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息收入

搜索文档
长沙银行(601577):规模扩张强度不减 业绩表现稳中有增
新浪财经· 2025-09-01 02:35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2亿元,同比增长1.6%,归母净利润43亿元,同比增长5.1% [1] - 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2.6%,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 [1] - 净利息收入同比下滑1.7%,非息收入同比增长11.8% [2] - 成本收入比26.9%,信用减值损失占营收比重30.2%,同比分别下降0.1和2.9个百分点 [2] 资产负债结构 - 生息资产同比增长10.9%,贷款同比增长13%,贷款占生息资产比重提升至56.5% [3] - 上半年新增贷款576亿元,同比多增124亿元,其中对公贷款新增585亿元,零售贷款新增25亿元 [3] - 付息负债同比增长12.6%,存款同比增长11.2%,定期存款占比61.3%较年初提升5.8个百分点 [4][5] - 绿色贷款和普惠涉农贷款较年初增幅分别达20.6%和15.8%,高于全行贷款10.6%的增幅 [3] 息差与定价 - 上半年净息差1.87%,较2024年下降24个基点 [5] - 生息资产收益率3.72%,贷款收益率4.56%,较2024年分别下降49和70个基点 [5] - 付息负债成本率1.75%,存款成本率1.61%,较2024年分别下降26和23个基点 [5] 非息业务发展 - 非息收入36亿元,同比增长11.8%,占营收比重提升至27% [6]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9.7亿元,同比增长25.6%,占非息收入比重27% [6] - 投资收益31.8亿元,同比多增17.3亿元 [6] 资产质量 - 二季度末不良贷款率1.17%,较一季度下降1个基点 [6] - 关注类贷款占比3.31%,较一季度上升70个基点 [6] - 拨备覆盖率310%,拨贷比3.62%,风险抵补能力维持高位 [7] 资本充足水平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73%,一级资本充足率11.3%,总资本充足率13.6% [7] - 风险加权资产同比增长9.2%,较年初提升3.6个百分点 [7]
苏州银行(002966):息差降幅收窄,业绩表现稳健
光大证券· 2025-09-01 02:2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当前股价8.12元对应2025-2027年PB估值分别为0.75/0.69/0.64倍 PE估值分别为6.8/6.5/6.29倍 [1][13]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5亿元 同比增长1.8% 归母净利润31.3亿元 同比增长6.2% [4] - 年化ROAE为12.34% 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 [4] - 净利息收入增速2.7% 非息收入增速0.1% 成本收入比30.1% 同比下降3.7个百分点 [5] - 规模扩张拉动业绩增速17.3个百分点 营业费用拉动5.8个百分点 [5] 资产负债结构 - 2Q25末生息资产同比增长14.6% 贷款同比增长11.8% 上半年新增贷款301亿元 [6] - 对公贷款新增325亿元 零售贷款减少23亿元 绿色贷款较年初增幅22.2% [6] - 金融投资新增134亿元 同业资产新增15亿元 非信贷资产占生息资产比重39.8% [7] - 2Q25末存款同比增长11.4% 定期存款占比71.5% 较年初下降1.6个百分点 [7] 息差与定价 - 上半年NIM为1.33% 较2024年下降5bp 较1Q25下降1bp [8] - 生息资产收益率3.23% 贷款收益率3.57% 较2024年分别下行40bp/33bp [8] - 付息负债成本率1.9% 存款成本率1.8% 较2024年分别下行28bp/29bp [8] 非息业务 - 非息收入22.4亿元 占营收比重35% [10]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7.4亿元 同比增长9% 代理类业务增48% 投融资业务增229% [10] - 投资收益13亿元 同比多增1.2亿元 [10] 资产质量 - 2Q25末不良率0.83% 