 目前智算集群拥有超过184 PFLOPS的计算能力和超过10PB的存储容量 [3] 技术实力 - 2023年推出自有大语言模型"山海大模型",参数规模达600亿 [3] - 山海大模型在2024年MedBench评测中以82.2分位列第一 [3] - 在SuperCLUE半年度报告中以72分位居全球大模型第一梯队 [3] - 2018年利用Transformer算法获得WMT2018世界机器翻译技术评测前两名 [3] 商业化进展 - 亚洲最早将AI大模型商业化的公司之一 [1][3] - 2012年率先将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语音识别产品 [3] - 按2024年收入计算是中国第四大AI解决方案提供商 [3] - 在中国生活AI解决方案排名第三,医疗AI服务排名第四 [3] - 2022-2024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25.0%,从6.01亿元增长至9.39亿元 [3] - 同期毛利复合年增长率23.3%,从2.40亿元增长至3.64亿元 [3] - 毛利率稳定在38.8%-40.5%区间 [3] - 经调整净亏损率从2022年30.5%收窄至2024年17.9% [3] 客户战略 - 采用"灯塔客户"战略,与各行业头部企业合作 [3] - 代表性客户包括格力、平安科技、北京协和医院、中国人保等 [3] - 通过头部客户获取垂直行业经验,覆盖高频和长尾场景 [3] 资本市场 - 中国证监会于4月14日披露公司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 [2] - 委任农银国际、中金和海通国际担任整体协调人 [2] - 获得启明创投、挚信资本、京东、中金、360等知名机构投资 [3] - IPO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研发、商业机会投资、国际扩张等 [3]
机械行业2025年一季度业绩前瞻:周期反转 成长崛起;重视工程机械、人形机器人等
新浪财经· 2025-04-13 06:36
主线一:周期反转 - 工程机械反转逻辑加强,海外国内共振,2025年3月挖掘机总销量29590台同比增长18.5%,其中国内销量19517台同比增长28.5%,出口量10073台同比增长2.9% [2] - 船舶行业景气上行,2024年全球新接订单1.68亿载重吨同比增长31%,克拉克森新船价格指数2024年同比增长6.06%至189.16点 [12][13] - 工业气体价格处于历史底部,液氧/液氮/液氩价格同比分别下跌2.8%/11.3%/49.8% [19] - 轨交装备景气持续,2025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有望超8500亿元,预计新增高铁里程2000公里 [17] 主线二:成长崛起 - 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加速,特斯拉Optimus 2025年进入有限生产阶段,预计2030年中美需求合计210万台对应市场空间3146亿人民币 [5][6] -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提速,全球61%人工智能专利来自中国,先进制程扩产推动设备需求 [5][21] - 低空经济拉开序幕,政策推动下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场景拓展成为重点 [2] 主线三:供应全球 - 工程机械出口链复苏,2025年1-3月挖掘机出口24810台同比增长5.5%,中国厂商全球市占率合计11.9%仍有提升空间 [2][3] - 油服装备聚焦海上与出海,预计2024-2026年全球油气资本开支复合增速5.9%,中海油开采成本从2013年45美元/桶降至2023年29美元/桶 [22][23] 细分行业数据 - 风电:2024年1-9月招标量119GW同比增长93%,海风投资额2024-2026年CAGR达32% [24][25] - 光伏设备:硅料/硅片/电池/组件价格同比跌幅达41%/50%/50%/36%,行业拐点预计2025年Q2-Q3出现 [30] - 锂电设备:预计2026年全球储能+动力锂电设备市场达1454亿元,2024-2026年CAGR23% [32][34] - 检测检验:2023年行业营收4670亿元同比增长9.2%,增速为GDP的1.5-2倍 [36][37] 投资标的 - 工程机械推荐三一重工/徐工机械/恒立液压,2023年全球Top50厂商中市占率分别为4.2%/5.3%/N/A [3][4] - 船舶推荐中国船舶/中国重工,中国2024年新接订单占全球77% [12][16] -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推荐三花智控/拓普集团/绿的谐波,核心零部件如行星滚柱丝杠价值量占比超10% [6][7]
逐际动力首款多形态机器人TRON 1发售,即日起中国和海外同步上架
IPO早知道· 2024-10-16 02:40
产品发布 - 逐际动力LimX Dynamics于2024年10月16日正式对外发售首款多形态双足机器人TRON 1 中国和海外同步上架 [3] 产品定位 - TRON 1旨在帮助开发者以更低的成本 更高的效率 获取更先进的机器人平台 让创新潜力持续爆发 [2][18] - 在AGI时代 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具身智能学术领域正处于潮流变革的关键时刻 TRON 1作为新一代具身智能技术科研平台 [5][18] 产品特点 - 采用"三合一"模块化足端设计 配备双点足 双足 双轮足三种足端 兼顾简易构型和灵活切换 [6] - 足端可快速装卸 支持自适应识别和运控模式自动切换 [7] - 内置高性能运动控制算法 开箱即可实现遥控行走 [9] - 开放底层硬件接口 用户可调用各关节关键控制函数 [10] - 支持Python全流程开发 无需掌握C++ 支持Sim2Real一键部署 [12] - 配备二次开发指南及代码示例 支持Isaac Mujoco Gazebo等主流仿真平台 [12] - 精确的URDF可缩小Sim2Real差距 提升训练及算法验证效率 [14] - 设有外设接口 可搭载雷达 机械臂 相机等扩展配件 [16] 技术优势 - 配备全自研高性能关节 专为足式机器人设计的硬件结构 提升运动性能和稳定性 [10] - 支持基于模型和强化学习的前沿研究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