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云知声(09678)
icon
搜索文档
云知声(09678) - 2025 年10 月17 日(星期五)举行的2025 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
2025-09-30 14:38
UNISOUND AI TECHNOLOGY CO., LTD. (股份代號:9678) 2025 年 1 0 月 1 7 日(星期五)舉行的 2025 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之股東代表委任表格 本委任表格代表的 股份數目 (附註1) 本人╱吾等 (附註2) | | 特別決議案 | (附註5) 贊成 | (附註5) 反對 | (附註5) 棄權 | | --- | --- | --- | --- | --- | | 1. | 審議及批准關於取消監事會、修訂《公司章程》及其附件並辦理工商 | | | | | | 變更登記的議案: | | | | | | 1.1 審議及批准關於取消監事會的議案。 | | | | | | 1.2 審議及批准關於修訂《公司章程》並辦理工商變更登記的議案。 | | | | | | 1.3 審議及批准關於修訂《股東會議事規則》的議案。 | | | | | | 1.4 審議及批准關於修訂《董事會議事規則》的議案。 | | | | | | 普通決議案 | (附註5) 贊成 | (附註5) 反對 | (附註5) 棄權 | | 2. | 審議及批准關於公司2024年度董事會工作報告的議案。 | | ...
云知声(09678) - 2025 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通告
2025-09-30 14:31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 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就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 責任。 UNISOUND AI TECHNOLOGY CO., LTD. 雲知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9678) 2025 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通告 茲通告雲知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謹訂於2025年10月17日(星期五)上午10 時正於雲知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二層會議室(中國北京市海淀區建材城中路27號金隅 智造工場N6號樓)以現場會議形式召開2025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臨時股東大會」), 以審議並酌情通過下列決議案: 特別決議案 1. 審議及批准關於取消監事會、修訂《公司章程》及其附件並辦理工商變更登記的議 案。 普通決議案 1 2. 審議及批准關於公司2024年度董事會工作報告的議案。 3. 審議及批准關於公司2024年度獨立非執行董事工作報告的議案。 4. 審議及批准關於公司2024年度財務決算報告的議案。 5. 審議及批准關於續聘 ...
云知声(09678) - 2025 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通函
2025-09-30 14:24
此乃要件 請即處理 閣下如對本通函任何方面有任何疑問,應諮詢 閣下之股票經紀或其他註冊證券商、銀行 經理、律師、專業會計師或其他專業顧問。 閣下如已將名下之雲知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全部售出或轉讓,應立即將本通函及隨 附的代表委任表格交予買主或承讓人或經手買賣或轉讓之銀行、股票經紀或其他代理商, 以便轉交買主或承讓人。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通函之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 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通函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 生或因依賴該等內容而引致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UNISOUND AI TECHNOLOGY CO., LTD. 雲知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9678) 關 於 取 消 監 事 會 、修 訂《 公 司 章 程 》及 其附件並辦理工商變更登記的議案 關於公司 2024 年度董事會工作報告的議案 關於公司 2024 年度獨立非執行董事工作報告的議案 關於公司 2024 年度財務決算報告的議案 關於續聘 2025 年度審計機構的議案 關於公司 2024 年度利潤分配方案的議案 關於 ...
新股70天火速入港股通:云知声上市首日拉涨45%冲关港股通 入通后股价较高点跌近40%
新浪证券· 2025-09-30 08:53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喜乐 2025年港股通市场迎来常态化调整,截至9月底共计纳入67只个股、剔除61只个股。其中,27只上市不 满半年的新股(不含A to H公司,根据规则A to H公司稳市期结束后自动纳入)通过规则通道实现快速 入通,这类新股的考核周期充分性、后续股价波动等问题,近期持续引发市场关注与热议。 根据港股通规则,纳入港股通的一般规则如下(不含A to H公司、同股不同权公司、第二上市公司、外 国公司等特殊情况): 纳入要求: 考核期内,日均市值在香港市场中累计覆盖率为前95%,且通过流动性测试,即可纳入恒生综合市值指 数。按照市值分区,将恒生综合市值指数成分股分为大型股、中型股、小型股。其中恒生综合大型股及 中型股可以直接纳入港股通,恒生综合小型股还需要额外满足平均月末市值不低于50亿港元,才能纳入 港股通。 调整时间: 一般情况:数据检讨截止日分别在每年6月底、12月底,满足条件的个股,将分别在当年9月、次年3月 纳入恒生综合市值指数(分大、中、小),并同步纳入港股通。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港股通规则对新 ...