关注率0.75% 逾期率0.99% [11] - 拨备覆盖率438% 拨贷比3.63% [11] - 对公不良率0.51% 零售不良率1.8% 按揭不良率0.69% 经营贷不良率3.5% [11] 资本充足 - 2Q25末核心一级/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87%/11.67%/14.57% [12] - 风险加权资产增速14.3% 较1Q末提升0.8个百分点 [12]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1.19/1.25/1.29元 [13][14] - 预计2025年营收125.56亿元 同比增长2.7% 净利润53.38亿元 同比增长5.3% [14][36] - 2025年预计ROE为11.57% 净息差1.21% [35]
拆解大行半年报:息差降幅边际收窄,非息收入贡献大增
第一财经· 2025-08-31 11:29
核心观点 - 六大行上半年业绩下行压力缓解 营收合计1.83万亿元同比增长 归母净利润6825.24亿元基本持平 非息收入成为重要业绩支撑[1] - 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2%至1.32万亿元 净息差持续承压 但降幅边际收窄[3][12] - 债券投资收益显著增长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回暖 有效对冲利息收入下滑影响[8][11] - 拨备计提力度加大 六大行合计计提减值准备4227亿元同比增加220亿元[5] 营收表现 - 六大行营收全部实现正增长 合计1.83万亿元较去年同期1.8万亿元提升[1] - 中国银行以3.76%增速领跑 建设银行2.15% 工商银行1.57%位列二三位[2] - 农业银行营收3699.37亿元增0.85% 邮储银行1794.46亿元增1.50% 交通银行1333.68亿元增0.77%[3] 净利润表现 - 归母净利润分化明显 三家正增长三家负增长 总体6825.24亿元基本持平去年6833.88亿元[1] - 农业银行以2.66%增速领先 交通银行1.61% 邮储银行0.85%保持增长[2] - 工商银行降1.39% 建设银行降1.37% 中国银行降0.85%[2] 利息收入分析 - 利息净收入1.32万亿元同比下降2% 仅交通银行实现1.2%正增长[3] - 中国银行利息净收入降幅最大达5.27% 建设银行降3.16% 农业银行降2.88% 邮储银行降2.67%[3] - 净息差持续下行 邮储银行1.70%保持最高 建设银行1.40% 工商银行1.30% 农业银行1.32% 中国银行1.26% 交通银行1.21%[5] - 贷款收益率下降是主因 中国银行贷款利息收入减少396.65亿元降10.47%[4] 非息收入表现 - 债券投资利息收入增长明显 工商银行投资利息收入1905.67亿元同比增6.5%[9] - 农业银行债券投资利息收入1821.15亿元增54.15亿元 中国银行金融投资利息收入1155.27亿元增8.93%[10] - 建设银行金融投资利息收入1501.46亿元增4.65%[10] 投资收益亮点 - 工商银行投资收益大增52% 农业银行投资收益增53% 中国银行其他非息收入增42%[9][10] - 建设银行投资收益大幅增长217% 主因债券和权益投资处置收益增加[10] - 财政部恢复征收债券利息增值税 建设银行表示影响偏中性且政府债券占比近80%[10] 手续费收入回暖 - 4家大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实现正增长 邮储银行增11.59% 农业银行增10.07% 中国银行增9.17% 建设银行增4.02%[11] - 工商银行手续费收入670.20亿元降0.57% 交通银行204.58亿元降2.58% 但降幅明显收窄[11] - 对比2024年上半年整体下行近10% 今年显著改善[11] 拨备计提变化 - 六大行计提减值准备4227亿元同比增220亿元 结束多年下降趋势[5] - 邮储银行计提217.19亿元大增34.62% 建设银行1076.62亿元增22.85%[7] - 邮储银行贷款减值损失约230亿元同比增73亿元 主因贷款规模增长及审慎风险管理[6] 息差趋势展望 - 净息差降幅边际收窄 二季度单季下行不超过3BP[12] - 管理层普遍预期下半年息差边际企稳 降幅进一步收窄[13][14][15] - 工商银行强调通过资产负债管理措施维持降幅收窄态势[13] - 农业银行预计贷款收息率仍有压力但存款重定价将释放效能[14] - 交通银行指出存款挂牌利率下调效应将逐步显现[15]
农业银行(601288):如何理解农行规模和业绩?