云知声(09678)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9 14:34
收入和利润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404,96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2%[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298,330千元人民币,同比扩大16.6%[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亏损净额为122,448千元人民币,同比扩大5.2%[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130,84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0%[9] - 公司总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337,048千元增长20.2%至2025年上半年的404,967千元[30] - 公司期内亏损从2024年上半年的255,758千元增加16.6%至2025年上半年的298,330千元[40] - 公司经调整期内净亏损为人民币122,448千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116,433千元扩大5.2%[41] - 公司期内亏损为人民币298,330千元,加回赎回负债利息支出人民币139,264千元及上市开支人民币36,618千元后得到经调整净亏损[41] - 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404,967千元,同比增长20.2%[103] - 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130,842千元,同比增长13.0%[103] - 2025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298,330千元,同比扩大16.6%[103]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337,048千元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404,967千元,增幅约20.2%[144] - 2025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297,118千元[110] - 公司净亏损为2.993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6.969亿元亏损收窄57.1%[153] - 每股基本亏损为4.28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3.68元亏损扩大16.3%[159]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人民币4.28元[105] - 累计亏损扩大至27.82361亿元人民币,期内净亏损为2971.18万元人民币[185] 成本和费用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销售与服务成本为274,125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9%[9] - 研发费用为168,128千元,占总收入的41.5%[29] - 销售及服务成本从2024年上半年的221,216千元增加23.9%至2025年上半年的274,125千元[31] - 行政开支从2024年上半年的30,972千元增加86.4%至2025年上半年的57,743千元,主要因上市开支增加[36] - 上市开支从2024年上半年的10,518千元增加248.1%至2025年上半年的36,618千元[36] - 2025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168,128千元,同比增长2.4%[103] - 2025年上半年行政开支为57,743千元,同比增长86.4%[103] - 2025年上半年金融资产及合同资产减值亏损净额为29,406千元,同比增长136.1%[103] - 2025年上半年财务费用净额为142,084千元,同比增长9.2%[103] - 总开支为5.316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4.4909亿元增长18.4%[154] - 硬件成本为1.94411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20876亿元增长60.8%[154] - 融资成本净额为1.42084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30137亿元增长9.2%[155] - 赎回负债利息开支为1.39264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28807亿元增长8.1%[155]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开支为7655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5801万元增长32.0%[154][160] - 使用权资产折旧计提为4604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6092万元减少24.4%[162] - 无形资产摊销开支为2419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799万元增长202.8%[154][163] - 上市开支从26,806千元大幅增至52,457千元,增长95.7%[195] - 技术服务费用从23,764千元增至37,170千元,增长56.4%[195] 毛利率 - 公司毛利率从2024年上半年的34.4%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32.3%[32] 其他财务数据 - 其他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5,724千元减少54.2%至2025年上半年的2,620千元[33] - 其他亏损从2024年上半年的6,969千元减少57.1%至2025年上半年的2,993千元[34] - 其他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5,724千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620千元,其中政府补助从5,021千元降至2,349千元[152] - 投资非上市股权投资公允价值亏损为290.3万元人民币,同比改善52.9%(从去年同期的617.6万元人民币亏损)[178] 现金流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末人民币156,476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人民币241,693千元,增长54.5%[43] - 公司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41,360千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175,103千元改善76.4%[44] - 公司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131,091千元,主要来自公开发行股票[46]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1,360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175,103千元有所改善[114] - 2025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31,091千元,主要来自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116,731千元及银行借款[11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156,476千元增至241,693千元,增长54.5%[16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至2.41693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增长54.5%(从1.56476亿元人民币)[180] - 受限制现金增至2129.1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大幅增加501.2%(从354.1万元人民币)[180][181] 资产和负债状况 - 公司银行借款为人民币169,700千元,无抵押贷款实际年利率介于2.52%至5.60%之间[47] - 公司资产负债率从2024年末的354.9%大幅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48.1%[49] - 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1,079,976千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1,274,822千元,增幅为18.0%[106] - 公司总权益/(亏绌)由2024年12月31日的负2,752,908千元转为2025年6月30日的正662,191千元,主要由于首次公开发售及终止赎回负债[106][110] - 存货从2024年12月31日的140,292千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83,019千元,降幅为40.8%[106] - 总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3,832,884千元大幅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612,631千元,主要因赎回负债从3,303,051千元降至0[108][110]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559,242千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521,177千元[106] - 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89,530千元显著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272,166千元[106] - 金融资产总额从756,360千元增至994,237千元,增长31.4%[165] - 贸易应收款项从559,242千元降至521,177千元,减少6.8%[165][169] - 其他应收款项从6,120千元大幅增至182,942千元,主要因上市后发行股份所得款项175,094千元[165][168]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拨备从241,250千元增至269,045千元,拨备率从30.1%升至34.0%[169][173][174] - 账龄超过2年的贸易应收款项拨备率为100%,金额为129,435千元[173] - 存货从140,292千元降至83,019千元,减少40.8%,主要因合约履行成本减少[175] - 非上市股权投资从24,347千元降至21,444千元,减少11.9%[177] - 金融负债总额从3,688,988千元大幅降至462,621千元,主要因赎回负债结清[166]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232,895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70,718千元,增长16.2%[195] - 贸易应付款项中,1年以内的部分从109,792千元增至117,831千元,增长7.3%[196] - 应付税项从12,954千元显著减少至2,202千元,下降83.0%[195] - 贸易应付款项的账龄分析显示,2年以上部分从33,394千元增至37,861千元,增长13.4%[196] - 递延所得税资产净值从295千元增至463千元,增长56.9%[198] - 递延所得税资产中,12个月内收回部分从1,514千元增至1,827千元,增长20.7%[198] - 递延所得税负债中被资产抵销的部分从6,735千元变为6,352千元[198] - 递延所得税资产因计入损益变动而增加168千元[20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非上市股权投资为2144.4万元人民币[13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非上市股权投资为2434.7万元人民币[13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负债(反摊薄权)为237万元人民币[133] - 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非上市股权投资(第三级)公允价值从2024年底的24,347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1,444千元,主要因公允价值变动损失2,903千元[139][140] - 非上市股权投资的关键估值参数缺乏市场流通性折现率从2024年底的20.0%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6.0%[140] - 授予投资者的反摊薄权金融负债于2025年上半年因公允价值变动2,370千元而结清,期末余额为零[139] - 赎回负债因成功上市而终止确认,期末余额为0元(期初为33.03051亿元人民币)[186][191][192] - 按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负债(反摊薄权衍生品)因成功上市而终止确认,期末余额为0元(期初为237万元人民币)[193][194] - 储备总额增至33.93931亿元人民币,主要因赎回负债终止确认增加8.78678亿元人民币[184] 业务线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4.05亿元人民币,其中日常生活解决方案贡献69.8%,医疗解决方案贡献17.3%[18]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向开发者和客户销售1650万颗AI芯片,较2024年同期增加0.7%,累计销售近1亿颗AI芯片[19] - 2025年上半年日常生活客户数量为309名,每名客户收入为108.4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增加20.1%[20] - 2025年上半年来自解决方案的收入为2.83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增长22.6%[21] - 2025年上半年AI芯片和模组收入为4888.1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增加5.8%;API订阅费收入为324.