招商证券· 2025-08-31 05:56
投资评级 - 强烈推荐(维持)[5][9] 核心观点 - 农业银行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66%,增速领先同业,主要受益于规模扩张、中收改善、其他非息收入增长及拨备计提下降[1][9] - 资产规模增速反弹至11.60%,主要由短久期流动性资产驱动,信贷增速保持平稳(9.63%),金融投资增速放缓至12.35%[2] - 存款增速回升至8.29%,个人及对公存款均改善,但仍低于资产和信贷增速[3] - 中收增速由负转正至10.1%,其他非息收入增长23.2%,受益于资本市场回暖及浮盈兑现[3] - 资产质量稳定,不良率1.28%环比持平,零售不良率上升趋缓,对公不良率下降[4] - 中期分红每10股1.195元,占归母净利润30%[4] 业绩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85%,拨备前利润同比持平(0%),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66%[1][15] - 净利息收入同比下降2.88%,非息收入同比增长15.10%,其中手续费收入增长10.07%,其他非息收入增长23.15%[16] - 单季度业绩改善,Q2营收、PPOP、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35%、0.29%、3.16%[17][20] - 累计业绩驱动正贡献:规模(+9.9%)、中收(+3.3%)、其他非息(+3.2%)、拨备计提下降(+2.2%)[24][27] - 负贡献:息差收窄(-4.0%)、成本收入比(-1.8%)[24][27] 非息收入 - 中收结构改善:代理业务增长62.32%,托管业务增长10.46%,担保承诺业务下降9.42%[33] - 其他非息收入中投资收益增长52.5%,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下降5.6%,汇兑损益下降49.6%[34] - 非息收入占比提升,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营收13.91%,净其他非息收入占9.74%[34] 息差及资产负债 - 净息差收窄至1.32%(披露值),净利差1.20%[15][37] - 生息资产收益率下降至2.80%,计息负债成本率降至1.60%[37] - 贷款收益率下降:公司贷款收益率2.96%,个人贷款收益率3.27%,票据贴现收益率0.93%[38] - 存款成本率下降:对公存款付息率1.48%,个人存款付息率1.38%[38] - 资产结构:贷款占比56.93%,投资类资产占比30.82%,同业资产占比5.20%[39] - 负债结构:存款占比68.08%,同业负债占比15.16%,发行债券占比6.63%[41] 资产质量 - 不良率1.28%,关注率1.39%,逾期率1.22%,拨备覆盖率295%[4][44] - 对公不良率下降13bp至1.45%,零售不良率上升15bp至1.18%[4] - 零售不良细分:按揭不良率上升4bp至0.77%,消费贷不良率上升0bp至1.55%,经营贷不良率上升31bp至1.70%[48] - 不良生成率0.60%,核销转出率34.54%[45] - 拨贷比3.77%,总拨备/总资产2.24%[44][46] 资本及股东 - 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11.11%,一级13.04%,总资本17.45%[15][51] - 年化ROE 10.16%,风险加权资产增速8.74%[15][53] - 前三大股东持股稳定:中央汇金(40.14%)、财政部(35.29%)、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8.73%)[56]
邮储银行(601658):非息收入贡献增强,营收盈利增速双升
光大证券· 2025-08-31 03:40
投资评级 - A股评级为买入 当前价6.04元 [1] - H股评级为买入 当前价5.41港元 [1]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94亿元 同比增长1.5% [3] - 归母净利润492亿元 同比增长0.9% [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91% 同比下降0.52个百分点 [3] - 营收和PPOP同比增速分别较1Q提升1.6和8.4个百分点 [4] - 非息收入同比增长19.1% 增速较1Q提升4.3个百分点 [4] 资产负债结构 - 生息资产同比增速10.7% 较1Q末提升2.8个百分点 [5] - 贷款同比增速10.1% 较1Q末提升0.3个百分点 [5] - 2Q单季生息资产增量4726亿元 其中贷款增加1800亿元 [5] - 对公贷款同比增速18.6% 零售贷款增速3.7% [6] - 