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加45.6%[22] - 2025年上半年医疗领域每名客户收入为101.3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46.9万元人民币大幅增加116.2%[23] - 医疗相关理赔审核服务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67万元人民币大幅增加1386.8%至2025年上半年的996.3万元人民币[24] - 山海大模型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1771.8万元人民币大幅增加457.4%至2025年上半年的9876万元人民币[25] - 日常生活业务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279,881千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335,065千元,医疗业务收益从57,166千元增至69,900千元[144] - 收益主要于某时间点确认,2025年上半年为396,226千元,占比97.8%[144] - 合约负债总额从2024年底的86,265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99,828千元,其中医疗业务合约负债从5,381千元大幅增至42,135千元[146] - 2025年上半年确认与期初合约负债相关的收益为44,165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18,614千元增长137.2%[150] - 合约资产总额从2024年底的4,969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0,440千元,合约资产减值拨备从778千元增至1,622千元[145] 技术和研发 - 公司的山海大模型在2025年5月的MedBench医疗综合评测中获得第一名[16] - 公司的山海大模型参数规模已扩大到千亿以上[16] - Atlas AI智算集群计算能力超过184 PFLOPS,存储容量超过10 PB,可动态调度数千个GPU进行并行计算[17] - 研发团队由312名雇员组成,约占雇员总数的68.7%[29] - 公司基于Atlas架构构建四大技术优势:通用大模型、专家级大模型和智能体、行业知识与数据飞轮、端侧大模型及芯片优化[60] - 在医疗场景,基于自研山海大模型和兽牙智能体平台开发的病历生成与质控产品已在多家机构落地,提升门诊病历录入效率[61] - 在智慧座舱领域,基于兽牙智能体平台开发的端侧大模型数字助理已在国内车企成功交付,缩短响应速度并保护车主隐私[61] - 公司开发了用于企业内部的企业级智能体数字专家,旨在从辅助业务逐步演进至通用智能[62] 行业背景 -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在2024年突破7,000亿元人民币,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增长率[11] 上市和融资活动 - 公司H股于2025年6月30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份代号为9678[3] - 公司全球发售H股合计募集资金总额368.00百万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36.94百万港元[56] - 上市募集资金净额总计236.94百万港元,其中45.6%(108.05百万港元)用于提高研发能力,47.0%(111.36百万港元)用于投资新兴商业机会,7.4%(17.53百万港元)用于运营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57]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完成首次公开发售,发行156.098万股,每股发售价205.0港元[182][183] - 首次公开发售净收款约1.164亿元人民币于2025年6月30日收取,余下约1.538亿元人民币于2025年7月4日收取[183] - 超额配股权悉数行使,涉及234,140股H股,约占全球发售股份总数的15.00%,每股作价205.00港元[66] - 公司计划在2030年6月30日或之前将全部尚未动用的上市募集资金净额236.94百万港元按既定用途使用完毕[57]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成功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116] 公司基本信息 - 报告期为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的六个月[4] - 公司最初于2012年6月29日在中国成立,并于2019年6月24日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3] - 公司主要业务为人工智能产品及AI解决方案的销售[117] - 中期财务资料以人民币呈列[118] - 中期财务资料已于2025年8月28日经董事会批准刊发[119] 人力资源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454名全职员工,其中研发人员占比68.7%(312人),销售及营销人员占比17.6%(80人),行政人员占比13.7%(62人)[6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薪酬福利开支总额为人民币95,896千元[65] - 公司已采纳两项雇员激励计划,以吸引和挽留人才[65] - 2016年雇员激励计划下已授出奖励股份总计4,271,915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6.02%[96] - 2023年雇员激励计划下授予7名雇员60,555股奖励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0.09%[97] 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 - 董事黄伟博士通过受控法团及共同持有,在H股中权益约占已发行总股本的8.18%和9.96%,在境内非上市股中权益约占19.09%和23.23%[74][75] - 董事梁家恩博士实益持有及共同持有H股,权益分别约占已发行总股本的1.11%和9.96%[74] - 董事康恒博士实益持有及共同持有H股,权益分别约占已发行总股本的0.67%和9.96%[74] - 非执行董事李志超先生通过受控法团在H股中权益约占已发行总股本的0.21%[74] -