付息负债同比增速10.6% 存款增速8.4% [7] - 存款占付息负债比重95.2% 较上季下降1.2个百分点 [7] 净息差与定价 - 上半年净息差1.7% 较1Q收窄1个基点 [8] - 生息资产收益率2.95% 较2024年下行37个基点 [8] - 贷款收益率3.3% 较2024年下行48个基点 [8] - 计息负债成本率1.26% 存款成本率1.23% 均较2024年下行21个基点 [8] 非息业务发展 - 非息收入占比22.5% 较上年同期提升3.3个百分点 [4]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69亿元 同比增长11.6% [9] - 净其他非息收入235亿元 同比增长25.2% [9] - 投资收益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合计234亿元 同比增加50亿元 [9] 资产质量状况 - 2Q末不良贷款率0.92% 较上季微升1个基点 [10] - 个人贷款不良率1.38% 对公贷款不良率0.49% [10] - 关注贷款率1.21% 逾期率1.24% [10] - 拨备覆盖率260.4% 拨贷比2.39% [10] 资本充足水平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52% 较1Q末提升1.31个百分点 [11] - 一级资本充足率12.13% 资本充足率14.57% [11] - 成功完成A股定向增发1300亿元 [11] - RWA同比增长8.5% 增速较上季末提升1.7个百分点 [11] 业务发展亮点 - 对公信贷聚焦重点领域 水利环境及公共设施占比19.1% 制造业占比17.4% [6] - 个人消费贷款增加370亿元 其中按揭增量213亿元 [6] - 小额贷款增加653亿元 [6] - 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已获董事会审议通过 [1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2025-27年EPS预测0.74/0.75/0.78元 [12] - 当前A股对应PB估值0.79/0.74/0.7倍 [12] - H股PB估值0.65/0.61/0.57倍 [12]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3548.54亿元 净利润882.9亿元 [13]
建行刷新半年成绩单!营收拨备双增,低利率环境下业绩缘何向好?
券商中国· 2025-08-30 05:25
核心业绩表现 - 集团资产总额达44.4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52% [1] - 经营收入3859.05亿元,同比增长2.95% [1]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652.18亿元,同比增长4.02% [1] - 拨备前利润2901.03亿元,同比增长3.37% [1] - 净息差为1.4%,较一季度微降1个基点,实现边际企稳 [7] - 非利息收入992亿元,同比增长近26%,占营收比重超25% [9] 资产端优化策略 - 贷款和金融投资较上年末增加2.7万亿元,创近三年同期新高 [5] - 个人消费贷款和个人经营贷款增速超15% [5] -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较上年末增长10.25% [5] - 人民币债券投资规模较上年末增加1万亿元,主要投向国债、地方债和企业债 [6] - 债券投资收益保持同业领先,主动调整品种、期限和账户结构 [6] 负债端成本管控 - 存款付息率约1.4%,同比下降32个基点,处于同业领先水平 [7] - 境内活期存款余额占比超四成,对存款增量贡献度显著加大 [8] - 活期存款占比提升助力净息差企稳,体现银客关系稳定和综合服务能力 [8] 非利息收入增长驱动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经营收入16.9%,实现可比同业领先 [9] - 信用卡客户超1亿户,财富管理和私人银行客户数增速超20% [9] - 代销基金增长幅度超20%,代理保险收入二季度实现正增长 [9] - 财富管理和基础设施融资成为未来非息收入重要增长点 [9] 资产质量与风险管控 - 不良贷款率1.33%,较上年末下降1个百分点 [10] - 拨备覆盖率239.4%,较上年末提升5.8个百分点 [1][10]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4.34%,资本使用效率和回报水平领先同业 [10] - 房地产行业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 [10] - 智能风控体系建设推进,数字化工具嵌入信贷业务流程 [10] 经营策略导向 - 资产端坚持稳总量、优结构、拉久期、增收益 [4] - 负债端注重抓核心、夯基础、控期限、降成本 [4] - 收入端稳固基本盘并拓展增长点,服务端深化客户深耕和产品组合 [4] - 通过主动资产负债管理保持净息差同业领先水平 [8]