产业智能体引领AI破局丨云知声CEO黄伟博士在第十五届河南投洽会发表精彩演讲
搜狐财经· 2025-09-28 03:11
行业发展趋势 - AI技术推动以智能化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从即将发生进入正在发生阶段[3] - 全球人工智能发展呈现多元化格局 不同国家和地区基于政策环境、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形成差异化发展路径[3] - 中国依托完整产业体系和丰富应用场景快速构建自身AI优势 尽管在某些基础技术领域存在差距[3] 政策环境 - 国务院8月26日发布人工智能+行动纲领 为AI产业制定明确战略执行路径[4] - 河南省5月26日先于国务院发布本年度AI+行动计划 在国家政策发布后仅两周就推出切合本省产业优势的实施细则[4] - 政策规划以超越技术本身发展的速度为AI产业指明方向 展现出快速精准的响应能力[4] 技术发展路径 - 专业级大模型与产业智能体是AI产业破局之道 相较于普通垂类大模型更具发展潜力[5] - 专业级大模型需要满足三大条件:高能力既要做得到还要做得好、高可靠性低幻觉低风险、低成本通过集约化发展降低训练和推理成本[7] - 产业智能体需要实现应用场景—产业数据反哺—核心技术迭代的闭环飞轮效应[7] 公司战略与实践 - 云知声处于产业智能体从同事向专家过渡阶段 P1到P4分别对应助手—同事—专家—导师演进路径[8] - 公司目标打造能够对标百万年薪专家的产业智能体 使其自主解决复杂问题[8] - 云知声构建四大核心能力:一流Atlas基础设施保障进化力、业内第一梯队通用大模型奠定智商基础、高水准专业级大模型导入产业经验、芯片级优化大幅降低落地成本[8] 产业影响 - 专业级大模型作为发电厂 产业智能体作为各种耗电大户 推动新质生产力从线性增长迈向指数级增长[5] - 在政策与产业双轮驱动下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迎来发展黄金时期[8] - 产业智能体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8]
上市首份财报含金量足,两月跻身港股通:云知声技术实力拓AGI新局
搜狐财经· 2025-09-18 22:04
资本市场表现 - 公司于2025年9月8日正式纳入港股通名单 成为"港股AGI第一股"后仅两个多月即获沪深港通"双纳入" [1] - 纳入港股通意味着将迎来内地投资者群体加持 股票流动性提升及融资渠道拓宽的新机遇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4.0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0.2% [3] - 大模型相关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457% 接近1亿元人民币 [5] - AI芯片上半年销量1650万颗 累计出货量成功突破1亿颗 [5] - 保险业务收入同比飙涨1386.8% 实现爆发式突破 [5] - "AI+医疗"领域客单价同比增长116.2% [5] 技术研发进展 - 以自研Atlas智算平台为核心 通过大模型蒸馏技术将模型参数压缩至0.5B以内 开发出高性能低延迟的端侧大模型 [6] - 端侧大模型已在吉利博越L及某国内大型车厂的多款车型上成功交付 [6] - 开发面向东盟海外市场与国内方言市场的语音大模型 覆盖数十个语种与方言包括中 英 泰语 越南语 印尼语 上海话 济南话等 [8] - 医疗行业专用大模型UniGPT-Med-U1在MedBench多项测评中稳居第一 [9] - 深度参与3项国家大模型标准制定 在ACL2025发表4篇论文 "语音自由说"技术获国际领先认证 [9] 市场拓展与战略布局 - 与瓦努阿图政府 南太平洋数字科技控股签署合作备忘录 与南宁市人民政府共建"云知声东盟总部项目" [10] - 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达成战略合作 与某头部财产保险公司深化合作 [10] - 政策层面与《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高度契合 推动AI与医疗 家居 政务 交通等行业深度融合 [12]
云知声(09678) - 公告 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
2025-09-12 12:17
股东大会安排 - 公司拟于2025年10月17日举行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4] - 2025年10月17日名列股东名册的H股股东有权出席并投票[4] 股份登记相关 - 2025年9月27日至10月17日暂停办理H股股份过户登记[4] - H股股份持有人须于2025年9月26日下午四时三十分前登记[4] 信息披露 - 临时股东大会决议案详情通函和通告将在港交所和公司网站发布[5]
港股异动丨云知声逆势大涨超26% 申请股份全流通
格隆汇· 2025-09-11 08:05
公司股价表现 - 云知声港股逆势大涨26.55%至591港元,当日港股三大指数全线下跌 [1] 股份转换申请 - 公司向中国证监会提交申请,拟将24,488,277股境内非上市股份及4,570,649股非上市外资股转为H股 [1] - 转换后股份将符合联交所主板上市交易资格,目前尚未完成中国证监会备案 [1] - 非上市股份总数达29,058,926股,需获得所有相关监管机构批准及符合适用法律法规 [1] 后续信息披露 - 公司承诺将在适当时候就申请进展及详情作出进一步公告 [1]
上市三月闪电叩开港股通!云知声医疗AI硬实力征服资本树立标杆
搜狐财经· 2025-09-10 14:53
资本市场认可与指数纳入 - 公司于2025年9月8日正式纳入恒生综合指数并跻身港股通 上市仅三个月即实现"闪电入通" [1] - 恒生指数公司于8月22日公布季度检讨结果 明确将公司纳入指数 变动于9月5日收市后实施 [3] - 华泰证券研报此前预测公司符合港股通纳入标准 因其市值超400亿港元且上市6日股价翻倍 [3] 技术架构与核心能力 - 公司构建三层技术闭环:底层AtlasAI基础设施拥有184PFLOPS算力与10PB存储能力 [3] - 中层云知大脑以600亿参数山海大模型为核心 其医疗版UniGPT-Med-U1在MedBench评测中获93.1分 医疗安全伦理单项达104.9分 [3] - 顶层应用方案形成"大模型-智能体-端侧优化"的AGI体系 实现"模型-数据-应用"飞轮效应 [3] 医疗场景落地成效 - 在北京友谊医院顺义院区部署门诊病历生成系统 通过麦克风阵列降噪技术精准捕捉医患对话 [4] - 系统使病历录入效率提升80% 医生问诊时间节省15% 单份病历采纳率达98% [4] - 系统覆盖肝病、心脏内科等6大科室 能智能提取诊疗关键信息辅助制定方案 [4] 商业化进展与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显示医疗客户客单价同比激增116.2% 达101.3万元 [6] - 保险科技领域理赔审核服务收入从67万元暴涨1386.8%至996.3万元 [6] - 山海大模型相关收入半年增长457.4% 医疗AI解决方案稳居中国市场第四位 [6] 行业地位与战略价值 - "技术飞轮+行业壁垒"模式被认定为具备高增长确定性 [3] - 公司快速入通体现资本市场对AI医疗赛道信心 凸显硬技术+深场景商业模式的稀缺性 [6] - 港股通资金入市有望加速公司在智慧医疗、保险科技等领域的扩张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