浙商银行(601916):营收增速改善 净息差显韧性
格隆汇· 2025-08-30 04:10
业绩表现 - 二季度营收同比降低4.3% 降幅收窄2.8个百分点 上半年营收同比降5.8% [1] - 二季度利润同比降低17.6% 上半年整体利润同比降低4.2% Q2利润略低于预期 [1] 净息差与负债成本 - 上半年净息差较去年降低2个基点至1.69% 同比降低13个基点 降幅收窄 [1] - 存款成本率较去年降低22个基点至1.88% 付息负债成本率降低30个基点至1.95% [1] - 半年末贷款同比增长4.2% 存款同比增长6.6% 贷存比降至91% [1] 非息收入 - 二季度非息收入同比增长0.6% 增速转正 上半年非息收入同比降低12.3% [1] - 二季度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长8.7% 上半年整体降低10.7% [1] - 二季度净手续费收入同比降低22.8% 上半年同比降低17.6% [1] 资产质量 - 二季度末贷款不良率下行8个基点至1.36% [2] - 关注率较年初提升9个基点至2.50% 逾期率较年初提升31个基点至2.12% [2] - 上半年不良净生成率同比大幅降低30个基点至1.52% 较去年降低14个基点 [2] - 二季度拨备覆盖率小幅降低1.5个百分点至169.8% [2] 估值与评级 - A股维持跑赢行业评级和3.55元目标价 对应0.5倍2025年市净率和0.5倍2026年市净率 [2] - H股维持跑赢行业评级和3.01港元目标价 对应0.4倍2025年市净率和0.4倍2026年市净率 [2]
中行半年报:非息收入高增成营收引擎,对公贷款“含科量”超三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23:25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90.03亿元 同比增长3.76% 归母净利润1175.91亿元 同比下降0.85% [1] - 资产总额36.79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4.93% 负债总额33.66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4.85% [1] - 贷款总额23.05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加1.46万亿元 增幅6.74% 存款总额25.64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加1.44万亿元 增幅5.93% [1][7] 收入结构变化 - 非利息收入1141.87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26.43% 营收占比提升至34.71% 同比提高6.23个百分点 [3]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467.91亿元 同比增长9.17% 其他非利息收入673.96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42.02% [3] - 利息净收入2148.16亿元 同比减少5.27% 净息差1.26% 较上年同期下降18个基点 [3] 资本管理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达12.57% 较一季度末大幅上升75个基点 创历史最高水平 [6] - 通过向财政部发行A股募集资金1650亿元 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5] - 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总资本充足率分别较一季度末提升52和69个基点 [6] 信贷投放结构 - 境内人民币公司贷款余额13.52万亿元 绿色贷款 民营企业贷款和制造业贷款较上年末分别增长17.21% 12.93%和12.99% [7] - 科技贷款占企业贷款余额比重超三成 科技型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贷款规模领跑市场 [7] - 境内人民币个人贷款余额6.97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0.66% 全量个人客户近5.46亿户 较上年末增长1.15% [8] 分红政策 - 董事会建议派发中期普通股现金股息每10股1.094元 派息总额约352.50亿元 [2] - 自股改上市以来累计分红超过9400亿元 2015年以来分红比例持续保持在30%水平 [2] 战略发展重点 - 将科技金融作为业务发展重中之重 综合化服务累计供给超7800亿元 [7] - 发挥全球化优势加强外币资金统筹 通过资产投放力度加大和负债结构优化稳定净息差 [4] - 上半年个人消费类贷款投放额与信用卡消费额累计过万亿 为客户创造财产性收入近千亿 [8]
上市银行探路转型新增长极:扩资产规模 增非息收入
中国经营报· 2025-08-29 19:36
行业盈利分化特征 - 2025年上半年银行业盈利呈现显著分化 多家城商行实现两位数净利润增长 部分银行出现负增长[1] - 杭州银行净利润116.62亿元同比增长16.66% 江阴银行 齐鲁银行 青岛银行增速分别为16.63% 16.48% 16.05%[2] - 贵阳银行净利润24.74亿元同比下降7.20% 营业收入65.01亿元同比下降12.22%[4] 城商行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区域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信贷与财富管理需求旺盛 信用风险处于较低水平[3] - 通过以量补价推动净利息收入降幅收窄 理财增长带动手续费收入回升[2] - 优化负债结构控制资金成本 稳定净息差水平 保障利息净收入增长[3] - 积极处置不良资产推动信贷成本下降 资产质量持续改善[2][3] 息差收窄现状与应对 - 2025年上半年商业银行净息差收窄至1.42% 较一季度下降0.01个百分点[7] - 平安银行通过压降零售高风险业务 使零售不良生成额减少近100亿元[5] - 负债端压降高利率存款 提升活期存款占比 对公活期存款占比38% 零售存款占比26%-27%[7] - 资产端增加中长期贷款占比 配置高流动性低风险权重资产 通过久期管理对冲波动[8] 非息业务发展机遇 - 国内主要上市银行非息收入占比不足30% 显著低于美国大型银行57% 52% 54% 41%的水平[9] - 建议发展支付结算 投贷联动 财富管理等中间业务 实现"息差+手续费"双轮驱动[9] - 实施基于RAROC的全成本定价 区分客户与产品分层 减少无效价格战[9] - 通过数字化降本增效压降成本收入比 目标控制在26%-27%的优良区间[7][9]
宁波银行(002142):息差降幅收窄,非息增速回暖
华泰证券· 2025-08-29 04:5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35 12元人民币 [1][5][7] 核心观点 - 宁波银行2025H1营收同比增长7 9%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 2% 增速较25Q1分别提升2 3pct和2 5pct [1] - 息差降幅收窄至1 76% 非息收入增速回暖 不良率保持0 76%平稳 拨备覆盖率环比提升至374% [1][2][4] - 公司成长性较高 经营与风控禀赋突出 信贷投放保持强劲 业绩表现有望持续领先同业 [5] 财务表现 - 25H1总资产同比增长14 4% 贷款总额同比增长18 7% 存款总额同比增长12 9% [2] - 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11 1% 非息收入同比增长1 3% 中间收入同比增长4 0% [3] - 成本收入比同比下降2 4pct至30 4% 运营效率优化 [3] - 年化ROE为13 80% 同比下降0 94pct 但仍保持较优水平 [1] 息差与定价 - 25H1息差较Q1下降4bp至1 76% 降幅环比收窄 [2] - 生息资产收益率较24A下降39bp至3 58% 贷款利率下降46bp至4 38% [2] - 计息负债成本率较24A下降27bp至1 79% 存款利率下降23bp至1 71% 负债端优化效果显现 [2] 资产质量 - 不良率环比持平于0 76% 拨备覆盖率环比提升4pct至374% [4] - 零售不良率较24A上升18bp至1 86% 其中经营贷 消费贷 按揭不良率分别提升33bp 22bp 8bp [4] - Q2年化不良生成率为0 79% 环比下降24bp Q2年化信用成本为1 08% 同比上升12bp [4] 资本管理 - 资本充足率环比上升0 27pct至15 21% 核心资本充足率上升0 31pct至10 75%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上升0 33pct至9 65% [3] - 宣告中期利润分配方案 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 总额19 81亿元 占归母净利润13 41% [1] 业绩预测 - 预测25-27年归母净利润295/322/353亿元 同比增速8 7%/9 0%/9 7% [5] - 25年预测BVPS为35 12元 对应PB0 81倍 近1年PB均值为0 84倍 [5] - 给予25年目标PB1 00倍 对应目标价35 12元 [5]